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17600000013

第13章 门捷列夫(1)

德米特利·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1907)是俄罗斯伟大的化学家,进步的社会活动家与教育家,自然科学基本定律化学元素周期律发现者之一。他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他用元素性质周期性的观点,在1869-1871年写成《化学原理》一书。1860年发现气体的临界温度。1887年提出溶解水化理论,是近代溶液学说的先驱。他研究气体与液体的体积同温度与压力的关系。1888年他首先提出煤地下气化的观点。

门捷列夫的名字和业绩是负有世界盛誉的。全世界的化学家在其整个研究工作期间将永远离不开门捷列夫所发现的周期律。周期律集人类日积月累、不断丰富的化学知识之大成,无论过去或将来都是化学、物理学、地质学和其他学科的指路明灯。

我们要牢记门捷列夫的格言:“在劳动中可以得到安宁,享乐只是为了自私,而为别人劳动却会留下永恒愉快的痕迹。”

门捷列夫的少年时代

1834年2月8日,俄罗斯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市诞生了一个男孩子,名叫德米特利·伊万诺维奇叫·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的父亲依万·巴甫诺维奇·门捷列夫,在彼得堡师范学院毕业以后,即从事教育工作,1827年起任托博尔斯克中学校长。

门捷列夫的母亲玛丽雅·德米特利耶芙娜·门得列也娃,是一位天资聪颖,极为能干的妇女,她对于幼子门捷列夫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门捷列夫生下来才几个月,父亲就失明了。在莫斯科手术做得还算顺利,但他回到托博尔斯克,才知道他担任的托博尔斯克中学校长的职位已属他人。他父亲只好离职退休。

可是,家里人口众多,养老金数额有限,不敷家用。玛丽娅·德米特利耶芙娜不得不想办法增加一些额外收入。她哥哥瓦西里·柯尔尼里耶夫在离托博尔斯克30俄里的阿列姆江卡村开办一座小玻璃厂。每逢这位厂主到莫斯科办事,厂里的业务就弄得一塌糊涂。于是门捷列夫一家搬到了阿列姆江卡来。玛丽娅·德米特利耶芙娜协助哥哥管理工厂,还安排家人在工厂院子里的房前房后搞些副业,生活才变得好过一些。

门捷列夫经常偷偷钻进厂房,去看工人们怎样熔制和加工玻璃。他很想弄到一根长管子,伸进熔炉,取出一团烧化了的、黏糊糊的东西,吹成一个大玻璃球。他平常总是站在旁边观看,有时看得起劲,竟跑到熔炉跟前去。

这时,工人就会赶开孩子,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玻璃制造工地成了这个少年最早接受物理和化学教育的摇篮。

门捷列夫童年时代的最清晰的记忆,是和那些日日夜夜在燃烧着的熔玻璃的炉火有关联的。跟那些吹玻璃技工的友谊,使童年的门捷列夫发现了他们这一行手艺的窍门。14年以后,他在自己的硕士论文中利用了当时在工厂中所获得的知识,使制造玻璃的许多方法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840年,当孩子们都长大了,玛丽雅·德米特利耶芙娜就把家搬到托博尔斯克城,因为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上学念书。

1841年,7岁的门捷列夫进了托博尔斯克中学。门捷列夫早在上学的头几年就表现了出众的才能和惊人的记忆力。他对数学、物理学和地理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他讨厌拉丁文,虽有父亲帮助他补习,但是在拉丁文这门功课上时常只得两分。

1849年,门捷列夫中学毕业了,他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在高年级所获得的成绩使他母亲感到很高兴。在中学里虽不是高材生,但是,教师们一致认为他具有卓越的智慧和才能。母亲焦急地期待着实现自己朝思暮想的愿望,让可爱的儿子受到高等教育。母子二人的最高理想就是盼望能够到莫斯科大学去接受高等教育,因为那里有许多著名的俄国科学家在授课。

