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42900000006

第6章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装备与技术

(一)航海装备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起航,一艘船可容纳千人。《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第一种类型叫“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体式巍然,巨无匹敌。它的铁舵,须有二三百人才能举动。第二种叫“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第三种叫“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第四种叫“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第五种叫“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可见,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我们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船队。对于郑和宝船,肯定派认为《明史》的描述基本上正确,理由为:南京静海寺郑和残碑所记“两千料海船”,不是“宝船”,而是较小的“作战船”;对南京郑和造船厂进行考古,发掘出一根约15米长的舵,和《明史》所述宝船大小相符;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船坞宽20丈;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1304-1377年)游记中记载有中国巨大的12张帆可载千人的海船。质疑派认为木材强度有限,过大的船体无法保证水密性,难以做长时间的航行。根据南京静海寺郑和所立残碑记载,郑和首次出海宝船为“两千料”,根据他们的推论,折合后长约为十五到二十丈,宽六到八丈左右,载重量约为五千吨。至今未有人复制出能进行实际航行的四十四丈“宝船”。目前复制中的宝船多采用质疑派的说法。即便采用质疑派的说法,郑和宝船仍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二)航海技术

根据《郑和航海图》,郑和航海使用海道针经(24/48方位指南针导航)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于对船上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都作了合理解决,故郑和的船队能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很少发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雨天,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天文航海技术。中国很早就可以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郑和船队已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人们称“牵星术”。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测定天的高度,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这项技术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2.地文航海技术。它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海图、针路簿记载来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做针路,罗盘的误差不超过2.5度。3.《郑和航海图》。《郑和航海图》得以传世,幸亏明代晚期作者茅元仪将其收录在《武备志》中。原图呈一字形长卷,收入《武备志》时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20页,共40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幅。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标出了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其中明确标有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石星石塘)。《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与同时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兰海图》相比,《郑和航海图》制图的范围广,内容丰富,虽然数学精度较其低,但实用性胜过《波特兰海图》。英国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指出:关于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问题,米尔斯(Mills)和布莱格登(Blagdon)曾作了详细的研究,他们二人都很熟悉整个马来半岛的海岸线,而他们对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作出了很高的评价。郑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国先进航海科技光辉,表现了中国古代人的伟大智慧,从而创造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程。

同类推荐
  • 一代杀帝

    一代杀帝

    五胡十六国时期,没有秦汉的霸气,隋唐的辉煌,对于汉人来说,有的只是无尽的耻辱,野蛮的胡人,用野蛮的屠刀,摧毁了华夏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仁义道德。仗义每多屠狗辈,且看一个屠狗出身的小子,陈帝,在面对国家危难,家破人亡的时候,是逆来顺受,还是揭竿而起......
  • 月朝直播间

    月朝直播间

    刚准备结婚的王正宇,忽然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似乎是唐朝。没有金手指,没有生存技能,万念俱灰之下掏出手机,发现居然还能上网。未婚妻给他发了一条消息,问他在哪。很快,全世界都知道他穿越了,普通人觉得很新奇,学者和政界人士也十分关注。甚至不少人要求他自杀,避免引起蝴蝶效应,改变这世界的此时格局。
  • 千雪扬明

    千雪扬明

    他说:一加一一定能大于二一个万念俱灰的灵魂一个策马奔腾的少年与其说是互相欣赏,倒不如说他们互相成就弘治:他会是你的肱骨之臣朱厚照:你说宁王那老贼还找不到造反的理由?唔,这好办,小爷一把火烧了那滕王阁,他不就有理由了吗?嘻嘻嘻...王叙:......
  • 便宜老爹是太尉

    便宜老爹是太尉

    我爹是高俅。林冲是我保镖。太子赵恒是我小弟。天下第一美人是我红颜知己。这样的大宋生活怎能不惬意,拳打西辽,北踹大金,实在不行在炸了蒙古。风流潇洒的高衙内,举世无敌,很无聊呢。
  • 邂逅:南宋

    邂逅:南宋

    〓〓〓〓起点新作互助联盟作品〓〓〓〓架空历史小说:《邂逅:南宋》起点首发。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空有复国之臣却无复国之君,英雄白头,壮士迟暮,空悲切!明主何处?遑遑八百年,风云即会时,天命少年,破空而出,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能令四海烽尘消,万姓鼓舞歌唐尧。本书☆☆☆☆☆书梦阁☆☆☆☆☆出品..............书梦阁...................书起人生飞舟最爱博激浪............梦终辉煌骏马更须快策鞭.......
热门推荐
  • 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秋叶咖啡店

    秋叶咖啡店

    一间隐藏在城市僻静角落里的咖啡店,一个不知年岁的吸血鬼店主,收藏着世人的各种故事。
  • 武者的诸天之旅

    武者的诸天之旅

    不甘受制于系统的武者,因系统而死,又因系统重生。弱者会因为一次死亡而驻足不前,强者却只会对它发出嘲笑。不论是在蒸汽与魔法并存的近现代异界,外星异种横行的未来末世,还是在纳米机械断绝生命的钢铁大地之上,都无法阻拦真正勇猛精进的意志。武者之道,更险于中流击水。退则如临深渊,进则粉身碎骨。行走于诸天的武者,从此踏上一条更为漫长的超脱之路。
  • 平平无奇的偷心小天才

    平平无奇的偷心小天才

    为了完成任务林木白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及各种无理取闹各种恶言恶语各种娇柔造作……然而,在这个男人面前,都没有用林木白只觉得心累
  • 杂谈自由杂谈

    杂谈自由杂谈

    杂谈?随想?只是写给自己,也写个无意翻到的你。
  • 天玄大陆之魔君降临

    天玄大陆之魔君降临

    欺我者!杀之!辱我者!宰了!魔君名号,颤抖大陆!无名小辈你咬我?哈哈!我会魔神七变!
  • 千宝也叫小祖宗

    千宝也叫小祖宗

    年少时真的不能遇见太过惊艳的人不然很容易从校服到婚纱从黄昏到金婚“燕嘉勋,我的年少是你,年老也是你”“林千千,你是森林我是倦鸟,倦鸟归林,不知你欢不欢迎”
  • 界河

    界河

    小说以一段“三角情缘”作为主线,描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粤港边境地区西岭村知青的生活,对当年逃港历史进行了思考与再现。知青何静江与肖超和本来是一对恋人,因为“时局关系”而无奈分手;民兵营长易天乐深爱何静江,却被组织以“不妥”为由否决了他与何静江的婚姻;百般无奈之下,何静江只好舍弃两人,独自偷渡到香港,再转赴美国。留守的易天乐和肖超和,为了留住村人,偷偷地做起了经营试验……小说塑造了许多知青群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进行了剖析,以达到人性拷问的主旨:一条小河隔着两个世界,然而此岸与彼岸皆非乐土,只好在两者之间挣扎求存。
  • 柠月染墨辰

    柠月染墨辰

    她重生了,记忆力没有他;他重生了,记忆力却全是她。“柠柠,再次遇见你,我仍会用生命去爱你”“墨辰,记不起前世,我用今世来爱你”
  • 天命所归之幻影诀

    天命所归之幻影诀

    贪婪混浊造血腥,流漂鲜红脂如泉。战亡将士魂飞潜,天下荒荒万民怨。四宝避除邪恶巢,是非成败悬莫中。天下之必将大乱,各路英雄显神通。乱世群雄逐鹿,波澜不惊风起云涌,缠绵悱恻的风花雪月,蕴藏着惨烈悲壮的博弈倾轧!人性的扭曲和丑化再次引起矛盾的悬念迭起,命运不断交错,一切的一切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