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05500000007

第7章 知人善任,推贤任能

狄仁杰一生都在不断地选拔人才,朝廷中很多有廉政爱民之称的好官都是他举荐的。

狄仁杰之所以能尽心尽力地举荐人才,除了他自己的才德,还受另一个人的影响,他就是和狄仁杰同为宰相的娄师德。但是狄仁杰对娄师德表现得很傲慢,因为他认为娄师德是个没有大才的人,却占据高位,他很为有才德的人抱不平。其实,狄仁杰当宰相之前,是娄师德让武则天知晓狄仁杰的才华的,他建议武则天对狄仁杰应委以大任,这也坚定了武则天召回狄仁杰任为宰相的信心。但是狄仁杰对此事却一无所知,他认为娄师德不过是个普通武将,而且表现也很无能,根本不像是一个有将相之才的人物,认为他不该担任要职,想将其调到外地。后来娄师德过世了,有一次,武则天与狄仁杰商讨完国家大事后,让狄仁杰与她去御花园走走,在路上,武则天问狄仁杰:“你认为师德是否是贤德之人?”狄仁杰说:“他是一个很忠于职守的武将,是否贤德我就不知道了。”武则天又问:“那么师德是否知人善任呢?”狄仁杰说:“我们曾经一起共事,据我所知他并未有此能力。”武则天笑着说:“但是,朕用卿却是师德推荐的,由此看来他有这个能力。”狄仁杰有些疑惑,武则天看了出来,她叫人去拿以前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章给狄仁杰。狄仁杰接过奏章后,看到上面都是写有赞叹狄仁杰如何有德才,并请陛下考虑委以重任之言辞。狄仁杰看后十分惭愧,叹息道:“没想到娄公有如此盛德,平日里我瞧不起他,只是觉得他不中用就想让他给贤才让位。如此看来我真的是气量太小了,真的是太不及师德。”经过此事后,狄仁杰便消除了芥蒂,更加努力地物色人才,向武则天推荐。

后人认为,最能体现狄仁杰知人善任这一美质,应该是狄仁杰为官的后期,即他年迈之后。在狄仁杰年迈之时,武则天曾让他举荐一名将相之才,狄仁杰向她推举了荆州长史张柬之。他说:“您要的如果是风雅有才学的人才,那么李峤与苏味道便是合适的人选。如果是治国的贤才,那么张柬之便是合适的人选,他沉厚有谋,虽然年老但能断大事,唯陛下急用之。”这位张柬之便是继狄仁杰之后唐代著名的宰相。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襄阳)人。少补太学生,涉猎经史,尤好《三礼》,国子祭酒令狐甚重之。进士擢第之后,他累补为青城丞,历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狄仁杰举荐他时,其正出任为荆州长史,于是武则天将其升为洛州司马。但是狄仁杰告知武则天他所举荐的是治国的宰相而非司马,由于狄仁杰的大力举荐,张柬之被武则天任命为秋官侍郎。又过了一个时期,经过武则天的考察,发现张柬之的确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于是将其升任为宰相。

《东飞伯劳歌》是张柬之写的一首诗——“青田白鹤丹山凤,婺女姮娥两相送。谁家绝世绮帐前,艳粉芳脂映宝钿。窈窕玉堂褰翠幕,参差绣户悬珠箔。绝世三五爱红妆,冶袖长裾兰麝香。春去花枝俄易改,可叹年光不相待。”表达了他对时间易逝的感叹,也表明了他虽然年岁已高,仍然存有为国效力的志向。

