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88400000057

第57章 知识分子的精神流亡

《荒原狼》

背景说明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小说家、诗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黑塞出生于德国南部卡尔夫镇一个牧师家庭,他一生在校求学时间很短,主要靠自修涉猎了大量文学、哲学书籍。从德国浪漫派作家歌德、诺瓦利斯,到哲学家康德、叔本华、尼采,再到东方哲学和宗教思想,包括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著作,都对黑塞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黑塞的艺术创作种类繁多,但令他声名鹊起的是他的小说作品,贯穿其中的对个人精神成长的探求,和以自我个性为中心的主题,使他具有一种类似现代存在主义的浪漫派个人主义风格。此外,黑塞还撰写了大量诗歌、散文、杂文、书评,并且擅长水彩画。

黑塞思想的核心是个性的自由发展,因此他极力反对国家主义和技术主义这两种通过标准化和组织化使人异化的力量。他主张个体通过禁欲或纵欲两条途径来摆脱中产阶级的整齐划一。在他的小说中,主人公常常不是极端克制就是极端张扬,在接触进而超越感观体验中发现自我。《荒原狼》是表达这一主题最著名的小说。

发表于1927年的《荒原狼》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一直折磨着50岁的他,他与周围世界的价值观念、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并深感灾难和战争对人的精神带来的巨大损害;另一方面,疾病和婚姻的失败使他几乎面临崩溃的边缘。在创作《荒原狼》时,他不止一次写信给朋友提及几乎要自杀的痛苦。毫不夸张地说,《荒原狼》中描写的正是黑塞对自己灵魂最无情的剖析。主人公哈里·哈勒尔和赫尔曼·黑塞这两个名字的开头缩写字母都是H,并非偶然的巧合。

这部触及心灵深处的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欧洲的销量连续数月名列前茅,在日本则被抢购一空,在东欧和苏联的征订目录上也是排在前列,在美国同样出现了争相购买的热潮。有学者评价说,《荒原狼》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欧美青年、苏联青年甚至日本青年的影响之大不亚于当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而主人公哈勒尔的精神疾病,不是个别人的,而是一代人的、时代本身的精神疾病。

黑塞的小说得益并同时受限于他对表达自我个性的过分执著,因此,诺贝尔奖委员会虽然早在1931年开始考虑给他授奖,但直到15年后才把奖授予他。但他的作品对一颗灵魂在充满敌意的外在世界里寻求自我本质、表明自身价值的历程的描写,无疑是19世纪以来小说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推荐版本:赵登荣,倪诚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名著概要

《荒原狼》没有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众多关系交错的人物,着重描写的是主人公哈勒尔的内心世界。小说分为三个部分,从三个不同的叙述角度构架了一个中年艺术家哈勒尔的复杂灵魂。

第一部分是以一个出版该书的“出版者”的身份,描写荒原狼哈勒尔给他留下的印象。这个出版者同时也是哈勒尔屋主的亲戚,他与哈勒尔有数面之缘且打过几次交道。在这一部分里,出版者描述了一个年近五十、沉默寡言又充满智慧、表情温柔、内心却动荡不安的人物形象,这个名叫哈勒尔的人自称是一只狼,一只陌生的、野性而又胆怯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狼。他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提着两只大箱子,箱子上贴着已经发黄的海外各国运输公司和旅馆的标签,表明他经过了很长的旅途生活。他带来了很多书,每天都在阅读中度过。他生活毫无规律,不像普通人一样享受生活的乐趣,更多的是钻进自己的房间,在封闭的屋内进行精神上的苦旅,完全与世隔绝。这样的一个人,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出版人觉得他是一个举重若轻、才华非凡的人物,眉宇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他的本性又是奇异令人难以捉摸的。突然有一天,这个怪人结账之后不辞而别,从此杳无音信,只留下一份文稿给出版人。这文稿的内容就是小说的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哈里·哈勒尔自传——为狂人而作》,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人公哈勒尔以“狂人”的身份自述生活和心灵世界。

哈勒尔的每一天都是既无特殊痛苦又无特殊忧虑,既无真正苦恼又无绝望的日子,这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一桩美事。但遗憾的是,哈勒尔受不了这种平静的幸福生活,他总是燃起对强烈情感的渴望,不论是极度的疼痛还是欢乐。他觉得自己无法苟同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对平淡无奇生活的向往,因此他感受不到生存的快乐,只能做一只荒原狼,一个潦倒的隐世者。夜幕降临的时候,哈勒尔游荡到十分安静的老城区,经过一家年代久远的修道院,看见门牌上写着“魔剧院”,他想进去但怎么样都打不开门,只好作罢。晃进小酒馆喝了几杯酒后,他又开始在潮湿的街上夜游,一边注视着黑暗的角落,一边沉浸在孤独和疏离的情绪中。突然从一条漆黑的巷子里蹿出一个人,扛着广告牌,上面写着“无政府主义者的晚间娱乐!魔剧院——普通人不得……”他欢呼起来,很想进入,但那个人冷冷地丢给他一本书,便拒绝了他的要求,匆忙离去。

