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24000000035

第35章 与一个美国人聊天

认识阿兰·布罗迪先生是在一次“世界儿童状况”发布会上。由北师大教授史静寰博士联系,我应联合国儿基会官员布罗迪先生邀请,出席了这次发布会。

阿兰·布罗迪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

在简单的西餐晚宴之后,在布罗迪先生几乎忙完了许多迎来送往和记者采访之后,史静寰博士向布罗迪先生引见了我。

在人群熙攘、车辆穿梭、霓虹灯闪烁的北京西城区,在美国人开的“罗杰斯餐馆”,布罗迪先生和其夫人玛丽·布罗迪——一位健壮、高大的非洲加纳黑人妇女、史静寰博士和我坐在了餐馆靠街市一边的玻璃窗前的一张小餐桌旁,这时我手表的指针已指在了北京时间19时50分。

布罗迪先生要来了四杯柠檬汁后,我们便开始了交谈。说交谈似乎不准确,因为布罗迪先生始终独自在说话,他用非常平易而坦率的语气向我们讲述着他的故事。这故事长达30年。30年遥远而贴近的回忆使我看到了一个联合国高级官员、一个美国知识分子一生工作和活着的意义。尽管我迄今对其曾经有过的生活选择不能读懂。那兴许是两种文化的差异吧。

我想,我会永远感念史静寰博士主动为我们担当了长达三个小时的翻译,这异常优秀的英汉语言转述,使我的心灵始终迷漫着一种崇高的精神沉浸。

阿兰·布罗迪说,自1968年他在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已在发展中国家工作了30年,其中在联合国儿基会工作了15年。

布罗迪大学毕业时,美国正处于反越战时期。当时,美国青年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情绪非常浓烈,在思想上视友爱和情感为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也有许多青年对社会和未来失去信心,找不到出路。布罗迪说:“那时,我有个想法,就是很想为世界和平做些努力,于是,就报名参加了美国和平队,到发展中国家去工作。我选择了非洲,最终去了加纳。”

从1961年美国开始大规模向越南派遣空中部队至1967年底,侵越美军已高达50万,到1973年1月27日美国不得不在巴黎签署停火协定,一场长达12年、经历了美国3任总统的侵越战争宣告结束。美国这场战争的失败,是越南抗美救国斗争的伟大成果,也是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要求和平的伟大成就。

1968年以前,布罗迪像今天的孩子一样,是在美国环境优越的大城市里长大,家庭很富裕,在耶鲁大学他受的是非常好的教育。布罗迪说:“那时,我不知道贫穷是什么。我接受的许多教育都是要帮助别人、爱别人。所以,我脑子里一直有个很好的目标,我追求这个援助他人的理想。参加和平队以后,我到了非洲加纳,我选择了远离城市的乡村,在那里做教师。我教了两年……”

这两年,布皮迪最深的体会是,固然人种不同,人与人之间不同,但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通过生活的许多坎坷泥泞,他看到了人类共同的东西,包括正义、同情、友爱、情感、帮助他人等。

“也就是在那里,我遇到了这位女士,我现在的太太。我们已经30年了。”布罗迪先生原先是双臂搭在餐桌上,目光郁深地望着史博士和我讲述回忆,当说到这里时,他倏地将身子仰起,靠在了椅背上,随之将手臂越过了玛丽的肩背,将其搂在了臂腕里。

“我们两个是两极,我是男,她是女;我在先进国家的大城市里长大,她在不发达国家的乡村长大;我学习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思想,她有她自己国家民族的传统。在别人看来我们是不可以结合的,但我发现,她所有的我没有。恰恰是这些让我们走到一起来了。”

布罗迪在加纳工作两年之后,回到了美国。回国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总在想:我到底该怎么做?我的心究竟在哪儿?想来想去,他又回到了非洲,他们结合了,开始了新的生活。

