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84800000009

第9章 风情如画:一座土楼的日常生活(1)

太阳每一天升起,太阳每一天落下。

日子无声无息地流淌着,但是土楼人的生活却是有声有色,平凡、质朴,像一支低吟浅唱的山歌小调,如一幅生机勃勃的风情画卷。

近几年来,土楼旁边星星点点出现了不少钢筋水泥的“洋楼”,但是住惯了土楼的人,还是喜欢住在土楼里,他们认为“土楼发人”,这不仅仅因为土楼里每一代人都有人走出土楼,到了海外和大都市当了大官或发了大财,他们只是本能地喜欢土楼。土楼冬暖夏凉,因为土性温和,外面潮湿时,它能吸水,外面干燥时,它又能放潮,因而空气总是清新宜人。有一个在土楼住了六十多年的老人说,我住到儿子的洋楼里,一个晚上就腰酸背痛,实在受不了,一回到土楼什么都好了。

其实,老人习惯的不仅仅是土楼,而且是土楼里的一切生活习俗。

土楼人家虽然有各自的房间,但是土楼里到处是公共、集体的景象。门堂、天井、厅堂、楼梯、廊道、禾坪、池塘,以及谷砻、米碓、风柜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公共财产。他们同在一片土地上耕作,同在一列祖宗面前磕头。所以,他们之间有着最密切的共同利益关系;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是土楼的“形象大使”,如果一个人在外面干了什么坏事,人们就会说“某某楼的人不行”,如果哪个人功成名就、乐施好善,人们也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某某楼的人真行”。土楼对人的生活有着无形而又实在的约束与规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生命已经和一座土楼融为一体。

一个走出土楼的人,即使他走得再远,土楼和土楼里的一切也永远在魂牵梦绕之中。

旧历新年,是土楼人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旧历12月20日开始,土楼里家家户户进入了过年倒计时,打扫卫生、置办年货;23日是“神上天”,灶王爷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各家各户自然都希望灶王爷多说好话,所以也就不免要点燃香烛,呈上供品,灶王爷“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心软”,自然要“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皆大欢喜;25日就是入了年界,家家户户蒸年糕、炸圆子、买鱼买肉、杀鸡宰鸭,忙得不亦乐乎;除夕这一天,大红对联在大楼门贴出来了,各家各户也在自家的门上贴上春联,然后到祖祠祭祀祖先,天黑下来,土楼里灯火通明,各家各户在各自的灶间开始吃年夜饭,大人的祝酒声、小孩的欢叫声响成一片,整座土楼就像一个热闹的酒席。时下有不少城市人流行到酒店里吃年夜饭,其实他们有可能应该到土楼来,吃着桌上的,还可以听着隔壁的,那才叫作热闹。

到了子时,也就是新旧年交接的时刻,土楼里的长辈率领全楼男丁,庄重肃穆地站在大门内,长辈一边念念有词说着最吉利的话,一边徐徐打开大门。开门后在门前摆上祭品,选定吉祥方向,大家一起焚香敬神,为全楼祈福。天亮后,长辈在祖堂摆设香案,挂出历代祖宗画像,带领全楼子孙给祖宗拜年。祖宗画像平时由长辈珍藏,只在春节期间挂出,对晚辈子孙自然很有新鲜感和神秘感,这时长辈必定要说起祖宗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故事,久远的历史让子孙觉得好奇,有时不免问些可笑的问题,长辈总是认真地给予回答,这是一堂非常生动的“楼情教育课”,事半功倍,极大地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

拜过祖宗之后,晚辈向长辈拜年,同辈之间互拜。早饭过后,长辈还要带着晚辈男丁到村里每座土楼拜年。大年初一这一天,即使最勤力的人也不干活,头一天已经煮好了饭菜、挑满了水、地也扫干净了,大家的任务就是尽情尽兴地玩乐。

元宵闹花灯,也是土楼人家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一座土楼有一队花灯,引路的牌灯一面写着姓氏,一面写着楼名,舞狮的、踩高跷的、提花篮的、敲锣打鼓的,清一色楼里子弟,大家齐心协力,最大的快乐就是自己的花灯得到最广泛的称赞。

清明扫墓祭祖,土楼人家一直非常重视,祭祖费用由氏族公田收入支出,不足部分由全楼男丁分摊,分摊的金额总是很小,在现代而言也就二三角钱,主要目的在于提醒大家都是某某公的子孙。祭祖完毕,大家围着祖墓席地而坐,一边分享祭品,一边听长辈讲古,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土楼人家的主要节日还有立春、惊蛰、端午、中元(鬼节)、中秋、重阳、冬至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土楼人家在春夏播种之后和稻谷收成之后,都要打糍粑,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习惯,无论丰收还是欠收,年年都少不了要打糍粑,似乎已经演变成为一个节日。

