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60400000051

第51章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宋代大文豪苏轼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实在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这里的所谓愚,并非自我欺骗、自我麻醉,而是有意糊涂。它是一个由糊涂而聪明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

有人大智若愚,同样也有人大愚若智。区别在于是否有自知之明。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不自以为是,反而会超出众人;不自夸成功,反而会成就大事,这就是大智若愚。那些盲目自傲、不宽容、耍小聪明、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好大喜功、爱出风头的人在任何一方面都难成大事,这便是大愚若智。

汉代丞相陈平素以品性端正著称,且才智过人。但他明白糊涂策略的真谛,该糊涂时巧装糊涂。他曾两次装糊涂。而这两次的糊涂却为稳定汉室江山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一直被世人称道。

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把自己诸多的儿子都分封为王,各据一方。在他临死时又召集列侯群臣于病榻前郑重嘱托:“此后非刘姓不得封王,如违此约,天下共击之。”他撒手归西后,就把皇位传给了太子,即汉惠帝。可惜这位年轻皇帝登基后不久就病逝了。作为生母的吕后,当皇帝的儿子死了,于国于家都是伤心事。理应悲痛难忍。可是在为汉惠帝发丧时,这位母亲只是干嚎,没有眼泪,还不时用眼偷看在场的大臣们。丞相陈平一时不解,张良的儿子张群悄悄对他说:“驾崩的皇上眼下没有年纪大的儿子,幼主登基,太后担心大臣们不服管制,若是丞相请太后定夺,让吕氏之吕产、吕召、吕锋为将,统帅京城禁军,掌握大汉重权,我想太后就会安心了。”

丞相陈平从大局出发,为稳定时局,安定人心。照张群的建议做了,吕后果真动情恸哭起来。可是,吕后并不甘心于她的家族兄弟只作为将,在诸吕掌握朝中大权后,得寸进尺想封诸吕为王。刘邦临终前曾当众立遗言:“非刘姓汉室子弟而称王,天下共诛之。”如今吕后要这样做,明显是要变刘姓汉室为吕氏天下了,面对这种明目张胆的越轨行为,该怎么办?

右丞相王陵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而且他是刘邦的同乡,当吕后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态度异常坚决地说:“高帝宰白马。和大臣立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封诸吕为王,违反盟约。不可!”

吕后听了,很不高兴,又去问左丞相陈平,陈平却是不假思索地说:“高帝平定天下,封自己的子弟为王,如今太后执掌朝政,封自己的弟兄为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太后大喜,于是择日封吕召为东平王、吕禄为西平王、吕产为中平王。

右丞相王陵见陈平欣然同意吕氏分封三王,十分愤怒,但又无能为力,于是转而责备陈平:“当初与高帝歃血革为盟,你难道不在场吗?现在高帝去世,太后要封诸吕为王,你却阿谀逢迎,违背了盟约,还有什么面目见先帝呢?”陈平却是不急不躁,用坚定的语气回答道:“眼下你在朝廷据理力争,我不如你,至于保住刘氏宗庙,安定刘氏天下,你恐怕会不如我。”

陈平明明知道刘邦的遗嘱,为什么还要同意吕后的要求?是胆小怕事、贪生怕死吗?非也!他把自己的真正意图隐藏起来,等到时机成熟时,再举事发难。眼下的迎合只是暂时的,眼下的牺牲是局部的,等待时机保住根本、保住大局则是真实的目的。

吕氏封了三个王位后,陈平一直在观察吕后的动静。这位吕太后一旦大权在握便想杀尽朝中老臣及刘氏各王,以变汉朝为吕家天下。她说干就干,利用手中的权力,已杀害了几个刘姓封王,未遭毒手的她也在寻机下手。陈平想如此下去,汉朝将不复存在了,自己决不能坐以待毙,让吕氏的阴谋得逞。于是,他便派出心腹到虎口余生的刘氏王爷住处探听动静。来到齐王刘泽处的是陈平府上的谋士田子春。临行前陈平对田子春面授机宜,告诉他劝说齐王的方法。齐王刘泽,眼见各兄弟被姓吕的迫害到这般地步,禁不住在院子里仰面大哭起来。正当他大放悲声之时,忽然听到背后有人说:“大王,有什么事竟这般悲伤?”

刘泽回头一看,原来是田子春,便对他说:“我虽封王,却一点权力都没有,当日父王给我的二十万兵,被吕后追回去了,如今我救不了兄弟,挽不住危时,而且我恐怕自身性命难保。”

田子春笑着说:“眼下虽然形势危急,但只要肯下决心,也不是没有办法可想。”刘泽赶忙问计,田子春即按陈平的嘱托,要求刘泽花重金贿赂吕后身边的爪牙张石庆。

齐王刘泽见是陈平献的计,说道:“计虽可行,只是本王身边缺少能言善辩的心腹。”

田子春答道:“大王如果相信我。小的不才,愿当此任。”

