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88700000385

第385章 大明最缺什么

年关将近,朱由检感到特别忙碌。

先是教育部组织人手,拟定了新编的汉语教材,送给朱由检审定。朱由检并非语言学上的行家,但他要在国内外推广现代应用汉语,而现代汉语教材是他授意夏日瑚主编的,所以他要亲自把关。

朱由检心目中的现代汉语,不仅是传承汉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交往的工具,因此,便于学习就是汉字和汉语的发展方向。

上次朝议的时候,已经确定了汉字改革的基本方向:学习白话、汉字简化、拼音注音、引进标点,夏日瑚主导的新教材,就是按照这几条原则编写的,朱由检对新教材基本满意。

他只是增加了两条意见,一是增加白话文的内容,减少古文的篇幅;二是要循序渐进,将新教材分成几册,学生学习由易到难,当学生学会了常用的三千词汇时,就能进行基本的的读写,如果外族人学会了这三千汉字,就能正常用汉语与他人进行交流。

至于大量的生僻字和冷僻字,就让学究们去研究吧,这些传统的文化瑰宝,对现代应用汉语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

汉语教材一旦确定下来,就开始大量印刷,作为全国的通用教材,它必须及时运往全国各地,包括边疆省份。

新编教材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也不大紧,将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进行修改。

接下来就要编撰汉语字典,汉字有数万个,字典编撰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根据大明当前的人力物力与科学水平,恐怕要好几年。

为了便于学生能及时查阅到汉字的标准读音,朱由检让教育部先编撰一种简易的字典,里面只收藏三千或者五千个常用的汉字,这些汉字不用考证推敲,简易字典很快就能编撰结束,及时发放到各地的学校。

至于研究性的大字典,因为收录的汉字比较全面,很多字的读音、字义、用法需要考证,就让教育部的官员慢慢整理,迟一点也无妨。

教育部长孔贞运感激朱由检将圣人之言传遍边疆各族,因此他建议,新编的字典叫崇祯大字典,本来他准备叫有检字典,但这个时代要避皇帝的名讳,所以才叫崇祯大字典。

崇祯是年号,也可以看做是崇祯年间编撰的大字典,朱由检没有惺惺作态,愉快地接受了这个荣誉,这让拍马屁的孔贞运十分高兴。

另外一件事是关于缅甸的。

大城王朝的国师普蒂,在大明侦讯的协助下,一路上躲过东吁杀手的数次追杀,秘密来到京师,请求大明出兵,帮助击退东吁的侵略军。

朱由检恐怕大臣们反对用兵,就以军事机密为借口,没有在朝会上讨论,而是在朝会结束之后,留下了三院的主官,参与讨论出兵东吁王朝的事。

三院的主官们已经知道了朱由检的心思,那就是全面彻底解决缅甸问题,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

自从施凤来因为反对大明军事改革,被锦衣卫盯上,直至以贪墨为由,抄家问斩之后,大臣们深知朱由检的手段,一旦朱由检认定的事,他们再也不会死磕。

现在三院主官与朱由检的关系十分顺畅,说到底,三院只是朱由检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执行者,在大事上,他们没多少发言权。

朱由检也曾反思过,自己是不是过于独裁了,他很快就否定了这种想法。

现在的大明,外交并不顺畅,正面临着多方军事侵略和军事压力,但大臣们没有后世的眼光,只会盯着自己手中的那点权力,一味和对手讲仁义,这就束缚了大明朝廷的手脚,一旦丧失时机,当别人强大起来的时候,人家不会和大明讲仁义。

人家讲的是实力,十数年的建奴、百十年来的蒙古,他们都是用铁蹄说话,就是小小的东吁王朝,也是用刀兵与大明说话。

朱由检简述了普蒂求援的事,让三院的主官们商讨一下,该不该发兵征讨东吁王朝。

“陛下,东吁王朝本来就是大明的国土,是太祖亲定的六大宣慰使司,如果不能收回这些国土,对后世子孙来说,就是不肖。”大明以孝立国,不肖就是不孝,李春烨这一顶帽子压下来,顿时为出兵东吁定了性。

朱由检点点头,关于收回缅甸东吁王朝的事,他早就与李春烨探讨过,李春烨的绝对支持,是他意料之中的事。

“陛下,南海舰队正在南洋作战,一旦征讨东吁,我大明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将会对大明非常不利。”内阁副总理周士朴虽然知道朱由检的决心,也不能不提醒几句。

“陛下,南方气候湿热,我大明的精锐都在北方,恐怕很难适应东吁的气候,”内阁总理黄立极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当年蒙古铁骑征地无数,却在南方栽了跟头,就是因为他们的士兵不适应南方的气候。”

