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3900000003

第3章 皇弟之死(3)

《宋史·柴禹锡传》有记录说:“景德初,子宗庆选尚,召禹锡归阙,令公主就第谒见,行舅姑礼,固辞不许。”真宗景德初年,柴禹锡的孙子“升行”为儿子,改名柴宗庆后,“选尚”公主,皇上召柴禹锡从贝州(今河北邢台)节度使驻地回到朝廷,真宗令公主到柴禹锡府上去行女儿见公婆之礼,柴禹锡坚决推辞,不允许。这个故实证明,柴宗庆已经从孙子“升”为儿子了,再由儿媳妇去见原祖父、现公公,柴禹锡都不敢接受。囿于难解的礼法关系,却将驸马的戚党关系搞得如此复杂,柴禹锡可能是始作俑者。从此以后,他人“选尚”公主,不敢不援以为例,以示对皇族的尊敬。就像很多“敬上”的规矩(不是规则)往往由下位者发端一样,“驸马升行”之“旧制”,很可能也不过是由驸马之家而不是公主之家所推行(而不是制定)。第一家推行之后,第二家跟进,于是,成为“旧制”。

荆国大长公主恪守“古礼”

荆国大长公主赶上了这个“旧制”时代,但她主动选择了不认同这个“旧制”,而是恪守比这个“旧制”更“旧”的“制度”——古礼:儿媳妇就要拜公婆。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冬,已故名将李崇矩的孙子李遵勖,“选尚”荆国大长公主——真宗改为万寿长公主,李遵勖“驸马升行”,以祖为父,李崇矩由“亡祖”成为“亡父”,如王贻永案例。但李遵勖的生父李继昌还健在,正好有个祝寿活动,公主准备,见到他时坚持行“见舅姑礼”,也即按照千年礼法,叩拜真实的公婆。她没有那种来自于皇族的傲慢。在荒谬的“驸马升行”“旧制”中,她扼守了一点人间温情。她将这个决定告诉了真宗皇帝。

有意味的是,真宗皇帝听说自己的妹妹能行“古礼”而不行“旧制”,很高兴,当即秘密地赠送了她一批古来为舅姑祝寿的重礼,史称“助其为寿”。

公主的贤惠还体现在一些细节方面。她与李遵勖的感情看来不错,李遵勖的宾客都是当时的贤良人物,常有饮宴。每当这时,公主就要亲自下厨,检查饭菜质量。她在李府,并不颐指气使,养尊处优。

公主还很宽大。曾经有盗贼进入公主府第,真宗知道后,命令有关部门抓人审讯,必须破案。公主就要求将那些被抓来的嫌疑人全部放掉,而后用自己的私房钱悬赏,最后得到了真正的盗贼。按法此人当死,但公主知道后,“复请贳之”,又请求赦免原谅了他。

驸马李遵勖出守许州(今河南许昌),忽然得了急病。公主闻讯,当即就起身,要去看望、照料丈夫。左右说:“公主动身,按规定要报告朝廷才可以行动。”公主不听,带了五六个随从就离开汴梁,匆匆赶往许州。一百多里路,一个富贵人家的女眷,遇到盗贼不是耍的。真宗听说后,马上派出内侍乘快马督告路上诸县,要有巡逻兵护卫公主车驾。

不幸驸马病逝,公主为之按古礼居丧,规定的时期内,丧服没有离身。丧期满,从此不再身着华丽服饰。

有一次,到宫中与亲人宴饮,真宗亲自为妹妹簪花,公主推辞说:“我已经发誓不做这种打扮很久了。”

公主也善良。有一次她在洗浴中摔倒,右臂摔伤。真宗跟妹妹一直关系很好,心疼妹妹,就要责罚服侍的婢女。公主说:“我身体衰弱,走路困难,不是左右的过错。”于是左右没有受到责罚。

公主也有才,喜欢绘画、历史,能唱歌、作诗,尤其善于女工之事。

她恪守传统礼教,经常教育几个儿子说:“你们要坚持忠义,以此自守;不要仗恃着你们的母亲是皇家公主就为所欲为,那样可就召来祸患,悔之晚矣。”

公主晚年患了眼疾,双目失明。真宗和后妃、亲族们都来看望她,真宗甚至还亲自舔舐了妹妹的眼睛,左右看到,都感动得流下泪来。真宗很悲恸地说:“先帝留下我的伯仲姐妹们十四人,现在只剩下大公主了,怎么会得这种病!”然后,又问公主,子孙们有什么要求。公主说:“岂可因为母亲生病而邀请国家的赏赐啊?”真宗不听,还是准备送给妹妹家白金三千两,但公主根本不接受。真宗对左右说:“大公主的这个病,要是能转移到我的身上,我也不推辞!”

