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25100000002

第2章 政治和仁德(1)

仁义和阴谋

中国人的统治经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遥遥领先的,这是因为中国立国久远,且中国人又以“治人”为乐,所以每朝每代都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别的野史杂传且不说,单说所谓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就够一个聪明的读书人读一辈子的了。举出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其治人的精深独到之处都会令别的民族瞠目结舌。

春秋书影

其中固然不乏成功的历史经验,但中国人把虚伪二字运用得如此炉火纯青、妙到毫巅,不知能否算到成功的历史经验之列。不过,虚伪之术确实帮了统治者不少的忙,为他们沽名钓誉、巩固权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哪一个君王敢公然扯起反对仁义道德、崇尚虚伪奸诈的旗子,连被称为“奸雄”的曹操,也未敢贸然做皇帝,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已,他还是惧怕道德和正统舆论的力量。然而,统治者们却又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利益经常干一些道德败坏、残忍无情的事,于是,虚伪就成了他们的法宝,他们既不择手段地达到了目的,又树立了无可非议的道德形象。

大概最早能够成功地运用虚伪之术的是春秋时期的郑庄公。《春秋》在记载这件事的时候第一句话就说“郑伯克段于鄢”,极其明确地确定了这件事的社会伦理方面的性质。郑伯,是指郑庄公;段是指郑庄公的胞弟共叔段;鄢是地名。在这句话里,最有学问的用字是“克”。本来君主杀臣下,用“征”、“伐”、“讨”、“诛”等字均可,唯有这“克”字,既表现了平等对敌,又表现出高明的手段。郑庄公本可光明正大地讨伐他的弟弟,但他却阴设陷阱,沽名钓誉。其阴毒虚伪因一“克”字而跃然纸上了。《春秋》一书往往在记载历史事实的时候暗寓褒贬,在不露声色中给予褒扬和抨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不过,在春秋时期,周朝以来的礼乐制度遭到了破坏,传统的道德也遭到了践踏,即所谓的“礼崩乐坏”。《春秋》作者创“春秋笔法”,试图挽狂澜于既倒,也可见其用心之良苦。必须指出的是,“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历史事件,也是《左传》中最为著名的篇章之一。由于《左传》细致传神的记载,这一历史事件就变得更加著名起来了。

郑庄公就是为幽王抵抗犬戎战死的大将郑伯友的孙子,是带兵为父报仇、打退犬戎的郑武公掘突的儿子。可以说,庄公的爷爷和父亲对周天王都有很大的功劳。郑庄公共兄弟俩,自己的名字叫寤生,弟弟的名字叫段。寤生出生的时候难产,使母亲姜氏受惊。从此姜氏就不喜欢寤生,而段则长得一表人材,人也聪明,所以姜氏非常喜欢他。姜氏不断地在丈夫郑武公面前夸奖小儿子,希望将来把王位传给他。这样,寤生和母亲之间就有了隔阂。不过郑武公还算明白,没有同意姜氏的请求,最后还是把王位传给了大儿子,寤生即位,就是郑庄公,并接替父亲的职位,在周朝当了卿士。

姜氏看见自己的小儿子没有当上国君,心里很不舒服,就去为段要封地。姜氏很有心计,要求庄公把“制”这座城封给段。庄公告诉姜氏,“制”是郑国最为险要的城池,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虢国的国君就死在那里,况且父亲说过,“制”这个地方谁也不能封。姜氏见说不过庄公,就又请求把京城封给段。京城在现在河南省的成皋县附近,对当时的郑国来说,也是一座比较重要的大城,所以庄公当时仍然犹豫不决。在姜氏的一再督促下,庄公才把京城封给了段。

在段要离开都城前往封地的时候,先向母亲告别,段倒是没有什么想法,但姜氏心里明白,这兄弟俩恐怕不会融洽相处,迟早会火拼。姜氏的感情倾向当然在小儿子段这一边,想提醒他早做准备。她对段说,庄公本不愿封他,只是在自己的一再要求下才把京城封给了他,虽然封了,但迟早会出事,一定要先操练好兵马,做好准备,有机会就来个里应外合。推翻庄公,让段继承王位。

