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04600000010

第10章 谁与争锋景德瓷

有关中国陶瓷业的发展情况,“景瓷宜陶”是人所尽知的,其中的景瓷,指的就是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瓷器。

作为中国瓷器之都,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是景德镇的旧称,东晋时始设新平镇,唐武德四年(621)设新平县,开元四年(716)改名为新昌县,天宝九年(742)才更名为浮梁县。这句话说明从汉代开始,景德镇就有生产陶器的历史,只不过当时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产品“蜒植朴素,即古之土脱碗也,只供迩伪粗用也”。到了六朝的陈代,景德镇开始受到官府的注目,《江西通志》称:“陈至德元年(583)大建宫殿于建康,诏新平以陶础贡,巧而弗坚。再制,不堪用,乃止。”这说明当时景德镇在制瓷技术上已掌握了一定水平,只不过因烧成温度不高,胎质疏松,才辜负了官府的一片厚望。到了唐代,情况有了很大改变,景德镇两窑之一的陶窑生产的“假玉器”被作为贡品进御,霍窑生产的瓷器也团胎体轻薄、洁白如玉而备受关注,这时,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才开始踏入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阶段。

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它拥有丰富而优良的瓷土原料和烧瓷燃料。景德镇本地就是一个瓷土的重要产区,浮梁东乡高岭所产的瓷土,是制瓷的优质原料,中外学者把这类瓷土称之为“高岭”(Karlin)土,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即成。”高度评价了高岭土。另外,景德镇的烧瓷燃料松柴和槎柴也相当丰富,松柴指大松树块柴,槎柴指松枝和其它杂枝,前者用于烧细瓷,后者烧粗瓷,至明代以前,一窑所成用的燃料基本上是“柴槎兼用”。由于瓷业的不断发展,燃料供应逐渐由浮梁一县扩展到东达婺源、南至乐平、西到鄱阳东北各乡的广袤地带。

进入宋代,受茶饮社会化的深刻影响,瓷业生产受到极大刺激,陶瓷业分外繁荣,不同风格的瓷窑体系纷纷出现,闻名于世的有北方的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和钧窑系,南方的龙泉窑青瓷系,吉州窑及建窑的黑釉瓷系,景德镇则当之无愧地成为青白瓷系的杰出代表。

北宋景德元年(1004),宋真宗赵恒诏令在浮梁县昌南镇开办御窑,烧造御器,器底书“景德年制”款识,并将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据蓝浦的《景德镇陶录》评价,这种御器“光致茂美,四方则效,于是天下都称之为景德镇瓷器。此后景德镇之名著,而昌南镇之名遂微”。由此,景德镇开始奠定了自身在陶瓷业中的地位。

宋代是景德镇瓷业烧造技艺日趋成熟、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阶段。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且开始掌握了多彩施釉和各种彩绘技术,宋代的青白盏茶具,主要产自于景德镇,且享有盛名。宋人彭器资在《送许屯田诗》里评价道:“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元朝统一中国后,结束了长时期的分裂状况,神州大地又一次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由于蒙古族落后的生产方式的影响,曾给瓷业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逆转,但由于原有基础雄厚,加之统治者很快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于至元十五年(1278)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辖属将作院,专门掌管“烧造瓷器,并漆造乌尾棕、藤笠帽等事”,对景德镇的瓷业烧造,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在这种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元代景德镇的制瓷工艺有了新的突破,并冠绝国内窑群。研烧的青花和釉里红瓷器,成为中国陶瓷史上划时代的杰作,这一新的成就,拓展了釉下彩和颜色釉装饰的新工艺。高温烧就的“枢府窑”卵白釉、红釉和蓝釉,是熟练配制各种金属呈色剂的重要标志,从而结束了元以前瓷器釉色“仿金类银”的局面,开创了五彩缤纷的颜色釉装饰新天地。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茶具,更因淡雅滋润,成为国内茶人的珍赏,而且还作为友谊的使者,远销国外,特别是在曰本,因享有“茶汤之祖”美誉的珠光特别喜爱这种茶具,而把它定名为“珠光青瓷”。

元代景德镇瓷器生产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对官府瓷生产进行了严格控制,凡诸民窑定烧的官府瓷,均应“有命则供,否则止”,严禁超规模、超数量烧制,在瓷器内壁还模印“枢府”、“太禧”、“福禄”或“福寿”款识,这是中国瓷器史上运用官窑款识官搭民烧的开端,为明清时代官窑款识的流行开辟了先河。