哈勒尔匆忙回家,翻开了这本书,书的内容是小说的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是哈勒尔无意中得来的这本名为《论荒原狼——为狂人所作》的书的内容。这本小册子写的是一个也叫哈里的人的人生,这个人被称作荒原狼,他和哈勒尔有很多一样的地方,令他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觉。小册子深刻地揭示出“荒原狼”这种人在精神和灵魂上的与众不同,且指出荒原狼的一大特征是属于自杀者。

然后,小说又回到第二部分,继续哈勒尔的自述。哈勒尔应邀前去教授家里作客。在那里,一副歌德的画像让他对从前崇拜的伟人产生了怀疑,而教授的客套虚伪令他难以忍受,他像逃离地狱一样跑出来,心情十分沮丧。然后他去了扛广告牌人推荐的黑老鹰酒家,在那他邂逅了一个叫赫尔米娜的漂亮女孩,哈勒尔向赫尔米娜诉说了痛苦,赫尔米娜理解他并指出他的痛苦在于不懂生活。哈勒尔有所顿悟,自嘲自己的迂腐,从此开始与赫尔米娜频频约会和跳舞,甚至同她的女友同床共欢。期间又结识了音乐家帕勃罗,与他一起喝酒谈论音乐,在放纵的生活中仿佛享尽了人间快乐。但是哈勒尔的理智却不断告诫自己这是一种堕落。

不久后,哈勒尔和赫尔米娜参加一个化装舞会。舞会之后,他去了帕勃罗的魔剧院,走入很多不同的房间,每个房间都代表着人类灵魂各个神秘的侧面。哈勒尔也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解救之道,既然世界和自我都是多元的而不是二元的,所以无论是回归人性还是回归狼性都是枉然。面对这个世界所有的悖谬和荒诞,只有用笑和幽默来对付。小说的最后,哈勒终于将生活戏剧的所有“十万”个棋子装进口袋,而且决定反复去体会生存的痛苦,将游戏玩得更好些,“总有一天会学会笑”。

知识链接

尼采

《荒原狼》中几次提到尼采,哈勒尔是个对尼采表现出极大热情的知识分子。毋庸置疑,黑塞本人也深受尼采思想熏陶,因此在这部小说中,尼采的一些思想像影子一样漂移在字里行间,成为活跃整个故事象征意味的一股动力。

作为唯意志论代表的哲学家尼采,反对以理性、逻辑性为核心的现代文明。在他看来,现代文明的要害是内在的贫乏和枯竭,是生命本能的衰竭,因而现代人只能以五光十色的昔日文化碎片来掩盖这种匮乏,造成虚假的繁荣。

在《荒原狼》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与上述思想对应的潜流。哈勒尔对现代文明表现出极大不满,特别是对收音机、扩音喇叭、爵士乐这些新的文明深恶痛绝,因为这些破坏了莫扎特、亨德尔时代真正的音乐,只人为地造成亢奋和假象。

名家评述

他(黑塞)是一位肯探讨问题和自我解答的诗人,具有德国南方人的心灵,表现出既虔诚又自由的混合性格。假如我们忽略了他的热烈的反叛倾向——有关信仰的那股永恒的烈火能使梦想家变为斗士的话,我们也许会说黑塞是一名浪漫派诗人。

——诺贝尔奖授奖辞

黑塞对荒原狼精神危机的分析、对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文化日趋没落的描写,无疑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否定和抗议。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他追求抽象的自由,探索永恒的人生价值,希望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赵登荣倪诚恩《〈荒原狼〉译者序》

精彩推荐

以下节选的是对主人公哈里的描述,也是对荒原狼的解析。

从前有个人名叫哈里,又称荒原狼。他用两条腿行走,穿着衣服,是个人,可是实际上他又是一只荒原狼。智力发达的人能学会的东西他学到了不少,他是个相当聪明的人。但是有一点他不曾学会:对自己、对生活感到满足。他可没有这种本事,他是个从不满足的人。这也许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随时随刻都知道(或以为知道)他根本不是人,而是从荒原来的一只狼。他是否真的是狼,抑或他出生之前就已经被人用魔术把他从狼变成了人,抑或他生下时是人,却有荒原狼的灵魂天性,抑或他自以为是狼这个想法本身只是他的幻觉或疾病,等等,等等,聪明之士尽可争论。譬如说也可能是这样的:这个人在童年时也许很野,很不听话,毫无约束,他的教育者企图彻底克服他身上的兽性,他们这样做却反而使他产生了幻想,以为自己确乎是一只野兽,只是披着一层薄薄的教育与人性的外衣罢了。关于这一点,人们可以长期争论不休,甚至写几本书;但是这对荒原狼却毫无用处,因为他认为,狼只是他灵魂的一种幻觉也罢,还是被魔术一变钻进了他的身体也罢,或者由于严师训斥鞭打而得了狼性也罢,这都无关紧要。不管别人怎么想,也不管他自己怎么想,都不可能把狼从他身上拉出来。

