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98600000031

第31章 家族研究(5)

粤若卫人兴咏,庄姜推贤德之名。周道克隆,文母预功臣之数。岂不以关关/叶美,灼灼搞华,彰懿范于一时,飞英声于千古。自天钟秀,何代无人,则/我故楚国夫人之谓也。夫人梁祖嫡孙,冀王长女。王即帝之长子也,/讳友谦,字(德光),处亲贤之地,力赞经纶。当禅代之时,首分茅社。初司留于陕服,/后节制于蒲津。旋属季弟临朝,嗣君失德。惧奸臣之构乱,思转祸以图安。观三/气于晋阳,瞻乌送款。求援师于陈宝,插羽论亲。果因协比之谋,克就中兴之业。书/诸信史,载在丰碑。母燕国夫人张氏,生本将家,称为贤妇。赞梁室惟新之兆,/宣王门内佐之风。国人成赋于鹊巢,帝泽遂封于石窌。夫人之兄,/并蝇头学赡,鲤腹书精,爰从问礼之庭,皆末/专征之任。貂皮蝉翼,装冠冕以临民;虎节龙旌,拥貔貅而制敌。或登坛于/左辅,或推毂于许田。三戟交门,万石当世。先秦王素称霸业,奄有关畿,/四海仰之为真人,诸侯奉之为盟主。后秦王以地居冢嫡,任在股肱,方作/翰于回中,兼握兵于岐下。五彩百两,亲迎有期。纳吉问名,御轮无爽。结援宁同于/郑忽,捧匜孰愧于怀赢。夫人诞自皇闱,育于朱邸。幼则谢公庭际,咏飞/絮以称奇;长则齐主宫中,破连环而震誉。言足以中规矩,行足以睦宗亲,才/足以助弥纶,智足以辩邪正。总是具美,归于令门,致允叶于一方,非寻常之四德。/苹蘩筐筥,无违祭祀之仪;丝竹宫商,洞晓铿锵之妙。始号高平县主,改封/楚国夫人。祖为帝而父为王,兄为相而弟为将;夫乃霸君之子,身为贤王之/妻。享富贵而无双,治闺门而有法。嗟乎!青天甚远,痛偕老以莫谐;只翼堪/伤,抱沉疴而不起。未毕三年之制,已萦二坚之灾。兼之以盗据城池,公行剽/掠,因兹骇愕,遂至弥留。大汉乾佑二年己酉岁六月七日殂于凤翔府私第,享/年五十一。权殓于中堂之奥室。有子一十三人,日永熙、永吉、永义、永忠、永斡、永粲、/永嗣、永浩、永胜、永嵩、永固、永载、永济;女七人,长适兰陵萧渥,次适高阳许九言,/次适供奉官赵延祚,次适左龙武统军赵匡赞,次适前郡州节院使焦守硅,两人/幼而在室。颖川郡夫人蔡氏,中郎远裔,太守名家。叔隗镜来,我则推贤而/让善。孟子云,卒此乃继室者何人。且以骨未化于重泉,时已经于一纪,痛心疾首,叩地/号天。大周显德五年岁次戊午正月日,用大礼葬于岐山县凤栖乡,袝/秦王之新茔也。昔日凤凰之卦,式叶同心;此时松槚之坟,别封偃斧。良有以也,何足/道哉!惨行路以若斯,閟英魂而已矣。九言,门馆下吏,儒墨承家,偶趋/上国以立身,幸忝真王之择婿。今则方拘十室,无由伸临穴之哀;虽奉八行,不/郍乏碎金之作。多惭漏略,勉副指踪,同惮斐然,强为铭曰:/

帝王之子兮王公之妻,富贵莫二兮今古莫齐。智可照奸兮才堪助理,/行必合道兮言且中规。金石丝竹兮悉穷其妙,织纴纂组兮罔违其道。/柔良内积兮无爽和鸣,贤善外彰兮式謌(歌)窈窕。颜如葬英兮未及中年,/痛彼歼夺兮遽遘沉绵。不医不卜兮愿从下土,有始有卒兮庶叶终天。/郡号辛勤兮率励诸子,菲食薄衣兮送归蒿里。/英魂烈魄兮宅此佳城,万古千秋兮识兹名氏。/

(二)朱氏墓志释读

朱氏墓志所称“故凤翔节度使秦王赠尚书令李公”即指李从曮。李从曮在新、旧《五代史》中皆有附传,但都失之简略。而且,整个晚唐五代时期的史料残缺,有关李从曮的记载在其他文献中也十分有限。因此,朱氏墓志就显得弥足珍贵,其记载多可补正史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李从曮的妻室情况,史书缺载。据《故凤翔节度使秦王赠尚书令李公楚国夫人高平朱氏墓志铭(并序)》可知,李从曮夫人为朱氏,她卒于后汉乾佑二年(949),卒年五十一岁。据此推算,朱氏当生于唐昭宗光化二年(899),仅比李从曮小一岁。

