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78800000016

第16章 “老四团”赫赫声名,寻梦想踏遍塞上

1955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京剧院奉命撤销,其中三十人奉调入京,并入总政实验京剧团。此后,虽然该团的人事权仍归军队调度,但渐渐过渡为由地方管理,生活上亦由地方承担,称为“双管制”。

同年,实验京剧团集体转业为中国京剧院四团,完成了由部队到地方的过渡(在此之前,该团是全军唯一的京剧团,之所以保留下来,是因为总政领导认为解放军官兵中毕竟汉族人多、喜欢京剧的人多,群众基础雄厚)。

转业“地方”后,四团仍像以前一样深受军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人们亲昵地叫它“老四团”。

老四团虽然没有像梅兰芳、马连良那样的全国一流演员,但剧团的阵容当时在全国的京剧院团中也是比较强大的,可以算得上人才荟萃、名角云集。

四团有著名京剧老生李鸣盛,程砚秋关门弟子王吟秋;有著名梅派青衣、后调往上海京剧团的《海港》女主演李丽芳;有前辈名丑郭春山长子、出身“富连成”科班的铜锤花脸郭元汾;有马连良先生的弟子、“马派”传人之一王和霖;有幼出天津“稽古社”科班的武生演员蔡宝华,师出著名武生盖玉亭的王天柱,武生兼小生李荣安,名旦李蓉芳、班世超;更有文武老生兼老旦田文玉,花脸兼文丑殷元和,花脸张元奎,武丑郭金光、张正武、金玉恒,文丑徐鸣远……

俞鉴是这批造诣极深的优秀演员之一。

“没有第一流的演员,但有第一流的演出”。这是一些权威人士当年对老四团的评价。四团的演出的确与众不同,舞台整洁大方,赏心悦目;开台锣鼓铿锵悦耳,别具一格;演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无论大戏小戏、文戏武戏,全台大小角色通力合作,配合默契,绿叶红花,交相辉映,演来是那样引人入胜。就连每一个龙套、宫女,化妆和扮相也都十分干净、讲究。

今天,不知还有多少人知晓,就是这个当年声名赫赫的“老四团”,竟是被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马玉槐同志“抢”到宁夏的。

1958年,时任北京市民政局局长的马玉槐率四团出访了巴基斯坦、锡兰(现斯里兰卡)等国家。一路上,他对四团的优良作风和高超技艺赞不绝口。

回国不久,马玉槐即受命组建宁夏回族自治区。离开北京前,周恩来总理问他还有什么要求,马玉槐一口提出要四团。周总理夸他“有眼力”,但也提出了一个“条件”:此团不能打散,待自治区建设稳定下来,还要完璧归赵。

随后,第一任宁夏文教局局长李微冬同志亲自带人赴京,在四团召开动员大会,介绍宁夏的情况。他说宁夏是“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东靠黄河西靠山”,有甘草、二毛皮等特产,是个好地方;说中央已批准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分需要文艺人才;还说宁夏目前只有秦腔,还没有一个专业的京剧团,欢迎大家到宁夏去工作。

石天团长也在会上给大家鼓劲儿:“宁夏是一张白纸,我们去后可以大有作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动员会只开了十几分钟,会后让大家表态,没有一个人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或借故留在北京。家属们也没有任何异议。

当年8月,中国京剧院四团赴宁夏前夕,自治区领导向四团提出要作好到宁夏后分团的准备,以适应工作需要。为了培养新生力量,四团于8月13日开始在《北京日报》刊登广告,公开招生,千余名青少年前来应试。经过严格的初试、复试,录取了四十名男、女学员,他们将与四团一道奔赴宁夏。

“剧团光荣的传统,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上面一声命令,团里的同志就带上家属,带上全部的家当,毅然决然地登上了开赴西北的列车。”许多年以后,一位老同志这样回忆说。

俞鉴的大儿子当时才一岁半,为了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全力投入新的工作,夫妇俩把孩子送回浙江老家,暂时由母亲抚养。

1958年9月下旬的一天,一列满载原中国京剧院四团全体演职员和家属的专列缓缓驶出北京站,向地处祖国大西北的宁夏奔驰而去。

车过包头一带,地貌渐渐显现出一派萧疏,碎石般的沙砾遍布荒凉的戈壁滩,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也不见水流。这样的景致,是自小生长在江南的俞鉴从未见过的。

三天后,专列徐徐停靠在当时仅有几顶小帐篷的银川火车站。由于没有站台,一包包行李是从火车上直接“滚”到地上的。八十多名演职员,加上家属和从北京招收的四十名学员,男女老少共二百多号人,拖家带口地来到了宁夏。

