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5800000010

第10章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9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世界上最怕的是“认真”二字。

——毛泽东

课堂学习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所以如果你能充分地利用好课堂上的45分钟,就会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这比你私下里学习有效得多。因为每一节课老师讲授给我们的知识都是经老师事先精心准备的,都是精华,而那些自以为“课堂丢了课下补”的同学,他们自己学习起来就会吃力得多了。

那究竟怎么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呢?

首先,课前预习是重要的一环。

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所准备。有无准备,准备得充分与否,效果大不相同。要上好课就要做好课前准备。预习主要是对知识的准备。具体地讲,就是学生要在老师讲解新课之前,有计划地、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对下一节课老师要讲的新课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同一班级,坐在同一教室,听同一位老师讲同样的内容,但同学们对新课的理解和吸收水平却大不相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同学听课的起点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

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上课时某些内容听不懂,一个地方卡住,其他地方就会受到影响,因而听课完全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一节课下来似懂非懂,遇到障碍更像听天书。

而有的同学在课前做了充分预习,听课是有备而来的,大脑中对所学新课有了整体的了解,对新课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心中有数,因而听起课来就不会感到茫然了。

如何才能做好课前预习呢?

1疏通:将下节课要学的内容先看一遍,疏通文字,大体了解课本中的意思。

2摘录:准备一个预习笔记本,将预习过的重点和要点抄录在上面,或者在课本上做上标记。

3质疑:对教材上不理解或含糊不清的地方可以在书上打上“?”,或将其记在预习笔记本上,以便上课时注意听老师讲解,如果还是听不懂,就要向老师提问。

4求解:查找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试着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5回想:如果时间允许的话,预习完后,把课本合上,将独立看过并初步理解的内容回想一遍,课本中共讲了哪几个问题,主要思路是什么,还有哪几个问题不明白,等等。这样可以起到检查预习效果的作用。

预习时虽然不能把教材全部弄懂,但是只要努力总能弄懂一些。对自己弄懂的东西,我们对它会产生兴趣。虽然努力仍未弄懂的东西,我们会对它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听课,精力自然就会集中到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上。听课时,目的就会明确,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就会主动。再经过老师的讲解、指点与启发,对知识的领会便可以进入更高的境界。

其次,要专心听讲。

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公平的,每个同学上的课是一样的,做的作业也是一样的,从老师嘴里听到的讲解也是一字不差,然而在考试的成绩上,却会有很大的差别。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他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上课非常专心。其实,想要专心不难,只要你充分调动自己的耳朵,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成绩就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

主动学习,就是老师每讲出一个知识点,自己都要考虑如何应用,有什么规律。同样是做题,有人错了一次就能彻底改过来,有的人却老是犯同样的错误,差别就在于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就在于在听课的时候,自己的脑袋是不是在不断地转,是否积极思考着自己应该怎样运用老师所讲到的知识,可能会面对什么样的情况,自己应该从何着手。抱着这种态度听课,我们不仅能将老师的每句话都记在自己的心里,而且还能思考更多、收获更多。主动学习的学生,从来不会埋怨老师讲得不好,只会担心自己思考得不够深入。这样的同学听课怎么会不专心呢?

最后,要掌握好高效听课的方法。

同学们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上课,只有通过上课打好基础,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听课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讲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要想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尽快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

上课预备铃一响,要立即停止课间活动,使自己平静下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认真回忆上节课老师讲的内容,回忆一下预习的思路和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听课时就心里有数了。老师一讲课,你就可以使自己尽快地接上思路,迅速地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听课效率一定很好。

2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

老师讲课都有一定的思路,只有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湖南省湘潭一中高中一年级学生郭震,15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在少年班学习了四年,又提前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他的体会是:听课要学会追老师,让自己的思路追着老师的话转。

郭震同学听课总是全神贯注,他的思维就像一架“电子跟踪器”,一刻也不离开老师的讲话或板书。老师讲到哪里,他就想到哪里。遇到听不懂的地方,随手记下来,以便课后再去问老师。

他说:“珠子穿成串才好看,学知识也是这样。课堂上,老师讲课是一环扣一环的。有一环不注意,没听懂,就影响下一环,那么课后花双倍的时间也难以补上。所以,在课堂上思想要高度集中,让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的话转。如果上课时不好好听课,而把加倍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课后复习、做作业上,使学习处于穷于应付的被动局面,那是直路不走走弯路,自找苦吃。”

