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99900000012

第12章 三十六计(2)

【按】出奇制胜的用兵方法,来自正常的用兵法则。如果没有正常的用兵法则,就不会有出奇制胜的用兵方法,不公开修筑栈道,也就不能暗中东出陈仓。古时,邓艾驻军白水北岸。三天后,姜维令廖化进到白水南岸,并扎下营寨。邓艾对诸将说:“姜维大军突然撤走了,我方兵力不多,按照作战要求,他应该不等造好桥梁便先渡河来攻,现在反而没有动静,估计是他为了阻断我军归路,特派廖化前来进行牵制,而他自己必定率领大军从东袭取洮城了。”说罢,下令当夜从小路一直偷回洮城。果然,姜维正在那里渡河。但邓艾大军巳先进城,所以该城未被失陷。这是姜维不善于运用“暗渡陈仓”的谋略,而邓艾却善于识破姜维的“声东击西”谋略的战例。

① 益动而巽:典出《易经》。益,《积文》增长的意思。巽,《说卦》人的意思。巽是象风之卦;风,无孔不入,有间隙,就可钻进去。这句话,在这里的意思是,增长了主动性,便能充分发挥军事的机动性,乘虚而入,攻其不备。

②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东二十里处,公元前二○六年,韩信将击项羽,表面修筑栈道回军,以分散敌人的注童力,暗中却率大军东出陈仓,突然袭击项羽。(《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③ 邓艾(一九七——二六四):三国棘阳(河南省新野)人,字士載。初为司马懿椽属,建议屯田开渠,著有《济河论》。后为镇西将军,与蜀将姜维相拒,公元二六三年,同钟会分兵灭蜀。(《三国志·魏志》二十八卷《邓艾传》)

④ 白水(桓水·强川):源出岷山,在今岷江之东北。邓艾所屯,在白水上流,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

⑤ 姜维(二○二——二六四):三国天水冀(甘肃省甘谷)人,宇伯约,蜀将。魏军攻蜀,他坚寺剑国,及后刘裨出降,始被迫降于魏将钟会。公元二六四年钟会谋叛魏,他伪与联结,拟借机恢复蜀汉。事败被杀。 (《三国志·蜀志》四十四卷《姜维传》)

⑥ 廖化;三国襄阳人,字元俭,初为关羽主簿,羽败属吴,后仍归蜀,拜宜都大守,后封中乡侯。

⑦ 洮城:即洮阳城,在今甘肃岷县西百里。

第九计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侍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①。

【按】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而远之,则乱自起。昔袁尚、袁熙②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③,恃远不服。及曹操破乌丸④,或说曹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⑤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操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併力,援之,则相图,其势然也。”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

【译文】敌人内部有明显的不和,秩序混乱,我可以暗自等待他发生抵触。敌人凶暴乖张,翻目相訾,势必自行灭亡。《易豫卦》说:用和顺的态度行事,便会得到安逸愉快,安逸愉快,是用和顺态度行事的结果。

【按】敌人倾轧的气氛暴露出来了,不要逼迫他,逼迫他,会受到还击,避开他,他会自行发生暴乱。三国时,袁尚和袁熙被曹操打败,带领数千人投奔辽东。起初,辽东太守公孙康,仗着自己的地区远隔,不肯服从曹操。到曹操击破乌丸后,有人建让曹操立刻乘胜远征公孙康,袁氏兄弟可以被擒住。曹操说,“我正教公孙康杀掉袁尚、袁熙,把头送来,用不着劳师远征了:”九月,曹操率军队从柳城回来,果然公孙康杀了袁尚、袁熙,并把他们的头送来。众将不明情况,向曹操请教。曹操说:“公孙康向来怕袁尚、袁熙併吞他。今二袁往投,他必猜疑。如果我用兵急攻,他们定然合力抗拒,如果放松一下,他们就会自相火併。这种形势的发展是非常自然的。”有人说:这是兵书《火攻篇》上所说的原理。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讲火攻的方法,后段讲慎动的原理,和隔岸观火的意思也是吻合的。

