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11400000005

第5章 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面对“囚徒困境”,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好的策略促进合作,摆脱“困境”的诅咒?这个复杂的局面其实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这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囚徒。”

“囚徒困境”是否宣判了合作可能性的死刑?如果是这样,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合作又如何解释?人们在现实中的博弈,与在游戏模型中有何不同?在囚徒困境一章中,我们谈到了社会人与“理性人”是有区别的,那么区别又在哪里呢?换言之,为什么可以在逻辑上得到完美证明的“囚徒困境”,并不能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选择?

于是,问题变成了去发现合作出现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了。显然,生活中的人们打交道通常不是一次性的,那么,增加博弈次数又会怎样?如果两位自私者玩一次这个游戏,他们的选择会是背叛。这样,每一方所得到的将少于双方合作所能得到的。

设想这个游戏要进行多次,而且双方知道具体次数,但是双方仍然没有合作的动机,为什么呢?首先,最后一次大家显然是不合作。在倒数第二次时,双方还是没有合作的动机,因为他们都预知对方在最后一次将会背叛。如此推理下去,对两位自私者任何已知次数的游戏来说,从第一步开始就是双方的背叛。

然而,这个推理并不适用于游戏要进行无限多次的情况。在大多数实际情况下,对策者不能肯定什么时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对局。就像稍后要说明的一样,当游戏次数无限多时,合作有出现的可能。

对未来的预期,是影响我们行为的重要因素。一种是预期收益:我这样做,将来会有什么好处;一种是预期风险:这样做可能面临的问题。这两种预期会影响个人选择的策略,如学生读书,为了将来考上好学校,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收入。如果文凭不值钱,那么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地摊、车站、旅游点,这些人群流动性大的地方,不但商品和服务质量最差,而且假货横行,因为在商家和顾客之间“没有明天”——一个旅客不大可能因为你的饭菜可口而再次光临。

在公共汽车上,两个陌生人会为一个座位争吵,可如果他们认识,就会相互谦让。在相互联系紧密的人际关系中,人们普遍比较注意礼节、道德,因为都需要这个环境。

道德、法律、权力、利益的划分,都与“还要见面”有关。从消极的层面看,我们互不侵犯,是为了避免没完没了、两败俱伤的循环报应。比如:两个原始人见面,一个拿着兽皮,一个拿着野果,他们都想把对方的东西据为己有。如果他们的见面是偶然的,可能相互抢劫;可是如果他们都生活在附近,考虑到对方家族的报复,抢劫的风险就大了,所以他们不去打对方的主意——所有权就这样产生了。如果他们确实想得到对方的东西,他们可以选择合作——以物易物,交易就这样产生了。

还有一点不同是,在生活中,人与人的博弈不是孤立的,你可能一辈子都把另一个人踩在脚下,但是如果这导致你们都生活得很糟的话,那么,把他踩在脚下就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了。

两个相邻的国家,如果相互敌对,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它们不可能“搬家”,又不可能消灭对方(这是现代国际关系准则所不允许的关系),这个死结就可能困扰它们许多年。遗憾的是,当今的国际政治关系中这样的邻国关系还不少,如巴以、印巴、两伊等,这样的相互纠缠,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重复“囚徒困境。”

为了验证面对“囚徒困境”时人们可选择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的有效程度,美国的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爱克斯罗德组织了一次以此为主题的计算机竞赛。竞赛要求参加者根据这一“困境”设计程序,并将程序输入计算机,通过各种程序的相互对局的最后得分评判优劣。

“囚徒困境”的游戏方法是:游戏双方都在不知对方将如何选择的情况下,选择合作或背叛。这些选择放在一起就产生了四个可能的结果,即:合作,合作;合作,背叛;背叛,合作;背叛,背叛。在这个游戏中,如果双方选择合作,双方都能得到较好的结果R,即“对双方合作的奖励”。在这个例子中R为3分,3也可以代表参赛者得到的奖金数。如果一方合作而另一方背叛,那么,背叛者得到“对背叛的诱惑”T=5。而合作者则得到“给笨蛋的报酬”S=0。如果双方都背叛,那么双方都得到P=1,即“对双方背叛的惩罚”。当然,最后以得分多少判定名次。

