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75600000008

第8章 美丽乡愁(6)

——部分章节发表于《散文选刊·下半月》

注:经考证,生长于山地、形似芦苇的植物,实际是五节芒或七节芒,夏秋时节开的花和芦花相似,称芒花、荻花。白居易《琵琶行》里有“枫叶荻花秋瑟瑟”。

和蜜蜂结缘

2011年不是兔年吗?我怎么和蜜蜂结上了缘?

甜蜜的记忆

元旦我买了一件中长的羽绒袄,从上到下一圈又一圈黄色和褐色相间的花纹。儿子看见后取笑我:“妈妈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还唱起一首妇孺皆知的儿歌:“两只小蜜蜂,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

1月10日星期一,早上七点半我就赶到县政府大礼堂,参加由农业部畜牧业司和中国养蜂学会主办“中华蜜蜂之乡”——江西省上饶县承办的“农业部全国蜂业救灾应急技术培训班”。全省蜂业大县的领导及蜂农500多名学员齐聚一堂,聆听教授专家讲课,现场与蜂农互动,答疑解惑。

中国著名品牌、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益精蜂蜜老总王以真介绍企业发展情况,向全省蜂农发出邀约;石城县领导在会上盛情邀请全省蜂农每年的七八月间到石城放蜂,那时有七、八万亩的荷花等待传授花粉,并提供优质蜜源。

小小蜜蜂学问大。坐在那里,我一边听,一边想起小时候我家养过的一桶蜜蜂。通过学习才知道,我家那桶蜂属中国本土的蜂种,学名叫中蜂。

有一年春天,我家屋檐下飞来一窝蜂,经过妈妈仔细观察和判断,这是一窝蜜蜂,有一只蜂王带着不多的工蜂。家里刚好有一只圆形的木蜂桶,是前几年山里一户人家跟我家换红薯种,抵45元钱的。妈妈按照别人的指点,把蜂桶洗净晒干,用点燃的火把上下燎过一遍。晚上,先往蜂桶中间的一根横木档上,涂过白糖水,再用一块木片,轻轻地把那一团蜂球拨到托板上,最后用一根木档当插销,把托板固定在蜂桶底部。蜂桶就挂在屋檐下,蜜蜂的落脚点旁边。

有那么一两天,蜜蜂到处乱飞,有点茫然。不久就只往蜂桶的口子里进出。晚上搭了木梯上去看看,发现蜜蜂全都聚集到那根涂了白糖水的横木档上,很快,横档上就垒起了一个小小的蜂窝。每天清晨,勤劳的蜜蜂和我们一起开始辛勤的劳作;夜晚,辛苦一天的蜜蜂和我们一样安享甜蜜的睡眠。蜂群逐渐地壮大起来,进进出出的蜜蜂越来越多,蜂桶里的蜂巢也越来越大。我们全家人也多了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搬过木梯,爬到蜂桶边观察小蜜蜂。我发现每一只回来的小蜜蜂两条腿上都裹满了金黄色的花粉,有些都裹成了两只鼓槌,真担心它那小小的身子,如何能背负着这么多这么重的花粉飞翔前行。偶有几只没裹花粉的,估计是侦察兵或通讯员,另有重任在身。而每一只出来的小蜜蜂,都弹尽了腿上的花粉,显得干净利落,他们偶尔会在出口处,与刚回来的小蜜蜂碰碰触须,像是在交流花粉采集的信息,更多的是立即展翅,重又飞往花开的远方……

冬天来临,妈妈用塑料皮把屋檐下的蜂桶包裹起来,只留着进出的小口,还要转向避风的位置。蜜蜂们就在蜂巢里聚成一团,吃着自己的蜂蜜过冬。阳光温暖的午后,会有少许的蜜蜂出来走动飞舞。

就这样过了三年,蜂巢有脸盆那么大,那么厚,可以割蜂蜜了。六、七月份,有一天晚上,妈妈把蜂桶拎下来,把蜂王和簇拥着的工蜂扒到一边,用菜刀把盛满蜂蜜的蜂巢割下了三分之二,放在做豆腐用的麻布包袱上,用力挤压,浓稠的蜂蜜就滴到脸盆里,剩下的渣是上等的好蜡,做成蜡团可用于包被纳鞋时给麻绳过蜡。听说我家割蜜,马上有人来我家定购,十元一斤,一共五斤五十元。妈妈一点没留,全卖了。我们只好端着割碎了的蜂巢块,用力地吸,蜂巢里满满的可都是蜜啊!吸完后伸出舌头舔舔嘴唇,真甜真香!

