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36600000002

第2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早晨听到真理,晚上死去都无遗恨。喻指追求真理,至死不渝。

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滕文公下》

即使失意之时,也要独自实践自己追求的理想。

若大旱之望云霓。

——《孟子·梁惠王下》

像大旱希望云彩和彩虹一样。喻指渴望的心情。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

——《荀子·修身》

虽然身体很辛劳、很劳累,但只要是发自于内心,也要去做;即使有些事情没有什么利益可图,但只要有重要的意义,也要力争把它做好。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内心的绝望和空虚,而生命死亡却是次要的。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有德行的人追求的是远大目标,而小人追求的是眼前的一己私利。

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战国·楚·屈原《离骚》

我虽然挨近危险的境地,接近死亡的边缘,但我回顾原有的理想,毫不后悔。喻指遇到危险也决不放弃理想。

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

——《谷梁传·隐公元年》

崇尚道义而不看重私人利益,信仰真理而不相信邪说。

当理不避其难,视死如归。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士节》

坚持真理不要逃避任何灾难,为真理献身如同回家一样坦然。

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

——汉·班固《汉书·韩信传》

瘫痪之人从来没有忘记能站起来,双目失明的人日夜盼望能重见光明。

求道者,不以目而以心。

——汉·贾谊《新书·修政语》

追求真理的人,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去做。

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不因为处境恶劣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也不因处境优越而改变自己的理想。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唐·李白《大雅久不作》

有才识的人,恰逢政治清明的大好时光,前途无限美好。

往者不可复兮,冀来今之可望。

——唐·韩愈《复志赋》

过去的不会再重来,今后的事还是可以希望的。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越是困穷越要坚强,不放弃崇高的志向。

雾尽披天,萍开见水。

——唐·刘禹锡《砥石赋并序》

浓雾散尽现出晴天,拨开浮萍便见清澈的河水。

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

报晓的雄鸡一声鸣叫,天下就大亮了。喻指光明的未来。

不知何处是前程,合掌腾腾信马行。

——唐·罗隐《途中寄怀》

不知道我的前程在哪里,合掌听着马儿的腾腾声,任凭它往哪里走。

今日笼中强言语,岂归天外啄含桃。

——唐·释齐己《放鹦鹉》

笼中鹦鹉虽能学人说话,但却不忘过去在自然界中啄桃的美好时光。喻指身处困境,渴望得到自由。

世间哪有扬州鹤。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人世间哪里会有扬州鹤那样理想的事呢?喻指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古之所谓中庸者,尽万物之理而不过。

——宋·苏轼《策略第四》

古人所说的中庸,就是坚持一切真理但不超过限度。

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

坚守自己的理想,始终如一。

白日一照,浮云自开。

——宋·苏轼《贺端明启》

白天的太阳一照射,浮云自会散开。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宋·文天祥《夜坐》

少年很快就老了,而理想仍然很遥远。

此理充塞宇宙间,如何人杜撰得。

——宋·陆九渊《陆象山先生语录》

真理充满人世间,人怎能随意臆造得了。

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

——宋·朱熹《近思录集注》

目光和理想不可以不远大,但行动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学道,乃是天下第一至大至难之事。

——宋·朱熹《沧州精舍谕学者》

掌握真理,是世界上第一等最大最难的事情。

学道至于乐,方能真有所得。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追求真理到了十分喜爱的程度,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宋·晏殊《蝶恋花》

腊月过后春天也就临近了,枝头的梅花已带来了春天的信息。

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

——宋·林景熙《枯树》

只要心不死,春天一到,就会发芽吐绿。

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

——宋·刘过《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男子汉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书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

安得万垂杨,系教春日长。

——宋·程垓《菩萨蛮》

如何才能用那万条垂杨系住春日,让它长久存在。喻指企望春日长在。

纷纷世议何足道,尽付马耳春风前。

——《元遗山诗集·谷圣镫》

世俗之人的纷纷议论微不足道,只管把它当做一阵耳旁风。喻指坚持真理,不怕别人议论。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明·吴承恩《西游记》