布罗迪说:“既然我的心飞到了加纳,我就要为这块土地做点什么。加纳是个贫穷的国家,但那里有优美的风景,质朴的人民,我们在喜欢它的时候,怎样帮助它摆脱贫困呢?我怎样才能既终生为这个目标奋斗又不破坏他们优良的传统、并让他们富裕起来呢?我一直一边思考着一边工作着。”

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原为英属殖民地,1960年7月1日成立加纳共和国。盛产可可、金、金刚石、木材等,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布罗迪在加纳作为一个志愿者在那里工作了10年,他一直做乡村教师,他情愿接受当地人标准的工资,过简单的生活。

“你可以想象我们的生活,和当地人一样,过他们的生活。这使我赢得了许多朋友。”布罗迪说。

加纳的局势很动荡,布罗迪也在考虑怎么办。1977年前后,美国一位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教授来到了加纳,他结识了他,后来就考了他的博士。这样布罗迪又回到了美国。一面完成博士学业,一面研究发展中国家、研究人类发展。他曾很好地完成了耶鲁大学的学业,又有了10年在发展中国家工作的经历,10年的工作经验使布罗迪在学习理论时能够辨别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在胡说八道。因此,他的学业进步得很快。他学习的专业是运用人际交往的理论来促进发展的进程,以发展理论的框架来进行人类勾通。

“你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这一选择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我学习这样的理论,又有10年这样的实践,因此,我会很快拿到博士学位。拿到博士学位以后,我还可以继续进行教育、卫生、经济的研究,我不会把自己局限在某一种研究中。”美国人性格中充满挑战性,他们决不会一生只掌握一种技艺,也决不会一生固守一种工作。

就在布罗迪即将结束博士学习时,联合国儿基会到尼日利亚做项目,邀请布罗迪在尼日利亚工作6个月。他们邀请他做儿童健康项目,布罗迪运用他学习的发展和教育的理论及知识编写了一套儿童们喜爱并容易接受的读物,这套丛书是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关心儿童的发展和教育问题,卫生健康问题,进而让儿童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儿基会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他们认为这项工作做得很成功、很新颖,于是就正式聘他为联合国儿基会官员。后来他就在几内亚做儿童项目,几年后,又到土耳其做儿童健康项目。

布罗迪说,他可能属于那种不太安分的人,喜欢新的挑战,越是新的越感到刺激,所以不断换国家。离开土耳其后,他又到了阿富汗。阿富汗是各种矛盾很多的地方,非常复杂,但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本是任命中亚的官员的,阿富汗充满了挑战性,他就选择了阿富汗。阿富汗政府垮台了,做各种项目必须自己想办法、自己努力,困难很多。在阿富汗工作几年后,他来到了中国。

布罗迪说,我之所以为儿基会工作这么多年,就是我赞成儿基会的目标,我可以通过这个组织,为世界儿童工作。我会一直为这个组织工作下去。可以这么说,不仅仅是为儿基会,也是为我,为世界的未来。任何国家的未来都寄托在儿童身上,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儿童权利公约》是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有共同智慧的人们提出来的,很高兴中国也承诺了。中国承诺了,所以我来中国工作,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目标。

布罗迪夫妇有三个孩子,他们都在美国。大孩子是男孩,今年26岁;二孩子是女孩,三孩子也是男孩,在美国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中三年级。我问:“你们总在世界各国工作,思念你们的孩子吗?”玛丽回答:“现在,我们有很多中国的孩子,我有寄托。当然,我也很想念我的孩子。”

布罗迪接着说:“我感谢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长大。我对我的孩子也从不限制和强加什么,我同意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我们的教育应提供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我们的三个孩子很健康,发展得也好,懂得关心别人。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跨文化的家庭,我太太28岁才离开她从小生活的乡村,她不可能摆脱她自己的传统文化。我太太生活的环境在贫困乡村,没有电灯,没有路,更没有自来水,而且很小年龄就订婚了,而且已经结婚了。第一次的婚姻使她生了6个孩子,死了3个。孩子的病都是常见病,但他们死了。现在在非洲、在世界许多贫困国家,许多儿童都是这些常见病丧失着生命。我们儿基会就是为保护儿童健康和良好的生活而工作,这就是我太太为什么一直支持我的工作。我每天都要在清晨四五点钟起床工作,她从没有怨言,因为她有这样的经历。30年了,她可能疲劳,也可能厌烦。”

