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39400000003

第3章 不想随便以一种基调定格人生(2)

接近晚上的时候,株洲晚报那位朋友也跑来长沙,约我去“熬吧文化会所”参加一个饭局,说是与北京的几个媒体同行以及网络名人慕容雪村等,他们正好在长沙举办一个文化讲座。熬吧是长沙的一家读书沙龙会所,不定期地举行各种主题讲座或作家见面会。

我总是自闭着不想见人,特别是名人,懒得一大圈人相互寒暄,不自在。依旧借故推掉了,然后自己跑到一个大厦餐厅里吃了辣辣的湘菜。我喜欢一个人独立而陌生的行事风格。

待他们饭局结束,报社的那位朋友还是一再电话催促我过去彼此见个面。我不好再推辞,于是硬着头皮跑了过去。然后加入了他们一桌人的喝茶和座谈。同座的除了曾因网络写作而大红的慕容雪村老师,还有株洲一个杂志主编、北京一位文化媒体记者以及熬吧读书活动负责人等。我做了一个安静的旁听者。

喝茶聊天的状态大约持续了两个小时,我们离开长沙,包了个车在黑夜里奔回株洲。在一路南下的黑暗路途中,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抓紧时间,又如何才能逃脱时间呢?匆匆的时间追逐,让我们每走一步路都被时间所控。

火车、人以及开往远方的路途

大多数人在安静的绝望中生活,当他们进入坟墓时,他们的歌还没有唱出来。

——梭罗

夜晚赶到株洲,某个五楼的咖啡馆里,一场由当地年轻人举行的民谣弹唱会正接近尾声。几个学生模样的歌手在舞台上演唱。没有好的音响设备、没有完整的舞台、没有专业的音乐背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正在追随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正在用他们的方式表达自己。

这样的一场活动几乎能聚集着这座小城市所有不甘寂寞的青年。他们每周五相聚一堂,弹琴唱歌,然后去湘江边畅谈稚嫩的理想,勾引纯真的爱情,疯狂地消费着青春构思。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十年前的很多影子,以及呼啸而过的青春。

但不必留恋时间,我们要尊重生命的有序流逝和无常。次日,我踏上了开往云南的火车。

火车刚跑过郊区一片绿色的田野,脑中反复想起的是在西湖边听到一个流浪歌手弹唱的那首《火车开往远方的城市》:“火车开往远方的城市,一路重拾青春的歌声;发黄的铁轨,卸下了重担……等我们老去,带上木吉他,回到自由简单的时光。不知不觉走了多少年,不知不觉迷失在远方……”

歌词记述的一如我此刻的心情。后来获悉,那个流浪歌手也离开了杭州,带着他的吉他和音箱以及一辆电动机和那份疲惫的心,回到了远在广西的村庄,消失在游客的视野中。

我们都走在飘摇不定的路上。也许人生在世,无论是流浪歌手还是街头一名清洁工,每个人都在寻求改变,都在尝试到底用什么才能填满自己的未来。

有些旅途,只适合一个人的孤独。孤独是人生的本质,也是生命的真相。在株洲时我就放弃了去湘西,选择了直接奔向昆明。

深夜,火车路过湘西时,穿过一个又一个山洞。我躲在黑暗中的卧铺上,感官格外敏感,无法在火车的前进中安住身心。

从湖南到昆明20多个小时的旅途,我一直没有入睡,就那样躺着,回想着自己这么多年的漂泊生活——仿佛一棵并不坚定的小树,脱离大片森林抵抗着狂风,只为寻求一点单独的阳光,同时又还没有坚固的根基。一边与自然做着斗争,一边又要努力战胜自己,以让枝节繁茂,叶子变得更绿。

火车呼呼地带着我向前,可是,我们还有回头路可走吗?

