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9500000050

第50章 附录一:书信(4)

我终于又来到了昆明!我来这里是为了三件事,至少有一件总算彻底实现了。你知道,我是为了把病治好而来的,其次,是来看看这个天气晴朗,熏风和畅,遍地鲜花,五光十色的城市。

最后但并非最不关重要的,是和我的老朋友们相聚,好好聊聊。

前两个目的还未实现,因为我的病情并未好转,甚至比在重庆时更厉害了——一到昆明我就卧床不起。但最后一件我的享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想。这次重逢所带给我的由衷的喜悦,甚至超过了我一个人在李庄时最大的奢望。我们用了十一天才把在昆明和在李庄这种特殊境遇下大家生活中的各种琐碎的情况弄清楚,以便现在在我这里相聚的朋友的谈话能进行下去。但是那种使我们得以相互沟通的深切的爱和理解却比所有的人所预期的都更快地重建起来。两天左右,我们就完全知道了每个人的感情和学术近况。我们自由地讨论着对国家的政治形势,家庭经济,战争中沉浮的人物和团体,很容易理解彼此对那些事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觉和想法。即使谈话漫无边际,几个人之间也情投意合,充溢着相互信任的暖流,在这个多事之秋的突然相聚,又使大家满怀感激和兴奋。

直到此时我才明白,当那些缺少旅行工具的唐宋时代的诗人们在遭贬谪的路上,突然在什么小客栈或小船中或某处由和尚款待的庙里和朋友不期而遇时的那种欢乐,他们又会怎样地在长谈中推心置腹!

我们的时代也许和他们不同,可这次相聚却很相似。我们都老了,都有过贫病交加的经历,忍受了漫长的战争和音信的隔绝,现在又面对着伟大的民族奋起和艰难的未来。

此外,我们是在远离故土,在一个因形势所迫而不得不住下来的地方相聚的。渴望回到我们曾度过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的地方,就如同唐朝人思念长安,宋朝人思念汴京一样。我们遍体鳞伤,经过惨痛的煎熬,使我们身上出现了或好或坏或别的什么新品质。我们不仅体验了生活,也受到了艰辛生活的考验。我们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但我们的信念如故。现在我们深信,生活中的苦与乐其实是一回事。所有最美丽的东西都在守护着这个花园,如洗的碧空,近处的岩石和远处的山峦……这是我在这所新房子里的第十天。这房间宽敞,窗户很大,使它有一种如戈登·克雷早期舞台设计的效果。甚至午后的阳光也像是听从他的安排,幻觉般地让窗外摇曳的桉树枝桠把它们缓缓移动的影子映洒在天花板上!

如果我和老金能创作出合适的台词,我敢说这真能成为一出精彩戏剧的布景。但是此刻他正背着光线和我,像往常一样戴着他的遮阳帽,坐在一个小圆桌旁专心写作。

这里的海拔或是什么别的对我非常不利,弄得我喘不过气来,常觉得好像刚刚跑了几英里。所以我只能比在李庄时还更多地静养。他们不让我多说话,尽管我还有不少话要说。可是这样的“谈话”真有点辜负了那布景。

昆明永远那样美,不论是晴天还是下雨。我窗外的景色在雷雨前后显得特别动人。在雨中,房间里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浪漫氛围——天空和大地突然一起暗了下来,一个人在一个外面有个寂静的大花园的冷清的屋子里。这是一个人一生也忘不了的。十一

在一个庄严的场合,梁先生向我展示了他带回的那些可以彻底拆,拼,装,卸的技术装备。我坐在床上,有可以调整的帆布靠背,前面放着可以调节的读写小桌,外加一台经过插入普通电源的变压器的录音机,一手拿着放大镜,另一手拿着话筒,一副无忧无虑的现代女郎的架式,颇像卓别林借助一台精巧的机器在啃老玉米棒子。