如果说明以前中国瓷业生产是“百花争艳”的话,到了明代,基本上就是景德镇“一花独放”的局面,景德镇的瓷器产品几乎占领了全国的主要市场,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由此而赢得了“瓷都”之桂冠。

景德镇瓷业烧造的盛况空前,使得其吸引力与凝聚力也极度高涨,全国各地的制瓷名师巨匠,纷纷奔走,齐聚景德镇,呈现“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喜人局面,人才济济反过来又推动了瓷业的发展。

明代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出现了“官民竞市”的欣欣向荣景况。除洪武初创办官窑“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御用瓷和对外贸易用瓷外,民营窑厂的规模也得到扩展,到嘉靖年间,“浮梁景德镇民以陶为业,聚佣至万余人”。官窑民窑并存,并互为影响,有利于制瓷工艺的改进,从制胎成形,挂釉施彩,到窑场改制,烧造火候,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于是,“南北名窑,唐宋佳作,无不汇粹于此”。

景德镇的近千座民窑,是其瓷业生产的主流。从其烧造的产品来看,面向普通大众的青花碗盏占了很大比重。由于官窑采用“钦限”御器在民窑中烧造的办法,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注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营窑场烧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至嘉靖、隆庆以后,民窑青花产品质量几乎已与官窑水平相近。特别是到了明代中叶,随着制瓷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民营窑场激增,制瓷工匠的集中和瓷商的汇集,景德镇瓷业更加兴盛繁荣,成为一个“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的瓷业都市,使得民窑的生产量相当大,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元年(1436),浮梁县民陆子顺一次就向朝廷进贡了瓷器五万余件。

民窑除生产一般民用产品外,还能烧造颇为高档的精品瓷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明人王宗沐在《江西大志·陶书》记载:“自燕云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皆取于景德镇。”

高度发达的民营窑场,造就了一批享有盛名的制瓷名师。当时的杰出艺人有“崔公窑”的崔国懋,以制青花及彩瓷茶酒盏见长;“周公窑”的周丹泉,以制白瓷印章得名;“壶公窑”的吴为,所造脱胎茶酒器,薄如鸡蛋幕布,莹白透明,称为“卵幕杯”。此外,著名艺人陈仲美和吴明官等人,也都享有盛名。

由于官府对彩釉瓷器的使用规定甚严,对原材料也严加控制,故民营窑场大多以烧造白瓷与青花瓷器为主,流行于全国各地的青花瓷器中,多数是景德镇民窑制品,这也正是景德镇明代瓷业的一大特征。

与民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官窑的生产就占据了许多得天独存的条件。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朝廷在景德镇珠山开办御窑,并派遣督陶官来管理窑务,监督烧造,运至京城,以满足宫廷用瓷的需要。这是朝廷首次在景德镇设置生产御用瓷器的专门机构。

由于所处地位的差异,得到朝廷重视的官窑,占据了上等窑场和优质原料,汇聚了各地的名工巧匠,而且分工细腻,各有专职,在制作上只求精工,不计成本,因此,官窑产品无论就胎质、造型、釉彩等方面都精益求精,堪称工艺史上的杰出代表作。

据文献记载,官窑在明初建立时有窑20座,到宣德年间增为58座,设有六种不同类型的风火窑、色窑、大小窑,大龙缸窑、匣窑和青窑,各类型窑场严格按分工生产不同的产品,如青窑烧小件器,色窑专烧颜色釉。据程廷济《浮梁县志》记载,御器厂内的分工有23作,即:“大碗作、酒钟作、碟作、盘作、钟作、印作、锥龙作、画作、写字作、色作、匣作、泥水作、大木作、小木作、船木作、铁作、竹作、漆作、索作、桶作、染作、东碓作、西碓作。”“陶工、匣工、土工之有其局,利坯、车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规制,各不相紊”。(引自蒋祈:《陶记略》)这种严谨的分工协作,使生产专业化程度大为提高,对提高瓷器的质量和产量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茶事、祭祀、赏赐及日常生活的需要,宫廷用瓷的烧造数量惊人,仅宣德八年(1433),官窑就一次性地烧造龙凤瓷器443500件。以后到嘉靖、万历年间,每年烧造的御用瓷器也不下十万件。其中隆庆五年(1571),烧造的里外鲜红碗、盅、瓯、瓶并大小龙缸方盒共十万五千余件,官窑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景德镇瓷器在明代的突破性进展,主要反映在施釉技术上,除传统的青花瓷更上一层楼外,又先后创造了各种彩瓷,备受中外赞誉。按制瓷工艺分,景瓷可分为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和颜色釉四大类别。