从我们脱离母体时开始,就一路在跌倒中摸索经验、积累习气,在迷茫和难以预料中向前冲去。哪怕前方的路沟壑密布悬崖丛生,让自己撞得头破血流,也找不到可以回头的突破口。当然,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我们所有的痛苦、喜乐都是自己若干选择后的累积结果。

或许火车旅行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给自己一大片空白的沉静。当自己在车上被逼得无聊到需要数呼吸声来打发时间时,我们也许会停下来,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和反省一切过往行为。由此,我们也多了一个改变心性的潜在机会。

合理地认知到自己的缺陷和阴暗面,才是让心转向圆满的前提条件。

天亮时,火车还远远没有到站。车厢里的人们都显得很急躁,早早地洗漱、收拾好东西,随时做着欲逃状,仿佛要去争抢第一束光,抑或是出站口有一大堆黄金在等着他们。

我从床上翻了个身,将头探了出来。突然被一个中年妇女的惊叫声吸引。只见她趴在车窗上,对着外面的景色高呼:“快看,好多的山,山上全是各种漂亮的房子。”

整个火车上只有她在欣赏窗外的美景。

而她的惊叫声也迅速被埋没在他人的忙碌之中,没有人理睬。

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她的雅情。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她对我报以礼貌性的一笑。

这时我出于好奇,打量了下她全身。只见她衣着素净地坐在自己铺位上,静观着窗外,面前的小平台上放着一个普通茶杯和一本书。她的这份恬静与隔壁铺位上五个叽叽喳喳在化妆的女人形成鲜明对比。我对她更好感了起来,她应是一个心静而热爱大自然的人,又有着淡然而富态的知足。可是当我的目光再往下移时,心刹那抽搐了一下。她竟然没有双腿……这时我才注意到她旁边静静躺着的一对拐杖。

是那个民谣歌手小娟吗?

但转瞬一想,肯定不是。只是她们有着共同的那份脱世的恬静与朴素气质。

主动和她打了个招呼。

可耻的是,我心里抱着的还是一份好奇和同情心。怎么也无法将她乐观、淡定的面容和她残疾的身体联系起来。

她礼貌地回敬了我一个招呼,并开始亲切地问候起我来。这让我们的交谈很快变得顺其自然。原来她是台湾人,每年这个季节她都会来云南,探望她资助的两个贫困山区孩子。她说:“他们太需要帮助了,如果我们不对他们伸出援手,他们就将失学,然后一辈子在山区走不出去,又继续他们父辈的生活。”

德兰修女说过,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善良的心去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事。

她起身从一个袋子里拿出包茶叶,一边泡茶,一边对我说她因为并不急于赶时间,所以每年都会选择坐这趟从上海开往昆明的列车,看看沿路风景,当是一次清心旅行。

这时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打在她脸上。车厢里的广播正在播报关于列车晚点的消息,引来那些早已收拾好行李急着出逃的旅客一阵阵的谩骂。我和她都不是急性的人,干脆安心坐下来聊天。心想多认识一个人,也多一份对世界的了解。她问我这次出来主要是做什么,我说随便走走,没有具体目的。其实,我真的是盲目地行走。

我担心触碰到她的心理敏感,并不敢多问关于她的身世。但她是开阔的,也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只不过她的故事隐在了岁月的脸上,让她懂得了从大自然细微之处感受快乐。

火车进入昆明站,她还满脸微笑地说:“其实我失去双腿,是上帝不想让我再劳累着赶路。那我就应听从它的旨意,做一个享福的人……”

下车时,我帮她拿着行李走出站台,告别。

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小小的失去、挫折而沮丧、愤怒、退败。其实世界总会给你打开一扇新的窗。

离开旧有群体,我们独自流浪

人生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叔本华

到达昆明,这座城市让我联想到的是一个老诗人、一支怪异的乐队和一个消失十年的青春期兄弟。

火车站广场异常热闹。我没有在火车站附近直接坐车离开,而是背着双肩包先随意地顺着各种不知名的马路散步,感受下这个城市的气息。穿过陌生人群,一条条地穿梭,努力寻找幻想中的春城模样,那应是一个种满鲜花和植物、略显文艺和小清新的城市。

九月的阳光还很强烈。

走了很久,发现自己热爱的是昆明的土豆,它们叫洋芋。和我小时老家一样的名字、一样的口味。每路过一个卖土豆的摊点,都恨不得买上一盒,然后浇上厚厚的辣椒饱食一顿。在这个城市,鲜花和植物没有寻到,却意外地寻找到了童年的味道。

那位消失了十年的青春兄弟,还记得那七个土豆吗?

