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75200000023

第23章 论中国人对日俄战争的“直日曲俄”之因(2)

《辛丑条约》签订后,迫于中国人民的斗争和各国的压力,俄国只得同意分三期从东北撤走全部侵略军。但到1903年4月,其第二期撤军期限已到时,俄国突然拒绝撤军,反而向中国提出实质上要把我东北变成其殖民地的七条要求。同年10月第三期撤军期限到时,继续拒绝履约,从而发生了中俄间就撤军问题进行的第二轮谈判。在这轮谈判中,俄国故技重演,先是无礼地拒绝中国公使胡惟德觐见俄皇的请求,继而在复照中声称:“查俄国政府欲将未了之事求一持平办法,故有所请,而中国不允。中国地方官与俄员为难,尤以盛京将军为最甚。中国北面与俄国邻界地方又增兵备。中国驻各国之使,与各政府屡有所商,无非不欲将两国所应径直相商之事和平了结。凡此种种情形,是俄国近时办法之所由来也。”这里把中国驻外使节与所在国的交往也说成中国的过错,真是强词夺理、蛮横霸道。

俄国这种蛮横霸道态度,使它孤立于国际,激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国内各地广泛兴起拒俄运动,尤其是中国留日学生群情激愤,召开拒俄大会,成立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驱逐俄国占领军出东北。虽然由于清政府破坏等原因,拒俄运动被压了下去,但全国民众,尤其留日学生痛恨俄国的情绪,一直持续到日俄战争结束。与俄国相比,日本的对华外交要圆滑得多。在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后,日本发誓要报仇,提出“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的口号,在国内大力扩军备战,对外积极争取英美,笼络中国,孤立俄国。

由于日本刚侵略了中国,迫订令“四万万人齐下泪”的《马关条约》,而俄国则“还辽有功”,因而日本在甲午战争后要笼络中国,使之在日俄冲突中“直日曲俄”是很不容易的。但它通过圆滑的外交手段,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日本为笼络中国而采取的活动主要有:

第一,积极吸引中国人去日本留学。明治维新后日本的迅速发展,早已引起日益增多的中国人注目,甲午战争的结局更使许多中国人对日本刮目相看,1896年就有13名中国人赴日留学。1898年春,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函称该国政府拟与中国倍敦友谊,借悉中国需才孔急,倘选派学生出洋习业,该国自应支其经费”。为了使中国人到日本后尽快掌握日语和其他必需的基础知识,日本国内还创办了一批专为中国人补习日语等知识的学校。招收留学生,本来就会使这些留学生对于所至之国产生亲近感,何况它适逢其会地顺应了中国在甲午战后急图振兴之需,因此赢得中国各阶层人士的热烈赞扬。例如御史杨深秀奏称日本此举“智吾人士,助吾自立,招我游学,供我经费,以着亲好之实”。

又如张之洞在《劝学篇》中也极力提倡“可多遣”中国人去日本留学;在1901年他与刘坤一的《江楚会奏》第一奏中,重申中国学生留日之种种好处,其中谈到各国学校“教法尤以日本为最善;文字较近,课程较速,其盼望学生成就之心至为恳切”,等等。之后,中国驻日公使杨枢还称赞日本“实有期望中国振兴陆军之意”,而主张多派学生去学习其军事。第二,对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一律联络、拉拢。在戊戌变法中,日本民间人士和一些官员,不同程度地同情维新派,在变法失败后帮助康、梁出逃,并为他们提供在日本创办报刊、学校和从事宣传活动等的条件。但日本政府却极力对新、旧各派皆示友好;“不偏向哪一派,而仅仅对于作为友邦之中国表示友好”。所以在容忍康、梁在日本进行宣传活动的同时,尽量不得罪清政府,照当时一位外务省官员的话来说:“采取改进主义还是守旧,是中国的内政,我们只能以我国的利害为唯一标准,来利用这些机会。”当20世纪之初孙中山为首的中国革命党人大批聚集日本,开展革命活动时,许多日本人,主要是“大陆浪人”,参加了革命党的各项活动,其中有像宫崎滔天那样真诚地帮助中国的友人,更有为谋求日本利益而参与中国革命党人活动的人,但不论其动机怎样,他们都确曾积极地支持过革命党人的活动,从而取得了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的好感。而在这些“民间人士”与革命党人广为结交的同时,日本政府继续保持与清政府的“友好”。

