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04500000002

第2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1)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读懂自己的孩子。家长只有在熟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及特点,把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的前提下,家庭教育才有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既受遗传素质的制约,又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才能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选择正确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怎样正确认识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呢?

遗传是生物发展的前提。我们知道遗传是一种普遍的生物现象。通过遗传,祖辈的许多生物特征不断地传给下一代。这些遗传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神经系统的特征等。这些遗传特征通称为遗传素质。

应该承认,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它为心理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不具有这个条件,心理的发展就失去产生的物质基础。例如一个生来就是全色盲的孩子,就无法辨别色度和色差,更难以成为色彩斑斓的水粉画画家。因此,不能否认遗传素质的作用。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孩子先天素质优良,则为其后天身心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提供人才成长良好的潜在可能性。所以,我们国家不仅提倡优生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儿,而且提倡优孕优育,以提高我国人口的先天素质,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然而,我们绝不能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因为它只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可能性,并不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如一个听觉素质良好的儿童,如果没有适当的音乐环境或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和熏陶,即使是像莫扎特那样的天才,也不会成为音乐家。因此在教育工作(包括家庭教育)中,要正确看待儿童的发展,不要因孩子在学习或能力发展中出现某些问题或成绩不佳,就轻率地诿过于孩子的遗传素质不好,天生不是学习的材料等等。一般说孩子的先天素质虽有一定的差别,但总体上说差别并不悬殊,正如马克思所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关键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培养,只要培养教育得法,适应每个孩子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使每个孩子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体现,都能走上成材之路,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从人的心理的产生和来源看,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一切心理现象归根到底是来源于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我们说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望子成才心切的家长,往往十分关注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条件,这固然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环境和条件过分地优越,反而不利于孩子个性的成长,一个长期在优越环境和过分保护下长大的孩子,往往经不住挫折和困难的考验,形成意志软弱,性格脆弱的个性。这种不健全的人格,将十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相反,一个自幼就经受过困难和挫折考验的孩子,其意志可以得到磨练,性格变得坚强,逐步养成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等健全的人格,学会了生存和发展。这正是常言说的,逆境、磨难出人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做家长的不要误认为只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优越的学习环境,孩子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应该认识到,环境和教育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外因要想起作用,还必须要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内部依据,如学习的需要、动机、兴趣、意志等等。只有这二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所以,做父母的绝不能把自己的期望、意志、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必须启发、诱导孩子的内部需要,锤炼孩子的情感和意志,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适得其反。

那么,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动力呢?这个内部动力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这种内因或内部动力是在儿童这个主体和客体——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正是这种内部动力推动儿童不断地适应社会、学校和家庭提出的要求,使儿童的心理不断得到发展。这样看来,客观要求,被儿童意识到,引起新的需要,为了满足新的需要,便会促使主体努力提高自己原有心理水平,以适应客观要求。一旦新的需要获得满足,便会使儿童受到极大鼓舞和愉快,这时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从而激发儿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心理水平(如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等)以便向更高的要求(目标)前进。如此循环往复,儿童的内部动力——积极性,不断被激发,推动他们不断地去接触和变革外界事物,儿童的心理水平(如知识水平、智力、能力水平,情感和意志水平以及个性的良好品质)正是在这一螺旋式上升的活动中得到培养、锻炼和发展,而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则往往和儿童活动的范围、环境和性质有密切关系。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理解孩子的新需要和原有心理水平呢?下面做个简要解释。

“需要”也是人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任何人的任何需要,都是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即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要求下产生的对一定客观现实的某种内部需要的反映。由于主客体的关系在不断变化,客观事物在不断发展,因而客观事物对主体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展。一种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一种新的需要。如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满足了温饱的需要,自然会产生奔小康的需要,小康的需要满足之后,人们又会产生更加富裕生活的需要。再如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也如此。如考试不及格,不应遭到家长、老师的挖苦、打骂,而是帮助孩子耐心地分析原因,找出克服的办法,一旦下次考试及格了,孩子会非常高兴,就会产生考七八十分的向往和要求,一旦目标达到了,不仅不会满足于此,又会产生争取更好成绩的要求。这种自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会推动孩子的心理水平不断向前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需要在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中,经常代表着新的一面,活跃的一面,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准上。所以称之为新需要,即需要永远是新的。一种需要满足后,又会被另一种需要所代替。人的需要总是以动机、兴趣、目标、愿望、理想等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所谓儿童原有心理发展水平,是指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而言,即指一个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心理活动(知、情、意)水平、个性特征、年龄特征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注意状态而言。这种已有的心理水平,经常代表着人的心理活动中旧的即过去的一面,代表着比较稳定的一面,当然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