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人世间只有一个真理。

囚人梦赦,渴人梦浆。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死生交范张鸡黍》囚犯梦想得到赦免,口渴之人梦中遇见汤水。喻指有所思才有所梦。

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

——明·刘基《司马季主论小》

久卧在床的人,总想着要起来;长期冬眠的动物,总想着要出洞。

跛者不忘履,盲者不忘视。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

虽然腿跛,但仍然盼望走路;虽然眼瞎,但仍然盼望看东西。

不闻道而死,曷异蜉蝣之朝生暮死乎。

——清·魏源《默觚·上学篇》

如果不为追求真理而死,这与蜉蝣朝生暮死没有什么两样?

凡理必求精熟之至,是谓穷理。

——清·颜元《存学编》

对一切道理力求达到精通纯熟,这就叫追求真理。

赖有忠信存,波涛孰敢侮。

——清·朱彝尊《玉带生歌并序》

只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任何风浪也不能使他屈服。

气血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

——《史典·愿体集》

为意气而发怒不可有,为真理而发怒不可没有。

雨狂风正恶,勿厌草堂低。

——清·查慎行《燕来巢》

在雨大风猛的时候,燕子求栖不能嫌弃草屋低矮。喻指情况所迫,不能要求太高。

之死矢靡它。

——《诗经·风·柏舟》

到死也不改变志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一个人决不可以被强迫改变志向。

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公孙丑上》

坚定自己的志向,但不要意气用事。

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孟子·尽心下》

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处于邪恶当道的乱世,也不会动摇自己的志向。

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

——《荀子·宥坐》

不隐居心静的人,思维不会深邃;没有遭受过磨难的人,志向不会广大。

君子之于善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

——《荀子·非相》

有德行的人对于善的态度是,志向善美,行为善良安稳,用言语表达对善的喜悦。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荀子·荣辱》

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责怪别人或埋怨上天不帮助,这种人则没有志气。

浅不足以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荀子·正论》

不够长的东西不能用来测量深水,蠢笨的人不能参与智谋活动,废井里的青蛙不能跟它谈论东海的乐趣。喻指志向远大的人自有他的追求和抱负,庸人很难理解。

笃志而体,君子也。

——《荀子·修身》

坚守志向而又扎扎实实去干的人,才是真正有作为的人。

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荀子·修身》

志向远大的人,不会因为贫穷而松懈自己的斗志,放弃自己的追求。

志意修则骄富贵。

——《荀子·修身》

意志坚定、志向远大,就会对荣华富贵不屑一顾。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意志不坚强的人,聪明才智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老子》

坚持力行的人有志向,任何时候都不迷失方向的人才能长久。

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庄子·庚桑楚》

选择头发加以梳理,数着米粒做饭,做事如此烦琐,对于社会有什么帮助呢?喻指做事非常烦琐,干不了大事。

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庄子·庚桑楚》

鸟兽不厌高处,鱼鳖不厌水深。喻指应有高远的志向。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庄子·逍遥游》

鹪鹩在深林里垒巢,只不过占有一根树枝;鼹鼠在河里饮水,只是为了喝饱肚子。喻指目光短浅,不会有什么远大目标。

不以物挫志之谓完。

——《庄子·天地》

不因外界事物挫伤心志则可称之为德性完美。喻指不能沉溺在各种各样所喜好的东西里,而消磨掉自己的志气。

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战国·楚·屈原《卜居》

是宁愿与骏马匹敌,还是随劣马远行?是宁愿与天鹅比飞高低,还是与鸡鸭争食吃?喻指一个人应志向远大。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战国·楚·屈原《卜居》

宁愿像千里马那样志在四方呢?还是像野鸭那样泛游水面,随波逐流,苟且地来保全自己的身躯呢?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