俞鉴还记得,换乘汽车到老城的路上,两边白杨高耸,绿柳成行,湖泊片片,波光粼粼,景色很美。

来到现银川市兴庆区文化东街宁夏京剧团团址——一个狭长的大院子,大门口立着两只石狮子。据说这里曾是宁夏的大军阀马鸿逵的住地,西隔壁是宁夏文工团(后改称宁夏歌舞团)。文工团的同志们站在大门口,列队欢迎他们的到来。

院里只有几排简陋的平房,一时没有足够的住房按户分配,只好临时打破家庭组合,按性别分住男女宿舍,有人戏称为“大公房”。俞鉴和十几名女同志一起住在一间大房子里,苏玉飞被分配到男生宿舍。

到银川的第二天,大家正各自收拾行李、物品,有人突然看见东边冒起一股黑烟,还有人在喊:“着火了,着火了!”

大家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一人端一只脸盆跑了出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原来是邻近的银川亚麻厂发生了火灾。大家和消防队员一起扑灭了大火,回来后你看我、我看你,人人脸上黑一块、紫一块,活像戏里的“三花脸”(丑行的通称)。

他们笑着、闹着,十分开心,不知是谁说:“我们到宁夏后第一个贡献就是救火!”

安排好住处,便开始排演庆祝自治区成立的游行节目,没有排练厅,只能在院里排戏。那时大家正年轻,充满了炽热的革命激情。

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演员们穿着厚重的戏服,从银川南门徒步走到西门;为了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京剧,他们马不停蹄地深入基层、农村、厂矿、部队演出;在偏僻的革命老区盐池县,人们破天荒地头一次看到了京剧;在文化生活贫乏的隆德、西吉,回族群众也看到了精彩的京剧表演;每逢节假日,他们一次次把京剧送到工厂、矿山;顶着酷暑,冒着严寒,拉着道具,走村串户地为农民兄弟演出……

随着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原老四团改建制为宁夏京剧院,仍由原团长石天同志担任院长。来宁夏之初,虽然工作环境比起北京有了很大改变,生活条件也很艰苦,但全体演职员依然像当年在部队时一样,保持着老四团的优良传统。每次演出,剧场大小一个样,观众多少一个样,天气好坏一个样,从未因条件所限而降低演出水平。他们以满腔热忱,带着戏走遍了宁夏的每一个角落。宁夏的山山水水,到处都留下了老四团的足迹。

自治区成立后,第一次较大的演出任务是1958年底,宁夏京剧院代表宁夏赴西安参加西北五省区戏剧汇演,观摩学习。其间演出的《林海雪原》和与西安京剧院合演的《雁荡山》,轰动西北剧坛。当地群众自编了一首顺口溜:“京剧看宁夏(京剧院),话剧看陕西(省话剧院),歌舞看甘肃(省歌舞剧院)。”从此在西北大地广为流传。

大家心中充满自豪——到宁夏后,第一炮就打响了!从此,凡有外地客人或外国友人来宁夏,自治区政府必以京剧招待。原宁夏党委书记甘春雷同志的夫人刘静感慨地说:“在宁夏,只有京剧拿得出手!宁夏京剧院是宁夏的一宝!”

为了进一步宣传宁夏,扩大这个刚刚诞生的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影响,宁夏京剧院先后赴甘肃、青海、河南、新疆、广西、广东、辽宁等地巡回演出。所到之处,人们无不称赞“宁夏有一个好剧团”。

很快,全体同志又投入到了宁夏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为了给百姓提供条件更好的娱乐场所,宁夏京剧院(后改称“宁夏京剧团”)协同兄弟单位,拉土、运砖、打地基,修建新的银川剧院。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全体演职员积极参加了修坝、开荒地的劳动,积土肥30多万公斤。在这支劳动队伍中,有在战场上流过血汗的老战士,有从事艺术生涯几十年的老艺人,更有在全国久负盛誉的著名演员,俞鉴也在其中。

宁夏京剧院还先后对宁夏各地的秦腔剧团进行了辅导,为秦腔这一西北地区的古老剧种开辟了新的学习园地。一位著名的秦腔演员曾这样写道:“看京剧,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如京剧优美的水袖,运用到秦腔中,增添了秦腔的表演色彩。”

关于宁夏京剧团,还有个不能不说的真实故事。1960年,一位苏联专家来宁夏考察,其间观看了一场宁夏京剧团的招待演出,他对演员们的表现深为钦佩。这位专家原以为他看到的是中央一级的剧团来宁夏的巡回演出,当他听说这个团是由北京的原中国京剧院四团整体调到宁夏这个当时还十分艰苦的地区安家落户时,简直不敢相信。后来,他专程到剧团驻地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才疑虑全消,并且深受感动,说这在莫斯科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为了将宁夏京剧团的动人事迹介绍给自己的国民,这位专家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将京剧团演职人员的生活和艺术场景拍摄成纪录片,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几个月后,俞鉴和丈夫终于分到两间土坯房。有了房子,他们把母亲和大儿子从老家接到银川,安下了家。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俞鉴和原“老四团”的同志们携手并肩,精诚合作,与宁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宁夏人”。

