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2600000044

第44章 淮阳村的教书先生

淮阳村头的三间低檐茅舍里,书声朗朗,穿过窗棂,随着微风,向着村外的树丛田野传散开去。

三间草房,有两间是通开的,另一间是内室,隔墙的门上悬着一幅粗布门帘。外面相通的两间屋里,坐着十几个读书的孩子,一会儿诗云子日,一会儿词章歌赋,咿咿呀呀,读得并不整齐,更显出家塾的情趣热闹。北窗下坐着的就是教书先生,给孩子布置下课业之后,他就一直坐在那里翻阅着一卷《汉书》。看到高兴之处,便猛拍一下桌子,呵呵大笑;有时候也连连哀叹,黯然神伤。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读书,似乎并不妨碍他的专心致志。但如果哪一个孩子读错了字句,他就会立刻抬起头来,拿起桌面上的戒尺一指,喝道:

“你,又错了!再错,非让你尝几下戒尺不可!”

那孩子就涨红着脸,耸鼻挤眼地出个怪相,低下头去再读,并不真的害怕。

就是说,这位先生很有些能耐,一心可以二用。他姓刘,叫刘志远。村里男女老少当然不会直呼名讳的,都称他刘先生。

村上的人对刘先生的身世来历知之甚少,刘先生在这里住下一年多了,无论对谁也没有谈起过,人们只知道刘先生大约四十岁,有一个漂亮贤慧的妻子,这个女人看上去要比刘先生年轻许多,明眸皓齿,见人就笑,但从不多话。

刘先生夫妇是一年多前来淮阳村的。那是个晚上,晚饭吃过好一会儿了,刘先生敲开村中一位长者的家门,先与妻子一起施了大礼,然后说自己嗜赌输光了田产地宅,家道破落,讨赌债的天天上门催命,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携妻出逃,流落至此,想找间草棚暂避一时。

长者召来几个族人商议。人们见刘先生的举止谨慎文雅,根本不像那类不务正业的狂浪弟子;他妻子那双深潭似的眼睛,不时闪烁着矜持警觉的光亮,就猜想到这夫妻二人或许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过,既然人家不说,谁也不能多问。况且淮阳村民风淳朴,以助人扶困为美德,当时就应允了刘先生夫妻的要求。正好村头有两间草房,原是一对绝嗣老人的房产,老人相继病逝,草房久无人住,已破败不堪。村人就请刘先生夫妇暂且委屈一时。

开始几天,刘先生二人的饮食全都村里人接济。每当有送去菜蔬粮米的,刘先生必然深施大礼,连声道谢,一副难以言说的羞窘之态。

过了几天,人们在一天早晨忽见刘先生门上贴了张字条。村中老少几乎没有识字的,只有那位长者读过几行书,便请了他来看看明白。长者走向门首,念道:

村居寂寞,如有子弟,愿作执经问字者,当不吝教诲,束惰免收。

长者念完,捋着白须又惊又喜地大声说:“哎呀!刘先生要给咱村上办学屋呀!”

众人一下沸腾起来。有的还将信将疑,问:“这可是真的?”

老者手指字条正色说:“我七老八十的人了,能哄你吗?这上面写的明白,谁家的孩子愿意读书识字的,刘先生将作教诲。束惰免收,还不收钱哩!”说着就推开房门,领众人走了进来。

刘先生坐在屋里,早就听见门外闹闹嚷嚷,这时见乡亲们进来,赶忙起身相迎。

长者又指指门上的字条问:“刘先生,你这可是当真?”刘先生难为情地笑笑:“老前辈,敝人深受村上父老恩惠,实在无以为报,所能力及的也只有此事了。乡邻不弃,就是我的荣幸!”

“刘先生!”长者动情地叫道:“淮阳村祖辈穷困,请不起先生,办不起家塾,没想到今天……你,你这是天泽善举啊!”

