登陆注册
42860700000015

第15章 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现当代中国文论基本是从西方舶来,西方文论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必然经过某种程度的变异,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同时,中国文学也存在西方化(例如寒山诗歌的美国化)。这是变异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要理解“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或“中国文学的西方化”,首先应注意其理论基础是文学理论的“他国化”。我们将文论的变异称之为“话语变异”。当代的“理论旅行”基本上是从西方到东方的单向度传播,西方理论话语到中国后产生了两方面的话语变异:一方面,在知识谱系上,西方文论几乎完全取代了中国文论,造成了中国文论的西方化;另一方面,西方文论本身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异。

一、文学他国化的定义和特点

任何“观念和理论从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移动时,必然会牵涉到与始发情况不同的再现和制度化的过程”。而受“旅行者”影响,本土文化也会受到冲击和压挤,呈现出新的理论形态。故所谓文学的“他国化”,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出现理论改变,从而产生新质,发生更为深层次变异的样态。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

文学在传播到国外之后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从接受国来说,亦即本国文学被他国文学所“化”,西化后的中国完全以他国的文学规则、文学话语来重新建构本国文学,其后果就是本国文学逐渐被取代,乃至彻底化掉。如“五四”时期的中国诗歌,完全采用了西方诗歌的形式和规则。另一种是传播国的文学“旅行”到接受国文学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解读和改造,吸收其有利于接受国文学发展的因素,促使传播国文学话语方式和规则的改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完成文学他国化的过程。例如:寒山诗在中国的文学史中一般都不作介绍,对于中国很多人来说,寒山诗也是个陌生的名词。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盛行东方的禅宗文化思想,而寒山诗中浓厚的禅宗思想恰好暗合了美国很多人这时的追求。因此,当寒山诗流传到美国后,诗中席天幕地、徜徉于大自然的生活方式与美国嬉皮士青年所向往的生活相呼应,不仅寒山诗在美国流行起来,寒山也成为美国年青一代崇拜的偶像。加上这时的美国诗歌对外更为开放,原本对东方文化感兴趣的著名的意象派大师庞德根据汉学家费诺罗莎的遗稿将中国古典诗学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从而创造出了著名的意象派诗歌“三原则”,成功地将其他国化——美国化。庞德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他立足于本民族对诗歌的独特理解,立足于本民族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对中国文学进行本土化改造,创造出符合本民族欣赏习惯的诗歌。

可以看出,文学传播过程中虽然遇到过滤、译介、接受所带来的文学变异问题,但其本身的根本话语特点并没有改变,仍然具有传播国文学本身所具有的话语特点。例如,虽然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文学理论传入中国后,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过程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我们只是使用了西方的文学理论来评析本土文学,并没有与本土的文化特点完全结合,产生新的特点、创造新的规则,所以不能称其为文学的他国化。相反,佛教文学在传入中国后,我们用自己“言不尽意”的话语方式来理解佛教文化的规则并对其进行改造,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禅宗,产生了汉传佛教,是印度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由此可见,文学的他国化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文学的言说方式和话语原则必须经一国传播到另一国,并且传播国与接受国的文明是不同质的,文学的他国化是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过滤、译介、接受而产生的。其二,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国文学的话语言说方式和话语规则必须与本土文学、文化相结合。其三,在传播和结合过程中,传播国文学的话语原则和言说方式必然被改造,并创生新质,新质的创生是以接受国的话语原则为主。

二、文学他国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文学的他国化是文学在不同质文明的传播过程中碰撞与结合的产物,所以文学的他国化在当今世界实现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有不同质文明的差异性存在;第二,必须有开放的环境作为传播的客观条件;第三,在传播过程中必须经碰撞与结合而产生新质。

首先,人类社会形成以来,世界上就存在不同质的文明,发展至今,基本上可以分作三大类,即以中国儒道文化为主的东亚文明体系,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源头的西方文明体系,以印度文化为核心的印度文明体系。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阿拉伯、非洲等文明形态的存在。世界因为存在不同质的文明而丰富多彩并充满吸引力,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及其欣赏习惯对人类社会来说是宝贵财富,但文学交流却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而变得艰难。所以世界不同文明的差异性是人类文明的特色,也为文学的他国化准备了现实条件和无限可能。

