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29800000051

第51章 台前幕后

北京归来,演员们无不欢欣鼓舞,许多人拥抱在一起失声痛哭。频临灭亡的小剧团能起死回生,怎不令人兴奋、令人激动!

演员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计较名利、报酬,不考虑个人得失、辛苦,装台、拆台、转场、搬运一齐干,形成了一个团结的整体。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剧团很快恢复了演出。

然而,好景不长。剧团刚刚有点起色,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利益分配,争多论少;扮演角色,互不服气;明争暗斗,相互拆台,甚至有少数人不顾大局挑起事端……唱戏这一行,靠的是吃青春饭。原庐剧团那帮演员都是年过半百的老艺人,为了生存,剧团聘请了一对年青演员,”生角“小黄,”旦角“小仇。

他二人虽是草台艺人,但其俊美的扮相、地道的庐剧唱腔,赢得了广大观众一致好评,成了戏迷心目中的明星。只要一天不出场,就会有人来到后台打听。曾经在专业剧团吃惯了”大锅饭“的那些演员,心里总是不平衡、不服气,倚老卖老,瞧不起他们。常常是没事找茬,含沙射影地乱骂人。

金某原是唱”小生“行当的,年青时也曾走红过。如今,年近花甲的他,也只能演”须生“、”老生“一类的角色。常言说的好,好汉莫提当年勇。可他偏不服气,想一比高低。公正地说,他的做功、台风都较为正规,手、眼、身、法、步,动作准确;念、唱、做、打也很到位。但再好的功底,观众不接受也是枉然,毕竟岁月不饶人啊!

这天,金某争着要演”小生“戏,刚唱几句台下观众叫了起来。

“老头子演小生不像……我们不爱看!”

“下去吧!快叫小黄上来唱……”

他十分狼狈地被轰了下来,结果落了个自讨没趣。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坐在台下的观众又有几个是真正的内行?尤其民间剧团,只要演员年轻,扮相好、嗓子亮,至于做功差一点根本无所谓。老百姓常把“看戏”称做“听戏”,一个“听”字就能说明一切。金某丢了面子,认为是小仇、小黄暗中使坏,总想寻机报复。

春节到了,市“革委会”要求剧团都要送戏下乡。年初三,庐剧团在区文化馆施馆长亲自率领下,来到市郊工农公社黑洼大队。

丰收后的农民怀着喜悦的心情,敲锣打鼓放鞭炮欢迎我们。说是送戏下乡慰问演出,厚道的农民不仅报酬照付,还杀猪宰羊、好烟好酒款待演员。

这天下午,看戏的人特别多。十里八乡探亲访友的,接新媳妇回门的,放假的学生,做生意的小贩,连附近化肥厂的工人也赶来凑热闹。人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偌大的一个打谷场被围得水泄不通。

巧的是,市、区领导下乡慰问军烈属,也在公社干部的陪同下坐在台口。施馆长趁机向他们汇报了剧团活动情况,当然说的都是好话。

为了增添春节喜庆气氛,我团演出带有喜剧色彩的传统戏《珍珠塔》。

戏中讲河南穷书生方卿,为筹措上京赶考川资,来到湖北襄阳姑母家借贷。姑母方朵花嫌贫爱富,非但不肯借钱,还当面奚落侄儿。方卿人穷志不穷,愤然离去。表姐陈翠娥深明大义,私自将价值连城的传家之宝--“珍珠塔”冒称点心相赠……舞台上,姑母用最尖刻的语言羞辱自己的侄儿方卿,把剧情推向高潮;化妆间,金某和几个老艺人用最卑劣的手段--江湖黑话(隐语)辱骂小仇,挑起事端,迫使演出中断。金某说:“我唱戏的时候,有的人还穿开裆裤呢,现在也敢在老子面前逞能!”许某说:“如今世道变了,不进山门也会念经,连台步都走不好也敢逞能挑大梁?”余某接着说:“一些不懂戏的外行人,在台下叫几声好,她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小仇不愿惹事,装着没听见。谁知他们得寸进尺,竟用江湖“切口”(黑话)对她进行人身攻击。话越说越难听,越讲越下流。金某说:“枝子(青年女性、指小仇)也不过是个‘柏子’(半路出家的演员),‘烂头’(钱)不该比‘汝子’(自己)多!”许某接着说:“‘偏顺格’(不要说)她‘究’(懂)。”余某说:“‘洋盘’(外行)‘究’个屁!”许某说:“不过‘扇面子’(脸面)‘好条’(好看),‘外马子’(观众)‘招子’(眼)‘般的顺’(欢喜看)”。金某说:“算了吧!‘万子赖死’(戏唱的不好)陪‘马外眼子’(外人),拖条(睡觉)、‘拿绊’(性交)还是蛮‘好条’(很好)的……”

