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来到世上,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出来。
人生道路靠自己走,如果我们能学会接受自己,看清自己的长处,明白自己的短处,就能稳扎稳打,开创新局面。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成败取决于两种能力,一是认识问题的能力,一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者都不能离开思考的能力,因此,成功往往并非因为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左右你一生的往往是你的思想和随之而来的行动。
有一个年轻人,手拿竹竿进城门,横着、竖着、斜着在城门口比试着,却怎么也进不去,一位老人在旁边说:“退一步,把竹竿平行拿就可以啦”,年轻人恍然大悟,把竹竿由垂直到平行顺过来,轻松地通过了城门。
对于一个人来说,成功和失败总是在变化,有人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因率先抢占了先机谋得了成功,也有人却因种种失误经受着失败的痛苦,但是,没有人没有出路,你面对的究竟是失败还是成功,就看你是如何把握自己。
日本“八佰伴”创始人和田一夫,在他的成功道路上经历过3次失败。
第一次发生在1949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他在静冈县的蔬菜水果店,他只好将被毁的330平方米的土地拿去抵押,借钱买了近一千平方米的土地建了一处超级市场,“八佰伴”诞生了。
第二次是1976年,受世界石油危机冲击,巴西八佰伴不幸夭折,从此,他领悟到不该死守一个地方,要大胆调动资金,分散资产,由此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国际市场。
第三次发生在1997年,由于日本八佰伴公司出现经营危机,负债1600亿日元,八佰伴集团彻底宣告破产,70岁的和田一夫将所有私人财产抵偿债务,变得一贫如洗,租房居住。不过,仅仅时隔一年之后,他就开办了一家国际经营顾问公司,用自己的创业经验和教训传道解惑,重新打拼个人事业。
对于曾经辉煌的过去,和田一夫先生这样诉说心声,“人生时常被喻为一个大舞台,不同的人在舞台上表演着各自的角色。我们来到世上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同时也是来领略自己生命的辉煌。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应该尝试去从事多种职业,尽可能地开发自己各方面的潜能。不论我们身处何等境遇,我们都应拥有这样一分矜持:我的人生,应该这么走过。”
成功是一个过程,没有失败的积累就不能有成功。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成功或失败,都要坦然面对,都要做一个善于从失败中淘金子的人。对那些不成熟的人来说,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到一些理由以解脱他们自身的某些缺点或不幸,却永远不能领悟成功真正的含义。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创业者一方面需要具有精明的商业头脑,正确理解企业运转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全面认识企业现实情形和最佳发展路径,另一方面需要具有不服输的奋斗作风,让自己在任何挫折面前宠辱不惊,并且能随着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对策,找到最好的突破点。
有这么一个下岗工人,从单位领到几千元生活补助费后,经过朋友帮忙,买了一批清仓甩卖的衬衣,每件进价8元,当上了练摊的小老板。他本着“薄利多销”的念头,将售价定为每件10元,可是,连续摆放三天均无人问津,他着急了,无奈中搞了个恶作剧:索性把售价10元后边加了个“0”,变成了每件售价100元。结果奇迹出现了,有不少人讨价还价,不到一天的功夫,衬衫销售一空,平均售价达85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很简单,一件100元衬衫基本符合消费者的购物理念,跨越了“便宜没好货”的大众心理和“质量可信”购物观念,同时又迎合了“薄利多销”的市场规律,所以他“成功”了。
企业的成功既取决于企业家,企业竞争优势关键是企业家!在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中,新观念、新理念是创业者输赢的魔杖。企业领袖的一个重要标志,他们是其所在行业的领导者,他们往往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经营方式、新管理方式的创新者,并且通过其中一种或几种的创新与其成功实践相结合,使企业成为行业的龙头和霸主,一般企业只是模仿者和追随者。
在以快速变化为主要趋势的未来,如何能够不仅靠一次变化取胜,并且保持持续不断变化能力,由被动转为主动,更是对企业领袖的真正考验。
归纳起来,一个可持续发展企业对创业者、守业者的素质和行为有以下4点要求:
1、头脑清醒,适时出手
在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企业家的重中之重,这是企业各个层次的任何人不能讨价还价的行为。一切都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与以往相比,企业日益被要求在今后越来越为了未来进行变革。而如果他们坚持自己过去的做法和行为,那么很多企业将无法应对变化。在许多失败的企业领袖身上,我们常常看到,他们总是面向过去的市场、而不是将来的市场进行规划,最终一步一步地走进了死胡同。
而且,即便冷静地看清了现实,创业者各种主动出击行动的要求和困难程度也不尽相同,需要对应付各种情况有实事求是的理解,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一点,即使是经验丰富、精明强干的第一代创业者也可能对自己的企业产生错误的判断,有时过高地估计企业的能力和心理上的准备程度,有时则估计得过低,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或者变革的速度太快,或者节奏过于缓慢,企业不是崩溃就是坍塌。
对于第二、三代守业者来说,如果凭意气用事、一条道走到黑,只能陷于困境,反之,“没有战无不胜的个人,只有战无不胜的团队”,只要集思广益,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一定能够找到出路。
2、既想做大,还要做强
彼得·杜拉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写道,“公司成长的问题就是从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这便是一个管理观念的问题。成功地成长的首要条件就是管理层要有能力彻底地改变基本的管理观念和管理行为。”
为什么要求管理层必须改变基本的管理观念,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没有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不能创建必需的基础设施;一是他们“往往在准备打过去的战争”,缺乏在感情上做出必需的调整的承诺。
戴尔电脑公司就是一个经典的范例。在该公司成立的最初八年中,它将重心放在快速发展上。到第八个年头,公司营业额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但是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MichaelDell)在他所著的《戴尔直销》(DirectfromDell)一书中提到:“那时候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营业额为5亿美元的公司所拥有的基础设施。我们的电话系统或是财务制度、后勤、部件编号系统和生产系统都跟不上公司当时的发展步伐。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人手也滞后。”
戴尔公司还没有这样的体制或是管理能力去顾及更广更宽范围内的生意。“我们的开支庞大,但公司盈利情况却开始不断恶化,库存和应收账款也越积越多。”戴尔回忆说。幸运的是,戴尔适时对糟糕的情况进行了及时调整,否则,全球IT界一个巨人又会倒下来!