段到了京城。称为京城太叔。段被封到京城,本来庄公的臣下就十分焦虑不安,而段在京城的所作所为,就更让那些人惶恐。首先,太叔段紧锣密鼓地招兵买马,扩充军队,严加训练,并经常行军打猎;其次是大修城墙,既扩大又加高加厚。一天,郑庄公的一位最重要的大臣祭仲对郑庄公说:“大城的城墙不得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镇的城墙不得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城镇的城墙不得超过国都城墙的十分之一。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可如今京城太叔扩大了他的城墙,使之远远超过了这一限制,那就很难控制了,这恐怕是国君不能忍受的。”郑庄公心里明白,可嘴上却说,太叔是为国家操练兵马,为国家建造防御工事,有什么不好?况且母亲要他这样做,自己就是想管也不好管呀!

还是大臣祭仲耐不住性子。虽然大臣们私下里都说庄公器量大,为人厚道,但都又暗暗地替庄公着急,他们就公推祭仲去劝说庄公。祭仲对庄公说,姜氏是贪得无厌的,不如早早地定下主意,替她找个地方,安排一下。不要再让太叔的势力继续发展了,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恐怕就很难收拾了。蔓延的野草都很难铲除,何况是国君的宠弟呢?

郑庄公像

郑庄公终于吐露了心里的话,他对祭仲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思是说不符合道义的事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您就安心地等着吧。这句话把郑庄公的性格暴露无遗。

过了不久,太叔段让西部边境和北部边境的城镇暗地里投靠自己,但表面上还是听从郑庄公的管辖。公子吕听到了这个消息,赶紧跑去对郑庄公说:“国家是不能分成两个部分,不能有两个君主的,您对太叔打算怎么办呢?您如果打算把国家让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去侍奉他,给他做臣子算了;如果不愿把国家让给太叔,那就赶快把他除掉,可不要让老百姓生出二心来啊!如果百姓归附了太叔,那可就难办了。”郑庄公却十分沉着地对公子吕说:“您不用闲操这些心,太叔段是会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的。”

又过了一段时间,太叔段干脆明目张胆地把西部和北部边境的城镇划归己有,其势力范围一直扩大到廪延这个地方。子封感到很惊慌,急忙跑去对郑庄公说:“我们可以行动了。如果再任他吞并城镇和土地,那就会占有人口,更加扩大势力,可就难于对付了。”郑庄公仍是不动声色地说:“做不义的事情,得不到人民的拥护,越是土广人多,就越是灭亡得快。”

太叔段终于修治好了城郭,聚集完了百姓,修整好了刀枪等战争用具,准备好了步兵和兵车。而在这个时候,郑庄公偏偏到周天王那里去办事,不在郑国的都城。姜氏认为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就写信告诉太叔段她将偷偷地打开城门,作为内应,并约定好了日期。太叔接到了姜氏的信,一面写回信,一面对部下士兵说是奉命到都城去办事,发动了步兵和兵车。

其实,郑庄公一切都准备好了。他并非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天王那里去办事,而是偷偷地绕了个弯儿带了两百辆兵车直到京城里来了。庄公还派公子吕埋伏在太叔的信使所必须经过的道路上,截获了太叔写给姜氏的回信。这样,郑庄公就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太叔刚带兵出发两天,郑庄公和公子吕就来到京城外,公子吕先派了一些士兵扮成买卖人的模样混进城去,瞅准时机在城门楼上放火,公子吕看见火光,立刻带兵打进城去,一举攻占了京城。

太叔出兵不到两天,就听到京城失守的消息,十分惊慌,连夜返回,但士兵听说太叔是让他们去攻打国君,就乱哄哄地跑了近一半人。太叔见人心已不可用,京城是无法夺回来了,只好逃到鄢(在今河南省鄢陵县)这个小城,在这里又吃了败仗,就又逃到共城这个更小的地方。郑庄公和公子吕两路大军一夹攻,一下子就把共城攻下来。太叔走投无路,最后只好自杀了。

郑庄公听到弟弟自杀的消息,立刻跑去抱尸痛哭,一边哭一边说弟弟不该自杀,纵使有天大的错做哥哥的也会原谅的,哭得周围的人也忍不住流泪。郑庄公又一次赢得人心,大家都说他是一位好哥哥。