刘泽大喜过望,让田子春带着重金,扮成商人模样,来到京城。暗地来到吕后新近宠臣张石庆住处献上礼物。并对张石庆极尽奉承之事。

张石庆是个爱财如命的人,见有人重金巴结自己好不得意,便把田子春作为贵宾留在府上。田子春是个善于见机行事之人,他见张对自己并无半点怀疑,更是每天与张石庆高谈阔论。更得张石庆的欢心,两人称兄道弟起来。

一日,在闲谈间,张石庆谈起吕后的事,张石庆问道:“你从外面来京,外界对吕氏封王有何反映?”田子春就是为吕氏封王的事来的,但他不能露出声色,见张石庆问起,他便故意吞吞吐吐不愿明说,只是模糊地应了一句:“小弟不敢妄言。”

张石庆见田子春欲言又止,更想弄个明白,便追问道:“你听到什么尽管说,你我是兄弟,我不会责怪你的。”田子春见状,便答道:“既然兄长问起,我不妨直说。事情是这样的,刘氏还有三个王在外,无兵无权的,今见一天之内封三个姓吕的为王,自然不喜欢,再说朝野中多有异议,万一疑心,造起反来,事情不是弄糟了吗?”张石庆本是一个脓包,听他一说,连忙问道:“那怎么办才好?”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也给刘氏子孙一点好处,如此就不会有异议了。”接着,田子春便附在张石庆的耳旁嘀咕了一阵,说得张石庆眉毛都跳动起来了。

当晚。张石庆入宫见太后,奏说:“外间已传开了,说关外三王刘泽、刘号、刘长,知封三吕为王,心中不服,想造反了。”

太后问:“那要用什么方法制止他们呢?”

“可不可以这样?”张石庆说:“将三王中的有官者赐赏;无官者付给兵权,他们尝到了甜头就自然不会作乱了。”

“对!你说的是。”

太后便马上将丞相陈平招进宫来,商议此事,陈平听了,心中暗喜,心想一定是田子春处得手了。太后问陈平:“三王中谁无兵权?”

陈平立即答道:“启禀太后,只有山东刘泽无职无兵。”

“好,就诏刘泽入朝!”

刘泽一见诏书,大喜。便即刻赶到京城。

太后殿上召见刘泽说:“我儿长住京外,少不了劳顿之苦,我会赋予你一些军权,望你务要谨慎从事。”

刘泽喜不自胜,叩头谢恩。太后一见刘泽那急不可耐的架势,又见刘泽身材魁梧、气宇不凡,话虽出口,心中不免有些后悔起来,她拿着兵符不撒手,只是瞟着陈平问道:“可不可以给他?”陈平怕太后临时变卦,赶忙应道:“太后圣鉴不错!”太后这才把兵符给了刘泽。

兵印是交了,该给多少兵马呢?给兵印太后已犯嘀咕,在给兵问题上她更是犹豫再三。给多了怕日后成为后患,给少了又怕世人说她虚情假意,会引起众人更多猜疑。一时下不了决心,又扭头问陈平:“你看该给多少兵马?”

“凭太后定决。”陈平把球又踢给了太后。

“三万?”太后伸出三根手指对刘泽说。

陈平赶紧向刘泽使眼色,不能应允,刘泽不语。

“是这个数?”吕后伸出右手的五个指头,意思是五万。她见刘泽还是不说话,便把右手掌翻过来,再加上左手两个指头,大声说:“这个数足够了!”她的意思是七万。刘泽见太后只伸着指头比划,闹不清是多少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吕太后见刘泽只是呆立着不说话,发火了,已想收回兵权,陈平立即喝醒刘泽:“刘泽还不叩头谢恩!太后手摆了两下,已给了你五五二十五万兵马了。”刘泽如大梦初醒,急忙跪下谢恩。这下急坏了吕太后,她想不到陈平来这一手,“君”无戏言,她不好申辩,只好无可奈何地对刘泽说:“看在高祖面上,就给你吧!”

第二天一早。刘泽就前往兵部交割兵马,二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出了长安城。

刘氏王爷有了兵权,又有陈平、周勃等一帮旧臣的辅佐和支持,终于顺利地铲除了吕姓势力,恢复了汉室江山。

在这场政治斗争中,陈平前后糊涂了两次。第一次是汉惠帝新逝,吕后发难,一来为稳定当时局势,二来也是迫于反吕时机条件不成熟,陈平韬光养晦,顺其自然装糊涂,同意了吕氏封王的做法,使政权得以平稳过渡,又免去了吕太后许多疑心,减少了许多麻烦,为日后伺机而动创造了条件。第二次是在宫殿之上,陈平将计就计,与吕太后玩了一次“模糊数学”,让吕太‘后有苦说不出,却让刘泽轻松得到二十五万兵马,从而使后来平定诸吕之难具备了坚实的基矗正因为这两次糊涂,才有效地保住了汉室的江山。这也表明了陈平的一世聪明。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上的事情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做好一件事,客观条件极有限时,不如顺其自然,装一装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有时候,事情逼到了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表面上给他个“模糊数学”,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反而会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事物按预期的方向发展。