釉下彩指青花和釉里红瓷。

釉上彩是因彩绘在釉上勾绘而得名。工艺上是指在已经高温烧成的瓷器上再进行彩绘,然后再以700℃-900℃的低温烘烤,使彩色不致脱落。它包括釉上单彩和釉上多彩。

斗彩指的是釉下彩和釉上彩拼逗而成的画面,所以又称为逗彩。

颜色釉是指各种色泽的高温釉和低温釉,可分成一种色泽的单色釉,以及多种色泽施于一器的杂色釉。

明朝各代中,以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和万历年间的成就最为非凡。

永乐时期,青花瓷的制作是官窑瓷器生产的主流,胎质洁白细腻,釉汁晶莹肥厚,青花色泽浓艳是其主要特点。这一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在带走了大量瓷器的同时,还给瓷业生产引进了进口的“苏麻离”青料,使得烧造的产品呈色浓艳,带有宝石蓝的光泽,十分逗人喜爱。

永乐瓷的突出成就还体现在单色釉的突破上,这一时期的单色釉,一改元朝和明初青白呆滞的色泽,创烧出极负盛名的甜白、青白、翠青、冬青、红釉、蓝釉等新品种。

永乐甜白釉产品,釉汁洁白,温润如王,肥厚如脂,给人以一种甜的感觉,故有“甜白”之称。另外,这种白瓷还可以填上各种彩色烧制成彩瓷,因此,又称“填白”瓷。甜白瓷有厚薄之分,薄胎器可以薄到半脱胎的程度,因此,甜白釉瓷有“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磐,明如镜”的美誉,代表了白瓷的最高成就,成为划时代的珍品。

永乐甜白瓷常见“永乐年制”的篆体款识,由于身价极高,后世多有仿制,尤以清代康熙、雍正朝的仿制品最多。

永乐红釉也极负盛名,影响远在元明诸多红釉之上。其胎质更趋精细,施釉匀净,还原气氛恰到好处,发色呈鲜艳的红色,因此又称“鲜红”釉,或称“宝石红”、“霁红”、“积红”,由于这类瓷器常用作祭器,因此又叫做“祭红”。

关于“祭红”,民间还有个美丽而凄婉的传说:有个窑工接到官府命令,限期烧造一批产品,由于要求极高,釉料又缺乏,眼看无法完成任务,可怜的窑工愁眉苦脸,只有闭目等死。这时,窑工美丽的女儿为了救父,毅然只身跳进窑池,用自己的鲜血浇灌,终于烧造成了一窑鲜红欲滴的瓷器。为了纪念这位舍身救父的姑娘,人们就把这种红釉产品称为“祭红”。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一件艺术品,都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的确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如果说永乐是明代瓷器的开创和发展阶段,那么,宣德则是其鼎盛时期。据蓝浦《景德镇陶录》载称:“宣窑,宣德间厂窑。所烧土赤埴壤,质骨如殊砂,诸料悉精,青花最贵。色尚淡,彩尚深厚。以甜白、棕眼为常,以鲜红为宝,器皆腻实,不易茅蔑。”

同永乐一样,宣德朝也是青花瓷生产的黄金时代,而且宣德青花更趋精致,达到了中国古代青花瓷的巅峰。

宣德青花瓷具有如下特点:①大部分有“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款识;②色料一般采用进口“苏麻离青”和国产钴料;③惯用小枝笔着彩,器物显现深淡的笔触痕,且不见整片一笔涂抹的画法;④大部分底部施釉;⑤器物以矮圈足为多。这些大致是区分永乐和宣德青花瓷的主要依据。

