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04600000006

第6章 侈糜相夸金银具

中国饮茶史上向来就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宋朝茶事,总体上离不开品和斗,这种社会风气,深刻地影响着人们,以至他们在茶文化的整个过程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挖空心思闯出新路。北宋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就很客观地谈到:“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陵(即宋徽宗)时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宋徽宗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当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亨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以至宋朝的茶学专著虽多,却都没能走出这个怪圈,一律在钻牛角尖,对茶质、茶艺、茶具的过分讲究,形成了宋代的茶风,如果崇尚质朴自然的茶神陆羽泉下有知,不被气歪鼻子才怪呢!

我们先来看看宋代流传下来的茶学专著,有专谈斗茶技术要领的,如蔡襄的《茶录》,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有品第茶品高下的,如黄儒的《品茶要录》;有专门记载皇家茶园茶叶制法及品名的,如赵汝的《北苑别录》、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有专论福建建安名茶的,如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真是详之又详,蔚为大观。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茶饼制作愈趋小巧、精致,象“白芽”、“龙团胜雪”、“小龙团”、“密云龙”等茶,光听茶名就可知其珍贵价值了,大文豪苏轼由是感叹:“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茶如是,茶具也自不能免。同唐朝的质朴相反,宋朝茶具走向了一个极端,变得非常讲究。人们不但在乎茶具的功用、外观和造型,而且更看重其质地,由前朝的陶或瓷,发展为玉、金或银,并相沿成风,日趋奢侈。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记载:“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备,外则以大缕银合贮之。越南仲丞相帅潭日,尝以黄金千两为之,以进上方。”一副茶具竟然要值一千两黄金,固然说明了茶具在宋人心目中的份量,但这种奢侈腐化,也反映了宋人失衡的心态,泱泱大国屡被小国欺压而至国威扫地的遭遇当然是切肤之痛,但不在政治上发奋图强,却深陷于市井文化的沼泽之中,这是不是宋人的悲哀?让人更难理解的是,周在《清波杂志》里告诉我们,造这种茶具,“工值之厚,等于所用白金之数”,“士大夫家有之,置几案间”,“但知以侈靡相夸,初不常用也”。这种金碧辉煌的茶具,成了士大夫案头的装饰品,纯粹是为了夸豪斗富的摆设,这又是茶具本身的悲哀!

当然,绝大多数人对茶具还是珍爱有加的,北宋失意文人唐庚就曾写了一篇名叫《失茶具说》的文章,借茶具遭窃之事,对世事大发议论,并从中描述了自己的特殊情感。文章是这样写的:

“吾家失茶具,戒妇勿求。妇曰:‘何也?’吾应之曰:‘彼窃者必其所好也。心之所好则思得之,惧吾靳之不予也,而窃之,则斯人也得其所好矣。得其所好则宝之,惧其泄而密之,惧其坏而安置之,则是物也得其所托矣。人得其所好,物得其所托,复何求哉?’妇曰:‘嘻!乌得不贫?’”

我们无从知道唐庚的茶具是金抑或是银制,但唐庚酷爱饮,却不是道听途说的,他常与友人聚会欢饮,并曾写过一篇短文《斗茶记》来记录此事。他的茶具被人偷走却告诫妻子不要查找,并说了一番富含哲理的话,茶具虽然被人偷走,但行窃者一定是爱它之人,他一定会悉心保藏,再也不至于遗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得遂愿,物得其所,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这种达观的态度,既反映了唐庚的思想境界,也体现了茶具在他心目中真正的价值,这种豁达,是任何有形有价茶具都无法比拟的。

仿佛为了印证宋人的奢华成风,有关茶学著作对茶具的质地不约而同地作了苛刻的要求,我们试从蔡襄的《茶录》和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里撷取几个片断便知端的。

(1)《茶录》:

砧椎砧椎盖以砧茶。砧以木为之,椎或金或铁,取于便用。

茶钤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

茶碾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喻石皆能生钅生,不入用。

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

汤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2)《大观茶论》

罗碾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

瓶瓶宜金银。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蔡、赵两位对茶具的要求是惊人的相似,炙茶、碾茶、点茶和贮水用具一律是金碧辉煌或银光闪闪,饮茶用的茶盏也一致要求用名贵的建盏,可以说,宋代茶事的奢靡之风,与他们二位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联系到宋人当时侈糜相夸、斗豪斗富的风气,这种要求未必全是从茶艺的需要出发的。

