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49900000024

第24章 耗尽心血 无怨无悔

△高积有口述高峻整理

高积有,男,汉族,1933年9月出生。祖籍陕西省乾县薛录乡盘州村。1952年9月工作,被分配到彭阳公社店洼中心小学任教,曾在城阳中学、彭阳中学工作。1962年10月~1965年7月筹建彭阳中学。现退休在家。

因家里太穷,日子过不下去,又逢年荒抓兵,为了活命,1944年正月初四晚上,我和父亲抛下母亲和小弟,离乡背井,跋山涉水,于1月13日来到了固原城。在固原我找到了我兄长高积德,寄住在他家。我兄长也是于1932年逃荒落脚固原的,靠出卖劳力生活,生活过得很艰苦。

我读书很迟,14岁才上小学。1947年3月在固原实验小学报了名,入学后,因为年龄大,老师允许我越过一年级,插入二年级就读。年龄大的优势是理解力强,一学就会,学习功课觉得轻松愉快。1949年7月,我和魏思明、张家祥经学校同意参加了六年级毕业考试,成绩居然合格,因此提前毕业。按规定小学修业期限为6年,至少5年,而我只读了3年就完成了小学学业,走了“捷道”。

1949年8月固原解放了。旧政权土崩瓦解,新政权宣告成立,社会安定,人民安泰。固原中学秋季招生,我就报名参加考试,成绩合格被录取,成为一名中学生。因形势需要,我在固原中学只读了两年就结业了。1951年10月我被学校保送去平凉师范速成班学习,期限一年。因为山村小学教师极度缺少,为了缓解教师紧缺局面,政府才采取了速成培训法。毕业后去山区乡下当小学老师,充实基层教育。

速成班结业后,我又回到了固原。文教科派我下乡调查乡村教育,在彭堡乡待了一个月,然后回城等待分配。

我们这些速成班毕业的学生,国家规定学历按中师对待,工资介于中初师之间,比中师略低,比初师稍高。使用期限两年,期满转正。享受正式教师待遇。

1952年9月,文教科下达了分配指令,我被分配到店洼中心小学任教。当时我异常兴奋,背起铺盖卷,当即向店洼中心小学进发了。

店洼中心小学的简陋,简直令人难以想象,现在的人根本想象不到。

学校坐落在半山坡上,坡不算太陡,也不太平缓,坡度很大,经常上上下下走,腿脚也够累的。小学生一般都活泼淘气,一放学会疯似的向下跑,如果摔倒摔伤了怎么办,我真担心!还有,半山坡上没水,吃水必须到下河里去挑,远不说,挑上一担七八十斤的水上这么陡的坡,哪个不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肩膀生疼呢!孩子们年纪小,挑不动,两人抬又不放心,只有我们两个老师大包大揽了。这可不是轻松活,一天至少得两担水,到了夏天,气候炎热,用水量加大,一天三担水还不够用呢。一天三四担师生用水全都落在我和校长何宗朗的肩膀上了。你说这副担子沉不沉啊?再沉,也得接受啊!不过时间长了,肩膀和腿也练出功夫了,同时也习惯了,就不觉得苦了。

店洼小学校舍简陋得可怜,只有3孔窑洞,1孔小窑洞是办公室兼教师宿舍,两孔大的作教室用,没有木桌椅,全是泥土台。教师两人,学生七八十个,5个年级。当然是复式教学,两个窑洞教室怎么能复式5个年级的教学呢?复式教学只能是两个班在一个窑洞上课,给一个班讲新课,另一个班做作业,轮流替换,方可进行。现在一个窑洞要容3个班上课,实在没法进行。我和校长何宗朗把这一困难多次向乡政府反映,要求派工给学校再挖1孔窑洞,以解燃眉之急。乡政府答应了,派当地农民给学校又凿了1孔新窑洞。新窑洞交付使用后我们便有了3个教室上课,改变了一个教室3个班的尴尬局面。从此一个窑洞两个教学班,合乎复式教学的要求,教学质量有了保证。新窑洞和旧窑洞一样,没有木桌凳,都是砌的泥土台,真是艰苦啊!

