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2300000018

第18章 价值投资催生新生代(5)

如果一家公司营运不错,负债率低,资本收益率高,而且股利已连续发放了一些年,那么,这家公司应该是投资者理想的投资对象。只要投资者以合理的价格购买该类公司股票,投资者就不会犯错。本杰明·格雷厄姆同时提醒投资者,不要因所持有的股票暂时表现不佳就急于抛弃它,而应对其保持足够的耐心,最终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5.规划良好的投资组合

本杰明·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应合理规划手中的投资组合?5%的债券或与债券等值的投资和25%的股票投资,另外50%的资金可视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变化而灵活分配其比重。当股票的赢利率高于债券时,投资者可多购买一些股票;当股票的赢利率低于债券时,投资者则应多购买债券。当然,本杰明·格雷厄姆也特别提醒投资者,使用上述规则只有在股市牛市时才有效。一旦股市陷入熊市时,投资者必须当机立断卖掉手中所持有的大部分股票和债券,而仅保持25%的股票或债券。这25%的股票和债券是为了以后股市发生转向时所预留的准备。

6.关注公司股利政策

投资者在关注公司业绩的同时,还必须关注该公司的股利政策。一家公司的股利政策既体现了它的风险,又是支撑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家公司坚持了长期的股利支付政策,这表示该公司具有良好的“体质”及有限的风险。而且相比较来说,实行高股利政策的公司通常会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而实行低股利政策的公司通常只会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投资者应将公司的胜利政策作为衡量投资的一个重要标准。

世界级短线高手:迈克尔·斯坦哈特

1940年,迈克尔·斯坦哈特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珠宝商家庭。13岁那年,他的父亲给了他100股迪克西水泥公司的股票和100股哥伦比亚天然气股票作为成人仪式的礼物。

1960年,毕业后的迈克尔·斯坦哈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凯文布洛克共同基金从事证券研究。24岁时,迈克尔·斯坦哈特开始了他的分析师生涯。在随后的3年中,他凭借明智的判断和出色的业绩,一度成为华尔街最红的分析师。

1967年7月10日,迈克尔·斯坦哈特与霍华德·博考维奇和罗尔德·范一道成立了斯坦哈特—范—博考维奇公司。这家小公司只有8名雇员和770万美元资本金,而他们所要做的却是需要调集尽可能多的资金的对冲基金业务。

斯坦哈特—范—博考维奇公司第一年就盈利31%,第二年的盈利竟然是爆炸性的99%。而同期的标准普尔指数的涨幅则分别是6.5%和9.3%。到第三年结束的时候,斯坦哈特—范—博考维奇公司就拥有了3000万美元的资金。这个惊人的发展速度和盈利率在当时的对冲基金里只能被称为奇迹。

迈克尔·斯坦哈特喜欢强调他的对冲基金所能给投资人的绝对正回报,对于他来说,唯一重要的是账本底线。确保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为投资人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恰是每一个交易员应该努力做到的。

在迈克尔·斯坦哈特看来,市场的逆转会不时地把选到的最优秀的股票的表现抹煞大半,10%、15%的收益积累起来要比囤积股票待涨要可靠得多。

基于此,迈克尔·斯坦哈特一改1967年公司刚成立时长线持有头寸等待升值的做法,他觉得这种所谓的长期投资的收益是比较虚无的,等到长期投资的股票赚到钱以后,短线上获利的金钱已经堆在那里一年了。

迈克尔·斯坦哈特对方向性的判断异常的准确,这使得他很适合做短线,事实上他也确实喜欢并真的那么做了。迈克尔·斯坦哈特为了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他每年至少要花上3500万美元用于购买华尔街上所有的资料。尽管他喜欢并擅长做短线,但是他也没有因此而将短线作为他唯一的金融工具。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他认为首先要努力看清市场的整体走向,然后寻找符合条件的股票或者其他金融工具来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

虽然,对冲基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打破华尔街的传统模式,但是,迈克尔·斯坦哈特还是很看重传统性的基本面分析,这个基本面的分析包括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运算,这得益于他在数学(主要是概率论)方面的优异表现。对损益表的关注,使得迈克尔·斯坦哈特的管理风格显得激进,这一点是他做对冲基金必不可少的元素。迈克尔·斯坦哈特有着每天都有赢的迫切要求,如果没有赢的话,他会像遇到了灾难一样难过。这源于他对业绩的不满足。

