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10800000034

第34章 饮食(13)

菜品的悦目,除色彩之外,还有它的形状。说到菜品的形,那就要谈谈刀下功夫了,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刀工。庖厨活动既有大刀阔斧,也有精割细切,甚至还有精工雕琢。中国厨师的案头功夫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切割之工。西方厨师的基本功,不会以刀工为值得骄傲的技艺。东西方的差别,在这一点上表现十分明显。我们的食料是精心切好再下锅,吃起来十分便当。人家是囫囵吞枣般,或是“卸”成几块后下锅,等吃的时候再用餐刀切成小块叉着吃,吃起来显然要费点劲。不论从烹调的角度看,还是从食用的角度看,中国菜都略胜一筹,科学之中透出一种精巧灵便。

我们讲究刀法的传统,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论语·乡党》记孔子“割不正不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没有厨师熟练的刀工做功底,老夫子是不会有这样高水平的要求的。

古人为了悦目,还运用雕刻彩染的手法,创制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菜肴和点心,将艺术表现形式直接运用到饮食生活中。塑形、点染、刻画、花色拼盘,造型艺术的手法无所不取,餐桌上的食物形态变化多姿,有时会美得食客不忍动筷子。文献记载,唐代已有应用广泛的面塑技术,如韦巨源的《烧尾宴食单》,记有一组面食制品,以面塑成蓬莱仙人七十个,入笼蒸成。又据《北梦琐言》说,唐有侍中崔安潜,是个食素的佛教徒,他出镇西川三年,招待下属时,“以面及蒟蒻之类染作颜色,用象豚肩、羊腥、脍炙之属,皆逼真也”。素食荤做,其历史也够久远的了。

为了使食品的形与色更加美观,古代使用的技法还有雕刻和黏砌。食品雕刻的古例,在《东京梦华录》中可以读到,宋代汴京人在七夕“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花瓜一为赏玩,一为乞巧,是在特别节日里一种美的点缀。又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说,扬州人善于制作西瓜灯,用西瓜皮雕刻出人物、花卉、虫鱼之形,内燃红烛,新奇可爱。黏砌的手法,一般用于果品。据《春明梦余录》记载:“明初筵宴、祭祀,凡用茶食果品,俱系散撮。至天顺后,始用黏砌。每盘高二尺,用荔枝圆眼一百二十斤以上,枣柿二百六十斤以上。”一盘堆砌果品如此多,难怪要用黏砌的办法了,黏合剂不知是不是糯米浆之类?

古人在饮食上花费的心思,还可以从小小的鸡蛋上反映出来。古有雕卵的饮食传统,将鸡蛋雕镂出花纹图案,还要点彩染色,又称“镂鸡子”。雕卵的传统,最迟在汉代已经形成,或者更早,《管子·侈靡篇》中“雕卵然后瀹之”的话,便是证明。到了唐代,镂鸡子已成寒食节的必备食物了,见于《太平广记》的记述。骆宾王还有《镂鸡子》诗,说唐时将鸡蛋刻成各种人脸的样子,还要上彩,“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元稹的《寒食夜》诗,也提到雕卵,“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从诗中看出,雕卵还要在一起斗试,要比比看谁镂得最美。

到了清代,画卵的势头越来越大了,范围由寒食扩展到男婚女嫁和生儿育女上,规模大到“悬以竹竿,凡数百枝”。实际上,画卵的传统已沿至当代,作为纯粹工艺品的彩蛋,画工更精了,保存价值也更高了。

兼观赏与食用为一体的工艺菜,最实惠的还是花色拼盘。古代花色拼盘的出现应当不晚于南北朝时期,《梁书·贺琛传》说当时餐桌上有“积果如山岳,列肴同绮绣”的风气,这里当包括了花色拼盘。《北齐书·元孝友传》里有一句话说得更清楚,表明当时确已出现大型花色拼盘菜肴,“今之富者弥奢,同牢之设,甚于祭盘。累鱼成山,山有林木;林木之上,鸾凤斯存。徒有烦劳,终成委弃”。用鱼块摆成山丘之形,再用肉类植成林木,又有食料雕刻的鸾凤立于林木之上。这不是山水盆景,却胜似盆景,把饮食变成了地道的艺术欣赏。

