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54400000002

第2章 敲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

世间万物皆由分子、原子组成,这一点人们已经确信无疑。那么,原子有没有内部结构呢?这是人们一直非常关注的课题。假若存在内部结构,又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这正是本部分要回答的问题。

为了打开原子世界这扇大门,人们走过了漫长的路程。直至1897年J.J.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原子世界坚固的大门才最终被敲开。从此,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揭开了新的篇章。

电子的发现

电子,如今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它是百余年前,人们认识自然界粒子大家族中第一个成员。电子的发现,可不是一种容易的事情,这是众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电子发现的前前后后

百余年以前,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1791—1867年),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于1833年总结出了闻名于世的法拉第电解定律,这条规律是“电荷具有不连续性”最早的有力证据。定律中明确指出:在电解过程中,电极上析出或溶解掉的物质的重量与通过电极的电量是成正比的,而与通电的电压高低、电极面积的大小以及电解液的导电性能没有关系;通过的电量不同,析出物质的多少也不一样;若通过的电量相同,则析出的不同电解物质之间,存在着一种确定的当量关系。由此,人们可以推得:一摩尔[摩尔表示一个系统物质的量,这个系统中所包含的粒子个数与0.012千克碳-12(12C)的原子数目相同]任何原子的单价离子所带有的电量是完全相同的。为了纪念法拉第为此做出的贡献,便以他的名字(Faraday)第一个字母F表示这个电量数值,称为法拉第常数,大小为9.648456×104,单位是库仑/摩尔(C/mol)。

意大利著名的化学家阿伏伽德罗(1776—1856年)曾提出一个假说(后来被人们称为阿伏伽德罗定律),内容是这样的:一摩尔任何物质包含有6.022045×1023个微粒,这就是有名的阿伏伽德罗常数,用符号NA表示。

一摩尔单价离子所带的电量数是确定的,而一摩尔物质包含粒子的数目也已知道,于是,人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电荷一定存在着最小单元,当时称这种基本电荷为“电的原子”。

爱尔兰物理学家斯通尼在1874年提出用字母e表示法拉第常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值,即e=F/NA。他还明确指出,原子所带电荷的数值应为一个基本电荷的整数倍,并用单词“electro”来命名电荷的最小单位,译为“电子”,意思表示为电荷的“量子”。

另外,19世纪的中叶,人们对于气体放电现象的研究正值热潮。在当时,实验设备已相当完善,只是测量仪器的真空度还比较低,严重制约着实验的精确程度。正当这节骨眼上,德国一位名叫盖斯勒(1814—1879年)的吹玻璃泡的工人,他根据托里拆利真空原理,制造出了水银真空泵。利用这种装置,人们可以获得比较高的真空。1879年,克鲁克斯(1832—1919年)制造了真空度可达0.1帕斯卡的放电管。这样,为气体放电现象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838—1896年间,通过对阴极射线(从阴级发射出的一种直线前进的射线,它撞击玻璃壁上能够发出荧光)的观测与研究,人们总结出气体放电过程中一些非常重要的规律:

(1)从阴极发射出的射线,在没有加入外场的情况下,射线行进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沿直线进行。

(2)假若在射线前进的方向上放置一个小小的障碍物,比如一个小五角星。那么,在障碍物后面,便会出现清晰可见的小五角星的影子。

(3)当把实验仪器置于外电场或外磁场中时,发现射线行进的方向会发生偏转。由射线在外场中的偏转情况,便可断定阴极射线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带有负电荷的微粒组成的“粒子流”。

英国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J.J.汤姆逊(1856—1940年)通过实验,对组成阴极射线粒子的性质进行了具体测量。一个粒子所带的电荷(q)与它的质量(m)之比(q/m),称为这个粒子的荷质比,荷质比是表示每个粒子特征的物理量。每一种粒子的q/m都有确定的值,不同的粒子,这个比值不一样。这一点如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指纹一样,不同的人,他们的指纹彼此不一样。

