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75200000017

第17章 谈戊戌改良派政治态度的矛盾(2)

为了提倡“民权”,他们首先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来解释国家的起源,证明民权的合理,同时又用公羊三世的理论来证明世界必趋于实行民权的社会。前者以作为翻译家的严复和运动中的激进分子谭嗣同说得最明确。严复在他那着名的《辟韩》一文中,说明国家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民“有相欺相夺而不能自治也,故出什一之赋而置之君,使之作为刑政甲兵,以锄强梗,备其患害;然而君不能独治也,于是为之臣,使之行其令、事其事”。因而他认为君臣都必须由人民的意志决定其立废,都必须根据人民的意志行事。否则,“君不能为民锄其强梗、防其患害,则废;臣不能行其锄强梗、防患害之令,则诛”。谭嗣同在《仁学》和《报贝元征书》等着作中,对于国家的起源,君臣与人民的关系也作了类似的说明,而他还特别强调了人民应有“共废”君臣之权,如果君主不好,人民可以“得而戮之”,他认为这算不上是“叛逆”。梁启超则根据公羊三世说推衍出人类社会“自今以往,同归民政”。他们对于国家起源的这种解释,和由此得出的关于君臣民关系的这种理论,虽然不能说是很科学的,但是我们从他们那种大胆批判君权神授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中是闪耀着民主主义的光辉的。

与宣传“兴民权”的同时,他们猛烈地向专制君权开火。严复、谭嗣同、梁启超,是这方面的几个代表人物。严复把中国自“秦以来之为君”者,一概称作是“大盗窃国者”。谭嗣同也把秦以后两千年来之君主看作是“大盗”。梁启超则认为中国历史上二十四朝,除少数外“其余皆民贼也”。

他们把中国历朝封建君王都说成是大盗、民贼,虽然对过去的封建君权作了勇敢的否定,但是他们不仅不能由此逻辑地得出废除封建专制君主政体的结论,而且他们对于当前的封建君主光绪皇帝,却大加吹捧。他们众口一词地把光绪帝歌颂成是“圣主”和“慈母”,有十五大“圣德”,因而他们认为只需光绪帝“纡尊降贵”,即去除一些不必要的、妨害君臣接近的繁琐礼节就能“内交泰于臣民”。 这种“纡尊降贵”的目的,不但不是要压抑君权,实际上却是为了加强光绪的实力,也就是“屈尊以保尊”。戊戌改良派一面激烈攻击历朝君权,一面又不仅不要求废除君主,而且还热烈吹捧现实的君主,这是他们在对待封建主义态度上的一个极大的矛盾。

至于怎样“兴民权”,他们也作了规划。

首先,他们所说的“民权”,实际上是指的“绅权”。梁启超在《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一文中,认为要兴民权,除必须先开民智以外,还须“先兴绅权”,而“开官智,又为万事之起点”,因此,他们所谓的“兴民权”,是遥远以后的事,事实上他们正是以此为名来达到兴绅权。关于这一点,谭嗣同在给他老师欧阳中鹄的信中说得更加明白,他认为要兴民权就得开议院,而“苟有绅权,即不必有议院之名,已有议院之实矣”。这就是说,只要有了绅权,也就等于兴了民权。可见,戊戌改良派口中的“民权”实是指绅权,名与实是不一的。当然,在当时绝对专制主义的统治下,给那些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士绅们以一定的权力,让他们主持一些地方的政治经济事务,这终究多少还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而,尽管他们的“兴民权”只是要兴绅权,在当时也依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其次,他们认为要“兴民权”,就必须先培养人民的力、智、德,然后才可给人民以权力,严复在《辟韩》中激烈地攻击了封建君权后说:“然则及今而弃君臣可乎?曰:是大不可。何则?其时未至,其俗未成,其民不足以自治也。……民之弗能自治者,才未逮、力未长、德未和也。”

梁启超在上述给陈宝箴的上书中,强调“民权非可以旦夕而成也,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权;有十分之智,即有十分之权……”。他认为这个“开民智”的工作,不能由无权力的“民”自己去开,而只能利用现存的君权来实现“开民智”。

梁启超在给严复的信中这样说:“譬犹民主,固救时之善图也。然今日民义未讲,则无宁先借君权以转移之,彼言教者其意亦若是而已。”严复也抱着同感,认为要使人民发展力、智、德,就得靠“中国有圣人兴”,然后才能“悉听”人民“自由”。