切口、春点、隐语,简单地说,是社会诸行或集团内部用于交际的特殊语言,以遁辞隐意或谲譬指事为特征的封闭性、半封闭性的符号体系,是一种特定的民俗语言现象。鲁迅在《门外交谈》中言道:意味深长,趣味津津,比“古典”还要活,使文学更加精彩的“炼话”即属此类。据学者们考证,江湖行话在唐朝就已经出现,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也是流传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俗言俗语”。江湖上各帮派各行当,都有其内部“隐语”。由于受到地域分布限制,意思相同的“俚语”,会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其功能在于保守内部秘密,维护本行利益。我们民间艺人大多精通“春点”、“行话”。

金某等人用江湖黑话污蔑他人的做法,是何等恶劣!

他们哪里知道,小仇曾拜老艺人李玉为师,不管是道上的“春点”还是江湖“俚语”,都“了春”(懂)。她越听越气,实在忍不住了,一下子窜到金某面前骂道:“你姑奶奶不是‘空马’(外行)!你家‘苍板子’(母亲)跟人‘拿绊’(性交)!你的‘板子’(老婆)陪人家‘拖条’(睡觉)!你家‘苍头’(父亲)是‘刷子’(嫖客)!你还自称是个‘老江湖’?狗屁!你才是个‘洋盘’!”

骂着骂着,两人打了起来。演出被迫中断,台前幕后,乱做一团……前排看戏的领导非常失望地摇头说道:“什么剧团?简直是一群乌合之众!”说罢,连一声招呼都没打,起身离去。

施馆长在领导面前丢了面子,气得脸色铁青愤怒地吼道:“都给我滚回去,停演整顿!”

剧团在社员们的热烈欢迎中走来,又在观众的怒骂声中灰溜溜地离去。

人常说,愿带千军万马,不带剧团玩耍。这句话说明了剧团工作的复杂性。一个有才华的领导干部,能管理好一个单位,但不一定能带好一个剧团。尤其是民间剧团,那就更难管理了。人员复杂,江湖陋习严重,“抠点挖相”、明争暗斗、不顾大局,有的人想来就来,说走就走。稍有不满,就会“放飞机”(不打招呼偷偷走人)。

打架停演,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金某等人知道施馆长不会轻易放过他们,于是来个先发制人,煽动一部分人闹事,提出分戏装散伙。

于是,人们开始抢东西,他拿两身“官衣”,你拿几件“褶子”。凡是出资的,一见别人动手生怕自己落空,急忙争抢,乱做一团。

望着乱哄哄的场面,施馆长束手无策,一个劲地摇头叹息:“这些江湖人真是太难缠了!”这时,我站出来大声说道:“都住手,听我说两句。要说出钱买东西,我比你们拿的多,这里有我三分之一的股份。我们唱戏的有句行话,‘朝廷王法江湖理’。金老师,你是老前辈、老艺人,这样乱抢乱拿,能解决问题吗?造成后果谁来负责?”

“你说怎么办?”金某反问一句。

“就是分东西也要商量出一个好的方案来,请大家稍等一下。”说罢,我同施馆长走进办公室。

我对施馆长说:“为了这个剧团,我付出的代价你是知道的。决不能被少数人搞垮了。”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说出来听听。”

“眼前最难的是,当家的人太多了。”

“团是大家凑钱办的,又有什么办法呢?”

“想叫这个剧团办下去,只有改为老板制。”

“老板制?”

“对,我出钱还清演员投资,买下这个剧团。”

“你不怕有风险?”

“不怕!”

“你有经济能力吗?”

“有!”

“你要考虑好了,一个人拿出许多钱风险不小呀。”

“风险不怕,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带好这个团。”

“你有什么要求?”

“只有一个请求,你要在会上宣布我是团长。”

“好,就这么定。只要不违反国家政策,我支持你。”

一个重大决策,就这样敲定了。

当我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金某第一个站出来问道:“你说东西怎么分?”

“不分了。”

“你说什么?”

“不分了!”

“不分给钱。”

“你是否真的不想干了?”

“废话!我们几个老艺人早就想退出团了。干脆一点,到底是给钱还是让我们拿服装?”

