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88700000420

第420章 倒霉的吉伦海

三千明军士兵脱光衣服,开始泅渡白古河,这一次他们不是从水底,而是沿着河中刚刚布下的几道绳索。

河面上还漂浮着许多木筏,木筏上放着士兵们的衣服和刀枪,这些士兵的水性,远远不如刚才的那十名士兵,河面上不时传来哗哗声。

好在岸上的哨兵,已经换成大明的士兵,他们观察的方向,已经从河面转向坦道基。

士兵们上岸后,都换上干净的衣服,虽然白古城的四月已经接近大明的夏天,不过夜半的时候,河水还是很凉的,如果士兵们一直穿着湿透的衣服,很有可能受凉感冒。

整装完毕,三千士兵各自端着燧发枪,在夜色的掩护下,开始向坦道基进发。

坦道基并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较大的村落,可能是防备盗贼,村子四周用土墙围起,墙高不过一丈,为了百姓出行方便,四周都有木门。

士兵们准备了绳索和铁钩,预备翻越土墙,但土墙的顶部没有着力点,铁钩就失去了目标,但土墙不到三丈,士兵们也可以搭人梯上去。

士兵们两人一组,一人下蹲,另外一名士兵站到他的肩膀上,下面的士兵沿着土墙,缓缓直起身子,肩上士兵的双手,已经可以够得着墙头。

上了墙头,士兵再从内侧溜下去,他们用双手搭在墙头上,缓缓放下身子,待到双臂伸直的时候,脚尖距离地面,已经不足三尺,轻轻下去,落地的响声也不会太大。

十余名士兵越过土墙后,他们悄悄打开寨门,将外面的明军接应进去,整个过程,没惊动东吁士兵,看来,这里的东吁士兵根本没感觉到危险的临近,他们压根就没想到,明军会从坦道基大规模渡河。

占据寨门后,明军留下少量的士兵把守着城门,其余的士兵,分成数队,开始向城内冲杀。

睡梦中的东吁士兵,一时找不到兵器,就算找到兵器,黑暗中也是看不清明军,眼屎糊住眼睛的他们,根本顶不住燧发枪的射击。

东吁士兵找不着将领,将领也找不着士兵。

乱象加快了他们伤亡的速度,不到半个时辰,五百东吁守军,全部被明军歼灭,为防明军渡河的讯息走漏出去,堡内仅有的数百百姓,也被明军屠杀了。

白古河面上,三千泅水的士兵刚刚离开,工兵就沿着河中的绳索搭建浮桥。

不管明军进攻坦道基的讯息是否走漏出去,只要数千明军过了河,在西岸建立防守阵地,后面的明军就会源源不断地渡河,即使东吁士兵发现了,临时调兵遣将,也很难突破明军的燧发枪阵。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河面上已经搭起八座浮桥,士兵们开始渡河。

先期渡过白古河的士兵,迅速在外围建立防守阵地,掩护后续渡河的士兵,加上坦道基还有三千明军,建立第一道防守阵地,渡河的明军十分安全。

明军显然是多虑了,东吁的游骑暂时没有发现明军渡河,他们的防守中心,还是在城东。

一直到中午的时候,东吁的游骑才来到坦道基,他们发现明军在坦道基渡河,立即拨转马头,赶回城中向他隆报告。

明军也懒得追赶,数万明军已经渡过了白古河,连山地炮都过了河,只有沉重的火炮还在东岸。

听说明军在坦道基渡河,他隆大惊失色,又中计了,明军玩的是暗度陈仓,所以才在白古城东布下大量的疑兵。

他隆听从部下的劝告,也想来个半渡而击,他命令吉伦海率领五千骑兵,冲击刚刚来到西岸的明军,阻止后续的明军继续渡河。

四十里的距离,对骑兵来说,还不到一个时辰的路程。

吉伦海看到明军正在通过浮桥搬运火炮,他长刀一挥,五千东吁骑兵放过坦道基,直接向岸边的明军扑来。

明军的燧发枪手早就在等候着东吁军了,当东吁的骑兵进入一百步的射程时,前排的燧发枪响了,三排枪手,基本上形成了不间断的射击。

东吁骑兵虽然气势汹汹,但他们过不了百步的死亡线,他们越想越气,越气就越要向前进攻,越进攻就死得越快。

恶性循环。

数伦射击后,东吁的骑兵已经伤亡过半,沐启元目测一下,坠马的东吁士兵应该超过三千。

吉伦海吓呆了,这是他第一次在战场上见到明军的燧发枪,明军在无一人伤亡的情形下,竟然射杀了他的三千骑兵,如果继续下去,战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也许他的五千骑兵,就要全部留在坦道基了。

