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01200000003

第3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3)

2.渐进分习法。像A-B-AB-C-ABC……那样的次序学习。

3.反复分习法。是照A-AB-ABC……那样的次序学习。

据调查分析,关于全习法和分习法相对价值的研究和争论,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那时,标准的联结主义的方法就是“零碎的”部分学习法,即所谓“原子论的方法”;而格式塔学习说则主张从所能理解的最大单位开始,可以学习得更快、更好,直到1957年,西蒙斯也作出“全习法”有理的论断。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习的迁移。也就是鼓励学习者寻求他面临的问题和学习情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共同因素。

那么全习法和分习法究竟哪一种较为有效?这要根据学习者的心向、智慧、接受能力以及学习材料的性质、难易等条件来考虑其优缺点:

(1)智能发展水平较高者,用全习法有利。

(2)学习时间,初期用分习法有利,学习进展后用全习法为佳;安排分散的练习,以全习法有利。

(3)学习材料连贯而富有意义,亦以全习法为佳;而材料较长而复杂,则用分习法方便。

(4)富有故事性的文艺书籍宜用全习法;而逻辑性较强的或偏于议论方面的政治书籍,分习法易于理解。

综上所述,全习法能了解全面,逐段学印象深;渐进学有助于分析、消化,反复分析有利于记忆背诵。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全习中应用分习;分习中也应有全习,把两者结合使用较为适宜。即先整体学习,后部分学习,最后,再整个学习,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走。所以有人又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综合学习法。

(三)现代化电教学习法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随之出现的现代化电教学习法也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方法,它是指凭借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如录音机、录像、电影、电视、电脑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与电化教学相对应的。在语言实验中的学习就是运用电教化学习法的一种形式。这种学习法,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因为这种学习法凭借的手段不只是人的感官,而且还有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

电教化学习法主要用于语言、音乐、史地等学科的学习。它的优点有:

1.可以帮助真实而准确地获取信息、贮存信息。比如录音可以把某个人的讲话、讲课一字不漏地录下来。

2.有利于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学习。学习较慢的人可以利用这些现代手段来反复地学习,不懂的地方可以倒回来重听重看。

3.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扩大感性认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过去的历史我们没有经历过,外国的名胜我们没有游览过,但我们通过录像或电影就可以获得生动的信息。宏观世界如宇宙,微观世界如细胞、微生物、原子,我们都不能直接看到,但我们凭借录像、电影等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从而使我们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知识有一个真正的理解。

教会学生学习的秘诀

(一)正确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一种准备,更是一种好的习惯,它能为学生上课创造有利的心理状态。预习既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了确保良好的预习效果,使预习有方向、有目标,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教师要对预习进行方法指导。具体做法如下:

1.详细系统地列出预习提纲。

根据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在学生容易产生疑问的关键处设问置疑,精心设计好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这样能起到导读导思的作用。

2.找出文章的要点,做好笔记。

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把课本上的一些要点,关键内容划出来,将难点记录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参与教学活动。

3.找出新旧知识的交叉点、联系点。

教学生在预习新课的过程中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概念、原理,并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教会学生听的技巧

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教的外因,只有在学生学的内因的积极作用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

1.教会学生听思路。

专心听讲不是录音机,在听课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积极的思考问题,把握教师是怎样讲解基本原理或知识点的,是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切忌不动脑筋,囫囵吞枣。学生要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同时扮演“思者”、“问者”、“论者”的角色。

2.教会学生记笔记。

笔记记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教师的讲课提纲、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记教师对课本知识的论证以及重要问题的素材,以及教师添加的知识点。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1)教学生会听关键语。诸如首要、前提、基础、核心、主要、主导等。(2)教学生会听重音。教师在讲到关键处时都会使用重音,以便引起学生注意。(3)教学生会听重复句。让学生知道,教师对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往往要重复讲并放慢语速,以便于学生记录。记好课堂笔记有助于学生课后巩固和考试复习,并能节约大量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在解决难题中教会学生思考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知识的积累主要是一个不断置疑而后解开疑问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解疑不是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教会学生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唤起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回忆,给学生创造获取新知识的条件。识记性问题可由教师直接回答,理解性问题则引导、启发学生回答;运用性问题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集思广益,最终求得问题的解决。教师在解疑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做到“善思”“会思”。

1.要明确思考的目标,确定思考的主题。

在教材每课都有一些小板块,如,“节题”、“框题”、“思考与练习”和“本章小结”,这些都是明显的思标,学生一目了然,教师每设计一个思维训练环节,都要先“亮标”,这样可使学生少走弯路,使“导”与“思”双边活动配合默契,以提高思考节奏。

