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25100000010

第10章 政治和仁德(9)

吴起在楚国变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他得罪了旧贵族,结果被乱箭射死。纵观吴起的一生,他对自己的理想十分执着。不像法家或者纵横家那样随机应变,甚至不像兵家那样讲究冰冷的理性。追根溯源。这是由他的思想中的儒家成分决定的。因此,如何运用儒家的智慧,应该是值得我们深入考虑的问题。

众所周知,吴起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也曾被法家认为是善于变法的代表人物。但实际上,他更重视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并卓有建树。如果细心地考察吴起的变法实践,就可以看出,他与韩非等法家所提倡的思想是很不相同的。他所希望的是通过抑制贵族的势力,消除国家的腐败,使国家振兴富强,而这些十分接近儒家的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变法不仅仅是法家的事,有时也充满着浓厚的儒家思想。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不仅儒道互补,儒法互补也是一种历史存在。至于封建统治者实行阳儒阴法,表里不一的那一套,本是没有办法的事。

德行和政治

什么样的政治是好的政治?或者说评价政治的标准是什么?

乍听起来好像很复杂,很艰深,不容易弄懂,其实也并不是那样深奥,如果从我们的亲身感受出发来理解政治,也许会变得很简单。所谓好的政治,就是符合我们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并使其中的合理因素得到有效发挥的政治。也就是说,评价政治的标准还在于文化,如果能将这种文化的合理性发挥出来,便是好的政治;如果脱离了这种文化的实际,陷入空想,就是所谓的“左”的政治(反之,则是所谓的“右的”政治)。当然,这是总的原则,具体情况是十分复杂的。

田氏代齐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著名的历史事件,虽然有其漫长的积累和发展的过程,但齐景公最后给田氏制造了这样的机会也是非常重要的。晏婴的先见之明,即使在今天想来,也是令人感叹的!

淳于人把女儿送给景公做妾,生了儿子取名叫荼。景公非常疼爱他,于是大臣们就商量要废掉长公子阳生而立荼为太子。景公把这件事告诉了晏子(即晏婴)。

晏子反对这种做法,他说:“这样做可不行。让地位低下的人去和地位高的竞争,这是国家的大害。放弃年长的儿子而立年纪小的为太子,自古以来就是产生祸乱的根源。公子阳生年长,受齐国人的拥戴,请大王不要更换太子。因为人的服饰、地位有明确的等级界限,所以卑下者不能欺侮尊贵的人。立太子有礼制规定,所以庶子不能夺嫡长子的位置。希望大王要用礼义来教育荼,不让他陷入奸邪之人的引诱之中;希望您用仁义来引导他,不让他只注重自己的利益。无论年长的和年少的都要按礼法办事,宗族、嫡庶关系也就能合乎伦理规范了。废长立幼的事情,历来不能教育下人;抬高庶子以压抑嫡子的办法,也不会给所爱的儿子带来好处。长幼之间没有等级界限,嫡庶之间不加区别,实际上就是给不轨之徒制造了乘机作乱的祸根,请大王要慎重考虑。古代贤明的君王,不是不喜欢纵情享乐,只是他们懂得乐极生悲;他们有的人并不是不想立爱子为储,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违背伦理大义就要带来天下的混乱。因此,他们享乐有所节制,立子也遵守道德伦理。那些用花言巧语来欺骗大王的人,怎么能值得您的信任呢?现在,您采纳奸邪之人的主意,听信乱臣贼子的坏话,废长立幼,我真怕将来会有人利用大王的这个过失为他的个人的邪恶用心服务,去搞废长立幼的事,借此达到个人的目的。请大王一定慎重地考虑这件事!”

