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1900000030

第30章 第六讲 吟诵(2)

由于以参差不齐的长短句组成,缓急就必须更好地配合;又遇分阕处亦须作适当的休止。更应注意的,词里面常有以一字领起的句子,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渐”两字各应作一停顿。有两字短韵,如“消魂,当此际”(秦观《满庭芳》)“魂”字必须停顿并重读。除三字句外,上三下四的七言句尤多,读时定要依照句法的特点,这与古近体诗的读法都是不同的。例如“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摸鱼儿》)必须在“消”字处停顿。若在律绝诗里如“桃花潭水深千尺”(李白《赠汪伦》)竟割断意群改为上四下三句,不仅在“花”处停顿,并且加以延宕,倘以“桃花潭”三字连读倒是错了。(宛敏灏《略谈古典文学作品的朗读》)

同时词在吟诵中,音步与意群更易兼顾,略举两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如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辛弃疾《沁园春》)

五、七言古体诗,实际上分两大类。一类讲究平仄,近乎近体诗。七古属于此类者称王杨卢骆体,平仄韵互换。凡属此类,在吟诵时与五、七言近体诗相类: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李白《关山月》)

长安—大道—连狭—斜,

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

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

凤吐—流苏—带晚—霞。(卢照邻《长安古意》)

另一类则不协平仄,或与近体诗相拗。凡属此类,读时就比较自由,音步与意群兼顾,不延宕字音: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古诗《十五从军征》)

我家—江水—初—发源,

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

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

古来—出没—随—涛波。(苏轼《游金山寺》)

至于散曲亦分两类,一是衬字较少之令曲,读法同词;二是衬字较多,纯用口语的套曲、杂剧,读法上更加自由,音步也突破两字之限。各举一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显然后者在读法上更接近口头语言,更接近新诗。

二、字音的重轻。诗词句除了音步的顿宕,还有字音轻重的变化。这需要根据诗意,将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节奏的重音适当配合,对句中的中心字、词,篇中的重要句子,加以强调,从而形成高低、强弱的语调。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七字中连用了“牵”、“顿”、“拦”、“哭”四动词,将送亲人参加战争的爷娘妻子的惨痛情状刻画得淋漓尽致,便应配合顿宕,在诵读中予以强调,读为:牵衣—顿足—拦道—哭。

同类例子还有: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转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有的在修辞上能形成特殊风趣的,如顶真,其接字处即重复的后一字或句,亦宜重读,与前字呼应,以尽其致,勿忽略作者用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白居易《长恨歌》)

他部从入穷荒,我乘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蛰。泣寒蛰,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啼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

这样分轻重高低读去,真有明珠走盘的意趣。

三、语调的变化。这种变化分缓急、曲直,配合音步的顿宕,字音的高低强弱,表现力尤为丰富。这里总的原则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从容自然地顺应情绪的反应与发展。以《琵琶行》为例,读“大弦嘈嘈如急雨”宜重而急;“小弦切切如私语”宜轻而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宜流走;“间关莺语花间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数语,则应渐读渐轻,渐入徐缓;至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则又宜突发而响亮,如此方能传答诗句本身的感染力。至于叙事诗,涉及对话,更宜体会描摹人物口吻:阿母谓府吏:“毋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焦仲卿妻》)

阿母的话,有叱责,有利诱,读时宜有变化;仲卿的答语,则干脆利落,读时要平稳,以见其坚定不移。

四、音情的配合。古代诗人在创作中往往根据内容情绪的要求,选择相宜的声音,不仅限于字义的斟酌。其高妙者,不啻能以语言声响传达生活的音响。最常见的是在选韵上,韵按洪亮、细微分若干级,表示欢快的每用“江”、“阳”,抒写怨愁的每用“萧”、“尤”,慷慨激昂多用“东”、“冬”,感叹惋伤多用“支”、“微”。当然也有不尽然者,有不止此者,如: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与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此曲采用洪亮的“家麻”脚韵,而且破题四字“喇叭,唢呐”(lā—bā—sā—lā)字字入韵,惟妙惟肖地从声音上描摹出这种乐器“曲小腔大”的特点。王维《送元二使西安》上联“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入韵者达六字之多:“城”、“轻”、“尘”、“青青”、“新”,读来轻柔明快,为全诗定下了乐观而多情的基调。李清照《声声慢》不仅选用细微而短促的入声韵,而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均属齿音,念来具有轻细而凄清的感觉,吟诵时也要注意其音情的配合。而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但从声音上,以“萧萧下”的低微叠韵传达落叶声响,以“滚滚来”的洪亮声音传达江流的气势,而且形成强烈的对比,相得益彰。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两篇胜利的颂歌。在音节上,它们都有独特之处。上一篇全用七言,先是句句用韵,两句一转,先仄后平,交替出现,最后四句,以平韵收束,而‘古来’一句不押韵,音节遂由急促转为安和。后一篇篇首以‘君不见’三字领起,先以三、三、七言,后以七、七、七言构成,而句句用韵,三句一转,先平后仄,交替到底,音节亢烈。两篇都整齐中见变化,变化中含统一,富于创造性,是以语言的音响传达生活的音响的成功范例。”(程千帆、沈祖棻《古诗今选》)

