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85000000041

第41章 当民间木刻版画遭遇“大众”

◎袁宙飞

实用性与审美性交融的民间木刻版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书籍插图到民间年画、灯画、门神、纸马等等,其内容囊括世间万象。因其便于传播的长处,曾在民间广为流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现代印刷技术的传入,严重冲击了中国民间木刻版画的进一步发展。这一传统技术的流行只保留在相对封闭的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间木刻版画渐趋萎缩,在政府的扶植下,民间木刻版画在一些较为著名的木刻年画产地顽强地生存下来。作品的收藏者由以前的周边广大地区农民变为了附近部分农民、国内外旅行者以及美术院校学生,原有的实用性功能以及信仰因素减弱。

从现有的民间木刻版画的收藏者来分析,不免让人担忧。“相对封闭的边远乡村”始终也会经历开放,经历经济的发展,甚至遇到从乡村到城市的同样问题:老外对中国民间木刻版画的接受带着猎奇和以西方审美为中心的情结,民间木刻版画的发展不能单靠这一群体,如何让国人接受应该成为思考的重点;旅行者总会有购买纪念品的习惯,但谁也不能避免这些版画历尽艰辛被带回家中却束之高阁的悲剧;院校学生带着研究、学习的目的收藏民间木刻版画,并不代表他们的作品一定会加上民间的特征,加之这一群体实在太小,因此同样不能成为民间木刻版画的强大支柱者。笔者认为,要发展民间木刻版画,我们应该寄希望于两个群体:新农村居民以及城市大众。而后者往往是被大家忽略的,因此,本文试图从城市大众的角度分析民间木刻版画发展的现状、发展可行性及对策。

一、从“俗民”(folk)到“大众”(mass)

“俗民”和“大众”的提法是针对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两个不同范畴而言,我们可以将“俗民”理解为传统民间木刻版画的需求者,而“大众”理解为本文所虚拟的民间木刻版画的当下需求者之一。“俗民”和“大众”两者既有共通点,又有许多差异,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就共通点而言,两者都与“贵族、精英、主流”相对,其所相应的文化形式都带有“俗”的特征。然而,两种“俗”文化分别属于不同历史时期,“俗民”与“大众”的差异很大。

(一)两者产生于不同社会形态之中

“俗民”是封建社会、农业社会的产物,而“大众”是现代社会的工业化都市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化、现代城市的出现,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城市里原来的居民以及其他一些迁入的人口共同形成了“平均的人”现代都市大众。

(二)其社会成员间关系截然不同

“俗民”因受社会封闭性、割据性、宗族血缘关系等的影响,决定了其特定群体内的亲切感、认同感;“大众”所针对的现代社会因其高度的开放性、流动性和组织化,已经消解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差异与距离,因此,“大众”不再受某一特定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所影响。时尚和公众压力或从众倾向成为“大众”的主导。

(三)“大众”所针对的消费文化较之“俗民”所针对的传统“民间文化”更加具有商业动机

传统农业社会不具备发达的市场和总体性的交换关系,“俗民”的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质朴的;而现代工业社会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和广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大众”所针对的文化也同样具有了强烈的商机。任何存在形态都必须取悦“大众”,体现商业价值并遵守市场运行规则。

(四)“大众”更加关注流行与时尚,尽管这样的流行或时尚有可能是短暂的

相对而言,“俗民”的喜好可能更加稳定或者长久。我们从民间的画诀可以看到许多画工总结出来的迎合“俗民”的口诀世代相传,构图程式、形象变化不大;而“大众”似乎更加容易喜新厌旧,他们常常改变自己的口味,有时甚至盲目跟风。“流行什么就喜欢什么”,“时尚的就是最好的”。这样的喜好可能相对短暂甚而频繁更替。