其次,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国与国之间在众多领域环环相扣、层层交叠的整体,任何国家的封闭自守都是自身发展的无智选择。尤其近年来国际交往与竞争已经走出军事、经济等硬实力的单方面比量阶段,逐步重视文化、政治价值观念、外交政策的软实力对比,文化交流的作用和价值成为世界舞台的焦点。开放的文化交往环境,为不同质文明间的文学传播提供了宽泛的客观条件,为文学的他国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再次,传播国与接受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文学传播过程中“接受者必然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的要求,对外来因素进行重新改造与重新解读和利用,一切外来文化都是被本土文化过滤后而发挥作用的”。由于不同质文明传播过程中必然产生碰撞及碰撞后的结合与改造,所以“当一种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被跨语际译介和传播之后必然被不同程度地‘他国化’”。

还有一点值得提及的是,如果传播国文学的他国化改造是由于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所致的话,那么一国文学对别国文学的改造也有其自身的需要,即文学自身内需和社会内需。文学自身的内需是有偏重的,就出现了“以谁为主”的问题。一种文学要靠自身的新陈代谢来完成进化和演变是非常缓慢的,无伤大雅的修修补补也不可能诞生新的文学观念,要实现文学的新变就必须借助于外来的文学观念。因此,对外来文学的借鉴势在必然。如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就有可能实现西方文学的中国化;如果外来文化与文学过于强势,就会形成西方文学化中国,而非西方文学中国化。相比较而言,社会的内需,具有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内涵。如由于背负着民族解放的重任,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注重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结合,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文论成功地中国化。相反,因为没有社会的内需,“五四”时期主张将中国的文字彻底拼音化的方案一直未完全实施下去。实际上,接受国的这种需要就为文学对话提供了可能性,也为他国化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提到“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世界各国文学都具有共同的“文心”和“诗心”,也就是在审美品味、习惯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相同性,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现象,文学传播后的他国化就具有现实性和可能性。

三、文学的他国化研究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文学的他国化是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普遍而亟待认识、辨析的问题。然而当我们了解了文学的他国化的定义、特点和现实性之后,仍然不可避免地对文学的他国化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弗朗兹·法农在谈到一种理论的民族化过程时说,民族化的过程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民族知识分子证明他已经吸收了占领者的文化”;“第二阶段,本土作家受到了困扰,他决定记住自己是什么”;“第三阶段,也称为战斗阶段,曾经试图在人民中沉默并且和人民在一起沉默的本土作家现在正好相反,他要摇醒人民”。可见,文学的他国化作为比较文学变异学的一部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已经具备了文学他国化的条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然,法农还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即由于文化与外来文学观念的异质性,接受国接受本土文学观念影响,往往首先对外来文学采取拒绝姿态,而后才从自身需要出发吸收传播国的有益营养,在调和两种文学观念和话语原则基础上消化、改造,而形成新的文学观念。这种从对抗、对话再到融合的过程既是实现文学他国化的过程,也是本国文学化他国的过程。所以,文学的他国化过程的正确划分应该是:第一阶段为接受国文学逐渐被外国文学“化”掉,亦即传播国文学化他国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接受国文学对传播国文学进行他国化改造;第三个阶段是传播国文学在被接受国文学他国化改造之后生发出文化新质,实现本国文学的更新,让已经他国化的外国文学成为接受国文学血液中的一部分并最终成为接受国的文学遗产。

这一点从中国新诗的产生中可以窥见端倪。不得不说,中国新诗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胡适先生的《两只蝴蝶》(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曾一度被人嘲笑,新诗受到了来自当时文坛内外的非议,但新诗在经历了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后,终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一部分,外来的诗歌形式最终被中国文学所同化。

其次,按常理说,文学的他国化应该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他国化的同时也在化他国,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并不是任何文学间的对话都能够实现他国化,有的国家的文学可能有一个化他国的过程,而始终不被他国化。如7—13世纪的日本和朝鲜,显然是中国化,而不是化中国,中国的文化是在未经过任何改变的情况下被完全吸收。所以文学的他国化与文学的化他国并不完全是一个必须同时存在的现象,更多时候它们处于分离状态。文学传播不一定都伴随文学他国化结果的产生,如果传播国仅仅被接受国接受,很可能只出现“化他国”情形。文学的他国化必须立足于接受国文学传统及其文学理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规则对传播国的文学进行的本土化改造,否则接受国文学只能沦为传播国文学的注脚而被淹没。

