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25100000018

第18章 纵横有术(4)

鲁仲连见到辛垣衍后,一言不发。辛垣衍忍不住主动说话了,问道:“我看在这座邯郸城中,大多数人都是有求于公子,今天看先生的样子,不像是有求于公子,先生为什么不趁早离开呢?”鲁仲连说:“世人一般都以为隐士鲍焦不是从容而死,那是以庸人的心理来揣摩别人。现在一般的庸人都只为自己打算,并没有长远的眼光。秦国是一个只崇尚战功而不讲仁义的国家,以权术驱使士率,以酷刑役使人民。如果秦王真的做了皇帝,就会更加肆无忌惮,以暴虐来统治天下,那我宁愿跳东海而死,也决不做秦国的臣民。我所以来见您就是想为赵国出一点力。”辛垣衍说:“先生打算怎样出力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我要让魏、燕两国出力帮助赵国,齐国和楚国本来就已经在帮助它了。”辛垣衍听了之后,不以为然,说:“燕国是否帮助赵国,可以听从您的吩咐;至于魏国,我就是魏国人。不知您准备怎样让我们帮助赵国?”鲁仲连说:“魏国没有帮助赵国,是因为魏国还没有看到秦国称帝的危害,如果看到了这一点,魏国也一定会帮助赵国的。”

辛垣衍不解地问道:“那么,秦王称帝对魏国会有什么害处呢?”鲁仲连说:“从前,齐威王曾经施行仁义,率先提出诸侯都要去朝见周朝的天子。那时的周室已经十分贫弱了,诸侯们都不肯去朝见,只有齐王一个人去了。过了一年,周烈王死了,诸侯都去吊唁,齐国的使者因为去得晚了。新继位的周显王很生气,在给齐国的讣告里说:‘天子逝世,如同天崩地裂。新继位的天子都罢朝守丧,齐国的田婴却最后才到,应该杀了他。’齐威王看后勃然大怒,骂道:“您个狗娘养的。”齐威王不仅没有落下仁义的美名,这件事还终于成为天下的笑柄。周朝天子在世的时候,齐王前去朝拜,死了便破口大骂,实在是因为忍受不了周天子苛求的缘故。不过,天子苛求臣下,本来就是如此,不足为怪。”

辛垣衍还不同意鲁仲连的话,说:“然而,先生没见那些仆人吗?十个仆人侍奉一个主人,难道是力量不如主人吗?是才智赶不上主人吗?是因为害怕主人啊!”鲁仲连说:“那么,魏国对于秦国,难道也是仆人吗?”辛垣衍说:“是的。”鲁仲连说:“既然如此,我可以让秦王把魏王煮成肉浆!”辛垣衍听了有些发怒,说:“先生怎可如此讲话,您怎能让秦王把魏王煮成肉浆呢?”

鲁仲连说:“当然可以,您如果不信,就请听我慢慢地给您讲。从前,九侯、鄂侯和文王是纣王的三个诸侯。九侯有个女儿,自己认为长得很美,便献给了纣王。但纣王却说她长得很丑,就把九侯剁成了肉酱。鄂侯只是为他辩护了几句,话说得直率了一些,就被杀死,晒成了肉干。文王见到这种情形,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就被抓起来,囚禁到牖里的监狱里,关了一百天,还想把他杀死。为什么同样是王侯,而有的人就落了个被剁成肉酱、晒成肉干的下场呢?还是让我说一说那些宁死不屈而终于避免了悲剧下场的人吧!先前,齐闵王谮称帝号,他要到鲁国去。夷维子执鞭跟从。夷维子见到鲁国人就问:‘你们准备怎样招待我们的国君呢?’鲁国人按照正常的礼节说:‘我们准备用牛、羊、猪各十头来款待客人。’夷维子说:‘你们怎么能用这种礼节来款待我们的国君呢?我们的国君是天子的身份,天子出来视察,诸侯就应该交出宫室和钥匙,还应该像仆人一样,提起衣襟,站在堂下侍奉天子吃饭,等天子吃完了,你们才可以退下来听政。’鲁国人听了,立即关闭了城门,不让他们进城。齐闵王去不了鲁国,又准备到薛国去,路过邹国。恰巧,邹国的国君死了,齐闵王想去吊丧,夷维子又对新即位的邹国国君说:‘天子来吊丧,你们必须把死者的灵柩掉转个方向,好让天子面南背北地祭祀。邹国的群臣说:‘如果一定要这样做的话,我们宁愿全部自刎而死,也决不受此侮辱!’因此,齐闵王也没敢进入邹国。鲁国和邹国的群臣,在活着的时候不能在天子面前当差,死后也不能按照隆重的仪式装殓,而齐闵王却想让他们以天子的礼节来侍奉他,这当然是办不到的。如今,秦国是有万乘兵车的大国,魏国也是有万乘兵车的大国,两国同样可以称王;只是因为秦国打了一次胜仗,就要尊称秦王为帝,如此看来,韩国、赵国、魏国的一群大臣,是远远不如鲁国、邹国的侍从和奴仆呢!”