墓志称朱氏乃“梁祖嫡孙,冀王长女。王即帝之长子也,讳友谦。”可知朱氏是爵封冀王的朱友谦之女。朱友谦,字德光,许州(今河南许昌)人,本名朱简。初为军卒和盗贼,后为陕州(今河南陕县)军校。陕州节度使王珙,为人严酷,与其弟王珂争夺河中(今山西永济西)失败。朱友谦与牙将李瑶趁机合谋杀珙,附于朱全忠。不久,朱友谦又杀李瑶,代为陕州节度使。之后,朱友谦被朱全忠收为养子,赐其姓名。太祖即位,朱友谦“尽心叶赞,功烈居多”,累拜中书令,爵封冀王。朱友谦先后镇守陕州、河中,为朱梁王朝扼守关东门户,担当北掣河东李存勖、西抗凤翔李茂贞的重责,职位紧要,地位崇高。正所谓墓志所云“当禅代之时,首分茅社。初司留于陕服,后节制于蒲津”。这样看来,朱氏也算出身皇室,为后梁太祖之养孙,因此,她在后梁的封号为高平县主。墓志还称朱氏自幼熟悉礼节,精通音乐。

朱友谦为何背梁呢?朱氏墓志解释说:“旋属季弟(朱友珪)临朝,嗣君失德,(朱友谦)惧奸臣之构乱,思转祸以图安。”原来,朱全忠为三子朱友珪所弑后,朱友珪夺得皇位。朱友珪惧朱友谦功高震主,暗自猜忌,遂征其入朝。朱友谦抗命不从。朱友珪遣大将韩勃、康怀英等率军攻河中。朱友谦遂决定背梁。据朱氏墓志称:朱友谦一方面“观三气于晋阳,瞻乌送款”,依附李存勖;一方面他又“求援师于陈宝(陈宝即陈仓、宝鸡之谓)”,向割据凤翔的李茂贞求援,并与其“插羽论亲”,结盟联姻。

在如此背景下,李茂贞嫡长子与朱友谦长女的结合正是两家势力为结成对梁同盟而促成的政治性联姻。李从曮迎娶朱氏可谓门当户对,时势所趋。朱友谦背梁在后梁乾化三年(913),据此推测李从曮与朱氏的婚庆时间应在乾化三、四年间。根据史实来看,当时李茂贞与朱友谦有过多次合作。他们联军先攻克鄜州(今陕西富县),俘梁军保大节度使徐怀玉;又围困同州(今陕西大荔),败梁军悍将牛存节。两军从侧面配合晋军对梁的正面作战,一度赢得对梁作战的战略主动权。可见,朱友谦据河中背梁,使后梁失去了遏制河东和凤翔的关键枢纽和重要力量,对当时梁、晋、岐三足鼎立的北方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以河东、河中和凤翔为三角的新的反梁同盟成立,晋、岐联合抗梁的势力制衡格局被打破,胜利的天平开始倒向河东李存勖的沙陀集团。《新五代史》卷四五《朱友谦传》对此记云:“庄宗(李存勖)灭梁入洛,(朱)友谦来朝,赐姓名曰李继麟,赐予巨万。明年,加守太师、尚书令,赐铁券恕死罪。以其子令德为遂州节度使,令锡忠武军节度使,诸子及其将校为刺史者十余人,恩宠之盛,时无与比。”朱氏墓志中也称他们朱家“果因协比之谋,克就中兴之业”。这足以反映朱友谦背梁对当时战局的影响之大。这方墓志的记载不仅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而且对我们了解五代多元政治之下的互动格局具有重要价值。

朱氏墓志还记云:朱氏“母燕国夫人张氏,生本将家,称为贤妇。”可知朱氏之母为张氏,乃将门之女,墓志记载与史实契合。墓志又云:“夫人之兄,并蝇头学赡,鲤腹书精,爰从问礼之庭,皆未专征之任。”可见,朱氏又有兄弟,但墓志未载其名。查检传世文献,发现朱友谦之子有姓名可考者计有三人:令德、令锡、建徽。朱令德为遂州节度使,朱令锡为忠武军节度使,朱建徽为澶州刺史,正如墓志所云“祖为帝而父为王,兄为相而弟为将”,“或登坛于左辅,或推毂于许田。三戟交门,万石当世。”可谓一门显宦,荣宠之极。只可惜之后庄宗听信宦官、伶人谗言,怀疑朱友谦谋反,徙朱友谦为义成军节度使,命朱守殷率军杀之,复其原姓名;又命魏王李继岌杀朱令德于遂州(今四川遂宁),王思同杀朱令锡于许州,夏鲁奇族其家属于河中。唯有朱氏远嫁凤翔李氏,方才获免。