五年级只有4个学生,为了加强中年级的教学,保证中年级的教学质量,我和校长何宗朗的想法相同:提前一年结束五年级4个学生的学业,把窑洞腾出来,让给中年级使用,就可以让中年级两个教学班各占一个窑洞进行单式教学。这样做就得给五年级4个学生加班加点,吃“偏饭”。具体做法是让五年级4个学生在一学年内学完两学年课程:第一学期学完五年级课程,第二学期学完六年级课程。由于我们措施得体,而且功夫扎实,效果不错。五年级4个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参加升学考试,两名学生被固原中学录取。

店洼中心小学的教学设施是简陋的,学生的生活更是艰苦的。全校近百名学生分散居住在较远的山村,一小部分住在店洼街上。学生家离学校近的有二三里,远的有七八里,且隔河渡水,路不平坦。每到夏秋两季,洪水暴发,我们就要护送学生过河涉水,以免发生意外。背小学生过河是我和何老师的家常便饭,站在河里支石头搭便桥更是常事。

因为学生家距学校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在学校里啃干馍,喝凉水。这怎么行呢,给学生设立开水灶,又没经费。思来想去,为了学生健康,我们教师拿出自己的工资买木柴,中午给学生烧一大锅开水,让他们啃干馍时有热水喝,而不再喝生水。

在店洼小学干了两年,通过不断的努力,教学条件稍有了改变,由于窑洞的增加,复式教学班减少了,除了一二年级外,中高年级都改为单班教学,教学质量有了保证。

1953年寒假,受政府派遣,我去韩堡帮助土改工作组填写土地证。

1954年春季,县教育科又下达调令,派我去上王乡杨堤河村接替老教师徐效正,主办杨堤河小学。我又背起铺盖卷,徒步跋涉两天,于正月二十四日到达了徐效正家。慈祥和蔼的老人热情接待了我,高高兴兴给我办了移交手续。杨堤河小学是个初小,校舍更破烂,设施更简陋,校址是个农家院,3孔窑洞,一孔是老师宿舍兼办公室,一孔是教室,还有一孔用作圈羊。课桌凳破破烂烂。学生30多名。4个年级,教师就我一个,既是校长又是教师,还兼着勤杂工,唱独角戏。一个人也得把学校办好,这是我的信念。开学后,我把我的宿舍也腾出来当教室,我在老乡家借宿,一共两个窑洞,一孔当一、二年级教室,一孔当三、四年级教室,这样4个教学班的上课教室解决了。桌凳太破旧,修理了一下将就着用,我要求县教育科请工匠,做了20套三人课桌凳。学校的面貌稍有改观,群众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也高了,纷纷把孩子送来上学。开学初报名学生只有30多名,第二学期翻了一番,增至60多名,第三学期则上升到110名。由于我办学认真,工作扎实,一个人教4个教学班,数学、语文全包,教学质量还过得去。1955年夏季招生时,四年级8名学生参加考试,7名学生就被城阳高小五年级录取,只有1名落榜。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把做宿舍的窑洞让出当了教室以后,我无处安身,便睡在冷土炕上,结果落下了一身病。徐效正老师看不过眼,要我同他合住。这怎么行,老人年岁大了,需要的是安静,我住在他那里,出出进进,不断打扰,心里怎能安呢,所以就婉言谢绝了。徐老师这个人更诚恳,明白我的心,就换了一种方式,叫我和他大哥徐效庶同住。徐效庶家大炕热,一个人住着,宽敞得很,我同意了。从此,我住在徐家与老人做伴,一住两年。不仅如此,我还吃在徐家,至今我心存感激。

我爱学生,也爱家长,更爱淳朴宽厚的乡民,所以在杨堤河小学任教的5个学期里,有两个假期就没回家,留在村里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他们的生活,和他们交朋友。这期间,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许多发光点,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从而提高了思想境界,更加坚定了为这个地方服务的信念。