2.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真正高效率的思维方式必须以巩固旧知识、增强新知识为目的,为此要引导学生“会思”,必须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思维。例如,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变换角度侧向思维,打破常规反向思维等。还可以结合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帮助激活学生思维。分散思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兴趣,培养能力,提高质量。

3.掌控好学生思路发展的方向。

在学习中,当学生的思维发展达到关键处时,要让学生明确文章作者的思路和教师的思路,通过教师的调控使之形成“导”与“思”的和谐共振,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学会思维,增强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哲学家波普尔的观点:“问题可以激发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人的知识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人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应由以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发问为主。教师有目的的设疑问难,一是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思考的方向;二是为学生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以此引导,让学生学会“问”。

1.勤问。

首先要创设提问的环境,这就需要教学民主,营造师生间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师生心理相容,平等自由,学生才敢于大胆质疑,参与教学。再就是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克服一切障碍,才会勤奋努力。教师可采用激情法,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可采用启趣法,促使学生因好奇而去探索趣味事物的根源;可采用演示法,引导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奥妙而去推理其原因所在;也可采用故错法,让学生在一笑之后反思其谬误所在。其次就是教学中要留有余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己设问、思考、探索答案,让学生尝试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成功感,学生自然就会“勤问”起来。

2.善问。

要让学生“善问”,且问得有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问”要讲究质量,“问”要有启发性,多问些“问什么”,先易后难,循循善诱。古语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以说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分解法、联系对比法、归类质疑法等尝试提问,不断强化,就会掌握问得技巧,问的也就有质量了。

(五)通过一定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们所说的练习,就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知识,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手段和途径。但练要注重效率,而不是搞题海战术,教师可通过各种典型范例的演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练习有以下几种方法:

1.各种题型兼顾,多角度地练习。

首先,对于知识的概念和原理,仅仅提出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不够的,要注意知识点从不同角度的分散。比如在讲解局部放大图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运用比例的概念,分析局部放大图的比例具体是指什么比什么?由此可推出局部放大图的比例种类可以是缩小比例,也可以是放大比例,也可能是原值比例。其次,变换多种角度,以培养学生能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比如《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尺寸标注规定要求较多,对学生来讲是一大难点。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国标中有关规定,练习题型可采用填空题、选择题、改错题,或画出三视图,让学生自行标注尺寸。在练习过程中,启发学生自己找出错因,强化记忆国标有关规定,从而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2.难简配合,有梯度地练习。

因为学生的具体情况参差不齐,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具体步骤:

(1)基础知识的训练。对于需要识记的知识点,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识记能力,巩固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使学生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启发式训练。要指导学生高效率地练习,教师可先做出练习示范给学生以启示。让学生有“法”可循,有“法”可依,以免无从下手。

(3)自我评价式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已掌握了基本解题方法,教师可有意识地分层次让学生自练,并进行自我评价,此时学生的“练”就达到了一种新境界——会练、善练、愿练。

现代的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升学,而是为了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学生只有学会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学业成绩才会迅速提高,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必教”的境界。

怎样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的知觉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社会、观察自然、观察实验等来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科学思维活动的“加工”,来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当然,也可以先理解科学的结论,然后通过观察来验证这些结论。

观察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在实验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得较为具体形象。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自然科学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中产生的。”作为学生,要想继承这些自然科学的成果,要想真正学会它,同样要通过大量的实验观察,通过精心的实验,高效地重复前人所进行的通向成功的类似观察,再经过思考,可以迅速地得出结论。因此,实验观察在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人大致统计了一下:中学物理的演示实验有253个,学生动手的实验有49个;化学共有演示实验194个,学生实验35个。理化实验总计有531个之多。

为什么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教学大纲要求中,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操作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呢?为什么老师把演示实验是否做成功作为上课成败的关键呢?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机会,以便有可能开展正常的学习活动。

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许多结论,就是在这些实验观察后,通过思考而诞生的。同样,在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和美术等学科的学习中,也离不开观察,都需要自觉地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才能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否则,思维活动将会变成无源之水而枯竭。老舍说:“尽管他生活在工厂里、农村里,身边有许多令人激动的新人新事,可是他没有仔细观察,人与事都从他身边溜走了,因此,到提笔时,他就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了。”一个学生在什么时候写作文最顺手呢?一般是在认真观察了社会或自然之后。

不过从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观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这涉及到学生在观察能力上的差异。例如,化学老师拿起盛着硫酸的试剂瓶,把瓶盖取下,放在桌上,然后,往试管中倒硫酸溶液,倒完后,又盖好瓶盖。整个操作过程在全体学生的观察下静悄悄地进行着。这时老师突然提出两个问题:①刚才倒硫酸时,试剂瓶的标签朝着什么方向?对不对?为什么?②瓶盖是怎么放的?对不对?为什么?