你可能忍不住要问:“什么是最好的策略?”换句话说,什么策略能使对策者得到可能的最高分?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是就像以后要说明的一样,独立于对方所用策略之外的最好决策规则是不存在的。在这里,游戏者的利益并不是完全冲突的。双方可以通过合作而得到“对双方合作的奖励”R,也可以通过背叛而得到“对双方背叛的惩罚”P。如果你假定对方总是走你最担忧的一步,那么,你就会认为其他人总是不合作,这就会使你也不合作,最后招来无休止的惩罚。所以与下棋不同,在“囚徒困境”中假定对方一心要赢你是不可靠的。

事实上,在“囚徒困境”中表现最好的策略直接取决于对方采用的策略,特别是取决于这个策略为发展双方的合作留出多大的余地。这个原则的基础是下一步相对于当前一步的权重足够大,即未来是重要的。总的来说,如果你认为今后将难以与对方相遇,如果你不太关心自己未来的利益,那么,你现在最好是背叛,而不用担心未来的后果。

这样,我们得到了第一个正式的结论,但却是一个令人伤心的结论,即:如果未来是重要的,就不存在最优策略。

“一报还一报”的伟大胜利参赛者提出了各种程序,但是大致可分为“善良的”“邪恶的”和“随意的”三类,竞赛的结果也许出人意料:“善良”即“以合作为主”的策略大获全胜,而“邪恶”即“以占便宜为主”的策略成绩不佳,而最成功的策略是最简单的:“一报还一报”——即在第一步合作,以后的每一步都重复对方的上一步。

现在考虑一个双方对局的例子。一个对策者采用的策略是每一步都背叛,即“总是背叛”,另一个对策者采用的策略是“一报还一报”。“一报还一报”意味着在对方每一次背叛之后就背叛一次。当对方采用“一报还一报”时,采用“总是背叛”的对策者,将在第一局得到收益,在而后的对局中都得到相应的回击。这样,这个背叛者只是在第一局得到5分,而在以后的每局都只能得到1分,最终他可能会“战胜”对手,但由于总分仍然很低而被淘汰出局。

区分善良规则好坏的一个特征是,看它们如何迅速地和可靠地对来自对方的挑战作出反应。一个规则可以被称为“报复性的”,如果它在对方背叛后立即以背叛相报复。除非一个策略能迅速回应来自对方的挑战,否则,对方将简单地从这样一个策略身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好处。

在比赛中,有好几个规则故意使用若干次背叛,以试试它们能否讨到便宜。因此,很大程度上决定善良规则最后名次的,是它们能否很好地应付这些挑战。

对付这类挑战性规则的最好办法是时刻准备报复来自对方的“无缘无故”的背叛。因此,善良能得到好处,报复也能得到好处。“一报还一报”综合了这些优点,它是善良的、宽容的和具有报复性的。它从不首先背叛,但是不管过去相处的关系如何好,它总能被一个背叛所激怒,而迅速作出反应。

“一报还一报”的所有记录是令人难忘的。概括地说,“一报还一报”是62个参赛者中平均得分最高的规则。在竞赛的生态模拟中它一直保持领先。加上它在实验室的对策实验中的良好表现,“一报还一报”显然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策略。

“一报还一报”的成功可以说明的是,它是一个很具适应性的规则,即它在很大范围的环境中表现极佳。它的成功部分是由于其他规则预料到它的存在并且被设计得与它很好相处,要和“一报还一报”很好相处就要求和它合作,这反过来就帮助了“一报还一报”。即使那些被设计成伺机占便宜而不被惩罚的规则,也很快向“一报还一报”道歉。任何想占“一报还一报”便宜的规则最终将伤害自己。“一报还一报”之所以能从自己的不可欺负性得到好处,是因为以下三个条件得到了满足:1.遇到“一报还一报”的可能性是显著的。

2.一旦相遇,“一报还一报”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3.一旦被识别出来,“一报还一报”的不可欺负性就显示出来。

