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509000000012

第12章 大雁塔

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位于距西安市区4千米的慈恩寺内,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是专门用于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这种称谓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初建时是砖表土心的方形塔,仅有五层,后改造为七层方形楼阁式,唐大历年间再改为十层,到明代,又以砖面加砌唐塔之外,才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种楼阁式砖塔的样子。

大雁塔平面呈正方形,高64米,加上它是修在一高地之上,望上去直插云天,的确是“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塔基东西长46米,南北宽49米,呈矩形。塔自第一层以上,每层显著向内收分,形成一方锥形。通体而观,塔基如两翼舒展,塔身如引颈向上,整座高塔,颇似一只大雁,雁塔之名,大概正得于此吧。塔的门媚门框上,有阳刻的唐代木结构大殿的建筑图景,画面严谨,线条遒劲。塔内设木梯,可逐级上登,自塔上俯瞰城郊景色,十分壮观,令人心旷神怡。据说,唐代及以后各代参加科学考试的新科进士和文人墨客,都以能“雁塔题名”为荣耀。正如诗人岑参所描写的“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大雁塔以其简洁和古朴的造型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唐太宗和唐高宗曾分别为玄奘作《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后被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并刻碑,立在塔的南面。传说有位怀素和尚十分喜爱晋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因太宗为玄奘写了《圣教序》而大受感动,就设想请王羲之来书写《圣教序》。他耐心按序文收集王羲之的字,最后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着,他因此张贴“求字告示”,并答应选中一字赏金千两,成为历史上另一段“一字千金”的佳话。

如今的慈恩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由于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在我国,几乎人人都知道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小说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了这几个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现在我们知道,孙猴、八戒和沙和尚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而唐僧,在历史上却是确有其人。

唐僧就是建造大雁塔的玄奘,他为求取真经,于公元617年孤身从长安出发,不远万里去当时的佛教圣地——印度学习。当时的印度,宗教与学术十分发达和活跃,宗教学派林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佛教大国。玄奘遍访名师,如饥似渴地学习,几年时间便通晓了各派学说并很快以博学善辩而闻名。

一次,印度的戒日王决定举行一次学术辩论大会,邀请中国学者玄奘做大会论主,主讲并裁定辩论各方的学术研究水平。当时玄奘正在潜心钻研一部佛经著作,大欲谢绝,然而在戒日王一再力邀下,他只好同意了,因为他想到这样一个隆重的聚会正是探讨佛经要义,进一步了解各家思想的大好时机,于是,他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准备论稿。公元642年12月,当印度18个王国的国王、僧侣、学者六千余人来到曲女城参加辩论大会时,会场门口高悬的正是玄奘的大作《制恶见论》。玄奘作为论主,连续18天,在辩论会上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大家认真倾听他的精辟议论,为这位远道而来的中国学者高深渊博的知识和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而深深折服。当场,戒日王和其他国王便纷纷赠给他珍贵的礼品,各宗教学派也争着授予他各种荣誉称号。一时间,玄奘名扬全印度,被公认为第一流的大学者。

玄奘留居域外17年,行程五万余里,足迹遍及大小110多个国家,举世罕见。贞观十九年,当他带着617卷梵文经典回到长安时,朝中官员和京城僧众出城迎接,太宗还亲自召见了他。玄奘不为金钱权力所动,只求能专心译经,太宗不肯他远去嵩山少林寺,特让他担任长安慈恩寺主持。为贮藏和保存经卷,玄奘依照印度建筑形制设计建造了一座塔,这便是大雁塔。

知识链接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客必游之地,近年来,由于西安市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大雁塔已经倾斜了近1米有余。

同类推荐
  •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8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静升古韵

    静升古韵

    本书记载了静升的文化历史和珍贵的遗存,凡寺庙、建筑、居民、风景胜迹、民俗文化以及人物传奇、民间故事。
  • 2012地球悬念

    2012地球悬念

    中国第一部洞察世界知名预言真意求解人类命运之书。每一次末日论来临之际,总是人类最脆弱之时。2012年12月21日,日益逼近,关于该期末日论狂潮,是新的热点。2012越来越近。从今天开始,从每一件事开始,从每一个人开始,我们真的可以忽视那些可能发生的巨变吗?
  • 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本系列丛书主要讲述了敦煌归义军史,本书为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 秦学术史探赜