“那好吧,我给钱。请你们每人打张收条。”

其他人刚想开口要钱,我急忙说道:“今天没有准备,身上带钱不多,明天上午请大家来拿,一分不欠,全部还清!”施馆长接着说:“放心吧!由我担保!”说罢,望了望金某等人,冷冷地说:“你们几个可以走了,其他人留下开个会。”

在会上,施馆长说:“你们是民间艺人,要尊重自己,既要有‘艺’又要有‘德’,不要让别人骂我们是一群乌合之众。好好的一个剧团,被搞成这个样子,实在令人痛心。刚才我同立秀商量了一下,让他站出来带这个剧团,愿意留下的欢迎,想离开的还钱走人。现在,就请他谈谈想法和打算。”施馆长几句简洁的开场白令许多演员感到吃惊。

全场鸦雀无声,我站起来说道:“现在我只想讲三点:老板掌权,民主理财,制度先行。所谓老板掌权,不同于旧社会的班主,我出资还清所有债务,再投资增加设备,产权为我个人所有,在演出收入中,合理地按比例提成折旧费。留谁?用谁?我说了算;民主理财账目公开,选举一位大家信得过的人管理账目。演员分配实行打分制,根据艺术高低、贡献大小评分,以分取酬;制度先行,没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难管好剧团,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我个人以身作则,若有违犯带头重罚!本人说话算数,请大家表个态。”

几秒钟过去了,无人说话。我刚想再问一声,会场上突然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当了老板(团长),肩上的担子重了。如何稳住这班人,挣钱是头等大事。说白了,能让大家多分钞票是巩固剧团的最基本条件,否则,再会讲话都留不住演员。压力就是动力,面对市场我在冷静地思考着……大剧团有大剧团的优势,小戏班有小戏班的灵活。专业剧团条件虽好,常年呆在城市,一般不下农村,纵然有那么几次下乡演出,也是应付某种政治任务。而我们民间剧团吃苦耐劳,上山到顶,下乡到边。特别是老、少、边地区缺乏文化生活,那里正是我们活动的领地,创收的天堂。

大团无法涉及的领域正是我们大显身手的地方。找到了市场,就等于找到了生存的空间。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和冷静的分析,我决定将团开进大别山。

我不惜拿出老本,添置服装,更新设备;挑选嗓子好、扮相俊的青年演员挑大梁,剧团以崭新的阵容奔赴革命老区--六安的苏家埠。

初战告捷:仅在苏家埠一个剧场就演出了三个多月,为剧团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老团长朱玉仙不无感慨地称赞道:“后生可畏呀!小闫是位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人才。”

临别时,剧院送上锦旗一面,上书:“团小艺高,威振皖西”。

广阔的农村,偏僻的山区,给剧团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演员们也出现了少有的热情。剧团正向着专业化、合理化、正规化的新型民营经济体制发展。

正当演出红火之际,突然接到区文化馆发来一份加急电报:接电,速将剧团带回!

我手里捧着电报,心中掂着它的份量。这个多灾多难、历经风雨的剧团,不知又会遇上什么麻烦?是福?是祸?我捉摸不定。

多年来,一向把爱美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中国人,思想仍然停留在“毛泽东时代”。对男孩留长发、女孩子烫发、化妆,一百个看不惯。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三)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三)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寻找无双

    寻找无双

    《寻找无双》通过王仙客从山东到长安,寻找表妹无双的故事,借用古代传奇为故事蓝本,融合现代元素,用历史反哺小说,通过王仙客的寻找之旅,来讲述一个卡夫卡式不断碰壁、不断突破各种障碍的荒诞故事。思维的快乐则是人生乐趣中重要的一种。本书就是一本关天智慧,更确切地说,关于智慧的遭遇的书。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3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3短篇小说卷)

    本共选取了1983年度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二十多篇,其中包括史铁生、李杭育、张贤亮、乌热尔图、陆文夫、王润滋、王蒙、彭见明、张洁、汪曾祺、李杭育、高行健等著名作家的作品。
  • 小小梅林

    小小梅林

    本书是一部讲述西部少年走出大山的励志小说、一部讲述西部民俗民情点滴的故事小说、一部西部农村男女感人至深的爱情小说、在那一片神秘的黄土地上、有这样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在那一片小小的梅林之中、有这样一段生死不离的情缘。
  •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十)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十)

    《三宝太监西洋记》,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明万历廿六(1598)戊戍年三山道人刻本,廿卷一百回,题二南里人著。作者将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奉使“西洋”的史实敷演描绘成神魔小说,希望藉此激励明代君臣勇于抗击倭寇,重振国威。本书描写明代永乐年间太监郑和挂印,招兵西征,王景宏为其副手,共平服39国。郑和七次奉使“西洋”(指今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间的海域),经历41余国,为历史事实,但《西洋记通俗演义》却非历史小说,此书多述降妖伏魔之事。按序,二南里人即罗懋登,字澄之,明万历间陕西人,作有传奇《香山记》,并注释传奇多种。
热门推荐
  • 强制诸天