朱氏墓志对割据枭雄李茂贞也即李从曮之父的事迹也有记载。墓志称:“先秦王(李茂贞)素称霸业,奄有关畿,四海仰之为真人,诸侯奉之为盟主。”又称李从曮乃“霸君之子”,“后秦王以地居冢嫡,任在股肱,方作翰于回中,兼握兵于岐下。”“霸君”、“盟主”、“霸业”及“奄有关畿”等评价之语再次印证了李茂贞割据自立的事实及其在晚唐五代初多元政局中的巨大影响。可见,学界对李茂贞及其历史地位应重新认识与评价。

李从曮的家世情况,朱氏墓志也有记载。传世史籍中仅见李从曮之子李永吉的记载,其他则无。《旧五代史》卷一三二云:“子永吉历数镇行军司马。”似乎李从曮仅有一子。朱氏墓志却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李茂贞第三代的宝贵资料。墓志云:“有子一十三人,日永熙、永吉、永义、永忠、永斡、永粲、永嗣、永浩、永胜、永嵩、永固、永载、永济”,记载李从曮之子十三人之名,排行以“永”字连,可补史阙。

墓志又载朱氏有女七人,“长适兰陵萧渥,次适高阳许九言,次适供奉官赵延祚,次适左龙武统军赵匡赞,次适前鄜州节院使焦守珪,两人幼而在室”。这些记载俱史籍所无。在李从曮诸婿中,许九言正是朱氏墓志的作者,高阳(今河北高阳)人氏,从他在志文自称“门馆下吏,儒墨承家,偶趋上国以立身”等语来看,许九言应起身于凤翔幕府,以文采为李从曮所赏识。《唐文续拾》中记许九言曾在后周显德年间(954-960)任朝散大夫,试大理评事,行秦州成纪县令,兼监察御史,与朱氏墓志相合。入宋后,他又任岭南转运判官。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三记云:“转运判官自(许)九言始也。”李从曮另一婿赵匡赞也为史所记。赵匡赞父、祖为赵延寿、赵德钧,于后唐末年降辽。赵匡赞仕后汉为河中节度使、左骁卫上将军等职。后周时期,他随周世宗征淮南,因战功显赫而被封为保信军节度使。北宋初年,镇卫延州(今陕西延安),后随伐北汉,因功封爵卫国公,卒后追赠侍中。李从曮其他女婿中,兰陵萧渥系出名门,供奉官赵延祚、鄜州节院使焦守珪也应是当时英俊之才。由此可一窥凤翔李氏的联姻情况。

此外,朱氏墓志还记载“颖川郡夫人蔡氏,中郎远裔,太守名家。叔隗镋来,我则推贤而让善。孟子云卒,此乃继室者何人。”可知李从曮还纳有继室蔡氏。此乃朱氏的托孤之人。

墓志称朱氏去世的原因除了“抱沉疴而不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直接诱因,即“兼之以盗据城池,公行剽掠,因兹骇愕,遂至弥留。”李从曮虽然一度移镇,但宅院和家眷一直都在凤翔。而导致朱氏惊吓的劫难,只有后唐闵帝应顺元年(934)李从珂自凤翔起兵一事。史载,李从珂“悉取天平节度使李从曮家财甲兵以供军”,对此胡三省注云:“李从曮自其父茂贞以来再世镇凤翔,从曮虽移镇而家财甲兵犹在焉。”《旧五代史》卷一三二也云:“及唐末帝起兵于岐下,尽取从曮家财器仗以助军。”可见,李从珂起兵似强夺凤翔李氏的家财积蓄以及铠甲兵器相助。但《册府元龟》卷一七九却载:“初(末)帝起凤翔,帑藏匮乏,从曮家献锦袍、银带、用仗等物以助军实。”又云李家乃主动资助。笔者推测,当时凤翔军情危急,财用匮乏,李从珂命悬一线,似难免强夺豪取;而李从曮身在郓州,身为藩臣,难能授意家人捐助造反谋逆之李从珂。因此,李从珂必定强取李从曮家财在先,声称是其主动相助在后。朱氏墓志声称的“盗据城池,公行剽掠”,正是李从珂强夺李从曮凤翔家财的有力证据。墓志这一记载证实了笔者的猜测。

