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24000000018

第18章 在这块土地上

雪地

见过北方的大雪吗?妈妈。没有,您没有见过。我知道,您一辈子没出过远门,没离开过门前那株芭蕉树,而家乡偶飞的雪花又是一边下一边化了的。

妈妈,车子翻过一座山梁,我们便进入了太行余脉——一个白雪的天地。白色的山、白色的树、白色的雪野一直伸向无边的遥远。我不禁打了个冷战,心也似乎紧缩了——好一个冰冷的世界!

此刻,一直在我们前面行驶的那辆客车,竟像一只冻僵了的红色大甲虫,怎么也爬不快了。我们的车速也减到了最慢。恰是这极慢的车速使我有幸观赏北方闯入我眼帘的第一景象——白雪的世界!

妈妈,家乡是绿色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连牧歌也是绿色的、连记忆也是绿色的。正是这绿色的梦才使我惊愕于这银色的世界、惊愕于这漫山遍野银色的圣洁!

真真是奇观呀,妈妈!满山的树木全裹上了厚厚的雪装,看不出一点树的颜色了。真的,若不是阿之告诉我那是树,我简直不敢相信那就是树了!每一棵树冠往日的婆娑纤柔全被今日的浑厚和丰满代替了,实在是看不出一点悠游的逸致了。就连高大而挺拔的树干也因雪水的蒸腾和凝固而被严严实实地裹成了银色!大概是由于风的缘故吧,每一条负载着积雪的傍枝都微微向南的方向倾斜着。远看,恰似一方肃穆、悲壮的女性的仪仗在默默地祈祷着什么,倾诉着什么。整个大山、雪野都在低吟着一支庄严的歌。哦,是什么不冻的灵魂在枝儿上蹦过来跳过去的,使枝干上蓬蓬松松的白雪一缕一缕地挂了下来,飘飘摇摇、柔柔绵绵,像一团团白色的花、一条条缥缈的绢……哦,鸟儿,小小的鸟儿,严冬里顽强的精灵!我竟可以从这里追思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了,妈妈……

“冷吗?”不是阿之这一声温存地问,我是断然忘我、忘情了的。阿之拉起我冻木了的双手,为我暖着、搓着……妈妈,我们乘坐的是一辆敞篷大卡车,车上人很多,怪不好意思的。

突然,在汽车的前方,白雪的路上,“哒哒”地驶过一辆载重的马车!由远而近,由小及大,渐渐地清晰了起来。那马,高昂着头颅,那毛像燃烧的火焰。在空旷的雪野,它大概第一次看见我们这缓缓爬行的大虫,于是,便前蹄腾空,咴咴地嘶叫。那声,高亢激越;那势,奔云腾雾……

在这一片冷色的世界,突然看见这燃烧的光明,我紧缩的心似乎也燃烧了;在这广漠而冰冷的大地里,突然看见这高昂的灵魂,我似乎也高昂了,妈妈。

然而,我却惊诧于赶车人那一身肥厚而臃肿的白装了——浑身上下的白,连眉毛、胡茬也全是白……一种不吉祥的念头和恻隐的同情一起油然而生——妈妈,您知道,在家乡,一身的白装是和严重的悲哀、不幸连在一起的。

“这么冷的天,这么大的年龄,够可怜的。”我对阿之说。阿之却笑了,笑得好鬼!好气人!笑了好一阵,他才说:“你注意他的眼睛……”我注意了,那眼睛是两道燃烧的光,咄咄逼人……

“你听一听他的吆喝……”我听见了,“驾——驾——”洪亮而高亢,震撼着我脆弱的心……

“你再看他的脚步……”我看见了,坚实而有力,重重地敲击着坚冰的胸膛……

“赶车人是壮年。那白眉、白须是哈气在眉须上凝成的霜……”阿之说。

“啊?噢……”我又一次地惊愕,然而却终于释然了。

啊,北方,冰冷的土地;啊,北方,顽强的民族!

“他穿的是什么?”我问。

“羊皮袄。”阿之笑着。

“怎么没毛?”

“毛朝里。”

“毛朝里?”我更加疑惑。为什么要毛朝里呢?毛朝外多暖和,多好看!妈妈,我这无知的天真您不会笑话吧——在绿色的王国长大的我,似乎从有思维的那天起,我就以为皮袄应是毛朝外穿的!尽管您和爸爸、外婆们都没有穿过皮袄,也没有见过皮袄。我也不知道这概念是从哪里来的?