门捷列夫这时已清醒地认识到:优秀的教师留给学生的良好印象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正如他在论国民教育短评中写到的那样:“当回忆中学教师对我的影响时,我经常提到两位教师:数学、物理教师鲁米里和历史教师多伯罗霍托夫。我曾向那些自觉而深思熟虑的人打听过好多次,总听到他们说,在他们的一生中,也有一位到两位教师留给他们良好的印象。”

但是最能吸引门捷列夫的还是生动的大自然。门捷列夫终生喜爱大自然。他曾和中学时代的老师彼得·巴甫洛维奇·艾尔绍夫一同作了长途旅行,搜集了一些岩石花卉和昆虫的标本。

1847年门捷列夫的家庭又发生了两件不幸的事情,父亲和姐姐先后去世了。

1849年,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乘马车从托博尔斯克跋涉了数千俄里的遥远路程来到莫斯科。门捷列夫满怀学习热情来到这里,但是莫斯科对他非常冷淡,他没能进大学。因为根据当时莫斯科大学的招生章程,只招收莫斯科学区内中学的毕业生。

母亲在丈夫生前好友、中央师范学院院长的帮助下,使门捷列夫考进了师范学院的数学自然科学系。

母亲的心血没有白费,中央师范学院有两个重要的有利条件,对日后门捷列夫的科学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师资条件好。当时在学院教书的不少是著名的专家学者。加上学院里学生不多,院士、教授们一人只教四五个大学生,最多也只有10个,因此能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进行过细培养。

卓越的化学家和教育家亚历山大·阿伯拉莫维奇·沃斯科列森斯基教授对于这位未来科学家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沃斯科列森斯基教授曾经培养出大批出色的俄罗斯化学家。他的学生门捷列夫、别凯托夫、索科洛夫和其他许多学生都崇敬地称他为“俄罗斯化学之祖”。沃斯科列森斯基一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化学工作,另一方面还分出大部分时间来培养青年一代。他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善于观察学生的天赋特点,并以伟大教育家的耐心和热忱来发扬这些特点。他非常重视学生的活泼创造思想,他极力鼓舞学生的独立精神,教导他们大胆地去思考并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后来门捷列夫在这位老师的传记中曾这样写过:“别人谈论的往往是科学事业中的巨大困难,然而在实验室里沃斯科列森斯基教授常常教导我们说‘馅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沃斯科列森斯基教授以特别的方法和技巧来培养门捷列夫在化学方面进行独立科学研究工作的兴趣。门捷列夫写道:“我是沃斯科列森斯基的学生,我很清楚地记得,他在讲课时的那种真实淳朴的诱导力和经常督促大家独立研究科学资料的精神,他用这些方法吸收了许多新生力量参加化学研究工作。”

从一年级起,门捷列夫就迷上了化学。这不仅因为化学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界,而且还因为他发现化学能实现他从小就怀着的理想:为了人类的利益而获得简单、廉价和“到处都有”的物质。门捷列夫决心要成为一个化学家。

米哈依尔·瓦西里叶维奇·奥斯特罗格拉德斯基和斯捷潘·谢妙诺维奇·库托尔格等教授对门捷列夫也有极大的影响。门捷列夫在奥斯特罗格拉德斯基教授的影响下,对力学和数学发生了兴趣并深入地研究了这两门学科。

二是学院里各系学生间密切交往,经常热烈争论有关科学、哲学、社会政治生活的问题,这对他们扩大视野、磨炼思想起了巨大作用。门捷列夫后来写到:“别的专业的同学们对学生整个发展的影响,几乎不小于教授。当我在中央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系学习时,我与同学们毗邻而居,其中不仅有与我听一二年级一般学科的数学系同学,而且也有外系学哲学、历史和经济学的同学,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不同意见的争论,这种争论经常发生,大大有利于磨炼我们大家。”

门捷列夫大学毕业一年后写道:“如果我能再入这个大学,我将多么高兴呵!在那里我第一次尝试到劳动成果的甜美。”

进入中央师范学院不久,门捷列夫失去了一位最好的老师——他的母亲。1850年9月20日门捷列夫伏在母亲的遗体上失声痛哭。他不能相信一切都已完结。难道他的母亲,一个性格如此坚强和充满无穷活力的人,竟会被死亡战胜?她为这个大家庭操劳了一辈子,17个孩子给她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痛苦。但是,她总是尽力地照顾到每个孩子:爱抚或是责备。

