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62500000017

第17章 外国历史(8)

莎士比亚原名爱德华·德·维尔,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逝世于1616年5月3日,是英国着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莎士比亚在约1590年~1612年的20余年内共写了三十七部戏剧,还写有二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题材,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莎士比亚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莎士比亚塑造出众多人物栩栩如生,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并且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在矛盾变化中得以统一,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主义精神。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以下3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590年~1600年,主要写作历史剧,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第二时期是1601年~1607年,以创作悲剧为主,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这是反映了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和残酷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第三时期是1608年~1613年,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莎士比亚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的关系、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戏剧中放射着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他展现的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已远远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伟大作家,生活于1547年~1616年,他经历了典型的西班牙人的冒险人生。16世纪的西班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塞万提斯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一个跑江湖的外科医生,直到1566年才定居马德里。24岁时他参加了着名的勒班多大海战,这次战斗中,西班牙为首的联合舰队的二十四艘战舰重创了土耳其人的舰队。塞万提斯带病坚守岗位,在激烈的战斗中负了三处伤,以至被截去了左手。经过了四年出生入死的军旅生涯后,他带着基督教联军统帅胡安与西西里总督给西班牙国王的推荐信踏上返国的归途。不幸的是,途中遭遇了土耳其海盗船,被掳到阿尔及利亚。做了奴隶的塞万提斯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逃跑,却均以失败而告终,但他的勇气和胆识却得到俘虏们的信任与爱戴,就连奴役他们的土耳其人也为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1580年亲友们终于筹资把他赎回,这时他已经34岁。

塞万提斯十分爱好文学,50余岁开始了名作《堂吉诃德》的写作。《堂吉诃德》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书中堂吉诃德在游侠生活中的遭遇,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抨击教会的专横,揭示人民的困苦。他塑造的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从桑丘,是西方古典文学中的两个典型形象。这部小说虽然未能使塞万提斯摆脱贫困,却为他赢得了不朽的荣誉。书中对时弊的讽刺和无情嘲笑遭到封建贵族与天主教会的不满和憎恨。1615年堂吉诃德推出《堂吉诃德》第二部,他还于1613年出版了包括十三篇优秀短篇小说在内的《惩恶扬善故事集》。书中描写了封建社会的罪恶以及西班牙下层民众生活的贫困,肯定人性自由和个性发展,对社会的不公正发出了愤怒的抗议。1616年堂吉诃德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马基雅维利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生活于1469年5月23日~1527年6月22日,是意大利的政治哲学家、音乐家、诗人、和浪漫喜剧剧作家。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是《君主论》,书中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政治理论,以及《论李维》中的共和主义理论。主要着作有:《君主论》、《蒂托·李维(罗马史)的最初十年》、《论战争艺术》、《关于日耳曼国家的报告》《论李维》、《佛罗伦萨史》。马基亚维利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曾是一名律师,但当他出生后,家中除了四壁图书外已经一无所有,所以他没有多少受教育的机会,完全依靠自学。

1494年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的统治被推翻,成立了共和国。1505年佛罗伦萨成立国民军九人指挥委员会,马基亚维利担任委员会秘书,并在征服比萨的战争中,率领军队,亲临前线指挥作战。1513年马基维亚利被投入监狱,受到严刑拷问,但最终被释放,已经一贫如洗,隐居乡间,开始进行写作。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两部名着《君主论》和《论蒂托·李维(罗马史)的最初十年》。1523年朱理当选教皇,为克莱芒七世,重新起用马基雅维利,让他编写《佛罗伦萨史》,他将新书献给教皇,被赏赐120金币,并起用他为城防委员会秘书,参加教皇的军队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作战。1527年,美第奇家族倒台,佛罗伦萨恢复共和制,马基亚维利想继续为共和国效力,但由于他曾效力于美第奇家族,不被共和国起用,58岁即去世。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生活于1483年~1546年,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也是新教路德宗创始人。路德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最重要的着作之一是《圣经》的德泽本。路德把《圣经》译成了华丽的散文,对德国的语言和文学产生了影响。路德是新教在信仰和制度等方面的主要奠定人之一。自1524年第一本维登堡赞美诗问世起,他写的许多圣诗至今仍着称于世。1529年他编写的《教理问答》和1530年他参与制订的《奥格斯堡信纲》都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最明显的结果是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新教派。虽然新教团体只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而且不是它的最大的分支,但它的信徒众多。