① 见《易·豫卦》“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为之”。《易豫卦疏》“谓之豫者,取逸豫之义。以和顺而动,动不违众,众皆悦豫也”。豫是逸豫、悦豫的意思,也就是安逸愉快的意思。原文两句的意思,《易豫卦疏》巳疏解得十分明白,这里引《易豫卦》里这两句话是说:我们可以采取和顺的态度,不必去紧逼敌人,让它们内部自行火併,我们可以坐待愉快的结果。愉快的结果,总是由于和顺行动取得的。

② 袁尚、袁熙:三国时袁绍的儿子。绍死后,他的儿子袁谭和部将郭图在南皮城被曹操攻杀,袁尚、袁熙被魏将焦触、张南所攻,逃奔辽西乌丸。乌丸败,又奔辽东公孙康。 (《三国志》卷六《袁绍传附》)

③ 公孙康:三国时公孙度的儿子,因斩袁氏兄弟有功,被曹操拜为左将军。

④ 乌丸(乌桓):东胡族,因居乌桓山(辽宁省阿鲁科尔沁旗西北)得名。汉末,曹操灭之。遗族后居那河(吟嫩江)之北,自称“乌丸国”。(《三国志》卷三十《乌丸传》)

⑤ 柳城,在辽宁锦县西北。

⑥ 火攻篇:《孙子》篇目之一。该篇内容:前段谈火攻的种类、方法,后段谈国君和将帅用兵必顺十分慎重的道理。

第十计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按】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玮①知渭州,号令明肃,西夏②人惮之。一日玮方对客弈棋,会有叛卒数千,亡奔夏境。堠③骑报至,诸将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徐谓骑曰:“吾命也,汝勿显言。”西夏人闻之,以为袭己,尽杀之。此临机应变之用也。若勾践④之事夫差,则竟使其久而安之矣。

【译文】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有机会,立即动手,使它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按】兵书写道:“敌人派釆的使者措词谦逊,而敌人却正在加紧备战的,准是要进攻我方,没有具体条约而请求媾和的,准是另有阴谋。”所以,凡是敌人扮笑脸、讲“好话”,都是要消灭我方的企图的暴露。宋代,曹玮做渭州的知州,号令严明,西夏人很惧怕他。有一天,曹玮正和客人下棋,突然有几千名士兵叛变,逃往西夏,当侦察员骑马前来报告时,许多将官面面相觑,十分惊恐,而曹玮却谈笑自如,仍然象平常一样。只见他慢慢地对侦察员说:“他们是遵照我的命令行事的,你们不要声张。”西夏人听说,以为逃亡来的是宋营派来袭击他们的,因而把他们全部杀光。这是临机应变谋略的运用。另外,春秋时代,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他含羞带辱侍奉吴王夫差,使夫差长期思想麻痹而贪求安逸了。这也是运用临机应变的谋略的例子。

① 曹玮(公元九七三——一O三O年):字宝目。宋代名将曹彬的第三个儿子。做渭州同知时,年方十九。有勇谋,善于用兵。(《宋史》二五八《曹彬传》附《王临川集》卷九十曹穆公行状)

② 西夏,古国名,党项族(藏族的一支)领袖李元昊创建。于一O三八年称帝,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东南),历史上称西夏。一二二七年被成吉思汗所灭,共历十帝。

③ 堠:古代侦察敌情的土堡,堠骑,指乘马的侦察员。

④ 勾践(?——前四六五)春秋末年越国的国王。他的父亲允常,被吴国阖闾打败,勾践立志为父报仇,击破阖闾。阖闾的儿子夫差,又击败越国,俘勾践囚于合稽(浙江省绍兴东南)。勾践采用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略,并献美女和珍宝给夫差。让夫差思想麻痹,贪图安逸,然后突然攻破吴国,迫使夫差自刎。(《国语·越语》)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①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按】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决,却在长短之相较。而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②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推测者也。

【译文】当局势发展必然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用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按】我敌双方情况,是互有长短的。在战争中,各方面都胜过对方是难做得到的。战争的胜负,决定于双方力量的较量。占优势的一方往往获得胜利,但是劣势战胜优势的巧妙方法也是存在的。此方用下等马对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一类的事例,便是军事家所独特具有的谋略。这并不是用普通的道理可以推测到的啊!

