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5900000021

第21章 万历四十八年:闹剧与败局(3)

“可怜无补费精神”,在分寸的把握上,申时行要超过张居正,这跟他所处的时代和际遇有关,但也恰恰是这个机遇和时代,构成了他的以“回籍调养”为结束的从政经历的深层原因。

“王师未奏康居捷,农扈谁占大有年?衮职自惭无寸补,惟应投老赋归田!”这是他关于自己无能的谦虚表达,也是他的痛哭无奈的失意流露。只是他还有深深的困惑:“上下否鬲,中外睽携,自古国家未有如此而能长治久安者。”他对万历年代及其后的国家发展不放心啊!他多么渴望时局能够“永绥列圣之神灵,预卜万年之兆域”,“民众欢呼而趋事”,但世事偏偏不遂其愿,“寿终正寝”的他结局并不孤独,但无疑也不无遗憾,那时的明朝几乎无药可救了。

每况愈下的辽东防线

万历皇帝驾崩之前,后金首领努尔哈赤公布了“七大恨”,向明朝正式宣战。为什么努尔哈赤能够在明朝的辽东防卫下崛起,并且成为一支能够和明朝对抗的力量?说到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明朝的辽东防线,更不能不提万历年间主要负责辽东防卫的大将李成梁。

万历前期,明朝在北部和辽东的边事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北部的安定主要得益于俺答封贡和戚继光镇蓟,北部边陲在数十年里基本上没有战事发生。而辽东则几乎年年有战事,岁岁动刀兵。虽然战事频仍,但明朝在辽东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取得这些胜利的最大功臣就是辽东总兵李成梁。

李成梁前后两次任辽东总兵,第一次22年,第二次8年,一共30年时间。《明史·李成梁传》里说李成梁“英毅骁健,有大将才”,李成梁镇辽期间,特别是万历十六年(1588年)以前,屡获战功,“师出必捷,威振绝域”。

自隆庆四年(1570年)任辽东总兵至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于御史弹劾而解任,前后共22年时间。在这22年中,李成梁率领明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从李成梁的历次大捷来看,当时明军在辽东的主要敌人是鞑靼、土蛮各部和部分女真部落。虽有多次土蛮联军号称数万,甚至有时号称十万,但每次战斗的规模并不大,大都为歼敌一千以内。

歼敌一千以上的基本都是“捣巢”行动,即攻破城堡、山寨后取得的战果。这样就容易令人生疑,因为攻破对方大本营后,斩首的数目未必都是对方的兵将,也许包括不少非战斗人员。另外,土蛮部和早期的女真部落实际上由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构成,这些部落组成的联军,有时人数虽众,但战力却并不强。与后来的努尔哈赤的后金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关于李成梁的战绩,《明史》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其战功率在塞外,易为缘饰。若敌入内地,则以坚壁清野为词,拥兵观望;甚或掩败为功,杀良民冒级。”这就是说,他取得的一些战绩中可能有所欺瞒,胜仗有可能有所夸大,败绩则有时会“掩败为功”,甚至杀平民以冒充军功。

万历十六年(1588年)以后,李成梁在战场上基本上没有取得什么大的胜利,而且还屡遭败绩。如万历十七年(1589年)三月,女真部落进犯义州,攻入太平堡,自把总硃永寿以下全军尽没。同年九月,鞑靼东西二部侵犯辽东,李成梁率兵抵御,明军大败,备御李有年、把总冯文升皆战死,被歼八百人。

万历十九年(1591年)二月,鞑靼五万余骑再次入侵辽东,李成梁派兵出塞,遇伏死者千人。后来李成梁虚报军功,称斩首二百八十,获得了朝廷的赏赐。再后来土蛮十万骑深入海州。李成梁不敢出击,土蛮军掳掠数日而去。