郑庄公在弟弟身上搜出了姜氏给他的那封信,十分生气,就派祭仲把信送给姜氏,并把姜氏安置到城颖,并发誓说:“不到黄泉,我是不会见我的母亲了。”

郑庄公除掉了弟弟,轰走了母亲,稳固了他的君主地位,心里当然十分踏实,也很高兴。可当时还是极其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至于母子之间的人伦大孝,尤其显得重要。姜氏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是,在许多方面有愧于庄公,但她毕竟是庄公的母亲,所以社会舆论并不完全站在他这一边。人们议论庄公的做法是不孝,这使庄公很难堪,庄公是否出于母子之情对自己的做法感到后悔姑且不论,他极想挽回名誉上的损失,那是千真万确的。但他曾经发过誓,不死不见母亲,如果破了誓言,不仅为人耻笑,丧尽君主的威严,将来还会遭报应。这使他左右为难。

正在这时候,有个管理边界的小官颍考叔来给庄公进献一只鸟。庄公问他献的什么鸟,他说是一只夜猫子,这鸟不是好东西,它白天看不见东西,专在晚上活动,父母辛辛苦苦地养大了它,它长大了就把父母吃掉了,这种不仁不义的鸟,请庄公惩办它。

庄公虽然知道颍考叔话里有话,但还是比较大度,任由他说。恰好到了吃饭的时候,庄公就请颍考叔和自己一起进餐。吃饭时,颍考叔把菜里的肉挑出放在一边,吃完后包好收藏起来。庄公很奇怪,就问他这是什么缘故。颍考叔说,他的母亲什么东西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国君赐予的食物,他要带回去给母亲吃。庄公听了非常感叹地说:“人家都有母亲好孝顺,为什么只有我没有呢?我虽做了诸侯,却不能像你们平民百姓那样去孝顺父母。”

颍考叔故意装作很纳闷的样子说,太夫人好好地活着,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孝顺呢?庄公就把将母亲放逐到城颖及发誓的事说了一遍。颍考叔说,你既然惦记着母亲,就说明你大孝,虽说是“黄泉相见”,不一定就是死了才相见,如果在地下挖一条大隧道,一直挖到泉水,也就是到了黄泉了,在隧道中相见,谁又能说你不孝呢?谁又能说你违背了誓言呢?庄公觉得这办法可以,就派颍考叔去办了。

颍考叔派五百士兵迅速挖好了隧道,并在地道里盖好了房子。一面把姜氏接进去,一面请庄公从地道的另一边进来。母子相见,抱头痛哭,相互原谅了。在隧道内,庄公赋诗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出了隧道以后,姜氏赋诗道:“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从此,他们母子之间又像当初一样和睦亲爱。至此,庄公又赢得了孝子的美名。

郑庄公到底是不是真的道德楷模,如果看看他后来做的两件事,就更加清楚了。

郑庄公因忙于自己的事务。很长时间没有去洛邑了,忽然听说周平王有不用他做朝廷卿士的意思,就赶忙跑到洛邑,去向周平王辞职,说自己本来没有什么能力,只是靠祖上对王室的忠诚,才被收留在朝廷里当差,这回希望能准许辞职。周平王本打算用虢公忌父当卿士。但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给郑庄公来了这么一手,弄得周平王十分难堪。矢口否认有过更换卿士的打算。越是否认,郑庄公就越是说自己的能力赶不上虢公忌父,弄得周平王差点给郑庄公下跪。后来,周平王实在没有办法,就说如果怕他不相信郑庄公,就让自己的儿子太子狐到郑国去做抵押。平王的臣下们觉得让太子做抵押也太不公平了,但又害怕郑庄公,就提出让平王和庄公相互交换儿子做人质,郑庄公就答应了。

太子做人质,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使周朝的脸面扫地无存。下臣质押君主的儿子,更是大逆不道的事,由此可见庄公的真实面目。