十二

再见,最亲爱的慰梅。要是你能突然闯进我的房间,带来一盆花和一大串废话和笑声该有多好。

本信里描写的是唐家花园——当时张奚若为林徽因安排的住处。

1946年7月末,梁思成与林徽因全家回到他们思念已久的北京。不久,梁思成受到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的邀请,到美国进行学术访问,期间并受聘为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委员,参与了大厦的设计工作。1947年夏,林徽因病情突然恶化,须做肾切除手术。梁思成匆匆赶回北京。这封信中描写了梁思成带给林徽因的礼物。

1947年12月24日,林徽因做了肾切除,进手术室前,林徽因给费慰梅写的诀别信。

十三

右派愚蠢的思想控制和左派对思想的刻意操纵足可以让人长时间地沉思和沉默。我们离你们国家所享有的那种自由主义还远得很,而对那些有幸尚能温饱的人来说,我们的经济生活意味着一个人今天还腰缠万贯,明天就会一贫如洗。当生活整个乱了套的时候,我在病榻上的日子更毫无意义。十四

现在我觉得我们大概只有一两个月能自由地给在美国的你们大家写信了,也许是因为不能通邮或别的什么障碍,我觉得憋得喘不上气,说不出话。即使是这封信,我希望它能在圣诞节前或过节时寄到。

谢谢你们寄来的书,特别是其中最后一本,费正清自己的杰作,多好的书啊!我们当然欣赏,钦佩,惊奇和进行了许多讨论,大家都对这书有非常非常深的印象。有时我们互相以热情赞美的话说,费正清显然是把握了我们华夏臣民的复杂心态,或知道我们对事物的不同感觉,所以,这不是那种洋鬼子的玩意儿;此刻对于一个现代中国人来说,它一点儿也不是。张奚若热情地说,他喜欢费正清的书,“没有一处是外人的误解……他懂得的真不少”等等。老金说这是对我们的一个“合理而科学的”总结,费正清“对有些事有着基本的理解,他和别的外国人真是不一样”。而我和思成非常惊讶,它真的全然没有外国人那种善意的误解,一厢情愿的期望或失望。我尤其欣赏费正清能够在谈到西方事物时使用西方词汇,谈中国事物用中国词汇,而同一个西方语言却既能让美国读者以自己的语汇来读关于中国的事,又能让中国读者用另一种语汇来读关于自己国家的事。我们对这一点都特别欣赏。

此外,我们还常常以最大的钦佩而且毫不感到羞耻地互相指出,有许多关于中国的事实我们竟是从他这里才生平第一次知道!例如,有趣的是,我从不知道玉米和白薯是这么晚才来到中国的;还有特别是那些关于中西方关系的事件。

换句话说,我们都极为赞赏费正清的这本得意之作。自从费慰梅重建武梁祠以来,梁氏夫妇还没有这么高兴过呢。

我唯一的遗憾,如果说有的话,是在这本总结性的著作中没有涉及中国艺术,尽管我也看不出艺术与国际关系何干。即便如此,艺术是我们生活中那样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要一般地谈论我们的话,艺术也是不可少的,那是我们潜意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提到艺术的时候,当然也指诗,但可能也指由我们的语言,我们特有的书法,构词,文学和文化传统所引发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我们特殊的语言实际上由三部分组成:修词,诗,只有一部分才是直接的了当的言语!……我想说的也许是,正是这种内涵丰富的“语言——诗——艺术的综合”造就了我们,使我们会这样来思索,感觉和梦想……简言之,我认为艺术对我们精神的塑造和我们的饮食对我们身体的塑造一样重要。我深信,我们吃米饭和豆腐会不可避免地使我们同那些大块吃牛排,大杯喝牛奶,外加奶油蛋糕或馅饼的人有所不同。同样,坐在那里研墨,耐心地画一幅山水画的人,肯定和熟悉其巴尔扎克风格或后印象主义画派和晚期马第瑟和毕加索,住在巴黎拉丁区的叛逆青年(或专程到墨西哥去旅行以一睹墨西哥壁画的年轻人)全然不是一个类型……以上全是我自己私下里的一点书评,不过是为了想争论一下,而费正清对善意的争论总是很来劲的。寄这封信得花我一大笔钱了!