割蜜时,很多蜜蜂也许觉得受到了侵犯,对我们发起攻击,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蜜蜂刺中,又痛又痒。好在我们有办法,先把刺拔掉,再涂点蜂蜜就没事了。但是因为我们割蜜的经验不足,时间拖得过长,蜂群损失很大,看着心痛,妈妈说,下次要过五年再割蜜了。

看见蜂群又正常地生息采蜜时,我们也安下心来,准备和蜜蜂继续友好地相处下去。可是到了来年春天,红花草开花的季节,因为连绵的阴雨,很多蜜蜂拉起了肚子。妈妈用石灰水把蜂桶、墙面、地面洒了个遍,想消毒治病,作用不大。明显感觉到蜂群锐减,虽然着急,但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终于有一天,只剩了几只晚归的蜜蜂,围着蜂桶“嗡嗡嗡”,打开托板,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蜂王带着它所有的子民,走了!

妈妈把蜂巢全部割了下来,挤出一大碗蜂蜜。蜂桶洗净后又搁在了屋角。后来有一个识货的人花50元钱买去,于是蜂桶又到他家里养蜂去了。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只要用马齿苋煎水,或用红霉素调糖水就能治好蜜蜂的拉稀病。可惜我知道得已经太晚了。但是对于蜜蜂这个种群来说,却并不晚,因为有这么多的人在关注它,研究它,服务它,我相信养蜂的三大好处——蜂产品、传授花粉、生态平衡,一定会让蜜蜂养殖这个朝阳产业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小蜜蜂真的送来了!

兔年的第一篇文章《和蜜蜂结缘》,在上饶之窗论坛上发表后,一位网友留下手机号码,说看我喜欢蜜蜂,等春暖花开,他一定送我一箱蜜蜂,因为他父母和弟弟就在乡下养蜂。

知道这个好消息后,儿子就一直在等着、盼着。看见日历上到了立春节气时,看见路边第一朵迎春花盛开时,听见我交代他不要再穿袄,因为已经春天时,儿子接过我的话,马上问:“春天来了,可小蜜蜂什么时候才送来呢?”

一天中午,儿子放学回家,书包往沙发上一扔,跑进厨房来到我面前,让我下班时带两朵花回来,因为他的小蜜蜂要采蜜。儿子把手里的一个小盒子举到我耳边:“妈妈你听,小蜜蜂正在里面嗡嗡嗡!”我仔细聆听,是真的!儿子手里捧着的是一个边长两厘米的彩色小方盒,六个面上都印着一只展翅飞翔的小蜜蜂。我在儿子的严密监督下,小心掀开一条缝,看见里面有一只正在爬行的小蜜蜂。

下班路上我采了两朵迎春花。儿子把花塞进小盒子里。空间太小,蜜蜂飞不起来,听不见嗡嗡嗡。打开偷看一下,蜜蜂正在花上爬着。儿子轻声地在我耳边说:“妈妈,小蜜蜂正在采蜜呢!”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街上已经有人穿起衬衫。我也惦记着小蜜蜂,就给那位朋友打个电话,没人接。这事也就搁下了。

星期一,傍晚时分,儿子带了楼下一个小朋友强强回来,两个人先是围着平台上一个留存雨水浇花的涂料桶,看前一天下午到龙潭湖公园游玩时捕捞到的小蝌蚪,之后,又在平台上打羽毛球。忽然听见儿子在外面大喊:“妈妈,快来看,小蜜蜂真的送来了!”

我一直在厨房里忙碌,听见他的喊声,有点发愣,心想:难道那位朋友真的给我送小蜜蜂来了?他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而且为什么也没有先给我打个电话?

被儿子拖着来到门外,并没看见其他外人。儿子和他的小朋友强强,一起举着小手,指向雨棚的位置。我仔细一看,真的是一窝挨挨挤挤的蜜蜂,柚子大一团,还有几只晚归的工蜂,正不断地从远方飞回,挤进巢中。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儿子兴奋地嚷嚷:“妈妈,你快给那个叔叔打电话,问问这蜜蜂是不是他送的?是不是他送来后忘记告诉我们了?”

“很有可能是这样的!”我一边赞同儿子的推理,一边想:明天是要给那位朋友打个电话,告诉他春天已经给我们送来了蜜蜂,现在我真的很需要一个蜂箱,让这些飞来的蜜蜂,在我家的屋檐下安家,繁衍生息!