因我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而屈从流俗,所以将在忧愁苦闷中度过艰难的一生。

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

——《列子·杨朱》

能吞下船的大鱼,不能在小溪里生存;鸿鹄能高飞,不会在浊池中栖身。喻指有大志的人不屈居人下。

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鹄之彀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

——战国·鲁·尸佼《尸子》

虎豹的幼兽还没长花纹,就有吃牛的勇气;鸿鹄的雏鸟羽翼未长全,就有飞越四海的心志。喻指从小就志向远大。

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一虾至微,亦能放肆于大海。

——《关尹子》

一只蜜蜂很微小,但也能游览大自然;一只虾虽微小,但也能在大海中无拘无束地游走。喻指只要有远大志向,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左传·昭公十年》

凡是有志向的人,都有力争向上的心理。

良马期乎千里。

——春秋·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察今》

优良的马希望能驰骋千里。喻指志向远大。

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

——《晏子春秋·谏下》

琐碎细小之事的成功,不如致力于远大事业遭到失败的收获大。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

——《礼记·儒行》

人的生命可以受到威胁,但志向不可改变。

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礼记·曲礼上》

欲望不可以放纵,而志向不可以满足。

其德薄者其志轻。

——《礼记·祭统》

品德低下的人志向也很短浅。

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汉·荀悦《申鉴·杂言下》

没有听到大的理论,志向就不会高远;没有听到精辟深刻的谈话,思想就不会专一。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汉·刘邦《鸿鹄歌》

大雁与天鹅高高地在天空飞翔,一飞就是千里之遥。喻指志向高远。

衰世之士,志弥洁者身弥贱,佞弥巧者官弥尊。

——汉·王符《潜夫论·本政》

身处衰败社会里的人,志向愈高尚纯洁,地位愈低下;而那些阿谀逢迎愈是巧妙,官做得愈大。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汉·王充《论衡·自纪》

身处安逸欢乐之中也决不放纵欲望,在贫穷困苦之时志向也不松懈。

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

——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有自信心的人,不因他人的诽谤或赞誉而改变追求;知足的人,不因权势财富的诱惑而动摇心志。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行为相合,志向相同,相距千里也会彼此联系;行为不合,志向不同,就是对门居住也不相往来。

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人没有美好的志向,虽然勇敢也必然会遭到挫伤。

凡人之志各有所在而神有所系者,其行也足跦蹈,头抵植木而不自知也,招之而不能见也,呼之而不能闻也。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倘若一个人心志有所在,精神有所系,那么他走路会跌跌撞撞,头碰到树上也不知道,招呼他也看不见,叫他也听不见。

心欲小而志欲大。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一个人的欲望应该小些,志向应该远大。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

——汉·刘向《说苑·谈丛》

有志之人不会因为有利可图就转移自己的追求,不因为灾祸临头就改变自己的志向。

志大者遗小,用权者离俗。

——汉·桓宽《盐铁论·复古》

志向远大的人不计较小的得失,善于使用权力的人与普通人不同。

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

——汉·陆贾《新语·慎微》

要想为普天之下建立功业的人,必须首先从自己身边的琐事做起。

吞舟之鱼,不居潜泽。

——汉·韩婴《韩诗外传》

能吞食船的大鱼,不会在浅水之处栖息。喻指志向远大。

劫以刃而失其志者,非勇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

在威力威胁下失去志气的人,不是勇敢的人。

思齐则成,志齐则盈。

——汉·韩婴《韩诗外传》

思维端正就能成事,志向端正就会进步。

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汉·孔融《荐祢衡表》

忠诚、果敢正直的人,志向像霜雪一样纯洁。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燕雀怎么能够懂得鸿鹄的志向呢?喻指目光短浅的人不了解胸怀大志的人。

大丈夫当如此也。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顶天立地男人就应当有如此作为。喻指要有远大抱负。

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也。

——汉·司马徽《诫子书》

不要因为声望不高就志向不高远,不要因为贫困就行为不高尚。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水流太激就不能浸润土地,但箭的速度越快则飞得越远。喻指困境可以激励斗志。