当然,崇金尚银似乎不能全怪宋人,他们的前辈唐人苏曾经洋洋自得地写了一篇名为《十六汤品》的文章,内中根据汤器质地的不同,划分了五种汤品,即:

“富贵汤以金银为汤器,惟富贵者具焉。所以茶功建汤业,贫贱者有不能遂也。汤器之不可舍金银,犹琴之不可舍桐,墨之不可舍胶。”

秀碧汤石凝结天地秀气而赋形者也。琢以为器,秀犹在焉,其汤不良,未之有也。

压一汤贵欠金银,贱恶铜铁,则瓷瓶有足取焉。幽士隐夫,品色犹宜,岂不为瓶中之压一乎?然勿与夸珍衔豪臭公子道。

缠口汤猥人俗辈炼水之器,岂暇深择?铜、铁、铅、锡,取熟而已,夫是汤也,腥苦且涩,饮之逾时,恶气缠口而不得去。

减价汤无油之瓦,渗水而有土气,虽御胯宸缄,且将败德消声。谚日:茶瓶又瓦,如乘折脚骏登高。好事者幸志之。

五种汤品,仅观其名就可优劣自判,喜欢“斗”的宋人自不会选择用无釉之瓦盛放的“减价汤”了,自然会直奔金银玉器名之的“富贵汤”与“秀碧汤”了,于是,崇金尚银就变得再自然不过的了。

在宋朝的大量诗文中,也有相关茶具的记载,范仲淹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释惠洪“金鼎浪翻螃蟹眼,玉瓯纹刷鹧鸪斑”,都无一例外地说明了金银茶具在宋代的普及和炙手可热。近年在福建福州出土的许峻墓中的一批茶具,为我们印证这一点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许峻(1223~1272),字景大,是南宋福建建唐(今福清长乐)人。出身子名门望族,自己也官至架阁朝清通判。在他的墓里,发现了一批精巧别致的茶具,计有鎏金银碗托、盏、执壶、茶罐、银钵、银壶、铜筷、铜夹等点茶饮茶用具。这些金银茶具,是宋朝侈糜豪华茶道的一个缩影。

富足的生活,畸形的文化,腐败的政治,颓废的国威,是造成宋人追求富丽豪华的茶道的主要原因。其实宋人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晁冲之曾赋诗作文:“争新斗试夸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对斗茶现象口诛笔伐,但到后来,他自己也欲罢不能而深陷于其中,以至又“老夫病渴手自煎,嗜好悠悠亦从众”。这说明对一种社会现象,仅凭个人的微薄之力是无法改变的,灰心之余也只好随波逐流了。

在极力追求茶具的精巧豪华之余,宋人针对点茶、分茶当道的客观现实,对前朝茶器也作了一番改进,首先就是创制了茶筅,也就是竹帚。据《大观茶论》载:

“茶筅以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歌疏劲,本欲壮而未必,当如剑瘠之状。盖身厚重,则操之有力而易于运用,筅疏劲如剑瘠,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

这种用老竹制成的竹帚,用于煎茶后分茶前来搅动茶汤,只有厚重才能有力地搅动茶汤,使汤花密布,分茶后汤花不易消散。这种源于斗茶,但却毫不起眼的小竹帚,很快传入日本,融进了日本茶道之中,并保留至今。

在煮水器方面,唐代风行一时的也基本绝迹,而代之以更为小巧精致的铫、瓶之类。陶彀《清异录》说:“当以银铫煮之佳甚,铜铫煮之,锡壶注茶次之。”铫即吊子,是一种有柄有嘴的烹煮器皿。对茶瓶的要求也一样,蔡襄说:“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宋徽宗在《大观茶论》里说得更为详细具体:

“瓶宜金银,大小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很显然,不用而改为有柄有嘴的茶铫茶瓶,其目的还是为了适应斗茶的需要,所以,宋代的茶瓶一般都是鼓腹细颈,单柄长嘴,这一点在出土文物中已得到验证。用这种茶瓶注水,容易控制自如,因此,更利于斗茶者技艺的发挥。

