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75600000010

第10章 像正常人那样生活——歌手李琛的人生道路

他演唱的《窗外》曾经风靡大江南北,而今,他推出的《来吧》又成为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主题歌。

2006年6月的一天下午,李琛拄着拐杖,小心迈着幼时因病致残的双腿,来到中国歌剧舞剧院排练厅,开始为自己创作的2008年残奥会主题曲《来吧》录音。在李琛的音乐生涯里,录音已不知做过了多少回,但这次同以往不同:几位我国历届残奥会冠军得主将亲临现场,擂鼓录音伴奏。在李琛的安排调度下,不一会儿,两米多高的巨型中国大鼓矗立起来了,录音设备也各就各位,专等贵客到来。

第一个走进录音棚的是首枚残奥会金牌获得者平亚丽。1984年6月,平亚丽在美国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残疾人奥运会上获得跳远金牌,突破了中国残奥会奖牌的“零纪录”。这枚金牌比许海峰的奥运射击金牌早一个月。平大姐是个盲人,她接过别人递过的鼓槌,慢慢走近大鼓,奋力敲起大鼓,敲得格外有力,直到李琛满意地喊“停”。擦去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平亚丽对一旁的记者说,她觉得这首歌的感觉不同凡响,因此应邀录音,希望鼓声能为歌曲增色添彩,更祝愿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赛出好成绩。就在这时,获得过九项残奥金牌的朱宏艳赶来了,天津残奥冠军孙长亭驱车四个多小时,载着另一位残奥冠军王芳风尘仆仆赶来了,柔道项目上获得首枚残奥金牌的王云峰在百忙之中从训练场上赶来了。而五破世界纪录的孙海涛也从南京打来电话,说他正在为《来吧》敲鼓录音。经过协同配合,三个城市的运动员,在两个场地、同一时间完成了录音工作。

看着大家如此鼎力相助,李琛很感动,本来他想拉着大鼓登门去请冠军们录音,没想到竟会这样顺利。为什么为一首歌曲录音一定要请这些残奥会冠军配合呢?话得从头说起了。

在2004年,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任命,李琛成为中国残奥会爱心大使。担任爱心大使后,李琛渐渐发觉,公众对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了解远远低于同年举行的夏季奥运会,甚至是很陌生。为此,他只要一有机会就向别人宣传:北京不但要举办奥运会,还要举办残奥会。而作为一个歌手,李琛觉得打动人心的音乐最具有说服力,于是2005年下半年起,他开始创作歌曲《来吧》,自己写词、演唱,请别人谱曲。为了能让这首歌成为2008年北京残奥会主题曲,李琛反复进行了修改,决定在背景音乐中加入中国大鼓的声音,因为这种声音最具中国特色,有着说不出的历史厚重感。他又想到,如果鼓声由残奥冠军敲出,就会有更深的奥林匹克精神内涵,更能体现残疾人前进不息的精神。于是,李琛四处联系。几经努力,便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如今,《来吧》词已写就,曲也配完,并录音合成,面向大众推出了。看着其中的每一句歌词:“汗水伴着泪水落下,我们都来不及去擦,奥林匹克风已吹干它……”李琛的思绪飞回到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飞回到汗水伴着泪水成长的道路,飞回到要像正常人那样生活着的奋斗历程……

李琛出生于陕西一个贫困的山村,3岁那年,一场灾难降临到他头上: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不能再站立行走了。为了治病,外婆卖掉五间瓦房筹集药费,母亲抱着小李琛四处求医,但始终没能让他重新站起来。李琛8岁那年,母亲再也无法忍受丈夫对残疾儿子的虐待而选择了离婚,独自带着李琛返回老家西安。