门捷列夫永远崇敬地怀念着母亲。他终生不忘母亲的形象。门捷列夫在1887年所著《水溶液比重之研究》的序言中写了这样几行意味深长而动人的话:“这部作品是作为最小的孩子纪念自己的慈母而写的。只有慈母以自己的辛勤劳动经营工厂才能使儿子长大成人,她以身作则来教育儿子并以慈爱来纠正儿子的错误!她为了使儿子献身科学,毅然离开了西伯利亚,并不惜倾其所有,竭尽全力。临终遗嘱说:‘不要欺骗自己,要辛勤地劳动,而不是花言巧语,要耐心地寻求真正的科学真理。’因为她知道,人们应该知道更多的东西,并借助于科学的帮助,不是强迫,而是自愿地去消灭成见和错误,而且可以做到:捍卫已经获得的真理,进一步发展自由,共享幸福和内心的愉快。”门捷列夫认为母亲的遗训就是神圣的信条。

母亲的离去对他打击很大,但是,他为了不辜负母亲的心愿,勤奋学习,二年级他就成了学院的优等生。

他对讲授的各门功课,学得扎实,领会深刻,还参考了各种科学文献。

教师们很快发现他具有非凡的才能。

门捷列夫的第一篇科学论著是《关于芬兰褐簾石和辉石的分析》,发表在矿物学协会的刊物上。1854年年仅20岁的门捷列夫在研究同晶现象方面完成了巨大和重要的研究工作。把一种同晶物质中的晶体浸入另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可以看出,浸入液体中的晶体又在表面上生长出由溶解了的同晶物质的原子所构成的新层。门捷列夫在师范学院实验室中培育了各种极不相同的物质的同类结晶体,而用各种天然矿物标本研究了同晶现象。他以极其浓厚的兴趣观察到同晶物质怎样由溶液中结晶而出,成为同类构造的混合结晶体。

门捷列夫在研究同晶现象时,曾努力想获得关于同晶物质的各原子中间相互联系的概念,他正确地认识到研究这些联系就是研究化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虽然,在这里提出有些过早,但是必须指出门捷列夫这部最初的科学著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这位青年科学家所注意的现象(同晶现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元素原子的相同之点。后来门捷列夫称这种同晶现象为可以自然地使各种元素分组的重要属性之一。

紧张的工作影响了门捷列夫的健康。早在1853年1月,他已患了严重的喉头出血症,大家开始担心他的生命。虽然门捷列夫被医生作为濒死的病人来看护,可是他不屈不挠的刚毅精神、坚强的意志和罕有的劳动热情,使大家都很惊讶。在附属医院里,他一天也没停止过顽强的研究工作。他所完成的科学著作获得了高度的评价。他非常珍惜沃斯科列森斯基教授在科学上的帮助和友谊,在教授的领导下,门捷列夫已进行了某些研究工作。

1855年,门捷列夫光荣地在师范学院毕业了,毕业考试成绩名列第一,荣获了金质奖章。全体参加考试的人都向沃斯科列森斯基教授和他的天才学生热烈祝贺。很多有远见的人,在昨天还是一个学生的门捷列夫身上,已明显地看出这个年轻人所具有的未来天才研究家的特点。这种看法的根据,就是门捷列夫最初的一些科学研究工作,其成果就是这位青年科学家所作的毕业论文——《论同晶现象与结晶形状及其组成的其他关系》。这篇著作曾于1856年刊登在《矿业杂志》上,并在同年出版了单行本。

青年时代

师范学院毕业以后,他很快在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里西尔耶夫学术研究会附属的敖德萨第一中学取得了教师的职位。年轻的科学家感觉到自己充满了新生力量。他怀着愉快的心情开始在大学的实验室与图书馆里加紧研究,准备题为《论比容》的硕士论文。

因为门捷列夫非常热情和紧张地工作,所以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共一个月)就完成了他的《论比容》著作。这篇著作也就是他准备用以考取硕士学位的论文。