由上可见,新需要是代表着儿童新的追求和目标的一面;原有心理水平则代表着过去的、旧的已实现的追求和目标的一面。从而形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这种矛盾的不断产生和统一,就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

比如,孩子已具有了三年级的知识水平,那么升入四年级后,开始学习四则应用题,而原有的解简单应用题的心理水平还不适应学习新知识的要求。孩子这时便会产生学会解四则应用题的新需要,而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不解决就不可能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孩子必须要学会逻辑思维,即要学会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思维方式,不能只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的水平上。这时候会激发孩子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通过个人的努力和老师、家长的点拨,孩子逐渐掌握了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方法,从而使孩子的心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简言之,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水平,便会产生什么样的需要,在新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水平便会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3.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

前面讲到的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内部依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没有孩子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没有孩子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强制孩子按照老师或家长的意志去学习,就会收效甚微,适得其反,甚至会造成孩子厌学、弃学。但是还应看到这种内部矛盾的运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外因的影响,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则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主要的外因。它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方向。这正如芳草一样,种子和胚芽是芳草生长的内因,但芳草的枯荣却决定于外因——水、肥、土壤和气候。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是如此,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内因必须借助于外因的条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国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求在教育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为学生心理水平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反之,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将无法起作用,更谈不上起主导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如有的孩子不但没有按父母或老师的意愿努力去学习、上进,反而走上厌学、离家出走的轨道,甚至轻生或仇视老师或父母,这种事例在我们周围出现得还少吗?还不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吗?因此,每一位教师和父母,为了更好地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就必须学一点心理学、教育学的科学知识,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的心理水平,研究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万不可采取拔苗助长、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教育方法。实践已经证明,只有通过儿童的内因,促成其内部矛盾的化解,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绝不能只知耕耘不问收获,一味地向学生提要求,压任务,乃至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这样只会酿造出教育的苦酒,贻误孩子的终生。

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从前面所述可以看出,儿童心理发展也和其他事物发展一样,是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因此,儿童的心理发展必然会表现出年龄的阶段性。

实践证明,儿童心理发展各个不同年龄阶段都存在着区别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质变,称之为年龄特征。下面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总是表现在年龄阶段上,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过六个年龄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学龄初期(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14、15~17、18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连续性。前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总是孕育着下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内容;后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又总是在前一年龄阶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前一年龄阶段发展的结果。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同一年龄段孩子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相同的、不易变的)。但在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影响不同的情况下,同年龄段孩子之间在心理发展上又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故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又具有可变性。如,同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之间智力发展水平大致差不多,但也可能有的孩子智力发展水平略高一些,有的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可能低一些。这并不奇怪,只能说明同年龄段孩子智力发展速度上存在差异,但绝不能由此得出哪个孩子聪明,哪个孩子笨的结论。自古至今都存在早慧和大器晚成的例证。关键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要知道,心理和脑科学已经证明,只要是正常孩子,每个孩子都存在巨大发展的生理和心理潜能。只要我们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因材施教,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都能够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特别是在跨世纪的今天,作为即将步入21世纪的家长,必须掌握现代教育心理科学知识,读解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内心世界的需要、愿望、理想和爱好,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顺利和障碍、成功和挫折……心态,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才能配合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使每个孩子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长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1.小学生感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小学儿童正处在智力发展的转折点,即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一年龄段儿童的认识能力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第一信号系统在认识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小学儿童在认识外界事物时,常表现为形象的认识较为突出,凡色彩鲜艳的、形象生动的、鲜活有趣的具体对象,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动画片、卡通读物、童话故事、科幻读物和影视等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一特点,在小学低中年级的孩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故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切记不要空洞的说教,尽可能利用有益的形象、具体的读物和生动的声像资料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有助于孩子接受。二是由于小学儿童认识能力的局限,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缺乏整体性、理解性和精确性,不善于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归类,往往容易忽视事物间的细微差别,如常把形近字读错音或写错字,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感知能力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基础。感知能力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孩子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好坏。我们知道,感知是一切认识的开端,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里讲过:人类的一切真知无不来源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知。所以,自幼培养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同类推荐
  • 2岁育儿方案

    2岁育儿方案

    幼儿2岁是最关键的阶段,这期间的生长变化非常迅速,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这期间有关幼儿的整个生活都特别需要注意,往往异常多又不好处理,疾病多又不好用药,幼儿说不出来,这就需要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时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为此,我们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按照幼儿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关发育、喂养、护理、培养、健康、检查就医、预防接种和用药医疗等方面必须遵循的规律和注意的问题编写而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学、易懂和易用,是广大年轻父母用以指导培养2岁孩子的科普读物。
  • 孩子最需要的100个引导