第三,在中外交涉中扮成中国的保护人。在八国联军侵华中,日本出兵2.2万多人,占八国联军总数4.7万多人的46%以上,是出兵最多之国。但即使如此,日本政府亦不忘向中国表示“友好”,如1900年7月3日,清政府就日本公使杉山彬被杀向日本政府道歉,日本政府在回信中大谈“日本政府与贵国政府素敦睦谊,如有实为紧要时,日本亦不敢辞其效劳……日后与各国商议之际,日本自应从中出力,保护贵国利益也”;在辛丑议和时,日本又向中国表示:“我政府及全国人民,均愿保全中国领土”,“凡可相助者无不竭力”。日本所说的“出力”、“相助”,就是在议和中反对俄国提出的一些过分苛毒的条款,并鉴于俄军已占东北,日本又不敢与英国争夺,因而反对瓜分中国,主张“保全中国”。日本这些出诸私心的“相助”,使得清政府感激涕零,说日军“到京之日,首先安民,又于和议要端,尽力维持,特伸公论,东方大局,赖以保全”。把日本说成是中国的恩人了。

在1900年冬中俄开始交涉俄军撤出东北问题时,日本公使小村寿太郎即主动向李鸿章表示,日本驻俄公使将“竭力相助”杨儒与俄的交涉;而日本外务省则向中国献策:“中国似可答以此次事变关系各国,宜归入各国公约并议。方能牵制,不致吃亏。”日本在日俄战争前夕上述对华外交活动,取得了成功,使中国人对其产生了好感,加以日俄战争又是因俄国侵华直接引起,并恰好发生在中国民众普遍痛恨俄国之际,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很自然地“直日曲俄”了。吴玉章后来说:“日俄战争开始后,人们由于对沙俄的痛恨,还把同情寄予日本方面,听见日本打了胜仗,大家都很高兴。现在看来,这是多么幼稚可笑。”

四、“同文同种”论与“联合兴亚”论之影响

中国人之所以“直日曲俄”,还与那时风行于中日两国的“同文同种”、“联合兴亚”之类舆论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长期以来的友好交往,在人种与文化上的比较接近,以及19世纪中叶曾同受西方侵略的遭遇,使中日两国都产生、滋长关于中日同文同种、应当联合兴亚的舆论。早在1863年,平野国臣所撰《制蛮础策》一书中就提出中日两国“地势连邻,风气粗类,是以气禀颇同,发眼无异,古来即有通问之好”,因而是可以“相与谋事”的“道同之国”,主张派使来华结盟,把西方入侵者“逐诸洋外”。明治维新后,日本渐由受西方侵略之国变为侵略别人之国,但关于中日“同文同种”之类的舆论不仅未歇,反而更烈。一些并不反对日本侵略邻国的人,仍认为中国如被西方列强瓜分,将使日本失去缓冲与屏蔽,而使西方列强进而集中力量对付日本,给日本带来危险,因此他们仍唱“中日提携”之调,只是这种“提携”须以日本为主。如1890年,小泽豁郎、福本诚等人成立“东邦协会”,标榜以“能对全部东洋人民之前途起启迪作用”为宗旨,副岛种臣、近卫笃麿为正副会长,大隈重信、伊藤博文、小村寿太郎、犬养毅、头山满等以后都成为其会员。接着,樽井藤吉1893年出版《大东合邦》一书,宣传“彼白人欲殄灭我黄人之迹,有历历可征者。我黄人不胜,则为白人之饵食矣。而胜之之道,在养同种人一致团结之势力耳”。

直接而明确地把中日“同文同种”与黄白人种的生死竞争联系起来。此书1898年译成中文,得到中国人的好评,梁启超为之写序,蔡元培则写了读后感,盛赞此书“引绳切事,倾液群言,真杰作也”。近卫笃麿1898年发表《同人种同盟附中国问题研究之必要》,更加强调了中日同文同种,应联合兴亚:“东洋的前途,最终不可避免地将成为人种竞争的舞台……而最后的命运,仍是黄白人种的竞争。在此竞争之下,不论支那人还是日本人,都应认清白种人是共同的仇敌”,所以中日应建立“同人种同盟”。

在宣传“同文同种”、“联合兴亚”的日本人中,有的人如宫崎滔天,真诚地希望帮助中国独立富强,并以此推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使我黄人为有名誉之种族,轰轰烈烈,建新纪元于宇宙间”。更多的人则怀有借此建立以日本为首的东亚新秩序、实行“亚洲门罗主义”之类目的。但不论目的何在,他们都把中国作为主要对象,而把俄国作为最主要的“白色人种的威胁”,这与中国人的观感正好是相符的。