万历十九年(1591年)三月,李成梁派副将李宁等出镇夷堡潜袭板升,杀二百八十人。大军回师时遇敌,大败,阵亡者达数千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十一月,在御史的弹劾下,李成梁卸任辽东总兵,“以宁远伯回朝”。从所谓的百战百胜到渐尝败绩,李成梁这个辽东大帅是有责任的。李成梁在前期为了“封拜”之功,奋扬蹈厉,锐意进取。而在“位望日隆”后,耽于富贵,就“贵极而骄”了。“军赀、马价、盐课、市赏,岁干没不赀,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以是灌输权门,结纳朝士,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

如若督抚、监司都官员不合他的意,就会被排挤调走。此时,李成梁已经完全从一代名将转变为称霸辽东的“军阀”了。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三月,在大学士沈一贯的建议下,李成梁老树开花,以75岁高龄,再次出任辽东总兵一职,在辽东又镇守了8年。此时,李成梁已经不复当年“英毅骁健”之勇,又治军乏术,已无力重振军威。

这一期间,李成梁在边事上以安抚为主,尽量避免与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发生冲突,所以,边事一直较为“平稳”。而这一个时期,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正一步步蚕食海西女真,力量不断壮大起来。所以,李成梁的抚绥策略也被称为“养寇”。

由于努尔哈赤的势力越来越大,李成梁决定放弃毗邻建州女真的宽甸六堡所辖区域,使得六堡成为孤城。早在万历元年(1573年),由于建州女真不断侵犯,明朝为了加强对建州女真的控制和防御,除继续修筑辽东边墙外,并采纳李成梁、汪道昆的建议,开始修筑宽甸六堡。

六堡位于鸭绿江以西,毗连建州女真,是防御女真的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放弃六堡区域是一个严重的决策失误,明朝三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废于一旦。李成梁的这个错误决定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努尔哈赤逐渐聚集力量,等待着可以揭竿而起的那一天。

三大案:华丽登场的闹剧

在万历时代,如果说有一件事情能够让“罢工”的皇帝和“怠工”的朝廷都兴奋起来,那么这件事一定就是立谁为太子的事情了。一个倔犟的皇帝,一群偏执的大臣,联袂上演了这场闹剧,而这场闹剧的最后,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滑稽的一页:三大案。

坐不稳的太子位

万历皇帝由于宠信郑贵妃,想立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皇储,不愿意册立王恭妃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一事件,在外廷大臣看来是不合祖宗法度的,因此屡屡向皇帝谏诤,尽快册立皇长子为太子,称为“争国本”。

皇帝却寻找种种借口拖延,借口之一,皇长子的生母是宫女出身。当外廷对此事议论得沸沸扬扬之时,宫中的慈圣皇太后李氏(万历皇帝的生母)也有所闻,她是喜欢恭妃王氏的,也心疼她的长孙。有一天,万历到慈宁宫向母亲请安,母子之间发生了这样一场对话:太后对儿子说:“外廷诸臣多说该早定长哥(宫中称呼太子为长哥),如何打发他?”

儿子回答:“他是都人(宫中称呼宫女为都人)的儿子。”

太后听了心中不快,正色训斥道:“母以子贵,宁分差等?你也是都人的儿子。”

这一下点到了要害。原来万历的生母李氏,也是宫女出身,早年以宫女身份为隆庆皇帝生下了朱翊钧(即后来的万历皇帝),才进封为贵妃。万历自知理亏,如果因为宫女所生不能册立为太子,那么他本人根本就不可能当上皇帝。听了母亲的训示,他惶恐万状,伏地请罪不已。太后训示的压力超过了外廷大臣的千言万语,以后皇长子朱常洛之所以能有转机,郑贵妃欲立皇三子朱常洵的阴谋之所以不能得逞,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皇长子朱常洛,生于万历十年(1582年),到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才出阁讲学(太子的豫教),已经13岁了,因为是“庶出”的关系,境遇很是坎坷。皇帝的一拖再拖,廷臣的一再谏诤,从批准出阁讲学,到4年后举行冠礼,再过3年册立为皇太子,这条路一波三折,过于颠沛。