1970年,斯坦哈特—范—博考维奇公司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基金。在这一年,美国股市遭遇崩盘。斯坦哈特基金一改过去做多,掉过头开始做空。迈克尔·斯坦哈特有意识地强调掌握更多信息、更深入地了解局势、理解市场的真正预期,用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把不同的观点定义为持有以事实为依据的、明显不同于市场普遍观点的看法。

“漂亮50”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热门股票。人们对于持有“漂亮50”异常乐观。1972年秋,道琼斯指数第一次站上1000点,迈克尔·斯坦哈特却逆市而动,在几个月以后指数见顶前,他早已经卖出了绝大多数的多头头寸,再一次净做空。1973年,道琼斯指数持平,迈克尔·斯坦哈特的对冲基金盈利15%。1974年,市场下跌38%,对冲基金盈利34%。

迈克尔·斯坦哈特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勇气比知识更重要,时机比方向更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所做的事情是与多数投资常理相悖的。做空“漂亮50”绝对是反向投资的观念,这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

迈克尔·斯坦哈特坦言他们的成功大多受益于严格使用这一方法,在市场快要到顶的时候面对多头势力的狂热做空,在市场底部的极度悲观中做多。

“不快则败——如果你对变化的反应不够快,哪怕是一点点的变化,你就可能失败。”斯坦哈特如是说。

1987年,受股市大崩溃的影响,迈克尔·斯坦哈特对冲基金的收益降至4%,不过到1988年该基金的盈利达到48%,1988年和1989年两年都有20%的回报。

1993年,迈克尔·斯坦哈特开始买入IBM的股票。华尔街上大多数分析师都认为IBM一直没有能从1987年的大崩溃中缓过劲来,已经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而迈克尔·斯坦哈特却持不同观点,尽管他不懂技术,但他还是费尽力气去理解复杂的电脑业务。

根据对资料的分析和对前景的判断,迈克尔·斯坦哈特认为,随着IBM不断注销大量的坏账,加上它的整体竞争优势,恢复到从前的水平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结果。于是,迈克尔·斯坦哈特在IBM股票走势低迷的情况下购进了700万股。6个月之后,这笔投资给迈克尔·斯坦哈特带来了30%的收益。

从1991年到1993年,迈克尔·斯坦哈特对冲基金通过债券业务保持了连续三年收益率在60%左右的惊人业绩。

20世纪90年代早期,迈克尔·斯坦哈特对冲基金的资本金增长惊人,投资的每一产品都有出色表现。斯坦哈特开始寻求全球范围的扩张。

1993年,得益于运用杠杆大量买入的欧洲证券,迈克尔·斯坦哈特对冲基金实现了超过60%的收益。

但到1993年年底,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美联储调高短期利率,0.25个百分点的加息让迈克尔·斯坦哈特和其他的杠杆债券玩家措手不及。

同时,在欧洲,人们因为担心德国央行会停止当前宽松的贷款政策,开始抛售手中的债券。欧洲债券因为流动性枯竭而暴跌,对斯坦哈特基金来说,这是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加上迈克尔·斯坦哈特所持有的一些其他的新兴市场的债券的崩溃,迈克尔·斯坦哈特开始真正感受到挫折的滋味。与此同时,他的公司被指控参与垄断2年期美国国债市场。1994年,由于涉足国外债券和国债丑闻,斯坦哈特对冲基金亏损了31%。

痛定思痛,迈克尔·斯坦哈特反省了自己之所以没有能保持不败业绩的原因,他意识到正是自己的能力所拥有的无止境的信心导致了对自己的能力的极限在何处缺乏足够的认识,他意识到自己认为能够征服全球的大部分市场是缺乏足够的依据的,而全球债券市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金融媒介,进入毫无优势可言的市场、不能获得充足的信息流是最直接的原因。