到了唐代,更出现了组合风景拼盘,甚是壮观。《清异录》的记述说:“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过人,用肉物瓜蔬斗成景物,合成辋川图小样。”这是一种特大型花色拼盘,辋川为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的蓝田县境。因谷水汇合如车辋之形,故得其名。辋川本是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兼画家王维及宋之问的别墅所在地。有白石滩、竹里馆、鹿柴等三十处游览景区。梵正为尼姑,她以食料拼成辋川图大盘,可以说在当时是空前绝后的创举,是中国烹饪史值得一书的事情。

食物的味道是最重要的,与味道同列的,还有它的营养作用。味道与营养之外,食物的形与色,在古人看来,也是需要讲究的,它们是用于满足视觉享受的。食物本来具有的色与形,在人的眼中就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色彩,经割烹之后,不仅成为一款款精美的肴馔,而且也算得上是一件件绝妙的艺术品。

中国烹饪注重肴馔色彩的配置,讲究刀工,除了烹调技法上的目的外,很大程度上是为食者设想的,是为食者悦目设想的。悦目的结果,一是增进了食欲,再就是陶冶了性情,既饱胃,又娱心。

科学实验证明,饮料与食料的色彩,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味觉的灵敏度,对食欲起到刺激或抑制的作用。有报告说,将煮好的同一壶咖啡分盛在不同颜色的玻璃杯中,然后让几个人品饮,结果他们的感觉是:黄杯中的味淡,绿杯中的味酸,红杯中的味美。还有报告说,蓝色和绿色使人食欲不振,黄色或橙色能刺激人的胃口,红色可以明显地增进食欲。各种颜色在餐桌上对人的味觉有不同的感知作用,白色有洁净、松嫩、清淡的感觉;红色给人印象强烈,有浓厚的香味和酸甜的快感,味觉鲜明;黄色给人清香鲜美的感觉。金黄色具酥脆干香感,淡黄色具淡香甜嫩感;绿色给人以明媚、鲜活、自然的感觉,葱绿和嫩绿一看便觉新鲜清淡;茶色具有浓郁芳香的感觉,咖啡色、红褐色有加强味感的作用;黑色易给人味苦的印象,但近于黑色的深枣红色有味浓干香的感觉。

中国菜注重色彩效果,讲究色彩搭配,一盘色形俱佳的菜肴,就像一幅好的美术作品一样,有很强的感染力,有内在的欣赏价值。有人主张菜肴首先要达到“先色夺人”的效果,使人未动口之前,就先有了一种快感,感到愉悦。

菜肴的色,以自然和谐为美,无须过多修饰。古人也以食物的自然本色为美,如《北齐书·周顒列传》所说,周颙隐居山中,卫将军王俭问他:“你在山中何所食?”周颙回答说:“赤米、白盐、绿葵、紫蓼。”赤米、白盐、绿葵、紫蓼,隐士平常所食,最基本的不过就是这些东西,可以值得用来幽默一下的,也只有食物的颜色而已。

在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诗章中,有不少食事诗,其中许多佳句吟咏了食物的色泽,如:“梅青巧配吴盐白,笋美偏宜蜀豉香”;“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黄甲如盘大,红丁似蜜甜”等。

菜肴烹调的成色,在古代也是比较讲究的。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谈到若干菜品的制作要求时,就将色泽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脯腊”一节谈鳢鱼脯法,要求成品“白如珂雪,味又绝伦”,这是“过饭下酒,极是珍美”之物。在“炙法”一节谈到烤乳猪法,要求成品“色同琥珀,又类真金”,达到“入口则消,状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非常”的效果。白如珂雪也好,色同琥珀也罢,或与方法有关,或与火候有关,不达到这样的色泽,菜肴的味道可能会受到影响。功夫到了,色美味足。

此外,馔品的补色及色彩的配置,古人也很在行。宋代林洪《山家清供》所列的几味馔品中有一种叫“槐叶淘”的凉面,本出唐代,杜甫有《槐叶冷淘》诗为证,诗中道出了这种凉面的制作方法。夏采嫩绿的槐叶,水煮捣汁和面,“取其碧鲜可爱也”。林洪说这冷淘美在色泽,美在凉爽,它的美是很难得的,就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夏日里吃了它也是一种享受。林洪提到的“雪霞羹”和“金玉羹”,也都是以色泽的搭配取胜的。他这样写道:“采芙蓉花,去心、蒂,汤焯之,同豆腐煮。红白交错,恍如雪霁之羹,名雪霞羹。山药与栗各片截,以羊汁加料煮,名金玉羹。”豆腐白,芙蓉红,如霞红映雪,色调美,意境也美;山药白如玉,栗子黄似金,金玉共盘,盘调素雅,却又透出一种高贵的气质。

