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36500000028

第28章 搁浅的“和平之船”

§§第七篇 让自己的影响无限扩大

◇搁浅的“和平之船”

◇由反战到发战争财

◇福特公司应该只属于福特家族

◇不甘寂寞的斗士

◇《我的工作与生活》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弗兰兹·斐迪南及其夫人,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波刺杀。萨拉热窝事件便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正式宣战,这天午夜,炮击贝尔格莱德,开始了军事行动。此后,事态急剧发展,各国纷纷动员、宣战。8月,德国、俄国、法国和英国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从1914年7月28日起,历时仅3个月,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冲突就发展成为世界大战。以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为一方,俄国、法国、英国、日本、比利时、塞尔维亚及门的内哥罗为另一方,到1918年,共有31个国家参加了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这以前,美国一直宣布中立,美国各阶层孤立主义与和平主义情绪占优势。

大战爆发的初期,美国国内爆发了一场关于美国是否应该保持中立的讨论。1915年5月,英国客船“露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这是世界上名气最大的一艘游船,在此之前,曾经有无数的政界要人、贵族富豪乘坐过它。德国的鱼雷顷刻间摧毁了这艘尊贵的游艇,1198名乘客丧生或失踪,其中有128名美国人。当德国大使忧心忡忡地给首都发电报的时候,美国人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讨论着是否参加对德国作战的问题。孤立主义是暂时的,对美国有用就坚持,当美国的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孤立主义便失去了市场。时任美国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大力提倡美国进入战备状态。全美国人民都陷入战争狂热中,但是作为美国的一员,作为一个有影响的企业家,亨利是反对战争的,他站在了反战的一方。

就在1914年,发布5美元日薪的那一年,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一年,亨利·福特就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兴趣转到了政治上来,他开始利用各种机会发表他的立场和观点,他的和平思想成为公众辩论的话题之一,他对报界所发表的言论成为报纸上的新闻标题,用加大的字号表现出来。亨利本人则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了一种越界发挥才能的偏好。商业记者B。C。福布斯毫不客气地说:“福特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走火入魔,以为自己有了钱,就可以做成任何事。”

的确,T型车和5美元日薪成就了亨利·福特的神话,全国都把他当成一个人物,他觉得人物就应该有个人物的样子,就要在更大的舞台上演出。于是,到1915年前后,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向公众事务领域进军了——他对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指指点点,支持一些政治运动,甚至想谋求公职。当然,他的政治活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是分不开的。

1915年初,《纽约时报》刊登了亨利·福特发表的慷慨激昂的反战演说,他认为“战争”这个词是用牺牲士兵的鲜血拼成的,只有那些军火商、恶棍、欠债人,以及华尔街那些不劳而获的投机者才想加入战争。

1915年2月,亨利在自己属下的《福特时代》上重印了乔治·华盛顿的《告别演说》,其中有一段话是亨利非常推崇的:

“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这些利益与我们几乎没有关系。欧洲国家经常发生争执,其原因基本上与我们毫不相干。因此,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盛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结成友好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亨利认为,早在100多年前,美国的伟大奠基人华盛顿就为美国人指明了永久的和平之路,作为后来人,没有理由不遵循这条纲领,把美国带到战争的路上去,显然是不明智的,也是他个人和他的家庭都不能接受的。

8月22日,他在底特律的《自由报》发表了长篇声明,再次表达了他的反战观点。他说他将尽一切努力阻止美国参加战争,他反对政府备战,认为战争是一种恐怖、浪费和毫无用处的东西。

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1915年9月,亨利·福特竟然发出一份倡议,号召全美国的富人们为了和平而慷慨解囊,建立反战基金。而在此之前,我们都知道亨利对各种各样的捐款是多么的深恶痛绝。他还一再地跟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说,如果把用来备战的财力和精力转移到阻止战争上,那么世界将永远和平,人们也就不必为战争流血牺牲了。他还一厢情愿地建议政府引导人们把钱用在生产更多的农用机械上,改进农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在福特看来,这些才是正事,政府不应该把精力用在“备战”上。