同类推荐
  • 宋代婉约派代表作家研究

    宋代婉约派代表作家研究

    本专著主要从各个角度分析和论述了婉约词的形成风格、主要特点等相关内容以及对宋代婉约词创作的主要代表性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作品风格特点、主要内容、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 斯大林与文学

    斯大林与文学

    研究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生平和活动的著作不可胜数,而“斯大林与文学”还是一个新课题。本书是研究斯大林文学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专著。内容包括: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即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关于文学的主要论述;斯大林领导文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他制定和实行各种文学政策的过程以及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论;斯大林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交往,与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的联系,对“同路人”作家的态度等。
  •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蒙新甘宁考察记

    蒙新甘宁考察记

    本书记载了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的人口、教育、风俗、宗教、部落情况;以及蒙、新、宁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情况等内容。
  • 故乡水

    故乡水

    《故乡水》,是“无法寻找到故园”的游子李文俊老先生年届九十高龄遴选出的一本特别的散文集——创作散文加翻译散文。 创作散文部分,涵盖回忆童年在上海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的工作和学习,与译界同仁如钱钟书夫妇、萧乾等人的真挚友情,也有旧时光里淘书、玩古董、出国奇遇等生活记趣。所选篇目文采斐然,语言朴实无华又生动活泼,有情趣有史料,正如作者所希望的,“花些力气,把数年前的种种琐事一一变为可以稍久保存的铅字”,从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活侧面。 翻译散文部分,读者可以静心聆听女作家威拉·凯瑟那场神秘而美丽动人的“邂逅”,或者跟随法利·莫瓦特前去领略诗一般“雪”的王国,更可翻开《密西西比》,走进文学大师福克纳隐秘的个性世界。
热门推荐
  • 校花姐姐爱上我

    校花姐姐爱上我

    爱,初来的时侯总是让人捉摸不透,爱结束的时侯又让人缠绵悱恻,初恋,大学的初恋,苦涩之味日渐浓郁,他像一杯清茶,需要我们细加品尝。
  • 全球第一大吃货

    全球第一大吃货

    “太白星君”“陛下”“天不可无规无矩,食不可乱造胡来,东厨司命神格暂失,急需寻得一名代理食神,掌管天下食道,此事交于你了。”太白星君面无表情,内心早以吐槽“原来天下饮食道理无人约束,怪不得最近老是有一些奇怪的贡品,不过那牛奶泡面口味还真是不错。”“敬遵玉帝法旨。”
  • 绝天武帝

    绝天武帝

    穆家穆轩,一代天骄,意外中灵力散尽,遭到众多家族的冷落与白眼开始处处不得志。在一次意外坠崖中,穆轩得到了一枚戒指,从此人生发生逆转。曾欺压他的人,以牙还牙;曾一落千丈的家族,由此崛起。
  • 剑客马云,刀客史玉柱

    剑客马云,刀客史玉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市场经济的激战中,商场便是江湖,商人就是侠客。中国电子商务之父马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中国营销之父史玉柱:刀法所至,财富遍地。马云和史玉柱都是中国企业界的“异类”,都是豪气冲天、疯言疯语的“偏执狂”,都带领各自的团队在江湖上翻云覆雨、纵横捭阖……
  • 禾秋与解忧研究所

    禾秋与解忧研究所

    关于情绪的一个故事,有时候没有情节,只剩情绪。禾秋:给半个世界就够了,可以吗?
  • 惑乱江湖之好事多错

    惑乱江湖之好事多错

    只想与弟弟平安度日,却突然飞来横祸卷入江湖是非;本想随波逐流,保住小命,却被屡次推上风尖浪口,还成为人人垂涎的禁蛊“冥光”!几张羊皮图,几朵滥桃花,既然我命由我不由天,看她狗腿彪悍小女子如何祸乱江湖,咸鱼翻身!“他人伤你一分,我便还他十分,天下人负你之深,我便为你屠尽天下又何妨!”即使是乱世浮萍,也终会找到停泊的港湾,那她的港湾又在哪里?
  • 乱世征战之群英传

    乱世征战之群英传

    大宁王朝历21帝,立国318年,元昊6年宁哀帝在瓜州被三州太府司马桧杀害,自立为帝,以三州之地建国“东江国”开启了诸国并立,军阀混战的“新时代”
  • 相爱相杀

    相爱相杀

    暴力青梅在磕磕绊绊的道路中撞头,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她的竹马一直还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阿栖

    阿栖

    白日做梦。瞎说胡写。自己爽爽。不问信仰,普及文化。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