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39300000008

第8章 货币升值陷阱

人民币升值是“烫手山芋”

美元陷阱中的货币升值陷阱,具体地在我国就是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陷阱。无论从美元长期贬值,国际热钱流入,还是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势头,购买力平价低估方面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都处于一种升值态势。

但显而易见,人民币汇率升值是一只“烫手山芋”。它在平衡贸易顺差的同时,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贬值,引发国际热钱流入,推动国内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首先必须明确,人民币升值陷阱是我国绑定美元的汇率政策导致的。也就是说,如果人民币汇率不绑定美元而是有较大幅度的浮动甚至自由浮动,就不会步入货币升值陷阱。

从我国汇率改革历史看:自从1980年我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地位后,我国就根据该组织的要求每年对经济和金融形势进行分析,以供制定人民币政策作参考。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要是增强汇率浮动弹性;2010年6月19日再次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这过程中,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屡创新高。当时许多专家预测,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2011年年末达到1:6.13,全年升值7%左右;5年内达到1:5.21左右。事实上,正是由于“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来——2011年下半年国际上掀起一股做空中国风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11年12月出现史无前例的连续12个交易日跌停,才使得2011年年末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搁置在1:6.30处。

基于上述分析,读者能看到,有关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

例如,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人民币升值实际上就意味着人民币更值钱,这时候我国国内的物价应该更便宜才是,而这与普通百姓的感觉截然相反。这些年来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可是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也是在不断走高。想一想就知道,通货膨胀本来就意味着货币贬值的,如果放在全球范围内来看这个问题就更容易理解了。

从全球范围看,这几年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韩元和卢布等全球主要货币不但在纷纷贬值,而且贬值速度一个比一个快;与此同时,人民币虽然也在贬值,但贬值速度并没有它们快,这才形成人民币汇率的相对升值。

换句话说,从国际上看,人民币汇率是相对升值的,这不是因为它更值钱了,而是因为它的贬值速度没有全球其他主要货币快,“没有最快,只有更快”;从国内看,因为人民币在不断贬值,所以必然会一步步推高通货膨胀,并且出现国际上所说的那种严重的通货膨胀(年CPI在5%以上)。

这种国内外价格是怎样传导的呢?

众所周知,美元是全球主要货币,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如石油、粮食和原材料等主要是以美元来计价的。美元贬值,就意味着这些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我国是全球著名的原材料净进口国,除了煤炭和稀土等少数基础贸易商品不需进口外,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矿石进口国、第一大木材纸浆进口国、第一大粮食和油脂类作物进口国、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这些进口商品的价格提高了,当然就会抬高国内物价水平了。

由于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政策,所以全球凡是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都会推动我国国内通货膨胀;相反,以英镑和日元计价的大宗商品进口在这方面的影响就较小。

这些高价原材料进口到国内后,加工成各种出口品,然后不计成本地出口到国外,换取花花绿绿不断贬值中的美元,结果又怎么样呢?它们推高的是GDP总水平和外汇储备规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实际水平并没能得到根本改善。而这一切,都与我国实行的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有关。

这并不是说美国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帮助我国降低贸易顺差,减少外汇储备,帮助我国走出美元陷阱,虽然人民币升值在客观上能起到诸如此类的作用,但是也只能说美国更多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制定这一系列政策的。

具体地说,美国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让美元陷阱暂停一下,“刺激”一下美国国民。

从这个观点看,2007年由次贷危机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是美国的一大阴谋。因为要知道,次贷其实只是美国的一种债务经济模式——美国从19世纪开始就形成了全民借贷消费习惯,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顶峰,并开始大规模走出国门,借外国人的钱让美国人消费。

虽然这正是本书探讨的美元陷阱之表现,但显而易见,与这种债务经济模式相比,次贷在这其中只占很小一部分,根本不可能构成对美元本位币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有效冲击。

但这时候美国人看到,美元陷阱固然“美妙无比”,但这种债务经济模式已经使得美国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美国国内已经不再需要生产产品,绝大部分一般性产品生产都已经被赶到国外去了;如果再这样下去,美国将成为一个空壳,总有一天会变得什么产品都不能生产,这样的后果就太可怕了。

有鉴于此,美国利用次贷为导火线制造一次危机,给全体美国人敲敲警钟,意思是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生活下去了。这样的策略实在“高明”,也非常有必要。

否则,美国既然可以随意印发美元,又何必在乎这一点次贷呢?开动印钞机不就可以马上把这窟窿填上吗?!