阐述文学的他国化以及文学变异学,最重要的是文学的文化规则,接受国的文化规则决定着该国文化意义生成方式、审美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所谓文化规则,是指以特定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心理为背景形成的思辨、阐述和表达等方面的基本法则,它直接作用于理论运思和意义生成方式,并集中鲜明地体现在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等言说方式上。因此,传播国文学只有在接受国文化规则基础上被改造才能真正被“化”,文学的他国化才能真正实现。那么,在文学的他国化过程中,接受国如何能“以我为主”地既吸收外来文学养分,又不违背本国的文化规则,避免全盘套用呢?首先,接受国必须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学传统的重要性,尊重本国的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其次,接受国必须在坚持本国文学、文化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学和外来文学的特点,对外来文学进行本土化的改造。“要使一种文论真正适应他国化的土壤,与他国文论传统水乳相融,关键在于要用本国(指接受者——引者)的文论‘话语’去吸纳之、融合之。离开这个根本性的东西,我们无法达到真正有效的文论‘他国化’。”再次,文学的他国化研究还必须与接受国当下的语境或文学要求结合起来。一种文学能不能被接受国他国化,或者在何种程度上被“他国化”,与接受国的文化语境和文学需求密切相关。

四、文学他国化研究的意义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学的他国化是文学传播与交流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并不是我们一定要追求的文学交流结果。变异问题从比较文学学科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但是我们对此长期忽略不计,这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失误,而文学的他国化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变异学最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完善比较文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文学的他国化研究填补了比较文学的空白。文学的他国化是比较文学变异学最突出的现象,其产生的基础就是文学的变异性。在文学的他国化研究中必须始终把握住文学的变异性,并在变异的基础上来研究文学的他国化。

其次,文学的他国化命题的提出,有助于正视本土文化优秀传统,避免盲目地全盘照搬。文学的他国化过程中,一国文学具有的文化模子和文化规则是进行文学他国化的前提,接受国文化模子形成的前理解是决定传播国文学能否被他国化的关键。中国文化的模子、规则与西方文明存在天然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文化话语原则消逝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意识到文学他国化的重要性。

再次,充分重视文学的他国化,有助于重建中国当代文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学与文论就出现了严重“失语”现象。造成“失语症”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将西方文论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机械地使用西方文论,而没有考虑中国文化的差异和中国文化环境,一味以西方为准绳,追求“共同诗心”,批判传统文化。文学的他国化强调传播国与接受国文化原则和文学传统的结合与创新,促成本土文化的现代创新,创造更能体现自身特色的话语原则,而不以任何一国文学的消失和毁灭为代价。

文学的他国化能够成为比较文学关注的对象,原因在于其实际是一种文学的变异,这种变异使得跨国、跨文明的对话双方的文学具有可比性。因此,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理应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尤其是西方文论的他国化,更应当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可以说,文学的他国化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又一新的生长点。

请你思考

文学他国化必须立足的基点是什么?为什么?

同类推荐
  • 苏天赐文集三:附:苏天赐研究

    苏天赐文集三:附:苏天赐研究

    《苏天赐文集三:附:苏天赐研究》苏天赐研究是近20年来研究苏天赐先生的文章结集,对于苏天赐先生的生平、艺术、教育及思想均有全面深入的讨论和评述,可加深我们对苏天赐先生艺术及思想的理解。
  • 地下: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实录(套装共2册)

    地下: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实录(套装共2册)

    1995年3月20日,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地铁沙林事件,事件发生后,村上春树亲自花了一年时间,面见亲历事件人士,进行录音采访,加以必要的文字加工,集结整理成这部《地下》。这是村上春树追踪地铁沙林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描写逼真,也是村上春树首部非虚构类作品,意义重大。《地下》是村上春树转型之作,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是对日本这一“责任回避型封闭性社会”的深刻反思。《地下2》是继《地下》之后,村上春树的第二部纪实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原邪教成员口述的邪教黑幕,与《地下》同样详细逼真,触目惊心。寻求疗愈的他们为何制造了“地铁沙林”这一毫无救赎可言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他们为何难以在现世中正常生活?他们追求的梦想国到底在哪里?直面奥姆信徒进行的彻底访谈,和河合隼雄先生之间的不设防对话实录,揭示现代社会包裹下的内心阴暗的一面。
  • 超乎想象

    超乎想象

    想象力是虚无的,却又在方寸之中;想象力是无边无际的,却又在情理之内。它是铅笔,勾勒出情感的形状;它是炭笔,速写出理想的模样;它是心灵的调色板,或善或恶,多彩多样。《超乎想象》的故事充满悬念、伏笔,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她对小小说主题的开掘,对题材的选择,对结构的迷恋,以及对想象的发挥,令读者耳目一新。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 世界屋脊之书

    世界屋脊之书

    散文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个人生活情感思想和行踪最真实的记录,它是最纪实的文体。《世界屋脊之书》就是作者在世界屋脊生活和旅行的片段,是作者在那高海拔群山中行走时留在记忆中的点滴之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很少想起这些群山,正如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所说,遥远的美人不能触摸,如夜空中的星辰或如晨曦,它到达了路的尽头,越过了有限世界的门槛,进入不可逾越的区域。
热门推荐
  • 银森森