依靠封建专制君权来“兴民权”,这是戊戌改良派对封建主义的态度上又一个极大的矛盾;然而这却正是改良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他们从这个理论出发,就能借口民智未开而反对人民起来革命,反对推翻现存的封建政权,借口现存政权可以开导民智然后给人民以自由和权力。后来梁启超等在《新民丛报》发表的文章中,很多就都是用“民智未开”、革命将会引起“内乱”等作为自己反对革命的理由的。

戊戌改良派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态度,反映了他们当时的旁徨心理,这种旁徨心理正是他们在政治上极度软弱和严重妥协的表现。列宁指出:“一般说来,改良主义就在于,人们只限于提倡一种不必消除旧有统治阶级的主要基础的变更,即是同保存这些基础相容的变更。”这是一般改良主义者都具有的特点,戊戌改良派虽然发动了一次广泛的政治运动,但是他们在对待“旧有统治阶级”的态度上,也同样不主张消灭其统治的“主要基础”,例如他们根本不敢触及土地问题,不敢触及推翻清政权的问题,等等,而且就在这样的限度以内,他们也还表现了上述种种矛盾,这都是由他们当时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首先,戊戌变法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虽已有了二十几年的历史,并开始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它的实际力量仍是很弱小的。据统计,从1872年到1894年的二十三年中,中国民族资本所设厂矿一共74家,总资本21636838元。从1895年到1898年的四年中,所设厂矿80家,总资本17810000元。甲午战后的发展虽比以前快得多了,但总计从1872年到1898年的二十七年中,中国民族资本所办厂矿的总资本一共也不到4000万元,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与封建经济相比,还是显得很微弱的。在这个时期,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已深入中国,在经济上已控制了中国的海关、铁路和内河运输以及许多重要的厂矿、金融机构;在政治上也已控制了清政府,因此,他们已能凭借各种特权和资金、技术、交通等方面的巨大优势,自由地在华大办工厂,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并以此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直接地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这样,比起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势力,中国民族资本就显得更加微弱。

同时,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是由地主、官僚和商人转化而来的,其上层几乎全由官僚地主转化,因此他们本身还带着浓厚的封建性,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以发动和领导戊戌变法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来说,他们本身就都出生于官僚或地主家庭,在发动变法运动时,他们本人也都身居仕津。所以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地或绝对地说,都还很弱小,从他们当时的发展程度来看,他们实在还不足以发动一次广泛的政治运动,可是因为在民族危机尖锐化的刺激下,全国人民都要求救亡图存,必须有人来领导这个运动;而当时中国无产阶级还未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农民革命力量则自从太平天国失败和19世纪70年代各地起义被镇压以后,受到了极大的摧残,还未能恢复和形成一个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而资产阶级中的革命派还刚刚在形成中,他们在国内还没有足够的影响。这样,已经有了三十年左右历史、在国内有较深影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就被历史推到这次政治运动的前列,充当了救亡运动的主要角色。由此可见,这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是在特殊的条件下早产出来的,它还未及相应地壮大本身的阶级力量,因而他们既提出救亡图存、改革内政的主张,又因为本身还过于软弱而不敢触及反帝的问题,不敢触动现存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其次,在当时的条件下,想要中国富强,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和科学,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还是先进的东西。因此,那时的爱国分子要救中国,就只得向资本主义国家去寻找真理,向他们学习,拜他们做“老师”,这就使得戊戌改良派容易受英、美、日等国的欺骗、拉拢,也使他们容易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盲目崇拜的心理,迷信他们的力量。如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认为,“结英则以直布罗陀、苏彝士、亚丁、锡兰为长城,则东西雄国皆不能来矣”。这些改良主义者的头脑中,充满着对自己“老师”的迷信和幻想,这就使他们对帝国主义不能不表现出极大的妥协,表现出矛盾重重的政治态度。

最后,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派与最高统治者皇帝相结合的途径来进行的,并且主要是用这个皇帝下诏书的方式来推行的。清廷内部帝后不和、帝党无权的状况,使光绪皇帝“很想做出一点惊天动地的事来”,因而他倾向于变法,与改良派进行了结合,这使得改良派由原来的立场向后倒退。在这方面,谭嗣同的态度是个典型的例子。