由此可见,现代中国烹饪强调色彩之美,有着根基深厚的传统,不能认为仅仅是受了现代审美观念影响的结果。

适口者珍

什么样的味道才是美味?这个问题好像没有确定的答案,因为各人的爱好与体验是不同的,美味不会有统一的标准。你喜爱辛辣,他喜爱酸甜,人们对五味的感受程度有明显的不同。

其实美味的体验与经历和经验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是要会辨味。同是猪肉,一盘是野猪肉,一盘是家猪肉,只要一对比,味道是有区别的,但如果不细心咀嚼,也许不一定能体味出什么区别。不仅猪肉如此,其他同一类动物家味与野味也都是有区别的。清人李渔对分辨家味和野味很有经验,他能找到味道不同的原因所在,他在《闲情偶寄》里说:“野味之逊于家味者,以其不能尽肥;家味之逊于野味者,以其不能有香也。家味之肥,肥于不自觅食而安享其成;野味之香,香于草木为家而行止自若。”同样是饲养的鸡,出自农家小院的与出自机械化鸡场的,味道就有不同,小院的不及鸡场的肥,鸡场的又不及小院的香,这是因为饲养的方式与饲料不同。这样的区别一般人还是能体味出来的,不过达到这个程度还不能算是知味者。

一般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特别渴的时候,喝凉开水都会觉得甘甜非常;特别饿的时候,吃什么都会觉得味美适口。这种时候,人对滋味的感知会发生明显的偏差,正如孟子所说:“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孟子·尽心下》)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看来《中庸》上的这句话,应当说是千真万确的。知味者不仅善辨味,而且善取味,木以五味偏胜,而以淡中求至味。明代陈继儒的《养生肤语》说:有的人“日常所养,惟赖五味,若过多偏胜,则五脏偏重,不惟不得养,且以戕生矣。试以真味尝之,如五谷,如菽麦,如瓜果,味皆淡,此可见天地养人之本意,至味皆在淡中。今人务为浓厚者,殆失其味之正邪?古人称‘鲜能知味’,不知其味之淡耳。”照这说法,以淡味和本味为至味,便是知味了。又见明代陆树声《清暑笔谈》也说:“都下庖制食物,凡鹅鸭鸡豕类,用料物炮炙,气味辛,已失本然之味。夫五味主淡,淡则味真。昔人偶断馐食淡饭者曰‘今日方知真味,向来几为舌本所瞒’。”

以淡味真味为至味,以尚淡为知味,这是古时的一种追求,各代都有许多这样的人。《老子·六十三章》所谓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以无味即是味,也是崇尚清淡、以淡味为至味的表现。

什么味最美?并不是所有人都以清淡为美的,古人有“食无定味,适口者珍”的说法,也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味觉审美理论。这道理大体是不错的,但不一定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有人本来吃的是美味,心理上却不接受,吃起来很香,吃完却要吐个干净;有些本来味道不美的食物,有人却觉得很好,吃起来津津有味,觉得回味无穷。这里有一个心理承受水平问题,味觉感受并不仅限于口感,不限于舌面上味蕾的感受,大脑的感受才是更高层次的体验。如果只限于口舌的辨味,恐怕还不算是真正的知味者。真正的知味应当是超越动物本能的味觉审美,如果追求一般的味感乐趣,那与猫爱鱼腥和蜂喜花香,也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