鲁仲连意犹未尽,接着分析道:“秦国的贪心是没有止境的。如果秦王真的称帝了,他就要干涉别的国家的内政,要调换别的国家的大臣,要撤换他认为不行的人,安插他的心腹;他还要把他的女儿和奸佞的小人嫁给诸侯做妻妾,这种人一旦进入魏王的宫中,魏王还能有一天的安静日子吗?而您又靠什么来保住自己的尊贵地位呢?”

辛垣衍直听得汗流浃背,站起来拜谢道:“我原以为先生是平常的人,现在才知道先生是天下最有见识的人。请您允许我告辞,从此再也不敢提尊秦王为帝的事了。”

秦军主将听说这件事后,也感到害怕,便退兵五十里。此时恰好魏国的公子无忌盗窃了兵符,杀了魏军统帅晋鄙,夺了兵权,亲率大军前来击秦,秦军就解围而去。

于是,平原君决定封赏鲁仲连,但鲁仲连再三拜谢,坚辞不受。平原君设宴款待鲁仲连等人,酒酣之时,平原君为鲁仲连把酒祝寿,并奉上千金为谢。鲁仲连笑着说:“对于天下的士人来说,最可贵的莫过于为人排忧解难而功成不受赏。如果接受了报酬,那就如商人一样了,我鲁仲连是不愿意做这样的人的!”

于是,鲁仲连告辞而去,从此再也没有露过面。

鲁仲连历来被人们看做是义士的楷模,多少年来人们对他讴歌不已,每当国家有难,民族处于危亡关头的时刻,人们总是想起他。鲁仲连之所以被人们尊为千古一义士,主要是由于他从两个方面表现出了中国传统的高尚品德:一是坚持气节,宁死不屈;二是为人排忧解难,功成不受赏。他表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最为高尚的品德,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意义。鲁仲连作为千古义士,还将为后人所仰慕。

士可杀不可辱

士贵而君贱,人重而权轻,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理想。虽然这一理想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朝代都没有完全实现过,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不灭的理想,中国黑沉沉的历史上才能显示出一丝亮光。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才不会沉落。

通过颜斶与齐宣王的争论和冲突,我们就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齐宣王接见颜斶,直呼其名说:“颜斶,过来!”颜斶则针锋相对地喊道:“大王,过来!”齐宣王当然很不高兴。他左右的大臣也极为不满,对颜斶说:“大王是国君,你是臣子,大王说‘颜周,过来’,你也说‘大王,过来’,这难道合适吗?”

颜斶回答说:“我颜周上前,是仰慕权势;大王上前,则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去仰慕权势,倒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

齐宣王恼怒,面色铁青,说:“是我国君高贵,还是士人高贵?”颜周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士人高贵,国君不高贵!”齐宣王说:“你有根据吗?”颜斶说:“当然有。从前秦国攻打齐国,曾有命令:‘谁敢走到柳下季坟墓周围内五十步内去砍柴,杀无赦。’又有命令:‘谁能斩得齐王头,封万户侯,赏黄金千镒。如此看来,活着的君王的头颅,还抵不上死了的贤士的坟墓。”

齐宣王无言以对,愤愤不平。群臣都说:“颜斶过来,颜斶过来!大王有万乘兵车的国土,有铸千石之钟的财力,天下的仁人志士无不争相投奔,智者辩士无不前来出谋划策,东南西北无不风靡响应,各种物资无不齐备。现在像你这样的士人,不过是一介平民而已,田间耕作,徒步而行。下等的士人住穷乡僻壤,只能看守里巷,士人的地位实在是十分下贱的。”颜斶说:“不对。我听说古代大禹之时,有诸侯万户,何以有如此之多的诸侯呢?是因为他们尊重道德风尚,推崇士人的力量。因此,舜出身于田亩之中,被推举为天子。即使到了商汤之时,诸侯也还有三千之多,而如今,称孤道寡者只有24人了。