同类推荐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百年巨匠黄宾虹

    百年巨匠黄宾虹

    本书以黄宾虹的曲折命运为经,以大师在艺术上的孜孜不倦和“一意孤行”为纬,以生动的故事写实和赏析文字为内核,辅以对大师亲友的亲历采访对话,讲述了黄宾虹传奇的生命之旅和罕见的艺术创造。
  • 日本首相评传

    日本首相评传

    每一个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本书将为你揭示日本首相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调皮公主pk邪魅王子

    调皮公主pk邪魅王子

    新书《呆萌甜心:恶魔,别吃我》“手往哪摸!”“我冷……”“嘴往哪凑!”“我就想亲你……”“屁股往哪搁!”“我屁股痛,需要亲亲老婆的安慰……”……每天重复着这几个动作,依雨儿早已恨透了眼前这个男人,当初她是疯了才答应他的告白!不对,是日久见人心!动不动把手伸进自己的衣服里!大冬天的冷死了!嘴每天都凑上来,嘴都肿了!屁股每次都凑上来坐上自己的大腿!冷吗?!要取暖就去火焰山!想亲吗?!想就亲家里的旺财!屁股痛吗?!我让你菊花满地开!
  • 冥界桥,曼珠沙

    冥界桥,曼珠沙

    两个女孩,命运的不同却又相似。一个选择沉默,一个选择伪装……经历了相遇、相识、相知的过度段,让两人成为了生死相依的姐妹。命运的齿轮转动,阴差阳错下让她们站在了最高峰又狠狠跌下。不服输的她们会再次创造辉煌吗?
  • 偌薇之我要幸福

    偌薇之我要幸福

    一个是高冷霸道的富家子弟,一个是闷骚执着的初恋,在女主最需要的时间点都消失不见。愿余生永不复见,为何又来撩动我的心扉。本书围绕三人的爱恨情仇,展开一系列以都市生活为中心的爱情故事!
  • 颠覆谁为峰

    颠覆谁为峰

    一场未知的灾难,失去了双亲,事后竟发现死去的双亲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自己是捡来的?为了报仇与寻找自己亲生的父母,踏上了一段修仙争霸的旅程,修仙,兵器,丹药,符咒,阵法,正道败落,魔道猖獗,巅峰之战才知另一惊天之谜,必死之局却破开地域之门,三界混战,万众皆危,众生绝望,谁又将力挽狂澜,修仙之路究竟谁为峰?
  • 口袋妖怪之逆光

    口袋妖怪之逆光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玩过口袋妖怪宝石系列故事背景就设定在宝石剧情的几年后慢慢写,可能会作为一篇外传
  • 邪魅王爷的腹黑王妃

    邪魅王爷的腹黑王妃

    尽管,她将她的心冰封起来,可是,他还是用他的一片炽热去融化!!!
  • 海贼之圣主系统

    海贼之圣主系统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嵌入不同角色身上的十二枚生肖符咒,象征着十二种独特的能力,每一种都具有进化至顶点的潜力。白晓携带圣主系统,展开了自己的符咒搜集、登顶之路。“狗符咒剥离后,你的身板可能变得还不如一条狗。”白晓看着前方怪物般屹立不倒的顶级符咒猎物‘百兽凯多’,认真的说道。
  • 莉娅阿玛梅特之北美神话

    莉娅阿玛梅特之北美神话

    莉娅·阿玛梅特,一个热爱探险的少女。而她和她的朋友们,和北美丛林,又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预知究竟如何,请读此书!
  • 人字拖扑街的剑仙系统

    人字拖扑街的剑仙系统

    如果是身为修道者,画风最好的,便应该是手持三尺青锋,头戴高科技游戏头盔的剑仙了....这是仙灵之气与现代都市相融合的世界!——‘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身背三尺青锋,面眸冷漠而强势,亦或是温文尔雅,举止如同清风。苏先生总是深以为然。——可惜,这永远只是他拿着两个人字拖来打人的借口....
  • 阴阳神主

    阴阳神主

    这是讲述一个带有阴阳双瞳的少年郎背负人族气运,硬憾魔族兵锋,摆脱仙族之役,兴旺人族的故事。洞察世事阴阳瞳,灵体之修分乾坤。炼药灵阵铸神兵,有我叶氏三兄弟。希望各位看书的大大们可以多多投推荐和收藏,小弟在此俯首叩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