1897年4月30日,J.J.汤姆逊将阴极射线粒子荷质比e/m(e表示组成阴极射线粒子所带的电荷)的测定结果,在英国皇家学院星期五的晚会上,以《阴极射线》为题做了专题报告,将他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

组成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一经测定,便标志着这种粒子已被发现。汤姆逊把这种带有负电荷的粒子称为“微粒”,后来,人们把这种“微粒”称为“电子”。这就是当今世人所熟悉的、人类认识最早的基本粒子。

J.J.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他断定物质内部存在着比分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这一重大发现,大出人们意料之外,在科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因为当时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仍坚持电荷连续分布的观念,对于这种新概念的提出还难以接受。为了表彰J.J.汤姆逊在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190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他。

给电子“画脸谱”

电子的发现,引起世人的好奇。这个小小的客人,对于人们来说还异常陌生。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粒子呢?它带有多少负电荷?它有多重?……一连串的问题很自然地摆在人们的面前。为了让世人认清这个不速之客的庐山真面目,有必要给这个小粒子画个像。于是,人们便对电子的一些基本属性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1)电子荷质比的测定

J.J.汤姆逊于1897年运用横向双聚焦补偿法对电子的荷质比(e/m)进行了精确地测量。实验所用的装置如图2-3所示。实验方法和原理简单介绍如下:

从阴极C发射出的射线,经过狭缝A、B之后,便形成一窄束,穿过D、F之间的空间,到达右端带有标尺的荧光屏上。D与F是两片平行放置的金属薄板,两板之间的空间可以加入电场,也可以加入磁场。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开始时,不加任何外场,这时射线从D、F之间穿过时,如入无人之地,径直打到荧光屏的O点位置;然后,加入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射线经过两块金属板之间时,运动方向发生了偏转,打在荧光屏的位置由O点转到了P点。从射线偏离的方向可以判定,阴极射线带有负电荷。第三步,再把磁场加入D和F之间的空间,让磁场的方向与纸面垂直,并指向外侧。实验开始时,磁场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射线同时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和磁场力的作用。这两种作用力的方向刚好相反,使得射线打在荧光屏的位置从P点又偏向O点的位置。增加磁场的强度,使射线束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刚好回到O点,意味着阴极射线受到的电场作用与磁场作用刚好抵消,射线可以径直行进。由于射线经过场区时,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和磁场力的方向都与粒子行进的方向垂直,它们对带电粒子作用效果刚好相反,这便是“横向双聚焦补偿法”名称的由来。

若把电场力去掉,这时粒子经过场区时仅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这个力便提供了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只要测量出圆轨道的半径,加上已知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便很容易计算出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e/m。

在J.J.汤姆逊研究工作之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教授休斯脱,于1890年曾研究过氢气放电管中阴极射线的偏转问题,并且准确地计算出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其数值为氢离子的荷质比1000多倍,同时还计算出粒子的质量不到氢原子质量的千分之一。休斯脱由于受到原子是构成物质最小单元思想的束缚,不敢相信自然界中还存在比原子更小的粒子。因此,他对自己的研究结果持怀疑的态度,不敢向世人公布自己的测量成果。为了能自圆其说,休斯脱假定这种粒子的大小应当与原子相当,而带的电荷要比氢原子多。

更值得一提的是,与J.J.汤姆逊发现电子的同一年,法国学者考夫曼(1871—1947年)也做了同样的实验研究。他测定的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e/m的数值,比J.J.汤姆逊的实验结果更加精确,与目前使用的数值仅差1%。然而,考夫曼对自己的测量结果却大惑不解。因此,他没有勇气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原因是他不相信阴极射线是由“粒子流”组成的观点。直到1901年,考夫曼才把实验结果发表出来,可早已晚了三秋,令世人遗憾。更惋惜的是,在实验中他还发现e/m的大小与射线运动的速度有关,随着速度的增加反而减小。这一实验结果,运用后来建立的相对论有关知识能够得到很好地说明。