1856年5月,门捷列夫在彼得堡参加硕士考试。这次又得到了辉煌的胜利。他在所有的考试科目中都获得了最高的评价。

门捷列夫提出了“论比容”的研究,作为他的硕士论文。国民教育部关于这件事的官方消息报道说:“9月9日,星期日下午1时,在彼得堡大学,前师范学院学生,现任敖德萨中学自然科学主任教师门捷列夫提出了自己所写的‘论比容’及其原理的论文。作者的研究论文及其最后所提出的原理得到了一致的赞同,因为比容使人有可能根据固体的体积来区别取代现象和化合现象,并指出了根据比容进行化学化合物的自然分组的途径。”

这篇报道的不知名的作者有远见地强调指出了门捷列夫的研究对于今后发现周期律有关工作的重要意义。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后来曾不止一次地强调指出他最初的研究工作对于发现周期律的意义。他说道:“要知道,同晶现象也就是各种不同的物质形成同样结晶形状的能力,是同族化学元素的一种典型属性。比容,即密度的倒数,也是一样,它正像我后来所观察到的一样,是当单质的原子量增加时,单质周期性和重复性的最鲜明例证之一。”

彼得堡大学校委会一致同意授予门捷列夫物理和化学硕士学位。

1856年10月,门捷列夫又答辩通过了第二篇论文《论含硅化合物的结构》,这是为获取讲师席位和在大学授课的资格所必须做的,在这篇论文里他利用了小时候在母亲经营的玻璃工厂中获得的知识,使制造玻璃的许多方法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857年1月,23岁的门捷列夫被批准为彼得堡大学化学教研室的副教授,开始讲授化学课程。

尽管教学和组织工作很繁忙(门捷列夫被选为系秘书),但是这位科学家仍然在大学的实验室里继续他的研究工作。他把这些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在国内外的杂志上发表。

门捷列夫的实验室设在彼得堡大学的校舍里,是两间用石头铺地并摆设有空橱柜的小房间。实验室里没有排气和通风设备,以致在试验时人不能长时间停留在屋里。这位化学家不管是冷天,还是下雨天都必须经常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至于实验室的设备则简陋的更不像样子。当时在全彼得堡都没有试管卖,甚至就连橡皮管(当时叫接管)都必须自己亲手制造。实验室的经费少得可怜。当时在化学家中间流行这样的一句俗话:“实验室越简陋,实验研究越优良。”这样的实验条件要想进行巨大的科学研究是太难了。

同类推荐
  • 汉武大帝刘彻(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武大帝刘彻(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第二年,首创年号为“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
  •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鲜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终身未婚,与父亲关系紧张,他的妹妹奥特拉·卡夫卡或许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
  • 直面人性:弗洛伊德传

    直面人性:弗洛伊德传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主要着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美国心理学家T.H.黧黑认为他与达尔文和马克思是引领20世纪西方思潮的三位先知。他的思想对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等心理学家都产生过影响。他是人性的发现者,也是精神分析的创立者,但在他一生大半的时光里,他的发现给他带来的却是漫天风雨般的攻击与辱骂;他毕生忠于爱情,但被人骂作淫棍;他忠于友谊,但他的朋友却一个个弃他而去;他是医生,但被癌症折磨得死去活来,先后动过数十次手术。《直面人性:弗洛伊德传》一书是北大哲学博士文聘元教授十年心血沉淀,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展现出了弗洛伊德才华横溢、传奇多彩的一生以及伟大的学术历程。
  •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实业家,他的一生有着不平凡经济。本书着重于张謇堪称传奇的一生,全面介绍张謇的功绩,力图使读者对张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要想征服脚下的版图,就必须先征服人心。以小说笔法,参考史料,还原一个真实有料的成吉思汗。9岁,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众叛亲离;18岁,被仇敌蔑儿乞惕部抢走妻子,兴师动众;22岁,遭到结拜兄弟札木合的忌恨,挚友变仇敌;45岁,联合各部,统一蒙古,建大蒙古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以3万兵马起家,用43年时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720多个部族。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一路狂飙突进,出生入死,传奇不灭,征服不止。成吉思汗,一个用力量谱写历史的征服者。
热门推荐
  • 秦时明月之月伤