玛丽插话说:“我没有埋怨,我非常欣赏我的丈夫。”

玛丽小时候在天主教办的一所小学念到三年级,再高一些的年级就要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去念,中间要过一条河,坐独木舟。十几里地,得走着去。这和中国许多地方贫困的孩子一样。她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得了一笔奖学金,她本可以再到一所有高年级的地方学习,但她的父亲死了,她的叔叔就不让她念了。她17岁时与加纳当地一个男人结婚了,她是那个男人的第三个老婆。

我曾很久地在想像着布罗迪先生的婚姻选择。在一个等级观念和“门当户对”传统里生活的人,无论我们怎样想像,对布罗迪的选择都感到不可理喻。我曾和我周边的一些人谈论过这个问题,他们无不发出惊诧和质疑:难道布罗迪先生是一个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委身于穷人委身于贫苦儿童和妇女的天使?

下面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多地理解布罗迪为什么和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沟通,愿意为他们的利益和改变他们的生活做些事情。

“就我现在的职务,即使在美国也是高级官员,但就我的心灵而言,我只是一个很愿意为孩子们做事的人。”布罗迪说。“现在我给你讲这个我经历的故事:那是我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当时在加纳我还没有正式职业,我还在参加志愿队,我没有固定的住所。这时我的第一个孩子就要出生了,那是1972年。我们只好回到玛丽的村子,租了一间小房子,房子非常简陋,没有厕所,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我们算了算,她大约还要两个星期生产。安顿好玛丽,我就去离村子160公里远的地方找了一份工作。就在这时玛丽临产了,她的产期提前了一个星期。她的家人帮助送她去医院,医院离村子60里地远。就在要送她去医院时,她生产了,只好就地找了一个接生婆帮助生下了我的第一个孩子。在接生婆那间小屋子里,玛丽和孩子住了两天,那是一个小小的诊所。当时我不在家,刚刚找到工作,我接到电报立即赶回到诊所看我的孩子。那是一个很小的医院,我看到病人们都要进来看我的孩子,看这个新生儿是黑还是白。他们惊喜地喊着:玛丽生孩子了!这孩子好白呀!他们纷纷走过来与我的孩子握手,不断地说:欢迎你!欢迎你!可是我不高兴了,怎么都来碰我的孩子,你们都是病人呀!你要知道,加纳是个很淳朴的国家,走到哪儿你都能听到‘欢迎你’的声音。但他们现在这样对我的孩子我不高兴,他们都是病人,我的孩子刚出生,这会传给他疾病的。我控制不住自己,想阻止他们。但玛丽在当地生活长大,她阻止我不让我说,她不断地对我说:‘NO!NO!’”

“你得知道,我妈妈是个非常爱干净的人,每天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应该说,我在家里地上吃饭也比那时在一些人家盘子里吃饭干净。所以我以妈妈的眼光、以我自小形成的卫生习惯来看眼前的事情,我为我的孩子担忧,怎么能让我的孩子在这种环境里生活?于是我买来很多消毒的药,在房间里到处喷涂。但无济于事,风一吹厕所的味都被吹了进来。我想把他们母子带到我工作的地方,但160公里,孩子这么小,不可能。只能住在这里,我不能选择,我无能为力,感到个人太渺小,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我是在美国很好的大学上学,我学到的知识应该使我有无穷的力量做许多事情,我的同学们都很好地发展了自己,可我所处的环境使我无能为力。这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幕。”

说到这里,布罗迪停了下来,眼神很忧郁地望着窗外。窗外,车水马龙,霓虹灯闪烁。许久,他回过头来说:“现在,我们能够选择很好的地方进行谈话,贫穷的孩子不可能。所以人的渺小、无能是非常痛苦的。这种感觉就使我非常理解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就像我当年,自己所处的环境、所拥有的一切不能帮助自己摆脱困境,这是痛苦的事情。我只是这一件事,而贫困的孩子是一辈子;我可以走、回美国,但他们是长住久居。”