这些人正如恩格斯(1820—1895年)所描述的那样,当真理碰到鼻子尖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的人。在科学发展史上,这类事情是屡见不鲜的。今天,回顾这些往事,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J.J.汤姆逊与这些人不同,他敢于正视现实,大胆地承认自然界中存在着比原子、分子小得多的粒子。J.J.汤姆逊被后人誉为“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这不仅仅在于他能够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敢于同传统的观念决裂,第一个勇敢地承认电子的存在,为人类迈入原子世界,起了铺路石的作用。这正是J.J.汤姆逊超出同时代其他学者的可贵之处。

(2)密立根油滴实验

关于电子所带电荷的测量,是近代物理实验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密立根油滴实验,它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1868—1953年)完成的。

实验装置参看图2-5。在一个密闭的容器C内,装有两块用黄铜制作的圆形板M与N,直径是22厘米,两板平行放置,相距16毫米。M板的中央开有一个圆孔,油滴从小孔滴入。M、N与高压电源相接。R是一个微形喷雾器,产生所需的油滴。P是射线源,由它发出的射线直接照射油滴,使油滴带电或改变油滴所带的电量。S是一个弧光灯,发出的强光照射到油滴上,用以提高油滴的亮度,便于观察。容器的侧面装有一台高倍聚焦望远镜(图中未画出),用来观察油滴的运动情况。

现有一个油滴悬浮在圆板M与N之间,它同时受到重力和空气浮力的作用。由于重力大于浮力,油滴向下加速运动。它还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阻力的大小与油滴下落的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也越大。当油滴下落的速度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油滴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刚好与向上的浮力和阻力作用之和相等,这时油滴将匀速下落。

然后,用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照射油滴,给油滴带电,假定油滴带有负电荷;与此同时,接通高压电源。这时,带电油滴受到一个向下的电场力作用。电场力的出现,破坏了油滴所处的平衡状态,开始向下加速运动。随着油滴运动速度加快,空气阻力进一步变大,使油滴会出现新的平衡情况,再次匀速下落。

在这观测过程中,只要精确测量出油滴两次匀速下落时的速度大小,运用平衡状态时的各已知条件,便可计算出油滴所带的电荷数。

为了探求油滴的带电规律,密立根进行了大量的观测。从收集的数据中,他惊奇地发现,各种情况下,油滴所带电量总是某一个最小电量的整数倍。若用字母e表示这个最小电量,那么,每一次油滴所带的电量q可以表示为q=ne,其中n是正整数,取值为n=1、2、3、……。经过反复计算,得到最小电量e的数值为e=478×10-10,当时使用的单位是“静电系”单位。电量的这个最小数值也就是油滴中每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称为“电子电量”。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密立根测定的“电子电量的数值”是相当精确的。自1916年以来,长达10余年中,国际上一直沿用这一结果,并作为国际标准。随着科学的发展,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到了1929年,才发现这个数值存在着1%的偏差,其原因主要来自对空气粘滞性测量出现一定的误差造成的。

当今人们公认的电子电量的数值为:

e=4.803242×10-10静电系单位(e.s.u)。国际单位制中,电子电量的数值为:

e=1.60219×10-19库仑(C)

这个测定的数值,精确度可以达到3×10-6。

密立根从事油滴实验的研究,自1906年至1913年,长达7年之久。他观测了数百个液滴,工作异常艰辛,但他一丝不苟。有一次,为了能够准确测量油滴的带电数值,竟连续工作达30个小时不吃不喝。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如愿以偿,他精确地完成了测量工作,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密立根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一直传为佳话,令世人敬佩。

密立根油滴实验在近代物理实验中,占有光辉的一页。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规律,轰动了整个科学界,密立根也因此而闻名于世。这就是:任何一个物体所带的电量不是任意的,只能是电子电量的整数倍。电子电量e称为“电的量子”。由此表明,物体所带的电量不是连续分布的,而只能取一些分立的数值,即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的取值为e、2e、3e……。电荷的这种特性称为电荷的“量子化”(Quantize),这种概念与传统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在当时,众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坚持着电荷连续性的观念,使他们接受电荷量子化这一全新的概念是困难的。