张柬之沉稳有谋,果断敢行。此时虽然年已八十有余,但复唐雄心一直存留于心。原来其在早年任合州刺史时,便与荆州长史杨元琰相互有约:“他日你我得志,当彼此相助,同图匡复。”当张柬之入朝为相时,立即推荐杨元琰为羽林军将军,让他控制京城军权,以备李唐江山情况危急之时任用。在武则天生病甚笃、神智趋向不清之时,他的两位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成了危害李唐政权的罪魁祸首。张昌宗、张易之平时依仗武则天的宠爱肆意妄为,因此树敌甚多,他们怕武则天去世之后,自己无法图存,所以暗蓄异谋,想夺取天下。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不作出果断的决定,肯定会天下大乱。这样一来,当时士大夫匡复李唐江山的理想就更加难以实现了。在这个危机时刻,宰相张柬之决定用强硬手段让天下恢复李姓。从现在来看,当时必须用这种发动政变的手段才能扭转当时的混乱局面,因此这个政变是正义的,并不是简单的统治集团内部夺权的斗争。

张柬之与诸位大臣密谋商讨此事,在诸事安排妥当之后,张柬之率领亲信军队,直入玄武门,并派人强行从东宫找来胆怯疑惧的太子李显,让他随众人一起进入内殿之中。他们行动迅速,让他们的敌人张昌宗、张易之措手不及。当张柬之的军队奔向皇宫时,张氏兄弟正在皇宫中饮酒作乐,等下人听到外面有动静、告知他们情况的时候,张柬之等人已经快到武则天的寝宫了。当他们匆匆忙忙从武则天的寝宫中跑出来想打探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时,正巧被张柬之等人碰上。应该说他们的生命是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张柬之当下就决定将此二人就地处斩,斩了二人之后,张柬之等人带着二人的首级直奔武则天的寝宫。在长生殿寝宫门口的侍卫环立拒进,张柬之见到这种情况,现金刚怒目相,大喝一声“退下”,并且大声说:“尔等不知道李唐江山要匡复了吗?”长生殿前的侍卫看到这种情况非常识时务,将张柬之等人放行,张柬之等人便大踏步走进了武则天的卧室。

武则天听到外面如此骚乱,知道已经出了大事,而且久久不见张氏兄弟,料想必定已有不测发生。正当她心中忐忑不安之时,张柬之一干人已经走到了她的面前。此时身染重病的她竭力支撑起身子,厉声问道:“哪个人敢如此大胆?”张柬之命令亲信的兵卒后退,自己带着太子跪倒在武则天的床前,张柬之慷慨激昂地说:“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杀这两位逆臣贼子,因为怕节外生枝,所以不敢预闻,而今我们已经处决了这两位逆臣……”

武则天听后明白了一切事情,知道今天自己很有可能会失去以往的势力,但是她不甘心,她的反应很强烈,表现得很强硬,她对太子怒目而吼:“你果真如此大胆吗?现在张氏兄弟已被你们诛杀了,你已经完成了你的任务。现在你该回你的东宫了。不要再打扰朕了。”太子有点动摇,而且太子平时软弱,对自己的母亲丝毫不敢违抗,今日之举让他已经诚惶诚恐了,所以他想退出,张柬之见此情况,便扶着太子,大声对武则天道:“陛下,太子今日不能够再返东宫,您想先前高宗以爱子托给陛下,让您辅助他治理国家,现如今太子年齿已长,陛下却身体日衰,天意人心,早已久归太子,臣等不忘太宗、天皇厚恩,故奉太子诛杀逆贼,请陛下以民心为重,愿陛下即传位太子,上顺天心,下孚民望。”

武则天经历了多少大难才得到如此地位,怎能甘心就此将这至高无上的地位传给他人,但是如今自己大势已去,面对对手,看到面前这些人气势汹汹、刀光闪闪,她只能屈从了,于是她告诉面前这些曾经对自己俯首称臣的人,同意让太子即位。

张柬之等趁此机会,将异己分子及乱臣贼子尽数剪除干净。几日后,武则天宣布退位,让位于太子李显,唐中宗李显正式复位,真正掌握了国政。国家政权又回到了李姓手中,唐王朝又回来了。当时狄仁杰劝服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而后其举荐的张柬之发动了政变,使唐朝的江山没有落到外姓人手中,这更加体现了狄仁杰对唐王朝的再造之功。