如果要举一个例子的话,那臭豆腐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了。对于臭豆腐,有人的体验是闻起来臭而吃起来香,有人不仅绝不吃它,而且讨厌闻它。食物本来以香为美,这里却有了以臭为美的事,实在不容易解释清楚。鲁彦的《食味杂记》说,宁波人爱吃腐败得臭不可闻的咸菜,作者也是爱好者之一,“觉得这种臭气中分明有比芝兰还香的气息,有比肥肉鲜鱼还美的味道”。咀嚼的是腐臭,感受到的却是清香。我们可以用传统和习惯来解释这种现象,但这种解释显然不够,那么这传统与习惯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是一种境界,可以看做饮食的最高境界,一种味觉审美的高境界。古代的中国人,知味确可以看作一种传统,人们把知味看作一种境界。历代的厨师、高明者、身怀绝技者,大概都可以算是知味者,他们是美味的炮制者。但知味者绝不仅仅限于庖厨者这个狭小的人群,而存在于更大范围的食客之中,历代的美食家都是知味者。《淮南子·说山训》中有下面一段话,讲的便是这个意思:“喜武非侠也,喜文非儒也;好方非医也,好马非驺也;知音非瞽也,知味非庖也。”对药方感兴趣的不是医生,而是病人;对骏马喜爱的并不是喂马人,而是骑手;真正的知音者不是乐师,是听众;真正的知味者也不是庖丁,是食客。

赏花筵宴

有一个成语叫“渐入佳境”,源于晋代画家顾恺之吃甘蔗的故事,说他爱从梢吃到根,越吃越甜,这叫“渐入佳境”。这是一种味觉的佳境,古人其实也注意追求饮食外在环境美,这也是一种佳境。

饮食要有良好的环境气氛,可以增强人在进食时的愉悦感受,起到使美食锦上添花的效果。吉庆的筵席,必得设置一种喜气洋洋的环境,欢欢喜喜品尝美味。有时聚会虽未必全是为了寻求愉悦的感受,说不定还要抒发别离的愁苦和相思的郁闷,那最妙处就该是古道长亭和孤灯月影了。作为饮食的环境气氛,以适度为美;以自然为美;以独到为美。在上流社会看来,奢华也是美,所以追求排场也被认为是一种美。

饮食佳境的获得,一在寻,二在造。寻自然之美,造铺设之美。天成也好,人工也罢,美是无处不在的,有了寻觅和创造,便可获得最佳的饮食环境气氛。

先说佳境的寻觅。

鬼斧神工的幽雅峻峭,司空见惯的柳下花前、小桥流水、芳草萋萋,自然之美,无处不在,佳境原本用不着寻觅。但自然之美,有时还得踏青郊野,远足寻觅。把那盘盘盏盏的美酒佳肴,统统搬到郊野去享用,另有一种滋味,别有一番情趣。郊游野宴,自然以春季为佳,春日融融,和风习习,花红草青,气息清新。难怪唐人语出惊人:“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

唐代长安人春游的最好去处,是位于城东南的曲江池。曲江池最早为汉武帝时凿成,唐时又有扩大,周围广达十余公里。这是长安都城风光最美的开放式园林,池边遍植以柳木为主的树木花卉,池面泛着美丽的彩舟。池西为慈恩寺和杏园,杏园为皇帝经常宴赏群臣的处所。池南建有紫云楼和彩霞亭,是皇帝和贵妃登临的处所。阳春三月上巳节,皇帝为了显示升平盛世,君臣同乐、官民同乐,不仅允许皇亲国戚、大小官员随带妻妾、侍女及歌伎参加曲江盛大的游宴会,还特许京城中的僧人、道士及平民百姓共享美好时光。如此一来,曲江处处张设筵宴,皇帝贵妃在紫云楼摆宴,高级官员在近旁的亭台设食,翰林学士们则被特允在彩舟上畅饮,一般士庶也能在花间草丛得到一席之地。考古在长安发现的唐代韦氏家族墓壁画《野宴图》,描绘的大概就是这种春日野宴的情景。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收藏指南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收藏指南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百家争鸣与大一统:春秋战国秦汉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百家争鸣与大一统:春秋战国秦汉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本套书稿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本书是本套书中的一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 婚冠丧祭

    婚冠丧祭

    是一本关于中国婚丧习俗的图书,其中主要以汉族为主对婚姻、丧葬和祭祀的习俗进行了讲解,并对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也进行了简单的描述。这些习俗在中国的古文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对这些习俗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且有真实的例子,使人们在增加习俗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氛围。习俗充分地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有的文明。这些中华文明是华夏子孙智慧和他们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的结晶。
  • 老北京古牌楼与牌坊

    老北京古牌楼与牌坊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爱国报国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爱国报国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道虐

    道虐

    宇宙之阴阳,乾坤之虚实,人世之生死,德之贤明昏庸,人之喜怒哀乐,事之悲欢离合,演绎泰兴一百年兴衰,勾勒情爱一瞬间痛彻心扉,静观天人数万载此消彼长,心听仙魔一念间尘世沧桑。
  • 顾意你

