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68100000023

第23章 快乐是最美的化妆品(4)

胜利在眼前

伸出你的双手,跨出你的脚步,

坚毅、忍耐、奋进,胜利就在眼前。

不要怕土地坚硬,只要你有手,土地就是软的。

不要怕路途遥远,只要你有腿,路途就是近的。

不要怕高山耸峙,只要你有毅力,峰顶就在眼前。

不要怕长夜漫漫,只要你能忍耐,光明就将出现。

想想:

哪块坚硬的土地,不在农人的手下献上粮食?

哪条遥远的道路,不在我们的脚下逐渐缩短?

哪座巍峨的高山,不在登山家的足下臣服?

哪个黑暗的长夜,不在我们的忍耐中变成光明?

伸出你的双手,跨出你的脚步,坚毅、忍耐、奋进,胜利就在眼前。

爱与欣赏

尽管我们“欣赏”一样东西的时候,多半也会“喜爱”它,

但“爱”和“欣赏”不一定要共存。

“爱”和“欣赏”,表面看来接近,实质却有距离。爱常是主观的、执着的,欣赏往往是客观的、冷静的。所以,尽管我们“欣赏”一样东西的时候,多半也会“喜爱”它,但“爱”和“欣赏”不一定要共存。

对某些人,我们虽不爱,却能欣赏。譬如在战场上,我们可以向誓死不屈、壮烈阵亡的敌军勇士行礼,因为我们虽然不爱他,却欣赏他英勇的表现。

对某些人,我们虽不欣赏,却可能深挚地爱他。譬如父母可以对不孝的子女说:“我们很不欣赏你的行为,但是仍然像过去一样爱你。”

又有些情况,我们可以爱,但是不欣赏;虽然不欣赏,却又不完全否定它的价值。譬如苏东坡在评宋代名书法家李建中的作品时说:

“李建中的书法虽可爱,但是品位不高,却不能把他抛弃。”

伏尔泰则说: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维护你发言的权利。”

细细品味

只有在心灵渴望,又不赶进度的情况下,

才能得到读书的乐趣。

我们吃东西,除了为果腹,还要求味觉的享受。但是饿极了多半会饥不择食,顾不得细嚼慢咽地品尝;吃饱了之后,又因为失去食欲,就算山珍海味放在眼前,非但不想吃,还可能有要作呕的感觉。

我们读书,除了为求知,还要求读书的乐趣。但是为考试开夜车的时候,多半只知死记硬背,顾不得推敲玩味;填鸭填得太多之后,又对书产生反感,就算名著放在眼前,非但不想读,还可能头痛。

只有在想吃东西,又不饿极了的情况下,才能享受食物的美味。

只有在心灵渴望,又不赶进度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读书的乐趣。

敌人

有的敌人,我们毕生只要遇到一次,

就可以永远不再怕他。

你只要小时候得过一次麻疹,就可以终生不再怕它,因为你对麻疹已经免疫。

你如果这次把手磨出了水泡,下次就比较不容易再起泡,因为手掌的皮愈磨愈结实。

但是如果你今天跌断了腿,以后却得更小心,因为跌断的骨头,不仅不可能长得更强固,反而变得更脆弱。

有的敌人,我们毕生只要遇到一次,就可以永远不再怕他。

有些敌人,我们愈与他战斗,愈不怕他。

又有些敌人,可能给予我们难以复原的伤害,只好避免再与他正面遭遇。

城市乡村化

公园是城市的肺,因为它可以供应新鲜的空气;公园也是城市的休闲,因为它可以分散噪声、减少紧张、消除疲劳。

英国是城市乡村化最成功的国家,在城市里处处可以看到广大的公园,有着重重的密林、宽阔的草地和潺潺的流水,使人站在公园这一侧的街上,想不到公园的另一边也是车水马龙,而有面对郊野的感觉。

我在伦敦的时候,曾经问那里的朋友:“伦敦可以说是寸土寸金,为什么却保留这么多大得惊人的公园呢?”