公主虽然失明,但平时起居,姿态很是平和冲淡,不以为意。

她给儿子们留下的遗言是:“汝父遗令:柩中无藏金玉,时衣数袭而已。吾殁后当亦如是。”你们的父亲临终前曾有遗令:棺柩中不得放置金银宝玉,就放几件时令的衣服。我死以后,也要这样。

统计下来,太宗八子七女十五人,元佐六十二岁,元僖二十七岁,真宗五十五岁,元份三十七岁,元杰三十二岁,元偓四十二岁,元侢三十四岁,元俨六十岁,其中一人死时二十多岁,三人死时三十多岁。显然,这类死亡与“谋害”无关。如果加上太宗的女儿,七个女儿,三人死于二十岁前,更与“谋害”无关。宋代皇族长寿者少,此事当与遗传基因有关。将唐代“玄武门之变”那种骨肉残杀的故实转移到宋代太宗与赵德芳、赵德昭,甚至赵廷美身上,可能投影错位。

我不信太宗赵炅为了巩固皇位,有意逼死赵德昭、有意害死赵德芳、有意贬死赵廷美。赵德昭之死,乃是自杀——太宗一句话,没有欲令其死的“犯罪主观动机”。赵德芳之死,乃是病逝——史上记录中,看不到太宗谋害的任何记录。赵廷美之死,要复杂一些,部分是他咎由自取,部分是形势所迫,太宗不得不做出严肃处理,但也不是太宗赵炅必令其死——太宗没有必要留下史上骂名,他的襟怀,比起史上诸帝来,要阔达得多。轻易不动杀念、不起杀机,是大宋帝王历来让人称奇的一个特点。宋太祖围困金陵旷日持久,但还是不愿意无辜杀人;宋太宗攻取太原,契丹随时可能来援,但看到将士争奋登城,他还是担心城破之后,控制不住而屠城,竟下令攻城稍缓。富有如此这般圣贤气象的人物,会谋于密室,暗中策划,杀害自家骨肉?我无法相信。

了解赵廷美之死,可以看懂大宋皇室大半。

赵普失宠三案

太宗“乘胜取幽蓟”失利后很长时间,开始封赏。赵廷美因为跟从征讨太原,也是有功之人,晋封秦王。此前,赵廷美已经有了一大串官职:嘉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保、侍中、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中书令、开封尹、检校太师、封齐王等。

名相卢多逊与秦王赵廷美关系良好,二人经常有来往。

太平兴国年间,卢多逊正在执掌朝政。他应该是“权臣”般的人物,史称“卢多逊专大政”,有关部门接受了群臣的奏章,如果不事先禀报卢多逊一声,都不敢直接递送太宗。

昔日名相赵普曾在太祖晚年出镇河阳(今河南孟县)三城为节度使。等到太祖驾崩,赵普来朝,被授太子少保,留在京师,但已经没有了参与军政的实际权力。

卢多逊与赵普关系一直紧张。卢多逊压制赵普,乃至于赵普多年“奉朝请”,就是上朝点卯,已经没有实权,赵普对卢多逊也有忌惮。也许卢多逊是赵普一生中,唯一有所顾忌的人物。他一直在避让。但卢多逊一步紧似一步,给赵普下绊子。赵普于是“郁郁不得志”多年。

赵普当年劝导太祖不要执行“金匮之盟”,为江山社稷计,要走回权力分配的正常模式:嫡长子继承制。这个意见,被太祖按捺住,让一场可能的权力争夺消弭于无形之中。但从此赵普的此一行迹成为太宗的心病。如果王禹偁《建隆遗事》记录的故实是真实的,卢多逊会知道得更多,很可能已经在太宗面前设法洗清了自己,将赵普打扮为一个阻止太祖施行“金匮之盟”的人;如果《建隆遗事》记录不是真实的,卢多逊也应该知道一点赵普劝导太祖“传子不传弟”的蛛丝马迹,很可能放大了事实,导致赵普在太宗面前失去了话语权。简言之:卢多逊与赵普的权力争夺一直存在;而这一场争夺的砝码与“金匮之盟”有关;争夺中,前半场赵普失利。