因此,“一报还一报”从它自己的清晰性中得到好处。

另一方面,“一报还一报”放弃了占他人便宜的可能性。尽管占他人便宜有时是有利可图的,但是试图占便宜而引来的问题也多种多样。首先,如果一个规则用背叛试探是否可以占便宜,它就得冒被那些可激怒的规则报复的风险。第二,双方的反击一旦开始,就很难自行解脱。

“一报还一报”稳定成功的原因是它综合了善良性、报复性、宽容性和清晰性。它的善良性防止它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它的报复性使对方试着背叛一次后就不敢再背叛,它的宽容性有助于重新恢复合作。它的清晰性使它容易被对方理解,从而实现长期的合作。

走出“囚徒困境。”

下面为那些处于“囚徒困境”的人提供建议,把我们外面的发现转化成对参与者的建议。

在持续的“重复囚徒困境”中应如何表现,下面是四个简单的建议:1.不要嫉妒。

人们习惯于考虑零和对局,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赢,另一个就输。

人们倾向于采用相对的标准,这个标准经常把对方的成功与自己的成功对立起来。这种标准导致了嫉妒,嫉妒导致企图抵消对方已经得到的优势。在“囚徒困境”的形式下,抵消对方优势只能通过背叛来实现,但是背叛又会导致更多的背叛以及对双方的惩罚。因此嫉妒就是自我毁灭。

要求自己比对方做得好不是一个很好的标准,除非你的目的是消灭对方。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报还一报”由于与其他多种多样策略相处得很好而赢得了竞赛。平均来说,它比竞赛中的其他任何策略都做得更好。但是“一报还一报”从来没有“赢得”一次比赛——换言之,在游戏中,它从来没有比对方得到更多的分!事实上,它不可能比对方多得分,它总是让对方先背叛,并且它的背叛次数决不比对方背叛的多。因此“一报还一报”不是得到和对方一样多的分,就是比对方略少。“一报还一报”赢得竞赛不是靠打击对方,而是靠由对方引出对双方都有好处的行为。“一报还一报”如此坚持引出对双方有利的结果,从而使它获得比其他任何策略都高的总分。

因此在一个非零和的世界里,你没有必要非得比对方做得更好。特别是当你要和许多不同的对手打交道时更是这样。只要你自己能做得好就没有理由去嫉妒对方的成功。因为在长时间的“重复囚徒困境”中,其他人的成功是你自己成功的前提。

2.不要首先背叛。

决定一个规则表现如何的唯一最好的特征是这个规则是否善良,也就是说这个规则是否不首先背叛。在第一轮竞赛中,前8名规则都是善良的,在后7名规则中则没有一个是善良的;在第二轮竞赛中,前15名规则中只有一个是非善良的,而后15名规则中只有一个是善良的。

对有些不善良的规则,可以使用相当复杂的方法来试探它是否能逃脱惩罚。例如尝试在第一步背叛,如果对方报复的话,就马上撤回。在另一个例子中,在背叛前等待十几步,看看对方是否能被哄骗和偶尔被占便宜。如果是的话,就更频繁地增加背叛,直到对方反击而被迫撤回。但是这些尝试道德背叛的策略都表现得不怎么好。

许多专家也没有意识到善良对避免不必要冲突所具有的价值。在第一轮竞赛中,由对策论专家送来的规则中几乎有一半是不善良的。参考了第一轮的明显结果,第二轮比赛中大约有1/3规则用不善良的策略,但是,它们都没有占到便宜。

前面的竞赛结果提供了另一个方式来说明为什么善良的规则能表现得如此好,这是由于善良的规则相互之间相处得很好,因而善良规则的群体是很难被侵入的,而且能够阻止单个变异个体侵入的善良规则的群体也能阻止这个变异规则的任何小群体的侵入。

当然,你可以尝试更保险的方式,即先背叛,直到对方合作才开始合作。然而,竞赛的结果表明,这实际上是一个很有风险的策略,因为你的最初的背叛就可能引起对方的报复,并使你处于要么被占便宜要么双方背叛的两难境地。如果你惩罚对方的报复,这种反应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如果你宽恕了对方,你就得冒被欺负的风险。即使你能避免这些长远问题,对你的最初背叛的当下报复会使你后悔:自己从一开始就应该是善良的。