① 李代桃僵:见《乐府·鷄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此处意为,以此代彼。

② 战国时期,齐国的将军田忌常常和王族们赛马。孙膑看到他们的马力相差不远,都是上,中、下三等马,于是向田忌献策:用下等马对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比赛结果,田忌只输了一批,胜了两批,因而获得胜利。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按】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一战。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译文】微小的漏洞,必须利用:微小的利益,也必须获得。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

【按】敌人大军运动的地方,它的漏洞一定很多。乘此时机,夺取胜利,可以不必作战。这个方法,胜利者固然可以用,失败者也是可以用的。

§§§第三卷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①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按】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所藏处也。”(《孙子·行军篇》)

【译文】有怀疑的就要侦察实情,买情完全掌握了再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因素。

【按】敌方兵力不暴露,必然隐藏着很大的阴谋,不可冒失前进。应该普遍地搜索他的前锋。兵书说:“进军的路旁,遇有重险关隘、坑池水网、芦苇茂林、野草深长的地方,必须慎重地反复搜索,因为这些都是敌人可能设下埋伏、隐蔽兵力(侦察)的地方。”

① 打草惊蛇:原意打击一人,使他人惊动。段成式:《酉阳杂俎》:唐代,王鲁为当塗县令,爱财贪污。一日,县民连状告发他的主簿受贿。他看了状子,十分惊骇,不由自主地在状子上批了:“妆虽打草,吾巳惊蛇。”意思是:你打的虽是草而我却象草地里的蛇一样受到惊恐了。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①我求童蒙,童荣求我②。

【按】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魂之意也。凡一切寄兵权干人,而代其攻守者,皆此用也。

【译文】有用的(即强者)不可以借用(借尸),不能用的(即弱者)来求我借用(即想借助于我)。借兵于弱者而用它去发挥我的军事力量,这正象《易经·蒙》卦所说:不是我去求助于童蒙(弱者),而是童蒙求助于我。

【按】历史上改朝换代时,纷纷扶植亡国君主的后代,这固然属于“借尸还魂”的计谋;而一切把兵借给别人,并代替别人进

① 匪:通“非”,“不是”的意思。

② 见《易经·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经解》:“喻童子弱时必依附先生以强立。故曰童蒙。……又蒙者,蒙蒙,物初生形,是其未开著之名也。童,未冠之际。”大意是,不是我求助于孩童,而是孩童求助于我。这里可解作:不是我受别人的帮助、支配,而是我帮助、支配别人。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待天①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②”。

【按】兵书曰:“下政攻城③”。若攻坚,则自取败亡矣。敌既得地利,则不可以争其地。且敌有主而势大:有主,则非利不来趋,势大,则非天人合用,不能胜。汉末,羌④率众数千,遮虞诩⑤于陈仓崤⑥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乃发。羌闻之,乃分抄旁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军,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兵到乃发者,利诱之也;日夜兼进者,用天时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惑之以人事也。(《后汉书》五八《虞诩传》;《战略考·东汉》)

【译文】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围困他,用人为的假象去诱骗他。《易·蹇》卦:“住蹇来返,”是说见险而能止。这里是讲应避开强大敌人的锋芒,暂时停止进攻,要创造条件,分散敌势,再行进击。