他在1895年着的《仁学》中,痛骂清朝是“贱类异种”,要大家“勿梦梦谬引以为同类”。而当光绪帝与改良派结合,倾向变法的时候,谭嗣同就一反故态,称他是“圣天子”,说光绪帝“亦若逆知民隐,而慨然沛以殊恩”,因而应当对他“载山知重,感激涕零”。戊戌改良派之所以热烈歌颂光绪皇帝,在他们看来,皇帝是有着为所欲为之权的,因而“欲速变法以救危局,非先得‘圣主’当阳不为功”。所以,当光绪帝出来为变法运动“当阳”时,苦于难寻奥援的戊戌改良派就兴高采烈地同声欢呼“圣主”了,同时,他们的脚步就在这种欢呼声中更向后倒退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保存着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反对本国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性;但同时,“他们又保存了另一种性质,即对于革命敌人的妥协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使在革命时,也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分裂,并且他们同农村中的地租剥削有密切联系,因此,他们就不愿和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更加不愿和更加不能彻底推翻封建势力”。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然在革命时也表现了这种对于革命敌人的妥协性,那么,戊戌变法时代,那代表着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地主士绅和正在形成中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的改良派,自然就更加充满了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妥协了。本文论及他们的各种矛盾态度,正是他们这种阶级性与当时具体历史条件结合后的具体反映;而他们所反映的这种矛盾态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早期政治面貌的一个缩影。

原载《江海学刊》1964年第8期

同类推荐
  • 太平洋皇帝

    太平洋皇帝

    公元1659年,永历帝“南狩”缅甸,名为天子,实为囚犯,放眼铁壁关外,汉家江山已无完壁...朱慈煊,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太子,在被一位后世人魂穿后,死境之中,他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复国大业。吾心不死,吾命长存!暹罗是我演武场,鹦哥地是我的粮仓,琉球是我的弹药库,东瀛是我的母港,婆罗洲是我的橡胶园,勃泥是我的船厂,大小吕宋是我的抛锚地,苏门答腊和爪哇是我的酿糖坊。而我,是太平洋皇帝!——誓以一力捍帝国,延良才,拓疆土,凡日月光华拂照之地,大明永不落!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二)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二)

    本书向读者解剖了笼罩在陵寝上的谜团。内容有:曾侯乙墓之谜、秦始皇陵墓之谜、中山靖王刘胜墓之谜、汉武帝茂陵之谜等。
  • 天朝那王爷

    天朝那王爷

    天朝陵王,自幼性情孤僻冷漠,无情无义,无人敢近。他和王语寒相遇,和陆御景相遇,和众多人相遇……血凉了当初的相遇,泪浣了一生的溪沙……谁终是幸福的啊?
  • 我的春秋我做主之最后的霸主(合集)

    我的春秋我做主之最后的霸主(合集)

    “我的春秋我做主”系列以全新的视角,全景展现“春秋时代”诸侯国争霸风云。东周前半期,诸侯国竞相争霸,鲁、齐、宋、晋、楚、郑、曹、陈、魏、燕、秦、蔡、吴、越等国,互相纠结、碰撞、遏制、结盟,共同演绎了一个血雨腥风、动荡飘摇,却也因此充满中国文化生机的时代。作者以史料为基础,以诸侯争霸为主线,以“五霸”为中心,以通俗亲和的文字和丰满的笔触,多角度审视、叙述与评价了“春秋时代”的地缘格局、人文景观和政治演变。本书为第四部《最后的霸主》,主要叙述了在老牌霸权晋楚衰落背景下吴越争霸的过程。随着传统礼教进一步崩坏,大夫专政夺权,中原诸侯内乱纷纷,霸权逐渐消解,而地处东南的吴国和越国,次第崛起。吴王阖闾重用孙武和伍员,整顿军政,修水道以兴兵事,国力猛进。柏举之战,吴军直击郢都,伍员掘塚鞭尸。檇李之战,阖闾因轻敌而陷于越军之手,其子吴王夫差立志复仇,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军后反攻会稽,本可诛杀越王勾践却又纵虎为患。勾践侥幸得脱后,卧薪尝胆,倚重范蠡和文种,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遂呈壮盛之势。夫差好大喜功,去贤嬖佞,继攻楚侵越后又继续大修河渠,挥兵北上,降鲁击齐,与晋国黄池争霸,播国威于四境的同时也造成了难以化解的严重内疾。勾践趁势而起,利用夫差空国远征滞留黄池的机会,突袭吴都,一举扭转吴强越弱的局面,并通过不断地敲打最终将吴国置于死地。挟灭吴之威,勾践统揽江东,又独辟蹊径,充分发挥越人的制海优势,据沿海便利之地而舍江淮内陆之地,恩威并施,获取春秋霸主最后的殊荣。而晋国卿族擅权,相互攻杀,赵魏韩三氏灭智后,意犹未尽,终致三家分晋,天下失序,中国历史由此进入战国时代。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
热门推荐
  • 你与我的世界