对竞赛的生态分析揭示了为什么首先背叛是很冒险的另一个道理。第二轮竞赛中前15名规则中唯一的非善良策略是名列第八的“哈林顿”,因为它与竞赛中的名次较低的规则相遇的得分都很高。在假想的未来生态竞赛中,名次较低的规则在群体中的比例越来越小,最终能被这个最初很成功的非善良策略占便宜的策略就越来越少,接着它自己也消亡了。因此,只会占“傻瓜”的便宜是没有用的,它只不过是一个自我毁灭的过程。这个教训说明,虽然不善良在最初看来似乎是很有希望的,但长期下去它将毁坏使自己成功所必需的环境。

3.对合作与背叛都要给以回报。

“一报还一报”超常的成功给出了一个简单的但又是很有力量的建议:要回报。在第一步合作之后,“一报还一报”只是简单地回报对方在上一步的所为。这个简单的规则惊人地有效,它赢得了第一轮“囚徒困境”计算机竞赛的胜利,并取得比任何其他由对策论专家们送来的规则更高的平均得分。每一个第二轮竞赛的参加者都知道这个结果,但“一报还一报”又赢了第二轮竞赛。这个胜利显然是令人惊讶的,因为每一个参赛者是在考虑了“一报还一报”在第一轮竞赛中的胜利结果之后,才提交参赛规则的。显然人们都希望能干得更好,但是他们错了。

“一报还一报”不仅赢得了竞赛本身,而且在假设的继续比赛中比其他任何规则表现得都好。这表明“一报还一报”不仅与最初的各种规则相处得很好,而且能与那些可能的未来群体中占较大份额的成功的规则相处得很好,它不毁坏自己成功的基础,相反它在与其他成功的规则相互交往中繁荣起来。

“一报还一报”所体现的回报在理论上也是很重要的。当未来相对于现在是足够重要的时候,“一报还一报”是稳定的。这就意味着,如果每个人都使用“一报还一报”策略,那么对一个特定的个体的最好建议就是也采用“一报还一报”策略。或者这么说,如果你能肯定对方是采用“一报还一报”,并且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足够长,那么,你最好也采用相同的策略。“一报还一报”的回报性的精彩之处在于它能在很大范围的环境中表现出色。

事实上,“一报还一报”很善于区分哪些规则会回报它的最初合作,哪些不会。这就使得它能够以一个小群体的形式侵入“小人”的世界。并且,它回报背叛也回报合作。这使得它是可激怒的。而善良的策略要阻止被侵入,就必须是可激怒的。

在回应对方的背叛时,“一报还一报”保持了惩罚和宽恕的平衡。“一报还一报”总是在对方每次背叛之后只背叛一次。那么,是否总是严格的一对一回报才是最有效的平衡?这就很难说了,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用多于一次的背叛来回报对方的背叛将有可能使冲突升级。另一方面,少于一对一的回报将存在被占便宜的危险。

以上分析的启示是,最优的宽恕水平与环境有关,特别是当主要的危险来自那些善于占“好说话”的规则便宜的策略,那么,太多的宽恕就要付出代价。因此,对参与者的一个很好的建议是对合作和背叛都要给予回报。

4.不要耍小聪明。

在“囚徒困境”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总是想赢对方,结果可能得不偿失。因为对方也会全力反击,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竞赛结果表明在“囚徒困境”的情况下人们容易耍小聪明,然而复杂的规则并不比简单的规则做得更好。事实上,这些规则的共同问题是,使用一些复杂的方法来推断对方,而这些推断常常是错误的。一部分问题是对方经常用试探性的背叛来表明它不会被引诱而合作,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这些规则没有考虑到它自己的行为会引起对方的变化。

对方对你的行为是有反应的,在“囚徒困境”中的对方不应该被认为是一心想背叛你的。对方将把你的行为看做你是否回报合作的信号。因此,你的行为将会反射到自己身上。

试图使得分最大化的规则把对方看做环境的一个不变的部分而忽略了相互的作用,不管他们在有限的假设下所作的计算是多么的聪明。如果你离开双方相互适应的简单原则,那么你的聪明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是一条艰难的路,显然在两次竞赛中没有一个复杂的规则精于此道。