综上所述,宋朝茶具的损益,是以斗茶为中心的,这与前朝有相似之处,但更存在本质的差别,从艺术品饮的角度看,宋比唐要更为发达,其普及性与专业化程度要高一些,但也正因为如此,宋人失却了一份恬静的心态和清雅的情趣,更多的却是流于世俗。在这种市井文化的深刻影响之下,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的茶具,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沦落为权贵们夸豪斗富的替代品。宋人失衡的心态,使他们不可避免地步入了误区,这的确给茶具艺术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虽然,宋代茶具并非乏善可陈,以品饮艺术推动茶具的生产和发展,其结果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珍贵的实物遗产。

同类推荐
  • 设计与真理

    设计与真理

    本书将“设计”从狭义的专业概念中解放出来,放置到现代人类生活的诸种行为中去考察,分析了在人类的精神层面设计活动如何发挥作用,并试图在最后提出,整个社会的自由创造与人精神的自由创造如何通过设计思维达成,是一种对跨学科人文研究热潮的回应。除了一般的产品设计、建筑设计,作者用大量笔墨论述了个人时间日程的设计、知识架构的设计、公司管理模式的设计,以及社会制度(也即如何实现自由)的设计。文中列举的案例除了汽车、家具外还有大量艺术品、文学作品甚至社会法案。设计与文明的诸种面向深度碰撞。
  • 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

    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

    好莱坞电影娱乐构成了各国大众的生活方式并成为其文化想像的重要内容。娱乐本身没有价值,娱乐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开发并满足大众身上与生俱来的娱乐本能。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好莱坞则是这个机器的主人。好莱坞电影生产的突出特征就是市场化、大众化和娱乐化。好莱坞电影是一种电影娱乐,更是一个群众的表演场所,因此,并不是好莱坞影片本身就是一个白日梦,好莱坞是观众在电影院和好莱坞共同构建了一个白日梦。好莱坞电影始终保持着创新性,并通过与时俱进的方式,使得一切发明能够符合行业标准,成为未来电影工业的元素。好莱坞票房策略就是影片构成元素的“世界化”。好莱坞通过这种“票房魔法”给全球观众提供不间断前娱乐。
  • 在喧嚣中听见宁静

    在喧嚣中听见宁静

    本书研究了中国古典戏曲音乐,结合河南戏曲的实际,论述了它们民族和地方的特点,并详细分析了这些剧种的独特歌唱方法。
  • 你的,大大的坏:远离标准答案的影评

    你的,大大的坏:远离标准答案的影评

    正在这里争先恐后急待读者翻阅的20来万字,拼合成为周大侠40余篇“最放肆的写作”,由电影说开去,从文化到社会到政治到经济,话题均沾。全书分为“那些事”“那些片”“那些人”三辑,曾经以“中文写艺评,英文写时评”左右开弓的作者,如今逐渐模糊了两者的界线,发掘电影折射世界,调侃世界化于电影,为君引来诸般话题,精准评述人性之微、暴力之道、情感之曲、规则之妙,笔调轻松活泼,“坏”得颇具风味,读来似乎能看到作者浮现在脸上的浅笑。本书可视为《莎乐美的七层纱》的续作,其书写影评的“反专业”倾向令人眼前一亮。
  • 演员自我修养(第2部)

    演员自我修养(第2部)

    本书是俄苏杰出的戏剧艺术家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为日记体形式,主要探讨体现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其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历史上被证明了的,通过了试验,被演员职业检验过的东西,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精华所在。不管是国内的北京人艺还是好莱坞的艺术家,都以学习本书为荣。此次翻译的版本是莫斯科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版本,完全忠实于原著,全面贴切地反映了作者的意图。
热门推荐
  • 绝世毒医:傲娇小萌妃