可是美国偏不这样做,而是要把这作为一次危机来“教育”全体国民,所以干脆捅破次贷危机,紧缩银行借贷。

可是他们很快发现,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回过头来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迫使美国人少买甚至不买中国货,以此来拉动国内经济发展,恢复美国经济。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其实是在拯救自己。同时,也能证明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美国乃至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起到相应调整作用。

本币汇率升值的双重压力

这里的本币在我国就是指人民币,本币汇率就是指人民币汇率。在货币升值陷阱中,人民币汇率升值面临着双重压力:

一方面,如果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不加干预,任其发展下去,会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全球热钱蜂拥而来炒作,从而推动人民币汇率从原来的低估变成高估,对我国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冲击。而到那时候,这些热钱又会见好就收,大肆撤退,使我国经济发生剧烈波动,引发货币危机。

另一方面,如果我国对人民币升值加以干预,例如就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采取同样的货币宽松政策,增发货币来促使人民币贬值,搞“贬值竞赛”,以此来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又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形:

一是如果这种干预是非冲销性的,会使人民币政策失去自主性,并且因为人民币供应量过大引发国内通货膨胀。

二是如果这种干预是冲销性的,则会造成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产业失衡与外向型经济和内向型经济的地区失衡。

但无论如何,这种由政府出面对货币汇率进行的干预,都会引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施加政治压力。

所有这些,在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方面表现得非常彻底。也正因如此,人民币升值才会被称为“陷阱”,进退两难。

那么,美元有什么魔法施行这种货币升值压力呢?要知道,不仅仅是人民币,其他货币也多少面临着这样的处境。追根溯源,这是由“美元三权”原理决定的。

美元作为全球本位币,天然地拥有三种与其承担义务不对称的权利;这也是人民币升值面临双重压力的具体原因:

从表面上看,我国通过商品输出和劳务输出获得美元,是一种正常的等价交换,但实际上是不等价的。

例如,我国输出商品要实实在在地消耗资源,输出劳务又必然是低价出卖劳动力(因为这样才具有价格优势)。可是美国向我国输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务,却不需要过多消耗他的资源。也就是说,他的产品附加值高,价值链短,利润率高,所以消耗的物质资源少。

由此看出,我国通过贸易顺差取得的美元对价是折价的,这就是美元陷阱中的折价风险。

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并不是像有些读者理解的那样需要用一捆捆纸币放在那里,而只是表现为美国银行上的电子账户(国际结算中称为“镜子账户”)余额。

目前我国的绝大部分外汇储备,都是以电子方式记录在美国美元计算中心的几家国际银行账户中。一旦美国银行电子系统发生崩溃并且不能及时恢复(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最终损失的只能是中国而不可能是美国。

就好比说别人向你借钱,打了个欠条给你,因为某种原因把欠条弄丢了,这在别人还账时就可能会发生麻烦,因为你再也拿不出借据了。还债纠纷风险在你这里。

这是指我国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购买资产和实物究竟能实现多大的权利。通俗地说,虽然理论上说我国用这些美元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但实际上是不是真的能买到?

从现实中看,我国的美元储备主要是用来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机构债、美国公司债和美国股票等权益资产。由于美元不断贬值,并且我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规则上严重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再加上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设置的种种限制,我国用这些美元储备能够买到的资产和权益相当有限。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是,我国的美元债权实现权不大。

不用说,美元因为是全球本位币,所以它天然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在这方面就完全无能为力,只能消极适应。面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双重压力,从上述“美元三权”原理出发,我国同样可以规避风险,具体表现在:

针对实实在在的美元对价风险,我国要尽快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具体地就是要“针尖对麦芒”,从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向科技、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变,缩短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尽可能减少物质消耗;针对中期存在的美元储备风险,我国要尽快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增加黄金储备比重;针对美元储备投资范围的局限性,我国要坚持独立货币政策,从国家安全的整体角度出发,增强金融安全战略意识。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目前这样的美元霸权地位格局下,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越大,遭受资产损失的可能性也越大。作为债权国,我国当然可以申述美元储备的各种风险,但毕竟还是会处处被动,能够发挥作用的余地并不是很大。