周平王死后,太子狐从郑国回到洛邑,他本体弱,又兼悲伤过度,不久就死了。群臣就立太子狐的儿子、周平王的孙子做天王,即周桓王。不料周桓王十分强硬,他看不惯庄公的骄横,一上台就想撤掉他的卿士。庄公知道了这件事,就派人割掉了王室的麦子,肆意挑衅,虽使关系变得紧张,但由于周天王的忍让,到底没有爆发战争。过了几年,周桓王干脆免掉了郑庄公的左卿士,任命了虢公,庄公无奈。不过周桓王也是得寸进尺,又用不属于自己的12个邑换取了郑庄公的4个邑,使郑国白白地丢了4个邑。由于庄公不再去朝见周桓王,桓王就率领陈、蔡、卫等国家的军队前往讨伐。按照从商代以后形成的阵法,周军按左中右三军列阵,中军由周桓王率领,是主力军,左右两军起配合掩护的作用。而郑国的子之提出了不同于传统阵法的新阵法,他把主力放在左右方阵即左右军上,把中军摆在两方阵靠后,战车靠前,步兵靠后,意图先打垮敌人的左右两翼,再包围中军。子之还主张先出击周军的右翼陈军,因为陈国正处动乱之中,士气不高,必定一触即溃。战事完全按照子之的预料发展,陈军败退后,右翼的虢军也相继败逃,中军被紧紧围住,郑国的祝聃一箭射中了桓王的肩膀,周军大败。祝聃还要追击,郑庄公因为是被迫应战。就没有同意。

当晚,郑庄公派人去慰问周桓王的伤势和周军将士,愿意同周桓王及诸侯和好。至此,周天王“受天有大命”、“辅有四方”的牌子就被彻底打掉了。周天王不仅名存实亡,现在连名也不存了。

太子做人质和射王中肩这两件事都是庄公干的,在当时看来都是违背人臣之礼乃至大逆不道的。他这样做是否出于历史的必然或者是否合理姑且不论,但依当时的观念看来确实是不符合传统道德观念的,郑庄公不是一个仁义之人,则确定无疑。

庄公在对待他弟弟反叛的态度上是极其令人深思的。庄公知道他的母亲和弟弟怀有二心,但完全可以极早地采取措施加以制止,用不着置人于死地。不过,庄公也十分清楚,一天不彻底除掉弟弟,他的心里就一天不得安宁,因为他的弟弟迟早要反,况且经常采取严厉的措施,还会给自己招致不仁的恶名,不如设法一次斩草除根。因此,庄公一步步地把他的弟弟诱向反叛,而且又全在他的把握之中。在这全过程中,他显得十分“仁厚”,以至于大臣们都为他着急。

在具体的过程中,庄公深藏不露,欲扬先抑,欲擒故纵,采取“欲噬者爪缩,将飞者翼伏”的阴险策略,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这就是忍术。

在中国历史上,杀人必冠以名目,杀之有名,使被杀者无怨言,使旁观者无谤言,已成为一条通行的历史经验。如果认真地分析这些杀人者和被杀者,我们也许会被深深地震撼。权力欲望与人性的搏斗是多么残酷,怎样才能限制人的权力欲望,怎样才能发展人的正常的人性,恐怕应该成为我们思考的课题。

圣人也骗人

对于圣人,我们中国人是尊敬有加的,但有时圣人为了某种目的也可以进行欺骗。比如子贡,在孔子的门徒中,声望很高,已经接近圣人了,但他为了挽救鲁国而出使数国,用尽了欺骗的招数,十分高明,也十分成功。但毕竟不是正人君子所为。

同类推荐
  • 抗挫力:快步走出人生泥淖

    抗挫力:快步走出人生泥淖

    本书采用事例和道理结合的方式从挫折产生的原因和挫折对人的影响入手,阐释了广大青少年在面对挫折和人生危机时如何通过调整心境扭转人生的技巧。
  • 李开复创业心经:中国人可以复制的创业课

    李开复创业心经:中国人可以复制的创业课

    本书以李开复多年的创业实践经验为依据,全面解读一个社会精英所必需的创业思想,引领读者深入思考创业话题,对培养企业家精神、提高潜在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均大有裨益。在《李开复创业心经》里,之所以讲了李开复的传奇人生,是因为他成功了。成功虽说不能复制,但是他的经验、方法、思想则是可以借鉴的,也必然是应该借鉴的。所以.我们有理由希望,《李开复创业心经》能帮助更多的创业者获得创业成功的秘诀。
  • 智慧生存丛书-财富成功学