然而,当我们大胆地迈步到“大众”的范畴时忽然发现我们遇到如水火不容般的一系列不可调和的现象。

二、民间木刻版画遭遇“大众”的尴尬

本文试图按照文化空间三层次理论为逻辑,以观念信仰到制作再到作品为线索分析民间木刻版画遭遇“大众”的一系列尴尬。

(一)意识形态的转变

传统的大自然信仰、佛教信仰、鬼神信仰等渐离“大众”远去,传统习俗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变得不再十分重要,昔日民间木刻版画在人们心中的亲切感和神圣感已逐渐消失。当下“大众”所关心的是流行的和时尚的,时过境迁,“大众”的意识形态与“俗民”的意识形态相去甚远。

(二)制作群体的断层

民间木刻版画的制作群体原本为民间画工,技艺乃为世代相传。与其他民间艺术的命运相似,画工因为种种原因或改行或歇业的例子举不胜举,此为其一;其二,民间画工生活在乡村,如若让其创作迎合“大众”的作品,实在有些让人为难的感觉;其三,画院、高校教育更多以正统文化、精英文化为主,难在其间寻觅民间木刻版画的影子。

(三)先进印刷技术、机械复制技术的冲击

从铜版印刷术、石版印刷术到PS版印刷术等,木刻印刷术无不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巨大的冲击,就精美、廉价的标准而言,木刻印刷术是不具竞争优势的。此外,照相技术等机械复制技术的冲击使得这一古老的手工复制技术面临重重危机。

(四)作品缺乏熟悉感和归属感

某种文化形式要为“大众”所接受,必须迎合“大众”的趣味,正如民间木刻版画迎合“俗民”的趣味一样。趣味的特征实际上是一种对规则的无意识内化,它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人们的“习性”。这种“习性”往往体现为对某种风格的作品特有的熟悉感和归属感。所谓熟悉感,是指每当接受者对自己已经反复接受过的那类文化产品会产生一种特有的似曾相识。而所谓的归属感,则是指受众在接受他们所熟悉的作品时会产生一种认为这样的产品是属于自己所属群体的感觉,因为这样的产品中凝聚了他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正是民间木刻版画所缺乏的。

(五)市场行为的制约

随着粗具规模的文化市场的形成,大众文化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已彻底进入市场化阶段,文化行为被当做市场行为,神圣不可贬低的艺术作品被当做和其他物品无甚区别的商品,审美的欣赏与市场交换行为被等同起来。因此,作为艺术作品的民间木刻版画亦无一例外地受到这样的市场行为的制约。劳动价值、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等的经济学术语亦被用来论证民间木刻版画在市场行为中存在的价值。就实用性而言,现代印刷方式制作的商品比木版印刷制作的商品所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更少,价格更低,更容易进入寻常百姓家。

至此,我们不免产生忧伤,联想到木刻版画当下价值问题,我们除了回答其历史效应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我们是否还有余地探寻民间木刻版画的发展空间甚至于“大众”的发展空间?带着这些疑问,继续着我们的思考。

三、民间木刻版画于“大众”的当下空间

我们依旧有信心将希望投向“大众”,至少有以下原因:1.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艺术品也好,商品也好,“大众”总有这样的“闲钱”去消费;2.“闲暇的时间压力”必然导致个体选择“找乐和逗乐”,这必然转化为对消费行为的需求――“大众”有这样的时间和欲望去消费;3.中产阶级的“文化大众”人数剧增;4.相对于正统文化、精英文化而言,大众文化的后来居上也被时间所证实;5.民间版画在中国人中的特殊亲和力,总会在特定的方式或时间内被重新唤醒。

(一)从“尼泊尔”现象谈起

如果你关心你城市中的流行,你会发现近年“尼泊尔”小店正悄悄地如雨后春笋般走入城市的商业街中。这样的小店以售卖服饰为主,打着“尼泊尔特色”、“纯手工制作”这样的旗号。尽管商品性价比不算高,但颇受年轻人欢迎。你不难在这样的店中找到一种小型挂历:在黄灰色的手工纸上,用丝网或木刻的技术承印了一些图腾模样的图案。尽管你要过两个月才能翻过一页,但这样“单薄”的挂历可以卖到三十多元。还有一种手工制作的小册同样因为每页的角上印有版画图案,卖价也相当可观。尼泊尔挂历和小册之所以受欢迎至少因为这样的因素:手工制作、图腾符号的陌生感、实用性以及与传统符号如出一辙的亲切感。