双腿残疾,让小李琛备尝常人难以体会的痛苦,这些对一个天真的孩子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好妈妈李运惠。为了治病,妈妈带着李琛尝试了几乎所有的治疗办法。电疗、埋线、点割……所谓点割,就是用刀片在身上割一个5毫米的口子,再涂抹药物。一次次,李琛趴在妈妈的怀里,痛得发抖,妈妈紧紧抱着他瘦弱的身体,含着眼泪却语气平和地拿着糖鼓励:“人家娃在跑,你也能的!”李琛母子住在西安的一幢老式筒子楼里,用楼道里的公用厨房做饭。一天,妈妈做好饭,端着已经炒好的菜回到屋内,却见李琛趴在那里够台灯的电线,拿着把铁剪刀就要剪。妈妈赶忙跑上去一把夺下剪刀,喊道:“二杆子!你干啥!你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咱命不好,可你不活妈也不想活了!”

母子连心,妈妈又怎么不知道李琛吃的苦、遭的欺负呢?村里有很多坏孩子喜欢欺负李琛,那时常会跑来一两个善良的孩子,告诉他妈妈说李琛在哪里被欺负了,母亲赶紧跑去救李琛。一次,几个坏孩子把李琛埋在了沙堆里,还拿走了他的拐杖,妈妈赶去挖出了李琛,挨家挨户去讨回拐杖。晚上回到家,妈妈忍着愤怒的眼泪,告诉李琛:“以后不要跟坏孩子一起玩了,咱得保护自己,避着他们吧,咱找好娃娃玩。”然后把每个帮助过母子俩的好心人的名字告诉李琛,让李琛记住每个名字、记住善与恶。

虽然生活万般苦难,却不能磨灭妈妈对生活的憧憬,她文体活动样样擅长,自然希望儿子也能热爱生活,希望用这些爱好点燃儿子生活的激情,用爱好填充儿子的时间,让他没有时间想那些欺辱与歧视。于是,每天晚上李琛做完了作业,妈妈也忙完了一天的家务后,母子俩聚在灯下,开始了短暂温馨的家庭晚会。妈妈拿出几十年前的旧口琴,吹口琴给李琛听。

妈妈曾用十年的时间想让李琛站起来,却没有成功。现在,她要努力让李琛的精神站起来,有能力去生存,勇敢地生存!正是这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李琛一次次坚定了信念:不要因为残疾,就放弃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正常人可以得到的,自己通过努力,也能获得。

上了中学的李琛学习成绩优异,毕业以后,还练起了射击,据说这也是由于妈妈的遗传。妈妈是为了让李琛能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才督促他参加射击队的,开始的训练主要集中在力量和基本功的练习上。一天,李琛抱着枪和子弹回家,兴奋地告诉妈妈他被选中参加比赛,可以进行实弹练习了。妈妈也是欣喜异常,娘儿俩一高兴,拿着枪弹来到了学校后面的操场练起了打靶。结果,李琛枪法精准,妈妈居然也是弹无虚发,惊得李琛合不拢嘴:“妈,你原来也练过啊!”妈妈横了李琛一眼:“你妈的老功夫看来还行!”那天,操场的上空飘荡着母子俩爽朗的笑声,原来妈妈曾经是学校基干民兵,正经的射击好手呢。后来李琛竟一路打到全国比赛的冠军,常常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

1985年,李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安中国画院。但从小喜欢唱歌的李琛并不安分,上大学时先后去学吉他、学唱歌。最初时,李琛根本不敢在人前唱歌,自小以来的自卑感一直像幽灵一样在他心头徘徊不去,只能在家关着门唱,生怕别人知道自己在唱歌。慢慢地,李琛敢在班里唱了。随着别人对他歌声的肯定,李琛终于在19岁那年,报名参加了西安市首届吉他弹唱大奖赛。第一次上台,李琛的紧张可想而知。现在李琛还能回忆起当时自己在台上的窘相,脸色煞白,幸好手里还有把吉他可做依靠,要不然手都不知该往哪里放了。但正是那次从开始到结束都令李琛紧张无比的比赛,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在比赛中他获得了一等奖。