他是昆明人,也可以说是个昆明诗人。因为他的行为像诗。

十年前,我们都在武汉上大学,那时我们还都留着一头长发,习惯于我行我素、独来独往,是校园的另类。我们脱离寝室,在校外一些小巷子里租住农民房。有时他住南门,我住东门;有时他住东门,我住南门。总之,那几年都没能逃出学校周边那个圈,终日游荡于周边城中村混迹青春。

有一段时间我们甚至幻想把那些城中村发展成“格林尼治”艺术村。

他疯狂地热爱诗歌、电影、酒精,受法国新浪潮电影和美国垮掉派文化影响较深。有很多女孩子追他,常常会有人将鲜花送到他租住的楼下,或是在他回屋的某个巷口堵他。他几乎不上课,唯一与学校的联系就是他担任电影协会会长,要主持一些与电影相关的活动或讲座,放一些先锋电影。

因此,他昼伏夜出,整日躲在出租屋里看电影、喝酒、拍DV、拒绝姑娘。而我那时也一样,写小说、玩乐队、淘打口、看演出、穷困潦倒。

记得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我们每个夜晚都在南门或虎泉的某个夜市摊上谈论理想。又常常凌晨提着两个酒瓶去逛校园,甚至半夜在雨中踢足球,然后和干扰我们的保安打架。毫无疑问,他是那个阶段陪伴我最多的青春兄弟。突然有一天,他站在七楼的阳台,给我发来一条现实而又诗意的短信:“我穷得只有七个土豆了。”

其实,我比他更少,常常穷得只有两个土豆。

再后来没过多久,他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退学离开了武汉。那年他大四,离毕业只有一个学期,人们都替他惋惜。

某天,他们系主任把我约去谈话,说可能是我的行为影响了他,弄得我满身的自责。可是回头一想,我有这么大影响吗?我们只不过是喜欢同一种理想同一种生活方式而已。终其一生,我们每个人的路只能由自己负责。

他迅速而隐秘地离开,出租屋里还留下一堆空空的啤酒瓶和几箱子书,像自我导演的一场行为艺术。我从其中挑出一本《达达主义》收藏。再也没有见过面,从此失去了彼此的消息。

《无量寿经》中说:“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朝着自己的方向,也在不断地离开旧有的群体。

已经将近十年过去了,在我到达昆明之前,曾试图找他,但后来还是放弃了。同一个太阳底下,有那么多的人出生、离去,同一辆火车上,有那么多的人上车、下车,我们不可能一直同行。

更何况十年的时间,早已改变了彼此。我们都不再是过去那个人。他,也可能早就忘掉了我,以及那段垮掉的青春。

总之,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在做着无常变迁,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不必执着于过去。

昆明最好的地方在于它的太阳。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以上,常年阳光闪耀。这是独属于这个城市的特别之处。

我找了一家酒店,在昆明共住了三天。

无论走到哪里,我似乎并不太像一个游客,因为我对所有的景点都没有太多的兴趣,也懒得拿出相机去拍照留念,只是随性地到处走走。去了微博上一个本地女孩推荐的云南大学和资深音乐DJ曾克所介绍的文化巷。三天的时间,进咖啡馆成了阅读之外的唯一消遣。

酒店房间很大,条件较好,住着比较舒服,这引起了我的懒惰心。

白天拉开窗帘,太阳直直地射在房间里的植物上,照亮每片叶子和泥土。有时,我会盯着那些绿色的叶片发呆,观察它们生长的茎脉细节,一直延伸到叶尖。它们散发出的清香也如茶叶一样,毕竟它们都是树叶,有着相同的本质。