“这就是是否尊重道德和士人而产生的不同的结果。等到诸侯逐步削弱,以至于国破家亡,即使想看守里巷,又怎能做到呢?所以,《易经》上这样说:‘处于高位而不务实际、只图虚名的人,必然奢侈傲慢,祸患也必然接踵而至。’所以,不务实际而一味追求虚名的诸侯,必然要被削弱;不能积德行善而只求福祉的人就必然遭到困扰;无功而窃据官位的人恐怕难免羞辱和杀身之祸。尧有9个助手,舜有7个挚友,禹有5个丞相,汤有3个贤佐,从古至今,不靠贤人辅佐帮助而能成就大业者,未有其人!不以礼贤下士为耻,不以虚心求问为辱,甚至以向地位低下的士人求教为无上的光荣,像尧、舜、禹、汤等都是。所以说:‘无形无象者是有形有象者的主宰,无端无绪者是有端有绪者的根本。’上能体察事物的本源,下能梳理事物的流变,如此圣名而又有学问的君主,怎么能有不祥的事发生呢?老子说:‘虽然尊贵,必然要立足于卑贱之中;虽然高达,必然要以低下者为基础。’所以,诸侯国君自称孤、寡,难道是因为他们本来身份低贱吗?并非如此。孤、寡本来是低贱的称谓,而侯、王、国君以此自称,岂不是自谦和对士人的尊重吗?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周成王任用周公,世世代代称其为圣明的君主,这足以证明士人的高贵了。”

齐宣王终于被颜斶折服了,他十分客气地说:“君子怎么可以侮慢呢,我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现在听了先生的教诲,才看穿了那些小人的作为。现在,我希望您接受我为弟子。今后,颜先生与我同游共处,三牲佐餐,出门乘车,夫人及子女衣锦食玉。”

颜斶并没有答应齐宣王,而是辞谢说:“美玉生长在山里,一经雕琢就失去了本色,这并非说它不宝贵了,而是说它受到了人为的破坏;士人生长在乡间,被荐举做官之后,不是说不满意、不尊贵;而是士人再也很难保持自己的本色了。我希望回到家中。迟些用餐,就像吃肉一样香甜;安然踱步,就像乘车一样舒服;远离罪恶,就比什么都高贵;清静纯正,就比什么都快乐。对进言者操生杀大权的人是大王,敢于直言进谏的人是我颜斶。话都说完了,请大王让我慢慢地走回我的故乡。”说完再拜,告辞而去。

应该说,颜周是真正的智者,他回到故乡是返璞归真,终生都不会受到屈辱。

顿弱见秦王的故事也可以当做佐证。秦王想接见顿弱,顿弱竟不相见,让人转告秦王说:“我认为按君臣大义,臣子不必向君王大礼参拜。如果大王允许我这样做,我可以进见,否则,我不见大王。”秦王答应了。

于是顿弱见秦王说:“天下有有其实而无其名的人,也有无其实而有其名的人,又有无其名也无其实的人,大王知道吗?”秦王说:“我不知道。”顿弱说:“那有其实而无其名的人,是商人。他们没有拿锄铲草的辛劳,却有粮仓的实利。这就是所谓‘有其实而无其名’的人。那无其实而有其名的人,是农夫。他们从大地化冻就开始耕作,在烈日下耕作,却无粮食的实利,这就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人。而那既无其名又无其实的人。就是大王您自己啊!您已经是万乘之主,却没有得到孝顺母亲的名声;虽然用千里的封地给母亲,却没有实际的孝心。”秦王听了他的话,勃然大怒。

顿弱说:“崤山以东互相争战的国家有六个,大王的威势不能加于山东各国,却加之于自己的母亲。我认为大王的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秦王说:“山东各诸侯国是我能够兼并的吗?”顿弱说:“韩国是天下的咽喉要地,魏国是天下的胸腹之地。大王可以给我千斤黄金,任凭我到韩、魏两国去,把他们的将相之才都搜罗到秦国来,这样就会让韩、魏向秦国称臣了。”秦王说:“我的国家太穷,恐怕不能给您这么多钱吧?”顿弱说:“天下是必定要发生战争的,只要发生战争,不是实行合纵就是实行连横。如果连横成功,那么秦王就会称帝;如果合纵成功,那么楚国就会称霸。要是秦王称帝,就能让天下的人恭恭敬敬地侍奉;如果楚王称霸,即使大王有再多的金钱,也不能为您个人所专有了。”