1957年秋,固原县文教科又调我去红河乡野王小学任教。野王小学校舍也很简陋,4孔窑洞,1孔是教师宿舍,3孔做教室。全校6个年级,根本不够用,学生还年年增加。1956年110名,1957年则增至150名,校舍更显得紧张了。教师调进调出,频繁流动,但始终保持在10名左右。扩建校舍,增补基础设施,成了野王小学刻不容缓的事了。于是我们就打报告写申请,要求上级政府拨款修建校舍。由于国家财政困难,没有批复,我们便依靠当地乡政府和群众,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修建校舍,不向政府伸手。为了号召当地民众捐工献料,我们请出威望甚高的老红军王兆宏、乡长高治国牵头主事,还邀请了当地工匠师傅王发、赵廷发、孔师等组成基建委员会,共同研究施工。一切就绪,便动手干了起来。没有木料,群众捐献;没有人工,民众义务白干;匠工报酬,由所在队记工分再补贴少许;我们自己打土坯,自己烧砖瓦。材料备齐后,1958年春天就开始施工,秋季就建成了两幢共4个教室,基本满足了教学和住宿之用,又添置了45套三人桌凳。至此,野王小学面貌一新,为乡村小学少有,本年度学生增至260名,教师12名,这在当时乡村小学中也是少见的。

野王小学一切都还可以,只是学校饮水困难这个问题尚未解决。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我们带领学生开沟挖渠,堵截秦沟西沟的流水,引入我们掘好的饮水泉里,从而满足了全校师生的饮用需求。不幸的是在护卫饮水泉时,我犯了侵犯人权的错误,至今愧疚。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

一天,一个学生匆忙跑来向我报告,说是有一个妇女在饮水泉边洗内衣。我一听大怒,便立刻带领一群学生赶到水泉边,把洗衣服的女人斥责了一通,还把她拖到泉边,女人吓哭了。领导知道后很生气,要我向受害者道歉。我深感后悔,愿以实际行动表示认错。1959年11月,固原县在店洼乡召开两代会,我又在会上向大家作了深刻检查,得到与会代表和领导的谅解,这事才算结束了。

从1952年到1957年,我在教育岗位上已经奋斗了5年。5年里,我吃了苦,出了力,干了些事,为山区教育做了些工作。青春没有浪费,光阴没有虚度,我自己感觉生活很充实。党和政府也看在眼里,所以对我无比关爱。1956年工资改革时,给我破格提高级别,工资标准从每月33元提到48.8元。1957年7月到8月,派我去甘肃省兴隆山“西北第一工人疗养院”疗养,足足两个月。这一切我都铭记于心,难以忘记。

1961年,我被调到城阳中学,主搞总务,为教学服务。城阳中学是1958年开办的戴帽中学,是大跃进的产物。城阳中学设在城阳小学里,中学小学在一起,初中3个班,教师10名,校址除了原小学校址外,向东扩展了一些,把大庙都用上了,但是仍然很小,不能满足需要,限制了未来发展。3个班130名学生,没有宿舍住,借居在后山坡土窑洞内,实在寒酸。

鉴于此,1962年10月,学校校务会通过充分讨论,慎重研究,决定选择新校址,建设新校舍。上级政府也同意了搬迁重建方案,这个方案就是把中学从小学剥离出去,迁到距城阳20公里之外的彭阳城内,改名为彭阳中学,初高中都办,办成彭阳第一所完全中学。在彭阳城内的乡政府旁边征地6亩多(4000平方米)作为新校址。由我绘制平面图,编制预算表,然后把图表和报告一并上报自治区教育厅,请求审批。1963年1月自治区教育厅批准该项目,并绘了建校图纸,拨了款,投资总额为4.5万元,建筑面积660平方米,房屋5幢共33间,平房砖土结构。建成后可满足当时初中部教学需要。