成大事的人知道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真正聪明的、有智慧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即做到深藏不露,不到火候时不会轻易使用,要貌似平常,让人家不眼红你,达到最终目的。做人最忌一味地强出头,不管必要或不必要,不管合适不合适,时时处处显露精明,那样不仅不会帮助成就大事,反而会成为招灾引祸的根源。

同类推荐
  • 人生哲理枕边书经典大全集

    人生哲理枕边书经典大全集

    本书是编者符文军、卢佳莹参考大量的成功学书籍和励志杂志精编而成的。全书共搜集经典故事500多个,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涉及到了人生的方方面面,是一部尽览人生哲理的故事书。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本书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本书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 奥里森·马登成功圣经

    奥里森·马登成功圣经

    改变普通人思想与生活的心灵圣经奥里森·马登认为,人的思想影响及生活和处境。他说“是我们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塑造了自己的环境”。他强调人在自我成长过程中的主能动性:“你所寻求的宝贵机会在于你自身之内,而非周围环境,亦非缺少机会,或无人帮助。简言之,一切在于你自己!”他用自己的苦难与奋斗经历,谱写了其成功而非凡的一生。从小失去父母,但他能读到哈佛大学、波斯顿大学,并经营自己的生意。他创办《成功》杂志,撰写文章鼓舞他人。他一生完成了80多本著作,催人奋进,思考人生。他的作品旁征博引,充满哲理智慧,给世人留下了一部永恒的“成功圣经。”
  • 享受不再纠结的人生

    享受不再纠结的人生

    本书选取了感恩、知足、宽容、珍惜、淡定、挣脱、放下、活在今天这八方面的内容,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让人们摆脱心理压力、心理空虚,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等智慧。
  • 28天出口成章

    28天出口成章

    你如何在成功路上舌灿莲花,春风得意。另外还重点对幽默、赞美、口才礼仪、聆听、分寸、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了翔实的论述,并就言与意、口才与成功等关系做了有益的探讨。
热门推荐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 重生之极限蜕变

    重生之极限蜕变

    前一秒,她还在怒骂老天,怨其不公,让她成为孤儿,没钱没势,还要照顾孤儿院的那些弟弟妹妹,日子过得千辛万苦,后一秒,她就在谢天谢地,感谢上苍。为什么变化会那么迅速?那是因为——她,林婧涵,重生了!而且老天还好心的买一送一附送了异能。正所谓异能在手,天下我有!拥有元素感知力,她林婧涵能够感知天下所有元素,阴阳五行,光...
  • 创世绝修

    创世绝修

    他,本来就是必死之人,但上天有眼,使其逃过一劫,神秘而又强大的剑灵直指他神秘的身世,他的身份,以至于万人唾弃,然而,大劫将至,他心系之人却又迷影重重,为了揭开这些谜团,他只能变得更强,去超越天道。“灭世起于混沌,又诞生在生机尽头,我所代表的灭世,只是无限生机的开始。”
  • 新守护甜心之魔法使者

    新守护甜心之魔法使者

    这本书是根据作者的脑补世界所描绘出来的,内容是作者结合各个动漫所编造出来的,内容中有守护甜心的,美妙天堂的,光之美少女的……希望大家喜欢~
  • 晨者为王

    晨者为王

    林晨以为,此生会永远在家宅下去,但一场意外却将她带入一个奇幻的魔法与武技的世界。在这里,她遇到了绝美的白翊,唠叨的神树遮天,而这巨大的绝命森林,仅仅是故事的开始而已......终于出了绝命森林,广阔的天地像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一下子在林晨面前铺展呈来。神奇绚烂的魔法,强大的武技,林晨的天赋注定了她的生活将不会平凡。然而,白翊沉睡,遮天不知去向,林晨渴望低调平静的生活将注定无法实现。
  • 龙战十八荒

    龙战十八荒

    太古殿前一少年,昂首修炼逆天鸾。修炼本就是夺天地造化,逆轮回生死,破天地洪荒。
  • 武纪灭天

    武纪灭天

    敢问世间谁人又能不死?任你一代天骄,芳华绝世,终要化为一堆白骨!任你脚踏乾坤,手握阴阳,战力滔天,最终也要泯灭于历史的长河中!一段毁天灭世的历史!一个青铜棺中爬出的少年!再次构造传奇,演化大道!让世人对永生的追求,铸就久了一段不死不灭的传说!
  • 我的23岁首席姐姐

    我的23岁首席姐姐

    沐阳是特工,保镖,金牌打手,威震天下的杀手,还是隐富二代,很遗憾这些统统不是,我告诉你们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穷屌丝,你们……信吗?这个故事一点也不暧昧,很纯很纯,你们……信吗?这个故事一点也不热血,你们……信吗?沐阳最后孑然一身,一个美女都没有,你们……信吗?
  • 圣皇九转

    圣皇九转

    自洪荒时代,天地间有不朽战魂不断的轮回,不为为皇,不为永恒,只为引领众生,摆脱蝼蚁的桎梏,人人得以超脱,人人如龙
  • 夜雪连城

    夜雪连城

    夜寒蹄声落,雪沁梅语香,凝眸烟笼处,嫣然剑扬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