“我不可避免地感觉到,我人生的每一份价值都依赖于持续挣钱的能力。当我赔钱的时候我还有价值吗?”反思后的迈克尔·斯坦哈特在他55岁那年迎来了自己隐退前的最后一次辉煌:1995年9月,基金盈利22%,到了年底,已经达到26%。这样的业绩为迈克尔·斯坦哈特的隐退提供了条件。同时,他已经挽回了1994年的大部分损失。

1995年10月,迈克尔·斯坦哈特带着荣耀退出了华尔街。一家纽约报纸这样写到:“迈克尔·斯坦哈特昨天意外地告别华尔街,给金融世纪里最闪亮的一段职业生涯划上了句号。”

观察家们在他退休后所给予的评论中有这样一段话:他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在1967年就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投资管理公司,28年后,他关闭了26亿美元的合伙投资基金,全身而退并投身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迈克尔·斯坦哈特,被誉为全球避险基金教父、世界级短线杀手,也是华尔街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人之一。

约翰·内夫:人们称我为市盈率鼻祖

如果你要问在西方金融界忙碌的专家们会选哪一位资金管理人来管理他们的钱?他们可能给你的是同一个答案:约翰·内夫。

没错,就是约翰·内夫。这个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理财专家在非金融界几乎是没有什么人知道他的名字,更不知道他在西方金融界会是如此地有名。约翰·内夫(JohnNeff):市盈率鼻祖、价值发现者、伟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经理人。他之所以在投资界以外不为人所知的原因是因为他处世低调到尽一切可能地不引人注目。如果你在华尔街见到他,你很难将他与一个在华尔街如此有名,在西方金融界如此举足轻重的人联系到一起,因为,他的行为举止实在是和一位华尔街的显赫人物距离太远了,他更像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普通官员。一座离市中心不远的住宅、一个30多岁的妻子、普通甚至有些凌乱的衣着是约翰·内夫的生活的全部了。如果你得到许可进入他的办公室,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他的办公室与其说是办公室还不如说是一间杂乱无章的大学生宿舍。而与其他的金融界巨子相比,他更显得另类,另类到他甚至是从不关心报纸,如果你要跟他谈小道消息了,那你多半会发现你的听众根本就没兴趣听。但是,他确实是美国最负盛名的金融界人物,实际上,根据几个相关的民意测验所得的资讯,就是这个你无法将他与基金经理人联系到一起的约翰·内夫恰恰就是那些资金管理人们首选的管理自己的钱的基金管理人。

约翰·内夫出生于1931年的美国的俄亥俄州,1934年父母离婚后,他的母亲改嫁给一位石油企业家,随后全家一直在密歇根州漂泊,最终一家人还是选择德克萨斯州定居了。

与其他美国孩子一样,约翰·内夫读高中的时候也是勤工俭学的。他和后来的比尔·盖茨们一样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所以,他的学业也确实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而他和同学关系相处的也不是很融洽。高中毕业后,约翰·内夫进入一家生产点唱机的工厂工作。当然,这不是他唯一一份工作。而他的亲生父亲当时正从事汽车和工业设备供应行业希望他能参与到他的生意管理当中去。约翰·内夫无法拒绝他的父亲的邀请,而事实上那段段经历对约翰·内夫的价值是巨大的。约翰·内夫的父亲经常提醒他要特别注意他所支付的价格,约翰·内夫的父亲的口头禅是“买得好才能卖得好”。当他的年龄到了该服兵役的时候,约翰·内夫加入了海军。

2年后,约翰·内夫退役。他决定继续他之前不在意的学业,于是,约翰·内夫进入Toledo大学主修工业营销,在他所读到课程中的公司财务和投资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认为他终于找到了他真正想学到内容和以后事业的方向。当时Toledo金融系的主管是SidneyRobbins,SidneyRobbin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投资系学生,同时也是他对格兰姆的著作《证券分析》作了重要的修订。最初约翰·内夫学习投资理论,后来,他意识到自己之前所学到的知识的匮乏,他在白天在大学读书的同时,晚上则去夜校学习并最终获得了银行业和金融业的硕士学位。