对这两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回答大致有三种:第一种,要求老师再重新操作一遍,因为事先不知道老师要提问,所以没注意观察。第二种,观察到了老师倒硫酸溶液时,试剂瓶的标签朝下,没有对着手心,瓶盖也没有倒放,但由于实验知识没学好,所以不知道对不对。第三种,不仅观察到了老师的整个操作细节,而且正确地指出了老师操作中的错误和害处。可见,对同一个实验,由于观察能力的不同,效果大不一样。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本书面向中小学教师,通俗易懂的介绍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重点讲述了语音规范、文字规范、语汇语法规范、标点符号等内容。
  • 农村食品与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农村食品与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农业环境受到污染、农产品的卫生达不到安全标准。生产安全的农产品,保障人类的身体健康,维护生态的平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安全农产品主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它们有各自的标准和一定区别。
  •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指南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指南

    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工作,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校长是学校的“校魂”,一所学校办得如何,是否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校长的正确领导。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热门推荐
  • 请拿穿越练练手

    请拿穿越练练手

    天开眼,赐他重生,抹去记忆,却又要求他为冤死的本我复仇。目标太遥远,他得在多个人物上穿越,改变别人命运同时,拼出与自己有关的记忆和阴谋,并借力这些人,为回不去的本我逆天改命。穿越很辛苦,身份不知、能力不知、亲朋不知、住址不知,刚出场的时候还身无寸缕,只给他十三秒摆脱困境……李十三,你搞得定么?
  • 命运齿轮:给别人可惜了

    命运齿轮:给别人可惜了

    “素素想要我吗?”低沉沙略带沙哑的声音轻声呢喃的问道她听到后,点了点头,她想要时时刻刻的待在他身边。“那素素爱我吗?”他深邃闪亮的双眸与她对视。“爱”坚定的回答“有多爱,又会爱多久”他又轻声问道,双眼闪烁出凌厉的光芒。“西宸要多少爱,我就能给你多少爱。西宸要我爱多久,我就会爱多久,只要你要,我就能给你,也只给你”女子认真的说道,那双眼睛里面盛满了光芒。听到这样的回答,他的心开始剧烈的颤抖。连他自己都控制不住。那就一直都这样来爱我吧!用你的一生来证明给我看。多少年后,老槐树下的摇椅上。白发老爷爷轻轻抚摸着睡着老奶奶的白发说道:“谢谢你一直这么爱我,不曾变过。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 醉仙葫

    醉仙葫

    小道士青阳从小被江湖奇人松鹤老道收养,跟着师父浪迹江湖,后师徒二人被仙师逼迫进入密地探宝,无意中激发师门宝物醉仙葫,师父冒死为徒儿盗取开脉丹与长生诀,青阳从此踏上修仙道路!凡人流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我有一个光暗圆环

    我有一个光暗圆环

    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在一次被人丢到深山里面的时候,在一座山上意外捡到一个一半白色一半黑色的圆环,还意外……
  • 万道不灭战神

    万道不灭战神

    少年不败,热血如歌! 人道: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命比纸薄,应有不屈之心。身负血海深仇,一朝逆天崛起。 纵横万道诸天,唯我不灭战神! 我叫洛尘,诵我真名者,仙魔俯首,鬼神辟易!
  • 武道至尊

    武道至尊

    废柴少年,无丝毫修武之材。一代战神在他身上重生,从此天地大变!群雄俯首,众神称臣!武道至尊,君临天下!
  • 吾乃帝狱君主

    吾乃帝狱君主

    【第一编辑组!霸道冷傲!心狠手辣!残暴藐视!唯我独尊爽文!】吾;帝狱君主!帝狱邪朝君上!当镇压世间一切敌!
  • 无悔年华

    无悔年华

    一张纸条送到沐颂的桌子上,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我喜欢你,你呢。沐颂眼睛带笑的转过头,望着那个男子,写下了喜欢二字。“确定删除这位好友吗?”看着手机弹出来的小窗口,看了许久,沐颂点下“确定”二字。世界上的情,并不是最开始我们想的那样,正如沐颂和李羽阳。
  • 妖尾之木龙

    妖尾之木龙

    穿越到妖精的尾巴世界,觉醒能力系中木系魔法。木遁—树界降临??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