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45500000081

第81章 政坛博弈,两派争雄——在争端中找准自己的立场

备受宠爱和纵容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在陷害宰相魏元忠,间接逼死了太子李显的子女,导致了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的紧张,使政治形势变得扑朔迷离,朝廷的分裂更加严重了。然而他们不仅不思悔改,而且还继续侍宠无恐,为所欲为。那么,愤怒大臣们会对张家兄弟采取什么行动呢?在大臣和男宠之间,武则天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自从“二张”蛊惑朝政之后,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逆转,武则天重新从长安回到了洛阳。回到洛阳后,朝廷的分裂更加严重了,出现了两派:一派是攀附“二张”兄弟的人,也就是拥张派,另一派是反对“二张”干政的人,也就是倒张派。这两个派别形成了一种视同水火的状态。

拥张派的成员主要是一些文人,他们大多是“控鹤府”官员,也就是“二张”的下属。他们的身份与“二张”有一些相似之处,可以说是惺惺相惜。另外,除了这些文人官僚,还有以武三思为首的武家子侄。

按理说他们应该与“二张”有仇,毕竟他们间接逼死了魏王武延基。但是,由于他们最不希望的就是李显当皇帝,而有能力阻止李显当皇帝的只有“二张”兄弟。所以,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成了拥张派的成员。由此看来,拥张派的成员势力不小,而且“二张”本身也是位居高官。此时的他们可以说是权倾朝野。

反张派的成员主要是一些正直的大臣。他们分别集中在两大部门:一是太子府和相王府,太子李显和相王李旦的臣僚,与“二张”是一种天然的对立;二是当时的司法部门,包括大理寺、御史台、刑部,他们中的一些正直也是反对“二张”干政的。而且,他们还时刻关注着“二张”的行动,以便将其有效治罪。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插手朝政的张氏兄弟对他们的的几个兄弟也作了重要安排。张昌仪从洛阳县令做到了司府少卿、尚方少监,张昌期自岐州刺史提名为雍州长史,后改为汴州刺史,张同休做到了司礼少卿,都是三、四品的高官大员。

但是,大臣们的反张情绪也异常高涨起来。长安四年七月,张同休和汴州刺史张昌期、尚方少监张昌仪因贪污罪,一起下狱,而且还供出了张易之、张昌宗贪污的罪证。因此,张昌宗也受到宰相韦安石和唐休璟的审查。

御史中丞桓言范又上奏:张同休、张昌宗共贪污赃款四千余缗,张昌宗免官。张昌宗一听要罢他的官,当场就急了,说:“臣有功于国,所犯不致免官。”可是,他就是一男宠,能对国家有什么功劳?武则天问宰相们:“昌宗有功乎?”

没想到宰相杨再思说:“昌宗以往合炼神丹,圣躬服之有效,此实莫大之功!”武则天对这一牵强的理由,十分高兴,于是就免了张昌宗的罪,官职照旧。张同休贬为岐山丞,张昌仪贬为博望丞。左补阙戴令言见杨再思如此谄媚,便作了一篇《两脚野狐赋》讽刺他。意思是说杨再思虽然长着人的两只脚,却像狐狸一样厚颜无耻,献媚取宠以讨好别人。

张昌宗的官职是保住了,可是负责审理他的韦安石,很快就被任命为检校扬州都督府长史,唐休璟也外派为幽营都督、安东都护。武则天以调离韦安石、唐休璟的方式,免除了对二张的审判。虽然这次反张势力受到了挫折,但这并不意味着反张斗争的结束。

到了年底,武则天病得颇重,一直住在长生院。她身边只有张氏兄弟陪侍,以致宰相们经常见不到女皇,朝政大事也无法处理。按理,侍奉汤药的,应该是皇太子李显和相王李旦。然而,如今他们却被撇在一边,武家子弟也不得近前。甚至连她唯一的女儿太平公主也不能近前。这当然与她习惯于“二张”的侍奉有关,除此之外,她是不想表现出对武、李任何一方的偏向。