福特的和平主义活动遭到了多年合作伙伴詹姆斯·库兹恩斯的强烈反对,于是,在10月初,库兹恩斯离开了高地园工厂。

亨利依然致力于他的和平事业,他认为他有责任把这项事业进行到底。

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工业领袖,亨利·福特的言论通过报纸传遍了全国各地。在此期间,亨利·福特认识了一些他认为是反战的人士,而这些人不过是想利用他的名声和金钱。也正是这帮人,把单纯的亨利引向了极为尴尬的地步。

罗西卡·斯威默夫人,一个匈牙利裔的美国人、反战主义者,她1915年来到美国,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反战集会上,号召人们抵抗美国参战。她通过报纸杂志了解到亨利的反战立场,就与他取得了联系。11月初,他们见了面,进行了交谈。在场的还有一个年轻人,名叫路易斯·洛克纳,也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而且很激进。斯威默夫人认为,为了结束战争,应当组建一个叫“和平事业委员会”的组织。年轻人在一旁立即随声附和,而且当即拿出事先拟好的计划,他们甚至怂恿亨利去与威尔逊总统会面,阐述他的反战思想。亨利立即就被他们打动了,他突然发现自己并不孤独,还有很多人和他一样,对美国抱有那么强烈的热爱,以至于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国落入战争的泥潭。于是,他当着两位客人的面答应找机会去纽约见一见威尔逊总统。

11月23日,威尔逊总统在白宫接见了亨利·福特。本来,威尔逊总统对亨利·福特的政治兴趣就没有多少好感。两人见面后,亨利就一直滔滔不绝地阐明自己的反战立场,并表示愿意对战争的双方进行调停。威尔逊总统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也不作任何评论。突然,天真的亨利·福特向总统下达了一个“最后通牒”,大概意思是,明天上午10点钟,他会在他下榻的酒店里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在此之前,他已经租下了一艘游轮,他希望总统带领一帮人乘坐这艘游轮到欧洲去调停。当然,总统日理万机,可能没有时间去做这件事,那么,他将代劳,和美国代表团一起赴欧洲调停,促使战争尽快结束。威尔逊被亨利的这个邀请吓了一跳,随即用模棱两可的话敷衍了一通,便转移了话题。

“这位总统先生不是个干大事的人。”走出白宫时,亨利这样表达对总统的不满。

如果说遭到了总统的冷遇就退却了的话,那么亨利也许还可以避免一次草率的行动给他带来的难堪,遗憾的是亨利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人,他做事一向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第二天,即11月24日,他就召集了一场记者招待会,发表了他的声明,“我们将设法在圣诞节前把孩子们从欧洲的战壕中解救出来。我包租了一条轮船,我们中有些人要到欧洲去一趟完成这项任务。”

对于福特即将开始的和平之旅,美国的舆论界褒贬不一。《纽约时报》认为亨利此举“可能没有什么坏处”。

但大多数媒体都站在了反对者一方,对亨利的行动冷嘲热讽,纽约《先驱论坛报》认为亨利制造了“本世纪最残忍的笑话之一”。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出面了。我们知道,在1898年美国军舰“缅因号”爆炸的时候,这位总统还只是个海军代理部长,在没有得到总统授权的情况下,就下令海军进入全面备战,不久,美西战争爆发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大获其利,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波多黎各和关岛等殖民地。也是在这位总统任职期间,推出了著名的门罗主义,警告欧洲列强不得干预美洲事务。美国独霸美洲的目的显而易见。这一次,亨利竟然以一个工业领袖的身份去做一场战争调停,在这位老牌政客的眼里无疑是可笑的,于是,他代表大多数政界领导发言,“福特先生的拜访,即使不是有害的,起码也是十分可笑的。”更有报纸挖苦亨利,说他凭着自己有钱就想成为一个政治领袖,实在是太幼稚了。

讽刺、嘲笑、挖苦的洪流使亨利·福特很受伤,既然已经参与了政治,他就要努力使自己的表现受到尊重。当然他没有忘记在新闻中为自己争取一些舆论支持,他告诉媒体,也是在向全美国宣布,他的“和平之船”将会在12月4日起航。这样,他只有9天时间组织参加者,并安排这次航行的具体计划。整个11月底,报纸上依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有关亨利的消息,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有媒体的关注,亨利·福特就兴奋。为了进一步吸引外界的注意,他还发表了一系列新闻简报,对外公布了100多位进步主义者、和平倡导者与政治领袖等将与“和平之船”一起航行的消息。当时的美国人对这些人都是很熟悉的,比如,威廉·霍华德、威廉·詹宁斯·布莱赖恩等。