宣德青花碗器形较多,但胎壁大多厚重,是深受茶人喜爱的茶具。

另外,宣德的釉里红和高温铜红釉瓷器的烧造技术也有大幅提高,令人赏心悦目的各式彩瓷茶具,构成了茶具生产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近三十年的禁烧变故后,成化朝瓷器的风格大变,与永乐、宣德瓷的雄健豪放不同,成化瓷器的造型玲珑秀丽,胎釉细润晶莹,彩料精选纯正,色调柔和宁静,画面淡雅幽婉,轻盈秀丽的风格独步一时。特别是斗彩质量空前绝后,颇具盛名。青花瓷的着色也采用了双勾线条,一笔涂抹的上色法,层次感不太明显。白釉器也更加精益求精,甜白器一般为半脱胎,制作规整,碗、杯、盘的器形较多。

正德朝瓷器也堪称承上启下,器形朝多样化发展,生产的茶具主要有碗、瓶、罐与执壶等。彩瓷方面以素三彩最为突出,以黄、绿、蓝、紫为主,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器物瓷坯上刻出纹饰,高温烧成素瓷,再满施各种色釉,然后在剔出纹样部位,填以所需各种色彩,以低温第二次烧成。

嘉靖时期,由于对外交流和经贸的扩展,瓷器大量外销,促使产量和品种迅速增加。烧制的品种主要有青花、颜色釉和彩瓷,民窑彩瓷的生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而五彩瓷的出现,开创了彩瓷烧造的新局面,为中国陶瓷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嘉靖的官窑青花瓷,改用源自西域的回青料,又称“青金蓝”或“佛头青”,色泽更为浓翠艳丽,构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彩瓷的生产更是盛况空前,釉上三彩、五彩,青花五彩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茶具生产以茶碗、茶壶居多。

万历一朝,正值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时期,宫廷用瓷激增和对外贸易发达,使得景德镇的制瓷业更加繁荣,官窑青花五彩器的烧制成绩显赫,无论数量与质量,都达到了顶峰,而民窑在仿制古代名窑瓷器方面也十分成功。茶具生产常见的有茶碗、茶杯和提梁壶。稍后,景德镇的官窑生产逐渐从顶峰跌落下来,走向衰退,但天启年间尚能见到活跃的瓷器外销,在日本发现一批天启青花瓷,有茶具、香盒等器具,都是按日本的风格设计制作的外销瓷。

综上所述,明代景德镇的瓷业生产是相当繁荣的,在原有青白瓷的基础上,广大瓷工艺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先后创造了各种彩瓷,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纷纷出现,用来装饰茶具等日用瓷后,使得造型小巧,胎质细腻,色彩艳丽的茶具,成了珍贵之极的艺术品。明人刘侗、于奕正著的《帝京景物略》就有“成杯一双,值十万钱”的记载,另外,数量庞大,涉及面极广的外销瓷,不仅传播了中华文明,而且还成了联系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名噪天下的景德镇瓷器,为中国博得了“瓷器王国”的美誉。随着明王朝内忧外患的不断,景德镇的瓷器生产逐渐陷于停顿,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至清代,景瓷生产才有了复苏和进一步的发展,在“景瓷宜陶”的天平上顽强地争得了平衡,这是后语。

同类推荐
  •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钢琴家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钢琴家

    什么是快乐?快乐是社会的认可,是心灵的满足,是成功的愉悦。让学生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老师,如果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学习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和快乐的。要让学习快乐起来,让教育鲜活起来,《快乐学习(套装共20册)》将使我们的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 在美的和音下共同成长:杨浦区中学音乐、艺术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汇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在美的和音下共同成长:杨浦区中学音乐、艺术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汇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杨浦区中学音乐、艺术学科教育教学成果汇编。共分为三大篇章:教学设计篇、论文篇、培训篇。其中,教学设计篇中分为音乐类和艺术类,音乐类中有10篇课例,艺术类中有12篇课例;论文篇中有11篇论文;培训篇中有7篇培训论文。本书囊括了14位骨干教师的这两个科目的经典教学设计案例、论文集以及多项重要培训课程,并介绍了各经典音乐的音乐特点、音乐元素和乐器。
  • 金属陶器(上)

    金属陶器(上)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36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影视配音艺术

    影视配音艺术

    本书翔实介绍、分析了传播学中影视传播分支下的影视配音艺术的相关知识和创作技巧,深入浅出地引领读者走进缤纷而隽永的配音艺术世界。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分析声音及其在电影中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回顾影视配音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二篇通过精选十部优秀译制片,由原片及配音再创作,将影片背景、译制艺术特色评析、演员配音表演艺术分析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旨在让学习者和创造者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养分;第三篇详尽阐述了配音艺术的创作基础、创作环节和方法、技巧等。在写作中力求贴近实际,追求通俗与优雅、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怎样写好钢笔字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怎样写好钢笔字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热门推荐
  • 闺阁榜