正因如此,才显出美元陷阱的恶毒之处。

欧洲对美元贬值的睁眼闭眼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可是,虽然大家公认货币升值陷阱的成因在于美元贬值及其发展趋势,却由于美元的全球本位币地位,全球各国对此都没什么好办法。就连美国自己对此也是满不在乎,那就更没人出面表示对此负责了。

这倒不是美元本位币地位令人害怕,实在是因为美元是全球本位币,全球各国都寄希望于美元贬值来拉动经济复苏。

在这其中,读者尤其能看到,即使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因美元贬值损失最大的欧洲,对此也一直保持沉默。

这并不是因为货币升值陷阱对欧洲不起作用,而是与欧元贬值相比,美元因为是全球本位币,它的贬值更能帮助欧洲国家银行恢复元气,这对欧洲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虽然这时候的欧元在强劲反弹,可是欧洲中央银行始终将利率保持在低水平上,并不急于提高利率。原因就在于欧洲各国更愿意看到在美元贬值基础上出现一个强劲的欧元,而这时候提高利率水平很可能会使得一些银行濒临倒闭。

这是欧洲国家对美元贬值睁一眼闭一眼的根本原因,也是其他各国对此半推半就的内心写照。

毫无疑问,寄希望于美元贬值来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对各国的影响大不相同。其中,对我国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外汇储备最多,约占全球40%,由于美元贬值而遭受的储备损失最大。真正“受益”多的是那些与美国一样以美元计价,美元储备不多的国家和地区。

具体到欧洲,欧洲虽然有欧元,并且欧元也会因为美元贬值而相应升值,可是要知道,欧洲大多数贸易是发生在欧洲国家之间的,采用的是欧元结算,受美元贬值影响小。另外,欧洲出口行业的竞争力比许多人想象的要强,尤其是德国,在产品出口方面能够较好地适应欧元强劲反弹,所以相对来说对美元贬值的担忧不是太大。

从这个角度看,说美元贬值是“美国盛宴下的全球煎熬”一点也不为过。即使进入2011年后,由于葡萄牙和西班牙财政状况非常糟糕而引发欧洲债务危机再度恶化,并且在欧元区国家形成强大反压,各国为了避险纷纷买进美元,从而带动美元升值,但这也只是昙花一现——美元指数除了在2011年1月10日这天重新回到81.31位置外,从此再也没有过什么好表现,并且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自由落体轨迹。

这里的关键是,促使美元不断贬值符合美国根本利益。

因为既然美国已经不可能通过财政增收来消化债务,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大量印刷美元来摆脱债务。据美国学者测算,美国只要连续4年保持6%的通货膨胀率,美国政府的现有债务率就会从95%下降到20%。毫无疑问,与“债多不愁”相比,“无债一身轻”对美国的吸引力更大。

面对这种局面,不仅是欧洲,其他地区也多保持一种沉默或无可奈何。一方面,目前来看全球还没有一种货币能够在短期内取代美元的全球本位币地位;另一方面,许多国家认为美元贬值幅度还没有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尤其是欧元区国家实行的是统一利率杠杆,这会有助于借用减息措施来遏制美元贬值节奏,多少抵消一些货币升值陷阱。

回过头来看,美国国内又是怎样看待美元贬值的呢?一般认为,只有当美元贬值引发美国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美国政府才可能出面进行大规模干预,否则多半会袖手旁观。

至此,读者会非常容易理解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的一句名言了:“美元是我们(美国)的货币,却是你们(其他国家)的问题”。这确实惟妙惟肖地概括了美元陷阱的罪恶阴谋。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40年前某个国家从对美出口中得到3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当时他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换取黄金,二是作为外汇储备。如果当时换取黄金,重量可有1亿盎司;可是如果作为外汇储备储存,这些外汇储备在40年后的今天只能买到0.021亿盎司,损失掉了98%!