至此,我们开始有一些信心,因为时尚市场至少没有将特色拒之门外。当然,这样的市场毕竟很小,让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刺绣工艺的发展情况。

(二)中国刺绣工艺发展带给我们的启发

和民间木刻版画相比,民间刺绣的发源更为久远。这门古老的民间工艺在当下依旧焕发出无限生机:我国在国际上的刺绣展品常被誉为“东方明珠”,受到世人高度赞赏;在世界文化艺术交流、贸易往来中影响极深;不仅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久负盛名,其他各地特色刺绣也精彩纷呈……我们将这一民间艺术加以分析,不难得出其活跃的一些原因:

1.民间刺绣的技法多样,不同地区都有各自独特技艺,随着时间演进,新的技法不断推出,给这一古老技术注入新鲜血液。

2.民间刺绣的载体之一为服装服饰,人类永远需要装扮修饰。刺绣的表现效果为其他门类所不能代替。

3.越来越多的人在刺绣一行中发现商机,更多的投入和更多的需求也促进了刺绣工艺的发展。

(三)民间木版画的发展策略

让民间木刻版画被“大众”认可和喜爱是我们所期冀的,我们反对牵强附会,希望有实质性的接受。为此,本文展开如下推论:

1.内容的“大众化”

传统民间木刻版画兴盛原因之一在于其表现内容正是“俗民”的生活或是“俗民”生活中所需要的,这是任何民间艺术得以发展的共同前提。因此,或内容或形式必须过渡到“大众”日常生活,才能变为“生活所需”。所谓“高深莫测”、“曲高和寡”只会适合精英而非凡俗大众。

2.定位问题

现今先进技术的冲击已经使木刻版画失去原有的技术优势,因此定位应该从兴趣和“大众”中一部分群体入手,从“特色”、“时尚”这样的角度去思考。此外,作品承载必须是以实用性为基础。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具有这样特征的商品:“美观”、“趣味”、“特色”、“实用性”。

3.自身的更新

艺术也好,技术也好,在“大众”的时代,随着艺术神圣光芒的减弱,意味着民间木刻版画的物理深度与心理距离逐渐消失,技术的成分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大众”接收信息量大,生活节奏加快,容易对原有事物产生厌倦。民间木刻版画技术相对单一,形式相对程式化,“以不变应万变”的规律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多样的技术、更新的面貌呼之欲出。我们甚至可以打破木刻版画技术的限制,使之与其他画种技术相结合,更加包容,产生更丰富的表现力。

4.销售渠道的策略

在国内一些美术馆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民间工艺品的售卖,其中也有民间木刻版画。比如单页套色木刻版画,尽管经过层层渠道,消费者只要花上几块钱就能买到一张纯手工的套色木刻作品。这样的作品未经装裱,对于“大众”来讲,也许很难想象以怎样的方式在家中陈列。因此,作品意识、精品意识是否应该为更多商家所考虑。此外,个性化、特色化逐渐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这样的商品是否能通过特色化的经营模式走入“大众”人家?

5.开放式工作室的建立

近年来,开放式的版画工作室得以建立并发展。这样的工作室不仅针对专业人士,也对业余爱好者开放。开放式版画工作室也向大众普及着版画艺术,大众通过这样的渠道了解且喜欢上这门熟悉而又陌生的画种。以此类推,我们是否可以如陶吧、绣坊一般,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设计也好,制作也好,总之,交互式的参与是吸引大众关心和喜爱版画的一种方式。

以上我们通过“遭遇大众――尴尬――找寻空间”这样的思路对民间木刻版画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我们的心绪从失落走向了无限期冀。本文在民间木刻版画于“大众”的关照中用到“迎合”一词。如果将此词理解为贬义必然显得片面,而事实上艺术品和观众的关系是双方且互动的。彼此了解,相互熟悉才能心照不宣,相互认可甚至相互喜爱。

