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68300000012

第12章 三原关学耀西北教育强县扬美名(1)

“仓廪实而知礼节”,三原经济富庶,人民丰衣足食,加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素有重教兴学、育才兴邦的优良传统。三原教育风范恢弘,代有才人,各领风骚,是享誉西北的教育大县。

一、源远流长成就斐然

三原教育源远流长,是华夏人文初祖黄帝亲自创造文化、教育百姓的地区。早在汉、唐、元时期,三原即设置经师、经学博士、助教、教谕,讲经解学。元大德七年(1306)建县学,元延佑七年(1320)李子敬、李子懋(mao)兄弟二人,出资在县城西北角创办学古书院。明弘治六年(1493),北城人王承裕考中进士后,陪伴父亲王恕回到家乡,借僧舍讲学,题名“弘道书屋”;两年之后,创办“弘道书院”,后改为宏道书院。父子同办书院,亲自讲学,成为“三原学派”的创始人。门下弟子马理、吕枘(nan)、康海、秦伟、雒(luo)昂等都是名臣名士。接着,马理在北城创办嵯峨精舍。后来,温纯创办精一草堂,亲自宣讲儒学。清代着名理学家贺瑞麟于鲁桥镇北清凉山创建正谊书院。学古、宏道、正谊、嵯峨四大书院驰誉西北,培养和造就了民主革命先驱、书法大师于右任,着名水利科学家李仪祉,中国比较文学创始人、红学家吴宓,着名秦腔剧作家范紫东,建国初教育部长张奚若、“天下大篆第一人”刘自椟等一大批名儒名士。

明清以来,三原经济日见繁荣,文化教育风气鼎盛,士子云集,清代康熙年间就有“学风之盛莫过于三原”的美誉。康熙六十一年(1722),陕甘总督年羹尧奏准将陕甘提督学政衙署由西安移驻三原,此后长驻154年,乡试长期在这里进行。光绪二年(1876),朝廷准许左宗棠奏请,增置甘肃学政,在陕西的提督学院不再管理甘肃学务,但三原仍是陕西省的教育中心。因陕甘督学署长期驻在三原,三原成为关中理学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播地,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宗旨,显示了儒家学者的襟怀抱负、魂魄气度和天地情怀,表达了人类教育的最高境界。

这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尊师重教,兴学育才的优良传统,对三原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四大书院烛照千古

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一种传统形式,由学者聚徒讲学发展而来。三原的书院教育兴起于元代,明清时取得了巨大发展,涌现出一批各具学术风格的书院。其中最为着名的当数学古书院、宏道书院、嵯峨书院和正谊书院等明清“四大书院”。

1.学古书院

学古书院在本地创建最早,是陕西最早的书院之一(比关中书院早近300年),存在时间也最久。元延佑七年(1320),李子敬出资五万贯,在县城西北角即书院门街北段(今山西街西端)建立学古书院。首先聘请泾阳人程瑁担任主讲。程瑁(mao)精研典籍,继承了汉儒的朴实学风,名倾一时,人称悦古先生。书院初设,就有学生一百多人。后来,在学古书院讲学的有白慎独、张宏、胡贲(bi)各位名儒,都是当时的名士。元至正十八年(1358)停办,后改建为三官庙,以祭天、地、水神灵。明弘治元年(1488),王恕力主重建书院,得到地方官娄谦(陕西按察使)、徐政(西安知府)的支持,于是拆除神像,修补书院堂舍,并扩建讲堂大庭5间,题名“传心”;旁边建有读书室18间,后边有宿舍12间。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张象魏鼓励捐献,建书斋10间,并将沿清河官地房租划拨给书院作经费。

清道光初年,长安着名关学大师李撰主持书院。李在当时为关学硕儒,又经督学岳菘支持,带头捐献千金,图书设备更加充实,学古书院一跃而为陕甘两省士人学习的着名学府。同治七年(1868),三原贺复斋任书院主讲,扩建藏书阁,采购书籍七百余卷充实藏书阁。

民国四年(1915),学古书院改为三原高等小学堂。民国八年(1919),小学堂迁走,于右任创办的渭北中学迁入。

王兖(yan)为学古书院所作《学古歌》表明该书院的办学宗旨和学习方法。明确指出书院所要培育的人才是“君子儒”,在学习方法上提出“博约”二字为宗旨,就是要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辩析疑难,指摘问题,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修身力行。

学古书院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开创三原教育事业之先河,为推动陕甘两省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宏道书院

宏道书院地处三原县北城,现在北城中学校园内,是明清时期我省关中地区着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宏道书院由明代本县北城人王承裕创办。弘治癸丑年(1493),王承裕考中进士后,陪伴父亲王恕回到家乡,一些儒生向他求教,便借僧舍作为讲学之所,题名“弘道书屋”。弘治乙卯年(1495),王承裕赴京做官,当了几个月的兵部尚书,因病回乡。这时向他求教的人更多,于是,大家商议募捐,借北城永清坊普照寺废院建弘道书院。