“皮板朝外、毛朝里暖和,北方人都这样穿。”阿之看出了我的心思,解释道。我笑了。

“那裤子呢?鞋呢?怎么都是白的?”我又问。

“那是皮裤,羊皮做的,但里外全无毛,皮板软软的……鞋是羊毛毡做的……”阿之说。

“能暖和吗?”

“暖和的。羊皮板不透风,比单穿棉裤暖和。这里的冬天风很硬,温度零下二三十度……北方的农民大都有一身这样的皮装,干活、出门是离不了的……”

阿之——北方土地上我第一个贴心的人,我第一个“关于北方的土地和人民”的启蒙者!

妈妈,以后,在这风雪的高原,沿路我又看见了许多这样穿着的人,赶着这样的马车,在白雪的天地里昂然地前行着。汽车每过一个土黄色的小村,总有一些穿得这样圆圆滚滚、白白乎乎的老人、孩子挎着粪筐站在村头,望着我们的车子,望着车子里的人,笑着。笑得很憨厚、笑得很善良。我也同样从车窗里望着他们,笑着。笑得也很善良,笑得也很激动……

“等安了家,也给你做件这样的皮袄。”阿之说。

“我不要,笨死了……”我想,我是断然穿不好那样的衣服的。

“吊个面,会好看的。”

“什么叫吊个面?”无论阿之怎样地解释,我也想像不出吊个面的皮袄是什么样子的。但我相信,那一定好看,一定暖和。

妈妈,北方就这样第一次闯进了我的心灵——白雪的土地、白雪的树木、穿着白雪般皮衣在雪地里前行的高昂的灵魂……

乡情

妈妈,阿之邀我上他们家过中秋节。我真是又高兴又心慌了——我还没去过他家,一个未过门的媳妇。

中秋节前夕,阿之和我坐车来到他们村——一个土墙环绕、没有树木的很大的村子。北方有许多这样的村庄——土黄色的路、土黄色的房、土黄色的村堡围墙,围墙多已破败坍塌,所有的人家都住在围墙里面,不像老家农人总是一家一户住在一片竹林旁,一面山坡上,或安居在几棵大树下。

村庄是土色的,光秃的。然而,家是洁白的、亮堂的、喜气洋洋的!墙粉刷得雪白雪白,雕刻精细的窗棂足有半墙高,直通房檐。窗上安装着明光透亮的玻璃,糊着雪白雪白的窗纸,窗纸上贴着美极了的窗花……妈妈,您没见过窗花,那才是真格的美呢!看到这样高大明亮的窗户,我便想起那属于家乡人的撑着三条短木棍的窗洞洞,在那个黑糊糊的窗洞洞里面,大白天,我还和妈妈碰鼻子呢!我又要笑了,妈妈。

紧挨窗台有一个很宽敞的睡觉的土台子,这里人叫炕。妈妈,我还是在小说里读到过“炕”呢,今日果真见到了。这睡觉的地方真大,有八九尺长、五六尺宽呢,一炕能睡好几个人。妈妈,这里人睡觉不像家乡人——脚对脚睡,而是头朝一个方向,一顺溜地并排睡。炕是土坯或砖砌成的,上面铺着苇席,崭新崭新的,虽没有家乡的竹凉席精致美观,但也很大方光溜的,炕头摞着整整齐齐的被褥……

阿之家的人就是在这土炕上接待了我。他们执意让我上炕,我实在不懂,为什么非要我上睡觉的地方不可。妈妈,在家乡,卧室是绝对不接待客人的!我着急地用目光四处搜寻,看哪里有凳子,但整个屋里,没有一条凳子,我只得挎在炕沿边。可婆母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是把我的两条腿搁到炕上了,我就那样把两腿伸得直直,棍似的,上身和下身成九十度地坐着,受罪死了!可婆婆一家人却高兴了!他们都一一上了炕,就那么把两条腿交叉一盘,板板乎乎、轻轻松松、舒舒服服地围坐在炕上,问起我的家事了……

婆母竟能将小小的尖足盘得压到腚下,一坐半天不动!我真有些担心她那两条干瘦的腿、三寸长的足能经起这样的委屈和重压!还不麻木死了!但婆婆说,她可以这样地整整坐一天,她说她是这样坐了一辈子的,还说这里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都是这样坐的……还是阿之懂我、知我,他从别人家借来一条小板凳,放到炕上,于是我在炕上坐着小板凳了。妈妈,您看多有意思!