赵普得罪太宗,除了“兄终弟及”与“嫡子继承”之争外,还有三件事值得注意:符彦卿案、姚恕案、冯瓒案。

当初赵普辅佐太祖“削兵权”,但太祖想让宿将符彦卿来做三军副总司令,赵普多次劝谏,认为符彦卿盛名已经到达顶点,不可再委以重权。太祖不从,宣令已经写好,下发政事堂,到了赵普这里。赵普怀里揣着这份宣令,来找太祖。太祖迎着他说:“是不是为符彦卿的事来的啊?”赵普说“不是”。于是来奏其他事。其他事奏罢,还是说到了符彦卿,赵普从怀里掏出宣令给太祖,要求收回成命。太祖说:“这份宣令怎么还在你这里?”赵普说:“臣忝居中书,处分这类任命,担心有意外。请陛下深思,不要将来后悔。”太祖说:“爱卿何苦这么怀疑符彦卿?你这是为什么啊?朕待符彦卿甚为优厚,符彦卿岂能辜负朕啊?”赵普这时候说出一句狠话,直击太祖软肋。他说:

“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过去周世宗待陛下也很优厚,但陛下何以能辜负周世宗呢?

赵普的意思就是:辜负不辜负,不是符彦卿说了算的,一旦有“权反在下”士兵“阴谋拥戴”,将黄袍给符彦卿披上,那时候,不辜负你赵匡胤也得辜负了!就像当初在陈桥,辜负不辜负,也不是你赵匡胤说了算的,被人黄袍加身,你那时候,不辜负周世宗也得辜负周世宗了。

史称“太祖默然”,于是没有任命符彦卿为禁军司令。

但符彦卿的一个女儿早在后周显德年间就嫁给了赵光义,开宝八年(975)逝世,赵光义践祚后,追册她为皇后,谥“懿德”,故史称“懿德符皇后”。赵普反对赵光义的岳父符彦卿出任典军时,符皇后还在世。

此事,赵光义会怎么想?

太祖开宝四年(971)冬,黄河在澶州决口。澶州通判姚恕正负责管理地方政事,因渎职罪被正法。

当初,姚恕任开封府判官,在赵光义门下。他曾有一次来谒见赵普,正赶上赵普宴请客人,门卫不给通报,姚恕大怒而去。赵普知道后,赶紧派人去向姚恕道歉,并挽留他不要走。但姚恕还是“不顾”,不搭理赵普,绝袖而去。赵普于是知道这个人已经跟他结了梁子。等到太祖要为澶州选择一个副手,赵普就推荐了姚恕。姚恕曾经是赵光义府邸上的旧人,等到“渎职”获罪,赵普也不相救,任姚恕被杀,尸体扔到河里。

此事,赵光义会怎么想?

有一位枢密直学士冯瓒,在太祖乾德年间曾经知梓州(今属四川三台)。当时刚刚平定后蜀,川中还不平静。冯瓒也曾制止了多起兵变,很为太祖所欣赏,却遭到赵普的猜忌。于是,他开始调查冯瓒,果然发现了他的“奸事”,于是太祖紧急调冯瓒回朝,亲自审问,冯瓒认罪。

与此同时,赵普又派出亲信,到由蜀地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潼关,去清查冯瓒回朝带来的行囊,发现里面有很多从蜀地搞来的“逾制”之物,如黄金腰带等,还有很多珍玩。史称皆“封题将以赂刘嶅”,冯瓒都已经封存好,准备送给时任开封尹赵光义的幕僚刘嶅。赵普将赃物带回来讯问,冯瓒也认罪。

于是,赵普坚决主张处死冯瓒。

但太祖免其罪,流放海岛。原来规定十年不能回朝,但后来赶上大赦,还是回来了。

太宗即位,重新任命了他,还跟随太宗平定北汉,被授为大理卿,兼判秘书省。他病逝于太平兴国年间。

太宗还在做晋王、做开封府尹时,冯瓒试图经由晋王幕僚刘嶅,来讨好晋王,而刘嶅正以工部郎中身份出任开封府判官,结果冯瓒被法办,刘嶅也遭到免官处理。赵普以法制裁来自晋王府的人,还隐约将贪渎之事引向了赵光义。

此事,赵光义会怎么想?

“普由是愤怒”

赵普的辣手,他人不及。

所以当卢多逊逼迫赵普,赵普一旦反击,卢多逊连招架之功也没有了。赵普绝地反击的决心,是看清了形势:我赵普的退让,在卢多逊那里赢不来丝毫善意理解,事情只能越来越糟。

后来又经历了两件事,赵普忍无可忍了。

第一件事。

赵普的妹夫,太常博士、西京洛阳的太守侯仁宝,因为他的父亲是侯益,大家族,在洛阳有豪宅,有良田,因此决意优游自适,不想再参与军政事务,落得做个散仙。但卢多逊却向皇上推荐,让侯仁宝到南边邕州去做知州,一去九年。那时的邕州,就是今天的广西南宁,对大宋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岭外苦地。那应该是太祖年间的事了,但直到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也没有派人来替代他。