另一个过分聪明的方式是使用“永久报复”的策略。这个策略只要对方合作它就合作,但是一旦对方背叛一次,它就决不合作。由于这个策略是善良的,它与其他善良的策略相处得很好,并且它与那些完全随机的规则相遇时干得也不错。但它与许多其他规则相遇就干得很差,因为对于那些偶尔背叛但准备一旦受惩罚就撤回的规则来说,它太快放弃合作了。“永久报复”看起来似乎很聪明,因为它为避免背叛提供了最大的激励,但是它为了自己的利益显得太严厉了。

参加竞赛的规则中还有第三种太聪明的形式是,他们采用的策略如此复杂,以至于其他策略不能把它们与纯粹的随机选择区分开来。用另一种方式来说,就是太多的复杂性反而显得杂乱无章了。如果你采用一个看起来是随机的策略,那么你也就显得对对方不反应,如果你是不反应的,对方就受不到与你合作的激励。因此,复杂到不可理解的程度是非常危险的。

当然,在人类的许多事务中,一个使用复杂规则的人可以向对方解释每一个选择的理由。然而,问题又出现了:对方可能怀疑这些所提供的理由,在这个情况下对方将认为不值得有任何反应,对方会把一个显得不可预测的规则看做不可改造的,结果自然是导致背叛。

“一报还一报”在竞赛中得到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它具有很大的清晰性,即它非常容易被对方理解。当你使用“一报还一报”策略时,对方有很好的机会去理解你在干什么。你对任何背叛的一对一的反应是一个很容易被意识到的模式,而且你的未来行为是可以被预测的。一旦这些情况发生了,对方能容易地发现应对“一报还一报”的最好方式就是与它合作。假设这个游戏有足够的可能继续下去,至少还有下一步相遇。那么当你遇到“一报还一报”策略时只有马上和它合作是最好的,这样你将可以在下一步得到它的合作。

另外,在零和对策(如下棋)和非零和对策(如“重复囚徒困境”)之间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在下棋时,让你的对手猜测你的企图是很有用的,你的对手越是怀疑,他的策略就越没效果。但是在非零和情况下,如此聪明不总是有好处的。在“重复囚徒困境”中,你要从对方的合作中得到好处,诀窍在于鼓励合作,一个好的方式就是清楚地表明你愿意回报,这就是“一报还一报”之所以如此有效的原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报还一报”可能是个反击自私者占我们便宜的有效的策略,但是,它是一个人或国家要遵循的道德标准吗?答案取决于什么是一个人的道德标准。也许最广泛接受的道德标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囚徒困境”的情况下,这金科玉律似乎意味着你应该总是合作,因为合作是你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的。

这个观点的问题在于:合作应该建立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上,无条件的合作不仅伤害你自己,而且会伤害其他无辜者。无条件合作将会宠坏对方,并为社会留下改造被宠坏者的负担。这说明回报是比无条件合作更好的道德基础。

然而,基于回报的策略似乎没有达到道德的高度,至少按照我们的直觉是没有。回报不只是自私自利者的道德,它不仅帮助了自己,而且帮助了别人(通过使剥削性策略难以生存来帮助别人)。一个基于回报的策略能让对方从双方合作中得到奖励,这也是对双方都好时它自己所能得到的同样报酬。

坚持公平是许多基于回报的规则的基本特征,这从“一报还一报”在“囚徒困境”竞赛中的表现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报还一报”赢得两轮的竞赛,但是在任何一局中它从来没有得到比对方多的分数!它不可能在一局中比对方得分更多,因为它总是让对方先背叛,并且它从来不会比对方的背叛次数多。它的胜利,不是靠比对方做得好,而是靠引导出对方的合作。用这个方式,“一报还一报”靠促进双方的利益而不是靠剥削对方的弱点来取得胜利。一个有道德的人也是如此。

一个采用基于回报的策略的社会确实能够自我控制。由于确保了对试图不合作的惩罚,这些不合作的策略就得不到好处。因而这些策略就发展不起来,也就提供不了一个供他人模仿的有吸引力的模式。