阿之的二娘,三婶们来了。她们送来了一簸箕的毛豆角、煮玉米,还抱来了黑油油亮光光的大西瓜、金黄金黄的小秋果,满满地摆了一炕呢!妈妈,他们吃什么都是摆在这睡觉的炕上,连一天三顿饭也是在炕上吃——一个长方形的小木盘,漆得红亮红亮的,里面放着碗、筷、小碟、小盘、砂锅什么的,一家人围着小木盘,坐在炕上,吃得顶热乎、顶惬意呢!不像家乡人吃饭,端起饭碗可以满街跑、串家子地吃……

“吃,吃噢,尝个新鲜……”二娘说。

“没吃过吧?老远的……没你们的那里好。”三婶说。

婆婆呢,一个劲儿地给斟茶水。其实,我一点也不渴。可她们非让我喝不可,而且刚喝一口就又马上给斟满,没完没了地斟……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阿之家乡人的礼节。妈妈,就像我们那里,去了客人非让人家吃一碗米酒荷包蛋一样的。茶,浓浓的,带着阿之家乡人浓浓的乡情。

村里的姑娘、媳妇来了许多。她们说着、笑着、挤着、指着,贴着耳根咬悄悄话。孩子们挤不进来,偷偷捅破了窗纸……我知道,他们是来看我的,说我是新媳妇,很远很远地方来的新媳妇。妈妈,兴许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让这么多人看,心里真不受用,长得怪丑的……他们说些什么,我听不懂,只是坐在炕上那条小板凳上,低着头傻笑……

阿之在村里辈数很大。只听二娘、三婶不住地吆喝:

“二虎,过来,见过你嫂嫂……”

“小牛儿,来,见过你婶婶……”

“二丑,过来,见过你二奶奶……”

“肉儿,来,见过二太奶奶……”

天呀,我的辈数就这样在升高着。被叫的人有的是小孩,有的是高高大大的青年,有的还是四五十岁的壮年呢!真真地难为情死了!但他们都恭敬地、羞涩而扭捏地、或者含糊不清地“嫂嫂”、“婶婶”、“二奶奶”、“二太奶奶”地叫着。我一声儿也没回答,只是一个劲儿地傻笑……

天黑了,客人们散去了。公公抱进一大抱玉米秸,往炕下边一个洞口里一劲儿地塞。然后,他把玉米秸点着,炕底的火就“突突”地着了。火苗不时地窜出来舔着炕沿。我惊呆了!“腾”地一下跳到炕下,惊惶地问阿之:“这是干什么?”

“烧烧炕,睡觉暖和……”阿之说。

“那……被子,不会烧着被子?”我瞪大双眼,直直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不会的。”阿之泰然地笑着。

妈妈,炕底呼呼地着火,炕上的被子烧不着,您若不亲眼看见,凭我怎么说,您也想像不出是怎么回事!

烧完玉米秸,公公又挟来几块煤放到炕里,说这样一夜就不会凉了。阿之说,这里的煤烧着后,用灰埋好,几天也不熄的。婆婆说,这里的媳妇回娘家,走时,埋几块煤,再搓点煤面子倒进炕里,十天半月回家来,炕也是温和的……

妈妈,多神奇的宝贝呀!倘若家乡能有这样了不起的黑石头,爸爸就不会到深山里一捆又一捆地砍山柴了。

夜深了,月儿高高的。高高的月儿把亮亮的月光从白灵灵的窗格里射了进来。我躺在温温和和的土炕上,怎么也睡不着了。忽儿想起家乡那个属于我的小竹床,那个撑着三条短木棍的窗洞洞,窗洞洞外面粉红粉红的木槿花,黑紫黑紫的酸咪咪……我哭了。是的,家乡太远了,我想妈妈。忽儿又想起二娘、三婶抱来的毛豆角、煮玉米、大西瓜,想着那一阵阵“嫂嫂”、“婶婶”、“二奶奶”、“二太奶奶”的嘻叫;想着那浓浓的茶、神奇的煤、热热的炕、炕洞里的火苗苗……我又笑了。

这就是我未来的家、未来的生活么?

妈妈,今晚我一定会有一个很甜的梦……

孩儿的梦

妈妈,勃勃和毛毛长大了。他们和我童年一样,爱给爸爸妈妈讲自己的梦。他们的梦好听极了……他们还总爱问一些没边没沿的事。比如:星星为什么挂在天上掉不下来?为什么天天有白天和黑夜?北极人为什么冻不死?为什么不把地球凿个洞,那样离美国不是更近了吗?还有,鸟儿为什么会飞?狗儿为什么能闻出上千种味道?