【按】兵书说:“下策攻城。”倘若不问条件地硬攻,那是自己寻找失败。敌人既然占了有利地形,就不要只从地形上去争夺;何况敌方已经有准备,兵力又多。敌方有了准备,如果不用小利引诱,他就不会前来攻击:敌方兵力多,如果不把天侯季节和人为的条件结合利用,就不能战胜他。东汉末期,几千羌人把虞诩拦截在陈仓崤谷一带,虞诩当即停兵不进,扬言写信请求救兵,要等救兵到来再前进。羌人听了,想趁官兵到来之前发洋财,都分散到邻县去掠夺财物。虞诩见羌人分散,便乘机进军,不分昼夜,每天急行一百多里。每次驻军,命令士兵各作两灶,逐日加倍,羌人以为虞诩的救兵赶到了,不敢攻击。于是虞诩发动进攻,把羌人打得大败。虞诩扬言等救兵到了再前进,是用小利的办法去引诱羌人分散,日夜急行军,是给羌人造成时间和空间上的被动,加倍修灶,是为了迷惑羌人,让他们以为援兵陆续增加。

① 天:指天候季节。《孙子·计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② 往蹇来返:《易·蹇》:“往蹇来返”彖曰:“蹇,难也,险前在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

③ 下政攻城:参见《孙子·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古代没有飞机大炮,所以那时的人认为攻城是最困难的事情。政,这儿有策略的意思。

④ 羌:旧时西域种族的名称。

⑤ 虞诩:东汉陈国武平城(河南省鹿邑西北)人,字升卿。曾为武都(甘肃省城县西北)太守,镇压羌人起义。(《后汉书》卷八十八)

⑥ 崤谷:即陈仓大散关(陕西省宝鸡市西南)。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追,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①。

【按】所谓纵者,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穷寇勿追②”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迫之而巳。武侯之七擒七纵③,卸纵而蹑之,故展转推进,至于不毛之地。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④以服诸蛮,非兵法也。若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

【译文】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就会遭到坚决的反扑,让他逃走,就会消灭敌人的气势。所以要紧紧地跟踪敌人,但不要逼迫他,借以消耗他的体力,瓦解他的士气,等他的兵力分散了,再行加以捕捉。这样用兵可以避免流血。不进迫敌人,并让他相信,这对战争是有利的。

【按】这里讲的“纵”,不是对敌人放任不管,而是在后面追随他,不过追随得宽松一些罢了。孙子说,对溃退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他,也是这个意思。说不追,不是不去跟踪,只是不过分逼迫他罢了。三国时,诸葛亮的七擒七纵计谋,就是:既释放孟获,又从而追踪他,转来转去,就把部队推进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诸葛亮的七纵,他的意图在于:扩大疆土,拿孟获作个样子,去降服其它蛮族。这种作法,不符合作战的要求。如果按照作战的要求,那被擒住的敌人,是不可以轻易再放掉的。

① 需,有孚光:见《易经·需》卦:“需,有孚光。”这里可解作:不进逼敌人,并让他相信,这对战争是有利的。《杂卦传》曰:“需,不进也。”为不进迫之意。《经解》“孚,卵孚也。……鸟之孚卵,皆为期不失故,转训为信。”这里为“信”之意。光,训“明”,可训为前程光明。

② 穷寇勿追:对陷于穷困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他。参见《孙子.军争篇》。“困师必阙,穷寇勿迫。”

③ 七擒七纵:蜀汉诸葛亮南征孟获,七擒七纵。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亦作“七擒七纵”。

④ 孟获:三国蜀汉时彝族的首领之一,建宁(云南省晋宁)人。刘备死后,他和建宁豪强雍闓起兵反蜀。公元二二五年,诸葛亮南征孟获,七擒七纵,最后心悦诚服,誓不复反。

同类推荐
  • 《二战亲历记》

    《二战亲历记》

    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戴维奇·麦克在1942年和他的哥哥,加入了海军陆战队。经过了十个月的集训,在1942年11月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本书以麦克的见闻将一个真实的二战带入你的眼中......
  • 三国之霸汉

    三国之霸汉

    一出生便拥有霸王之力,以及拥有莫测能力的阴阳朱果。(本文略带点玄幻色彩。)
  • 骑马与砍杀战团2霸主

    骑马与砍杀战团2霸主

    一个穿越而来的小人物。一场动荡的天下大乱。几经沉沦,终成一代战神。战神的挽歌,竟毁于朝堂上的奸小之手。不败的战神,终老于他国。战争的小说就该由那些懂战争的人来写,把战争写成爱情小说似乎总的是哪里不对。不免尴尬。
  • 屠魔岭战场