齐景公刚愎自用,没有听信晏婴的话。他死后不久,齐国的大贵族田氏就杀了荼,再立长子阳生,不久,又立了齐简公,最后,田氏杀了简公,自立为王,这就是著名的田氏代齐。这一切,都在晏婴的预料之中。

对于今天来讲,嫡庶长幼观念肯定是落后乃至腐朽的观念。但在当时却是难以逾越的道德观念和伦理准则,不遵守这种观念或准则,就意味着对社会秩序和人们的文化心理的叛逆,就会引起争端或混乱。具体到田氏代齐来说,虽然其渊源并不始自齐景公的废嫡立庶,但齐景公的做法无疑为之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在考察政治与道德、政治与文化的关系,试图将我们的政治调适到最佳状态的时候,上面的例子也许会在一定意义上给我们一些启示。

改革的魄力与勇气

春秋战国时期,地处北部的赵国地理位置最为不利。因为它要替南面的诸侯国抵御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而它的风俗习惯,包括战争方式,都与南面的诸侯国一样,很不适合当时的情况,因此迫切需要改革。

在肥义的鼓励和帮助下,赵武灵王果断地实行了胡服骑射的法令。军队和百姓都换下了不便于劳动作战的长袍,穿上了便于劳动作战的短衣。这使赵国军队的作战力量大大增强,再加上配合实行其他有利于富国强兵的政策,如修筑长城等,赵国迅速地富强起来,成为当时的一个强国。赵武灵王不顾流俗坚持改革的精神,至今对我们仍然深有教益。

有一天,武灵王闲坐,肥义陪伴他。肥义说:“大王是否考虑过世事的变化,分析过军队的作用,回忆过简主和襄主的业绩,盘算过胡地和狄地的利益呢?”武灵王说:“后来的君主不忘先王的恩德,这是做君主的根本;相互商量明主的长处,这是做大臣的本分。因此,贤良的君主平时要制定便利于人民的政令,并不失时机地教导他们;在战争的年代,要建立空前绝后的功业。作为大臣,在闲居时就要尊敬长辈,谦恭辞让,在朝中做官时,要能够辅佐国君、造福百姓。这两点是君主和大臣的区别。现在,我想继承襄主的功业,开拓胡、狄之地,但我的这些想法恐怕终生也不会被人理解。现在看来,如果进攻弱小的胡、狄,用力不大,不至于使百姓劳困,却能获得很大的收益。想建立盖世功业的人,必然会遭到一般俗人的非议,有独到见解的人,必然会遭到一般世俗之人嫉恨。如今,我想改穿胡人的衣服,学习骑马射箭,教导百姓。果真如此的话,世人一定会议论我了。”

肥义说:“我听说,办事如果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行动如果瞻前顾后,就不会成名。大王如果已经决定承担天下人的非议,那就不用顾虑世人的蜚短流长了。那些想建立最高德行的人,是不会与世俗之人商量的;那些想建立伟大功业的人,也是不与众人计议的。从前,舜跳有苗氏的舞蹈,世人不理解,禹赤身裸体地进入裸人国,世人更不理解;但他们都不是纵情声色、欢娱身心,而是为了以德行来感化尚未开化的人。愚蠢的人对即将成功的事也看不清楚,聪明的人在事情尚未出现之前就能预知未来。大王不要犹豫,希望能够马上实行新政。”

赵武灵王说:“我并不是担心胡人服装的长处,只是害怕天下人会笑话我。狂人快乐,聪明人就替他感到悲哀;愚蠢人的讥讽,贤能的人就为他感到悲哀。既然有人赞同我的主张,胡服骑射的改革就必然能够取得成功,其作用也将是难以估量的。即使世上的俗人都笑话我,我也一定要占领胡人的土地和中山国。”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政策,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项十分著名的改革。赵国地近胡地,经常与胡人发生小规模的冲突。在长期的作战实践中,赵武灵王认识到,身穿长袍的赵国步兵是很难与装束精干、行动快捷的胡人骑兵相抗衡的。但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很难接受胡人的装束和作战方式。武灵王不顾流俗,坚持改革,终于使赵国强大起来。实际上,赵武灵王的改革对整个中国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古代的骑兵及军士所穿的箭衣,都是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改革中演化而来。

为政之道

如何做好领导,这是古往今来我们一直探讨的一门大学问。有人认为应当用法家的方法,以法治国,以法治人,认为万事有了规矩才可施行;有人认为应当用儒家的思想,以仁爱为本。本立而道生,道生则万物自然运行;也有人主张用道家的策略,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当然,也有人主张儒、法兼用,或是阳儒而阴法。但在这众多的治国、治人策略中,给人以尊严恐怕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在现实中行之有效的。