自我控制的特性给你一个额外的激励去把它传授给别人,以便你们能建立一个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关系,但你也可以从那些你决不会与他们相遇的采用回报策略的人那里受益,即其他人的回报惩罚了那些试图占人家便宜的人,这有助于控制整个社会。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现在我们可以把眼光从游戏中移开,看一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怎样依靠“一报还一报”建立秩序的。

中国儒家思想讲究“恕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甚至还有“唾面自干”的典故,这些教诲的意思是:当有人损害你的利益时,不要反抗,而应该委曲求全。同样,基督教的教义中也有“有人打你左脸,再把右脸给他”的话,印度“圣雄”甘地也曾主张非暴力不合作。

这些教诲从道德上不能说不对,从策略上说,无论“逆来顺受”还是“以柔克刚”,也都有其合理性,但问题是逆来顺受之后会怎么样?

一个可预见的结果是,你越让步,对方越会进一步欺负你,直到弄得你无路可退,到了这个时候,你是否还能再忍受呢?

另一个可预见的结果是,对方会从你的“宽容”中得到鼓励,去欺负其他人,结果是,人人生活在一个邪恶的世界里。

所以,在人际、群际关系乃至国际关系中,唾面自干的逆来顺受是不宜提倡的,委曲求全、以德报怨,是应该酌情运用的。对恶行的惩罚,对恶人的威慑与对善行的奖励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世界各国都有详细缜密的法律规范人民的行为,社会也会用道德等“不成文的法律”保证合作,作为个人,也要通过勇敢维护自己的权利,来回击恶意的侵犯,这不仅是为了自己,同时也为了大家。

其实,宽容固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斗,但过度的宽容就是软弱,它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从“怨怨相报”到“两败俱伤。”

但是必须看到,即使是“一报还一报”这种有效破解“囚徒困境”的理想策略,也难免陷入“两败俱伤”的危险。“一报还一报”策略的麻烦在于,一旦结下仇恨,它就会无休止地继续下去。任何一个错误都会反复出现,犹如回声。一方对另一方的背叛行为进行惩罚,对手受到惩罚之后,不甘示弱,进行反击。这一反击又招致第二次惩罚……当“一报还一报”策略纠缠在一起时,将陷入“循环报复”的局面,难以脱身。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简单的“一报还一报”在充满随机性的现实社会生活里,可能是有缺陷的。“一报还一报”的核心是对任何行为都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回报,当然,这种策略的前提是“不主动侵犯他人”,这大大降低了它们相互伤害的机会。但是,这种前提是理论性的,在一个规则明确的游戏里它也许可以得到完美的遵循,但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关系、各种欲望和利益冲突的复杂性,使“不主动侵犯他人”这一限定条件变得模糊不清了。也许你认为自己只是在以正当手段谋求个人的利益,或者只是奉命行事,可是有人会认为你已经侵犯到了他的权益,他有权作出报复。而受到报复的你会认为对方是无端挑衅,同样也作出反击。由此,就很容易形成怨怨相报的局面,而可悲的是,这场也许会使双方毁灭的争斗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理由。

这样的悲剧在人类历史中可以说是层出不穷。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中的格兰杰福特家族与谢泼德森家族的世代仇恨,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说明以牙还牙的行动是怎样导致两败俱伤的。

当哈克贝利·费恩试图了解格兰杰福特家族与谢泼德森家族世仇的源头究竟是什么时,他却遇到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难题。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巴克?——为了土地吗?”

“我估计是的——我不知道。”

“那么,究竟是谁开的枪呢?是格兰杰福特家的人还是谢泼德森家的人?”

“天哪,我怎么会知道呢?那是多久以前的事啊。”

“有没有人知道呢?”