见女皇如此病重,大臣们都认为,如果仅让近侍幸在侧,易成大祸,心甚不安。张氏兄弟也见形势急迫,一旦有变大臣们必然会杀害他们。于是,他们也联系同党,准备利用侍候之机谋乱。

不料,他们的行踪被大臣们觉察,有人便写出招贴,以示相警。于是,大街上出现了“易之兄弟谋反”的飞书。但武则天很了解这两个人,她知道他们还没有谋反的本事,既不相信,也不理睬。

可是,倒张派可当一回事了。十二月十九日,许州人杨元嗣上书说:“昌宗尝召术士,李弘泰占相,弘泰言昌宗有天子相,劝于定州造佛寺,则天下归心”。意思是说,张昌宗曾经找人算出了天子命,这说明他有不臣之心。而且,他在算命之后,又撺掇陛下在定州造佛寺,这是妄图利用宗教发动群众。这样一个标准的谋反案,就得立案侦查。

武则天就委任了宰相韦承庆,司刑卿崔神庆,御史中丞宋璟这三个人来查这个案子。其中,韦承庆是“二张”党羽,他有心替“二张”开脱。所以,他说我已经审过张昌宗了,虽有此事,但他已经跟陛下交待过了,这是自首了,可免治其罪。

可宋璟是倒张派的核心人物,他是不允许这个案子又不了了之的。他马上说:“如果张昌宗没有不臣之心,他已经当了大官了,还找人算命干什么?找人算命,就说明他有野心,有进一步的祈求。依我宋璟看来,张昌宗必须正法。”

武则天见他提出了和韦承庆截然相反的意见,便明白了,问题出在宋璟这儿,只要把宋璟搞定,这个案子也就结了。于是,她想故伎重演,让宋璟去扬州处理一些陈年旧案,把他调走。没想到,宋璟不奉诏。他说:“我不去,说扬州那点小事,监察御史就能办,臣是御史中丞,不应该管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

武则天一听,这话说得也对,因为唐朝确实是这么规定的,没办法,不去就算了吧。可是过了两天,她又给了宋璟一个新的任命,让他到幽州去,调查一下幽州都督的贪污案。这可是一个大案,你去处理一下吧。没想到,宋璟又给驳回来了,他说:“幽州都督官再大,这也是一个具体案子,臣作为御史中丞,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所以我还是不去。”又把武则天驳回来了。

武则天还是不甘心,过几天,她又派宋璟陪同一个宰相出使蜀地。这次没有具体的事情,只要访贫问苦就可以了,而且是跟宰相一块去,也对得起你的官位。她觉得宋璟这次肯定会去。可是,宋璟又给驳回来了。他说:“现在蜀陇无变,我去那儿视察什么?”

接着,他还揭了武则天的底说:“陛下,你屡次往外支我,是不是不想让我办张昌宗这个案子啊?”然后,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昌宗分外承恩,臣知言出祸从,然义激于心,虽死不恨”。这等于跟武则天公开顶起来了。

这时候,宰相杨再思看不过去了,跟宋璟说:“你怎么能这么跟陛下说话呢,还不快退下。”宋璟脸一板,眼一横,就跟杨再思说:“圣主在此,不烦宰臣擅宣敕命”。这次,武则天可真是没办法了。怎么办呢?把他杀了,或者是把他贬官,她倒是能做到,但是她不愿意那样做。因为,武则天不是一个滥杀人的人,她很敬重这种耿介的大臣,不愿意伤害宋璟。可是,她又想维护情人。正在左右为难之际,武则天想出了一个缓兵之计。

于是,她跟宋璟说:“宋爱卿啊,你说得有道理,我怎么能徇私呢?就让张昌宗跟着你回御史台受审吧。”宋璟一听是大喜过望,马上带着张昌宗就走。到了御史台,还没坐下,武则天已经派宦官来了,说皇帝下敕,特赦张昌宗。

张昌宗听了之后,拔腿就跑了,宋璟气得,拍着大腿说:“早知是这样的结果,我刚才一锤子就该结束他的狗命,怎么会等到现在呢?”