在中国,也很早就有人宣传中日“同文同种”和“联合兴亚”的主张。早在1880年,在中国驻日公使馆任职的黄遵宪,与公使何如璋,联合了一批日本友人,成立“兴亚会”;他又撰文称日本为“兄弟之国”,提倡中日联合抗俄。继此之后,许多早期改良派思想家也群起呼应。

甲午战争后,“同文同种”之类宣传并不因中日两国刚打过仗而消寂。相反,由于严重的民族危机迫降头顶,中国的志士仁人们为了救亡图存,迫切需要改革内政,振兴中华,看到与中国在人种上、文化上比较接近的日本通过改革而臻富强,仿佛看到了作为黄种人的希望。《东方杂志》当时有一文曰:日能困俄,则“种族强弱之说,因之以破”,因为中西差距如由于种族,则难以改变,若由于政教,则人尚能努力改之。(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当时写的感事诗,就很贴切地写出了那时很多中国人的心态。所以,人们更希望同是黄种的中日两国能联合兴亚、卫亚。为了说服人们与日本消释前仇,郑观应还以奥地利在受普鲁士进攻后,“不计宿仇,与普连盟,同御俄法”为例,要求中国人不要记仇,同时也要求日本仍“念辅车相依之谊,唇亡齿寒之忧”,帮助中国振兴。

戊戌维新派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力倡中日联合,振兴亚洲。例如唐才常在湖南的维新报刊上大力宣传“联日以联英”,结成中、日、英联盟共同对付俄国。至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也都在钦慕日本的同时,极力提倡中日联合。孙中山1895年准备广州起义时,与梅屋庄吉的初次交谈中就表示:“中日两国不幸发生战争,但我们非团结起来不可”,希望日本帮助中国革命事业。1897年在与宫崎滔天的初次交流中,孙中山也谈到同一主题。在以后他组织的历次武装起义中,常把购买、运送武器的重要工作,托付给日本友人去做,表明了他关于“同文同种”、“联合兴亚”之类思想的真诚。后来《民报》更以“主张中日两国之国民联合”作为公开揭示的宗旨之一。而陶成章、章太炎更通过历史考证,宣称中日是同种同族。章太炎1901年发表《正仇满论》一文,论证了中日两大民族不但同为黄种,且还是同一民族;陶成章则在1904年着成的《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中,强调“言人类学者,当以历史之界为界,不当以天然之民族为界”,以此把大和民族与汉族同列入昆仑山系的民族。

甚至连李鸿章也乐道中日“同文同种”、应互相提携之类议论。1895年他在马关议和时,第一次谈判时就大谈日本之崛起证明“黄色人种亦不让白种人一步之事实”云云。虽然他大弹此调是企图请对方作些让步,而这只能是一厢情愿;但连他这样位高权重、不无矜持的人也欲以此打动对方,正说明这种舆论在中日两国影响之深广。

所以,中日甲午战争后,虽然日本已成远东唯一强国,但它尚需借助中国来与俄国争夺;而中国虽刚受过日本的侵略和残酷敲诈,但救亡图存的急切形势,又使中国人从日本的崛起中看到黄种人的希望,并想从它那边得到一臂之助,来对付俄国这一中日两国共同的威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同文同种”、“联合兴亚”,是很能为两国许多人喜闻乐道的,因而自然也有力地影响了中国人对日俄战争双方的不同态度。

中国人“直日曲俄”的情况,在日军取胜后很快就为对日本的失望所取代。日军每占领东北一地,到处以征服者的姿态,压迫、搜刮以至杀害中国人民。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全盘接收了俄国在东北的侵略权益,很快建立一套严密的殖民统治机构,使中国人民,特别是东北人民陷入深重苦难。在日俄战争结束后一年,中国舆论界就认识到:

“日之与俄,殆如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因不属本文范围,故不赘述。

原载《中日文化论丛》(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42页)

同类推荐
  • 群雄鹿

    群雄鹿

    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的一生过于短暂,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甘于平凡,但真要置身于历史之中,和历代帝王将相进行一场史诗级大战,也许自己就是,天命!
  • 北枫歌