天资聪慧加上勤奋刻苦,李琛很快脱颖而出,先后获得陕西省“如意电视杯”卡拉OK大奖赛特别奖、陕西省“最佳男歌手”称号。

1992年,李琛在北京获得全国首届残疾人《中华曲库》歌曲电视大赛通俗唱法一等奖时,一位评委老师专门跑到后台,对他说:“你的条件不错,可以考虑来北京发展,有什么困难来找我。”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李琛。回到西安,李琛前思后想,决心扔掉画院的铁饭碗,到首都闯天下。当时北京的歌手已达数万之多,一个双腿残疾的人能够生存吗?一时间恶意的嘲讽、善意的规劝充斥周围,这下可把妈妈急坏了,她拿着李琛第一天上班时自己亲手缝制的装碗筷的布包,劝李琛:“你何必呢?当初选这个工作一是离家近,也不费太多体力,又稳定。妈也能天天看着你,照顾你,给你送饭洗衣啊。”儿子要出去追逐梦想,去闯荡是好事,在妈妈眼中,儿子身体残疾,能过上平安的生活,比一切都更重要。但看着儿子要放飞理想,妈妈又能说什么呢?她心里很矛盾,但也是很高兴的,看着儿子成为一个男子汉,要闯荡这个世界了,这不正应了那句话:好男儿志在四方啊!

于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李琛架着双拐、揣着800元钱毅然北上,颇有些“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在北京求得一立身之地实在太难了。刚来北京,李琛在一位老师家住了一个月,然后又在一位部队的老乡处住了三个月,后来就是一会儿住这个小巷,一会儿住那个地下室,居无定所。有时没地方住,就到车站过夜,好几次被车站工作人员当做要饭的赶出来。他穷得连公用电话都打不起,但他如果不主动打电话联系别人,谁也找不到他。他生怕哪个演唱会或什么活动错过了,因此每隔几天就溜到一个单位办公楼的过道打不花钱的电话。在歌厅唱歌,一天挣二三十元,除去房租,只够顿顿吃碗面或者买张大饼就开水。冬天,每晚回到住所,腿冻得黑青,像冰块一样凉。歌厅都“喜新厌旧”,没有一处唱过一个月以上的。那时,他最紧张的就是听到这样的话:“李琛,来结账。”这就预示着他又失业了,又得退掉租来的房子,又要怀揣着北京市地图逐条街地寻觅新的机会。

记得那是一个大雨瓢泼的夜晚,一天没有收获的李琛一失足摔倒在一片烂泥塘里,由于双腿残疾,他只能借助椅子或墙壁才能站起来,可四周旷野、空无一人,他在泥水中滚了一两个小时也没能站起来,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感慨老天的不公……直到一个偶然过路的人才将他这个泥人扶起来。第二天,人们又在大街小巷看见了这个拄着双拐的年轻人。

一年多流浪,李琛迎来的不是成功,而是更大的痛苦。终于,他的初恋女友小薇不能再忍受遥遥无期的等待,在1994年底给李琛最后的一封信中无助地问道:“你什么时候回西安,或者什么时候接我去北京?”回西安,此时的小薇已拥有一家红红火火的服装厂,也称得上“款姐”了,但李琛不愿意被人供养;接小薇来北京,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他又于心不忍……最后,他在电话里给小薇唱了一首《吻别》,泪水顺着脸颊流到了嘴里,好涩好涩……

在求生之路上,李琛遇到了许多许多困难,还有不少人的歧视和侮辱。199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李琛在崇文门附近的酒吧唱歌,因为琐事触怒了一帮听歌的流氓。他们大骂李琛,威胁要要他的命,并夺走了拐杖,让他走不成路。这些肆意欺辱就像钢刀一样,深深扎进了李琛的心,他不止一次想到放弃,但妈妈的鼓励和关心让他坚持了下来。