    闺阁榜

    闺蜜之事,止于阁:闺中秘笈,十大美男榜单最帅的男人,泠雒、、、最神秘的男人,狂草书生。最老实的男人,峰无心、、、最聪明的男人,峰无崖最懦弱的男人,刘禅、、、最有才华的男人,曹植。最成熟的男人,负洋溢、、、最会讨女孩欢心的男人,孙登。最有野心的男人,刘永、、、最有权势的男人,曹丕。
  • 穿越时空来爱你

    穿越时空来爱你

    传说,她是冷王最爱的女子。传说,她是逍遥宫的二宫主。传说,她美若天仙,却冰冷无比。传说,她有一双银眸,妖艳无比,勾人心魂。手上一个水滴形冰蓝色的胎记,让人失魂。传说,她擅于易容、用毒、暗器、武功高强,世间少有人能比。手中银丝,噬人魂魄,杀人于无形,只在瞬间,魂飞魄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纪少今天追到林大佬了嘛

    纪少今天追到林大佬了嘛

    浪荡不羁的林大佬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满身是血的男人,本无心救人,可看到那张帅气逼人的脸之后还是把他拖回了家π_π可谁知这个男的居然要以身相许!!!林大佬扶额-_-||本以为这个女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学生,谁知多层身份被发现后,男主忍不住吐槽“我这个男朋友还有什么用?!”
  • 超神造化系统

    超神造化系统

    天庭崩,仙源碎,仙道破灭,武道兴盛。人族势弱!妖魔横行!医学院学生秦轩,在研究大奶牛为何不产奶时,被一牛蹄子踢得不省人事,再次醒来,已到了天界之中。骑着哮天犬逛街拉风不?做二郎神的女婿牛逼比?……………………超神造化系统,打造超神的存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神再临

    剑神再临

    一代剑明因为解封凶兽犯下大错被贬下凡沦为一介体弱多病的凡间少年,因为一个偶然的遭遇让他拥有了前世的记忆,而他也为修炼回前世修为而踏上艰苦的旅程……本书交流群:425079642喜欢本书的童鞋可以加群,可以向作者申请编入属于你的专属小说人物。
  • 混沌君歌

    混沌君歌

    十八年前,诸神为了封印上古魔帝,以身献祭。那一战,惊天地泣鬼神,诸神陨落,被后人称为,诸神黄昏日。被封印后的魔帝,将会渐渐消亡。上古魔帝不甘心就此失败,用他最后的力量,化为结晶,注入到一位拥有光暗双重血脉的孩子身上,希望那孩子,能再次重现魔帝辉煌,血染诸天,为他报仇雪恨…………“魔种现世,必逆乱诸天,可疑之人,全部诛杀。”那一次,尸横遍野。十八年后,一位名为炫天的青年,横空出世。
  • 刺客信条:奥德赛

    刺客信条:奥德赛

    一个被家族判处死刑,拥有斯巴达血统的雇佣兵——卡珊德拉,开启了一段从被家族抛弃之人到传奇英雄的史诗旅程。起初,她只是一个一文不名的斯巴达人,为了洗刷耻辱,找到真相,她身经百战,历经艰难险阻,并逐步揭开其神秘血统背后的真相。
  • 秦时明月之良殿快到碗里来

    秦时明月之良殿快到碗里来

    苏小沫,外表萌妹子,内心女汉子!狗血穿越到秦时明月世界,附身在一个被饿死的女孩身上,唉!怎么走哪都倒霉啊,既来之则安之,按照剧情君,还是火速寻找一个避风港吧。在众多的选择下,最后小圣贤庄入了她的法眼,为啥呢?那里有主角啊主角!跟着墨家巨子混,还怕没饭吃?!可是,苏小沫越混越觉得,正太已经满足不了她的重口味了。小良,你就从了我吧O(∩_∩)O哈哈~
  • 东方不败西方菜

    东方不败西方菜

    [花雨授权]不可一世的国王,只会玩游戏的皇后,歌声像放屁的花腔女高音,外加呆滞又悲伤的老头子。这样的四个人组成的西方乐团会发生怎样奇妙的故事?如果加入一个现代化的电子合成器,效果又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