只是人们赋予了它们不同的定义和想象。

晚上,一个人面对着偌大的房间,总是害怕那些黑暗角落或不可知的地方,幻想着会不会陡然跳出一个恐惧之物出来。于是整夜整夜将灯开着,试图让一切都能光明地显现在眼前,减少对不可知之处的猜测,甚至是自己恐吓自己。

我不明白这些念头从哪里产生。也许源于我对下一刻不确定性的恐惧,也许源于不想承认的懦弱。

随着晃悠之愿,下一站,打算去大理。

就在我准备离开昆明,收拾完行李退房时,看到走廊里到处放着的花束,脑中突生一个奇怪的念头:去当一个养蜂人。

用一辆大卡车带上所有家当和几十桶蜜蜂,走一个地方住上几个月,然后又奔赴下一站开启新的短暂生活。永远追逐着花季,永远充满下一站的希望。山区、平原、丘陵,热带、亚热带,天南海北地漂,做大自然的流浪者。融入每一个地方群体,最后又陌生地离开。

全世界每一寸土地都是家,每一朵花都是粮食。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感受它的光芒万丈。同时,培养人性的豁达与贴近大地。

父亲也常说,他老了坚决不跟随我来城市里生活,而是独自去放羊。在老家那大片的后山上,有几百亩地的森林,那是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他像一位哲学家一样忠诚地守护着他的土地,并忠爱那里。

他在那片土地上经历自己的人生。而我,总是企图脱离生活。

每个人的一生,只能由自己去独自体验和完成,是自己生命之旅的撑船者。是的,“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行走及其所遇到的,略显苍凉

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狄金森

他们夸张而戏谑地说,世界上最慢的火车是从昆明到大理的。

整整一夜的时间,我从昆明到达了大理。由于提前没有计划,出站时还有些茫然。幸好我将自己武装得很好,帽子、墨镜、耳机等,没人会注意到我的慌张。

简单地吃过早餐,住进了一家很普通的旅馆。我知道大理古城有很多青年旅馆,但有时想刻意避开每天陷入同一种体验。在旅馆洗了个澡,出发去古城,在当地人指引下跳上了8路公交车。

车上,我犹豫着要不要和一个在大理开咖啡店的傣族朋友联系,此前她一直跟我说,来大理她给我当导游,或者是把她的车借我独自自驾着去玩。不过我始终有些害怕见人,也害怕给别人添麻烦,还是放弃了。

一路都在放弃别人的约请以及主动邀约他人。没有什么比一个人更独立自在,好像真的除了孤独,自己一无所有。也没有什么真正算得上朋友的人,甚至可以随时在这个世界上缺席。

我一直喜欢一个人旅行,把自己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渴望热闹时可以随时融入一个纯粹陌生的群体,来去自如。

大理,坐落在海拔4000米的苍山脚下,旁边是洱海。洱海其实并不是海,而是中国的一个内陆大湖。

大理的天空很蓝,清澈的云朵飘浮在山脉和头顶之间,让人更近层次地感觉到“唯我独尊”。只是一切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寂静。当整排整排的白族人居所那白洁的墙壁立于眼前时,我不自觉地低下头察看自己全身,想要去清洗自己,誓做一个透明洁净的人。

同类推荐
  • 清徽吟

    清徽吟

    本书为作者的诗词作品结集。共收集作者新近创作诗词作品300余首,或写景,或写人,或写情,或写事,内容丰富,品味高雅,思想内涵深刻,其中一些诗词配以相应的书法作品,各具特色。二者相得益彰,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并重。
  •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城市生存手记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城市生存手记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城市生存手记》作为一本城市生存手记,从火车站写到了博物馆。因为对很多人来说,我们的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就是坐着火车进城的。在他们的印象中,火车站含有颠沛流离的意味。对很多新生代援建者来说,父辈们也是坐着火车从一个城市到了另一个城市。所以,我们觉得火车站是一个恰当的开始。而博物馆,收藏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也昭示着一个城市的未来。博物馆是一个适合在困窘或无聊时在里面思考或者发呆的地方。也许很多人没去过本市的博物馆,我们强烈建议你能去看看,相信不会没有收获。根据上述理由,我们把火车站和博物馆这两种建筑作为地标,镶嵌在本书的两边。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5)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5)