晏婴乘车路过中牟这个地方,看见一个衣着褴褛的人在路旁休息,看上去像个君子。晏婴就问他说:“您是什么人呢?为什么到这个地方来?”那人说:“我叫越石父,我是人家的仆人。在中牟给人做劳役,出来干完活正准备回去。”晏婴问:“您为什么要给人家做劳役呢?”越石父答:“因为挨饿受冻,无法摆脱,所以做了仆人。”晏子问:“您做多久了?”越石父回答说:“已经三年了。”晏子说:“可以把您赎回来吗?”越石父说:“可以。”于是晏子让人解下左边拉车的那匹良马,给越石父赎身,并让他坐上自己的车一起回到了齐国。

晏子到了家,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了进去。越石父十分气愤,要求与晏子断绝交往。晏子派人对越石父说:“我过去不曾与先生交朋友。您做了三年的奴仆,今天我见到您,就把您赎了出来,难道还有什么地方对不住您吗?为什么这么快就和我绝交呢?”越石父回答说:“我听说,士人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面前委屈求全,而在知己者面前挺直身板,因此,君子不能因为对人有恩德就轻视人,也不能因为别人对自己有恩德就低三下四。我给人家做了三年的仆人,是因为没有人了解我,先生赎我出来,我认为先生真正了解我。我才与您一起乘车,当时您没有对我表示谦让,我以为您忘记了。刚才您又不与我告辞就进去,这和拿我当仆役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既然我还是仆役,就请您把我卖掉吧。”

晏子听了越石父的话,从家里出来与他相见,说:“刚才我只看到您的容貌,现在我看到了您的内心。反省自己言行的人不牵扯别人的过错,注重实际的人不计较别人的言辞。我向您道歉,您不要抛弃我。请您允许我改正错误。”于是,晏子下令洒水清扫,改备宴席,以隆重的礼节接待越石父。越石父不愿意接受,说:“我听说,再恭敬也不能在途中安排礼仪,礼仪再隆重也不能上下不分。先生接待我的礼节太重,我不敢承当。”于是晏子就把越石父当做上宾来接待。

后来,越石父成为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

只有给人以尊严才能真正得到人心。如果晏婴这样的古人像现在一般的人那样,对人的使用只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或是打一巴掌揉三揉,把人的尊严都给弄没了,不要说当齐国的国相,就是当一个乡长也是当不长久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有容人的肚量就必须有容人的资本,如果是一个才智不高的人,搞武大郎开店,则是必然的。当然,有人会说,现实中的多数人恐怕都没有什么尊严感,你给他尊严,不如用法律去约束,用财物去利诱。是的,孔子也说过,“君子怀德,小人怀刑”,意思是说君子感念恩德,小人恐惧刑罚。但我们说的是一种管理人的思想和原则,并不是要教条地运用到现实中,并不排斥对现实中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和原则,我们世界可能是一片专制与暴力的黑暗。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自古以来知人、用人经验的经典性总结,是万古不易的真理,同时,也是人追求实现自我尊严的表现。但是,要想真正做到“知人”,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晏婴确实算是一位十分有学识、有水平的人了,甚至在当时的各个诸侯国中都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但他对识人之难也屡屡发出慨叹。

齐国有个叫北郭骚的人,他靠编织捕兽的网具、打草鞋赡养母亲,但用度还是不够。他就亲自登门去见晏子,对他说:“我仰慕先生的仁义,愿向先生乞求一些能养活老母的东西。”晏子派人从仓库里取来钱和粮食送给北郭骚。北郭骚谢绝了钱财,只收下了口粮。

过了一段时间,晏子被景公疑忌,他觉得不能在朝廷呆下去了,决定离开朝廷出走。路过北郭骚家门口时,晏子向他道别。北郭骚沐浴更衣,郑重地与晏子见面,问道:“先生将去哪里呢?”晏子说:“我被大王猜疑。打算出外逃亡。”北郭骚说:“请您好自为之。”当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示。晏子坐在车上长声叹息说:“我落到出走的地步,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我实在对士人太不了解了啊!这能怨谁呢?”