蜂箱有了

小蜜蜂飞临我家的第二天上午,下班前我打通了那位朋友的电话。“太好了!下了班我就过去看看!”那语气,比我儿子刚发现小蜜蜂时还激动。

他真的过来了。自我介绍姓蔡,在区教委工作,家人在乡下养蜂,他在网上发表过很多传授养蜂知识的文章。蔡同志仔细观察后,判断这是意大利蜂,重约两斤左右,是一个较大的蜂群。问我是要收起来,还是送给他。

我心里嘀咕,是你说要送我一桶蜜蜂的,现在倒好,飞来的蜜蜂反而要送给你?我和儿子都决定收起来。他说,权宜之计是找个纸壳箱,几分钟就收好,但要马上送到蜂场去;长久之计是下午就去买个蜂箱,直接把蜜蜂收进蜂箱里安家落户。

“蜂箱?”我茫然了,“我怎么知道哪里有蜂箱卖啊?”

蔡同志报给我一个号码,让我拨过去。“蜂箱?我厂里有!但价钱不太清楚!”我笑了:“看来我是找到大老板了,管大事不管小事!”对方也笑了:“这价钱我还真的不太清楚。你真要买,到蜂业协会再说吧!”

下午两点多,我来到蔡同志告诉我的地方,可怎么也找不到蜂业协会的牌子,不得已只好再给蜂箱老板打电话。“我们早搬到汪家园了,那里只留下生产车间。你到信州区政府后面的街上找‘蜜蜂楼’。”

我又转悠到汪家园,远远望见十字路口一栋六层楼的楼顶,竖着“蜜蜂楼”三个红色大字。电话里我介绍过自己的情况,也知道他就是著名绿色品牌“益精”蜂蜜的老板王以真,“全国蜂业救灾培训班”上听过他的介绍发言。他特意让儿媳妇领我到他家里,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起了与蜜蜂有关的话题。

除了介绍我家蜜蜂的情况、交流养蜂的基本常识外,我还从她儿媳妇口中,了解到一个信息:宠物蜜蜂。据说这种蜜蜂没有刺,也不采蜜,但吃得很少,全靠人工喂食,当宠物很合适,主要分布在贵州一带。哈哈,没有刺的宠物蜜蜂,还真有意思!

王总电话问过蔡同志后,告诉我本来是想送我一个样品箱的,但适用意蜂的样品箱已经没有了,只好拿材料给我回家自己组装。我这才知道蜂箱的种类很多,而且都是买材料回去,自己当木匠钉成的。还真是不容易啊!我会钉吗?那蔡同志只说帮我收蜂,又没说要帮我钉蜂箱。

“材料都给你备齐了,连防蜂蛰的帽子也配了,你只需顺路买几十个一寸五和一寸的铁钉就行。已经四点多,你还是早点赶回去吧,我担心你家的蜜蜂会飞走了!”我不以为然地说:“不会吧,昨晚都是在雨棚下过夜的!”“它们还在侦察环境,还没定性,你又没有先收起来,傍晚时转移的可能性很大!”

我一听,还真有点急,尽快地往家里赶。到了楼下,又出去买好铁钉,然后,一个人抱着所有材料爬上楼,来到了家门口。

放下蜂箱,我终于嘘了一口气!

抬头往雨棚上一望,呆了——

蜂箱有了,可我家的小蜜蜂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飞走了……

2011年5月3日

蛇的故事

生活在农村,蛇是常见的东西,虽然它的每一次出场,都让人又惊又惧。但自然界到处都是它的舞台!

校园里的浪漫

读初中时,学校驻在一个山包上。一届接一届师生的辛勤劳动,从山包上整出两块平地:上面是大操场,下面盖了教学楼后,剩余的部分做了小操场。

教学楼有两层,我的教室在一楼西边最后一间的转角处,距离窗外约两米处,全是高及二楼窗台的黄泥壁,教室左边的泥壁上斜斜地挖了一条一尺多宽方便上下的便道。

有一天,我正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忽然感觉教室后面一阵骚动,老师的眼光也望向窗外。转头一看,吓一大跳,竟然有两条蛇正沿着那条便道从下往上慢慢地游走。在最初的惊吓之后,因为隔着安全的距离,我便冷静下来,和全班的同学一起仔细观察。老师自己也觉得好奇,干脆停了课,让大家观看几分钟。

不用说,那是一对恋蛇:公的粗大强健,母的纤细苗条,身子也更短小一些。三角形的扁头稍稍抬起向前伸着,身上整齐有序地排列着红黄两色的菱形方块,方块里还有着更加艳丽的彩色花纹。根据经验,我知道这是毒蛇,俗称“花手巾”。但此刻,两条蛇间隔着五六寸的距离,并排游走着,正沉浸在无限的柔情蜜意中:公蛇的脖子抬得更高一些,不时把头转向母蛇的一边,眼光中充满了关注和呵护;母蛇则像一个矜持的少女,不紧不慢地跟随着,偶尔也转头向公蛇回望一眼,眼光里溢出的满是温柔和甜蜜。它们就这样在五六十双眼睛的静静注视下,一路悠闲,一路浪漫,最后越过陡坡,钻进草丛,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我也来听听课