    秦时明月之月伤

    大大方方刚刚好不过也遇见,幸福刚刚把v,有一个v宝宝放v非常从vv变化加快结构
  • 《凤凰劫:浴火皇后》

    《凤凰劫:浴火皇后》

    风华绝代,举世无双,她是能让皇帝倾城十座的乱世传奇。面对举国废后,她淡然一笑,以一碗汤药了结余生。萍水相逢,侠骨之交,她是能让教主多番劫狱的青楼花魁。面对丑颜陋面,她苦涩一笑,以一张假面涅槃重生。惊才绝艳,柔情万千,她是能让君王倾心相待的一代红颜。面对重重考验,她自信一笑,以一颗玲珑剔透心换得真情。***悬崖上,她白衣胜雪,他黑衣如墨。“如果当初没有那场战争,我们不会相识,我不会恨你,你不会爱我,我们之间也不会有这么许多的爱恨纠缠,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一个人一旦入了你的眼,进了你的心,心中有她,便处处是她。我现在可是连后悔都来不及了。”
  • 意外邂逅哈哈

    意外邂逅哈哈

    意外邂逅,只因一句玩笑话,留着披肩发、身高184的痞帅杨宸,向身高只有158、自卑胆小的学霸郑薇儿展开了强大攻势。所有人都不看好她俩,包括郑薇儿自己。两人历经了种种爱恨情仇,最终敌不过误会和家世的界限,直到曲终人算,杨宸才明白他再也找不回薇儿了,再见,还会再见吗……
  • 腹黑帝君宠妻无度

    腹黑帝君宠妻无度

    作品简介作品信息她,杀手之王,却遭爱人背叛,最终命丧黄泉。一朝穿越,她发誓不再爱上任何人。他冷酷无情,生人勿近,却偏偏对她死缠烂打。当她遇上他,是否会产生爱情的火花?
  • 关于我转生成苦力怕娘这件事

    关于我转生成苦力怕娘这件事

    “玩我的世界被电脑炸死,还有比这更奇葩的穿越方式吗?”-by苦力怕娘。穿越无限流。已确定世界:mc,刀剑,火影,传说之下。注,此世界不分时间,中期可能会加入其它世界。
  • 口袋妖怪之青炎传奇

    口袋妖怪之青炎传奇

    孤独天才少年自创机器穿越,失忆后肩负使命。亲情,友情,爱情;严肃,搞怪,虐心,欢迎光临
  • 傲生装与你

    傲生装与你

    在这世界,没有什么是你不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改变的,...如果有,嗯...对。我,相信你可以的
  • 斗罗大魔头

    斗罗大魔头

    穿越斗罗大陆,觉醒神秘武魂,从此,常想所向披靡,吊打各路天才,笑傲斗罗!唐三:“常想,你抢我机缘,夺我小舞,我和你不共戴天。”某个被打败的天才:“他是魂师之耻,人渣败类。”常想:我是个好人............吧
  • 鬼契之门

    鬼契之门

    你们有裸睡的习惯吗?如果有,请一定关好家里的个扇窗户,即使你住在22楼,也许人不会进来,但是有的东西可以。今天,我给大家慢慢道来这个故事…
  • 赖个神医做相公

    赖个神医做相公

    没死透,她从坟里爬出来,为了能够活命,拖着病弱的残躯一路乞讨打探玉栏山想找到玉栏神仙救命,体力不支半路昏迷被正好路过的玉栏神医夏云开捡回来了玉栏山救活了并治好了病。可是她喜欢上了夏云开给的温暖迷迷恋着不想离开,想夏云开的仆人福伯的唆使下开始了爆笑又温馨的漫漫追夫路………绿衣:“主人,你娶我可好!”夏云开:“不好。”绿衣:“为什么?”夏云开:“你太小了。”绿衣:“绿衣哪里小了?”夏云开:“哪里都小。”夏云开:“主人,你难道喜欢的是比你大的性感姐姐,比如怡红院………”夏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