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6400000073

第73章

第三篇 烦恼禅第四章度己第七节最好的知音就是自己

有的人生性好静,懒于在那种灯红酒绿、尔虞我诈的社交场合敷衍应酬,闲暇时更愿意结伴于青灯古卷,品茗读书,抑或独自远行,涉足山川沃野。但是,更多的人却害怕孤独,无论是独自垂钓于碧水湖泊的宁静和淡泊,还是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超然,于他们而言,都是不堪承受的折磨。

圣严法师将孤独的形式分为了四种:第一种是“主动的孤独”,就是为了修行而主动创造一个与他人隔绝的环境,无论打坐诵经,还是读书写作,都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只留下一颗求知之心;第二种是“被动的孤独”,可以理解为情感上的孤独,是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寂寞,或为团体成员所排斥时,即使身在团体之中依然能感觉到的孤独;第三种是“思想的孤独”,当一个人的观点不为他人接受,思想得不到他人认可时,就会感受到精神上的孤立无援;第四种是“权势的孤独”,“高处不胜寒”的恐慌是大多数位居高阶的人所共有的。孤独的形式或有不同,但孤独的味道几乎每一个人都品尝过。

在一次禅七中,一位修行者突然哭了起来。圣严法师问他为何哭泣,他回答:“生活在世界上的孤独感让我害怕。”

圣严法师说:“难道你不知道每个人都是独自来这个世界,最后也独自离开吗?”

修行者说他知道,但是仍然害怕。

圣严法师问:“那么在禅七修行中你还害怕吗?”

他说不怕,但是一旦回到日常生活中,对孤独的恐惧与不安就会再度袭来。

这个修行者所体验到的更多是情感上的孤独,情感上的无所寄托与无可信赖让他感到茫然和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因孤独而感到不安的人比比皆是,但圣严法师却认为,孤独是修行与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状态,尤其是对于真正有心修行的人来说,热闹的场合固然可以参与,但更应该适应孤独的情境,并且要能够出于自愿随时置身于孤独之中,尤其是“主动的孤独”。

孤独固然令人感到痛苦,但也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主动的孤独”更是如此,无论是修行,还是日常的学习,孤独的环境能够让一个人获得安静的心态和静谧的氛围,不容易受到外界的杂务琐事的干扰。在孤独的环境中,一个人最好的知音就是自己,透过“主动的孤独”,安静地面对自己,调理身心,思考生命。

相传,中国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本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他自幼参悟佛法,在般若多罗禅师门下修得正果后,他提出要外出传法。在般若禅师的指点下,达摩来到中国传法。短暂游历之后来到嵩山少林寺,开始在五乳峰中峰的一个天然石洞中闭关参禅。

据说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既不说话,也不持律,终日默然面朝石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石洞内万籁俱寂,静若无人,当达摩入定后,连飞鸟都不知道这个石洞中有人。每次开定后,他也只活动一下四肢,饮水吃饭,待倦怠恢复后仍继续坐禅。外界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毫无关系。

就这样,入定、开定、入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公元527年到536年,达摩一个人在石洞中面壁参禅九年,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宗师,而这段故事也成为佛教史上的美谈。

这个天然石洞,后来被称为“达摩面壁洞”,达摩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也因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姿态的形象而被称为“达摩面壁影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个人主动独处九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期间的孤独感令人心生畏惧。

圣严法师也曾闭关修行多年,在闭关之前,一位年老的居士来拜访他,并问他:“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和尚?”圣严法师并未做出明确的回答,这就像我们无法预计陶器经过炉火的烧烤会变成什么样子一样。孤独地修行与学习就像陶器被烧制的过程一样,痛苦在所难免,但通常都能使人得到新的提升。

事实上,一个人独处时,最好的知音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圣严法师说,虽然闭关时不容易受他人影响,但倘若一个人的功夫不够深,就很容易被自己的妄念左右。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如此,在孤独的环境中,若不能踏踏实实地潜心学习,也可能迷失在自己所设的迷障中。