3、富有远见,勇于行动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将企业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领导者,他们先知先觉,在各行各业中一直遥遥领先,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
第二种是跟随者,他们紧紧跟随领导者,及时行动,奋起直追,不甘落后;
第三种是投机者,他们唯利是图,只要有利可图,往往竭泽而渔,没有长期打算的念头,往往昙花一现,短命呜呼;
第四种是落伍者,他们得过且过,满足现状,虽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却缺乏魄力及智慧,行动迟缓,守株待兔。
显然,前二者才能生存,后二者只能惨遭淘汰。
4、注重学习,不骄不躁
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创业者和守业者越来越需要建立学习型和创新型有机结合的组织,否则,只能成为市场中的弱者。
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效地进行集体学习,并为了共同的成功,持续使自己在取得、管理和使用知识上锐意进取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与保守型组织比较,具有以下特征:
1.以开放的态度迎接新观念,鼓励并提供组织成员学习与创新机会;
2.具有明确的组织整体任务及目标,并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拥有广泛的共识;
3.重视成员工作对组织的贡献;
4.有目的、有系统地把学习文化延伸至顾客、资源供应者及与组织产生重要利害关系的第三者;
5.活动内容会随着组织策略和环境而改变;
6.不断地将组织资源运用于发展技巧和知识,并与全体组织成员共享;
7.管理机构更趋扁平化与行动敏捷;
8.擅长组织许多任务团队;
9.与环境中其它组织形成密切的网络联结,可互相分享学习;
10.领导者具有雄心勃勃的学习计划、措施;
11.每位成员学习的过程、结果都能符合绩效要求;
12.每位成员都致力追求最理想的表现。
创新型组织,即由团队创新的规则和技能、创新群体、创新工具、创新知识所构成的体系。
创新型组织与传统组织相比较,具有以下特征:
1.没有僵化的、机械的条条框框限制,在各种变化面前,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2.拥有先进的观念和创造新技术的能力;
3.鼓励提高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
4.具有知识均衡的能力与知识分享机制。这种能力指组织中的任一成员,能够通过分享知识使工作水平、工作效率得到迅速提高;
5.能够产生一批比竞争对手的员工更优秀的核心员工;
6.具有使员工全身心投入与奉献的激励机制与企业文化,该机制能产生最大的企业智力资本;
7.明显地形成了团队创新和无边界创新的技能与风气,能者上,平庸者下;
8.具有新型的中央领导机制与控制机制;
9.具有权力下移的自治的分支领导机制;
10.以先进的知识与创新能力作为核心能力,成为吸引社会资本的主要力量;
11.通过知识创新为顾客创造超值商品;
12.通过知识创新为企业创造新增利润;
13.通过知识创新为员工创造新增报酬;
一般地说,企业领袖往往都经历了3个成长阶段:
1、自助阶段。
企业处于创业阶段,企业领袖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成长,自力更生地开发产品、组建队伍、开拓市场,逐步积累原始资本。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限制,这个阶段往往是一个漫长的时期,今天,随着各种创业孵化体系建立与完善,这个阶段,变得比以往简单和快捷。
2、神助阶段。
企业进入一个大转折的、跨越式发展时期,企业领袖可以借助许多外力快速成长,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这个时期的关键因素,往往依靠外部的几个重大力量推动,如市场发展、政策上的机遇,一笔或几笔重大贸易或融资带来的大资金,引进了突破性重大技术,以及一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顾问机构的介入辅助等等。
一个企业犹如一个人的一生,在发展过程中,企业领袖如果遇到神助之力,往往可以在社会中左右逢源,前途广阔。
3、天助阶段。
企业到了一个发展高峰,获得社会普遍认同和拥护,成为遐迩闻名、妇孺皆知的大众明星式企业。至此,企业领袖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呼而天下应。
对每个创业者和守业者来说,这3个阶段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有自助后才有神助,有神助后才有天助,企业领袖必须审时度势,不失时机,把握好三个阶段运作规律,才能顺天应人,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