他不得不下达了撤退的军令,他要给东吁的骑兵留点种子,为了拼凑起五千骑兵,游骑都被他编入军中了,如果这五千骑兵全部伤亡,东吁的游骑也差不多耗尽了,不用他隆处罚,他吉伦海也无颜苟活于世了。

战斗还没有结束,枪手们将燧发枪的射程加到最大,只要在百步的附近,东吁士兵还是不断坠马。

“轰……隆……”

“轰……隆……”

“轰……隆……”

……

隐藏在草垛后面的明军山地炮响了,开花弹雨点般砸向残余的东吁士兵。

每一枚开花弹爆炸,都会给东吁士兵带来肉体的精神的折磨,他们完全傻了,虽然停止了进攻,但伤亡还是不断,如果要撤退,必须有军令。

“撤,快撤。”倒霉的吉伦海终于下达了命令,幸好明军的骑兵还没有梳理好,并没有追杀,一千多东吁的骑兵,救火赶丧似的一路狂奔,逃回白古。

到傍晚的时候,明军已经有四五万士兵渡过白古河,林呈祥的前军,开始向白古城西门进发,天色再次放亮的时候,七万明军已经在距离西城门十五里的地方扎了营。

沐启元为了迷惑他隆,他在城北虚设了一座两万人的大营,中午和傍晚的时候,营帐会产生大量的炊烟,天黑之后,大帐内还会还会出现许多灯火,隐隐绰绰有人影晃动。

他隆和吉伦海愁眉不展,东吁的游骑被明军驱赶,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已经无法准确探听明军的讯息,他们不知道明军的主力,到底在北城门外,还是在西城门外。

为防万一,他隆和吉伦海分兵,重兵驻扎在城北和城西,他们已经收缩防线,城外的东吁军也被聚拢到城内。

又一个午后,刚刚睡醒的沐启元,正准备与将领们议事,派往大城的一名亲兵回来了,“报告司令,大城的军队已经部署到位!”

“大城军这次来得倒是够快的,他们现在在哪?”沐启元打了个哈欠,红润的脸上布满笑意,大城军是他意料之外的一支军队,虽然战斗力弱点,但沿河阻隔东吁溃兵,应该能够完成使命,即使不能阻挡东吁的溃兵,至少能延缓东吁军逃跑的速度。

“大城的军队埋伏在白古河东岸的灌木丛里。”亲兵从行军图上找到大城军的位置,指给沐启元看。

“好,大城军一到,白古河东岸,应该就是他隆的葬身之地了。”他隆不是沐启元的仇人,但他是东吁的军政首脑,是大明的仇人,只有俘获或者杀死他隆,征缅战争才会真正结束。

“司令,属下离开大城军的时候,对岸似乎有东吁的游骑,大城的将军们有些担心,三万多人在这个狭小的区域,要想完全躲避东吁的游骑,恐怕十分困难。”

“你先休息一下,吃饱了喝足了就赶快回去,告诉大城的将军们,我们很快就会开始攻城,让他们务必做好准备,东吁军随时可能向白古河移动撤退。”

“是,司令,属下这就回去。”

沐启元立即召开作战会议。

“司令,大城将领的担心有些道理,一旦东吁的游骑发现白古河东有大城的数万士兵,他们必然不会从东城出逃。”陈子壮已是踌躇满志,跟着沐启元,他都没怎么打仗,尤其没有经历过危险的硬仗,这东吁军就快要完了。

沐启元倒是不急,“陈军座说说看,如果他隆不出东门,那他回从那一座城门出逃?”