千年之前,外放官员,特别盼望的就是“回家”。“回家”是唐诗宋词的重要主题。端拱元年(988),有一位外放官员名李巨源,原来在朝中任右谏议大夫,太宗令他知朗州。朗州在哪儿?就在今天的湖南常德。今天由常德到台北,包括转机,飞机几个小时的工夫;到开封,火车也不过十几个小时;但在宋代,那就太遥远啦。这位李巨源因为与太宗有“旧恩”,从早到晚都盼着能够被召回。他对僚佐说:“陛下一定会想着我,我哪能在此久居呢?”过了几年,驿站传来了“堂帖”,也即由宰辅从政事堂发出的文件(区别与禁中发出的诏令、敕令),要他乘驿站车马回朝廷。李巨源启封,看到这个消息,大笑而死,史称“喜极气绝而卒”。

侯仁宝与李巨源怀有同样的心思,日夜盼望回京。

他是富贵子弟,很担心这样因循下去死在岭外。

说话正赶上交州国乱,侯仁宝想想,要利用这个机会回去一趟,就上疏说:“交州主帅被害,国家大乱,宋师可以偏师取之。我愿意乘驿车到朝廷来面奏交州形势,希望朝廷能因此得到详情。”

太宗闻言大喜。原来交州也称交趾,曾经管辖今天的广西、广东和越南北部、中部。后来在南汉管辖时,丢失了越南部分。现在如果能收回,大好。于是就下诏同意他的意见,急调侯仁宝进京。

但按照规定,诏书要先到政事堂,卢多逊看到,就按下不发,然后对太宗禀奏道:“交趾有内忧,这是天要灭亡它的意思啦!朝廷出其不意,起兵袭击,乃是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也。现在要是先召侯仁宝,必定会泄露我们的谋略,蛮寇知晓,就会阻山拦海,预为准备,那时,可就不容易攻取了。不如直接授侯仁宝‘飞挽之任’,直接就让他来做转运勾当,经略此事。然后,我们再发荆湖士卒几万人,长驱而往。这样,势必万全,犹如摧枯拉朽也。”“飞挽”,是“飞刍挽粟”的略写,意思是飞快地调集粮草,用于战争后勤供给,事实上就是任命侯仁宝为转运使。太宗那时正在信任卢多逊,当即同意。

太宗了解到交趾丁朝内讧事:血腥的政变后,丁朝的六岁小皇上丁璇即位,太后杨云娥掌权。她似乎看到宋师的异动,就命令权臣和情人黎桓整备兵马以应对宋师。但黎桓兵权在手,成为交州“兵强马壮者”,于是,在太后兼情人杨云娥的怂恿下,在部下的“阴谋拥戴”中,黎桓成为皇帝,建立了前黎朝。丁璇被废,从皇帝降格为王,而杨云娥则与黎桓结为夫妇,并被黎桓立为“大胜明皇后”,而杨云娥的前夫丁先皇的称号本来就是“大胜明皇帝”。黎桓为情妇如此加封,史上认为是对杨云娥“永远的嘲笑”,但性爱心理或可以解释:男性占有欲望作祟时,荒淫也可以包装为一种庄严。

同类推荐
  • 大梦精绝

    大梦精绝

    秦始皇派遣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东渡寻访仙药,下落不明,后猜测徐福漂流到东瀛,落地生根。西汉,塞外突现一智者部落,族姓东方,文帝时突然消失。后有东方朔突现人间神机似鬼神。汉武帝时入朝为官。
  • 大唐极品驸马爷

    大唐极品驸马爷

    李世民:吾皇子虽多,可都不及贤婿一人!房玄龄:文采谋略,只佩服柳花明!程咬金:武力败在柳花明之手心服口服,就算失败,也要摆出豪迈的姿态!李承乾:天呐,怎么会横空出世这么一个妹夫坏我好事!谁来帮我对付他?李芷柔:我的夫君,就是极品!作为大唐驸马,奇门遁甲.降妖除怪.吟诗作对.妙手回春.装逼犯二,统兵打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此绝无仅有的驸马爷,谁又能不喜欢?!
  • 大唐潜规则

    大唐潜规则

    由于作者本人失业,为了生计,只能放弃此书写作,谢谢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
  • 重生少年包青天