长者说着,就要向刘先生深躬施礼,他身后的人们一个个也要下跪。文先生慌忙上前拦住,说:“老前辈,你们这样更让我无地自容!教书先生我是当定了,从明天起,大家把孩子送来就是。”

“不行!”长者果断地说:“这两草房早就破败飘摇,刘先生夫妇屈身于此已嫌狭窄,怎么好再作学屋!咱们各家有力出力,有物献物,把这草棚修缮拓展一下,再送孩子来念书不迟!”

村人们听了,无不拍手赞成。

长者又对刘先生说:“刘先生,感激的话就不多说了,在此我替淮阳村的老少爷们儿立个规矩,虽说我们无钱出学资,但是,从今往后,你们夫妻二人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一年四时的棉单布衣,由村上各户分摊供给!”

村人们呼喊起来:“好!好!就这么说定了!”

刘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作揖致谢。

没过几天,两间草房变作三间,淮阳村的学屋就这样办起来了。

刘先生夫妇的生活所需,有村里按时送来,二人衣食无忧,日子过得恬淡平静。村里的人也觉得这对恩爱夫妻的确是好人,但也有点怪异。男的教书读书,女的洗衣做饭,除此之外无欲无求。闲下来时,两人也只是闷在屋里。女的从不到谁家串门,刘先生也只偶尔在傍晚时候,去村头的小柳树林里走走,很快就回来。而且独去独来,从不结伴。时间长了,就有人暗中猜测:刘先生莫非还有别的来头?

夕阳西下,孩子们散学了。刘志远走出房门,看看妻子正在灶间里烧火做饭,天色尚早,他便踱步走向门外,到那片柳树林里散散心。

刚走不远,迎面碰上了刘二。刘二打着哈哈说:“刘大哥,出来走走啊!”

刘志远“嗯、嗯”地应着,脸上虽有微笑,心里却全是厌恶地敷衍。

刘二自幼失怙,靠村里乡亲们一口汤一口饭地把他拉扯成人,没料到反而养成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脾性。三十岁出头了,仍然不想自食其力,住着两间父母留下的草房,整天东家一口、西家一顿地混日月,时不时地还干点偷鸡摸狗的把戏。因为有了这样的名声,远近村邻谁也不愿把自家的女儿嫁给这样的二流子,所以到今天刘二依然是光棍一条。没有什么负担,他也乐得自在,一天到晚见了谁都嘻皮笑脸,没个正形。把村里老少爷们恨得牙痛,都说没成想淮阳村出了这么个孽种,丢人现眼。村人又碍于家丑不便外扬,好在刘二就是个混吃混喝,没闯下什么大祸,也就懒得理他,由他去吧。

刘二是淮阳村里惟一一个称刘志远为大哥的人。他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你长我几岁,兄弟相称显得亲切。这样他就顺理成章地称刘志远的妻子为大嫂。

称先生还是叫大嫂,刘志远都不在乎,不过一个称谓而已。但令他不可容忍的是,这个所谓的兄弟竟对大嫂动了邪念。那也是一个黄昏,刘志远去柳林里散步了,刘二前来串门,看见刘志远的妻子正在烧火蒸饼子,就嘻笑着叫声:“大嫂”,凑到跟前。刘妻双手沾满面糊正忙活着,随意地应了声,说:“刘二兄弟,来啦!”

刘二嘿嘿笑着说:“大嫂,看把你忙得一头汗,兄弟看了心疼得慌。来,我帮你解开衣裳凉快凉快。”说着就从后面揽住刘妻,两只手在她胸前摸索着要解衣襟。

刘妻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傻了,搓着满是面糊的双手僵在灶旁,不知道如何应付才好。直到猛地觉得丰腴的双乳被刘二乱抓乱捏得生疼,才醒过梦来,“嗷”地哭嚎了一声,用力挣脱跑出灶间,胸前的衣扣已被刘二拽开了三四个,半边白晰的胸脯露在外面。

刘妻跑到院里,刘志远恰巧散步回来。看到妻子敞怀袒胸、惊魂未定的模样,又见刘二狎笑着从灶间走出,立刻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气得浑身颤抖,攥紧拳头,铁青着脸往刘二跟前窜了两步,竟又止住了。憋了好一会儿,才压低着声音质问:

“刘二,你,你怎么可以这样?”