说到政治观点,我完全同意费正清。这意味着自从上次我们在重庆争论以来我已经接近了他的观点——或者说,因为两年来追踪每天问题的进展,我已经有所改变,而且觉得费正清是对的。我很高兴能够如此。顺便说一句,因为我对许多事情无知,我非常感谢费正清对中国生活,制度和历史中的许多方面的高瞻远瞩,富有教益的看法。因其对自己的事很熟悉,我常不愿去做全面的观察或试图把它闹清楚。所以读费正清的书对我们极有吸引力,我们也要让年轻一代来读它。

也许我们将很久不能见面——我们这里事情将发生很大变化,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变化,是明年还是下个月。但只要年轻一代有有意义的事可做,过得好,有工作,其他也就无所谓了。

致傅斯年

孟真先生:

接到要件一束,大吃一惊,开函拜读,则感与惭并,半天作奇异感!空言不能陈万一,雅不欲循俗进谢,但得书不报,意又未安。踌躇了许久仍是临书木讷,话不知从何说起!

今日里巷之士穷愁疾病,屯蹶颠沛者甚多。固为抗战生活之一部,独思成兄弟年来蒙你老兄种种帮忙,营救护理无所不至,一切医药未曾欠缺,在你方面固然是存天下之义,而无有所私,但在我们方面虽感到lucky(幸运)。终增愧悚,深觉抗战中未有贡献,自身先成朋友及社会上的累赘的可耻。

现在你又以成永兄弟危苦之情上闻介公,丛细之事累及泳霓先生,为拟长文说明工作之优异,侈誉过实,必使动听,深知老兄苦心,但读后惭汗满背矣!

尤其是关于我的地方,一言之誉可使我疚心疾首,夙夜愁痛。日念平白吃了三十多年饭,始终是一张空头支票难得兑现。

好容易盼到孩子稍大,可以全力工作几年,偏偏碰上大战,转入井臼柴米的阵地,五年大好光阴又失之交臂。近来更胶着于疾病处残之阶段,体衰智困,学问工作恐已无份,将来终负今日教勉之意,太难为情了。

素来厚惠可以言图报,惟受同情,则感奋之余反而缄默,此情想老兄伉俪皆能体谅,匆匆这几行,自然书不尽意。

思永已知此事否?思成平日谦谦怕见人,得电必苦不知所措。希望泳霓先生会将经过略告知之,俾引见访谢时不至于茫然,此问

双安

致金岳霖

老金:

多久多久了,没有用中文写信,有点儿不舒服。

John到底回美国来了,我们愈觉到寂寞,远,闷,更盼战事早点结束。

一切都好。近来身体也无问题的复原,至少同在昆明时完全一样。本该到重庆去一次,二半可玩,一半可照X光线等。可惜天已过冷,船甚不便。

思成赶这一次大稿,弄得苦不可言。可是总算了一桩大事,虽然结果还不甚满意,它已经是我们好几年来想写的一种书的起头。我得到的教训是,我做这种事太不行,以后少做为妙,虽然我很爱做。自己过于不efficient(有效率),还是不能帮思成多少忙,可是我学到许多东西,很有趣的材料,它们本身于我也还是有益。

已经是半夜,明早六时思成行。

我随便写几行,托John带来,权当晤面而已徽寄爱

致梁思成

思成:

我现在正在由以养病为任务的一桩事上考验自己,要求胜利完成这个任务。在胃口方面和睡眠方面都已得到非常好的成绩,胃口可以得到九十分,睡眠八十分。现在最难的是气管,气管影响痰和呼吸又影响心跳甚为复杂,气管能进步一切进步最有把握,气管一坏,就全功尽废了。

我的工作现实限制在碑建会设计小组的问题,有时是把几个有限的人力拉在一起组织一下分配一下工作,技术方面讨论如云纹,如碑的顶部;有时是讨论应如何集体向上级反映一些具体意见作一两种重要建议,今天就是刚开了一次会有阮邱莫吴梁连我六人,前天已开过一次拟了一信稿呈郑副主任和薛秘书长的,今天阮将所拟稿带来又修正了一次,今晚抄出大家签名,明天可发出(主要:一,要求立即通知施工组停扎钢筋,美工合组事难定了,尚未开始,所以:二,也趁此时再要求增加技术人员加强设计实力,三,反映我们对去掉大台认为对设计有利,可能将塑型改善,而减掉复杂性质的陈列室和厕所设备等等使碑的思想性明确单纯许多)。再冰小弟都曾回来,娘也好,一切勿念。