“肺脏占人体很大的比例,可是我们不觉得它累赘;休闲的时间占一天的三分之一,可是我们不觉得它多余。”朋友笑笑,“同样的道理,公园是城市的肺,因为它可以供应新鲜的空气;公园也是城市的休闲,因为它可以分散噪声、减少紧张、消除疲劳。”

慎独与自见

在修身处世中,最难做到的,要算是“慎独”与“自见”了。

慎独是须臾不离正道,不愧于屋漏①。自见是客观地自我省察,不因私心而蒙蔽。虽然这两者看来只是自我修持反省的功夫,却间接对我们的行为造成很大影响。因为不慎独,就容易恣情于不独;不自见,则总是见别人的不对。于是独处时无碍他人的“意淫”,到了人前就容易生出淫念、造成邪行;独处时发财的妄想,遇到机会,则易化为贪念、造成犯罪。于是因为不自见,而造成固执、狂傲、不自量力,乃至在失意时,只会怨天尤人,不知自我反省。更由于见不到自己的错处,只知派他人的不是,而造成偏激。

所以,当我们认为“我可以不做,但是想想总不犯法吧”时,已经是不能慎独。当我们心想“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时,很可能已经失之不自见。

慎独与自见,真是看来事小,影响却大,看来容易,做来却困难万分的啊!

创造与阐述

第一等人创造,第二等人阐扬,第三等人模仿。

莎士比亚只有一个,但是穷毕生之力以研究莎翁的人有多少?

曹雪芹只有一个,但是全力钻研考证,治“红学”的人有多少?

王羲之只有一个,但是千百年来,专习“王字”的人有多少?

问题是如果莎士比亚、曹雪芹、王羲之,一生也都在临摹、仿古、考证、搜补的话,又何来哈姆雷特、《红楼梦》和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右军书风”呢?

聪明的人跟着伟人走,伟大的人自己走。

第一等人创造,第二等人阐扬,第三等人模仿。

乐工画家

只有时刻观察、思索的艺术家,才能有最深入的表现。

宋代的名画家翟院深,据说曾在官府担任击鼓的乐工。

有一天太守请乐队在府里演奏,翟院深打鼓打到一半,突然停住,并仰面看天,使得乐曲大乱。太守十分不悦地问他原因,翟院深回报:“当我在击鼓时,突然看见一片淡淡的孤云从天际飞过,非常可爱,心想把它画下来,所以把击鼓这件事给忘了。”

在这个故事中,翟院深诚然对自己正在担任的工作不够专心,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他对绘画用功之深。只有时刻观察、思索的艺术家,才能有最深入的表现。

堆积的梦想

梦想,有时多么平凡!

游子们梦想有一天能与家人团聚。

病危者梦想有一天能恢复健康。

失聪者梦想有一天能听得到。

跛脚者梦想有一天能走得好。

失明者梦想有一天能看得见。

有健康的身体、明亮的眼睛、聪敏的听觉、稳健的脚步和团圆的家庭,不是很容易吗?不是大部分人都能如此吗?可是它为什么却能成为别人的梦想呢?

因为那许多平凡的东西,对他们并不平凡——他们睁开眼,却看不见;跨出脚,却走不好;侧着耳,却听不到;要跳下床,可是毫无力气;想跨进家门,家门却在千里之外。那些事既然在真实生活中难以实现,自然成为他们的梦想。

想想这些,我们真应该知足,因为我们原本以为非常平凡的自己,竟是许多人的梦想堆积成的。

知新而温故

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

其实也当“知新而温故”。

因为前者重在发现,后者贵在省察。

某日我去拜访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并向他请教历史方面的问题。

“请等一下!”史学家说,“对于你这个问题,我得查查书。”说着就从架上取下几本看来已经很旧的书。

“这不是您自己的作品吗?”我看到书名和作者而好奇地问,“为什么还要查考呢?”

“过去记得的东西,今天不一定清楚;过去的看法,今天也未必赞同。”史学家扶扶眼镜笑道,“虽然我心里已经想好了答案,但还是要与以前的作品对照一下,如果记的年代与书中不同,就要再查查年表,看看是过去错还是今天错。如果看法跟书里不同,更要做一番审问、慎思和明辨的功夫,把错误的地方修正。这样才不致出问题,思想系统也才能贯通。”

临走时,史学家送我到门口,再次强调:“今天不是昨天,昨天也不能代表今天。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其实也当‘知新而温故’。因为前者重在发现,后者贵在省察。”

抗战到底

战斗时,当我们觉得疲惫不堪,难以支持的时候,不妨想想:敌人可能比我们更疲困、更窘迫。

若真如此,则谁能支持到最后一刻,谁就能击败对方。

战争前,当我们自认准备充分,布阵严密的时候,必定要再设想一下:敌人是否比我们准备得更充足、安排得更巧妙。如此,敌人的一切可能,都在我们的算计之中,我们自然比较容易获胜。