“司令,上次我们已经探讨过了,要是没有大城的军队,他隆肯定从东门出逃,如果他隆发现东门外有大城的伏兵,他从南门出逃的可能性最大,北门外有我们的疑兵。”陈子壮的分析,还是比较全面。

“司令,如果他隆从南城门出逃,对我们最为不利,我们的重兵都在北门,距离南门最远,我们要不要分兵去南门堵截他隆?”一位军中参谋提出自己的看法。

“你们的分析都有道理,但是你们没有分析他隆的枭雄性格,我最担心的,还是他隆会不会鱼死网破,出北城门与我们决战,”沐启元还是不温不火的样子,“如果他隆出逃,无论他是否发现东门外有大城的伏兵,他都会从东门出逃。”

“我明白了,司令的意思,即使他隆发现东城外有大城的伏兵,他还是会从选择东门出逃,因为大城的军队最弱,长期是他的手下败将?”林呈祥兴奋得几乎要从座位上站起来。

“林军座说得不错,他隆肯定会考虑城外的伏兵,与明军相比,大城的军队肯定是最弱的。”

陈子壮还是担心,一旦判断错误,他隆就可能远逃他乡,他日还会给明军带来麻烦,“就算他隆被北城外的大营唬住,难道他不会从南门出逃?”

沐启元笑道:“他隆既然能欺负大城,战略眼光应该不错,但我们在坦道基暗渡了一次陈仓,难道不会再用一次?在这么大好的局面之下,我们会真的让给他一条出逃的路线吗?”

“那北门呢?难道他隆猜不出我们是在虚设营帐吗?”陈子壮还有些不信,但他的声音明显比刚才小了许多。

“不错,他隆也想到北门外可能是虚设营帐,但谁又能保证我们不会假戏真做一次……主动权在我们手里,这就是他隆现在最痛苦的地方。”

林呈祥倒是比较相信沐启元,“所以司令不愿分兵,预防他隆出城与我们拼命?”

“嗯,”沐启元点头,“他隆枭雄本色,一旦战事不利,他或者选择从最弱的东门出逃……那里虽然有伏兵,这些伏兵他隆恐怕还看不上,或者选择与我们决战,如果不能打败我们,他可能宁愿选择战死疆场。”

林呈祥完全同意沐起元的看法,“最好他隆能出北门受死。”

陈子壮也觉得沐起元对他隆更加了解,“司令,那要不要加强东城门的防守?大城军的战斗力,未必能靠得住。”

“大城军队的战斗力的确不行,但他们是东吁的世仇,这是拔除他隆的唯一机会,他们会放过这个机会吗?再说,大城军是据河而守,应该不会很快溃败,只要他们能堵截得一时,我们的追兵也就到了。”

同类推荐
  • 开国帝王争霸欧洲

    开国帝王争霸欧洲

    作为王朝的创建者,他们必须捉住时代的脉动,并依时代的脉动而行。他们的天纵之才必须“切合时势”。改变时代的人能转化群众初萌的情感,利用它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们乘机抓住了当代的希望、恐惧、挫折、危机和各种可能性。只要有事变发生,为他们铺路,只要有正等着唤醒的群众存在,只要他们能提出井然明晰的理念,他们就能成功。
  • 孟宪实讲唐史

    孟宪实讲唐史

    本书的背景在公元627年到64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较好发展,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为“贞观之治”。贞观时期的中国,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在中国历史上,贞观时代是唯一的。这段时间虽然不长,地位却极其重要。贞观时代不仅创造了君主时代最文明的政治环境和最和谐的君臣关系,还奠定了唐朝三百年的制度基业,为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树立了楷模。李世民凭借什么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业绩?为什么在这个时代,中国能够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天时?地利?人和?这成为唐朝以后历代政治家和史学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 风起太平岁月

    风起太平岁月

    大家都穿越了,我也穿越了。可是,我想回去啊。。。李清风你在哪?????
  • 新汉传

    新汉传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一个古人有着现代人的灵魂,他能结束这乱世,重新建立汉帝国,让接下来的五胡乱华不再发生,让四百年的黑暗分裂消于无形吗?敬请期待新汉传!(喜欢本书的请加入群三国英豪104129153)
  • 侠义闯三国

    侠义闯三国

    重生东汉末年的文科生唐誉将如何生存?如何在乱世中打拼?是否又会逆天改命?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侠义闯三国》将为你分晓。
热门推荐
  • 绝色江湖:凰之舞纪