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第二个重大结果是随之而来的在欧洲广泛进行的宗教战争,其中有些是叫人难以相信的血腥战争。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的宗教论战所影响的人数实际上不如出现在同一时期的科学进展上的那么多。路德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个人所起的作用是极其重大的。1546年2月,路德逝世于故乡埃斯勒本,葬于维登堡宫廷教堂内。

哥伦布

哥伦布1451年生于意大利热那亚,1506年逝世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是意大利的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他坚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曾先后4次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出海远航,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

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世界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舞台。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1689年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自幼受过良好教育,19岁时获法学学士学位,1714年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孟德斯鸠博学多才,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曾经撰写过许多相关的论文。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了名着《波斯人信札》。这部书通过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勒了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1731年他回到法国,潜心着述。

1734年发表了《罗马盛衰原因论》,利用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1748年,他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着作《论法的精神》发表。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着作。这部书受到极大的欢迎,两年中就印行了22版。他反对神学,提倡科学,但又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他是一名自然神论者。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特别强调法的功能,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感情、道德、风俗等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认为土壤同居民性格之间,尤其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国家疆域的大小同国家政治制度有密切的联系。1755年,他旅途中染病,逝世。

伏尔泰

伏尔泰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1694年伏尔泰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他将来做个法官,但他却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他经历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的伏尔泰,亲身感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他深刻地,预见到革命必然到来,曾对朋友说:“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正在撤下革命的种子,尽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见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伏尔泰多才多艺、才思敏捷,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曾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着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在哲学方面,他的代表作有《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等着作,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哲学通信》被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1778年5月30日晚,伏尔泰在巴黎与世长辞。反动教会对这位亵渎宗教的宿敌恨之入骨,下令连夜将他的尸体运出巴黎,弃于荒冢。但伏尔泰在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功绩是无法抹杀的。他的思想和学说教育了几代人,为反封建斗争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武装了法国人民的头脑。

卢梭

卢梭是法国着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712年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的哲学主张认为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平等自由,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倡“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他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这正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他的主要着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1756年,卢梭44岁时接受了朋友的馈赠——一座环境优美的乡村小房子,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他始终认为作家的地位只有在它不是一个行业的时候才能保持;当一个人只为维持生计而思维的时候,他的思想就难以高尚;为了能够和敢于说出伟大的真理,就绝不能屈从于对成功的追求。隐居的6年之中,卢梭写了许多着作,有政治学名着《民约论》,教育学论着《爱弥儿》,自传体小说《新爱洛绮丝》等,后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风靡全欧。

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生活于1706年~1790年,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在电学上成就显着,深入探讨了电运动的规律,创造了许多专用名词例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等。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他最早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原理制造了避雷针。他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

1754年北美各殖民地领导人物出席的奥尔巴尼会议上,富兰克林提出着名的“奥尔巴尼联盟”的计划,被会议通过,是最早将美利坚合众国的大联合这种思想灌输到殖民地人民头脑中去的人。1775年5月,他回到美洲,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去,在美军作战屡次受挫的情况下,他作为三人委员会成员同华盛顿会商,决定实行北美13州的总动员,使得独立战争得以坚持6年之久。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与世长辞,为他送葬的人数多达两万,充分表达了美国人民对他的痛悼之情;同时,不仅美国国会决定为他服丧一个月,法国国民议会也决议为他哀悼,富兰克林不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世界。

尼采

尼采全名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是德国着名的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也是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的人;但是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反响,直到20世纪才激起回应;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1865年,尼采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并开始接触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后来成为尼采哲学思考的起点。1869年,年仅25岁的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