书院占地二十多亩,坐北向南,院墙东西宽约40米,南北长约150米。临街筑起巍然壮观的门楼,大门题“仰高”,二门题“恭敬”,取意为学习要有恭敬的态度,要积极思考,追求真理,敢于攀登高峰。“仰高”门与“恭敬”门之间植有梓树,象征着培育英才。“恭敬”门内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中院之门名“中立”,正面为弘道堂,堂东为厨房,堂西为库房;接下来为考经堂,之后再为春光亭。亭子两侧,东为清风轩,西为明月庵。弘道、考经二堂是教学与研讨学问的地方。堂前植松柏与竹,劝勉学生进德修业有如经冬不凋的松柏、刚直不屈的绿竹。亭、轩及明月庵旁广植牡丹、菊、梅等花卉,学生可以课余观赏。东西20个院落各建校舍11间,东边名“逊志”,西边名“省身”,是学生休息的地方。整个书院花木葱郁,建筑坚固,雕刻细致,绘画朴素,取名“弘道书院”。

书院建成后,王恕将其从政50年来所搜购的经典及历代名家着作五千多卷移置于弘道考经二堂及其耳房,以供师生们研读。时任陕西提学的何景明(明代名诗人,和李梦阳等合称“前七子”)来三原视学,钦佩仰慕该书院的规模及设备,题诗留念。慕名而来的学子,除关中各县外,远及甘、宁。

弘道书院的宗旨是明确尊卑秩序的道理,掌握修身治理天下的本领;主要学习程、朱理学,涉猎史志知识。以“父子亲,君臣义,夫妇别,长幼序,朋友信”的儒教思想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主要教学方法,并依据朱熹(xi)所办白鹿洞书院之《书院教条》订立学规20条,对学习、品行、考核、纪律等方面严格规定,培养对国家有所奉献的人才。王承裕每日向学生讲四书五经,告老归乡的王恕也到书院给学生以指教。书院学生分20岁左右和10岁左右两类,有堂上学生和堂外学生的区别,都按勤奋与懒惰、成绩优劣作为升降级的标准。

书院学子中出名者颇多,如明代状元康海及在明廷任要职的马理、吕楠、秦伟、雒昂等均名震一时,他们或因学有成就,或因功绩显着,或因为官刚正而光耀史册。

到了清代,清乾隆时因避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名讳改“弘道书院”为“宏道书院”。从书院毕业而任职朝廷者如高陵白遇道、礼泉宋伯鲁等,均属清末的维新志士。宏道书院以非凡的教学成就成为西北学界的一面旗帜。省历任督学都对宏道书院极为重视,多次对校舍进行扩建。道光十年(1830年)陕西督学周之桢重修书院,使宏道书院为“陕甘宏道书院”。道光二十三年(1843)学政沈兆林捐巨款为书院扩建东斋号舍40间,并对校舍进行整修。同治十二年(1873),陕西督学许振樟又筹集资金对书院堂榭房舍全面整修。第二年(1874),陕西督学吴大潋(cheng)为振兴陕西省学风特给宏道书院全体师生捐拨膏火经费。因宏道书院为西北最高学府,乡试也在三原举行,应试学子多有在宏道书院备考者,所以书院不仅关系着陕西一省的学风,而且对西北的学风和学术研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陕甘乃至西北有名的书院。

清光绪十九年(1893)后,朱佛光主讲宏道书院。他在继承宏道书院注重学术研究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广购科学书籍、报纸,倡导新学,使民主思想和科学知识得到广泛传播,不少青年学生受其陶冶,成为民主革命的宣传者和力行者。武昌起义,陕西首起响应,宏道书院师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主持西北辛亥革命者如井勿幕、宋向宸、李元鼎、徐朗西都是宏道书院的学子,所以史称宏道书院为西北革命的熔炉。

光绪二十四年(1898),陕西推行新政,“废科举、兴学堂”,后改宏道书院为“宏道大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将泾阳味经、崇实两院并入,名“宏道高等学堂”,成为当时在陕西省传播西方新学的最高学府之一。1905年陕西选派官费留日学生30名,宏道即选有15人。近代,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声闻海内外的精英人士,如:辛亥革命骨干、国民党元老、爱国诗人于右任,水利专家泾惠渠主建者李仪祉,民国最具声望的报人《大公报》总编、主笔张季鸾,着名秦腔剧作家范紫东,着名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名称提出者、建国初期教育部长张奚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奠基人、着名文学评论家、教育家、红学专家吴宓,《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一位中译者张仲实,建国后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景岩征,着名民主人士茹欲立等。

宣统初年,省提学司余坤改宏道高等学堂为宏道中等学堂。宣统二年(1910),改称宏道高等工业学堂。民国二年(1913),易名为陕西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民国十三年(1924)改称陕西省立第三职业学校。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陕西省三原初级职业学校。民国二十九年(1940)称陕西省立三原工业职业学校。后又相继在此设立三原水校、三原女中、中共三原县委党校、陕西省三原教师进修学校及三原北城中学等。

现遗址为陕西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嵯峨书院

嵯峨书院亦称嵯峨精舍,址在三原县北城西社西端的田家豪,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间,由佥事周镐倡建,佥事桑薄相助,县令钱士聪督办,以马理居所为基础建成。马理长期在这里讲学。