武则天为了掩护张氏兄弟,致使朝内重臣与她当面争执,针锋相对。她明白他们的忠心耿直,是朝臣应该有的作风,所以,并没用愠怒和加罪。她也知道“二张”遭大臣嫉恨,全是自己追求晚年娱悦,宠爱他们所造成的。虽然有罪,但他们长期侍候自己,要杀他们自己于心不忍。

事情到此为止已经相当明白了,只要有武则天在,就不可能撼动得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可是,她这样做也把自己置于空前危险的境地了。虽然,武则天一辈子行为果敢、态度鲜明。可是现在,她犹豫了,她一方面想要维护大臣,另一方面又想保护情人。她想要两边都保护,可是最后伤害的却是她自己。

“则天上位术”找准立场:成功之捷径法

立场,就是一个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立场决定了一个人处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更决定了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感情。在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解决问题或者使其愈演愈烈,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没有找到自己的立场。

在生活和工作中,因为我们找不到立场,所以,使我们在原本很简单的问题面前犯难、裹足不前,甚至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失去一些机会和缘分。因此,我们要想成功,必须先找到自己的立场,如果立场不对,可能会适得其反,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也会白费。

“趣味测试”你是理智型的人还是情感型的人?

如果你独自处于封闭、黑暗的房间里,你最先感到的恐惧是什么?

A. 室内空气会越来越少,人会窒息而死。

B. 由于缺少水和食物,人会渴死或饿死。

C. 房间里漆黑一片,令人心惊胆战,会有鬼出现。

D. 门是封闭的,找不到上厕所的地方。

测试结果:

选择A:你是心地善良,感情丰富的人,你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为了爱情,不惜赴汤蹈火。在率直的性格下,你有一颗细腻的心。只要认定的事,你便会全力以赴、尽力而为。只是有时容易感情用事,难辨他人真伪,很可能被人骗,要提高警惕。

选择B:你的感情更加丰富,它和理智较为平衡。你很重感情,却也理智行事。因此,面对,你对问题的判断八九不离十,加上你过人的智慧,一定会稳操胜券。

选择C:你是个谨小慎微的人。面对事情,总会思之再三,讲求效率与结局的完美,难免会给人胆小或势利的印象。不过,这正是你的智慧过人之处,理智在任何时候都会占上风。值得注意的是,别为了你的某些“原则”,把人际关系搞得太僵了。

选择D:你的理智和感情都不够稳定。有时风,有时雨,和天气一样阴晴不定。你是个比较情绪化的人,同一件事,在这个时间、地点你可能会冷静地处理它,而换一个时间、地点,你又可能极不理智,靠感情用事。

同类推荐
  • 领导你自己

    领导你自己

    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21世纪,人与人的竞争在于自身素质和生存技能的竞争。人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又是复杂易变具有多面性的立体,是许许多多处于不同存在状态的自我的集合。所以,你要使自己成熟起来、伟大起来。就必须学会自我领导。自我领导不但要管理好自己,控制好自己,更要发展自己、创造自己。只有你领导了你自己,你才能拥有自己,拥有充实饱满的人生和真真切切的快乐。
  • 百位名人的处世智慧

    百位名人的处世智慧

    本书从名人角度出发,阐述了他们的处世智慧,名人有正面的,当然也有反面的例子。学习正面名人的处世智慧,对处世失败的名人的教训引以为戒。不管正反,我们都要从其中得到自己的处世感悟,从而在自己的处世生涯中好好地运用。
  • 踮起脚尖寻幸福

    踮起脚尖寻幸福

    这是一本散发着点点亮光的书,每一篇文章都将点亮心灵的某个角落,让我们学会爱,学会生活;让我们了解信念,放飞梦想;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懂得珍惜;让我们感受到春风的温柔和冬雪的纯洁。愿本书能给读者的人生之路注入勇气和力量,能够让你的人生更加幸福。
  • 思考术:解开你与生俱来的能量密码

    思考术:解开你与生俱来的能量密码

    本书由现代成功学奠基人、世界著名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所作。全书从十个角度入手,阐述了作者本人对于正确对待这些情境的真知灼见。书中每部分均分为15个条目,并辅有解读与实操指南,重点在于引导读者突破思维的桎梏。
  • 青年必读-快乐的理由