还是读初中时,只是,我的教室换到了教学楼最东头的转角处。教室的右边是一大片红薯地,教室后面开着两个窗户,窗外的排水沟和通往厕所的石子路之间,是一堆建房后多余下来的鹅卵石,旁边胡乱地长了些杂草。

记不清那节上的是什么课,是哪一位老师。只记得老师讲着讲着,忽然没声音了,脸色发白,两眼发直。再开口时,声音已经发颤:“三、四组最后排的两个同学,听我说话,并按我说的去做。先慢慢站起来,再慢慢地往前排走,一定要慢!”我们都好奇地回头望去,忽然一片惊叫:“蛇!”两个男同学很配合地慢慢离开了课桌,然后几步冲到黑板前,惊魂未定地抚着胸口。

那是一条很粗的眼镜蛇。长长的身子,一半缠绕在窗户的圆木档上,前半身笔直伸进教室探头探脑。扁扁的脖子上撑着一个吐着鲜红信子的三角形大头,上面一对明显的眼镜圈!幸好每一组后面都留了方便同学过往的通道,所以后排的同学才得以平安脱险!

也许是同学们的惊叫破坏了它参观教室的雅兴,也许是它感受到了潜在的威胁,细细的脖子忽然变得又扁又宽,头高高昂起,还发出了“卟卟卟”的恐吓声。那一刻,我忽然想到,眼镜蛇俗称“犁头卟”是多么形象生动。只见它左瞧瞧,右望望,终是觉得没趣吧,便头也不回地溜下窗台,走了!

书真的好看吗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栋老式的徽派建筑里,房子里住着同一个家族的三四户人家。这是古代一个官宦人家的宅邸,有青石雕刻铜钉加固的大门,有雕梁画栋的房梁,有开阔明亮的天井,有两根大人才能合围的粗大廊柱,有门厅、前厅、中堂、后厅,有雕着虎头虎爪镀着金漆闪着金光的樟木香几桌。出门全部是用鹅卵石镶嵌出花纹的街道,古老的村庄还保留着良好的明沟暗渠等排灌系统。

我详细介绍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我实在想不通,那条蛇到底从哪里来,最后又往哪里去了?

也是十来岁时。我家书多,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春秋天搬条小凳坐在门前大路旁的空地上看,光线明,空气好;夏天坐在天井边我家的木门槛上看,光线好,很凉快。

一个夏日,下午四五点钟,我又坐在天井边的门槛上,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妈妈到猪栏喂过猪,又在邻居家玩了很久,然后拎了猪食桶,准备回家烧晚饭。她从天井的对角过来,走了几步后,忽然停住了,用明显异样的声音对我说:“光丽,你别动,听我说话!”我抬起头奇怪地望了望,只见妈妈眼睛睁得大大的,脸色发白,全身紧张,那模样逗得我禁不住微微地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发话了:“现在你慢慢地站起来,再慢慢走过来!”

同类推荐
  •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

    本书作为一本文化、文学与艺术书评集,共分四辑:中国文化观察、西方文化管窥、当代文学浅论、中西艺术初探。作者首先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态及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其次点出了西方文化强大背后潜藏的各种危机,再次勾勒了当代文坛林林总总的现实生态以及容易忽略的文学角落,最后分析了中西方绘画艺术在审美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好莱坞电影背后鲜为人知的意识形态博弈。在20余万字的书评中,作者时而理性分析,时而激情表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山论剑”。在作者看来,文化、文学和艺术之间,血肉相连、精神相通,撇开文化看艺术,或者撇开文化谈文学,都是片面和不完整的。
  • 醉眼看古龙

    醉眼看古龙

    而作为古龙小说的爱好者,在我心中也为古龙挑选了四本书,作为他的“四大名著”,这就是《边城浪子》《七种武器》《多情剑客无情剑》和《欢乐英雄》。我并没有把《陆小凤传奇》《楚留香传奇》《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书列入其中,是因为我觉得前四本书能够在思想品味、语言运作、人物描写方面很成熟的代表了古龙的特色。
  • 大家小集:冰心集

    大家小集:冰心集

    本书精选冰心1919年至1993年间所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等作品。
  • 老了依然可以谈谈未来