    绝色江湖:凰之舞纪

    【一对一,宠文】无虐点慢热她本圣女,冷傲高贵,嫉恶如仇,阴差阳错与他结识于江湖;他本不要情爱,唯独遇见了她,将尘封已久的心再度打开;因误解而相识,因美好而相恋;美好的情爱让两人心神向往。失忆突变,蟾蜍救命,往事追忆,携手共进。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前事种种,因爱生妒;武林大会,恩怨情仇;因爱生恨,生离死别;重逢之喜,再见之乐,只有体会过才会明了。身在其中,当知其味。她之祝福,他之成全,共谱美好乐章。唯有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爱永恒。
  • 生活拾珠

    生活拾珠

    这是一本散文集。是作者生活的积累、体验和灵光闪现。不求受人追捧,但愿能引起共鸣。
  • 永恒至尊

    永恒至尊

    携神秘灵珠,地球青年穿越异世,战八方万界。以手中之剑,动天地乾坤,走上一条逆天之路,誓要主宰苍生。-----------------------PS:新书《无尽世界直播系统》已上传!
  • 孟冬的短篇故事集

    孟冬的短篇故事集

    一个短篇故事集。讲述了一个一个不同的人生。或平淡,或与众不同,又或匪夷所思。(作者目前上学中,可能会随时会突然消失。)
  • 雨天折翼的天使

    雨天折翼的天使

    在一个晚上仅有十二岁的女孩和家族断绝了关系,偶然遇见了她一生之中在等的人,六年后她们都记得彼此,而她们全都忘记了对方长成什么样子了。她们会认出对方吗?
  • 荒古碎星决

    荒古碎星决

    苍玄大陆,仝家少主仝墨辰,天纵奇才,本为纨绔子弟,恶名入日中天,因遭同族陷害,由天才沦为废物。偶得洪荒古神盘古传承。修盘古神术《荒古碎星决》得荒神霸体纵横寰宇。与火神为伴,同水神为伍,太古龙帝为其挚友。各种佳丽,各种暧昧,且看一代天骄,强势崛起~~~~~~~~~~
  • 重生之盛世烟火

    重生之盛世烟火

    盛浅予作为远安侯府中众多女眷当中的一个,小心翼翼的过了大半生,却不料自己的善意全被他人践踏,得幸重来一世,定要恣意潇洒
  • 校草心尖宠:丫头,抱一抱

    校草心尖宠:丫头,抱一抱

    一次意外,她成了国民校草的心尖宠,宠她第一招:关门有用吗?恶魔都是翻窗强势入住,顺便夺个初吻,“嘿嘿,吻了就要以身相许,本少以后就是你的人了。”谁欺负她,他帮她掘谁家祖坟,她生气想打人,他去给她雇个出气筒,她喜欢美食,他带她吃遍天下,纳尼?有人追求她这还了得,来人呀,把她绑回家,“混蛋,你想干什么?”他邪恶一笑把她圈入怀中说:不干嘛,宠你呀!“不行,你滚!”“遵命!亲爱的老婆大人!”
  • 前夫有毒:1000万夺子契约

    前夫有毒:1000万夺子契约

    他潇洒开口:“一个月一百万,留在我身边!”她挑眉一笑:“先付百分之三十的订金,不赊账!”人前他是严谨刻板的大总裁,背后则对她毫不留情。契约到期她潇洒转身,他追上去时,却发现她身边早已有个人小鬼大的小屁孩……
  • 坏坏老公甜溺宠:帝少的小娇妻

    坏坏老公甜溺宠:帝少的小娇妻

    一场精心策划的潜规则,让她遇到了他。当渣渣背叛她时,她霸道地拽过他“瞧好了,这是姐的男人!”说完叶晨曦就后悔了:喂!这不是去民政局的路吗?!婚后,他夜夜求欢,她日日酸痛。正当他们你侬我侬,外界却嫌弃她的出生。更有人拼命阻止他们。OMG!就在这时,她大有来头的身世浮出水面......“首长大人,'波涛'来了,求休假!!”“嗯.......”某只笑得一脸邪魅。“波涛”过后,三天没出过房门...(默念N遍“爆宠文”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