1954年圣诞节期间,约翰·内夫来到纽约想要寻找一份股票经纪人的工作,但是由于他的声音不够响亮,加上他之前并没有金融方面的工作经验,也没有名人的推荐信,对于金融界来说,他根本就是外来的无名氏。不过,还是有人建议他尝试去做证券分析师。而那时的约翰·内夫已经不是单身,他的妻子并不喜欢纽约,所以,他决定先按建议去做证券分析师,他在Chevland国家城市银行获得了这个职位,而且与之前不同的是,约翰·内夫做这份工作长达8年又6个月之久。当然,这8年又6个月里,约翰·内夫可不是“一张报纸一杯茶一包烟”神聊到下班,基于他作为证券分析师而对银行所做出的的贡献,他得到了提升成为了Chevland国家城市银行信托部的研究主管。成为主管的证券分析师约翰·内夫当时所持的一个观点是他的同事们及上司们所不喜欢的。他的观点就是“最好的投资对象就是那些当时最不被看好的股票”,他的这个观点和支持该观点的理论与信托部的委员喜欢大公司的股票并会因此而让购买这类股票的客户安心的安全理论南辕北辙。信托部的委员认为购买大公司的股票即便不赚钱但也不赔钱,而交易费用却能一分不少地进入银行。双方的分歧完全无法找到交叉点。

约翰·内夫的离开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约翰·内夫的导师ArtBoanas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根基理论者。ArtBoanas认为,投资成功的秘诀就是要比其他的人看得远,且印证你的观点。一旦你下定决心,就坚持下去,要有耐心。ArtBoanas的这种投资风格后来也成为了约翰·内夫的风格。

1963年,约翰·内夫离开Chevland银行转而进入费城威灵顿基金管理公司(WellingtonManagementCompany)。

同类推荐
  • 戴明管理思想全书

    戴明管理思想全书

    戴明所教的管理思想,是自他的亲身经验,而非自我冥想得到的。戴明写下这本书,给读者以教益,也令作者的精神永垂不朽。
  • 社会组织管理精要十五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社会组织管理精要十五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做社会组织和做商业企业,道理和规律其实是一样的。本书向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学习,如何管理好社会组织。
  • 中小企业财务一本通

    中小企业财务一本通

    公司运营,财务金融是核心!资金是企业顺畅运转的生命线,多少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而得不到持续快速的发展,又有多少企业在发展的顶峰时期因为现金流断裂而轰然倒塌。如何管理好企业财务,如何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如何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的融资和投资,如何通过成本管理和纳税筹划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股东价值(或企业净利润)的最大化……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企业管理者需要时时面对的问题!
  • 短线猎手

    短线猎手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上篇是短线投资入门的基础篇,主要是帮助新手快速上路;中篇是技术篇,主要对短线炒作时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分析;下篇是策略篇,主要对短线的炒作技巧进行全面剖析,主要包括短线跟庄技巧、黑马捕捉技巧、风险控制方法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操性。炒股是一门心态与技巧相结合的艺术,因此,本书还将技术分析和心理分析融为了一体,希望帮助广大投资者在掌握正确的单兵作战技能的基础上,达到长期稳定赢利的境界。
  • 乔布斯内部信件

    乔布斯内部信件

    本书收集分析了乔布斯的众多私人信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未公开过的信件。通过分析乔布斯的这些私人信件,作者米利安逐步解析乔布斯的为人,处事,以及其经营理念。
热门推荐
  • 雄霸异界

    雄霸异界

    无限悔恨的他,遇上不甘命运的他,完美契合。从此异界修真界风起云涌。
  • 将女身不由己

    将女身不由己

    如果能够重来一世,我不想一身包袱,我希望我能够恣意而活!——宁絮这一生为了国家,战到最后一刻,临死的那一刻,她不后悔,但是她真的累了,如果有下辈子,她想要做一个不为家国担忧的普通人,如果那样的话,她和他,会不会有一个幸福的结局?抱着还留有余温的身体,傅晗悲痛不已。在他眼中,她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女子,美丽,不羁,忠诚,让人为她着迷。这样的她,让他倾倒,也让他心痛,他们二人终究没能在一起。如果有下辈子,他一定会找到她,陪在她的身边。两个人的纠葛没有结束,来到二十一世纪,他是歌手,她是新生演员。新歌发布会上,他说:“这首歌,是我做的一个梦,梦里,男孩错过了女孩,希望这首歌,能够帮他找到他的女孩儿。”金电奖颁奖礼上,她说:“我我很感谢,背后一直支持我的粉丝,谢谢你们!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先生。谢谢你!再次来到我身边!”
  • 断灵剑