“噢,有的,老爸知道,我估计,还有其他一些老头子,不过现在他们也不晓得当初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在这个例子中,矛盾双方一定不愿意停止争斗,除非他们觉得两家已经打平了。但是,就在这样持续不断的寻求打平的过程中,他们实际上是出手越来越重,最后甚至会为此送了命,几乎没有可能回到起点,重新谋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双方的不和了,因为,争斗一旦开始,就不会按照人们的意志发展了。

一个伤害由另一个伤害来偿还,并且每一次报复都引起了一轮新的报复,这是“一报还一报”的严重的问题。“一报还一报”策略缺少的是一个宣布“到此为止”的方法。因此,若将这一策略用于必然包含误解的情形,就会变得很危险。

给报复注入一点宽容人们都同意,为了从上述那种怨怨相报的麻烦中解放出来,人们应该“抛弃过去,面向未来”。可是这一原则在现实中应用起来却困难重重,因为放弃武力威慑不但意味着情感和利益上的损失,而且在互不信任的情况下,也很难保证得到对方的善意回应。人们之所以相互仇视和伤害,仅仅是因为他们无力摆脱“报复与反报复”的怪圈。任何一方的主动撤退,都可能使自己陷入任人宰割的处境。所以“合乎逻辑”的选择是,先保住自身的利益,等待对方先让步。可是双方都这样做时,这个困境就永远无解。

为了解决它易被挑起报复的缺点,学者们设计了一些改良方法。这些改良方法多了一点宽容,要么“采取有限的可激怒性”——即容忍对方偶尔的侵犯行为,直到这种行为屡次出现,并且超出预定的次数或比例之后,才采取报复行动。要么降低报复强度,并根据对方的一贯表现决定宽容程度。

有限的可激怒性是一个用来达到稳定合作的策略的有效特性。“一报还一报”是用与对方背叛完全等量的背叛来反应,但在许多情况下,如果这个反应次数稍稍少于挑衅次数的话,合作的稳定性便可以得到增强。否则将很容易陷入彼此无止境地反应对方的上一步背叛的情况中。

降低报复强度也许是一个更好的策略,这样既能够减弱冲突的震荡,又能提供一个信号使对方不敢尝试无缘无故的背叛。它是一个基于回报的但又比“一报还一报”多一点儿宽容的策略。它也是大致公平的,尤其在一个自私自利的没有集权的世界里,它确实不仅促进自身的福利,而且也能增加其他人的福利。

现在回到那个哈克贝利·费恩遇到的困境。假设你是其中一个大家族的新任族长,你的家族与另一个家族之间有百年的恩怨,但是谁也消灭不了对方,你一方面希望结束这循环报复的沉重命运,一方面又要维护家族的利益,你该怎么做呢?

假设双方的仇恨太深,没有通过谈判达成和解的基础,而且,你也不能指望对方的领导者与你一样明智——因为这是无法保证的,你该如何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同时,降低对抗的强度,逐渐实现和解呢?

和对方分辩谁对谁错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在自己认为已经大致平衡的情况下宣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这也可能无效,因为即使你认为双方打成平手,对方却很可能认为自己吃了亏。他还会报复,你当然也要回报,于是循环报复又要重复上演了。但是即使如此,你也不是没有机会改变这种状况。

要回报对方的侵犯(当然,对方的“侵犯”是对你这一方上一次“侵犯”的报复),但是你可以降低回报程度,如果对方也是明智的,在下一次报复时,至少也不会超出你的报复程度,这样通过不断降低对抗强度,为将来的和解创造可能性。

我们要在诉诸“一报还一报”的同时,强调“以合作为目的和适度”。

同类推荐
  • 在心灵的空地上播种芳香

    在心灵的空地上播种芳香

    成长的花瓣在天空中轻盈地飞舞,装扮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曾跌倒?可曾失意与彷徨?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方法,会让你获得启发,为你的人生锦上添花,使你收获生活的真谛。
  •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本书的目的是教人应付人生最难办的事,让关键的那些事情都办成功。同时本书引用了大量成功人士的实例,帮助读者了解他们在关键时刻是如何把事情办得圆满融通。书中所选用的事例都是人们熟知的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具有现实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如果读者朋友能够认真通读全书,一定能找到公关办事时的最佳心态和解决方法,在事业上找到自己的成功之地,也希望本书能为千千万万个读者朋友们解决公关办事中遇到的困扰和难题。
  •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中国著名管理培训专家王平先生的力作重磅出击。现代组织并不缺乏雄滔伟略的战略家。工作部署有千招万招,没有人去执行也是没招;规章制度有千条万条,没有人去执行也是白条。阅读本书,让你告别夸夸奇谈,成长为一个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 成功很简单