最近,他们的发问愈发多了起来:什么叫四个现代化呀?四个现代化时他们多大了?大学毕业了没有?

妈妈,瞧,他们问得多么神奇,多么遥远!妈妈,您不是说神奇的幻想就是缤纷的梦么?

今天,毛毛一觉醒来,就又给我讲起了他的梦。他说他和铁臂阿童木一起找到了胡子先生的小狗贝洛,又和阿童木一起去北冰洋打垮了小红肠兵团……他还说,等他长大了坐飞船上月亮时,就不会再被大公妃的暴力兵团给打垮……他绷着小嘴,瞪着小眼睛,小拳头来回捶打,嘴里还不住地“咚——嘎——”地叫长声,逗得我“咯咯”地笑个不住。妈妈,毛毛是个很有思想很有勇气的孩子。

勃勃听见弟弟讲梦,也从他的房间里跑过来,抢着讲他的梦。他说他梦见了许多许多的小野菊。红的、白的、黄的、蓝的,好看极了。他和同学们采了一把把小菊花,送给了他们的老师。但老师不让他们采,说小野菊会疼哭的……

勃勃的梦叫我好动情,心里一热,爱怜地在他的额上亲了一口。妈妈,勃勃是个很富有感情的孩子。

您猜阿之说什么?他说:“毛毛的梦是科学家的幻想,勃勃的梦是文学家的情思……”孩儿们疑然,我却若有所悟。

“为什么?爸爸!”勃勃问。

“毛毛的梦冷静、勇敢,有科学家的气魄,你的梦多愁善感,有文学家的情感……”阿之拍拍勃勃的头,笑着说。

阿之向来不爱讲话,不易动感情。可他在孩子面前,血总是热的、情总是爱动的。不管他讲的有无道理,勃勃、毛毛都十分满意而又略带羞涩地笑了。

昨夜的梦是怎么回事呢?哦,我想起来了……昨天,是“六·一”儿童节,孩子们举行了很隆重的庆祝大会。勃勃是腰鼓队的,毛毛是体操队的。为去开庆祝会,勃勃和毛毛操心得一夜未睡好。我呢,半夜还起来看天气,真怕下雨,孩子们开不成会了。星星还在眨眼,我已给勃勃和毛毛一人煮好了三个鸡蛋……阿之总责我“孩子气太重”。我想,今生怕是改不了的。童心使我认真,童心使我愿和孩子们厮混,愿和他们一起说梦……

妈妈,“六·一”那天,当勃勃和毛毛们的队伍走过大街时,我和元元的妈妈、旭旭的奶奶都哭了。军军的爸爸笑我们,说:“唉,做母亲的、做母亲的……”其实,他还哽咽呢!

妈妈,您见过那样的场面,那是在我们的童年——飘扬的红旗、彩色的衣衫、咚咚的鼓声、美丽的花环、红领巾、队歌、阳光一样的笑脸……是呀,孩子们美好的童年唤醒了爸爸妈妈们心中多少消匿了的梦呀!

庆祝会整整开了三个小时,太阳晒得很。孩子们汗流满面。勃勃和毛毛们的老师为孩子们背着水壶、撑着阳伞,有的把外衣脱下来给孩子们顶在头上,有的把草帽让给孩子戴……唉,这些给孩子们彩色的梦的人们啊!

渴得很呀!明明买了根冰棍,让毛毛咬了一口,勃勃把自己水壶里的水让给同学们喝了……孩儿的心灵,实在是最纯净的了!

散会后,勃勃和毛毛一人带回一个彩色软塑铅笔盒和一本红色笔记本。那是他们得的奖品。勃勃、毛毛全评上了“优秀少先队员”。

勃勃铅笔盒上的图案是一地香雅的小野菊,开得正醉;毛毛铅笔盒上的图案是“铁臂阿童木”,神着呢!哥俩比了半天美……

于是,老师、同学、小野菊、飞船、贝洛、阿童木就这样在美丽的夜晚,悄悄化做了他们的梦。

妈妈,勃勃还在讲他的梦,毛毛也还在讲他的梦……

孩儿的梦,好听极了……

孩儿的梦给我纯真,给我诚挚;孩儿的梦使我向上,使我振奋;孩儿的梦不使我虚伪,孩儿的梦不使我堕落……

妈妈,祝愿不敢弄死一只小毛毛虫的勃勃长大了成为文学家,祝愿能把小玩具车全部拆散再装起来的毛毛长大了成为科学家。这块土地养育着他们,阳光赋予了他们彩色的梦,于是,他们的梦便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为孩儿的梦祝福吧,妈妈!