每座土楼都会有几尊古老的糍粑臼,还有祖传的糍粑锤。把糯米放在饭甑里蒸熟,趁热倒进臼里,一个男子用糍粑锤一下一下地压挤,使糯米饭越来越黏稠,然后便开始抡锤击打,一起一落,富有节奏。当男子将锤子抬起时,一个女子要迅速把粘在上面的糯米饭抓下来,这糯米饭越打越粘越韧,也就越难打,对成年男子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没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是打不成功的,同时他还要和女子配合好,绝对不能打到她的手。据说在年代比较久远的时候,长辈有意让新婚夫妻一起打糍粑,可以观察他们生活是否和谐。打成功之后,伴上研碎的芝麻、花生和红糖,就是芳香柔韧的糍粑了。在土楼乡村的夜晚,打糍粑的声音此起彼伏,高亢激越,让小孩听着直流口水,让大人对来年的农事有了更多的盼头。

夜幕降临,土楼里响起“咙咚咙咚呛”的锣鼓声,似乎一声比一声紧。大人、小孩都知道,这是傀儡戏快要开演了。

傀儡戏又叫木偶戏、布袋戏,数百年来一直为土楼人家所喜爱,尽管现在土楼里能够收到十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但是他们依旧对傀儡戏情有独钟。在闽西南土楼乡村,不知活跃着多少个傀儡戏班,大多由家庭成员组成,四五个人也就行了,农忙时干活,农闲时便被人聘请,走村串寨,在土楼的天井里搭台演戏。

傀儡戏台很小,通常用一些杉木板搭成,正面对着祖堂,或者就搭在祖堂里,比较讲究的戏台还会贴着一副对联:“一时间千秋故事,三尺地万里江山”,显得颇有气魄。台口挂一条彩绣横眉,台中放置高三尺长四尺的布屏风。傀儡从右侧上场左侧下场,傀儡师傅站在屏风后面,左手提线板,右手提线表演,一般三四个人就能同时提线表演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演绎一场悲欢离合的历史故事。傀儡戏的后台音乐十分重要,由小锣、小鼓、头弦、三品弦、二胡、扬琴、洞箫、唢呐、笛子等传统乐器组成,一般也就三四个乐师,合奏起来洪亮而又热烈,戏台外的许多老人小孩一听到这声音,心里头就痒痒的,非扑到戏台前来不可。傀儡戏无一例外是古装戏,故事情节大多耳熟能详,很多老人不用看也知道下面该发生什么故事了,他们大多微闭双眼听着戏,随着后台音乐的节奏而摇头晃脑,沉浸在一种自得其乐的美妙境界里。小孩子则喜欢偷偷撩开戏台的幕布,专注地看着傀儡师傅灵活的手势和演唱的口形,至于傀儡们在演绎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与他们无关,他们陶醉和着迷的,只是土楼里演戏这样一种热闹的氛围。

土楼人家演傀儡戏,如果是祭祖、神生日(如观音生日、妈祖生日等等),费用则由全楼每户人家分摊支出,如果是个人为还愿、添丁、进学而请戏班来演戏,则全部开支由个人承担。就现在的行情来看,请一晚上的傀儡戏也就三四百元,花钱不多,又能让全楼的人和附近土楼的人得到快乐,这也许就是傀儡戏在土楼乡村长盛不衰的原因。

土楼人家的食俗,像是“有福同享”的注脚,想来令人感到温馨。一座土楼里,一家做点好菜,全楼人嘴巴未尝鼻子先闻香味,没有人会好意思独享的,总要小碗小碟这家分一点那家分一点,大家一起尝尝。当然,有时候觉得这样分太麻烦,干脆叫人过来或者见者有份,尝几筷子也好。不过,土楼里生活水平相差无几,今天你吃我的,明天我吃你的,像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要是哪户人家来了客人,全楼人也都像自家来了客人一样,笑脸相迎,用饭时常常把自家的好菜好肉端过来。