1915年12月4日,“和平之船”奥斯卡二号起航了。亨利·福特邀请的那些政界要人和商界巨子没有一个人前来登船,就连亨利的两个最好的朋友,托马斯·爱迪生和博物学家约翰·巴勒斯也没给他面子。不过,爱迪生夫妇还是赶来为他们的好朋友送行了。据说,在开船的最后一刻,亨利悄悄地把爱迪生叫到一边,以100万美元做许诺,请求这位大发明家陪他一起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不过,爱迪生因为耳聋根本没有听清亨利说了什么,所以也谈不上对亨利策划的这场行动是支持还是反对了。

“和平之船”轰轰烈烈地准备了好几天,终于在这一天开始了它未知的旅程。亨利的妻子克拉拉站在人群中伤心地哭泣,她担心丈夫乘坐的船会被德国的水雷炸毁或被交战方的潜艇击沉,她一遍遍地劝说丈夫放弃这个不讨好的计划,但亨利的决心已不可动摇。他告诉妻子,他已经立下遗嘱:万一他有什么不测,所有的财产都归他们唯一的儿子爱德塞尔所有。他还建议克拉拉和他一起去,克拉拉拒绝了,她说,一旦亨利不幸丢掉性命,必须有人留下来照顾他们的儿子。

也许是女人天生的直觉更灵敏,克拉拉似乎意识到了那些怂恿亨利进行这场“和平之旅”的人不怀好意,于是说服亨利将福特社会工作部的马奎斯牧师带在身边,以便在必要的时候能对她的丈夫有所帮助。后来的事实证明,马奎斯牧师的随行是必要的。

“和平之船”上共有120名乘客,其中一半以上是新闻记者,剩下的有普通的牧师、大学教师、慈善家,还有形形色色的怪人,有这么一个富得流油的大财主资助他们去欧洲大陆旅行,他们当然是很乐意的,记者们则敬业得多,他们的任务是跟踪报道这场“和平之旅”的实时新闻。

“和平之船”驶向一片汪洋,船上的人们好像早已忘记他们的使命。刚踏上旅途不久,“和平使者”们就分成了两派,有亲德国的,也有亲盟军的。两派先是侮辱谩骂,接着又在船上大打出手。更糟糕的是,这艘船出发不久,就有消息传来,说威尔逊总统对众议院发表了演说,呼吁加紧备战。这个消息又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斯威默夫人坚决反对总统的做法,马奎斯牧师则站在总统一边,也等于是站在了亨利的对立面。亨利眼神忧郁地看着这一切,担心两派的冲突会导致翻船。“和平之船”上每天都在上演一出又一出的闹剧。50多名记者更是百无聊赖,只好以狂喝暴饮来打发时间,其他的两派随时都在攻击对方。亨利不得不每天召开两场记者招待会,传达自己的“乐观”情绪,并且调节两派之间的争吵。

远离美国的亨利·福特很无奈,在13天的旅程中,他好像又回到了做工程师的时代,经常一个人躲到船舱里,查看轮船的发动机,也借以躲开那些没完没了的争论。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在“和平之船”不幸的旅程中,一场流感不期而至,船员和旅客都染上了流感,许多人卧床不起,致使一位主要组织者因流感转成肺炎而死去。亨利自己也患上了严重的感冒。“和平使者”们的内讧仍未停止,尖锐的争吵声不时地传来。竟然还有记者每隔一段时间就到亨利的房间来看看他是不是死了,以免错过报道头条新闻的机会。船经过北海时受到英国皇家海军的检查,态度并不友好。此时的亨利会是怎样的心情,也就不用我们在这儿描述了。

12月18日凌晨,“和平之船”终于在挪威的奥斯陆码头靠岸。此时的亨利·福特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他一下船就躲进奥斯陆大饭店,一躲就是4天,丝毫不理会等在饭店门口的各界人物和新闻记者。直到12月22日晚上,他才在媒体前匆匆露了一面。但他看上去心不在焉,很少谈到他的“使命”,却奇怪地表示希望军火商考虑生产一种农用拖拉机,他认为这样可以得到比生产军火更高的利润。