墓志云朱氏生前的封号为楚国夫人。又云朱氏“葬于岐山县凤栖乡,袝秦王之新茔”。秦王当然是指朱氏之夫李从曮,表明李从曮死后也是葬在岐山。而李茂贞祖坟在今陕西宝鸡市北陵原之上。而李从曮何以没有归葬祖坟,而是另辟新茔,葬于岐山(今陕西岐山)呢?其中原因,因文献和墓志缺载,今已不得而知。不过笔者联系种种迹象,惊人地发现李从曮似与其父李茂贞不合,原因除了李从曮不葬入祖坟之外,还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李从曮与李茂贞的性格和政见相左。这种可能是导致二者不合的根本原因。李从曮性情温和,喜好文治,而李茂贞则性格刚烈,性情多疑,武功治国。父子在对待将士的态度上迥然相反,李茂贞治军宽松,多纵部下不法,而李从曮则治军苛严,为军队所不容。在对待中原王朝的态度上,李从曮坚决主张献地归国,而李茂贞则割据不臣。

其次,李从曮与其父李茂贞存在矛盾在李茂贞陵墓及其墓志中也有所反映。李茂贞死后,李从曮继任凤翔节度使,继续保持政权的实体性和相当的自主性。按照常理而言,李从曮应该对父亲李茂贞恭敬厚葬。但李茂贞墓室虽然长120米,但墓道入口处却没有像样的墓门。李茂贞的墓志不光志盖无字,而且书写凌乱,格式也不规范,没有书写者和镌刻者的题名,似乎草草了事。而李从曮之母刘氏的墓室门立有庄严华丽的木质端楼,其墓志书写规范,形制完好,与李茂贞墓志形成鲜明对比。

如此等等。笔者只能期待新史料的发现,以揭开其中的重重迷雾。

四、李继崇女李氏墓志

位于成都的前蜀开国帝王王建永陵博物馆藏有一方墓志,名为《大汉左雄霸军使琅琊王公夫人故陇西李氏内志铭并序》,是1985年2月在成都北郊青龙乡东林村一砖厂取土过程中出土的。李氏墓志呈方形,计19行,共367字,对于丰富李茂贞家族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经考证,该墓志的志主李氏正是李茂贞之侄李继崇的次女。志文中所见“(曾)祖端,皇姓宋氏,前朝追赠官爵,存于史策。祖今凤翔秦王,受姓于僖宗皇帝。父今皇朝驸马都尉,前天雄军节度使,守武泰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傅,兼中书令,食邑五千户,陇西郡王。夫人则令口之次女也。母日普慈公主,皇帝之爱女也”等文字表明李氏确乃李茂贞的侄孙女无疑。原天雄军节度使李继崇以秦州降蜀后,在后梁贞明二年(916)被蜀主转封为武泰军节度使、中书令、陇西王。墓志记载与史实相合。又从该墓志得知,李继崇将次女李氏许配给通王王宗裕之次子(姓名无考)。李继崇娶王建之女普慈公主,是前蜀的驸马;而王宗裕为王建养子,官至太师,是前蜀开国功臣。如此两家勋亲,可谓门当户对,成联姻之好。只可惜李氏年十九就亡故了,其后则无考。

李氏墓志已由永陵博物馆马文彬撰文《五代前蜀李氏墓志铭考释》做了初步释读,但录文在校勘、标点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误。笔者对此也做了补正。周阿根又以《(五代前蜀李氏墓志铭)再考》一文进一步与马文彬文进行了榷正。今笔者根据原墓志拓片及其研究成果,仅录文如下。/表示另行,表缺字,文中括号内文字为笔者根据史实补正:

大汉左雄霸军使琅琊王公夫人故陇西李氏内志铭并序/

乡贡进士刘赞撰并书/

夫人李氏,其先奉天人也。(曾)祖端,皇姓宋氏,前朝追赠官爵,存于史策。/祖今凤翔秦王,受姓于僖宗皇帝。/父今皇朝驸马都尉,前天雄军节度使,守/武泰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傅,兼中书令,食邑/五千户,陇西郡王。夫人则/令(公)之次女也。母日普慈公主,/皇帝之爱女也。夫人禀冲和之气,降神仙之质,硅璋比德,桃李同芳,友爱之间,聪惠特异。及笄,适/左雄霸军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左威卫将军同正,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琅琊王公。公则/故通王太师之次子也,两朝圣裔,荣冠当时。/和顺谦恭,显然淑德,尽如宾之敬,立内则之/,方在韶年,忽萦沉疾,医药无验,俄归下泉,好月西/倾,波东去。以天汉元年五月癸丑,终于文翁坊之/私第,享年一十有九。丁巳年葬于华阳县星桥乡清泉/里之茔,礼也。仆射抚棺长恸,泪血交洒,惧陵/谷迁改,请为志焉,辞让不从,乃作铭曰:/