夫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

——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如果有志向必能成就事业,这是刚烈之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所追求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衰老的千里马困居在马棚里,志向却在千里之外;胸怀大志的人到了晚年,美好的追求仍然不会停止。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大丈夫志在四方,视万里之远如近邻一样。

游潢潦,不知江海流。

——三国·魏·曹植《篇》

游动在小水坑里的小虾和鳝鱼,是不会知道江海之大的。喻指生活圈狭小的人是不会了解英豪的远大志向的。

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三国·魏·曹植《杂诗》

有志向的人,常常为国为民而忧伤;无所追求的人,总是自求安闲。

处身而当逸者,则志不广。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在厄》

身处安逸舒适的环境里,就志向不大。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无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具有志士之气的人,不要自己轻视自己。

志当存高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外甥书》

人的志向应当远大。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三国·魏·王粲《咏史诗》

活着要做男人中的豪杰,死了要成为壮士的楷模。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如男儿宁可战斗而死,怎能郁郁去筑长城?

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

——三国·魏·徐干《中论》

有志向的人不怜恤自己将要年迈,而担忧自己的志向衰退。

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

——三国·魏·徐干《中论》

志向是学习的老师,才干是学习的徒弟。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三国·魏·徐干《中论》

读书人不怕才识不丰富,而怕没有确立志向。

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凌云。

——三国·吴·陆机《文赋并序》

心怀洁白严谨,志向崇高远大。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活着不过七尺之躯,死了唯有一口棺木,只有做一番事业才可以流芳千古。

智者不为小利移目。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谯周传》

聪明人不为小利改变自己的志向。

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邴原传》

人各有自己的志向,实现志向的途径也不同。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辗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同类推荐
  •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本书以历史为经,风俗事象为纬,详尽描述了汉民族风格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本卷记述的是秦汉魏晋时代的汉族风俗史,包括汉民族的形成、发展、汉族风俗的形成和发展,秦汉魏晋汉族的生产风俗、生活风俗、礼仪风俗、岁时风俗、信仰风俗、社会风俗等内容。
  • 文学名著

    文学名著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荷兰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荷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中西文化理解与中国主体观的兴盛:以清末出洋游学游历为实证个案

    中西文化理解与中国主体观的兴盛:以清末出洋游学游历为实证个案

    基于“大历史”和“大教育”的研究范式,构建“中西文化理解”的分析框架,提出“中国主体观”的研究理论模式——偏重以思维衡量标准,即注重考察明清之际到清末时期“中西文化理解”进程中存在的“中国主体”意识的阶段发展与深刻变化,从而深入探析明清之际以来中国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文化基础,探索其中形成与发展的深层根源,进行文本的解读与历史的诠释,阐述内涵特征、递嬗过程与影响作用,由此深刻揭示中国近代化思维发展逻辑形态特征。
  •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总要趁年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不对?所以想把这本书送给每一个想看世界的年轻人。它将缓缓向你描绘一个中国体系之外的世界。美国,离我们很近,几乎每天都有关于美国的新闻,但美国却实实在在离我们很远,能够亲自体验美国文化、美国生活的人在13亿中国人中,只有那么一小撮,而这么一小撮人中,更少有人能够提起笔,给中国人写写真实的美国。17岁时,逅逅曾去美国体验高中教育,并出了一本《体验美国中学教育》,19岁时她成功进入美国前十名的顶尖文理学院HaverfordCollege,现在她每天阅读将近两百页的书,品读中美两种体系在教育、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
热门推荐
  • 恶魔专属:混血丫头,啵一个