晏子走后,北郭骚立即行动起来,他找来自己的朋友,对他说:“我很敬重晏子的仁义,曾向他乞讨养活老母的东西。我听人们说,对能够供养自己双亲的人,应当亲自替他担当危难。现在晏子被大王疑忌,我应该用生命来为晏子表白。”说完,他穿戴整齐,让朋友拿着宝剑,手捧竹筐,跟在他的后面来到宫廷。他恳求通报人说:“晏子是天下有名的贤人,如今他被国君猜忌,要离开齐国了,齐国必定要因此而受到损害。与其看国家受到损害,不如去死掉。我愿用自己的头颅向大王进谏,表明晏子的清白无辜。”接着又对自己的朋友说:“请把我的头装入竹筐之中,送给国君,表明我的请求。”说罢退下,马上就拔剑自刎而死了。

他朋友把北郭骚的头割下,装进竹筐,对通报的人说:“这就是北郭骚先生,他为国家的事情而死,我现在要为他而死。”说完也拔剑自刎了。

景公听说后,大惊失色,亲自坐上驿站的马车去追赶晏子,一直追到郊外,才把晏子追上,请他回国都。晏子没有办法,只好跟着景公回来。听说北郭骚先生以他的生命来为自己表白无辜的事以后,晏子连声叹息说:“我晏婴的出奔逃亡,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我更加知道自己对士人不了解了!”

晏婴的两次关于对士人不了解的自我检讨,在今天看来可能觉得是谦虚甚至是矫情的,而在当时却是真诚的,也是很充满了哲理的:第一次检讨是说自己识人不明,错把普通的人当做士人,像这样的水平难道还应该辅佐国君,在宫里继续呆下去吗?第二次检讨是说自己有眼不识泰山,就更没有资格辅佐君王了。被君王怀疑,离都城出走,难道不是很正常的吗?总之,是自己的修养和水平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别的先不说,晏婴的这种联系政治检讨自我、剖析自我的精神是惊人的,恐怕也是我们身上所缺乏的。

为政之道在于给人以尊严。上面的例子从表面上看主要说明对人的了解是多么的不容易,而在其深层中还透显出比了解士人更难的东西,这就是对士人的尊重。古人说,上有尧舜之君,则下有尧舜之民;善于用人,则盗跖亦可为忠信之人。其实,这里所讲的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用人方法,更不是所谓的驭臣术、牧民术,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原则。古人在这方面的经验已经相当成熟和丰富了,他们早已懂得,要想用人,就必须尊重人,使人真正具有尊严感;如果有人还没有明确的尊严感,就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树立尊严感。

其实,所谓“士为知已者死”也是人追求自我尊严的一种表现。

同类推荐
  • 每天自我激励5分钟

    每天自我激励5分钟

    以创作《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而闻名世界的斯宾塞·约翰逊先生,是一位医学博士,然而他却是一位饮誉全球的思想家、演说家和一位高产的著作家。他的众多作品持续出现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已被译成26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 守则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守则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守则与道德修养》针对在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底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加以研究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很具现实指导意义。全书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材料丰富翔实,经验之谈让读者感悟,适当的理论化又让读者得以升华。
  • 我们为什么还没成功

    我们为什么还没成功

    本书介绍了许多人曾经为了成功而努力,到了最后一次却挫败的原因。
  • 当我举杯的时候

    当我举杯的时候

    《当我举杯的时候》是猫伯爵对世界的5场告白,记录她在英国十年间,行走栖身,聚散分离,那些传奇的,孤独的,无法停止的,充满力量的故事。它们真实,温暖,直指人心,是孤身奋斗的窘迫,成长青涩的回忆,人事的羁绊与纠葛,情感的现实与浪漫。无论你是多愁善感的小孩,还是无所畏惧的混蛋,只要有梦,就不会老。
  • 公务礼仪大全

    公务礼仪大全

    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公务礼仪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礼仪在公务活动中的具体应用。作为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务人员代表政府的形象。为此,各级公务人员应“内修素质,外塑形象”,深入学习公务礼仪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做学礼、知礼、懂礼、重礼、明礼、守礼、讲礼的优秀公务人员。《公务礼仪大全》从仪表、日常办公、公务活动、外事、交际、公共场所、网络七大方面讲授公务礼仪,贴近公务活动实际,是公务人员礼仪培训最值得选择的教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墨玉本佳人