    北枫歌

    枫亭夜浊酒,相约黄昏后。青灯屋门漏,一曲北枫奏。这是一个朝堂,也是一个江湖。朝堂无处不江湖,江湖无处不朝堂。
  • 迷局——不忍细读的历史真相

    迷局——不忍细读的历史真相

    我们看到的历史仅仅是一种表象,它犹如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又是一个连续不断地加减法游戏。有些片段被选择性地遗忘,有些被有意边缘化,有些被放置到历史深处,还有一些已经被恶意篡改……它被岁月的荒烟蔓草层层掩盖,于是显得更加扑朔迷离。本书独辟蹊径,从众多正史典籍、稗官野史以及民间传说中的蛛丝马迹中,钩沉历史的细节,重新发现那些被遮蔽和误读的历史真相,让人们感触到历史那曾经跳动的脉搏,呈现给人们一个别开生面的全景往事,以期引起人们对历史真相的质疑和思考!
  • 明海崛

    明海崛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一种大气魄,但也是一种悲哀!鞑靼的小王子又来犯边关?这容易,怼他!东南倭寇来犯?别逗了,在大明的地盘上,他们敢来一个我杀一个,敢来两个我杀一双!我是海盗,我有着我哥亲自颁发的营业执照!我哥是谁?嘿,被称为明朝最聪明的皇帝,你说是谁?我要将大明的旗帜插遍世界各处!大陆,我称雄!七海,我为王!
  • 三英十杰

    三英十杰

    三国,就是三国。这次的主角不是那曹操也不是刘备更不是那东吴的孙权,重生于汉末乱世,董卓还在做恶,天下暂未三分。乱世云涌,英雄辈出,这是一个相互争斗的时代,成王败寇,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热门推荐
  • 高冷老公,早上好

    高冷老公,早上好

    一场她不看好的婚姻,让她赔身赔心还要赔钱。每天晚上,她一边躲着一边抗议,“乔禹瑄,你凭什么爬上我的床?”男人眯了眯眼,嘴角勾起一个好看的弧度,“钱债,身还!情债,身还!”某一天,小女人不服了,“乔禹瑄,我要和你离婚!”男人脸色一僵,“理由!”她低头,红着脸,“你每次都让我好累……”男人嘴角勾起,凑到她的耳边,“看来还不够!你还有力气跟我离婚!”
  • 重生之嫡高一筹

    重生之嫡高一筹

    她是名门嫡女,却含恨而终。潋滟重生,她立志改变命运,活出嫡女风采!一步步修得玲珑手段,施展手腕,恩仇尽报,夺回本该享有的一切,抱得美男归。
  • BC集团大小姐

    BC集团大小姐

    “你毁了我的家,我一定会让你也尝到这种失去亲人的痛!”那一年,她才七岁。“我说,女人,我喜欢你。”“哦。”“和我在一起吧!”“不可能!”“为什么?”“没有原因,另外,给我滚!滚得远一点!”“喂,丫头,既然拒绝了他,就别再拒绝我了。”两个帅哥一起单膝下跪,“我喜欢你,和我在一起吧!”那一年,她十七岁。但冷若冰霜的背后,却又有着另外一面:“顾伯,我要迟到了,为什么不叫我?”——“你吃蛋糕的样子真可爱!”“不要用那种眼神看我!”红起脸颊转向另一边。花样美男,谁又能走进她的心?
  • 从全职猎人开始当触手怪

    从全职猎人开始当触手怪

    谁说降龙十八掌比不过二次元异能?这就是传说中的高危世界——全职猎人!?为什么我的念能力是触手怪!?哇!我的触手会武功,这谁顶得住啊!这是一个会武功的穿越者在二次元当触手怪的故事!ps:希望这本书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
  • 我成了五个大佬的祖宗

    我成了五个大佬的祖宗

    为了将血族这个种族发扬光大,沉睡了一千年才醒来的沐橙决定收几个大佬做小弟。——第一期选秀节目播出后,媒体拍到双料影帝霍麟偷偷带着学员沐橙外出吃美食,疑似恋情曝光。霍麟:滚,那是我祖宗。——医学界外科传奇医师牧韶为十八线女星沐橙转行做了牙科医生,震惊世界!牧韶:滚,那是我祖宗。——惊,财阀大亨柏彦为追爱豆沐橙,将数亿身家拱手相送!柏彦:滚,那是我祖宗。——知名电竞选手夜泽直播带当红小花旦沐橙双排吃鸡现场表白?夜泽:滚,那是我祖宗。——天才鲜肉科学家苏凌为双料影后沐橙放弃千万高薪回国发展!苏凌:滚,那是我祖宗。媒体粉丝集体傻眼,全是孙子辈,那究竟谁才是沐橙男朋友?……简白把玩着手中的獠牙,眼神里充斥着偏执和阴翳,将沐橙堵在墙角,揽着她的后腰笑问,“我是你的谁?”沐橙紧紧盯着他白皙秀颀的脖颈,吞了吞口水,“你是我的小心肝呀,乖了,让我咬一口好不好?”
  • 压寨相公:娘子哪里逃