土楼人家生活的地方海拔大都较高,山高水冷,地湿雾重,食物宜温热忌生冷,又因为开门见山,在梯田上干活,每天流汗很多,需要较多的脂肪和盐分来补充大量消耗的热能,这也就形成其食物又咸又肥的特点。土楼人家善于制作腌菜、干菜,这实际上也是过去漂泊路上形成的一种传统习惯。芥菜、萝卜经过他们的揉搓,放入瓮里洒上盐粒,几十天后即可食用,风味独特,早上喝粥时是上好的佐餐小菜,肠胃不适时可以抑制胀气,酒喝多了还可以解酒呢。豆腐干也是土楼人的特色小菜之一,便于携带保存,可炒、可煮、可卤、可腌、可生吃,老少皆宜。

土楼人家的小吃多是用糯米做成的,客家话叫作“板”,闽南语叫作“果”,每一节日都要做,节日不同,配料也就有些不同,但有一点是永远相同的,这就是:好吃。另外还有用竽头做成的各种小吃,恐怕是别处难觅的美食。有一次,上午十一点左右,我在永定的振成楼吃了一碗三块钱的芋卵丸,清香可口,下肚之后连打两个饱嗝,直到晚上六点肚子还不感觉到饿,而唇齿间似乎还留着芋头的淡淡芳香。这种小吃的做法说来很简单,把芋头蒸熟,剥去皮毛,放入适量的木薯粉碾破、搅拌,包进已经剁碎的五花肉、葱头、花生米等等,包成一个个小圆球,蒸熟或者放入汤料煮熟,一开锅便是香气扑鼻,令人不由得垂涎三尺。

土楼人家做喜事办酒席,往往讲究“八大碗”,分别盛满鸡、鸭、鱼、肉、米粉、糯米饭、面条等,每一碗都是高高耸起,生怕客人吃得不够。如果你拿起筷子,摇着头说,这么满怎么吃得完啊,主人会很高兴的,因为你吃不完就是“剩”,当地话里读如“春”,即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要是你面对满满的菜犹豫不决,或者把筷子插在饭碗上,那就惹了主人老大不高兴。

土楼人家种茶制茶,大概从他们在闽西南乡村落脚就开始了,他们把茶叫作“茶米”,茶就像米一样,也是一日不可缺少的。他们喝茶不像“功夫茶”那样讲究,不过水是山泉水,烧水用的是炭火,茶壶是陶泥的,一切看似平常随意,用的却都是符合茶道精髓的泡茶上品,所以随便一个老妪泡出的茶,也是芳香四溢,比现代都市茶馆里那些纤纤细手泡出来的茶更有一股乡野气息。

土楼人家特别是客家人爱饮酒,许多人甚至早上出门前也要喝一碗半碗的,不过他们不是贪杯,在他们看来,几杯家酿红酒下肚,可以解乏提神,舒通筋骨,其实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当然来了客人,更要好好地喝几碗。每年进入秋冬交替之际,土楼人家都要开始酿酒,用优质糯米和纯净山泉配上红(米+曲),酿出来的酒颜色鲜红,像是天空的晚霞,酒味甘甜爽口,香气浓郁纯正。他们把这叫作家酒,当然由于做法有些不同,酒质、酒色、酒精度是不尽相同的。家酒喝起来十分可口,有如蜜糖水一样,不知深浅的人以为自己能喝,一气就喝下几大碗,一旦醉倒,那可就是几天几夜的事了。家酒后劲如此之大,有些匪夷所思。更奇的是,家酒不宜带出土楼,如果你带着一桶家酒,搭着车翻山越岭回到城里,就会发现家酒变酸了。家酒像是有灵魂一样,一离开家乡就丧魂落魄,又如刚烈的女子,不愿屈从,甘愿毁灭了自己。

作为纯正汉族的一支民系,土楼人家的服饰本来也就不存在什么“奇装异服”,现在更是和城里人越来越接近,其特点正在逐渐消失,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也许可以说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老一辈的土楼人喜欢穿宽敞的衣裤,布是粗布,颜色多是蓝黑,为乡村裁缝或自家媳妇的手工作品,这种衣裤穿在老人身上,颇有一种古风,特别是宽大的裤子迎风飘动,像是古代城墙上猎猎的战旗;儿童头戴福寿帽,脖挂涎巾,显得古香古色,这是别处不易见到的。