李琛到北京后,妈妈除了电话,还要给李琛写信,每一两周就要写一封。后来妈妈去北京看李琛,李琛打开箱子,满满一箱,都是妈妈写来的信。信中反反复复都是写怎么样生存,怎么样做人、工作,写怎么与人相处……妈妈第一次去北京看李琛时住在苇子坑村,小屋里只能放个双人床,母子俩要睡在一张床上。看到这些,妈妈心里非常难受,特别是那个厕所,出门摸黑走十几步,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走不好就掉下去了。妈妈对李琛说:“你去厕所怎么去啊?妈看着都害怕,你怎么弄?淹死你呀!”后来妈妈仔细看了厕所的地形,发现那是个小斜坡,人就是掉下去也不至于淹死,这才稍微放心,一个人回了西安。

也许是执著感动了上苍,也许还是天下好人多,李琛的人生终于有了转机。1993年,已经小有名气的李琛加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并随邓朴方先生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接着,李琛一发不可收,先为第六届远南运动会演唱主题歌,后在韩国举行的“亚太地区残疾人十年”主题歌大赛上获银奖,接着他的《初吻》又获“中国原创歌曲′96十大金曲奖”。1998年,他荣获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提名奖,并受到朱镕基总理的接见。1999年,是李琛丰收的一年,他创建了自己的阳光音乐工作室,并推出经典金曲《窗外》。《窗外》在大江南北迅速流传,好评如潮,奠定了李琛在流行乐坛的地位。

唱了这么多年,拄着双拐走了这么多年,李琛以他的歌声和人品赢得了许多朋友。随邓朴方先生出访东南亚回国前夕,在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宴会上,邓朴方指着身边的座位,冲着已经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李琛叫道:“李琛,来,坐这儿!”然后关切地问:“这次出来还习惯吗?那个榴莲你很能吃啊。”也在那次巡回演出中他遇到台湾歌手郑智化,郑智化鼓励他:“你也应当站着唱歌。”这句话使他感触很深。回京后,他开始练习站着唱歌。此后,观众们再看到李琛时,他再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架着双拐,顽强地站在舞台上。

赴韩国之前,要将参赛歌曲《生命之光》翻译成英文,李琛与贾南忙了两天,总有两个句子译不了,半夜三更打电话请教刘欢。刘欢欣然应允,立即在电话那边逐句翻译过来。

李琛的母亲来北京看望儿子,游了故宫长城都说“没意思”,就想见一下老乡郭达。李琛一个电话,郭达就开车来了,用家乡话和老人唠叨了整整一晚。

青年作者朝阳从不轻易给人写歌,但为李琛的真诚所感动,他奉献出压箱之作《窗外》;良师益友张宏光听说李琛要出新歌,赶忙亲自操刀配器;MTV大导演郑浩推掉许多大腕歌星的真诚相邀,情愿静下来为李琛执导《窗外》,也是发自肺腑地欣赏他执著追求的韧劲。

双腿残疾的人最理解拐杖的含义,拄着双拐拼搏歌坛的李琛最理解残疾人的苦楚和无奈。如果说1993年以前,李琛的梦想只有音乐,那么在那年结识了台湾慈善家郑启照和月亮歌后李佩菁后,他的梦想有所变化。此前李佩菁因车祸下肢瘫痪,早已告别歌坛,是郑启照鼓励她走出阴影,再次走上灯光灿烂的舞台,走进阳光灿烂的生活。于是李琛看到了一种音乐之外的力量、音乐之外的人生。

从此他一方面继续努力,一方面将友爱的双手伸向许许多多残疾孩子。对那些身体残疾、深深自卑的孩子来说,在成长时期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非常关键,旁人的激励与关爱非常重要。李琛不会忘记,他的第一副拐杖是母亲托学校王老师做的。王老师喜欢木匠活,找来木料免费为李琛做了一副拐杖,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王老师还在拐杖上刻下了两句话——鹏程八万里,没它也能行。李琛更不会忘记,上小学时他被张海迪的事迹深深感染,一封封的给海迪大姐写信,倾诉仰慕和钦佩,虽然不知该往哪里发,但大姐已成为自己心中的偶像,给灰暗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光明。