    银森森

    虽然是个异类,但也想努力隐瞒,平平淡淡过一生。然而,有一个人走进了她的生活,曾经的逃避,在这个傻傻莽撞的人的引导下,如今能够鼓起勇气去面对,人生也由此不同。我的选择不只是为了你,也是为了我自己,我希望我们平安闯过这一关,然后再也不分开。至于这其中的苦难,你不需要知道,我会守护你。
  • 异世为王录

    异世为王录

    “你会是我的金手指吗?”“不会。”“你会化成系统留在我身上吗?”“不会。”“那你会些啥?”“给予你精神上的援助。”“要你何用?”……“你的意思是我将以骷髅王的身份建立一个骷髅王国?”“对啊。”“不,做不了。”亚邓有些无奈的望着这位“神”。“哈?不就是要你做你的本职工作吗?”“好吧好吧,听你的建国就建国吧。”——亚邓扛着阔剑走出了出生点。“嘁,不就是骷髅王嘛。”
  • 阁主今天又失忆了

    阁主今天又失忆了

    做为一宫之主的楚灵幽十分苦恼,如果男朋友每天都失忆怎么破?对此楚灵幽列了一个长长的计划表来换醒男朋友的记忆……#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墨齐云看着着身边的女人:你是谁,你为什么会在我床上?!!楚灵幽:……(ノ=Д=)ノ┻━┻为什么你失忆什么都不忘就忘了我!!!双洁1v1
  • 呼叫,大明星

    呼叫,大明星

    她从戒毒所里出来,没有一点活着的感觉,从她嘴里说就是“生不如死的日子过够了,反而不习惯舒服的活着!”她人生中三个重要的男人是她从落魄流浪到辉煌明星的三段插曲…尹旷,她的青梅竹马,是她放纵不羁,至死难忘的青春热恋。金仲宇,她的经纪人,行迹在黑白两道之间,是在尹旷死后第一个让她感觉可以活着的男人,是她赖以生存的命中贵人。金智薰,金仲宇同父异母的兄弟,第一个拥有花旗黑卡的韩国歌手,扰乱她绚烂星途的恶魔,也是成就她最大梦想的天使,是她内心情感的指挥官,让她大爱和大恨的恶人。拥有过这三个男人的她,就是大明星尹恩尚!
  • 宠夫排排站

    宠夫排排站

    她是护国天女,万民拥戴,皇帝让她三分。她是邪恶妖女,无恶不作,鬼神忌惮一份。她是极品色女,扮猪吃老虎,立志看尽天下美男。可是,她要的只是玩玩而已,为什么这些男人都不遵守游戏规则,缠着她不放!
  • HP奶黄包贵族

    HP奶黄包贵族

    吃着狗粮长大的自己好不容易盼来了近距离观察偶像日常的机会作者就是想追教授
  • 蝴蝶花路

    蝴蝶花路

    匿名演员有朝一日爆出姓名改签业内最强影视公司!背后究竟是谁在助力!惊!影帝顾辰声称同业新人为小姑娘!是否另有内情这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且听相顾一萧团队为您解说!双向暗恋娱乐圈文算是小甜饼男女组相差八岁女主出身有问题雷萌自理
  • 付于岁月不予歌

    付于岁月不予歌

    她把自己的爱给了那么一个眉眼中流光溢彩的少年,可惜她从来都不知道少年,也不想知道,少年最终竟不是她的。最后的她,坐在教堂的长椅上,看着另一个眉眼里尽是星星的少女,走向他,与他地老天荒。而她,只有自己默默流尽自己一生的眼泪。
  • 诡异的第22楼

    诡异的第22楼

    在一小区的第22楼,发生一系列诡异的事,一天一个女孩经过这事,突然失踪,一时间人心惶惶,有人甚至搬走了!
  • 这个太监实在无底线

    这个太监实在无底线

    龙九不会苟。龙九那是太能苟!龙九不低调。龙九实在超低调!龙九不腹黑。龙九只会更腹黑!龙九是位太能苟超低调更腹黑的大太监!金钱无尽红颜环绕地位高绝权势滔天。龙九太监苟出传奇低调至绝腹黑无尽。大罗金仙龙九公修炼《百世帝王轮回混沌塑天大法》,需经历百世帝王才能证道。最后一世投胎大雍皇子,阴差阳错成为太监龙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