秦王说:“对,您说得有道理。”于是,秦王给他万金,派他去游说韩国和魏国,把两国的人才都招引到了秦国;再游说燕国和赵国,用反间计杀掉了大将李牧,三国服从秦国;最后连齐国都向秦国朝拜。这是顿弱游说秦王的结果。

有时温言相劝、循循善诱并不一定能给固执的君王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给他一点“恶性刺激”,他才会猛醒,也才会对你产生深刻的印象,进而接受你的建议。顿弱采取的就是这种办法。未见秦王之前,顿弱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等见了秦王之后,他又步步紧逼,简直是指着秦王的鼻子痛骂;最后以利害相要挟,才使得秦王屈服。不过,这种办法有一定的风险。在得一士而国兴,失一士而国亡的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办法还是可以偶尔用一用的,因为这时的诸侯不得不用士人;到了大一统的时期,恐怕就不行了。因此,谋智之智在于与世推移,不可墨守陈规。

也许,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士人最为自由的时期,此时的士人既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自由地择主而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睥睨王侯,甚至以帝王师自居,正是他们创造的这一传统,对封建政统不断地起到了积极的矫正作用,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谁是朋友

深谋远虑,历来是人们所追求的智慧境界。但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深谋远虑的人并不多,倒是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的鼠目寸光之人比比皆是。何以会如此?这恐怕是人性使然。人们极容易因为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丧失了对未来危险的警惕,沉溺于暂时得到的小恩小惠而忘记了将会由此引发的灭顶之灾。鉴于这一点,古人早就做出了经典性的总结,那就是“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在春秋战国群雄逐鹿、战乱频仍的时期,这类例子是非常多的。有些十分隐晦巧妙,有些则十分直露俗浅,著名的“宫之奇谏假道”的故事就属于后者。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为了向北扩展土地,就让大夫荀息带上厚礼,去北边的近邻虞国去见虞公,送他一匹极其难得的千里马,还有一只极其名贵的玉璧,条件是借一条行军的道路。荀息对虞公说:“虢国(又名北虢,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三门峡附近)总爱跟我们闹别扭,希望能借贵国一条路,我们开过大军去教训教训他。”这在当时看来是不情之请,对虞国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让别国军队通过自己的国家,无异于开门揖盗、引狼入室,况且虞国又是小国,军事力量比晋国弱得多,谨慎自保尚且不暇,哪敢再有丝毫的懈怠疏忽。但虞公实在太爱这两件宝贝了,一边玩着玉璧,一边看着马说:“可以借,可以借。”虞国的大夫宫之奇是一个很有见识、很有胆略的人,他一听虞公答应借道,十分惊慌,赶紧跑去对虞公说:“这万万不可以,虞国和虢国是近邻,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俗语说得好,‘唇亡齿寒’,我们两个小国原是互相帮助,互相依存。万一虢国被晋国吞掉了,虞国是无法独存的。”

同类推荐
  • 最有影响力的斯坦福演讲

    最有影响力的斯坦福演讲

    名人的话语总是饱含智慧,励志的演讲总是激荡人心,相信我们精心选编的这套双语阅读材料,能帮你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所在,也能让你在英语学习之余,对人生有所领悟。
  • 七项心志的历练

    七项心志的历练

    滋养心志是每时每刻的感动,是“被激励”的艺术。只有那些能够不断被生活中的点滴触拨心志的人,才能塑造理想的生活和世界。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志成熟度呢?让我们在处世与事业上表现得游刃有余呢?如何让我们逐步成为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呢?这些美好的想法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多加学习的。本书从事业、人际、生活等多个心志历练指标,多角度阐述并解答了:如何提高自己的心志成熟指数——这样一个问题。先有非常之心,才有非常之人,后有非常之事,用最短的时间对人生、事业、生活的感悟。
  • 幸福和什么有关