    强制诸天

    一部普通的小说,暂定神话,海贼王,妖尾,漫威。
  • 身份契约

    身份契约

    一个穷而落后的乡镇,一个可能读不起书的学生,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且长相极其相似的人,以及一份交换身份的契约……他和他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叫同一个名字,长着同样的相貌,而唯一不同的是他没有上大学。事情没有头绪,一切希望都定格在那份可以交换身份的“身份契约”上……
  • 家有青春期男孩:父子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家有青春期男孩:父子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我们知道,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胜过好学校。其实,好爸爸一样胜过好老师,也一样胜过好学校。但是,你做到了吗?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讲?你做到了吗?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到上述两点,请阅读并实践《家有青春期男孩》,其中的各种技巧与理念,一定会让你成为一个好爸爸!让你这个好爸爸胜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胜过好学校。
  • 影后不配谈恋爱

    影后不配谈恋爱

    苏黎蕴作为s国最年轻的影后,身材不差脸蛋完美,怎么就没有一个男朋友呢?这是粉丝们都想不通的问题。苏黎蕴也在节目里面谈个这个问题。主持人:黎蕴的择偶标准是什么呢?可以和我们说说嘛?苏黎蕴:高富帅,温柔,没绯闻。符合标准的人也不少,粉丝们找了这么多苏黎蕴也没回应。这位影后官宣后,粉丝们:?_?这也太有钱了吧?!而且还是姐弟恋?!黑粉们:她会被甩的,毕竟只看中了别人的钱。林祁渡:会一辈子的,无论如何。
  • 抗日之战将传奇

    抗日之战将传奇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川军“死”字旗他是让日寇胆颤心惊的魔鬼,也是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他是让外国人头疼的无赖,也是深受国民爱戴的英雄。民族生死存亡之时,他高举抗日大旗,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甜妻热恋中

    甜妻热恋中

    闪婚三个月,单宇阳就逼她离婚。离就离,谁怕谁啊!娘家把她当成公主娇养了二十年,不是让她窝囊的在男人面前委屈求全的。只是某天,曲染买醉闯祸,不小心招惹了南城里最权大势大的贺家少爷,她只不过无心的撩了他一次,贺家少爷却猛追不舍,让她逃无可逃:女人,记住,我贺臣风不是你想上就上,想甩就甩的人,撩我是要付出代价的。
  • 葬三国

    葬三国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琅琅之音消弭于灰败的风中。瘟疫、战争和饥荒,在汉阙之上无情肆虐。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惨剧在上演。穿越为张辽,他不吝啬于拿出卑鄙、狡猾、奸诈、阴狠的一面踽踽独行,辅以坚韧不拔且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杀戮当中砥砺前进。
  • 樱宸之恋

    樱宸之恋

    他,魔界的王;她,神界的主。他们因为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被贬下凡。他投身在一个庞大的家族世家,她投身在一个贫穷的贫民百姓的家庭,各自的法器变成为了对方家庭中的宝物,说是要一代一代传给孩子的爱人,等着主人的开启!他们一起经历过了风雨,一起走过了布满荆棘的曼曼长路,最后他们会在一起吗?
  • 神昏一死亡传说

    神昏一死亡传说

    死神带着新生的躯体,静立在诸神的国度里,他放眼四顾,皆是敌手,不得已,他只好拿起利剑,杀过虚空,冲破深渊,更将那万恶的神王皇帝扼杀在手掌之中。最终,他伫立冥河河畔,拔剑四顾,周围早已没了敌人,原来,曾经的巍峨绝峰,已被他踩在脚下。生命短暂,但不应该黯然熄灭。我要做的是点燃他们的火焰,让他们在这条从生到死的路上,绽放出最美丽的颜色。让他们在冥河之上,高唱起人人歌颂的挽歌。死亡是那样的冷静,是那样的疯狂。死亡是天使,也是恶魔。所以我爱死亡,我也憎恨死亡。——死神·安羽
  • 痞子皇后

    痞子皇后

    她叫风灵,做了十八年的孤儿,在遇见亲生父亲的那一刻因为一个喷嚏穿越来到了没有任何历史记载的东华国。稀里糊涂成了皇帝的御用笔贴仕。本以为就这样和尚撞钟般地得到且过,谁知一股莫名的力量却将她一步步推向了皇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