一位盲童问李琛:“我走在大街上,经常有人叫我瞎子,如果有人叫你瘸子,你怎么办?”李琛说:“这没什么,他说的对,你就是个瞎子,我也是个瘸子,你自己先不承认这个事实,别人就会拿这个来羞辱你。”他将光明撒播到残疾孩子身上,让他们明白:要勇敢承认现实,并坚信正常人能做到的,他们也能做到,可能会做得更好。

1999年5月21日是全国助残日,李琛得知郑州市盲聋哑学校的残疾儿童特别喜欢他的歌,就专程从北京赶往郑州,为孩子们进行义务演出。在学校的操场上,李琛与孩子们共同唱起《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初吻》……歌曲一个接一个。盲姑娘张海燕与李琛合唱完《窗外》,已是泪流满面,李琛轻轻为她擦去眼泪……这个镜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2000年5月21日全国助残日的下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飘着蒙蒙细雨。此刻,该市博爱聋哑语言康复中心的孩子们在热切期待着,因为他们喜爱的李琛哥哥就要来了。下午3点,刚刚下飞机的李琛来不及吃午饭,便匆匆赶来。捐赠仪式在康复中心操场上举行,李琛刚一出现,周围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正在语言康复阶段的孩子们用还不太清晰的声音喊道:“李琛哥哥好!李琛哥哥好!”当李琛将6荐万元的支票捐给康复中心时,现场再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联欢活动开始,李琛先后为孩子们演唱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窗外》等歌曲,他还特地把一首最新录制的歌曲《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带来。当唱起此歌时现场气氛达到高潮,家长与孩子们边打着拍子边与李琛合唱起来。孩子们也为他们的李琛哥哥表演起了舞蹈《孩子们的心声》、《爵士舞》,并演唱了《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

看到多年不说话的孩子能唱歌、跳舞,并能流利地对话,李琛很高兴,他将专门带来的专辑、照片分发给孩子们,并逐一为他们签上名字。当时,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只有5岁的小男孩于浩搂着李琛哥哥的脖子,一字一句地说:“李琛哥哥,我要好好学习。”

除了捐款,李琛还资助了10名聋哑孩子,这一资助就是5年时间,其中就有后来上大学的黄日洙、李永涛。国际上公认的聋哑康复最佳年龄是0-6岁,黄日洙来中心治疗时是1998年6月,当时10岁;李永涛是1998年5月底来中心的,当时8岁。来时都是完全的聋哑孩子,并且都已过了康复最佳年龄。他们在全铁伟夫妇潜心研究的课题下得到最好的治疗,并且有了不错的康复结果。两个孩子通过第一阶段十个月的培训,能够听懂、说清楚,与正常人交流;第二阶段(1999年初至2003年初)完成小学教育;第三阶段(2003年至2005年5月)完成初、高中教育,参加国家统一高考,最终以全国排名前十的优异成绩考入河南中州大学。令人感慨的是李永涛今年只有15岁,父母下岗,全家唯一的经济支柱是母亲在路边摆小摊,父亲两年前不幸染上舌癌,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舌头切除,从此也成为了残疾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年仅15岁的聋哑孩子李永涛用李琛的鼓励作为自己的动力,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终于取得优异的成绩,以此来回报李琛对他们的捐助。

黄日洙、李永涛是不幸的,可他们又是幸运的,不仅选择了好的治疗中心,同时也得到了李琛的爱心资助,才会有可能双双步入大学,同普通孩子一样正常学习、生活。2005年8月29日,李琛一大早就把两个孩子送到了中州大学北校区,学校召开了欢迎会,孩子母亲激动地握着李琛的手,泪流满面地表示感谢。在欢迎会后,李琛还到了孩子们的宿舍,看看两个孩子的生活学习用品是否足够。那天李琛对记者说,自己从小到大就一直受到周围人们的帮助,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就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密不可分,他依然会继续资助康复中心其他正在接受治疗的孩子们,扶持他们走向精彩的人生旅途,使他们得到好的治疗,能够有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顺利地步入社会、融入社会。