    压寨相公:娘子哪里逃

    一朝穿越,苏小浅突然从一个将要大学毕业的小女人变成一个无恶不作的山寨寨主,而且还正在强上一个犹如谪仙的——美男!面对美男的怒气,苏小浅表示:这锅我不背!转瞬间却迎来大军攻山,一夕间山寨被毁,苏小浅方知她惹到了一个怎样的大人物,从此她被迫走上逃亡之路。逃亡中,她无意间救下不受宠被同伴推下河的墨家二公子墨邪(ye)(另一重身份是魔教教主墨邪(xie)),后又遇见追随而来想带回她灵魂的楚幕(这世身份是风烈国战神)。一重重阴谋阳谋接憧而至,正邪对立,群雄争鹿,风烟起,战争至。学武功,闯江湖,揭阴谋,驰聘疆场,刀光剑影,恩怨情仇。她爱过,恨过,哭过,笑过,当她站在人身巅峰,挥一挥衣袖打算离开时,却被宁愿为她跌落神坛的紫云轩阻止。面对紫云轩,已经变得很强的苏小浅表示:老娘不想和你不玩了!——片段一“怎么,你用尽心机把本国师绑上床,又是喂药又是捆绑,难道想在中途退缩?”男人的声音在药物的控制下显得特别沙哑低沉,一张彷如天神般的俊颜上却带着无尽的嘲讽,他只是在算出西南将会有天灾时损了元气,被魔教之人趁机暗害,没想到他最后竟落在山贼手中受此侮辱。前段二“喂,紫云轩,你贵为一国国师,怎能做出强抢民女的事来?”看着突然出现的男人,苏小浅心情复杂的一把扯下大红盖头,怒目而视。站在面前的男人依然高贵如神祗,此刻他却对她微微一笑,独愿为她露出绝世风华:“我既是一国国师,更是你的夫君,苏小浅,你怎能再与旁人成亲?”前段三“紫云轩,你无心无情,我苏小浅此生最大的错误就是爱上你,所以,我决定再也不见你了。”苏小浅毫不犹豫把手中利剑刺向男人,一滴清泪却划过脸庞。紫云轩任由剑尖刺入胸膛,他紧握她的手腕,坚定的说:“苏小浅,你我已是拜过堂成过亲的夫妻,此生此世,生生世世,上穷碧落下黄泉,你我注定都要在一起。”片段四午时已过,院子里和紫云轩长得很像的小萌娃问正在教他对弈的爹爹:“爹爹,为何娘亲还不起床?”然后像是想到什么,突然老气横秋的说:“哦,我知道了,难道娘亲又不乖,昨晚又被爹爹惩罚了。”——————本作者简介渣,智商负,看官们不要被上面的简介骗了,其实这是一本正剧(有可能也是一本轻松剧)。本文女强,男强,过程YY无限,1v1,结局HE。如果你们喜欢这种风格的文,请一定要点击收藏,并留下宝贵意见,亲们的肯定和意见才是本作者菌把这篇文写下去的动力。
  • 极品神印少主

    极品神印少主

    玉晓天,一个地球上的国术爱好者,被洪荒至宝——天地玄黄印带着穿越而来,并且成为了武国亲王府的少主。且看拥有了鸿蒙至宝、天地玄黄印作为伴生神印的废物,如何逆袭天才,挑战权威,追求真情,看人们眼中的废物如何演绎极品少主,成为神印主宰。
  • 炸烂三级甲

    炸烂三级甲

    失恋了的小成,喝了酒,找室友谈心。室友宋原禁不住他的酒后嘚啵,骗他说带他玩游戏开黑,没想到,在游戏里遇到了声音甜美的小馨。接下来的故事……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1978-2018中国优秀短篇小说(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短篇小说(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短篇小说的出版,旨在展示当代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有着较高艺术水准、值得珍藏与阅读鉴赏的经典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