同类推荐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弘一法师开释人生

    弘一法师开释人生

    弘一(1880年-1942年),俗名李叔同,幼年时名文涛,又名广侯,字叔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别号息霜,又称晚晴老人。生于天津河东,祖籍山西洪桐,明初迁到天津,因其生母本为浙江平湖农家女,故后来李叔同奉母命南迁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纪念其先母。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教育家、画家,重兴南山律宗第11代祖师,为著名的佛教僧侣。本书摘录弘一法师的言论和处世经典,结合佛家开化众生的智慧故事,于大师的谆谆教诲之中,于珠玑智语的佛家文字之中,戡破现世的迷网,在大师“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悠扬偈语抚慰下,为自己开拓一片心灵的净土,去感悟人生的甘味。
  • 红尘禅影壹

    红尘禅影壹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少了发现幸福的心境。本书选择了许多经典故事,从心境、生命、自然、逆境、修养、生活等方面,以禅悟的境界为读者诠释了幸福的本意,是一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幸福宝典。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华曲

    英华曲

    五十三年话劫灰,江山摇动令人哀;一言难尽兴亡事,军阀分裂是祸胎。频年篡弑竟相寻,礼教沦亡世独裁;英华一曲留史鉴,馨苑玫瑰花香来。改自蔡老先生的五代史通俗演义的收场绝句。笔者也算不知深浅,妄做改动,但绝对没有任何一丝不尊重的意思,希望老先生泉下有知,不要怪罪。但我想,纵然是军阀割据的时代,各国纷争,铁蹄滚滚,唯有真爱,才能永恒。
  • 万千分身入诸天

    万千分身入诸天

    当陈柯的第一个意识回归,同时也拉开了蓝星进化的序幕。岁月无可考证的荒蛮界,强大的荒兽有着卓绝的智慧,却为何从未诞生过文明?远古的神话流传,曾经的仙神为何消失无踪?当蓝星人族踏入第一个世界,诸天终将为之颤抖……。开挂一时爽,一直开挂一直爽。但当很多人都开挂时,比的就是谁的外挂牛叉了。
  • 做事要懂心计

    做事要懂心计

    做事懂“心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做事懂“心计”,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挥洒,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做事懂心计,才能做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成为驰骋商海的成功人士。“心计”成就事业,“心计”成就人生,“心计”也会成就你的理想。做事要学会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做事要懂心计》所讲的做事“心计”,将会为你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为你迈人这个社会舞台的中心助上一臂之力。
  • 南北史演义

    南北史演义

    本书叙述内容从刘裕代晋至隋朝灭亡,约两个世纪的历史。南方经历宋、齐、梁、陈,朝代更迭频繁,战乱不止。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推行改革,吸收汉文化,后分裂东、西魏,进而被北齐、北周所代。
  • 玄珠录

    玄珠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之戏精宿主太能闹

    快穿之戏精宿主太能闹

    宁可萌,22岁,出生小康之家。她是主播界的十八线小主播,兼职帮别人抓出轨照片。被无数女人追捧,被无数男人痛恨,于是在一次行动中,被人失手推楼至死,花季少女一朝遇上统子857,为了生命,开始她的逗逼快穿之路。〈女主身份不固定,可能为女配,炮灰,主角等>
  • 霄末

    霄末

    风吹崖,杯酒过,一日无酒风穿肠。乌音落,萧声作,刹那无血霜留过。
  • 灵案异探

    灵案异探

    叶休,一个私家侦探,从小便神奇拥有了一双鬼眼,又因为一把十字钥匙,走向了一条不断查案诡异道路
  • 逆世宣言之血战幽冥山

    逆世宣言之血战幽冥山

    那一年警匪交火引发了一场大火,烧毁了他的家庭,夺走了他最亲最爱的人,也毁灭了他的童年,他从此活在复仇的阴影中,为了让自己更强大,他毅然退离了前途光明的军校,只身加入了特种部队,在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恐活动中,一个个的信息单元拼凑组合,他逐渐发现儿时的那场大火背后隐藏着一个惊天的阴谋,而他自己竟然是这个阴谋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