张柬之的才德不仅体现在君国大事上。狄仁杰举荐张柬之不仅因为其有宰相之才,还因为他能够珍惜物力。这里有一件很平凡的小事,也许正是这件小事更加坚定了狄仁杰举荐张柬之的决心。狄仁杰有一位朋友为人喜好排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好讲究,因此日常的开销很大。他的远方亲戚在张柬之家教书,他告诉狄仁杰的朋友,他第一次来到张柬之家时正好看到张柬之府里的佣人正将被褥等物装进马车之中。他很好奇,询问缘故,佣人说:“因为丝贵棉贱,眼下正值荒年,我家大人打算节省开支,便让小人将家中的被褥换成棉制的,一来可以省下一部分钱周济灾民,另外还可以培养家人的节俭之气。”这位教书先生听了很感动,当下便决定要好好地教育张家的公子,并且他也决定从此以后一定要效仿张柬之大人,一改从前的奢华作风。狄仁杰的朋友看到他的变化后很惊讶,于是便询问原因,这位教书先生就给狄仁杰的朋友讲了这件事情。后来这件事便传到狄公耳中,狄公说真正有德之人常以行教人,而仁人君子常常从有德行之人那里受教。如此看来张柬之的确是一位气宇非凡的人才,将来必成大器。

只是这位豪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便陷入了不得志之中,因为当时武氏家族武三思等人及其羽党仍在当权用事,这几位奸逆小人,勾结韦皇后,谮毁张柬之。在政变之年的五月,他们用计封张柬之为汉阳王,同时将其罢相。张柬之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于是自请养病返回襄州,出为襄州刺史。《与国贤良夜歌二首》正是张柬之此时所作,“柳台临新堰,楼堞相重复。窈窕凤凰姝,倾城复倾国。杏间花照灼,楼上月裴回。带娇移玉柱,含笑捧金杯”。《大堤曲》:“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距。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可见他此时的心情真的是英雄末路,那种无奈的悲伤只有经历大起大落的他才能够体会出来吧。总之,对于他的晚景让人凄凉,但是他的功绩后人是绝对不会忘怀的。而那些奸逆的小人最终也只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遗臭万年。

唐朝的名臣姚崇也是狄仁杰举荐的。姚崇,原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时,因与一反叛突厥人同名,故而以字行(有的说是改名元之)。开元元年(713年),因避年号讳,改名为崇。陕州硖石(治所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人,永徽元年(650年)生。历武则天、中宗、玄宗诸朝,任宰相,并多次出任地方长官,为唐朝前期著名宰相。开元九年(721年)卒。姚崇自幼便豪放宽厚,崇尚气节,可以说他是一个才干出众的人物。而且他也是一个很幸运的人,进入仕途后,可以说一直都很顺利,其事业呈青云直上之势。狄仁杰为宰相之时,因为其才干与修为,便举荐他出任夏官(即兵部)郎中(高级官员)。这个时候东北的契丹族不断侵扰中原,中原一带不得安生,人心惶惶,武则天一再派兵前去抵御,因此兵部的事务特别繁忙。在这繁忙的事务中,姚崇的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那纷繁复杂的事务,到了他的手里,全部处理得井井有条,干净利索。武则天十分欣赏姚崇的才干,立即提拔他为兵部侍郎。后来他官至宰相,在开元九年(721年),这位宰相去世,享年72岁。在其临死之时,还对社会的风气进行了治理。当时,由于国家经济状况良好,社会上特别是在官吏中厚葬成风。姚崇对这一风气极为反感,他列举古代圣贤薄葬的故事教育他人,不愿意让这奢侈之风将社会人心变坏,言教不如身教,这样批评厚葬之风,不如用自己的行为为世人做出表率。在姚崇去世前,他向子孙留下遗嘱:不准为他厚葬,只给他穿平常的衣服,不要抄经写像,并告诫他的子孙们去世以后,也要照他的嘱咐去做,要永为家法。姚崇节俭办后事的故事,也被后世广为流传。狄仁杰的慧眼发现姚崇这样的英才,让他十分欣慰。如果他知道自己身死之后,这位自己举荐的贤才能够如此修为,他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还有一位为政以清廉善治著称的大臣,他叫敬晖,字仲晔,唐绛州平阳人,有关他的记载历史上不是很多,后人也无法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他20岁时中明经举入仕,他也是狄仁杰为朝廷引荐的众多青年才俊之一,同时在神龙元年(705年)与张柬之、桓彦范等五人集团举兵推翻武则天的统治,是复辟李唐王朝的核心成员之一。可以说在狄仁杰告老之时,他向武则天推荐了数十位贤臣,这数十位忠贞廉洁、精明干练的贤臣,被武则天委以重任之后,政风为之一变,朝中出现了一种刚正之气。以后,他们都成为唐代中兴的名臣。可见狄仁杰的睿智和远见。