朱常洛虽然成为皇太子,但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父皇并不喜欢他,另一方面郑贵妃时时想造成“易储”(更换太子)的局面。皇太子朱常洛的处境岌岌可危,引起朝野上下忧心忡忡。

自导自演的闹剧:梃击案

政治场上的规则,就是谜底总是要保存完好,等到公布的那一天再展现出来。然而,怀疑这个谜底对自己不利的人,则千方百计想要提前知道结果,或者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当权者的决策,让事情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要知道,如果一个本来不被支持的人,突然被袭击了,而袭击他的人,又是一个十分有希望成为下一任的当权者,那么,民众的心情会怎么样。人民都喜欢同情弱者,而且是一个处于劣势的弱者。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日的黄昏,一个陌生男子手持枣木棍,闯入太子居住的慈庆宫。这个陌生男子打伤了一个守门的老太监,直奔前殿檐下。太子内侍韩本用率七八名太监赶来,将凶犯擒获,押送东华门守门指挥朱雄处。

巡视皇城御史刘廷元立即对案犯进行初审,案犯供称:本名张差,蓟州井儿峪人。此人言语颠三倒四,好像疯子。再三严刑审讯,他的供词仍语无伦次,只是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消息很快传到宫外,北京城人情汹汹,纷纷揣测郑贵妃在背后捣鬼。

刑部郎中胡士相、岳骏声等奉旨审理此案。张差供称:被人烧毁供差柴草,气愤之余,从蓟州来到京城,要向朝廷伸冤,便在五月初四日手持枣木棍,从东华门直闯慈庆宫云云。胡、岳二人依照“宫殿前射箭放弹投砖石伤人律”,拟将张差判处死刑。这是一种简单化处理方式,仅仅以“疯癫闯宫”论处,不追究是否有幕后主使人,迎合朝廷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然而外廷的一些正直官员对此抱怀疑态度,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经过突击审讯,张差才招供。他供出了内中的隐情:他的舅舅马三道、外祖父李守才带来一个不知名的老太监,对他说:“事成,与你几亩地种,够你受用。”然后就跟随老太监来到京城,住在一个大宅子里,另一个老太监说:“你先撞一遭,撞着一个,打杀一个,打杀了,我们救得你。”

从张差的供词可知,他并非“疯癫闯宫”,而是被宫中太监收买,闯宫梃击的。这是重大线索。审讯官员立即报告皇上:“太子之势,危如累卵”,“臣看此犯,不癫不疯”,“中多疑似情节,臣不敢信,亦不敢言”。所谓“不敢信”“不敢言”的,居然是宫中太监策划的阴谋。

同类推荐
  • 风雨隋朝:隋文帝杨坚传奇

    风雨隋朝:隋文帝杨坚传奇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多较。—皮日休《汴河怀古》土坟数尺何处葬,吴公台下多悲风。二百年来汴河路,沙草和烟朝复暮。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白居易《隋堤柳》两首诗写着同一个人—隋炀帝杨广。仁寿四年,杨广经过数十年蛰伏和潜心谋略终于登上帝位,改元大业,誓要成就千秋伟业,从而拉开了其波澜壮阔而又毁誉难定的一生。14年,他修建东京迁都洛阳、掘长堑置关防、修驰道筑长城、开凿大运河、巡游江都、出塞突厥经通西域、三征高丽,最后众叛亲离,天下大乱。一个辉煌一时气象万千的大隋王朝国运戛然而止,隋炀帝也成了亡国之君。大业年间创大业,千秋功罪后人评。
  • 热血国主

    热血国主

    大周国势渐衰,诸侯之国纷纷割据一方,不服王化。太学生周道是位学渣,可是机缘巧合,居然做了一国之主,而他要面对的,是秦国的步步紧逼和国人的虎视眈眈……
  • 方寸唐人

    方寸唐人

    这个世界,远不是眼睛能看头的。隐藏在平凡世俗中,那些不一样,与世无争的方寸中人,他们存在吗?大唐初建,繁荣昌盛,却,此时的江湖上,血雨腥风,一场波及甚大,事关于江湖人存亡大事,正悄然发生。
  • 止战之雄