    孩子最需要的100个引导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了解孩子的人,是父母;真正引领孩子要走过人生最关键的路的人,也是父母;当然,真正经历过人生风雨沧桑的,全然用行为解释人生爱憎是非的人,还不父母。在人生的旅途上,父母所赋予孩子成和匠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父母更周全了。父母称得上、也有权利作为孩子一生的伟大指导老师。孩子美好的人生开端,来源于父母良好的人生指导——愿所有的父母亲,为孩子的成长担当起指导的重任!
  • 父母心儿女心

    父母心儿女心

    本书反映了家教心理咨询的一个侧面,包括孩子初当小学生的日子,孩子为什么想缀学,17岁男孩杀母为哪般,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类型,日常的亲子沟通好不好等内容。
  • 孕产保健与胎教全书

    孕产保健与胎教全书

    本书为每一位父母和即将做父母的夫妻提供了全面、准确、科学、系统的怀孕、胎教知识,从安胎、养胎、胎教,有重点地给予新手妈妈、新手爸爸们详细的优生指导,科学的早教指导,详细地介绍了怀孕关键时期年轻父母需要掌握的各种科学知识,条理清楚,语言简洁,现查现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它能使你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也会使你的孩子成为最出色最优秀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开始领先别人。
  • 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学会的66件事

    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学会的66件事

    本书是为宝宝入幼儿园精心准备的。书中围绕孩子在入园初期容易出现的问题,紧密结合这一阶段幼儿园的身心发育特点,既有科学的训练方案,又有给家长的合理建议,还特别为孩子们引入了活泼、有趣的卡通形象。相信孩子们在《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学会的66件事》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做好充分的入园准备,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夺运神术

    夺运神术

    从出生被家族封禁运气只为天地大变释放运气而成为男猪脚。从而面临着每天都在发生倒霉事件,路过粪车爆炸。差点吃翔。被雷电追着劈,我又没有偷你媳妇追我干肾,而严重到每天都有可能发生意外而死,看他如何借运而生。偷运而活。
  • 妖孽竹马:呆萌青梅我爱你

    妖孽竹马:呆萌青梅我爱你

    一个呆萌可爱,一个妖孽腹黑,外加高冷,凑起来那叫天生一对。(=_=虐死单身狗的一对)某一天,“叶子哥哥……我和你是什么关系?”云芷欣呆呆看着江泽烨。“嗯……未婚夫妻关系”江泽烨邪笑。“……”云芷欣的嘴角抽了抽。= ̄ω ̄=新手……求关注……看看这两位娃子秀(虐)恩(死)爱(狗)的节奏。
  • 狗男友爱上猫女友

    狗男友爱上猫女友

    因为一个奇特的现象,让原本不在一个时空下的两人遇在了一起,原本的他们互相看不顺眼,也从未想过去了解,但在一次莫名其妙的安排下他们住在了一起,也就是因为这一次的机会,让他们互相了解了对方最真实的面貌,也从那时起两人之间的爱情萌芽渐渐的生长。但在他们之间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人,这些人让他们更加坚信了他们的决定,但到底最终他们是留下,还是离去.......
  • 我才是三国无双

    我才是三国无双

    我朝思暮想,终得偿所愿一来到我想去的世界。(要复读,要复习,长期坑。)
  • 如果不是你的世界

    如果不是你的世界

    江兮月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可是在高考结束后,也是她十八岁成人礼的那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能看见“鬼”了。一个个在历史长河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人物,又或者从未有过身影的小透明活生生的出现在她的面前。从那以后,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 天神修

    天神修

    这是一个鬼怪作乱,妖魔横行,群雄并起的时代。新的纪元大幕已经拉开,诸神觉醒,天魔降世,新灵诞生。且看在这个暗流涌动,强者为尊,弱肉强食的世界里,秋易如何一步一步手摘日月星辰,站在世界的顶端,俯瞰天地!
  • 执道诸星

    执道诸星

    又名《我的男朋友嘴这么碎一定是个老阿姨》又名《我的女朋友这么可爱一定是个男孩子》你以为这是踏破诸天君临万界的史诗……其实这是一个碎嘴男孩和软萌假小子的爱情故事
  • 极品帝咒系统

    极品帝咒系统

    极致装逼之言咒师!无敌的我,还可以再加个蓝条!
  • 七界神王

    七界神王

    创世神知道人类是与他最接近的生物,思维基本与他相同,为了防止罪恶持续,他规定,人类的寿命不得超过200年。一切都已就绪,创世神安然沉睡。他……
  • 婚后相爱:高冷老公请爱我

    婚后相爱:高冷老公请爱我

    “老公,我想和你一起睡。”“出去。”...“白若雪,你要是还敢不穿衣服就到我屋,别怪我不客气。”...看我们的白大小姐怎样降服高冷总裁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