    绝世毒医:傲娇小萌妃

    她本是华夏一族最年轻且妙手回春的毒医,一朝穿越,成为月鸾国赫赫有名的废物小姐,而这一机缘巧合之下让曾经的强者回归大陆,从此风华再起。他是月鸾国备受宠爱的七王爷,低调内敛,强大如斯,他寻了她千年,最终得偿所愿。她不知道爱情是不是只经得起平凡经不起风浪,她只知道和他在一起,再大的风浪都会变得平凡,而那些原本就琐碎的寻常的事,他说那才是爱情应有的模样……
  • 正值青春的我们:想起毕业时的你

    正值青春的我们:想起毕业时的你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再哼起这首歌时,是不是都已经,物是人非了
  • 那年夏天是记忆的颜色

    那年夏天是记忆的颜色

    你有喜欢过一个人吗?有段因为自己的内向而错过的爱情吗?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又会如何去选择呢?
  • 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

    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

    这是一部致力于深挖黄河的命运和时代境遇的现场调查文本。作者溯源而上,又从黄河源头出发,穿越大河上下,并迂回穿插到黄河的众多支流、湖泊,历尽艰险,上下求索,把所闻所见所思所行都一一记录。随着一条长河层层递进,从源头、上游、中游和下游,横跨各个文化层次,作者一路上感悟着大河山下的自然与生命、地域与人文之间的血脉关系,细述沧桑流年,并通过对一条岁月长河的溯源,引出中华民族在沧桑岁月中的演变轨迹,试图对一个伟大民族的源头、嬗变、崛起与兴盛及其精神内核进行了一次必要的清理,力求准确地呈现中华文化所隐含的深层动机,揭示她所折射出的精神情怀。
  • 伤口

    伤口

    离开韩国她以为就可以忘记一切,重新开始?所以她制造了一场意外?却没想到,这次的意外却让她再也无法离开?她死了,他的生命也随之枯竭?直到朦胧中一个熟悉的声音?才让他重新找回了活的希望。
  • 天浴

    天浴

    《天浴》是严歌苓经典中短篇小说自选定本中的其中一本,主要讲述了发生在特殊年代的各种故事。篇目包括《天浴》《倒淌河》《扮演者》《审丑》《少尉之死》《老囚》《爱犬颗韧》等7部中短篇小说。主打篇目《天浴》,讲述了一个极其想要回城的女知青文秀跟当地藏民老金的故事。文秀出卖身体,只为回城,但文秀的牺牲并没有换到回城的机会。老金带着文秀怒气冲冲大闹场部,最后在绝望之下射杀了文秀再与她殉葬。
  • 蛮荒碑记

    蛮荒碑记

    仙道执令者小西方天尊佛道执令者三十六万诃娜耶佛魔道执令者吞天人道执令者人皇鬼道执令者滑头鬼阿修罗道执令者夜叉王。六道轮回,千年之末,天道下执令者不死道人召集六道至尊相聚于世界之墙上。天道不公,定下人间与修罗界诸多灾难,人皇愤然出手,与不死道人大战七天七夜,夜叉王以一敌四,枪挑了鬼道至尊滑头鬼。七位至尊的大战,打碎了世纪之墙,世纪大坝决堤,浩瀚汹涌的恒河水灌入了人间。最终,夜叉王战死,阿修罗道沦为畜生道,人皇望着满目疮痍的人间,哀鸿遍野,饿殍浮尸,悔恨不能自己,颓然消失于世间。自此,文明纪元终结,人类迎来了充斥着洪水与猛兽的后蛮荒时代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黑天鹅和白天鹅

    黑天鹅和白天鹅

    无所顾忌的生活,放肆去爱,也许在越来越商业化的社会里,终究是奢望。不管如何隐藏,心底里最深的渴望仍告诉自己,不舍前程,哪有佳话。林子闲终于能洒脱的对忆慈说:“从前,车、马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我独眠,你不在,而今共话巴桑夜雨,谁是神仙呢。”
  • 我在星际搞事业

    我在星际搞事业

    好不容易重生回来,老子只想安安静静搞事业,顺便查一查谁在未来把我冻在尸体存放箱里冻了八年。什么让我抱大腿去谈恋爱,这样来钱快?!重复一遍一遍,老子只想搞事业,不搞……人!!!然鹅,打脸来得太快。指挥官谈恋爱了解一下吗?什么?没兴趣?某人只好使出浑身解数。女主是真的很流氓……开篇涉及微量狗血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