    顾意你

    一场期待已久的流星雨来临,意外穿越,是命中注定还是蓄谋已久……“离离,阿离,小离离~来嘛来嘛~”一邪魅男子妖娆的躺在床上林离:“你就不能正常点吗?”~( ̄▽ ̄~)~
  • 真武踏云霄

    真武踏云霄

    叶乾本名龙乾,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少年,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凡日子,直到他在自己门口捡到了一个身负重伤的男人,因为这个男人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是因为这个男人他走上了成为强者的道路。平复凡界,脚踩真武界,力压仙界。
  • 三生劫之桃花乱

    三生劫之桃花乱

    因千年前那白衣冉冉的仙人为他挡去灾难,一只千年桃花妖寻恩而来。哪怕她是命定孤星,妖乱世间,人人得而诛之的煞星,他也会护她一世周全。
  • 摇摆的前锋

    摇摆的前锋

    新书《我真是大球星》已发布,请朋友们帮忙收藏一下,有时间给投个推荐票,增加个点击什么的最好了,感谢!群号:5.7.8.1.6.0.7.3.2,欢迎各位进来讨论情节,期待各位的到来!
  • 扶若浅溪梦若繁花

    扶若浅溪梦若繁花

    她被组织所束缚,只因为那个人后来……那个人骗了她,让她对男人失望了当她醒来,发现自己来到异世界……“小浅浅”一个男人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她“滚”她无情的回答他不管她是否回应他的感情他始终纠缠她本想远离他,可终究陷入了他的柔情似水“哥,你说爹爹娘亲为什么对其他人面无表情,却对彼此柔情似水呢?”一个包子脸的小女孩问一个比她个子高一点的小豆丁“娘亲说那是她欠爹爹的,爹爹说她想娘亲一辈子都欠他。”小豆丁为包子女孩解答
  • exo爱之深

    exo爱之深

    早上,一个美丽可爱的女生站在,世界第一贵族学院,女生那洁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棕色及腰的长发,170的身高,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 今夕世事

    今夕世事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正如张爱玲所言:“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此后,她将带着属于她的伤悲上路……
  • 溺宠一生一世,恶魔校草看那边

    溺宠一生一世,恶魔校草看那边

    她是个孤儿,凭借一己之力考上这所数一数二的高中,却受尽白眼。原想老老实实过一辈子,却惹上了一头表里不一的恶魔。他,传说中的黄金单身汉。苍天饶过谁,他一头栽进了命中的劫,从此以后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看着眼前死皮赖咧赖在她家的人,秦挽笙一挑眉,“要么睡地板,要么滚!”某人一脸真诚“媳妇,我不想睡地板,我想睡你。”秦挽笙嘴角一抽“我看你还是滚吧。”这是一个小绵羊扑倒大灰狼的故事。
  • 暖婚甜似骄阳

    暖婚甜似骄阳

    他是君家的太子爷,君煜尘。她是娱乐圈的的小天后,宋歆皖。五岁---“小哥哥,你没事吧?快醒醒,快醒醒!”她跪在君煜尘的旁边,猫儿一般的明眸满满的都是泪水。君煜尘轻轻的摸了摸她的脸颊,“别哭……”十八岁---她正式进入娱乐圈,一夜爆红,成为了娱乐圈的小天后,久开不败的红玫瑰!他强势的进入她的生活,将最好的一切都给了她。二十三岁---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缘起五岁,现在你终于要嫁给我成为我的妻了。”“你是我的三生有幸,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让我机械的生活变得有色彩。宝贝,我爱你,嫁给我!”宋歆皖喜极而泣--“君煜尘,你败,我陪你东山再起,你胜,我陪你坐拥江山!”她嫁给了爱情!二十五岁---“君清冽!你给我乖乖的去写作业!”宋歆皖大吼道。君煜尘瞪了自己儿砸一眼,看着自己的小娇妻,面目柔和。“乖,把他送到君宅吧!”二十七岁---“清乐,妈咪抱抱!”君清乐迈着小短腿跑到了自己妈咪哪里。软软的问道:“爹地什么时候带我还有妈咪去游乐园呀!”“爹地马上就回来哦!”“宝贝,清乐,我回来了!”某男……宠妻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