如果我们能充分注意上述四点,诵来悉中其节,便能更神会古人匠心,而古代诗词杰作也会更见赏心悦耳。

4.美声之道

音乐美的讲究,对于古典诗词,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近体诗的诞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大转变。它标志着汉语诗歌对视觉、听觉的形式美的追求,进入了更积极、自觉的阶段。近体诗是骈偶学和调声术的产物,它讲究对仗的艺术和声音的技巧。而后者,就是调声,其目的是使诗歌美听。齐梁人发现汉字具备四声,后来又由四声归纳出平仄两类,使调声术变得简易可行,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初学者对旧体诗词讲究音律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往往认识不足,以为既束缚思想又有碍于表意,可讲可不讲。殊不知此事对塑造意境大有关系。在这一点上,诗歌与音乐有相通之处。

汉语好听有赖于声音的抑扬顿挫,而这声音的抑扬顿挫是由四声的交互使用而造成的。郭沫若在世界和平理事会发言,外国朋友曾觉得他的声音像唱歌一样好听。而机器人讲的话,则单调难听,原因就在于机器人发音一律作平声,取消了四声的差别。不妨让对诗意一无所解的老妪或小孩听一听下列诗词名词(平、仄分别用—、|两种符号表示):

(1)中巴之东巴东山―――――――

(2)无可奈何花落去|||――||

例(1)出杜甫《夔州歌》,例(2)出晏殊《浣溪沙》。听的人几乎一口便能回答出哪句更好听。原因就在于前句单调拗口,而后句上口悦耳。可见声音之道对美感有直接影响。

传统的诗美原则是“温柔敦厚”。反映在音律上则以谐和为美。根据声音搭配的美听与否,有律句与非律句之分。律句,体现着声音抑扬交替即相间的原则,亦即谐和的精神。中国古代诗歌以四言出现较早。四言诗句可分为“二二”两个节奏,叫顿或音步。每顿的末字落在板眼上,最关紧要,不可不讲究。用相间法配声,四言句平仄定式有二:

(1)――||红花满树

(2)||――夕日江滨

五言诗句则在四言诗句上增加一个音节,成为“二三”两顿,细分则为“二二一”“二一二或”三顿。五言的平仄格式即在四言句末加上一个相间的平声或仄声:

(1)――||→――||―

天寒白屋→天寒白屋贫

(2)||――→||――|

日暮苍山→日暮苍山远

或在四言句中加一个与后一顿相间(与前一顿相重)的平声或仄声。

(1)――||→―――||

黄鹂翠柳→黄鹂鸣翠柳

(2)||――→||―――

白鹭青天→白鹭上青天

于是五言句平仄定式可有四种:

(1)仄起仄收||――|

(2)平起平收――||-

(3)平起仄收―――||

(4)仄起平收|||――

五言绝句的平仄定式,就是根据相间的原则,组合上列律句而成:

(1)仄起式。因为汉诗以偶句用脚韵和用平韵为通则,故第一句应为仄起仄收。根据相间原则,第二句为平起平收。第三句不入韵与第一句相间,为平起仄收。第四句则为仄起平收。

||――|爱此江边好,

――||—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

|||――坐占白鸥沙。(王安石《题舫子》)

(2)平起式。第一句平起仄收。第二句仄起平收。第三句仄起仄收。第四句平起平收。

―――||寒川消积雪,

|||――冻浦暂通流。

||――|日暮人尽归,

――||—沙禽上钓舟。(欧阳修《晚过水花》)

从上述两式,可以归纳出格律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近体诗(律、绝)的一联之中上句与下句平仄格式完全相反,这叫“对”。相邻的两联间,上联的下句(对句),与下联的上句(出句)起步的一顿,平仄相同,这叫“黏”。近体诗必须讲究黏对(只有个别例外,如绝句之“折腰格”)。违犯对的规则叫“失对”;违犯黏的规则叫“失黏”。作为律诗的禁忌,失对失黏和出韵一样,是不能允许的。