狄仁杰还举荐了一位少数民族将领,即契丹族猛将李楷固。李楷固自幼习武,熟悉兵法,善于使用套绳和骑射,是一位难得的将帅之才。曾经用绳索套住过唐将张玄遇、麻仁节。李楷固曾经屡次率兵打败唐朝军队,可以说是唐代的一个劲敌。在孙万荣死后,李楷固被唐朝俘虏。唐朝的有关人士主张将其处斩。狄仁杰知道李楷固的才干,不忍心这样一个有才的武将就这样被断送,因此他决定将其劝降。但是李楷固在此事中表现得很顽固,因为他并不信任唐朝,不想为自己的敌国效力。他想:与其在唐朝苟且偷生,不如为国守节而死,反而能落个美名。因此他很坚决地告诉前来劝降的人让他们死了这条心,他是不会投降的。劝降的人告诉了狄仁杰他的态度,其他的人都说既然他不识时务就不要留他了。但是狄仁杰说:“李楷固这么说,那是他惦记自己的家人,怕他们因自己降敌而受到迫害。”不久,狄仁杰秘密叫人将其家人接到长安,李楷固知晓之后,心便安定了下来,于是归顺了唐朝。狄仁杰的儿子曾问狄仁杰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人这样下功夫,狄仁杰说李楷固有骁将之才,若恕其死罪,必能感恩效节,我为他消除了后患他定能为唐尽心效力,何况上天有好生之德,他并不是罪大恶极之人,将其用于国防定能为安邦定国效力。狄仁杰在李楷固写了降书之后,便奏请武则天授其官爵,希望武则天考虑任其征战,他将此情况告知武则天,武则天打消了对李楷固的怀疑之念,接受了狄仁杰的建议。李楷固因为此事对狄仁杰十分感激,他打消了一切辜负唐朝、辜负狄仁杰的念头,决定以自己的功绩报答狄公,因此李楷固等率军讨伐契丹余众,凯旋而归。武则天知晓之后,龙颜大悦决定设宴庆功,奖赏李楷固等人,武则天在大殿之上,举杯对狄仁杰说:“今日李将军得胜归来,真的是狄公举荐之功,因此最大之功当属狄公。”狄仁杰笑了笑说:“臣只是尽为臣之本分,为国家举荐人才,真正的功劳当属于李将军。”

狄公举荐的这些贤才,的确都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在唐朝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美名。当然狄公因为将其举荐也享有知人善任的美名,狄仁杰的确是桃李满天下。狄仁杰之所以能举荐人才,是有一定条件的,首先是因为唐朝任用贤能的传统,当然还有狄仁杰自身过硬素质,因此他能够发现人才,而且社会环境也能够培植人才,所以这些人才能够为国所用。因此有人告诉狄公说:“天下人才尽出于公之门呀!”狄仁杰听了,笑着说:“我只是尽为人臣之力而已,举荐贤才也是为国效力,怎么能够说是我之功劳呢。”为人有功并不居功,狄公的胸怀真是无人能及啊。