“这就是为什么我到中国和别的国家都要直接到贫困的乡村去,不想待在上面。我有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把儿基会的工作做到基层,做到最贫困的孩子和妇女身上。我不浮在上面,我一个县又一个县、一个乡村又一个乡村地走,我要把每一个项目、每一笔钱落到实处。”布罗迪说。

“中国现在是多种经济多种文化的现实,西方的东西、传统的东西搅在一起。就像这家美国快餐店,响着摇滚乐,我们却坐在这个角落里,谈着遥远的事情。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和文化现象。从我个人来讲,我不反对这样的音乐,中国需要,上海需要,北京需要,发达的城市需要,这是中国开放、发达的表现。我想说的是在我们享受这种文明时,不要忘记在遥远的地方还有穷人、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不可能和我们过一样的生活。我们虽然不能给予他们很多,但我们有责任尽我们的努力,使他们的境况逐步得到改善。”

说完最后一句话,布罗迪先生微微一笑,结束了他的谈话。这时我手表的指针已指到了22时35分。我们在罗杰斯餐馆门前借助辉煌的灯光合了影,然后握别。

同类推荐
  • 同桌的致命弱点

    同桌的致命弱点

    这是一本散发青春气息的学生经典散文。这些作品隽秀、清新、抒情、内容丰富多彩,谈到了人生百味、生活感悟、心灵对话、爱情真谛等。语言优美、故事生动,它点滴着生活的篇章,采撷人性的光辉。是每一位青年读者都不可不看的经典读物。
  • 日本战犯的再生之地: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

    日本战犯的再生之地: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

    “二战”胜利后,部分日本战犯从苏联引渡到中国关押,接受中国政府的审判。在辽宁抚顺城郊的东北战犯管理所,共有982名日本战犯度过了他们一生中一段不平常的岁月。在这里,中国人民用理性、热心使这些昔日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恢复了人性,由“魔鬼”变成了人。本画册记录了这段不寻常的故事,文图互动,有极强的资料性。
  • 唐诗三百首导读

    唐诗三百首导读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尤其是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巅峰”的唐诗,至今仍是传统文化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本书针对市场现状和读者需求,以最经典、最流行的唐诗选本——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为底本,按作者分类重新编排,对入选的诗歌篇目进行适当增删,并辅以注释、名家点评、导读三个板块,使读者既能通过精彩的导读语细细品味整首诗作的纯美意境,又能循着名家的视线,直击作品的绝妙之处。
  •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梦》跟世界历史上任何一部文学巨著一般,有着丰富的多义性。也正是这份多义性,给后来的说解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宝、钗、黛悲剧的审美价值;势利、贪婪、耍强逞能的王熙凤;娖娖廉谨、备员而已的贾政;持家的探春;红楼笑星刘姥姥;甄士隐其人其事;“护官符”下的罪恶;荣国府的收支账;以及曹雪芹的身世之谜,《石头记》的由来……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进了红楼,出不来了”。
  • 伤痕文学研究资料

    伤痕文学研究资料

    《伤痕文学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伤痕文学研究的发表论文,反映伤痕文学的发展脉络,展现该领域研究的优秀成果;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剑江湖问情篇