愿“大众”木刻版画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德]瓦尔特·本雅明著,胡不适译,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同类推荐
  •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

    孙殿武编著的《视觉艺术欣赏》从细节入手,以作者的审美经验,对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艺术进行结构,分析解读美,传达给读者更多的是审美感受,从而更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快捷、更清晰地感受视觉艺术的魅力。本书向读者展示的数百件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作品,都是世界级的经典艺术精品,堪称视觉艺术的盛宴。
  •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北系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刻制又包括磨制、敲凿与线刻。
  • 再弹一弦江湖曲

    再弹一弦江湖曲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武侠电影、动作电影以及相关文化现象的评论、随笔的重新修订、编排的结集,既包括绝大多数影史经典的评论,亦包括徐克、袁和平、甄子丹、洪金宝等武侠、功夫电影制作人的访谈。
  •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欧洲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 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

    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

    本书首先从城市雕塑语义的辨析开始,就城市雕塑概念的形成、引用及多层次的语义指向等方面指出城市雕塑这一概念在中国的独特语义,并由此指出中国城市雕塑具有的独特历史和文化语境。本书就中国城市雕塑未能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工作,并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城市雕塑发展状况作了概要性的描述。
热门推荐
  • 今生有你便安详

    今生有你便安详

    我们曾经说过的誓言,一起发过的誓,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爱情有事很难,有事很简单,牵手很简单,永远牵手却很困难,我只希望我们前程似锦。
  • 穿越从养龙开始

    穿越从养龙开始

    (每周六爆发)觉醒武魂之前,龙浩得到神秘空间,能够在里面养龙族,而且所养的龙族,还能够强化他的武魂,从此,火龙,三头雷龙,冰霜之龙,真龙九子……甚至是五爪金龙,都从他的手上孵化出来。凭借驭龙空间,龙浩踩遍天下妖孽,武绝苍穹,许多年后,这片武魂大陆上流传着一个个关于他的传说,而这片大陆的人都对他极为尊崇,于是他被冠上了很多称号,驭龙武帝,驭龙大仙,超越龙神的男人……(已有三百万创意老书《点这开宝箱》,欢迎试读!)
  • 快穿之祈愿工作室

    快穿之祈愿工作室

    曾经的江玖雯,归来的顾初冉,她是娇俏可爱的民国娇娇女,是薄情寡义的娱乐圈大佬,是不可一世的军痞……他从统君变成她合作伙伴,每个世界相随,为她改变原则,甜甜的宠宠宠只为融化她内心的戒备,融入她的生活她是他的执着,从初见就已悄然沦陷人生如若初见,待君依旧如初,愿君安好,与君相思在此申明作者更新慢非常慢,无存稿的那种,卡文是家常便饭,请见谅,喜欢的可以收藏哟!保证不弃坑!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节奏估计会被打死,顶锅盖逃走~
  • 太一传记

    太一传记

    他人斗气我修仙。《妖皇传记》带你领略轻喜剧版的修仙之途。妖皇,东皇太一重生于神州大陆。魔幻的大陆。东方的武者,北方的魔法,西方的圣光,南方的机关术。以这片土地为踏板,妖皇能否再次重回巅峰,夺回昔日的荣光?
  • 葬王祭

    葬王祭

    万物之始初于混沌,盘古开天辟地,天地划分,天界仙,地界人;地界一无所有,一切尽在……
  • 无双圣武

    无双圣武

    大千世界,雄浑壮阔,瑰丽多姿。少年入世,藏圣心,行宏武;战穷凶极恶,灭魑魅魍魉。终成传奇。受天下景仰,誉万世无双。
  • 惊天荒神

    惊天荒神

    千王汇聚,百族争锋,乱世谁为雄。特种兵林勇穿越到异世,为人族崛起而奋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空忆

    星空忆

    人们总说,天空总有一颗星,是最闪耀的,在他的眼里,仿佛烟消云散,再也没有星....
  • 朱雀炎

    朱雀炎

    用追随者视角书写的关于女王的故事(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