    老了依然可以谈谈未来

    蔡澜人老心不老,在旅游、主持、写书的同时,他仍然相信未来,仍然充满热情在工作,并教导身边的年轻人苦中作乐才是福。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是好的,所以不必骂年轻人无知,也别嫌老者固执。一切静观自得,得个笑字。老了也依然可以谈谈未来,这是一种闲情,一种境界。
  •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热门推荐
  • 异海皇道

    异海皇道

    这是一个海与武的世界,皇家舰队的威严,海盗的霸道,佣兵的荣誉,探险者的快乐,商人的尔虞我诈,强者谈笑风云,弱者劳苦奔波;梦幻般的斗气,炫丽的魔法,彪悍的骑士,神圣的牧师,暗杀的王者,射日者的神奇,一句话——适者生存。三个神秘舰队又是谁呢?超越玄幻级的战舰又是什么样子呢?魔幻、梦幻、玄幻三个等级的武者、战舰、舰队有何不同呢?敬请关注《异海皇道》!
  • 无情总裁柔情妻

    无情总裁柔情妻

    她出身豪门,是白家最得宠的小公主。当她第一次看见他时,完美的身家背景使她成功嫁他为妻。可惜,冷情的他只当她是心爱女子的替身,甚至误会儿子是她与外人出轨的野种,他们的儿子命悬一线,他竟然连手都不伸,好,你无情我无义,从此恩断义绝!
  • 月色与雪色,都不及你绝色

    月色与雪色,都不及你绝色

    他绝色之颜,却死皮赖脸缠着她她本为公主,一出生招致暗杀,只得藏身偏僻村庒他与她因二十年一次的神殿招徒相遇却没想到被他套路,与他成了契约人六年前其实他已知道她相遇原来也是他安排的神殿大祭司的一个预言,开启了他与她一生一世的痴情爱恨
  • 超级杀手

    超级杀手

    曾经的世界第一杀手落魄到在街头卖药为生,可是警花、校花、御姐、女黑帮老大甚至别人的情妇都接二连三的找上他这是为何?这样的人必然不可能就此埋没在平静的世界里,为了找出失踪多年的父亲,他毅然再次踏上了那条不归路,等待着他的,是一场场的阴谋,而这条路,必定将被鲜血所染红!
  • 王帝重生吾王回归

    王帝重生吾王回归

    她,神界的女王,容貌绝对的得天独厚,但晚期偏执,冷酷无情,铁石心肠,嗜血成性。世人都说她无情无义、偏执狂,就活该孤独一生。但却不知,她可是有千面,他们只看见作为神界女王的一面罢了。她撇去高贵的身份,来到人界,只为寻找幼时的他……他,暴戾,绝情,霸道,强大,帅气,但却是六界之外的人,却又在六界布满了顶级势力,没人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什么。万物百转轮回,他们重逢在人界……(虐渣文)
  • EXO吴亦凡之望眼欲穿

    EXO吴亦凡之望眼欲穿

    开始下雨了。今年夏天的第一场雨。早晨的晴骗过了许多人,就像你的好骗过了当年无知的我。
  • 你说这不是爱

    你说这不是爱

    一个25岁的女孩,就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天,她和男朋友分手了,她哭着挽留,男朋友走的确连头都没有回。从今天起她就步入了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开始了她的新的生活。
  • 我星蛹恒

    我星蛹恒

    “沈默,阴影中的死神,奥法的支配者,新手玩家不建议进行任何动作。”虚幻的游戏成为现实,无穷尽的追逐厮杀,神话传说不再是书中单白的文字,一切何去何从?当被选中者的规则不建立在烧开的沸水而是凭白的光亮上,星际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 TF之易烊千玺你还爱我吗

    TF之易烊千玺你还爱我吗

    他和他又一次相遇了,他们还能认识彼此吗?
  • 萌王嫁到

    萌王嫁到

    大龄剩女考古系博士艾晓棠,在新书发布会上碰到来自元代穿越而来的蒙古王爷拖雷,里焦外嫩的人生由此拉开序幕。这厮搞砸了她的签售会不说,还窜上她的车跟她回家,死皮赖脸打骂不走。他给她惹来麻烦不断,越理越乱,他挑战她各种底线节操,博士高大尚的下限,越降越低。他看似闯祸能力惊为天人,却又每每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本来清心寡欲醉心学术的现代女强人在突来大树的细心庇佑下,自卑感油然而生。原来一旦爱上,就怕失去。原来在她的以为之外,他为她吃过苦,受过伤,甚至无怨无悔地放弃回去的机会。当腹黑开挂王爷遇到了闷骚剩女博士,谁是谁的佳偶,谁因谁而羁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