美元贬值稀释别国外汇储备的速度就是如此之快。

所以,欧洲国家对美元贬值可以睁眼闭眼,我国就万万不能。一方面这是因为我国没有欧元区国家那些用来抗御美元贬值的利器;另一方面是我国的外汇储备数额庞大,在美元贬值中所遭受的损失也大,绝不可以坐以待毙。

美元霸权地位的三大风险

美元贬值引发的人民币升值陷阱,充分暴露了美元霸权地位存在着以下三大风险,这也是全球各国呼吁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主要理由之一。这三大风险是:

一是美元的全球本位币功能与美国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美元作为美国的主权货币,应该以美国的国家信用和清偿能力为基础,发行量必须符合美国特定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这一点与其他国家发行的主权货币没什么两样;可是另一方面,美元又是全球本位币,外国政府和居民对美元有着超额需求,这与美国政府和美国居民的需求不一样。

按理说,身兼两职的美元在这两者之间应该协调,可实际上做到这一点几乎没有可能。美元的全球本位币功能和美国国内的经济发展需求一定会不平衡。容易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就表现在外国政府和居民对美元的超额需求上。

继续剖析可以发现,这种超额需求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三大作用:美元的超额发行会促使美元贬值,有助于美国以更低价格从国外进口商品,从而降低美国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外国政府和居民持有美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储备,这部分资金被沉淀下来后就无法有效地转化为投资,这会使得美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外国政府和居民购买美国有价证券,会推动美国有价证券价格上涨,从而提高美国居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反过来刺激美国政府不在乎更大规模的财政赤字,更多地发行美元,促使美元贬值,最终步入恶性循环。

从中容易看出,一方面是外国政府和居民对美元有着超额需求,另一方面是美国政府和居民拥有借贷消费习惯,这两者之间是对等的,正好形成了美元的跨国界货币创造过程。

也就是说,这部分美元印发出来是专门“供应”给外国政府和居民的。不管这个规模有多大,都表明美元的供给量大大超过了美国实体经济运行需要量,表现为美元贬值趋势,从而彻底展露出美元陷阱的本质特征来。

二是美国国内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剧了外部不平衡

美元作为全球本位币,是全球各国在安排汇率制度时必须考虑的。但美元又是美国的主权货币,必须与美国国内的总体消费支出相适应。而这两者之间也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

建立在美国居民过度消费基础之上的美国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必定会安排美国贸易逆差。因为只有存在这种贸易逆差,美国居民的过度消费才会落到实处。

可是这样一来又说明什么呢?要知道,美国的这种贸易逆差安排具有依赖性,并且这种过度消费需求不会形成国内经济增长动力。所以,美国在财政货币政策中做这样的安排,一方面会诱导以后进一步的贸易逆差,另一方面又会形成经济风险。

尤其是当全球各国都把美元作为主要外汇储备时,这部分沉淀下来的美元其实并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产出,它所对应的只能是美国国内低效的产出和需求。

这就是为什么2000年以来美国国内出现贸易逆差和经济风险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全球总的美元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货币基本上不怎么发挥作用,被沉淀在那里了。

接下来能想到的是,这种超额需求形成的美元货币供给量与低产出的美国国内经济之间存在着的反差,结果只有一条,那就是美元贬值风险和贬值趋势。

三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顺差和美元储备风险

为什么这里单独提发展中国家?因为从全球来看,发展中国家都在实行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出口导向战略也确实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主要途径。

可是在出口导向战略下,最离不开的是美元。因为美元是全球本位币,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多以美元计价。无论产品出口还是贸易顺差,最终都会表现在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上。

这一点在我国尤为典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以出口导向为经济发展战略,贸易顺差非常大,又积累起了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当然,这些外汇储备主要是以美元计价的。现在的问题是,这些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越多,步入货币升值陷阱的损失就越大,这已成为无法否认的事实。

综上所述,美元作为全球本位币的这种霸主地位,越来越不适应全球经济形势发展需要。

它的最大问题在于:美元在国内货币和国际货币的双重角色中经常发生冲突;每当发生冲突,美国就会单方面制定国内财政货币政策,使得全球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具有越来越强的依赖性,这又反过来扩大了美元这种全球本位币的不稳定性风险。

这就是读者今天看到的现实:一方面,全球各国越来越依赖美元储备;另一方面,美元又在不断地制造陷阱,使得全球各国对它欲罢不能,爱恨交加。

同类推荐
  •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本书系高校经济学教材。本书首先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发展历史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分七章从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市场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市场与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对微观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 中国的“苹果”在哪里?