    你与我的世界

    嗯……我原来想写个女频爽文,最后发现臣男真的做不到啊……本书非爽文,套路文,是一个多核心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爱情与反战两大核心贯彻始终,还会有一定的让大家思考的内容。当然,如果有大佬,剧情可以我们再商量嘛。本书请带脑子阅读,还有除了主角二人以外其他所有人都可能死,但不会随便死,希望我能给你展现一个更接近的异世界,和一段感人地爱情。欢迎读者加群讨论,群号570424759。嘛,以上完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异界当大哥

    在异界当大哥

    “那一战,我被他禁锢在殿内,当我好不容易冲破他设下的结界的时候....却是看到了他魂飞魄散的那一幕。......我散尽一身功力只为保他一魄,送他入了轮回重新历劫,而我也因为他的离开不得不承担起真正天道的责任,同样...陷入无尽的轮回历劫。而我们....也互为彼此最后一世的情劫。”
  • 女配别作妖

    女配别作妖

    余落兢兢业业穿梭在每个世界中完成女配的逆袭,改变女配的命运。好不容易攒够空间积分却因为不靠谱的系统,不得不回去每个世界收拾残局,因为女配们回到自己的身体后原形毕露,凭借加持的气运虐杀男女主,使魂力失衡位面世界面临崩溃。余落:操蛋,女配你作什么妖?莫逼老子。做错事的系统:宿主,请您尽情的放飞自我吧
  • 食草战神

    食草战神

    郝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在不杀一人的情况下上战神的……也不太清楚,怎么就有个瞎了眼的战队找他做狙击手……粉丝群(1143250050)
  • 第二审判

    第二审判

    在魔法衰弱,斗气为主流的波姆塔大陆,一场席卷世界的灾难即将降临。但在灾难降临前,各个种族却忙于互相残杀,妄图谋取新世纪的霸权,然而战火燃起的不是希望而是死亡。一个灵魂来自异界的少年,他的命运不属于这个世界,而他会是扭转一切的奇点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 初始之翼

    初始之翼

    四根石柱支撑着人体的结构,却又限制了人体前进的道路……打破四根石柱,突破人体界限,修成四境之阶,能否看到更广阔的天地?这是一个有着黑暗童年的少年,遇上一个居住在神秘的时钟之塔上的女孩而开始的故事……
  • 灰姑娘与王子相识、相恋

    灰姑娘与王子相识、相恋

    智力轻微受损的灰姑娘,可爱又可人怜,幸运的遇到了她的王子,与之相爱。还遇到了家人和跟家人一样善良的其他人!这样的她能不幸福吗?
  • 新蜀山之都市传奇

    新蜀山之都市传奇

    “血影神君”八百年前,血魔教少教主,一直存活至今,创立了骇人听闻的“发轮神教”,蛊惑世人,扰乱法制,教徒数不胜数,势力蔓延整个世界,蜀山剑派传人高扬(东皇太一四世)融入都市,寻古剑,觅魔踪,获九天神丹,遇四世相恋之人宋紫奇(莲花公主四世),大破“发轮神教”,斩杀了血影神君。后遭哥哥罗豹暗算,穿越到九天之外的灵界,突破乾坤大法十重“时光倒流”,因九天神丹护体,都市之身三年如一,恰逢宋紫奇晶莹一滴相思之泪,滴入高扬眼中将他唤醒。此时哥哥罗豹竟获得玄天阴气,练成了“邪影魔功”,天下无敌,高扬忍痛走向了弑兄之路……
  • 她笑颜如初

    她笑颜如初

    不小心穿越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喽,没心没肺的宋晚,当遇到他之后,一切都改变了。“我宋晚知道我迟早会被人杀死,但是我没想到,杀我的那个人,居然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