同类推荐
  • 双年诗经: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暨中国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集2015-2016

    双年诗经: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暨中国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集2015-2016

    唐诗主编的《双年诗经(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暨中国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集.2015-2016)》是一本较为特殊的诗歌选本,它囊括的不仅是诗的阅读,还有包括诗歌评论的摘选,是一本比较全面的选本。本书主要的是对“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的全面呈现,是一本能代表民间诗歌力量的诗集。
  • 花期:汤错草木鸟兽虫鱼疏(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花期:汤错草木鸟兽虫鱼疏(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人类出于食物链的顶端,享受着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处于三十岁迷茫期的作者回到汤错,深入田间地头,潜心学习研究各类花草,用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
  • 清徽吟

    清徽吟

    本书为作者的诗词作品结集。共收集作者新近创作诗词作品300余首,或写景,或写人,或写情,或写事,内容丰富,品味高雅,思想内涵深刻,其中一些诗词配以相应的书法作品,各具特色。二者相得益彰,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并重。
  •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本书里的美文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文章的题材五花八门,不少是谈草木虫鱼、风花雪月的,可即使如此,也具有丰富、生动的意义。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草木虫鱼、风花雪月打上了作者的精神印记,成为这些名家人格的艺术象征了。从这样的文章可以读出作者独特的生命理解、人生态度和思想信仰。
  • 贾平凹游记

    贾平凹游记

    《贾平凹游记》是贾平凹先生四十年游记散文写作的精品集萃——草木山石、荒地园林,或邂逅或追寻,或激赏或叹惋,或孤独或自在;全景再现一个时代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状态,完美阐释一个“行者”的自我与世界相处之妙处。
热门推荐
  • 每日遇见卡耐基:和成功学大师学办成事的方法

    每日遇见卡耐基:和成功学大师学办成事的方法

    本书以精美的语句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从语言的突破、做对事的方法、办成事的方法等方面,生动而具体地阐释了卡耐基的成功学。能使读者加深对卡耐基成功学的了解,而且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做人、做事的方法,并总结出自己的人生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 萌宝有令:爹地要宠妈咪

    萌宝有令:爹地要宠妈咪

    她带着小明星萌宝回国而已,怎么突然就冒出一个影帝级别的孩子爸,难道要抢着喜当爹?影帝:“你说我喜当爹?是谁当初...”她赶紧捂住他的嘴:“行行行,不是喜当爹,是亲爹,亲爹行了吧。”影帝:“那赶紧再生一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南风也知恩

    南风也知恩

    一场谋杀,让一个原本充满欢乐的家庭,七零八碎,原本两个乐观开朗的女孩儿,一个变成了重度抑郁症患者姐姐,一个变成了誓要为父母报仇雪恨的刑警妹妹。抑郁姐姐无意之间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救赎,遇到了生命中最亮的星光……无意之间,他成了她的救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王溺宠糊涂王妃

    冷王溺宠糊涂王妃

    前世太过计较,一不小心丢掉了小命!穿越异世,竟然变成小乞丐,还被人威胁做王妃,本想糊涂的过完这一生,结果一不小心差点把小命赔进去……
  • 我和我的贼奶奶

    我和我的贼奶奶

    我是个孤儿。奶奶是贼,不着调;爹是土匪,不着家。时逢战乱,先干鬼子,后打国民党。于是,我们仨在炮火硝烟中上演了一幕诡谲惊险的传奇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初中女同学日常生活之日记

    初中女同学日常生活之日记

    这是以一种日记为形式,由一个个日记组合而成的一本小说。每篇日记,大多都根据日常生活改变而成。大部分内容则是一天天的见闻。
  • 王者荣耀巅峰荣耀

    王者荣耀巅峰荣耀

    一位少年平平无奇的少年竟然就是1年前的大神墨卿,再次进入游戏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孕妈不好惹

    孕妈不好惹

    七岁时父母双亡。十三岁时,相依为命的姐姐又被拍头党拍成了植物人。为保住最后一抹亲血,为查清父母的死亡真相,她变卖全部家产医治姐姐。六年后,她已一无所有,除了自己,她还能卖什么?五年后,她带着儿子回来,面对眼神怔愣的他,她冰冷一笑:“怎么,甄总,不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