为了节省费用,建校所需水泥、石灰、木料、煤炭从外地购进,由国家计划调拨。土坯、砖瓦则就地烧制。基建一开始,我就忙得不可开交。跑外事,联系木料、水泥、石灰、煤炭,采购运输,聘请建工队;管内勤,平整工地,打土坯,烧砖瓦。当然,搞基建不是我一个人,还有校长蒋明华等,但我是主管,责任在我肩上,处理的事当然最多最复杂了。基建好坏,我要负责,出了问题,唯我是问,担子可不轻!打土坯的进度很快,6月底完成土坯12万块,砖瓦12万块,都码得整整齐齐。只要一到冬天,土坯就干透了,砖瓦泥坯烧制成后,来年就可开工,年底就可竣工。哪知人算不如天算,七八两月连降数场大雨就把几码砖瓦土坯淋塌了。时晴时雨的天气又持续了40天,土坯全部倒塌,化为泥堆,砖瓦坯完全碎烂;白灰、水泥也失了效,再不能用了。这场灾难给学校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粗略估算不下两万元,占总投资的一半,不仅如此,还延缓了建校速度,至少推迟了一年。我自责过,反省过,为自己没有做好防雨工作而给学校造成如此损失而彻夜不眠。

建校工程队是固原县建工队,他们早就进入工地施工,这么一来,材料供不上,只好停工。他们因为还有其他的建设任务,不想再干了,我只好结账放人,待料备齐后,再另聘匠工了。1964年春天,继续备料、打土坯、烧砖瓦、购水泥、买白灰,钱不够,写报告请求上级,增拨建筑费。一切就绪后,8月开工建设,工程队是平凉草峰塬张家寨民间建工队,校长蒋明华联系来的。干到封冻停工,来年开春接着干,1965年7月竣工,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彭阳中学建校工程拖拖拉拉进行了两年多,终于完成了,我也终于舒了一口气。

国家给彭阳中学建校工程总投资6.5万元,现拨款4.5万元,竣工后追加2万元。最后结算账目,实际支出4.2万元,节约了2.3万元。经县文教科批准把这些结余经费分别给了王洼中学和红河中学,王洼中学1.8万元,红河中学0.5万元。8月中旬,城阳中学搬家,只用了8辆马车就把全部家当装运完了,可见底子多薄啊。至此,城阳中学迁入了彭阳城内,正式挂牌时更名为彭阳中学,9月1日正式开学。

当时学校最困难的是没有水井,师生饮水亟待解决,我反复观测,划定了打井地点,请了3个工人,日夜奋战,10多天后便把井打成了,水很充足,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了水井,解决了师生饮水问题,但又缺个开水灶。我想,基建完工余下边角料在院里风吹日晒雨淋,不如给它们派个用场。没请一名工匠,师生动手,勤工俭学,就修建了一间开水房。不仅如此,还盖了一间储藏室,存放煤炭,避免风吹雨淋。开水灶是吸风灶,不用吸风匣,灶是我亲手盘的。

在建校过程中,为了节约开支,养成学生劳动习惯,我们始终把勤工俭学放在第一位,让它辅助我们完成建校任务。砖不够用,发动师生在四乡八镇寻求砖源。石久海老师就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搬运,花了3周时间,运回旧砖3000块。仅此一项,勤工俭学也收回了300元。这些旧砖、石条都用在了校舍建设上,给国家省了不少钱。

我是彭阳中学总务负责人,由地区基建专职人员全程跟踪,一刻也未离开过。风里来,雨里去,日夜奔波,风餐露宿,吃了不少苦。可是一看到眼前一幢幢排列有序的校舍,窗明几净,学生坐在教室安静地聆听老师讲课,心里就泛起了甜丝丝的感觉。

我为彭阳的教育事业奋斗了多半生,虽然道路崎岖,磕磕绊绊,但步子坚实;虽然耗尽了我的年华,却无怨无悔。

同类推荐
  • 抗日之狙神

    抗日之狙神

    吊丝陈二林酷爱CS,然而却因为被猪队友连累,数次中枪爆头,最后一次竟然鬼使神差的被植入了神枪系统。然而让他崩溃的是,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竟然被系统弄到了抗战年代,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 新月帝都

    新月帝都

    封建统治两千年,天子之印千年现。大唐皇室李姓后裔,世代以寻找传国玉玺为主。终于,李子夜找到了,但因为没有天子之气驾驭,而穿越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王朝,开启了称霸之路。
  • 四世沧桑

    四世沧桑

    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解放前后时间跨越半个多世纪。解放前,劳苦大众与地主老财及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斗争;解放后,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之间的爱恨情仇,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代人的感情纠葛、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生死离别的斑斑血泪史。
  • 不孝小侯爷