    仙剑江湖问情篇

    几千年前,天地崩塌,娲皇为救苍生于水火,遂至天之涯,海之角,寻找五彩石以补苍天,正在此时,邪恶势力不断扩大,群魔开始肆虐人间,娲皇用尽所有法力复至天涯海角寻找源石,交付大神陌离铸成五把仙剑,分绝情剑,绝欲剑,绝念剑,绝痴剑,绝恨剑封印魔界入口,且世存封印之法,由娲皇后人世代相传,从此世间方太平。500年后,世间残留的邪恶势力欲解开封印,逐渐强大。天界授命玉虚真人,便在人间设立一门派,以捍正道,此门派便为玉游宫,宫主玉虚真人已经修炼千年,成就不朽真身,掌握至高法术。玉游宫,以在人间除妖降魔为业,位于中土以东地界,赤龙山巅,这赤龙山高千丈,凡夫俗子从未见这玉游宫样貌,宫界设有结界,在世间隐去,宫内设置有有许多分部,俯视成一个八卦阵样,均在云端漂浮,弟子千万分布于人间各地,深受世人尊崇。话说天地分六界:神界、仙界、人界、妖界、魔界、冥界,人界乃六界互通之处,人界又有捍卫正义之士,修得法术武功,此类唤作仙侠,故人界之地又唤仙侠大地,仙侠大地又分五处,谓中土天朝,大漠妖国,海上仙宫,烟火鬼域,如梦雨都,仙侠大地六界生灵均存,视人界之重要性。
  • 偏执乔爷的黑月光

    偏执乔爷的黑月光

    初见时,她是落魄孤女,他是弦城的神,偏执,禁欲,杀伐果断。为破解家族秘辛,他一心想要把她栽培成最完美的棋子,却不料在朝夕相处中,自己却动了心。葫芦岛,她眉眼含笑,俏生生嘲讽他,“大叔,你脾气这么臭,小心孤独终老!”他怒目而视站在她身边的小侄子,“清浅,跟我回家。”此后,弦城众人皆知,偏执乔爷有了心尖宠,宠妻成瘾,护妻成魔。大西北星空下,乔司霆浑身是血奄奄一息之际,仍不忘将安清浅紧紧护在心口。“一天叫我乔二爷,我一生都是你的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综漫之动漫穿越

    综漫之动漫穿越

    一个伪娘......咳,一个伪宅带着一个系统,从幻想乡出发到二次元世界(喂!幻想乡就是二次元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咳,历经各种困难,功德圆满的故事。但是如果这只是一个梦呢?ps:本小说为作者的处女文,暂时不会出现后(河蟹)宫着火的事情。
  • 新手妈妈学婴语

    新手妈妈学婴语

    宝宝一出生就会通过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声音语言等无时无刻地传递着自己的各种讯息,这是宝宝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生理情况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读懂宝宝的"婴语",了解各种宝宝各种语言背后的意义,正确回应宝宝的情感需求,你才能正确并快乐地和宝宝沟通,让宝宝健康成长。
  • 灭世转乾坤

    灭世转乾坤

    他,曾经是个好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抢他人财物,这位小兄弟,还是还回去吧。”他,曾经是个重义之人,为兄弟两肋插刀!“他是我兄弟,你想动他,问我手中剑答应不答应!”他,曾经是个性情中人,冲冠一怒为红颜!“今天,她若是伤了一根毫毛,你们玄清宫就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了!”他,曾经堕入魔道,魔君既出谁与争锋!“天地为棋盘,世间万物不过手中棋子罢了!”他,曾经是一尊杀神,三尺青锋血染长空!“老天不开眼,那就杀到他开眼!世人不怜我,那就屠尽世间人!”他,曾经有一个名字,天地为之颤抖!“别得罪不该得罪的人,为了你下一世能活得长久一点,记住本座的名字,秦云!”而现在的他……只留下了这些传说!仗剑行江湖,漫漫修行路,红颜相伴,随心随性,正邪一念间,公道自本心。
  • 影中青春

    影中青春

    他爱的真切,愿用一切将她守护她爱得坦荡,却为他人倾尽所有原以为一切皆在梦里却不知生活中所隐藏着的巨大阴谋你的报复化为最为真切的陷阱将我们紧紧套牢她所依靠的相信、友情与爱意在各有所思的幻影中逐渐化为一场最为无奈的恶作剧当梦幻的表面消失,露出现实的残忍你和我的坚强是否还能继续?看影中青春,读出藏在影子里的青春之景(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脏

    心脏

    周反复做的一个恶梦,让他三个月来一直处于神经紧张的状态。他以为只是一个梦而已,没想到这个恶梦,竟真正的预示了他之后人生中的真正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