    中国的“苹果”在哪里?

    苹果来了!国产手机们是集体趴下,还是奋起反抗争得一席之地?我们都知道,面对来势汹汹的苹果们,国产手机不能坐以待毙。他们中的很多已经销声匿迹,还有很多在与洋手机们苦战。那么,他们到底以怎样的方式反抗着洋手机的压迫?他们遭遇着怎样的困境?又将如何突围?
  • 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

    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

    家庭承包制重塑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微观基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我国加入WTO,把小规模分散的农户迅速推向了瞬息万变的市场,导致农民增收困难,“三农”问题日益严重。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既是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单从农业的角度说,实践表明,发展市场农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组织化是指组织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将具有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低等传统职业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地进入市场与社会,并且能够获得与其他阶层同等待遇的现代农民的过程。
  • 未来装饰生存法则

    未来装饰生存法则

    《未来装饰生存法则》主要着重点是研究和分析装饰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全面而深入的透析经营管理中的奥秘,并以独特的角度来阐述生意场的经验理论,促进读者有效的整合装饰装修思维,挑战行业竞争,实现自我价值。
  • 软财富

    软财富

    “软财富”指的是不消耗地球资源,满足的是现代人的安全感受、虚荣心、社会地位、交际媒介、各种其他复杂心理感受、甚至对过去的时间打捞和对未来的时间贴现等等价值,无论是制造买卖知识、创造并买卖信息、创造并买卖文化产品、创造并提供服务、创造并提供金融产品及相关交易和经济活动的人,他们都不是骗子,而是未来社会财富创造的主体,创造着社会财富的主流形态。该书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阐明什么是软财富,在当今这个时代为什么要具有“软富”观念。
热门推荐
  • 荒寥纪

    荒寥纪

    主角通过各种磨难,最后成为整个大陆的强者。
  • 天衍修真录

    天衍修真录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小说交流群:134317481一间茶楼的茶水小厮,一觉醒来竟成了尊贵的评书先生。因一场意外进入人人向往的修真界,凭借一张巧嘴纵横天下,将诸位修真者玩弄于股掌之上。且看他如何步入仙界,登上神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奥斯曼大帝

    奥斯曼大帝

    这是一个游戏性质的魔幻时代,在这里,任何人都没有真正性的死亡,每一次死亡都会复活。复活之后只会扣除一点经验作为死亡的惩罚。每个人都有一个经验条和各种属性。这就是——奥斯曼大陆。作为第一个来到奥斯曼的亡魂,接待他的是光明与黑暗之神的女儿。故事就这样开始咧。
  • 太子妃修炼手册

    太子妃修炼手册

    重生前我是娇蛮任性的富家小姐,被渣男和渣姐拐骗,竟然在与太子大婚时私奔!被发现后纷纷干出多种不雅之事,最终被赐死...一杯毒酒,重生到大婚前,小白脸什么的我才不稀罕呢,我要当太子最宠爱的夫人,最得力的助手!
  • 这个总裁有点瞎

    这个总裁有点瞎

    爸爸生前爱赌博,欠下了巨额的赌款。爸爸死后,哥哥入狱,她就一直被追债弄得惶惶不可终日。她曾经以为,自己一辈子也许就这样了。却没有想到,她遇到了一个男人,一个无耻,腹黑而又无比强势的男人。威逼利诱之余,还想拐她为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自河西归山二首

    自河西归山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后我成了男主他妹

    重生后我成了男主他妹

    重生男主他妹,成为团宠。
  • 阴阳战神

    阴阳战神

    这里.没有纷彩艳丽的斗气.没有琳琅满目的魔法.没有技冠群雄的召唤.有的,仅仅是斗破灵荒凌驾万物之上的灵!灵荒大陆,林萧穿越来到之后,发现自己穿越在武途没有丁点儿进步的阴阳之体废柴身上,却在一夜之间,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做中国好读者,请带我装逼带我飞——收藏推荐票票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