    重生少年包青天

    小姚子,老套的穿越到少年包青天里面,装逼犯二。
  • 重生曹昂传

    重生曹昂传

    一个现代军医抢险救灾被洪水冲走后穿越到汉末乱世成了让马给曹操逃跑的长子曹昂,原本打算紧抱曹操这根大腿衣食无忧,没想到这些乱世诸侯根本没那么简单!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爱你如初

    tfboys之爱你如初

    讲的是三小只偶然遇见了女主角们,可是女主角的冷漠让三小只感到有兴趣,而冰山美女们会和三小只擦出爱的火花,冰山美女的身世又是怎样的呢?三小只最后选择了谁,冰山美女的真实性格又是怎样的,赶快来阅读这本书吧,你就会知道答案(作者第一次写,写得不好请体谅,因为作者还是个小学生,读五年级而已)
  • 快穿王者荣耀男神撩一撩

    快穿王者荣耀男神撩一撩

    阿念打王者晋级赛的时候手机突然黑屏,意外进入王者荣耀攻略位面。“千杯不醉,还是醉倒在你的眼里。从此,剑为一人舞,诗为一人写。”__李白“智谋无双,机关算尽只为夺你的心。”__诸葛亮“日月为媒,江山为聘,十里红妆嫁我可好?”__嬴政
  • 田园辣妻:山里汉子宠无度

    田园辣妻:山里汉子宠无度

    【甜宠文1V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沈灵犀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项重锦现代特种女兵沈灵犀重生了,成了土生土长的山里娃,上山打猎,下河摸鱼,妥妥的一枚女汉子。大龄剩女遭嫌弃,十里八村无人敢娶,好不容易有个喜欢她的,还是个大种马。沈灵犀拍拍胸口,还好还好,遇到个宠她宠的不得了的汉子,上得厅堂下的厨房,绝世好男人。世人皆说他丑,沈灵犀捂着嘴偷笑道:“丑了好,丑了没人挖墙角。免得防了女人还得防男人。”
  • 孟子

    孟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国师在线约

    腹黑国师在线约

    【霸道国师容瑾的宠妻养成之路】□■世人皆知,这任国师容瑾虽年少成名却杀伐果断、手段狠辣不留情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堪比人间罗刹。而在慕七看来,他仅仅只是那个会在下雨天刮风打雷发烧时不住瑟瑟发抖寻求温暖的少年闻曳。□■邑北草原上的初遇,将两人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自成德十一年至成德二十六年,十数朝京城风雨飘摇。朝中权贵起起伏伏,或家族衰落,或门阀兴起。他从一介少年成长为天宋国师。而她,则从他身边的小小婢女默默隐退,化身为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神秘莫测的长明坊驻客隐娘。然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朝功成,身退也竟都成了奢望。【容瑾:你是我心头的一粒最鲜活、最纯净的朱砂,然护着护着还是让你踏进了这腌脏之地……】然,是心怀愧疚的他将她拖入这深渊,还是她甘愿做扑火飞蛾、陪他共在深渊望光明?【小剧场】慕七容瑾两小只均单手托腮状慕七望天上的星星,轻语:“阿瑾,你爱不爱看星星?”容瑾侧脸望慕七,身子一动不动眼睛一眨不眨,深沉道:“爱。hin爱。灰常灰常爱。”
  • 原初代行者

    原初代行者

    严肃正经画风和正文不搭版:遗迹现世,神梦乍现。地球已不再是地球,众神操之为棋局,神之代行者穿越茫茫隐秘,探索埋藏于古文明遗迹中的线索,警惕着帷幕后的那双眼睛。简单粗暴总之就是很直接版:一堆不正经的神与代行者们在不正常的地球打着画风诡异的圣杯战争,快来看啊!
  • 云清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醒客的世界

    醒客的世界

    本书是周国平从未结集过的散文新作,内容上不仅延续了作者一直以来对人精神性存在的关怀,而且更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清醒审视。书题的“醒客”是英文thinker的音译,意为清醒的思考者。周国平在时代思考者的立场上,用明晰流畅的语言,漫谈哲学与生活、智慧与信仰、成长与教育、时代与道德、文艺与审美等话题。这些话题中既有存在的根本问题,如幸福与智慧,又有日常的生活问题,如教育公平与公共福利等,话题广泛,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 重生八零之奶凶学霸

    重生八零之奶凶学霸

    年岁这一生过得及不如意,初中辍学,家中变故,让她小小年纪便要扛起家庭的重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春不再,华发早生。生活宛如一滩盛满了烂泥的沼泽,紧紧地将她困在了其中。直到,一场致命的车祸,将她带回了二十年前,一切还没有发生的时候。这是上天给她的恩赐,她发誓,这一回一定要弥补遗憾,守护幸福,活出精彩。却不想,前一世发生在她和家人身上的种种不幸,不过是一场可笑的阴谋。只不过,这一次她决定,不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