    成功很简单

    人人都期望成功,但因为看不到成功的曙光,所以常感叹成功的艰难。其实按照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原理,成功并不是很难,而是很简单。想知道为什么吗?看看这本书吧,它将给你很大的启发
  • 淡定力

    淡定力

    抚慰心灵的经典,启迪智慧的指南。淡定力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本书用史上最温暖的醒世良言,深刻揭示能使您内心强大的淡定法则,引爆您的最大潜能。
热门推荐
  • 异世通神记

    异世通神记

    商业奇才,异世重生,废材缘何成异数,一朝破茧混沌开。不拜神,信自己,获天命传承,得丹武同修。神医横空出世,却并非无所不治。为抗争命运不公,解苍生累世疾苦,撼权贵,破神封。一道通神一道灭,天道原本是残缺。
  • 穿越之守护你的恋人

    穿越之守护你的恋人

    每个人都有上天注定的缘分但是如果一个人遇到的不是自己的那份而是好友命定的恋人该怎么办呢?自己为好友去守护可是却深陷泥潭上天,会不会给一个完美结局...
  • 次元商店

    次元商店

    被打还能打出个空间商店?商小凡觉得她倒霉了16年后开始转运了。当个店长还能有附赠能力?商小凡认为她人品爆棚了。可是,为毛商店又旧又破?为毛连个商品都要自己提供?…………某男:“去开店门。”商:“我是店长!!”某男:“所以?”眼中精光一闪。商:"……我去(泪奔!!)”但是,这是哪啊!!!……………………这是一个抽风商店渐渐变正常的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岁月不居,和光同尘

    岁月不居,和光同尘

    你有没有等待过一个人,在光阴与年华的变革中坐看着年华的苍老逝去,是不是一首忧伤的歌,就能让你的眼泪毫无理由的瞬间决堤。也许爱一个人像一副纯洁的画,也许守一个人如指间的沙,所以有时候我想,是不是光阴太过如火如荼,所以我们总会轻狂一把,是不是爱情太过神圣奢华,所以我们总是跪着望它。少年人眉眼如画心如沙,所以就流沙在手,我却抓不住它。此去经年,遥遥无期,祈愿我的世界里人心诡谲,你娇妻美眷儿女绕膝;我的生命里刀光剑影,你细数庭前白雪飘零,百年合欢好,岁岁人无忧,直到我白发苍苍长眠于世,我们天涯两相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校园之血族女王来临

    校园之血族女王来临

    她是血族女王,但却不知道他来自何方,她的记忆都去了哪里,所以她女扮男装来到学校,她在学校会发生什么事呢?几个男人是否愿意变成吸血鬼,请期待吧……
  • 化玄录

    化玄录

    浩瀚无边的化玄大陆上,四大帝国并驾齐驱,另有诸多门派分庭抗礼;凡人习武,强健体魄;武至极致,方化以玄;玄者作为这片大陆上的至强高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具有不可抗拒之威!小小家族间的争斗,意外地成就了一位少年人的崛起。他的出现,会为这片大陆带来怎样的动荡?无尽岁月前的浩劫、诸多传世人物的过往、震撼心灵的生死离别和动人心旌的恩怨情仇,谱写一曲惊天动地的热血传奇!※※※※※※※※※※※※※※※※※※※※※※※※※※※※※※※※※※提示:本书原本是以《化玄》为名,可已被占用(虽然起点上搜不到,但系统就是这么说的),无奈,加以一“录”字应付审核。新人新书,求大家支持、点评!谢谢!书友群:222872350
  • 正朝摘梅

    正朝摘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情轮回门

    爱情轮回门

    其实喜欢一个人,无非只有两个结果,要么相爱,要么成为陌路人。
  • 双面郎君别惹我

    双面郎君别惹我

    本是嘉成郡主一次意外成了夜府丫鬟。溪川夜府一次意外家道中落,十岁庶女夜素素从小生染顽疾,而后在旁配了个丫鬟夜恹恹。几年后,年芳二八两人都已长大。一日府上来贵客殊不知是溪川小痞子袁崇晚,闻此人好女色,醉酒大闹夜府前来下聘娶夜恹恹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