李琛还关心困难家庭孩子的成长与幸福。2004年6月,他参加了由他担任共青团贵州省委“励业工程”形象大使的首次活动——到王卡村作现场报告。王卡村地处黔南偏僻地区,是苗族聚居区,人均耕地0.6亩,农民年均纯收入800元。这里的中青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家里的孩子无暇顾及,退学、失学和不想读书的孩子约有200人,当地政府和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入学率很不理想。李琛下车进村时,拄着双拐,顶着小雨,疾步走在布满青苔崎岖的石阶小路上,两次摔倒在地,弄得满身泥湿,可他不顾疼痛,顽强地坚持自己行走。在学校,他现身说法,教育孩子们如何在困难和逆境中成长,并讲述了2000年他资助的10个聋哑孩子中去年已有两个孩子考上了大学的故事,引起了孩子们的强烈共鸣。看着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李琛动情地说:“爱是需要传递的,相聚的时间虽然短暂,可是我的爱时刻伴随你们身边。希望在几年后你们中某位在北京的街头叫住我说,‘李老师,我考上北大了!我考上清华了!’这是我最期待的画面。”孩子们激动地从李琛手中接过那些寄托着他们无限梦想的学习用品时,都深深地向李琛叔叔鞠了一躬。

李琛仍在不断实现自己新的梦想。

为了感谢所有关心支持他的歌迷和朋友,2000年李琛又出了新歌《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歌曲的MTV所表现的是一个非常平常的故事,却能体现人们心底的那份善良。这首歌曲获得了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

李琛在2001年又实现了另一个梦想,深圳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残疾人题材的电影《一样的人》,李琛出演片中男一号。

《一样的人》片中的主人公祁斌因小儿麻痹左腿落下残疾,但倔强、率直的他顶着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自强不息,不但在生活上给予患有侏儒症的妹妹强有力的支持,而且自己也最终赢得了事业的成功和纯真的爱情。应该说,片中的祁斌和李琛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李琛认为角色饰演的成功,应该归功于他们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有着共同的心理轨迹,他所做的只是一次“本色表演”。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李琛身体上的不方便给他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一场戏经常要拍很多遍,中间还要调整灯光、机器等,而李琛却站在原地不能动,常常站得拄拐的双臂和那条支撑腿疼痛难忍。每当这时,为了不给剧组的工作人员添麻烦,他都咬牙扛着,实在扛不住了,才充满歉意地说一声“稍等”,然后坐到旁边专门为他准备的椅子上休息一下。

片中有一场祁斌失足从楼梯上滚下来的戏,对影视不太了解的李琛开始坚持要自己亲自滚,他说“替身摔也是摔,不如我来吧”。当剧组的同事告诉他专业替身都非常有经验,不会出任何危险时,他才自嘲地笑笑说:“原来这样,要是我是不是就该骨折了!”虽然不用他自己滚楼梯,可李琛也要亲自在楼梯顶端做出一个摔倒的动作,就是影片中只有一秒钟的这么一摔,拍摄时,李琛却足足摔了七八遍,收工的时候,身上早已青淤一片。

看过电影的人知道,影片中有一场高潮戏,祁斌和女友玉香冒雨寻找离家出走的小燕。为了拍好这场戏,李琛在四五月份的广州度过了“残酷”的两天。这两天里,他在“人工降雨”的浇灌下整天浑身透湿,还要做出许多难度很大的摸爬滚打的动作,戏拍摄结束后,李琛已经是遍体鳞伤了,而影片中这场戏的效果却令每一位观众叫绝。