然而,要在古人诗词中找出完全合乎平仄定式的名篇,是不易的。这是因为诗词格律在实际操作中,应有一定灵活性,否则真要害意,成为桎梏了。须要严格讲究的只是板眼上的字,即每顿的末字和每句的末字。对五言绝句来说,第一字、第三字都无关紧要,可以灵活掌握。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此诗第四句首字当仄而平,如改作“大雪”则合律。但“大雪”与“风雪”,一字之差,韵味顿别。

||――|日净山如架,

――||—风暄草欲曛。

―――||梅残数点雪,

|||――麦涨一溪云。(王安石《题齐安壁》)

此诗第三句第三字当平而仄,只因此“数”字不便改动,又与前首“风”字一样,皆不在板眼上,故可权宜处置。

从五绝的两种格式可以推出七绝两种相应的格式。七言诗句比五言诗句多出一个音节。其平仄格式,亦可在五言律句前增加与第一顿相间的“平平”或“仄仄”音节。

(1)五绝仄起式变七绝平起式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五绝平起式变七绝仄起式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在五言绝句,第一、三字有时可以不论;在七言绝句相应的便是第一、三、五字有时可以不论。故前人将它归纳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两句口诀,而末字必须分明,则是一个前提。“一三五不论”在某些情况下例外。如平起平收的五言律句,和相应的仄起平收的七言律句,各自的第一字和第三字,不得不论。否则叫“犯孤平”。如果五言平起平收式第一字当平作仄,就须将当仄的第三字作平;七言仄起平收式第三字当平作仄,就须将当仄的第五字作平,叫做“拗救”:

(1)――||—→|――|―

故园芜欲平(李商隐《蝉》)

(2)||――||—→|||――|—

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五绝和七绝的平仄格式均不止上述两式。上述每一种绝句平仄格式相重一遍,均可以得到相应的律诗平仄格式,略示一例,余可类推: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词体的平仄格式是近体律绝的平仄格式的发展和推广,由于调式众多,句式种类不少,不能一一述及,读者可参阅有关专书,这里只列举与律绝句式最为接近的词调,以见一斑:

—||思往事,

|――渡江干,

――|||――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

||――||—小簟轻衾共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此调一、二句为两个对仗的三言句,可视为由一个七言句分化而成,其余各句皆同于七言绝句,仍然符合黏对规律。它相当于一首《鹧鸪天》的下片。一首《鹧鸪天》则近于一首七言律诗。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

||――||―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

|――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除换头处两个三言句,试观各句及各联之黏对,实从七律格式化出。变化全在过片换头,如将两个三言句改为七言律句与下句对仗,则俨然律诗。

||――||―又值风清月白时,

――|||――书传云外梦先知,

――|||――绿窗惊觉细寻思。

||―――||亭合双江成锦水,

――|||――桥分九眼到斜晖,

――|||――芳尘一去邈难追。(欣托居《浣溪沙》)

此调可以看做一首七律减去第四、八句,而将第三、七句作平收押韵。相当于一首稍微简化了的七律。故在宋词八百多个词调中,《浣溪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此调中有三个两言句,通作“―|”不标注,其余均为七言律句,两两对仗。其与七言律诗平仄格式不同者,乃在各联之间不黏。同时在三、五、七句后添二字叶仄韵,遂形成平仄韵交互,以平韵贯彻全词,而间以仄韵,颇有别致。

由于调声协律的需要,旧体诗词创作在运用语言上须掌握一种倒腾的艺术。也就是将句中字词适当倒装,不必符合文法之语序,但必须符合声律的讲求。读者因其涵咏有素,对诗词语言结构自有一种特别的心理期待,不会以文法斤斤计较,以致误解。“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只是“三秦辅城阙,望五津风烟”的倒腾而已。讵有它哉!