据说这是从中原贵族子女的帽饰承传下来的。福寿帽的帽身用米浆浆过的多重厚布做成,分为帽圈、帽顶、帽额、帽耳(两片)一共五片,然后用彩色丝线缝制起来。帽布是不能用双数的,帽顶大多是八角莲花形,帽心一般绣三个红绣球,象征三合生财,也有绣一只雄鸡,表示逢凶化吉;帽额也就是正面,绣双狮或龙凤;两边帽耳长长的,冷时可以用布带系紧,天气暖和则可以翻到帽顶上,一般用白兔毛镶边,绣着瑞兽益鸟图案或者福寿字样。福寿帽主要用蓝灰布、红布和黑布,不能用白布,帽子两侧和后沿彩线流苏,垂挂着铜制小花蕊和小铃铛,儿童走起路来,会发出一阵悦耳的声响。

涎巾与福寿帽配套使用,由厚厚的多重棉布做成,八角莲花形状,中心挖空,留着一个断缝装布扣,戴上儿童的颈项之后可以扣上布扣。涎巾顾名思义就是儿童用来挡涎液的,还可以防止虫子泥沙侵入颈胸,实用是不用说了,整个涎巾绣饰龙凤花草,看起来也是相当雅致美观的。

同类推荐
  • 百家争鸣与大一统:春秋战国秦汉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百家争鸣与大一统:春秋战国秦汉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本套书稿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本书是本套书中的一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千百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典籍汗牛充栋,国学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万一。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鉴于此,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学者精心编辑了这本书。本书堪称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书,它集传统文化于一体,以清晰的条理、凝练的文字、简短的评述,向读者介绍了丰富的国学传统文化知识。
  • 老子

    老子

    本书包括道经、德经两部分。介绍了道家学派的主要哲学思想和主张,并对其进行精要翻译。
  • 中华旅游文化

    中华旅游文化

    本书从多角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旅游文化的性质、特征、内容、发展及其建设与开发。内容充实、实用,结构新颖,可读性强,理论方面具有独到见解。
  • 真实的梦幻上

    真实的梦幻上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热门推荐
  • 妖孽横行:追男十八招

    妖孽横行:追男十八招

    她是朝阳国(女尊男卑)的世女一梦惊醒竟成了一个侍女?吃喝玩乐了十八载!如今竟让她看别人的脸色不说还时刻提心吊胆以免掉脑袋!她要回去!这里的男人太凶,动不动就是剜人眼睛打人板子!一点都没自家夫郎温顺!什,什么???这,这里竟然是男尊女卑的国家!她两眼一翻昏死过去!
  • 浔南

    浔南

    因为一场误会,叶寻南从北方来到了南方,看着曾经昔日的母校以及曾经的美好回忆,叶寻南内心感慨万千,有伤感,也有淡淡的喜悦,毕竟这里可是有他和陆立轩的共同回忆……
  • GONE IS GONE

    GONE IS GONE

    In this delightful story we meet Fritzl,a farmer who lives with his wife Liesi,their baby kinndli,and Spitz,their dog.Fritzl works hard in the fields every day.Liesi works hard all day,too,but Fritzl somehow feels that he works harder.
  • 春风从不愿渡我

    春风从不愿渡我

    《电竞王者:阳神,有种solo》兰栎番外我的一生如舟漂泊,不知会停在哪里。你说过春天总是温暖的,可为何我的春天寒冷如此。你的出现,温柔了我的岁月。谢苍天怜我,让我孑苦半生,幸福半生。
  • 小哥传奇

    小哥传奇

    一次突如其来的遇袭,带给特勤局突击中队几乎全队覆灭的灾难,唯一的幸存者小哥,面对未知的幕后黑手,要为死去的兄弟们血债血偿。(码字太慢了,时间太少,所以停更了!抱歉!)
  • 走江湖路

    走江湖路

    时隔三年,各有奇遇的柳家兄弟又回到了中原,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我和寻回犬的十个约定

    我和寻回犬的十个约定

    寻回犬的十个约定:第一,请聆听我说话,第二要相信我一直和你同一阵线,第三,多一点陪我玩,第四,不要忘记我也一样有感觉,第五,不准打架,真的打起来我一定会赢你,第六,当我不听话时一定有原因,第七在学校时你有自己的朋友,对于我只有你一个,第八,我老后继续和我做朋友,第九我的寿命大概只有十年,你一定要珍惜大家相处的时间,第十,我永远不会忘记一起的日子,到我死的时候一定要留在我身边
  • 诸天之争

    诸天之争

    无尽星空,因我而颤抖:无上实力,崩裂万物”犯我者,唯有一死“胁我亲,万死不过!
  • 铁血兵王之不灭军魂

    铁血兵王之不灭军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国家也是如此,一支神秘的铁打军队,一群热血的青年,在这里绽放着属于他们的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