乃宗乃祖,克圣克贤。雅范芳姿,介洁蝉娟。/归魂蓬丘,掩骨松阡,刊之贞石,永闰重泉。/

同类推荐
  • 弑神将军

    弑神将军

    我叫沈世涛,生在兵荒马乱之年。我十二岁就被逼走向了从军的道路。从军打仗数十载,我从一个普通大头兵逐步变成东陵的弑神将军。被逼参军、被逼杀人……最后被逼上了王位。
  • 鬼面军团之起源

    鬼面军团之起源

    大卫末年,天下大乱,诸王并起。孙诚因父亲护驾有功接替父亲伴驾左右。因出使燕国误杀燕国公主,无奈只好隐姓埋名。与此同时,一群脸带鬼面,身着黑衣的人开始浮出水面,在这天下乱世中,露出了他们的獠牙。
  • 烈风记

    烈风记

    一个现代人来到元代末年,在这个波澜壮阔,争取民族自由的时代,他能做些什么?他会对我们民族的未来做如何的改变,从而避免我们民族的悲剧呢?请看《烈风记》!
  • 大明江南王传奇

    大明江南王传奇

    弘光元年(1645年),南明弘光小朝廷岌岌可危,此时,南直隶扬州通州,江海大地一支新式军队正在悄然崛起,大明因此而变!
  • 陆鼎记

    陆鼎记

    穿越成大明嘉靖锦衣大亨陆炳之子,陆鼎开始了与安眉的雷人之旅。
热门推荐
  • 文字电影

    文字电影

    中国电影电视剧本量产集,经典就是得到认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晋国悲歌

    晋国悲歌

    春秋时期的晋国,晋献公的宠妾骊姬生了公子奚齐,至此晋献公共生有公子八人,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都是很贤德,很有威望,深受百姓和臣下的爱戴。但晋献公却深爱骊姬,想要改立奚齐为太子,于是就让太子申生到曲沃城去镇守,让公子重耳到浦城镇守,让公子夷吾到屈城镇守……同时,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登上王位,不惜铲除异己,设计陷害各公子和他们的母亲……重耳的妹妹姬雅公主深得献公宠爱,在送别重耳公子的途中被白马带回旧主人的牧场,结果被秦国质子嬴苒公子所救,两人相惜相爱,但晋献公为了巴结秦国,促成秦晋之好,不惜逼害女儿,并派人去追杀女儿的恋人----秦国质子苒公子……
  • 台湾私法人事编

    台湾私法人事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斗我是你姐

    快斗我是你姐

    一个初二有是新快党的腐女——程临。那天,出了车祸,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穿越到《名侦探柯南》里去了,还发现自己成了快斗的姐姐……
  • 红桃花

    红桃花

    一个贵州大山里的一个小村庄,这里隐居着刘氏一族,他们拥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驭虫师,世世代代都在这里守护着这颗桃树。
  • 虎授

    虎授

    一人一虎被卷进了一个千年阴谋之中,他们究竟怎么才能摆脱命运。
  • 堕落的白天鹅

    堕落的白天鹅

    知府大人的千金竟然没有一个男人愿意娶,这实在是让人难解的一件事。更加让人想不通的是,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娶她了,她竟然离家出走逃婚了!唉,真是自甘堕落啊!堕落到什么程度呢,在路上随便碰到一个男人就施展小伎俩,不明不白的嫁给了他!可是,虽然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这是善意的谎言,可终究是心里有愧,连丈夫有了婚外遇都大气不敢出一口。但是,最后却惊奇的发现,说谎的不是自己……
  • 召唤恶魔法则

    召唤恶魔法则

    湛蓝大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片大陆,没有斗气,没有魔法,只有可以炼制蛮战士傀儡的蛮士。来自暗黑界和光明界的克洛特,天赋凛然的神、魔混血儿,在得到人型兵器恶魔战铠后,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强大,光、暗、风、火、水、土六大影卫的横空出世,将带来怎么样的高潮呢?一切的一切皆在本书,恶魔在召唤~~这,是一个血性的男人故事,讲述一个亦正亦邪的男人,一个恶魔战士!!
  • 无尽英雄

    无尽英雄

    无数的英雄,在这里相遇。无尽的厮杀,到底谁会取得到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