    恶魔专属:混血丫头,啵一个

    艾利斯顿贵族学校四大恶魔之首的凌泽风,性格傲慢,脾气骄纵,横行校园却无人能制止,因为他是学校最大股东的儿子。他上厕所,竟然被混血少女偷窥。他回到家,自己的房间,可恶的混血少女竟然说是她的房间。偷窥他,还要霸占他的房间,忍无可忍!“传说如果一对恋人坐摩天轮,当摩天轮升到最高处的时候,如果接吻的话,会一直幸福下去哦!”混血少女眼里闪烁着灼热的光芒,“我们会一直幸福下去吗?”启动的摩天轮快升到最高处,凌泽风捧起了她的脸,狠狠的亲了下去,允吸着她独特的芳香。走下摩天轮,凌泽风紧紧的抱住她,并在她耳边大声宣布:“我们会一直幸福下去的,因为你是我的专属,也就是我的幸福指数!”
  • 亲爱的微杂

    亲爱的微杂

    亲情、友情、爱情,从前的侗样,天不怕地不怕。而越长大越觉得,她怕太多的东西......这世上,能伤害到你的,从来不是浮世间的冷言恶语,唯有触之你心的,往往才是最疼的。
  • 遁入凡尘

    遁入凡尘

    这是一个来自仙界到凡间的故事,已经跟凡间断开了几百上千年联系的仙界,一个出生在仙界的笨蛋在一次意外中偶然打开了通往凡间的通道。这位出自仙界的笨蛋又偏偏是一个对现代世界没有一点常识的很傻很天真类型。世界太精彩,跟仙界传说中太不一样。所以他再也不想回到每天只能面对那些死沉着脸精研天地奥妙的仙人们的世界。但他也并没有想到凡间并没有他初见时的那般美好。人心的险恶,阶级的斗争,国与国的利益争夺都让他将不自觉的涉入其中。而作为一个本该清静无为的仙人他又将如何处理这些凡人的事情?在本书中对于仙人等级的设定,最低等级是仙人,然后依次为(兵解散仙飞升的)地仙,天仙,上仙,大罗金仙,功德金仙(由散仙飞升如姜太公),天尊(上古玄仙)
  • 三小姐又飘了

    三小姐又飘了

    迦楼罗魂穿异世,成了相府那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废材三小姐。迦楼罗捏了捏肚子上的三层游泳圈,拍了拍脸上的肥肉,默默无语……来到要干什么呢?减肥,练功!三小姐最近很飘,但飘得有资本,丹药当糖豆给暗卫吃你听说过吗?灵兽追着认老大还嫌弃你听说过吗?区区火系单灵根能逆天你听说过吗?(就像你所看到的,我不会写简介TAT)
  • 命运之逆命之子

    命运之逆命之子

    无法改变的过去以及无法掌控的未来,这就是命运。然而世间事,并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自从大地有生命以后,就已经开始了对抗命运的旅途,无论结果是什么他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他们被称为逆命者,他们是被神灵放弃的人,他们的道路艰难,九死一生,但是他们从不后悔,因为他们要将自己的命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想跟我一起去改变命运吗?那你还在等什么!!!欢迎来到『命运之逆命之子』
  • 季少的甜心秘密妻

    季少的甜心秘密妻

    一场错嫁,她成了他囊中之物,某人化身为狼,从此让她过上了早上么么哒
  • 我只是系统搬运工

    我只是系统搬运工

    无数系统横行地球,但各种狂拽酷炫的系统宿主,都是我的小弟!极品医圣系统,送给美女医圣!极品厨神系统,交给美女保姆!万界直播系统,网红小姐姐最近比较乖啊……我不生产系统,我只是个系统搬运工罢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尊回归

    女尊回归

    一个末日妖月、灭世魔帝都是他的转世,皆是世人惧怕的人物。一个运道太好容易早夭。两个组合再了一起某女“反正我都死的早要不然就和你在一起吧。”某男“…………和我一起死吗?”某女的一个转世“还真是每一世都早夭还都是为你而死呀!”某男“以后不会了。”…………
  • 全能法仙

    全能法仙

    法师穿越地球,本应强大无比,奈何水土不服,沦为俗人一个!他该如何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