同类推荐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武器装备一瞥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武器装备一瞥

    本书是针对酷爱军事的青少年编写的一部科普图书,通过海军装备、特种武器、空军装备、陆军装备来向读者介绍军事中的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知识。内容既生动有趣又丰富了青少年的头脑。
  • 走进科学丛书:改变世界的理化大发明

    走进科学丛书:改变世界的理化大发明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使用的劳动工具主要是石器,是简单而粗糙的石块。当时人们就借助这样的工具猎取野兽,挖掘可食植物的根茎。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在二三百万年漫长的旧石器时代里,人们慢慢学会制造磨光的、比较精致的石头工具,于是人类社会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根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和考证,在新石器时代里人类已经使用火了。
  •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世界上那形形色色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个自然科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在古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公元前5世纪,我国的大学问家庄子就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短棍,若每天截取一半的话,是永远也截取不完的。
  • 世界之最

    世界之最

    世界之最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蕴含着天地宇宙间的无穷奥秘,体现着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展示着人类创造力的无穷奇迹,激发着人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探究式科普丛书-耐力训练的宝地:高原

    探究式科普丛书-耐力训练的宝地:高原

    本书详细介绍了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等各大洲高原的地貌特征及其珍奇的动植物、稀有的矿藏、奇异的名胜景点、独特的风土人情,并配有图片,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更全面了解高原,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积极行动。
热门推荐
  • tfboys之跨族恋爱

    tfboys之跨族恋爱

    二源偶遇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族长孙女清璇,清璇被变态美男哥哥百般虐待?小凯到处招惹桃花却遇见暴力专一女顾一,没有想到顾一竟然是一个恶魔公主?千玺巧遇自残少女宁溪溪,溪溪原来是妹控?源:“清儿,我会保护你的!”(元气满满)凯:“我……再也不沾花惹草了”(虚)玺:“她俩该不会是……(百合?)”
  • 且忆聘婷两三朵

    且忆聘婷两三朵

    一次不算美好的相遇,让她,注意到了他。传言中“保洁阿姨之子”的他,也在军训风波后,对她有了不一样的感觉……高考在即,家长会上初见面。家长们剑拔弩张,往事如痂,连皮带肉一层层被揭开……他,选择离开;她,金榜题名。在她以为自己不会再爱上任何人的时候,苏朗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将她带离了黑暗。遇光,是为暖?亦或者,是更深的黑暗?浮生皆婆娑,最差不过是,你怎样慢慢地喜欢,就怎样慢慢地忘记……
  • 万界之我是数码世界创世神

    万界之我是数码世界创世神

    主角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成为了那个世界的创世神,后来等他世界强大起来之后吞噬了很多其他的世界,最后成为了万界之中谁都不敢惹的存在。
  • 京墨华

    京墨华

    是谁该还死去女子的公道!如梦如幻的蓝蝶,究竟预示着是美还是幻。沉寂多年的失镖案,为何再起波澜。死而复生之人,是复仇还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多年的雨夜,多名女子遇害。为何多年后,狂笑的恶魔又会再度出现呢?
  • 无煞

    无煞

    时隔三年,谢白从回学校就读高二,竟发现江陵是自己的同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海底探险的故事

    海底探险的故事

    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 樱花树下的许诺

    樱花树下的许诺

    对不起!子越哥!我忘记了大家忘记了你!呵呵!希望你好好地!有缘再见。。。。。。
  • 罗琦的呼唤

    罗琦的呼唤

    女孩罗琦跨越生死,寻求真相。她虽然一路上遇到很多妖魔鬼怪,但是也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爱……
  • 医妃媚骨

    医妃媚骨

    她,白书竹,二十二世纪天才法医,爆炸现场意外死亡?不慌,摇身一变胖妃子。貌美如花?不存在的。后宫独宠?不存在的。初来驾到?悬案欢迎。受人欺凌?白眼伺候。青铜到王者?soeasy。一边身材管理,一边指点江山。皇上,还喜欢哪宫的妃子?本宫都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