    断灵剑

    林仇说:“我的兄弟不会一厢情愿。”沈觉晗说:“我心已绝,我命不悔。”邢凯说:“以吾光,照亮吾兄之道。”林仇说他这一生最爱白诗芯,没有亏欠没有惭愧只是单纯的爱她。且看林仇到最后如何带领兄弟和爱人到巅峰!“我的梦想,就是登上武道巅峰!兄弟在旁!爱人拥怀!我的道……要么有情,要么,无我!”
  • 不靠谱的世界

    不靠谱的世界

    重生了,重生了,哥终于重生了!!!2002年哥回来了!!!!香车、美女、钞票,哥来了!!!!等等....这不是2002年吗?德国世界杯是怎么回事?我不是2010年大学毕业的吗?为什么在2002年就毕业了?还有这2015年最新款的水果手机又是怎么回事?降魔师、道士、风水师再加上无数的异能人士...恶鬼、灵尸、妖兽、吸血鬼...“这到底是什么世界啊?!老天爷,您放过我吧,我想回家”!
  • 容华谢后,女王觉醒

    容华谢后,女王觉醒

    青春是段跌跌撞撞的旅行,拥有着后知后觉的美丽。她,是女王,容华谢后,茁壮成长。他,是贵族,君临天下,怎会不可。他们,她们,浪漫青春,美丽校园。欢笑,坎坷,悲伤,磨难。他们无所畏惧,不再逃避,悄悄成长。
  • 陌上美娇娘:压倒败家夫

    陌上美娇娘:压倒败家夫

    她是被逃难父母卖进相府的奴婢,他是游手好闲、寻花问柳的败家王爷。机缘天定,她成为他的王妃,他一眼没看,直接打发到最偏僻的后院——王府的冷宫。偏偏战乱,王府被敌军攻占,她逃了出来,他成了人人喊杀的落跑王爷,她在街头捡到他,看他冠玉面孔风流骨,就不是当王爷的料,干脆带回家暖床,教他挑水种菜割稻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狂西游

    龙狂西游

    天道无常,与天夺命!世事难料,谁主沉浮?曾经的所向披靡,不可一世。站在强者的顶峰,俯览苍生。势力截教《通天教主》享有“有教无类,万仙来朝”之美誉。门人弟子多为兽禽异物修炼得道而化形,故此常被截教、人道称为不够正宗。阐教《元始天尊》一代弟子有南极仙翁,燃灯道人,云中子;二代弟子有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等;三代弟子中著名者如杨戬、哪吒、金吒、雷震子等佛教《如来》虽然如来是。佛祖但是前有无天,后又燃灯天庭《玉皇大帝》当然还有其他门派,这些只是明面上的实力,不代表是最强,隐藏门派,文内自行探索凡界炼气期分为九层,筑基期、金丹期、元婴期、化神期、合体期、渡劫期、大乘期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仙界散仙、真仙、玄仙、金仙、天仙、罗天上仙、大罗金仙、混元大罗金仙,九天玄仙、上古灵仙圣人《还不是最高》法宝:混沌至宝(开天斧造化玉牒)先天至宝(太极图诛仙四剑盘古幡七宝妙树东皇钟五方旗合一等)
  • 守宫砂:谁主天下

    守宫砂:谁主天下

    “这是什么?”男子指着那胸前白皙肌肤上殷红的朱砂印记。“这个……应该是守宫砂吧……”女子娇羞的回道,殊不知那朱砂印记意味着什么。“你真的不知道这个东西的用处吗?”“守宫砂还能有什么用处?”女子奇怪的反问。“它决定了这个天下归谁主宰啊……”男子喃喃低语。
  • 末世仙盟

    末世仙盟

    末世纪元之后,人类分成了变异兽人、星际移民、地下城原住民三类,当第四类出现的时候,末世的希望之火被点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