朱由检又是点点头,还是不说话。

“陛下,东吁距离我大明,太过遥远,即使大明征服东吁,能在这么遥远的地方建立有效的统治吗?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统治,数十年以后,东吁重新独立,那今天的征讨,究竟有什么意义?”司法院长乔允升反对的意思非常明显,“大唐曾经远征西域,但今天的西域,早已没有了大唐的任何痕迹。”

朱由检最为头疼的是,每次朝议,大臣们都是分成三派:支持派、轻微反对派(中立派)、反对派,如果来个投票表决,今天的会议,恐怕难以取得朱由检想要的结果,大臣们还没有世界眼光,有必要让他们进科学院学习一段时间,奥,不,科学院没什么用,应该组建社会科学院,让他们学会睁眼看世界。

好在今天反对的声音,似乎不太强烈,就是乔允升,也只是表面自己的立场,没打算死磕下去。

“诸位爱卿刚才所说的话,朕都听到了,朕知道,你们都是为了大明的长远利益着想,不愧是大明的重臣,爱卿们还有什么意见?”

这些理由不够充分吗?如果陛下不准备采纳大臣们的意见,理由再充分也是白搭,这些所谓的重臣们,一个个低下头,在心里腹诽着朱由检,他们要听听朱由检出兵的理由。

朱由检见大臣们都是沉默,知道他们的反对并不强烈,这次有可能不用在朝堂采取无赖的措施了,“支持的理由暂时不用说了,反对的意见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征服东吁,而大明的损失不能太大;二是征讨东吁,我大明有何收益问题。朕一一作答,看爱卿们是否满意。”

在打击政敌的时候,朱由检的手段有些恐怖,比如逼死魏忠贤、查抄施凤来,但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朱由检相当和气,根本没有皇帝的威严,至少大臣们没有感觉到皇帝表面上的那种威严,他们对朱由检的敬畏,是来自骨子里的,就像老鼠对猫的敬畏一样。

“朕先说第一点,如果征讨东吁,并不需要调动北方的军队,而是调动南方的军队,云南的,广东的,特别是云南,地势、气候与东吁十分相似,大明地域广阔,我们要充分发挥出这个优势,北伐用北方的军队,南征用南方的军队。”

朱由检的解释,充分化解了黄立极的担忧,大臣们只得小学生样继续听讲。

“至于说到两线作战的问题,朕也曾考虑过,无论是南洋的海战,还是征缅的陆战,规模都不大,不是大明的国战,”朱由检轻轻呷口茶,让大臣们有思考的时间,“他们不同于太祖年间与蒙古人的战争,也不同于数年前与建奴的战争,那才是大明的倾国之战,一旦失利,京师可能不保,甚至大明可能就此亡国。”

“……”

“现在虽然两线作战,但都是局部战争,对大明影响不大,退一步说,即使两场战争都失利了,也不会动摇大明的根本,大不了退出南洋、东吁,一旦出现新的机会,大明完全可以卷土重来,诸位可曾明白?”

三院的主管们,都是明晓事理的,他们只是受圣贤书的影响,对外比较文弱,缺乏应有的果断与虎狼霸气,更无法知晓大明的生存环境,听了朱由检的点拨,这才茅塞顿开,再也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现在大明受到大城王国的邀请,出兵是正义的,又与大城王朝联合作战,诸位想想,以大明现在整编过的军队,加上大城的协助,取胜该有几成把握?”朱由检希望用胜利来诱导大臣们支持他。

“以我大明现在的实力,即使没有大城王朝的协助,获胜也该有九成把握,东吁不会强过建奴。”黄立极率先倒戈,从中立派转向支持派。

“朕再说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出征东吁,对大明有什么好处,”朱由检扫了大臣们一眼,见无人再反对,这第一条,算是过去了,“任何一场战争,只要不是被迫自卫,就要考虑战争的成本,以及战争的收益,如果能够和平,没有人喜欢战争。”

“……”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有三个小国,不丹、锡金、尼泊尔,如果大明出兵攻打,胜率一样会很高,但胜利之后大明会得到什么?是巴掌大的一块土地,也就是说,战争的成本大于期望的收益,所以,在大明没有受到威胁的时候,不会出兵攻打这三个小国。”

大臣们像是在听一个精彩的故事,一个个盯着朱由检的脸蛋,毫不顾忌犯上。

朱由检也不生气,知道他们还在等待下文,他却话锋一转:“诸位爱卿,你们知道大明最缺什么吗?”