为了《一样的人》拍摄成功,李琛付出的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代价。在拍摄期间,他推掉了所有的商业演出,一个多月的时间,只参加了辽宁文艺台的一次音乐颁奖活动和在广东举办的《中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10周年》纪念活动,经济上的损失不可谓不大,而且酝酿已久、本打算在上半年推出的全新单曲《大城市》也因此延期,直到10月份才与歌迷见面。虽然歌坛上的许多事被耽误了,但李琛认为为了一部有着公益色彩的为残疾人说话的电影,值了。而且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这部电影也让他在艺术领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

目前,李琛全身心投入到残奥会的宣传上来。2005年李琛推出了历时两年打造的《孤独的小船》专辑,承诺每售出一张专辑就为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捐赠0.1元人民币,这也是他为2008年残奥会作贡献的第一步。“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所以这几年我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残奥会的宣传推广上。这个事情比我个人出专辑、参加商业演出更重要!”这是李琛对大家的表态,更是他的行动。

2006年9月6日,残奥会倒计时两周年之际,2008年残奥会吉祥物在长城脚下与大家见面。吉祥物发布会当晚,庆祝晚会在八达岭长城脚下举行。众多明星亲临现场,为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加油助威。作为北京2008年残奥会爱心大使,李琛出席了晚会并激情演唱了《来吧》:“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肤色,都是为了友谊而出发。不论你是来自什么国度,神州大地就是你的家。同样的命运让我们相逢,顽强的信念正在升华。成功与失败只是一刹那,我们要勇敢去面对它。来吧,我们一起相聚在2008……”

2007年春节,李琛专程赶回西安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陕西部分中青年书画家组成爱心团,将前往北京举行书画义卖笔会,拍卖所得捐给北京残奥会。李琛对采访他的记者说:“其实每到过年,都是艺人‘收获’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的演出特别多,但我还是决定回家参加这次活动。就像书法家吴三大的题词‘爱心无价’,这句话谁都会说,但是要做到就不那么容易了,我这次回来就是为‘爱心团’加油助威的。”现在,他正在积极策划,争取组织残疾人志愿专车接送团,在残奥会召开之时开着车接送残奥会运动员,向世界展示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形象。

“多年努力、多年奋斗,就是为了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着”,这是李琛告诉笔者的话,也是他人生的座右铭。李琛觉得,大部分残疾人由于身体缺陷造成生活和工作不便,但不能就此放弃生活追求,更不能拿这些缺陷去作为乞讨的本钱,如果好好努力,他们完全有可能得到正常人那样的生活。现在的李琛事业不断有新成就,还在北京安了家,娶了漂亮的妻子,生下健康可爱的儿子,他用自己的道路告诉我们,许多残疾人不需要过多同情和怜悯,他们能自食其力,也能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我们祝愿李琛的人生道路能越走越宽、越走越好,也希望残疾人朋友能从他走过的路中有所感动、有所启发,也让自己的路走好、走踏实。

(段炼)

同类推荐
  • 阅读父亲

    阅读父亲

    本书所要告诉你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位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烈士,牺牲时他的儿子才出生48天。年轻美丽的母亲对儿子隐瞒了他的身世,一瞒就是十八年。十八年后,父亲的战友们和母亲一起向儿子讲述了父亲的故事,儿子从此知道了父亲的名字,也知道了父亲曾经为自己起过的一个名字。这是一个装满了父亲遗物的铁皮箱。儿子从母亲手中接过这个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箱子,看到了父亲留下的文字。从未谋面的儿子只能通过这些来感受父亲的气息,只能通过阅读来亲近父亲,解读父亲。本书分别从儿媳、儿子的叙述进入,引导读者一同走近烈士和他的家人、那些生前身后的人和事……一位军队高级指挥员的完整形象在充满深情的解读中被复原。
  •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从华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立的伟大事业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这位美国首任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政治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一生正直、勇敢、坚强、深明大义且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冯玉祥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冯玉祥