诗词创作中同义词范围较散文为宽,词语的选择,也是一种“倒腾”。

一女当垆锦里秋,||――||―

千金难赎富翁羞。――|||――

咏“文君”,诗作“一女”,即属平仄讲求。同样理由,诗用“锦里”,而不用“锦城”、“成都”。

入冬小雨接轻阴,――|||――

一夜寒多报可晴。||――||―

同类推荐
  •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我的名字叫王村

    我的名字叫王村

    在一个线性时间的来龙去脉中,范小青以中庸的力度打开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哲学,一个是现实。极简的故事主题:我丢失了弟弟,我又去寻找弟弟。故事叙述中,患有智障的弟弟恰如龙卷风,把所有人物都裹挟了进去。丰富庞杂的情节,循环往复的纠结,谵妄无休的盘诘,把故事的迷径写得海咸河淡,温度适中。独到的以萤火之光起笔,以一片废墟灰烬收山,显示出作家卓越丰稔的艺术功力。
  • 情似菩提爱如佛

    情似菩提爱如佛

    《成长密码:情似菩提爱如佛》由幸福开花;月亮的味道;用我的安分等着你;幸福不是单选题;幸福的结局;幸福就是将错就错六辑构成。主要包括:幸福开花;甜蜜的拖累;我听到了幸福的声音;抱你走过红地毯;找回我们的幸福;那个一直被嫌弃的人去了;幸福的爱没有终点;结婚十一年等构成。
  • 我为什么要写作(小经典系列)

    我为什么要写作(小经典系列)

    乔治·奥威尔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极权小说的作者,还是著名的英语文体家、第一流的散文家以及头脑清醒、目光犀利的文学评论家。《我为什么要写作》选入作者《如此欢乐童年》等著名忆旧、纪实作品以及《我为什么要写作》、《政治与英语》等著名论文。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顾氏嫡女

    顾氏嫡女

    顾溪鱼就是这么天真,不喜欢虚伪应酬,不喜欢顾全大局,学不会顺其自然,总觉得倔强和傲骨像是刻在骨子里的,恐怕永远改不掉了。老天永远是个后妈,家也破了,人也亡了,钱也没了。零下十二度的大嘴巴子抽在脸上,又冷、又疼的全套叫醒服务。*******且看书门小千金怎样蜕变成腹黑女,这年头jian人太多,慢慢虐!看完记得给熊大加个油!投个推荐票!要是打赏,哎哟喂,太不好意思了!滚来滚去······
  • 倾之若殇

    倾之若殇

    彼岸花开,花开彼岸。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十世轮回不得相见,神又如何?魔又如何?她自问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这些人为何要对她苦苦相逼?既如此,那便别怪她无情!
  • 一朵开在你心上的花

    一朵开在你心上的花

    她是浮云山上的一朵白莲,每天都好奇着人间。她终于化成人,这兴奋的时刻,又突然有了变故。她、、、能否遇到他
  • 沈少爷的高冷萌妻

    沈少爷的高冷萌妻

    这是一本武侠小说,就是一本武侠小说,就是一本武侠小说
  • 一味钟情

    一味钟情

    莫允一名十足吃货江先生精通一手好厨艺莫允曾说要美食做自己男友江先生说要美男,还是要美食莫允说可不可以都要一场关于吃货与做美食之间的纠纷
  • 旧日仙佛

    旧日仙佛

    当混沌重现万族归元,谁也不想输只因赢者通吃。
  • 恋爱售货机

    恋爱售货机

    想写不同风格和不同故事,所以这本书会有很多故事,是糖是刀不定哦。允允表示不知道怎么分类很头大!!!
  • 胡歌主演原著小说:仙剑奇侠传3

    胡歌主演原著小说:仙剑奇侠传3

    是谁义无反顾地跳进烈火魔炉?罪恶滔天的魔头能否伏诛?香消玉殒的少女能否复活?一个个牵肠挂肚的红颜知己,会有怎样的凄美结局?仙剑时空的最初,是怎样的传奇?诸神璀璨,飞蓬和重楼有怎样史诗般的经历?三界分离,兽族陆沉为魔,神族十日凌空,人族几化飞灰。太古五魔神翱翔于天空,将阴影投注于整个世界。谁将是救世主?万载而下,缥缈云烟中,在一座叫青鸾峰的山顶,少年“云天河”向苍茫宇宙劈出他的第一剑。有女韩菱纱,翩然而至……重楼的成长、魔界的真相、神族的蜕变、人族的崛起、女娲族的渊源、五灵珠的秘密,还有威凌琼华的九天玄女前世情缘,前所未有的海量仙剑秘史,都将在本书一一揭秘!
  • 恶魔夫君:妖精狠绝色

    恶魔夫君:妖精狠绝色

    她做错了什么,老天要这么惩罚她?莫名穿越异世也就算了,她不过是看到帅哥心痒痒,只轻轻碰了碰,就一个个缠住不放!这劳什子妖界要混乱管她什么事啊?她又不是真的救世女,那么多男人不管看着她做什么?她不干了!她要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