    幸福和什么有关

    我有不少别称,诸如“笨女人”……听上去很伤自尊,但我却不怪!因为我经常干一些“没有智力迹象”的事情。比如乱认真、瞎信任、胡尊重,病怀怀念,穷高兴,傻大方……然后自己呈幸福状。每当我黔驴技穷时,每当我理屈词穷时,第当我胳膊腿部犯懒时……我就耍赖,你看我,有智力迹象吗?
  •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人生中有许多得与失,都需要选择与放弃,要想拥有辉煌的人生,就必须拿得起,放得下,解决好人生的困惑,生活才会更加亮丽多彩。“观钱塘潮者,赏其潮头也;著奇文者,一波三折也;伟大在世羡煞后生者,三起三落也!”没有坎坷不必走,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也许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早已说过“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还会遇到,那就当它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吧。摆正它,蹬上去!也许视野会更开阔、心胸会更豁达呢!有所得必有所失,要想拥有一个好的人生,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好的去享受人生,而不是去批判生活,因为失意也是一种收获。总之,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
  • 卡耐基人际关系心理学

    卡耐基人际关系心理学

    本书会使你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从日益增长的自信和热忱中,得到生活的力量;增进沟通意见和成功合作的能力,学会做人处世的技巧;在业务上、在社交上、在私人生活中,都享受到更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攻略男神系统

    快穿之攻略男神系统

    虽然说苏小雅的生前已经很悲惨了,可是上帝就连死了也得让她死的不安生,不带这麽玩的,我不是死了,话说人家想安歇呢,不想做什么狗屁任务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冥神逆世

    冥神逆世

    “天命冥花花未开,宿命神痣痣不显;若待花痣合为一,冥神逆世谁敢撄;四海八荒冥火现,焚尽寰宇掌苍穹。”看一代冥神如何破开尘封无尽岁月的记忆,再次崛起,逆乱苍穹,帝临九重天。
  • 愿为杀人剑

    愿为杀人剑

    她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小丫头,心比男人还野,胆子比天还大;他是一个不得宠的丑陋皇子,虽有绝世武功,可孤寂阴森的皇陵他一守就是六年,终究磨钝了心,冷了血性。可他还是爱她啊,纵然知道她的心思全不在他这里她不需要他的爱,她说她不愿成为谁人匣中珍藏的玉璧,她宁愿成为君王手中杀人的利剑……~~~~~~~~~~~~~~~~~~~~~~~~~~~~~~~~~~~~【女频一组C班签约作品】
  • 宇宙之我本为仙

    宇宙之我本为仙

    一个废柴穿越后波折的成长着发现自己拥有这个世界的人不曾意识到的力量迅速的觉醒探索大陆原来自己原本就是世界顶层的统治者之一
  • 为你钟情余生

    为你钟情余生

    是年少懵懂的情深也是历经千帆重新的欢喜是苏青笺和沈屿的青春也是他们的未来
  • 陪伴的距离太遥远

    陪伴的距离太遥远

    13岁,情窦初开,他撞进了她的世界,她的目光从此以后都只有他,再无其他,哪怕是和他斗嘴也只是想离他近一点。可是在他消失又出现后的五年陪伴里,她终究比不上别人的一句话。所以十八岁那年,她和他终于说出来再见,原来陪伴的距离这么遥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魂控天下

    魂控天下

    前世他是一名令人闻之丧胆的顶尖杀手,不幸身亡后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一个崇尚武风追求力量的世界。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如何如何将两大强者的残魂驱之体外。又如何凭借着一副废材之躯走向那力量的巅峰。美女萝莉淑女艳遇。他又以何种本事去追求。
  • 双面镜后

    双面镜后

    沈卿舟把傅若寒的头转了过来,直勾勾地看着傅若寒的眼睛:“你就在这等着,不许动,等我回来,你不能死!”他打开了一个又一个柜子,但药品并没有如他所愿躺在那些柜子里,傅若寒感觉自己的生命正在消逝,他在保持清醒,他很清楚自己不能死,他死了,沈卿舟也会和他一起死,沈卿舟向来这样。沈卿舟呼吸越来越沉重,眼睛也红了--他焦躁症又犯了,他抓了抓头发,有光亮反射在他的脸上。镜子?!沈卿舟一惊,是不是出去了傅若寒就不会死了!沈卿舟喘着粗气跑到楼下,镜子就在草丛里,沈卿舟也没想到这次的镜子竟然就这样找到了,他也顾不了多少,回到楼上,先把傅若寒框了进去,紧接着又把自己框了进去,至于其他人,就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