战斗时,当我们觉得疲惫不堪,难以支持的时候,不妨想想:敌人可能比我们更疲困、更窘迫。若真如此,则谁能支持到最后一刻,谁就能击败对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国人自以为马其诺防线固若金汤,未料德军竟转道经由比利时东南的阿登山区而下,使得法军猝不及防,一败涂地,就是因为没能缜密地估计对方。相反,我们能够击败日寇,则是因为全民誓死抗战到底,坚持到最后的一刻。

自爱与自重

许多人自爱得过火,只知爱自己,不知爱他人,所以成了自私。

许多人自重得过度,以为天下只有自己最够分量,所以成了自大。

有些词,表面看来差不多,意义却大不同。

譬如:

自爱,表面看是自己爱护自己,仿佛有些自私,但“自爱”绝不是“自私”。

自重,表面看是自己重视自己,虽然“重”与“大”总是相提并论,但“自重”绝非“自大”。

问题是:

许多人自爱得过火,只知爱自己,不知爱他人,所以成了自私。许多人自重得过度,以为天下只有自己最够分量,所以成了自大。

火车上有句俗话:迟开一分钟,晚到十分钟。

我有一次坐火车到水牛城去,车子离开纽约的时间比原定计划迟了二十分钟。但是当我问查票员抵达目的地的时间时,他却说要迟到一个钟头以上。

“我们只迟开了二十分钟啊!”我不解地问,“为什么会迟到那么久呢?”

“虽然我们迟开,但是别的列车并没有迟,所以在路上的许多地方,我们得停下来让别的车先过,等来等去,就非得耽搁一个小时以上了。”查票员笑着说,“火车上有句俗话:迟开一分钟,晚到十分钟。”

旅游的意义

一个人在各处旅行,就是为了寻找新的经验、体会新的生活、接触新的环境。

有位美国朋友到我的画室参观,我特别为他冲了杯咖啡,并为自己沏了壶茶,但是端出来的时候,他却选择了茶。

“我想你当然是喝咖啡的,所以没问你,就为你冲了咖啡。”我说,“据我所知,美国人很少喝绿茶。”

“我在美国确实喝咖啡,不过而今是在中国,当然就要喝茶了。”美国朋友端起茶,呷了一口,点头赞美说,“在中国喝的茶,确实不同。我有些朋友到中国来仍旧要喝咖啡、吃西餐,实在是失去了享受的大好机会。”

可不是吗?一个人在各处旅行,就是为了寻找新的经验、体会新的生活、接触新的环境,所以除了观赏当地的风光,更应该试着去品尝各地的名产,甚至加入当地人民的活动,感受不同的民俗气氛。可是有些人,虽然到各国旅游,却巴不得连枕头、厨子都带着,非本国口味的餐馆不进,不是自己熟悉的食物不尝,真是失去了旅游的意义。

怕死

死亡对于他们不是绝灭,而是延续;不是消失,而是不朽;不是离家,而是归乡。

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每个人都会“怕”,小到怕蚂蚁、怕蜘蛛,大到怕台风、怕海啸,抽象的怕黑、怕鬼,具体的怕生病、怕打仗。虽然每个人怕的东西不尽相同,怕的程度也有差异,但是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每个人最怕的都是“死”。

死之可怕,是因为我们既不能克服它,又无法了解它。它不像蚂蚁、蜘蛛,可以消灭;也不像台风、海啸,可以防范;更不像黑,点起灯便能驱散;或是像某些疾病,只要细细调养,就能完全康复。所以,凡是能令人联想到死,或指向死亡的,我们就会特别害怕。我们怕鬼,是因为猜想死人会变成鬼;我们怕打仗,是因为战争造成死亡;我们怕癌症,是因为癌症的死亡率高。所以怕来怕去,还是在怕死。

虽然许多人怕蜘蛛,但是很少有人被蜘蛛咬过;尽管许多人怕海啸,但是很少有人受到海啸的伤害;虽然许多人怕鬼,但是几乎没人见过鬼;尽管我们怕打仗,但是战争不一定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可是,虽然人人怕死,死却公平地降临在每个人的身上。无怪乎王羲之要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李白要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至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王勃登滕王阁叹:“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也都是因为览物伤情,联想到人生的短暂。

但是话说回来,尽管绝大多数人都怕死,却有些能视死难如鸿毛的人。譬如拒不仕周的伯夷、叔齐,拒不仕异族的文天祥、史可法,以死谏君王的屈原,以死劝山胞的吴凤。历代忠臣、豪杰、侠女、烈妇,为国家、君王、朋友、名节而死的真是太多了。虽然他们死时的身份、地位不同,但死的价值同样伟大,所以古人说:“功业有大小,死节无重轻。”

此外,还有许多视死如归的宗教人士,他们为了坚守自己的信仰,心甘情愿地走上十字架、竞技场和断头台,更为了传播福音,勇往直前地进入丛林、莽原和食人族的部落。因为这些宗教家的牺牲,使他们的信仰非但不被消灭,而且传播得更广。

死本是人人畏惧的,为什么这些忠臣、烈士和宗教人士却能视死如归呢?