    秦学术史探赜

    《秦俑·秦文化》丛书总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华大地西北黄土地上,揭开了一处古代宝藏。这便是后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由兹伊始,便掀起了一阵又一阵不大不小的秦兵马俑旋风。国外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纷至沓来。兵马俑的代表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五大洲。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的中外观众每年200余万。以兵马俑命名的现代生活用品、食品也投入市场。古代优秀文化有力地冲击着现代文明,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古文化现象中还是不多见的。所以,有人便说这是一种“秦俑效应”。“秦俑效应”的深层影响,还...
热门推荐
  • 死神之烧无止境

    死神之烧无止境

    尸魂风光,流魂在外,静灵主内。望十三队舍,千奇百怪;诸队队长,各领风骚。流刃若火,山本重国,欲与零番试比高。真央内,观众多学员,分外妖娆。灵王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蓝染崩玉,不敌黑崎;银城空吾,实力不足。一代天骄,友哈巴赫,没放大被一刀秒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古神志

    古神志

    隋朝末年,炀帝无道,致使天下大乱,义军四起。此时青龙玉现世,传说青龙玉现世,必将是九五逆转,改朝换代之时;更有传说,青龙玉乃是当年古帝少典所炼上古神器琉璃之角散落人间的碎片,若是能够集齐四片琉璃之韵,便是能够重新炼制琉璃之角,称霸四道。为此神人魔三界派出寻找青龙玉的使者齐聚人间,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 魔法史的天空

    魔法史的天空

    看似无限大的宇宙,竟然只是一个实验空间?人类文明产生的修炼者,竟然是一只只的小白鼠?一千年一次的末日轮回劫,让修炼界笼罩在黑暗之中;究竟是谁在背后操控这一切?一万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地球究竟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直到一万年后,一位少年来到这个世界......
  • 白银圣剑

    白银圣剑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高高在上的神灵会被强者猎杀,田间的老鼠会被神脉选中,古老的神灵从沉睡中苏醒,禁忌现世,旧神与新神的矛盾,古老魔法与科技的冲突,且看来流淌着地狱血脉的少年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
  • 地球末世最强异能者

    地球末世最强异能者

    老夏他是来自地球的钢铁军团的首领,站在宇宙级战舰地球号里,面向着那浩瀚的宇宙深处!这一路发生了太多,当初在2150年世界某一处在研究强化人体药剂时,因操作过程中失误,不慎导致爆发丧尸病毒!世界各地都在抵抗丧尸大军,同时也在试着寻找一颗能够给人类栖息的星球。在抵抗丧尸大军时,发现丧尸体内居然有一颗晶莹剔透的胶囊,它能让人体发生变化并持有特殊能力。不久空间站收到外来音波,说地球将会变成奴隶!这一消息像是一把利剑刺向各国首领的心……
  • 尘埃里,拾一炉温暖

    尘埃里,拾一炉温暖

    这本书描绘了关于亲情和友情的故事,从书中我们体会到与生俱来从不改变的亲情;我们能看到即使与全世界为敌,朋友永远是世界上在乎你的人。这些感动人心的美好情节提醒着我们,感恩亲情、珍惜友情以及那些与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和你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透视医仙混都市

    透视医仙混都市

    入赘五年遭尽白眼嘲讽,苦心修炼逆袭人生。一本“清心诀”,让他拥有透视能力,身怀绝世医术,成就最强赘婿!
  • 缘去缘走缘是你

    缘去缘走缘是你

    伤过的心,如何去爱,只能埋在心底,表面上的幽默风趣,内心的伤痛,只有黄小迪自己知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请小姐移步到我心里

    请小姐移步到我心里

    “小姐,请移步卧室”“小姐,请移步餐厅”……“小司,我不想移步,你把它们都移到我面前吧”……“那如果我想请小姐移步我心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