同类推荐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本书是在台湾和台湾问题日益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焦点的时刻出版的一部有关蒋介石、宋美龄及其他台湾高层人物在内的传记作品。作者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详细记述了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及台湾“第一家庭”生活、工作、娱乐的实情,介绍了其后辈目前各自的境遇;书中也记录了台湾高层政治斗争和权力更迭的内幕,介绍了蒋介石和蒋介石之后的台湾和台湾问题。本书自1999年8月出版以来,受到各界好评。根据各方要求,我们对书稿进行了部分修改和增加,以使其更加完善。
  •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无论从道德文章,还是文韬武略各方面看,英雄都是旷世奇才。他们知识渊博,论天下形势如同掌中观文;他们腹藏玄机,帷幄之中可决胜千里之外。
  • 帝王主沉浮

    帝王主沉浮

    本书介绍了26位皇帝的帝王术,重现了君王的宿命人生,在字里行间找寻着他们往日的雄风和智慧。
  • 名人传记丛书——恺撒

    名人传记丛书——恺撒

    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善于治军,足智多谋,政治上不囿陈规。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在任内实行一系列改革,一手缔造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蔡锷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蔡锷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生于1882年12月18日。湖南是近代中国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曾涌现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英雄豪杰。蔡锷就出生在湖南中部略偏西南的宝庆(今邵阳)县城东的亲睦乡。这里山青水秀,潺潺的流水、密密的林丛、巍峨的山岭,如画的风景伴他度过幼年的时光。正像不平凡的人物大都是从平凡的家境中陶冶出来的一样,名垂青史的护国大将军蔡锷也是从旧中国一个极其普通和相当贫寒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热门推荐
  • 霸宠天下:嫡妃你莫走

    霸宠天下:嫡妃你莫走

    穿越成一个不受宠的王妃,并且时刻有人想欺负她,张元月表示,来一个打一个,来一双虐一双,看不把你们虐得满地找牙。她只想安安分分过她的小日子,殊不知一直视她为空气无物的王爷竟然会看上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帝很撩人

    皇帝很撩人

    苏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穿越到这架空的时代她更没想到前世二十八还是单身狗的她会这么早地脱离族群在这之前她只想浪里个浪不曾想浪花都没拍起!就被这男人给拐回了家!这该死的男人很撩人,每天都勾得她心尖乱颤。她发誓她再也不沾酒了!!某日早上酒醒“你,你忘了昨天的事吧。”那人邪魅一笑:“哦?可朕是就要记得。”
  • 我的爱,为你披尽星光

    我的爱,为你披尽星光

    当人不再相信神,人失去被仰望的对象,心灵感到空虚,在这时刻偶像出现了,成了人心灵的安慰,崇拜的对象,然而明星就如钻石一样,不是天生的,而是要被雕琢,所以有着将人雕琢成明星技能的人,成为了一种专业的行业,名经理人。桑儿自十二岁起,开始替一名歌手争取待遇,替他争取更高的薪金。那时,她已经知道她会依靠着明星来赚钱,不!或者,是她有着做星的能力。短短十几年,她捧起了不少艺人,更造就了一位国际级巨星。只因她明白明星是活在光明中,人们对美好形象的折射,而她就要为他们抵制一切的黑暗,将有可能的污浊排出去,给观众最美丽的遐想。名利皆有的她,回头时,却发现她已付出太多,她才发现成为一个顶.....
  • 诸天愿师

    诸天愿师

    一个不正经的公司,一群沙雕的人。这是一群自称为愿师的沙雕们,通过实现愿望来改造地球的故事。太差了!太差了!那些书太差了!苦咽万书难一笑,怒吐豪墨写沙雕!我要自己写,he..tuitui~笔来!
  • 在斗罗重新开始的路

    在斗罗重新开始的路

    一个从地球来的灵魂,意外来到了异界的斗罗大陆。觉醒来自华夏古老武魂,在斗罗大陆又能创造出怎样的辉煌呢?(本书斗罗大陆作为主世界,后面还会穿越其他位面。这也是第一本认真写的新书。还请多多支持。)另外——欢迎加入珑飞凤舞读者群:796990533。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界神尊

    逆界神尊

    一块来自混沌的残破界石铸造了一个从蛮荒从向宇宙的强者一脚若踏山河裂,手擎苍穹欲称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