    冯玉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他曲折而光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下面就让我们从上个世纪开始,在流转的历史时空中,去追寻这位中华优秀儿女的成长轨迹。冯玉祥,本来名叫冯基善,字焕章。“冯玉祥”这个名字是他11岁那年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替他报名入伍时来不及问他的名字随手写上的。后来他一直用这个名字,本名冯基善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冯玉祥的老家在安徽巢县。他的父亲名叫冯有茂,是一个贫苦的泥瓦匠。冯有茂年轻时为逃避兵荒和战乱,和家人一起离开家乡,流落外地。在替一家姓张的财主当佣人时,他利用空闲时间,跟着财主请来教儿子武术的教师学习了一些武艺。
  • 吕不韦:最成功的商人

    吕不韦:最成功的商人

    自古窃钩者死窃国者侯,商人吕不韦乎居奇货,靠着一本万利的经营理念,做了全天下最大的一笔买卖,他也因此封侯拜相、权倾天下,岂料祸福难料……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热门推荐
  • 重走青云路

    重走青云路

    “三千年前,青云路绝,登仙台隐。从此之后,仙不成仙,魔不是魔。修仙之道离分崩离析只差半步。”“所以,你想要我做什么?”“我要你,重走青云路!”“呵,即使我只是一介凡人?”“这一切,只有你能做到。”
  • TFBOYS:缘分

    TFBOYS:缘分

    一次尴尬的相遇,让他们从此结缘。一路上坎坎坷坷、分分合合可最终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而成为彼此之间最熟悉的陌生人……『此书人物除男主以为都是虚幻的,故事内容也是虚幻的。欢迎入坑,不喜勿喷。你们可以叫我籽伊或者是伊伊。更文时间:一天一更』
  • 学会控制可以得到更多

    学会控制可以得到更多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精彩,更有意义,本书从十个方面入手,探讨了人的习惯、情绪、欲望、情感、爱好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进而使人们意识到,只有学会控制,行为适度,才能控制、掌握自己的命运。
  • 桃花谭水三千尺

    桃花谭水三千尺

    一位古武世家的继承人,在得到一封请柬后意外穿越,来到数千年前不知名的朝代,然而她竟然穿成了一棵桃树!负责穿越的那个,你过来我们谈谈人生!
  • 神临其境

    神临其境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少年决定踏上修行路,从此风云激荡,修仙界掀起腥风血雨……
  • 清风霁月余此生

    清风霁月余此生

    “或许是上天安排他遇见她的吧?”于纪秋经常这样想,否则他也不会在那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一颗开满桃花的桃树下看到那个被风儿吹乱了发丝却依旧美得动人的女孩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情景。
  • 洛凡仙

    洛凡仙

    不虐主,没有大神笔下那种深深的阴谋诡计,有的只是比我们平凡生活稍微精彩刺激一点的剧情,还有我们儿时的幻想。因为人家始终是主角嘛,给点面子咯,太平淡了就是普通大众了!老虎的第一本书。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 次元之破空穿梭

    次元之破空穿梭

    “那是什么?”走在街上的人突然指向远处的的天空。黑色的乌云遮住天空,逐渐向城市逼近。刺耳的防空警报响彻天空。赤眼狰狞的怪物咬住活着的生物,将之同化成类似的异形。毁灭了一处人类城市后,姑且能称之为“兽”的队伍再次壮大,向着下一座城市进发。这是战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魅王爷混血妃

    邪魅王爷混血妃

    木小小是天才医生,父亲是发明家。暗中发明时光机,被木小小触动开关,穿越到历史架空的朝代。古灵精怪的她,要替在古代好友嫁给花心王爷~结果成亲当天,内王爷却在妓院鬼混。本想给新婚娘子来个下马威,没想到,这个“温柔安静贤惠”的宰相千金却将王府闹的鸡飞狗跳,鸡犬不宁,笑料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