信到时可能已过三月廿一日了。

天安门追悼会的情形已见报我不详写了。

昨李宗津由广西回来还不知道你到莫斯科呢。

徽因三月十二日写完

思成:

今天是十六日。此刻黄昏六时,电灯没有来,房很黑又不能看书做事,勉强写这封信已快看不见了。十二日发一信后仍然忙于碑的事。今天小吴老莫都到城中开会去,我只能等听他们的传达报告了。讨论内容为何,几方面情绪如何,决议了什么具体办法,现在也无法知道。昨天是星期天,老金不到十点钟就来了,刚进门再冰也回来,接着小弟来了,此外无他人,谈得正好却又从无线电中传到捷克总统逝世消息。这种消息来在那样沉痛的斯大林同志的殡仪之后,令人发愣发呆,不能相信不幸的事可以这样的连着发生。大家心境又黯然了……中饭后老金小弟都走了。再冰留到下午六时,她又不在三月结婚了,想改到国庆,理由是于中干说他希望在广州举行,那边他们两人的熟人多,条件好,再冰可以玩一趟。这次他来时间不够也没有充分心理准备,六月又太热。我是什么都赞成。反正孩子高兴就好。

我的身体方面吃得那么好睡得也不错,而不见胖,还是爱气促和闹清痰打“呼噜出泡声”,血脉不好好循环冷热不正常等等,所以疗养还要彻底,病状比从前深点,新陈代谢作用太坏,恢复的现象极不显著,也实在慢,今天我本应该打电话问校医室血沉率和痰化验结果的,今晚便可以报告,但因害怕结果不完满因而不爱去问!

学习方面可以报告的除了报上主要政治文章和理论文章外,我连着看了四本书都是小说式传记。都是英雄的真人真事……

还要和你谈什么呢?又已经到了晚饭时候,该吃饭了只好停下来(下午一人甚闷时关肇业来坐一会儿,很好,太闷着看书觉到晕昏)(十六日晚写)

十七日续我最不放心的是你的健康问题,我想你的工作一定很重,你又容易疲倦,一边又吃Rimifon,不知是否更易累和困,我的心里总惦着,我希望你停Rimifon吧,已经满两个半月了。苏联冷,千万注意呼吸器官的病。

昨晚老莫回来报告,大约把大台改低是人人同意,至于具体草图什么时候可以画出并决定是真真伤脑筋的事,尤其是碑顶仍然意见分歧。

同类推荐
  • 陪着孩子走过高考

    陪着孩子走过高考

    该书是作者教育随笔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一个中学生父亲的教育手记》出版后,在国内引起过一定的反响,曾被几百家网站和十几家报刊选载、连载和推介。也曾被很多读者誉为2005年最热的帖子之一和父母必读之书。
  • 北大随笔

    北大随笔

    我把这部集子叫作“杂文”而不叫作“全集”,或“选集”,或“文存”,是有意义的,并不是随便抓用两个字,也并不是故意要和时下诸贤显示不同。我这部集子实在并不全,有许多东西已经找不着,有许多为版权所限不能用,有许多实在要不得;另有一部分讨论语音乐律的文章,总共有二十多万字,性质似乎太专门一点,一般的读者决然不要看,不如提出另印为是。这样说,“全”字是当然不能用的了。
  • 十大经典传奇

    十大经典传奇

    十大生存故事:令人绝望的黑暗岁月,他们用意志战胜死神,在苦难中获得新生。十大卧底要案:现实生活中的卧底们同香港警匪片中卧底的故事一样精彩。十大传奇案件:无论是以情节离奇著称,还是作案手段高超而闻名,罪犯都是为了金钱铤而走险。十大著名间谍:二十世纪世界著名间谍,他们或者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或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 欧游杂记(经典悦读)