    屠魔岭战场

    正向女神发誓表白倒霉被雷劈,灵魂重生到啦另一个世界,更倒霉的是他重生到啦一处战场,人类正和一群怪物正战斗,看看主人公如果摸爬滚打。
  • 铁帜辽西

    铁帜辽西

    小说以革命烈士张大川真实的抗日斗争故事为题材,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张大川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只身从北平救国会到辽西创建东北第一支抗日义勇军的光辉历程。小说以沈贵和浪丫、丁木和高秀英、半拉子和林晓梅等人的爱情故事为辅线,展示了在国家和民族危难的关头,中国妇女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巾帼精神。文中再现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雄壮的歌曲是在义勇军战士们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感召下诞生的全过程。全文近四十万字,展现了辽西抗日战场的巨幅画卷,讴歌了辽西人民在抗日斗争中所展现的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的民族气节。
热门推荐
  • 月夜恶魔之脱线帝王

    月夜恶魔之脱线帝王

    没有谁是天生的猎杀者,所有的一切都是逼不得已。徐子尧和安子勋想尽了一切办法让血族重新在阳光下生活。他以为可以让血族走在阳光下,是一件一定可以完成的重大的使命。可是他错了,成为吸血鬼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是猎杀者。但理智,是血族本该有的特性。所以,徐子尧有了新的打算。但这其中又隐藏了多少的秘密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帝宰

    帝宰

    我有一个妹妹,她是我的肋骨,也是我的逆鳞。我有六个姐姐,她们分别掌管六界。大姐是魔王,二姐是神上,三姐是仙尊,四姐是妖皇,五姐是鬼姬,六姐乃是女娲后人。只不过,我不小心将她们都弄丢了,所以我要一个一个将她们找回来。宰不斩(主角):“集齐六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可以召唤神龙吗?”宰不纯(作者):“你已有神龙了啊!你若将她们集齐,我便给你一本撩妹宝典和一部御姐神功!”宰不斩:“我想要老婆啊!”宰不纯:“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宰不斩:“神经病!”宰不纯:“有种再说一遍!”宰不斩:“神经病!”于是,宰不纯提笔写道:“宰不斩,卒,享年23,未婚!”全书完。
  • 萝莉随身追校花

    萝莉随身追校花

    .……已TJ…………人艰不拆…………求不黑……
  • 她吻在我的心脏

    她吻在我的心脏

    赵蔓锦,如同红玫瑰一样活着,红的热烈,艳的伤人,却也坏的撩人。接近燕时臣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冷漠狠厉的人,但却是个完完全全的唯赵蔓锦至上主义者。那一年盛夏,少女眉眼如画,世间繁华都不及她,于是少年深陷于她,不可自拔。“真遗憾,您还是不喜欢我,真可怕,我依旧爱您,赵小姐。”“燕时臣,你难过吗?”“难过。”“那为什么还要回来?”“因为你哭了。”
  • 想啥写啥

    想啥写啥

    关于青春的一点回忆
  • 魔纹之谜

    魔纹之谜

    流淌着恶魔血液的男子……
  • 神殇·啼血无痕

    神殇·啼血无痕

    该奇幻小说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质,它以上古华夏传说为主体背景,行文如寒冰覆盖下的岩浆,雍容优雅,对人性的洞察深刻而内敛。更被评论者誉为“深触肺腑,不能自已的感动”。值得读者用心一阅。
  • 我有一个真女神老婆

    我有一个真女神老婆

    步帅:“为什么总是有人认为我是吃软饭的?真烦!”......天女:“谁敢动我老公,我就锤死他!”
  • 侠闻仙香

    侠闻仙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柄剑,或灵动飘逸,或大巧不工。每个人心中都居住着一位侠客,他们惩恶扬善,仗义施为。侠义之情,每个人心中的英雄梦。本书就讲述一段多彩丰纷呈的仙侠之旅,为大家带来久违的侠骨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