一切都该过去了,这不过是一场闹剧,亨利·福特不仅没有进行一场调停活动,甚至还差点把命搭在茫茫大洋里。而“和平主义者”们甚至还想让这位单纯的工业家跟他们一起留在欧洲,不只是为了调停战争,更主要的是这位工业家腰包里的钱能让他们过得更舒服。23日晚上,亨利·福特在马奎斯牧师和保镖戴林格的陪同下,悄悄离开饭店,在卑尔根上船,开始了返回纽约的旅程。克拉拉看到她的丈夫平安回到了家,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福特工厂的工人们也为他们老板的归来而欣喜。

回到纽约后,亨利·福特依然躲不开那些记者的围追堵截,好面子的他坚持说,他已经完成了当初的目标,唤醒了人们的反战意识,他告诉人们和平讨论已经代替了战争宣传,这是任何广告都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亨利·福特还发表了一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言论,他说,通过这次远征,他改变了对战争的看法,是银行家、好战主义者和军火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但普通民众也是有责任的。不过,亨利对这场和平主义的宣传到底有多大的诚心引起了人们的怀疑。据说,他曾经拿着“和平之船”的旅行账单,酸溜溜地说:“我们花了50万美元,做了价值100万美元的广告,如果我们要硬闯入欧洲市场,至少需要1000万美元。”“和平之船”使亨利·福特的名字在欧洲传开了。

不过,亨利·福特还是坚决反战的。他继续资助留在欧洲大陆的“和平之旅”代表团成员,此时他们已经组织了一个连续调停中立大会,在海牙持续聚会。1917年4月6日,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站在了协约国一方,打击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反战组织的活动无济于事,亨利最终停止了资助。

总而言之,“和平之船”行动以失败而告终。我们可以善良地把它看成是一场由工业家领导的真正的反战运动,也可以理解为一场闹剧,但是我们很难说亨利在这场远征中得到或者失去了什么,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同类推荐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爱因斯坦自述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爱因斯坦自述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莱特兄弟

    莱特兄弟

    威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从事自行车修理和制造行业。奥托·李林塔尔试飞滑翔机成功的消息使他们立志飞行。1896年李林塔尔试飞失事,促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飞机的平衡操纵上面。他们特别研究了鸟的飞行,并深入钻研了当时几乎所有关于航空理论方面的书籍。这个时期,航空事业连连受挫,飞行技师皮尔机毁人亡,重机枪发明人马克沁试飞失败,航空学家兰利连飞机带人摔入水中,等等,这使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

    本书是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留下的唯一的人生自述,其中也包括她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她以直白、坦诚的语言,记录了一个出生在华沙普通家庭的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人生。居里夫妇致力于科学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绾君心

    绾君心

    穿越穿到尼姑庵,粗布麻衣身上缠;青菜豆腐难下咽,清贫度日真是难;天降马车横财来,救下风流美少年;初次见面就湿衣,人工呼吸惹人嫌;天上掉下舅舅来,从此侯门大小姐;一晃过了三五年,谦谦君子上门来。女主没有金手指,男主日子太苦逼;爱你宛若细水流,唯愿君心知我心~~~没有玛丽苏,没有撕逼大战,感谢所有愿意追文的小伙伴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更新每一天

    更新每一天

    一个99年南方妹子不读书后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不止是爱情
  • 路人女主的灵能物语

    路人女主的灵能物语

    哪有这样写文的,这不就是一锅乱炖吗?天使Mob变成了圣人惠,灵幻新隆掌握了系统,霞之丘诗羽假装自己看不见……
  • 噬法者与龙剑士

    噬法者与龙剑士

    自诩天才的噬法者重生后穿越时纪交错的平行世界,偶遇先天不足,后天努力的龙剑士。在眼神相交的一瞬间,两人之间的战斗便由此拉开了序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离开你以后

    我离开你以后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她没有什么很大的梦想,而她想要的只是一份幸福、一份安稳罢了。他――是她爱的人,他们相爱过、分开过。只可惜最后的最后,她选择了离开他,他一人黯然神伤。
  • 都市仙尊之神

    都市仙尊之神

    一个少年穿越/新大陆/世界,会成为神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