    不孝小侯爷

    大周王朝,以孝化民,酷法治世。乜兄一眼,杖责八十;诉告、诅骂父母,绞刑。作为小侯爷,陈飞扬只想拥妻抱妾,骑马放鹰,顺道孝敬一下双亲。然而,他却只能手持狼牙棒,撵得老爹满街逃窜;……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本书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内容介绍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1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盘古开天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西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这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明的书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能五行系统

    全能五行系统

    这个世界,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你感觉到的,或许也只是表象而已……”“原来,这个世界,早已经不存在人类了吗?那为何,我还可以……是我被世界遗忘?还是我遗忘了世界,亦或者是……”带着系统走进修仙时代,运用现代网游技能穿梭于各大位面,最后的秘密,竟然如此出乎意料,可怕至极……本书开启,洪荒之行,宠物进化,上古符咒,英雄之种……(本书前面小白一些,但是喜欢仙侠的看到百章之后,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仙魔世界……)
  • 顺天成邪

    顺天成邪

    “如果说有什么命运,天意,那不过是自己的选择罢了。我是个贪生怕死的人。所以,我每次都选了最艰难的路,而后一意孤行的走下去。”珀岚如是说。
  • 重生之末世生存日记

    重生之末世生存日记

    前世,末世来临,没有异能的她被家人抛弃,被闺蜜和男友背叛。这一世,她回到末世前一个月。空间有了,异能有了,收集物资,谈谈恋爱,虐虐渣男女,杀杀怪,小日子过得滋润。
  • 觅极

    觅极

    封闭的黑幕中,我们紧闭着双眼,无视外面所有噪声。黑幕外的蝼蚁在不断的腾飞,但它们所做的一切,在骄傲的龙族面前,只是多余的行为。当支撑天地的神树被树内的虫子啃食殆尽时,天上的天使会带着地下的恶魔,重塑世界。
  • 诸界流域

    诸界流域

    蕴丹海,纳万灵,修炼尽头是永生还是……...~~————~~诸界流域qq群:977427056
  • 霸道夫君在线等

    霸道夫君在线等

    “靠,这什么鬼东西”面对导演的催骂喊,林瑾无可奈何,硬核少女霸气坐楼顶改稿,唉,不小心,靠!!!!!?女人,你是谁?
  • 一刀诛天

    一刀诛天

    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时代,不论你生在哪里,人在哪里,都必须遵循这一个规则,无一例外。本是出身名门大户享尽荣华富贵前途一片美好的翩翩公子,人生却突遭变故,母亲因他而死,被家族挑断筋脉流放边境,就在他几乎快要濒临绝望的时候,无意间,获得了一位绝世刀修的传承……“小子,看你混的如此之惨,不如,跟老夫混吧!”“跟你混,我可有何好处?”“好处肯定是有的,而且还是天大的好处!”“什么好处?”“好处就是,老子教你练刀!”人要拦我,我便砍了那人;天若阻我,我便诛了那天!
  • 兽疆

    兽疆

    在这种族繁杂的大陆,拥有最残酷的生存法则,人若为食,你当如何?是奋起而战,还是俯身为奴!
  • 四下星辰皆为你

    四下星辰皆为你

    【双洁宠文】【甜文】【姐弟恋】国外叱咤风云的雇佣兵苏染回国后竟然成为准高三的学生??外传不近女色只认学习的学神,以高冷出名的楚泽阳同学出国晃了一圈秒变小迷弟??谁说高冷男神不会宠妻的,各种金句层出不穷,分分钟撩到腿软...我怕缘分会迟到所以我先来了。你不喜欢我??那你喜欢什么类型的,我尽量试试吧。别跑啊宝贝到哥哥温暖的怀里来。澄清一件事,苏染是我表白了三次,费尽心思坚持不懈的讨好才追来的,谁要是敢破坏我们的关系,那我别怪我不客气。.....苏染同学的大型双标现场...主任您就别说了我没有考大学的打算。楚泽阳你说我们念同一所大学好不好。奶茶不加冰不如来根碎冰冰。老板给我来一杯甜甜的热奶茶。要是真聪明谁下辈子还做个人啊。楚泽阳我们下辈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