    青年必读-快乐的理由

    幸福是一种精神上的感觉。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热门推荐
  • 航海三国

    航海三国

    【欢迎大家报名加入玄羽军(见置顶贴),共建航海世纪。】读者交流群:45458820最近因考试及构思修改的事情耽误了更新,致歉。原本是想摒弃穿越,走虚构的套路,但似乎读者很不习惯,所以,准备套上穿越的外套(仍然和一般的穿越不一样,实在受不了现在许多莫名其妙的穿越),然后构架一个世界。总之,为了获得读者的支持,在下定将绞尽脑汁更新出新的内容。本来是准备下本书用的开局创意,现在只能是拿出来用了。
  • 穿越之吃鸡吃到撑

    穿越之吃鸡吃到撑

    一个菜鸟和平精英爱好者,意外穿越到三十年后的未来。嗯?你们未来人这么老土,怎么还在玩吃鸡?啥?你们这是最新的神经技术游戏?什么?比赛奖金这么丰厚?哈哈哈,那让我用系统征服你们!不不不,征服妹子!(简介无力,请大大们阅读正文,铺垫稍长,求轻喷)
  • 你满着所有人在爱着谁

    你满着所有人在爱着谁

    也许你不知道你会从哪天起忘了曾经最真挚的时光,忘了那些年经历过的囧事,但你永远都不会忘了,那些年你曾喜欢的男生。即使貌样会变,但心不会。“我们也许记不清遇到过谁,但一定数得清自己曾经爱过多少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用诗词干翻天

    我用诗词干翻天

    想要兵器?贾岛的“剑客”拿去,冰霜掌中剑作为玄阶中品武器,在华夏可是人人必备的。房价太贵?杜甫的“望岳”拿去,云端芥子小泰山的空间足有几百公里方圆,开发多少楼盘都没事!思念家乡?李白的“静夜思”拿去,这个幻境阵法里有你对家长所有最美好的画面。想磨炼自己的武技?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拿去,作为辅助类对战阵法,不小心应对,就会被打的鼻青脸肿。有后悔的事!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就是小.时光逆转阵法,分分钟穿越到过去做出改变……额……好吧-_-||这个阵法就算了吧!毕竟,就算是我,诗仙境修为的阵法天才唐施,也因为这个阵法失败才来到这儿。要不然,你以为我想在这卖弄阵法?切!
  • 快穿之小狼狗饲养指南

    快穿之小狼狗饲养指南

    谢临春作为快穿总局言情组的王牌,进入这个连环任务的时候,是一点都没在怕的。攻略高冷影帝?没问题,她更高冷!计算机天才?一个小蛋糕就解决了(???)?京城第一纨绔?没有两个白眼治不了的!......不同世界的交错,最后是同样的你。——你好,我是肖洛。 ps准备考试,暂时停更。
  • 斗罗之唐昊的二儿子

    斗罗之唐昊的二儿子

    根据斗罗大陆的原作改编而来,为了不影响剧情,里面的对话大部分是原著对话,当然也有自己创作的对话,请唐少见谅。
  • 神奇宝贝之全能奇才

    神奇宝贝之全能奇才

    一名来自地球的少年,穿越到了神奇宝贝的世界,看这位少年如果以自己的努力和系统的帮助登上神奇宝贝大师的。
  • 仙侠奇缘

    仙侠奇缘

    修真之路,困难重重。他们靠自己闯过艰难险阻,最终获得爱情,地位,一起携手永生。
  • 我们不该送你出去

    我们不该送你出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夏三与古云生育四胎,受计划生育影响,将其两胎“送出去了”。退休后寻找女儿心切。在寻回两女儿的过程中,展示出人间的离奇、意外、美与丑,以及人类特有的亲情美、心灵美。剧中的夏三与古云热心寻找女儿回家,而女儿达达却不愿意接纳自己的公公婆婆来家居住,这反映出时代变迁过程中的亲情观、道德观在裂变。然而达达的闺蜜——不儿却与众不同……夏家之子——夏之与某女孩又有何种瓜葛咧?整部作品诗意盎然,情节上草灰蛇线、脉伏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