正因为郭震善于听课,他的学习效率就很高。他提前两年从高中毕业跨进了大学校门,又提前一年大学毕业考上了研究生。这真是效率出时间,会听课、听好课,为郭震节省了三年的时间。

3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

抓重点,首先要抓开头和结尾。有的同学在听课时,常常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错误地认为,开头语不是“正文”,可听可不听;结束语则是“正文”的“重复”,既然前面已经听过了,就不用再听了。这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老师讲课的开头,虽然往往只有几句话,但却是整节课的提纲,只有抓住提纲去听课,才能使内容清晰。结尾的话虽然不多,却常常是一节课内容的总括,是对本节内容的提炼和复习。另外,抓重点,还要注意老师强调的部分。老师在讲课时强调的,在板书中用彩笔勾勒的,以及直接要求同学们注意的,都是重点知识,必须加以重视。

4抓住本节课的关键

一般来说,老师讲的内容都要认真听,但有时老师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讲不同层次的内容,这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听。老师讲课的关键内容主要有: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关系式等;预习时没有搞懂的内容;老师指出的同学们最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地方;老师补充的重要内容。

5不要钻“牛角尖”

上课时,老师总要从一个问题讲到另一个问题。如果第一个问题你没听懂,不要在课上死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讲,不懂的地方留待课下再去钻研,这样就可以保证听课的连续性。假如第一个问题没听懂,就一个劲地想,可老师却不会因为你在思考这个问题而停止讲课,等你从“牛角尖”中醒悟过来时,听课的连续性已经遭到“破坏”,思路也接不上了,造成一步掉队,步步跟不上,整堂课全听不懂的后果。上课时钻“牛角尖”的现象属于注意力不能及时正常转移的“走神”,在学生中比较普遍。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上课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有问题记下来下课再说,保持思维的灵活性。

6要当课堂的主人

要当课堂的主人,就要积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不当旁观者。具体说,就是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要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参加讨论,有选择地记笔记等。由于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专注于课堂学习的中心内容,自然就不容易“走神”了。

7做好课堂笔记

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可以避免思维脱节。同学们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在听课的时候不做笔记,往往自己心里想的与老师讲的不一样,这主要是因为思维脱节。假如我们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如何做好课堂笔记呢?

(1)做笔记时,最方便适用的方法就是直接记在书上,比如空白页,或者段落之间的空隙等都可以用来做笔记。这样,记忆和复习时很方便。

(2)做笔记时,一定要选择其中最为关键的地方。这样既可以把时间节约下来认真听课,也可以抓住老师讲课的主要精髓。这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但是,我们必须找出要点,简洁地将它们记下来,才能达到做笔记的目的。我们不要试图记下每一个概念、事实和细节,只要能掌握重要的概念和基本的原理就可以了。

(3)做笔记不等于将老师的话呆板地抄下来,而是将所讲内容用自己的话转述出来。这对同学们接受与消化知识,以及锻炼自己的概括、写作等能力很有帮助。

(4)用最快的速度做课堂笔记,以免影响听课效率。

8要抓住各学科的特点来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学生学习的科目也越来越多。如果不能抓住各学科的特点来学习,就会影响课堂的学习效果。

例如,生物、物理、化学等实验学科,在课上经常要做演示实验,要看实物、模型、标本和挂图等,以后还要做验证实验,因此在上物理、化学和生物课时,就要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否则就很难学好这些学科。

语文和外语与实验学科不同,主要的工夫要花在字、词、句、段、篇章等方面,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更好地掌握语言和文字。知道了这些特点,在外语和语文课上就会认真听,大胆说,就不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只重读写,轻视听说了。

总之,要想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就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心理、知识、物质、身体四方面的准备工作,课上要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做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专心听讲,并力求当堂掌握,思路清楚。

这样,不仅能学好各学科的知识,而且能通过各学科的课堂学习提高认识能力。

同类推荐
  • 告诉你30条成长法则:英汉对照

    告诉你30条成长法则:英汉对照

    书中具体收录了:《尊严文坛巨匠——塞穆尔·约翰逊》、《坎坷玛丽莲·梦露——永恒的性感女神》、《协作托马斯·爱迪生——团队造就的天才》等文章。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社交法则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社交法则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交,而最难做好的也是社交,因为按照常人的理解:社交没有固定法则,都是“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路”。果真如此吗?
  • 曾国藩箴言

    曾国藩箴言

    本书从曾国藩大量的家书、日记、笔记和文章中,进行认真遴选,辑录了二百多条箴言警句,这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一代“中兴之臣”说过哪些有见地的话,更能够让您从中获得启迪和教育,对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有所帮助。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但愿您在读了他的一句句精彩的箴言之后,掩卷而思,产生如醍醐灌顶般的真切而美好的感受。
  • 这样相处进退自如