    欧游杂记(经典悦读)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其间漫游欧洲五国,写下数篇游记,后结集为《欧游杂记》一书,由开明书店于1934年出版。其中收录游记10篇和附录《西行通讯》,记录了作者1931年在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柏林、巴黎等地的游踪和见闻。这些文章以记述景物为主,但在写景时“也费了一些心在文字上”,构思精巧,动静结合;同时又寓情于景,自然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生活民俗等,堪称游记散文的典范。本书以开明书店1934年版本为底本,保留时代特色,保证作品的原汁原味。
  • 烛光喷薄

    烛光喷薄

    在这危机关头,是千字文拯救了我的写作。千字文短小,伏案写作不过一小时就成了。于是,上下班的路上即兴构思,目睹物事,神思飞扬,一点意趣凝成了。稍有空隙,拔笔书写,一篇小文很快便问世了。无疑,千字文成了我表达情思,延续创作的最佳文体。
热门推荐
  • 吾王名逍遥

    吾王名逍遥

    东一帝,西一帝,聚集大陆高手一十一。南拜圣,北封魔,与我又有何相干?进可登殿堂,退则入学房。人生在世难免红白事,葫芦难吃终须冰糖熬。一生如此最逍遥。这首小诗说的是魔法大陆的十一位高手,而这终将演绎出精彩的故事。
  • 冥王的金牌宠妃

    冥王的金牌宠妃

    当腹黑、狡诈的现代赏金猎人,重生在胆小、怯懦的花痴嫡女身上,她誓将伪装进行到底。萌呆小茉莉,冷傲雪莲花,惹火红玫瑰……各种角色信手练来。佛曰:辱我者,砍之!他们人面兽心,她自然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只是,某只妖孽,你为何一边陪我演戏,一边伪装成忠犬,掐断我的朵朵桃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顺逆之间

    顺逆之间

    苍天不公,我便逆天而行,这是,我的宿命。
  • 浮生记之世事

    浮生记之世事

    世人都说浮生若梦,可不嘛,这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就像虚幻的梦一般!浮生门乃是唯一一个妖魔鬼怪皆有,且又做着降妖除魔斗精怪工作的修仙门派,此门派立于秋水山之上,山顶终日飘雪,门里每百年收徒一次,收徒标准,看门主心情!至于门规,随便随便啦!但进了浮生门,就得忘却红尘,了却俗事,却不离红尘,理俗事。优昙:浮生门主,乃优昙婆罗树所化,是唯一一个掌管修仙门派的妖,且这只妖等级嘛,不多不少,妖王正好!莫珏:在没有遇见优昙之前,他想的只是回到神界,找那个人报仇;遇见优昙之后,他更多的想的是,怎么才能将她拐走!聂桑辰:和优昙在一起的时候,他没有好好珍惜,以至于现在死皮赖脸,优昙也不肯看他一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下玲珑局

    天下玲珑局

    万凰之神,在修仙路上遇见命定的劫数,为爱以生魂入鬼门。重生归来,看谁执棋子,以天下作一盘玲珑棋局!且看四国争霸,如何仗剑行侠登仙门?排雷:颜控、架空历史
  • 星辰之坠

    星辰之坠

    原本是锦衣玉食的皇族少年在国家危难之际受父皇所命带国宝逃避出原本的界面,却依然被敌人找到。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将其封印在他所创造的新世界之中……
  • 异界封魔

    异界封魔

    杨凡在暗战游戏里参加争霸赛,在最终关头勘破虚实之谜,来到一个实体位面,灵魂进入杨家三子杨凡体内,发现自己在游戏里的技能在在这个界面可以用真气来催动,而杨凡在杨家地位并不高,因为杨凡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空有天赋,却不思进取,在杨凡了解这个世界的同时,原本青梅竹马的恋人慕容雪却离开自己投入了自己的堂哥杨勇的怀抱,杨凡大怒与杨勇对峙,惨败,杨凡决心要好好修炼,于是开始修炼自己在游戏里的技能。
  • 时光

    时光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短发可曾碰到你的心

    短发可曾碰到你的心

    一群玩家和一群主播爱恨情仇,有难忘的真爱和邪恶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