    智慧生存丛书-财富成功学

    书中所述的成功致富理论内容非常实用,阅读之后,你会认识到他所说的:所有的成就,所有的财富,其源头只是一个瞬间意念。抓住了它,用一种坚定不移的思想去付诸于行动,你就会达成拥有财富的理想。
  •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他的全部,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爱是神奇的,它使得数学法则推动了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会觉得只有半个痛苦;受摧毁死亡,让死之变得空虚;爱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带来价值,让不快乐的人获得真正的快乐。
  • 专注力的力量——改变人生最神奇的20堂课

    专注力的力量——改变人生最神奇的20堂课

    改变人生最神奇的20堂课。一种神奇的力量,正在慢慢席卷全球。不要怀疑?!当你开始阅读本书,你将会发现:在你的工作中、学习中、生命中等,所有的周遭事物都会朝着你所期望的发展下去;只要你继续坚持,「心想事成」就不再只是一句祝福的话了!成功的秘密就是专注,或者说在一段时间内将你的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的艺术,学习如何专注是最为重要的。唯有全神贯注在眼前的事情上,做任何事才能成功。
热门推荐
  • 棺图

    棺图

    岳晨死而复生,自龙棺中醒来,发现世界发生惊天变化,老虎长了翅膀喷吐着火焰,蝙蝠超声波震塌一座高楼,几十米长的大蛇横在人类城市…
  • 修真之成仙欲

    修真之成仙欲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欲有成仙梦,必要苦修来。本是小村庄的小猎户,却因误食野果,改变一生,美女,修炼,地位,财富与一具来……
  • 将氏宛舟

    将氏宛舟

    有人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些,因为我就是那只葫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弃女烟华

    穿越之弃女烟华

    在90年那个时代,正赶上计划生育严打的时候,那时重男轻女的厉害,白微微在家排老二,白爸妈已有一个女儿,一直想要个儿子,又不愿出罚款,所以白微微一出生就被父母送人了。养母对她并不好,从记事以来没有一天不被打骂的,在小学还没毕业就想逼她出去打工了,初中三年的学费是自己捡废品打零工凑出来的,在她初中毕业那年养母心脏梗塞而去世,后来亲爸妈又把它接回,愿以为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却不想,亲爸妈也是把她当做赚钱的工具。在一次同事聚餐,完后回家途中突然打雷下雨,不仅出车祸还被雷劈中,等她醒来的时候却没发现自己已经死了,而他的鬼魂穿越到了汉朝~。
  • 脾胃论

    脾胃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暧昧了葡醉人

    暧昧了葡醉人

    她对他说:“爸爸,等我长大后,一定要嫁给爸爸!”而他却说:“她是我一生所爱的女人,而她是我一辈子所守候的女人。”他对她说:“你久久的‘舞’在我心里!”而她却说:“今生,是我放弃你。”千杯酒,解思量的是他,绝美的容颜,却始终附着那份离愁,千杯酒对他来说,又怎么能解去那无穷无尽的思念呢?葡萄美酒夜光杯。一杯葡萄美酒的是他,她爱上了她的爸爸;在夜里埋醉的是他,不会因为一棵小树而放弃整片大森林的他,却偏偏为了一棵小树,而无法自拔。
  • 娱乐之再次起航

    娱乐之再次起航

    怎么也没有想到,明明是想要离开的人,却又产生了新的羁绊,而这份羁绊,却赔上了一辈子!
  • 末世起源

    末世起源

    这是我们眼中的世界-----街上随处可见的绿光在废墟中招摇,绿色,全是如水晶般的绿色。人们在绿色晶体中欲要挣扎,却如死了一般的青蛙般无力的蹬着双腿,并且永远的定格在那一刻。青灰色的脸庞上每个人睁大的眼睛都透露着死亡与恐惧,远处巨大的黑色物体缓缓地蠕动......这是个没有异能,没有魔法的世界,很多人都叫他死亡的星球。也许,它更久远的名字是地球,2222年,冰川彻底融化。海面暴涨。所带来的竟然是...
  • 祭海传

    祭海传

    小小的宅男,未知的力量。我就是看了个篝火晚会呀。怎么就给我送到别的位面去了。算了既来之则安之。看我如何玩转这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