    墨玉本佳人

    “听说过那对兄妹吗?”“什么?”“算无遗策墨玉使,百战不殆墨连城啊!”“听说他们两个造反啦?那皇帝不得疯?最重要的男人和女人都反了!”平生有三愿,一愿千里江山得归其主;二愿爱恨情仇两相消释;三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蝴蝶仙子

    蝴蝶仙子

    前世,我是御史的女儿,却被仇人灭门,可是却被玉皇大帝救了,可能是天不亡我,从此以后,我和他一起长大,有青梅竹马的爱,....在人间发现我不是御史亲生的,在后来月老给我说“我是蝴蝶仙子采蝶的女儿”,因为和凡人相爱,才有了我,最后,被王母娘娘发现,将我困在邪恶之地,我以为我会死,可是我发现我居然轮回了,我的记忆没了,是谁将我放出,谁将我轮回,轮回之后...我走上了寻找记忆和母亲的归途............
  • 泥沙鬼魅:滑坡与泥石流的防范自救

    泥沙鬼魅:滑坡与泥石流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晾,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的防范常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仙现都市

    仙现都市

    宅男狂想家,在躲避邻里噪音袭扰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修真的能力,得到一种超能力,这下真的是票子、房子、车子、女子全都来了。
  • 糖果很甜吧

    糖果很甜吧

    女孩九月与青梅竹马迟暮从小一起长大,女孩九月是一个做任何事都马马虎虎的人,迟暮在她背后默默的守护着,他以为这样的日子能够持续很久,久到一辈子,下辈子...可他忘了,他的使命就是等待另一个他的到来。“九月啊,我们最终也要说再见了吗?”看着渐渐消失的迟暮,九月嘶吼着“不!”……
  • 诸天万界从斗罗开始

    诸天万界从斗罗开始

    刚被得知自己是富二代的唐缘,兴奋致死,或者诸天万界无敌旅游系统。唐缘表示,感觉自己要上天了。穿越万界,斗罗,斗破,林辰感觉自己好嗨哟。书友群1079836797本作者全凭喜好做事,心情好就更,心情不好就不更。
  • 电脑超人

    电脑超人

    一个人的身体里如果同时拥有两个思想那他有可能是一个异界穿越者有可能是个异体重生的奇材当然,也有可能变成一个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可是,当一个思想同时拥有两具身体,会是什么情况外星人入侵?平行空间串联?还是……精彩谜底,尽在电脑超人===========================情节已经展开,精彩不容错过,欢迎各位看官献花砸砖书友群:75465475
  • 我家夫君惹不起

    我家夫君惹不起

    重生古代农家,成为头上有六个哥哥,倍受爹娘宠爱的老来女却是个好吃懒做,性格骄横,长了满脸痘痘几乎毁容的极品为了避免嫁不出去,她还捡了个哑巴,天天虐待出气穿越而来的傅七宝并不知道,眼前这个被原主打得遍体鳞伤的少年,会是未来一统天下,手段狠烈的帝王所有伤害过他的人,都被挫骨扬灰,不得好死…几年后傅七宝:“我想过了,当年逼你是我不对的,从现在起,还你自由。”男人精致绝美的脸上勾起一抹邪气的弧度——“是吗?既然如此,那些和我没关系的人,也都没有活着的必要了,不如都一起处理了吧。”傅家人瑟瑟发抖,不,姑爷,我们就认你一个!事不宜迟,马上成亲!
  • 穿越时空:逃妻你别跑

    穿越时空:逃妻你别跑

    她,一个21世纪的大一学生,因前世救了一只狐狸,而被穿越到了明朝,更阴差阳错的成了别人的替身新娘,身处迷惘的她,一心只想回到现代,在新婚之夜的晚上,她挟巨款逃跑了。处于朝纲不正,奸臣当道的年代,让原本的天真烂漫被抹杀,所幸,她的身边还有他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