马理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不仅教学生学习儒家经典,而且继王恕、王承裕创关中理学三原学派,“重气节,厚风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正直淳朴的气质。他教育学生以居敬穷理为宗旨,强调学以致用,常用清官廉吏事例教育学徒,要求学生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到晚年更加谦虚谨慎,且有自知之明,能极力举贤荐能。

同类推荐
  • 纪连海点评《史记》

    纪连海点评《史记》

    《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8年的时间写成。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纪连海点评<史记>(套装共3册)》收入本纪4章,点评五帝、秦始皇、汉高祖、吕太后。世家7章,点评齐太公、楚世家、越王勾践、范蠡、陈涉、萧相国、留侯张良。列传21章,点评韩非子、外戚、伍子胥、孟尝君、平原君、廉颇蔺相如、屈原、吕不韦、淮阴侯韩信等20多位人物。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魂牵梦绕新西兰

    魂牵梦绕新西兰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 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

    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

    在近代中国,成就卓著的大学者,不乏其人,门下弟子也所在多有;但是作为整体,其弟子能成为某种符号,被外界认同为“某门弟子”者,却不多见。人们耳熟能详的主要有二:“康门弟子”与“章门弟子”。康有为作为著名的今文经学家、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早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曾培养出一批弟子,其中以陈千秋、梁启超最为出色。
  •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大视角、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晚清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家庭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商业等方面,是近代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性著作。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人的特性。
热门推荐
  • 琴震天下:刁蛮宫主狂追夫

    琴震天下:刁蛮宫主狂追夫

    她,一顾倾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少年宫主,一次下山,一朝相遇,情根初生……昆仑山拜师,只为追得所爱;他冷面少主,唯我独尊,世间苍生皆掌握他手,无情?凌辱?在他没有情感色彩的世界里,从被她撞击的那一刻,竟然有了波动……
  • 稚憬

    稚憬

    这是一个小姑娘的成长史;年少欢喜,兜兜转转,从始至终;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只有平静生活中出现的一个个小事件,汇集成一本流光溢彩的事件簿~记录着在岁月留下的印记,熠熠生辉。
  • 误惹邪王快快逃

    误惹邪王快快逃

    一代天才少女竟然穿越了,从小因天煞孤星五岁时被送上山,说她废材?重回府之日,怼绿茶,把相府差点掀了,然而却被赐婚给了当今的杀神王爷?现在跑还来得及吧……
  • 嚣张小狂妃:魔尊大大我丑拒

    嚣张小狂妃:魔尊大大我丑拒

    前世遗孤被视为父母之人,皆为自己而死。今世重活,定要欺我之人血债血偿!残忍,血腥,笑笑接受,无耻,流氓,是某人的事。“君亦邪,你看上我那点了?”苏玖儿眨眨眼睛。某人笑笑,道:“那点都看上了。”“那我那点都改好不好?”“嗯,我最欣赏你看不上我的那一点。”某人腹黑摸摸下巴。苏玖儿……怎么回答!!!
  • 云游鸿蒙

    云游鸿蒙

    大二的时候写了六章,删了一章,时隔一年准备完成这本处女座!逍遥剑法逍遥拳,云游四海天外天《鸿蒙混沌》聚鸿蒙,混沌生;开乾坤,世界成;握生死,掌轮回;夺造化,宇宙现;无止境,天外天《逍遥拳》随心所欲逍遥拳,毁天灭地弹指间《逍遥剑决》虚无缥缈登绝巅,剑指凌霄破九天
  • 次遇

    次遇

    偶像与粉丝,代入感极强的现实向的阳光励志小说
  • 精灵梦叶萝莉

    精灵梦叶萝莉

    叶罗丽仙境再次面临危机,女王被杀,咒语被破,辛灵继位,齐娜为救菲灵,丢弃记忆,两个来自异世界的人能否改写众人命运?暗影尊者究竟有什么阴谋?与兄妹俩又有什么关系?当事情渐渐脱离轨迹,又该如何是好?一场阴谋与爱情的纠纷,他们该何去何从?
  • 奇风绝智

    奇风绝智

    风,风奇天下。智,绝智胜天。五元素之力,灵魂的碰撞。智慧的比拼,实力的较量。以拯救苍生为己任,以生命燃烧为代价。以毅力胜人,以智慧胜天。失去亲情的痛苦,追寻红颜的渴望。心力交瘁的他,最终却以绝对的实力终成神。故天降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神袛遗迹

    神袛遗迹

    末日降临,人类天空上笼罩着阴谋的黑暗,这里是神遗留下来的地方,使无数文明趋之若鹜!
  • 废物妖孽逆天史

    废物妖孽逆天史

    因为她,父母惨死。沦为孤儿,废物称号,落入地狱,这些她都可以接受,心痛的是,亲人的背叛!被自己青梅竹马的哥哥逼迫!命当如此?不!我命由己不由天!当她再次临世之时,这个世上会起怎样的腥风血雨?(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