如今,大量事实已充分证明,对于微观客体,像电子、原子、分子等,量子化是它们共有特性。除了电荷之外,后面我们还要谈到微观粒子具有的能量、角动量等也同样具有这种性质。可以说,“量子化”是微观世界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宏观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由此也可以看出微观世界的奇妙之处。

鉴于密立根对基本电荷的测量和光电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为人类做出了杰出贡献,因而荣获了192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3)电子的质量

电子的荷质比和电子所带的电量已通过实验精确测出,电子的质量便很容易计算出来。目前,电子质量公认的数值为

me=9.109534×10-31千克

利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测定质子的荷质比e/mp。mp表示质子的质量。并由e/mp与e/mp,可求得质子的质量与电子质量的比为:

mp/me=1836.15152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正是这个常数,决定了原子的基本特征,为人们研究原子的结构、性质及其运动状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另外,由电子的质量和比值mp/me,可以得到质子的质量是:

mp=1.6726485×10-27千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久未相见

    久未相见

    他和她,说好在一起。他说,等我两年她说,好的她说,我们分手吧他说,好的1、谢希是典型的金牛座2、安彦明是典型的巨蟹座3、有些经典句子是引用的,本人很喜欢,非原创,特此声明4、本故事也不是纯属于虚构,如有雷同,你就是谢希和安彦明5、龟速更新,实在没空,等空了一定更6、上面的flag就当我放p7、文笔丑勿怪,毕竟只念了9年义务制教育,如果你要喷,我不识字8、希望看文的你不是谢希,不是安彦明,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祝福9、看到第八条有人会说是BE,嗯…我不确定10、十全十美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健康成长的力量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健康成长的力量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 灵幻驱魔人

    灵幻驱魔人

    三教九流,妖魔鬼怪,布衣神算,十人九骗,炫丽的手段,简单的结束,现在社会杜绝封建迷信,事实上该有的还是会有,该存在的仍会存在!
  • 修真灵铠

    修真灵铠

    两位穿越者,持有科技和修真两大系统。在另一个世界进行科技和修真之间的较量。本文主要讲的是修真系统持有者在异界成长的故事
  • 校内的灵异生活

    校内的灵异生活

    我初中毕业后,老爸花费了大把的钞票后终于如他所愿的把我送进了一所据说人才出口率极高的高中,本以为自己的不寻常会让自己注定一个人凄凉的度过几年高中生活,然后再开始自己的抓鬼大业。。。但没想到会遇上老黄这种胳膊真的比我大腿还粗的极品型人才,后又与让我麻木不仁的魁首结伙,最后还有杀手,本来好好的打算做一个游侠的,现在只好硬挤成抓鬼团队了。。。
  • 太平兩同書

    太平兩同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兽鼎乾雄

    兽鼎乾雄

    兽王归,鼎足天地;兽王怒,震撼乾上;兽王武,轮回称雄!
  • 力撼古今

    力撼古今

    力者,可撼动天地!气者,可撼动古今!少年,一步步走向九天力神!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新书至尊裙180455240
  • 梦萦生

    梦萦生

    有些戏剧性的情节,却也平淡生活。经过几个梦以后,花轻梦有了疑惑:梦境与现实,是梦指引现实,还是现实影响着梦……而引起这些梦的又是什么?
  • 门当户对之临时合租

    门当户对之临时合租

    “没追上你之前照顾你是我分内之事,所以我会一直对你好直到追到你为止。”某男霸气宣言。某女不服:“你的意思是追到我之后就不管不顾吗?”“追到你之后,我还要照顾我们的家,照顾我们的孩子。而这之前,我只要照顾你就好。”某男悠悠解释道。某女“……”当失恋空窗期的神经漫画家遇上不会谈恋爱的霸道总裁,结果是被吃掉呢还是被吃掉呢……没有豪门恩怨的阻碍,也没有小三夺位的设计,有的只是一场门当户对的恋爱——世间其实没那么多磨难的爱情,只要我抬头看见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