同类推荐
  • 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

    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

    本书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玄言诗的先声、魏晋世族文化、玄言诗人群落、玄言诗文阐释、玄言诗的余波、玄言诗读者群落等。
  • 那些暖,无声流淌

    那些暖,无声流淌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那些暖,无声流淌》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灯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灯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作者游记的视角出发,全面而又系统地介绍了影响世界以及人类的伟大作家和作品,让读者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这些伟大作家构成作者精神的导航图,是路标,或者灯塔。作者对他们的造访也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造访,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造访,这两个人或者两个生命有着相同的品质。他们同样敏感、内省甚至脆弱,同样热爱美和心灵的诗意以及精神创造。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宋鱼水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宋鱼水的故事

    她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热爱审判事业、恪尽法官职责,公正执法、倾心为民,先后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曾获“十大杰出青年法官”、“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全国模范法官”、“中国法官十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标兵”等荣誉称号,被人民群众誉为“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
  • 渥太华夜未眠

    渥太华夜未眠

    从北京来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生活的陪读妈妈艾美,为排遣寂寞,开设了一个家庭旅馆,她因此看到在旅馆里进出的各式新移民的生活真相。在这里,既有“多活一种人生的庆幸”,也有始终无法融入当地的异己感;既有不分国界的美好人性与真爱,也有职场中更为严苛的竞争淘汰,异国婚姻中无法精神交融的孤独难耐。
热门推荐
  • 底线.com

    底线.com

    在中国,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域名:底线.com。当职场的职责逾越你的原则,当利益与良知博弈,你是否还要坚守自己的底线?
  • 仙魔战陨

    仙魔战陨

    什么是仙什么是凡,我空有天才父亲,胆确让我天生绝脉!难道我今生今世都无法修行吗这个世界名叫;洪荒大世界!“洪荒之意取之于,创世之主!先天十二圣生于混沌,长于洪荒!之意。现主要种族;人族魔族妖族鬼族万族。混元开天地元气上升变为混混元何一变为气气者上升变为天气者下降世为地混气和一方为命混元一气是为一两气和一变为三三生五行创十二之圣人。圣人以混元之气造就天与地世上共分为;创世之初洪荒年代太古初古近古
  • 巧克力饼干

    巧克力饼干

    她的婆婆让她去购买饼干,正因为这次的购物,她遇到了他。
  • 力量即正义

    力量即正义

    蛮兽横行,魔物肆虐,谁能带领人族走向光明?在一个充满邪神的世界,谁能成就非凡,踏平这世间污秽?蛮兽,蛮族,魔物,邪神,九州人族,域外神族……只要人类还活着,就绝不会屈服。这一切的故事都要从一只蝙蝠说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雪客待人归

    风雪客待人归

    穿越少女苏筱的前世之缘,本以为是穿越回来了断个缘,但……事情好像没有那么简单啊。神秘助缘人,奇怪的双人格公子,被附身的年轻王爷,以及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又好像什么都知道的续缘对象。到了最后,苏筱愈发的感觉这一切似乎有人在暗中安排。到底会发生什么呢?苏筱还会回到现代吗?在现代她还会与他相遇吗?
  • 穿越之教坊使女

    穿越之教坊使女

    比辍学打工苦逼的是被剩下了,比被剩下更苦逼的是莫名其妙穿了,比穿越还要苦逼的是居然被卖到教坊了!我去,我上上辈子到底做了多少孽啊!去死算了!
  • 一纸渐暖少年梦

    一纸渐暖少年梦

    她爱过的那位少年,大概仅是年少时无法交集的心灵欲望。后来她不爱他时,是知道时光根本驳回不了那场岁月静好的黯然。但是,总有个人会途径你的世界,与你的理想,一起发光。
  • 归来的世界依然是你

    归来的世界依然是你

    满地落叶,荒凉的原来是人生,物是人非,荒废的是感情,祭奠逝去的青春岁月和爱情。青春却也只能拿来祭奠,而不是怀念,因为埋葬了过去和昨天的记忆,悄无声息!
  • 无限之穿越极限

    无限之穿越极限

    是不是感到生活的无趣?想不想获得强大的力量?是不是要体验另一种人生?来吧,这里能的到你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