    止战之雄

    罗小军是个退役特种兵,当他无意间得到一个轮回盘之后,从此在无数个历史片段中出现。他的存在,便是为了阻止战争继续,让和平重现人间。在乱世之时,只有以战止战才能达到目的。无尽战火何时终结,且看罗小军轮回在各个历史重要节点当中的表现吧!
  • 阎王小密探

    阎王小密探

    此阎王非彼阎王;枉死的猪脚王陆;陷入了现代仙佛的理论混战;看猪脚如何踏破迷雾,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热门推荐
  • 重生当逆天改命

    重生当逆天改命

    寰宇,天帝三子,因罪被貶凡间,永世不入神籍。杜宇,一介凡人书生,因车祸陨,终年29岁!是时杜宇重生,终将逆天改命!
  • 陌世客

    陌世客

    一个异界的流浪者一方精彩的世界一次随心的旅行——旅者
  • 召唤尸兄

    召唤尸兄

    父亲是一名缉毒警察,在云南密林牺牲,作为单亲家庭的王洋等于失去了一切。为了给父亲报仇,王洋毅然南下,准备去做一名卧底。只是一次意外的登陆游戏,让他得到了召唤尸兄的能力。为父亲报仇,似乎不需要做卧底,缉毒背后引出更大的团队,包装的阴谋公司,杀手佣兵的混乱南海,阴险的多国支援。尸兄在手,只身南下,为父报仇,演绎一段爱恨交织的幻想战争,卧龙的逆袭,龙吟九天!
  • 药王和酒

    药王和酒

    远古之初,天地是如何形成的?天地混沌之时,万物是如何演化的?万物生而有灵,神明又是如何存在的?此方世界的种种谜团隐藏在时空的河底无法触及,却因一个小小的灵魂而逐渐破解。昔日高高在上的神明不断陨落,是旧日支配者恐惧的延续?还是这方世界新纪元的开始?ps:第一卷大纲终于完成,大致会把东西方所有神话都有涉及到,以前的全部打翻重写,谢谢。
  •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刑警手记(悬疑刑侦共四册)

    刑警手记(悬疑刑侦共四册)

    刑警陈和,因为身负特殊能力而被召进公安厅特案小组,专事侦破一系列现实常理不能解释的诡异案件,从而解除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离奇世界。魔眼、轮回、黄泉路……这些只有在幻想小说里才出现的场景,成为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那些诡异的罪案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不为现实所知的黑暗?
  • 修仙灵武

    修仙灵武

    这是一篇长篇修仙小说境界分为炼体九重-武者九重-武师九重-宗师九重-修士(凝气-人元-真阳-灵虚-空冥-天寂)-筑基-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洞虚-大乘-渡劫-散仙-灵仙-真仙-玄仙-金仙-大罗金仙-混元金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苍穹一梦

    苍穹一梦

    此本是一本修仙类型的书。可能前奏发展比较慢。剧情安排的还不是很完美。加上是新手写作,人生第一次写小说,更新会比较慢。如果有朋友看到觉得喜欢。留个言给个意见、有什么可以请教的地方也可以留言。谢谢。喷的话多多流口德。别太过了。还有,如果可以收藏下那是最好不过的啦。~
  • 我是女神的白月光

    我是女神的白月光

    冷艳偏执内心爱吐槽深井冰女作家&前期阳光帅气小奶狗后期霸道大狼狗建筑设计师楚岚因为童年的经历,一直深陷痛苦之中。深入简出的创作生活,更是加剧了这种痛苦。直到她遇到凌元一,才看到一种热望和救赎…只是,她到底太偏执了…(女主由于刺激人格分裂,伤害了男主,让男主误会…)“我是鸦青色,你是一颗鹅卵石。”“一个处在深渊中的人,不会放弃任何一束救赎的光的,你怎么会懂呢?”时隔多年,看到那一沓厚厚的稿纸,凌元一才明白当年的楚岚对他是怎样的深情……所有隐忍不发的爱意,都是真正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