同类推荐
  • 公子独秀

    公子独秀

    本想平平淡淡,奈何骚动的世间,骚动的心,那是按也按不住呐...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乱世之地球来客

    乱世之地球来客

    他是一个宇航员,遭遇事故返航后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这里有红颜多情,却孤零对芳影暗叹世事无情;这里有武士智者,欲只身事强主但求名扬天下;这里有旷世奸雄,能权谋霸一方占据锦绣河山。尔虞我诈,刀光剑影。这——是一个乱世。是乱世造就英雄?还是英雄生于乱世?他该怎样去了解,融入,并最终——驾驭这个世界?请看本书——乱世之地球来客。
  • 戏说上下五千年

    戏说上下五千年

    大禹治水、烽火戏诸侯、春秋N霸、战国四公子、玄武门之变、竹林七贤、康熙智擒鳌拜……这里有你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也有很多你没听过的冷门故事。最不可思议的是,每一个故事,你都将笑着读完!我们将沿着历史发展脉络,从中国第一个王朝讲起,以新颖的现代搞笑叙事手法,为你再现上下五千年,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大唐府兵

    大唐府兵

    这里是大唐,这里有李二,这里有房谋杜断,这里有千古人镜,这里有李靖秦琼尉迟恭,这里有混世魔王,这里有袁天罡李淳风等等、等等的明君、贤臣、名将以及名人。可是这一切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府兵。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音乐故事

    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音乐故事

    《促进青少年的千万个成长故事》一书,在故事的海洋中,为你精心挑选了若干个精彩故事,它们或睿智、或感人、或生动,它们将会在你人生的航程上,点燃你的心灵之灯,开启你的智慧之门,使你成功地迈入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 他的温柔暴君

    他的温柔暴君

    慕容冲:不好意思,我的青春很颓很暴力...亡国后,慕容冲比别的俘虏遭受更大的屈辱!从亡国皇子到阶下囚,再到痴情帝王,他用一生来复仇。她是见不得光的影子,每回与他相遇,她总在杀人。她:主动投降被拒绝,一怒之下将对方打的溃不成军!孤独到就差统一天下了。直到遇见他...她和他,善恶两端,都是悲情之人。..............别人打仗是为赢天下,而他,只是为赢暴君苻坚!慕容冲杀入阿房城,发现暴君命人在城中广植翠竹与梧桐。与暴君相处几年,慕容冲知道苻坚并不是一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人。“难道你没有听过那首歌吗?”百姓奇怪地问。慕容冲摇摇头,于是有人高声唱了起来:“凤凰凤凰止阿房。”这是长安城内风靡一时的歌谣,皇帝陛下听见这首歌就特别高兴。他说凤凰只落在梧桐树上,只吃竹食。听到这里,慕容冲笑着笑着,就哭了.....
  • 星霄野史

    星霄野史

    几千年前一颗轨迹不正常的陨石坠落,结束了双子星两强争霸的历史。延续了几百年的争斗似乎还在暗中无休止的进行着。在十颗太阳的照耀下,从地震裂缝中逃出的少年该如何应对即将衰亡的世界。
  • 星灵战星宇

    星灵战星宇

    穿越到一个星际科技的世界,并带上了星际争霸系统到了那个世界。
  • 都市丛中绿

    都市丛中绿

    都市吗,也就是有那么几个女人等着安慰,也就是那么几个男人等着变渣,也就是那么几个大家族要找人膜拜,也就是那么几个国家想被踏平……所以,真的没有什么!书友群建立,喜欢爱书的……书的,就来吧,群号:34720464
  • 腹黑妖孽缠上我

    腹黑妖孽缠上我

    “1+1=?”“等于2啊”“错误,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过段时间等于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所以是三个人。”“……”苏穆涵阵亡。。。哪来的小屁孩!!!
  • 当代中国简明教程

    当代中国简明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当代中国历史定位、当代中国经济状况、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当代中国社会进步。
  • 快穿之顾先生的异界兔神

    快穿之顾先生的异界兔神

    凌鸢在一场宇宙暴乱被修复系统绑定,为了能够回家只能穿梭在三千世界救助系统的主人,却不想自己深陷其中。也许是巧合让我们慢慢靠近彼此——凌鸢那有什么巧合,不过是我用了%1的运气赌来你的到来——顾晟顾晟喜欢凌鸢四百年,却只能默默在角落注视着她,可是随着凌鸢的慢慢长大,追随者也开始变多,没办法顾晟只能花费一半的法力做了一个修复系统,却没想到,还没等到自己有预谋的将凌鸢带进系统里,凌鸢就突然遇到宇宙暴乱,顾晟只能跳进宇宙中心的暴乱中寻找凌鸢,却被一股神秘力量击晕,这时修复系统也挣脱顾晟的束缚逃离到凌鸢身边绑定了凌鸢。………………有着邻家哥哥陪伴的日子总是很轻松,可不知怎么了,身边妖魔鬼怪多了,邻家哥哥也想换个身份了“你好,我是顾晟,很高兴认识你,以后请多指教。”顾晟在一片嘲笑声中听见了一声安慰,抬头望去那女孩眼中全是自己“为了你,我不会再输”……………………因为我也比较喜欢看小说,所以可能会有些情节差不多,希望不要介意,新手上路,请多多包容,谢谢
  • 对你心跳加速

    对你心跳加速

    面对宇宙巨星EXO,我们的女主角韩静妍会是怎样的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