    这样相处进退自如

    与人相处,是跨越人生和事业成功的第一道门槛,掌握了与人相处的技巧和艺术,就等于拥有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掌握一种技巧,你就可以形成一种心态;形成一种心态,你就可以练就一种处世之道;练就一种处世之道,你就可以享受一种人生。本书从语言、行动、交流方式等方面,向读者介绍了最有效、最直接、最简洁的与人相处的技巧。本书将告诉你如何与所有人和谐相处的伟大艺术。比如,如何化解与同事之间的争执;如何调节邻里之间的不和谐;如何与陌生人一见如故;如何在复杂的交往中进退自如。书中详细介绍了人与人相处中的一些技巧和心理策略,绝对易懂、易学、易用。力图帮助读者,在无论看起来多么绝望的形势下,都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 改变人生的厚黑策略(教你成功丛书)

    改变人生的厚黑策略(教你成功丛书)

    为人处世是人生的第一大事。处世难,难就难在人与我之间微妙关系。厚黑处世,要灵活,当伸则伸,当屈则屈,刚柔并济,左右逢源,要容人,更要防人。大智若愚是最高明的处世之道,可以给自己减少许多烦恼,也可以使自己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改变人生的厚黑策略》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练的要点,从为人、处事等方面,生动地展示了轻松为人、巧妙处世的方法。
热门推荐
  • 女学渣的升级系统

    女学渣的升级系统

    木易是一名作家大大,写过几本书都惨烈的扑街了。在她作品中的女主角都是个顶个的聪明绝顶,美艳动人,气质A,身材好。木易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起来后,居然发现自己穿书了。居然是自己书中的废柴杨二妮居然还是在念高中的杨二妮作者大大可是一点都不想上学的哇要命的是杨二妮的同桌居然是个学霸天天追着要给她补课“系统,系统,还是把我送回去吧。”“你是不要我了吗?”某个傲娇男正在二妮的臂弯里撒娇。“算了,这里还不错,凑合着过吧。”“我大学要去清华。”“啊,那么远呀,我只想待在杭州。”“那我还是考浙江大学吧,我怕我老婆跟人跑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代巾帼:灵尊大帝

    一代巾帼:灵尊大帝

    一夜之间,她的家人、师傅、最亲近的村民被自己最相信的人屠杀,全部死于非命。她带着满腔仇恨开始踏上至尊之路。他是被称为最残酷的冷面军官,严肃、冷酷是他的代名词,但是却在天意的安排下碰到了她。两个人同甘共苦、携手并进,创造出一片辉煌之路。【求推荐,求收藏、求票票】
  • 我的青春伴友

    我的青春伴友

    江浩仍然放不下15年前的她,似乎每分每秒甚至每个夜晚都在想她。在15年前有太多的遗憾,为什么会离开,为什么会离开这个世界!一场梦还是真实的,一场意外的经历让江浩回到了当初第一次见面的那段时间。让我们来一起揭开15年前的谜底吧!
  • 青山录

    青山录

    一卷书来,十年萍散,人间事,本匆匆。当时并辔,桃李媚春风。几许少年俦侣,同游日,酒与情浓。而今看,斜阳归路,芳陌又飞红。
  • 太阳天帝

    太阳天帝

    世间修者亿万,大帝之境抬手间可毁灭苍穹,一念间可滋生万物。但其中只有那可与天道比肩,谈笑间可翻转洪荒宇宙的最强之人,才能被冠以天帝之称!叶小白,本是一介凡人,却得到远古大帝的传承,从而踏上修行之路逆天而行!只为一句承诺,他一路向前,战败世间诸敌,成为最强之天帝!
  • 娶个仙子当厨娘

    娶个仙子当厨娘

    “夫君,你说我再种些什么好?你可有想吃的,我种些。”
  • 半步长生路

    半步长生路

    浩瀚遮天,少年自平凡中崛起,势要踏上那传说长生
  • 给女人的心灵私房书

    给女人的心灵私房书

    本书上篇是写给女人的秘密,让女人解开困惑,滋养心灵;下篇是尽享幸福人生,让女人在了解秘密之后,享受幸福美满的生活。
  • 神谴纪

    神谴纪

    一腔热血,纵横万里,怒涛沧澜尽破;剑心一尺,赤血染天,覆地天塌不惊!大道何在?大悲何为?不过一场痴梦绕黄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