    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上的《自由谈》的杂感。
  • 宁静的激情

    宁静的激情

    狄金森是美国三大文豪之一。她远离尘世的喧嚣,只为心中的宁静;自我的沉醉,才有了激情的诗歌,不常出门却能感官整个世界。无论是诗歌的抒情,还是与朋友间的书信往来,无一不充满韵味,有感伤也有激情。
  • 坐板儿的爷们儿(南瓜屋故事)

    坐板儿的爷们儿(南瓜屋故事)

    一位互联网高管因一次伤人事件,被关进看守所。在那个特殊的地方,与那些特殊的人群,经历着失去自由、被黑暗包裹的、非常的人生。这段故事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写出来,是为了与过去告别。更是对曾经的情感、婚姻、家庭做一次反思。这里面都是犯了各种错的“恶人谷”。然而在严苛与艰苦的条件下,绝大部分人会安分守己,甚至会保有乐观、坚强、甚至温情。这又是与外面自由的世界中的冷漠、互害、灯红酒绿、个性张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反差。是不是恣意迷失了自我本善?忘记了初见的初心?
热门推荐
  • 世界的新生

    世界的新生

    绿星因科技而崩毁,绿星之源历经千万年时光,绿星星核飞行宇宙之际,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形成了一个生命体,降临到了宇宙中心天辰星,受天辰星源所托,保护隐藏在天辰洲九大神洲各处的奇特力量:分别是夜辰洲的空灵晶,幻辰洲的幻元晶,漠辰洲的土灵晶,冰辰洲的冰魂晶,雷辰洲的雷灵晶,焰辰洲的火灵晶,海辰洲的水灵晶,绿辰洲的木灵晶,以及位于正中央的天辰洲的天源晶。自古相传,得到这九种元晶,并在特定的地方,施展出这些元晶的力量,便可得到一个大宝藏:无尽能源以及长生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冲破天命

    冲破天命

    “我的命不好,所以我要冲破天命。”“我要一步一步,走上巅峰,打破这天!因为,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活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泼辣小厨娘

    泼辣小厨娘

    新书《我写网络小说的那些年》已经上传,小伙伴们,请求支援!爆笑、纯美食文、日常、休闲、无CP、不虐、不圣母。更新给力、稳定,有完本老书保证。
  • 梦里星辰里

    梦里星辰里

    二十六岁一无所成的女人,还能看到生活的曙光吗?比如相恋大明星肖战!
  • 道心界

    道心界

    波澜壮阔世界,浩瀚无垠的大地,万族林立并存。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人族、妖族、魔族等等林立。稚嫩的少年楚天从一个小国走出,面对各种庞大的宗门势力,他又是如何一次次的面对各种危机快速成长。年龄虽小,心智却成熟的可怕。一言一行引动天下风云,万族强者追杀,他又是如何一次次翻江倒海扭转乾坤!如秘境,杀群雄,引天下修士追杀,争天下,战八荒,令敌手胆寒。天地为局,众生为棋。是棋子受人摆布,亦是执天下棋局者。何为善,何又为恶、尽在道心界!
  • 药缘问道

    药缘问道

    作者第一次写,如果有不好,那请见谅。谢谢
  • 太空少年

    太空少年

    公元2045年,地球突变。公元2051年,异种突破人类最后防线。公元2052年,各国元首带领仅存的3561万人乘上方舟,逃离地球。“孩子,你要好好活着!”这是母亲含着泪对小牧尧说的最后一句话......伟大的星际之路已开启,这是王者巅峰的时代,弱肉强食,唯我独尊,弱者只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