刘二早就料定一个教书先生奈何不了自己,这时见果然如此,就嘻嘻笑着说:“刘大哥,生什么气呀。叔嫂两个闹玩儿,手插进裤裆里摸两把也是常事。”

刘二嘻笑着走了。妻子扑向刘志远怀里放声大哭。刘志远赶紧将她扶进屋里,关严了门窗,说:

“别哭了,暂且忍一忍吧。”

出了这件事后,刘志远从心底里痛恨和厌恶刘二,所以见他迎面过来搭腔,只是带理不理地应着。

可是刘二一个泼皮,根本不识好歹,越发凑上前来说:“刘大哥,来村里一年多了,怎么没见你去城里玩玩,城里的街市可热闹哩!”

刘志远不耐烦地说:“我天生喜好清静,受不了城里的吵闹。”

“噢!”刘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说:“你教了那么多孩子念书,一天到晚叽叽喳喳的,就不怕吵闹?”

嗯?刘志远听出了话中有话,不觉停住脚步,转过身来。刘二却嘿嘿地笑笑,调头向村里走了。

刘志远愣了一会儿,琢磨着刘二不怀好意的笑中隐含了什么。忽又想起妻子被刘二调戏的事,再也无心去柳林散步,便径直走回家来。

快走到门口的时候,忽听到一阵马蹄声从身后传来,刘志远无意地抬头看了看,目光正跟骑马人相对。刘志远一怔,还没想明白眼前出了什么事,那人已经翻身下马,大喊了一声:

“李密兄,你怎么在这里!”

刘志远被这喊声吓了一跳,同时也一阵惊喜,上前拉住那个人的手,激动地说:“仲伯兄,没想到是你呀!”

“是啊,真是奇遇呀!李……”

刘志远一下捂住了他的嘴,四下里看看,又示意那人将马拴好,拉着他走进屋里,把门闩死。

原来这位在淮阳村做了教书先生的刘志远,就是叛将杨玄感的谋士、朝廷四处缉拿的钦犯李密。那个被李密称作仲伯的人姓王,也是杨玄感麾下的一员干将。

杨玄感举事兵败,李密和王仲伯一起被俘。当时杨广已从辽东回撤,经涿郡到了高阳,就诏命樊子盖将李密等几名重犯押解到高阳行宫处治。樊子盖命手下将李密、王仲伯用铁链锁住,塞进囚车,派一队兵马押着去见皇上。走在路上,李密对王仲伯说:“到了高阳,咱们必死无疑。从东京至高阳有七八天路程,你我得想个主意逃出去,不能被昏君做了葅醢。”王仲伯和其他几个囚犯都非常赞同,并悄悄商定了一条计策。

当晚宿在店中,李密对几个押解官兵说:“我们几个必死无疑,在死之前有件事相求诸公。我们各自行囊里都带了一些金银,现在都奉送给各位,等我们死后,劳烦各位买口薄棺收殓我们,剩余的金银就归诸位了。

几位官兵听说有这样的好事,当然高兴,马上将囚犯行囊中的金银全数拿去,当时就买了酒肉吃喝到半夜。

从第二天起,几个官兵对李密他们就有了笑脸,说话也客气得多了。到晚上宿在客栈,他们又用囚犯们的银子买了酒菜,还给囚犯开了铁链,请他们一块吃喝。接连三天夜夜如此,第五天晚上又是这样。此处离高阳已经不远,李密觉得是时候了,就给囚犯们使了眼色。几个人用尽浑身解数,把押解官兵灌得酩酊大醉,昏睡过去。李密说声:“快走!”几个人便搜罗了金银兵械逃了出来。为了躲避官兵追捕,他们出了客栈便四散开去,各奔东西了。

李密逃脱之后就直奔了齐郡,他要去长白山投靠王薄的义军。杨广第一次征讨高丽那年,王薄起兵聚义,一首《毋向辽东浪死歌》赢得万众响应。李密认为王薄或可以成大事。谁知王薄目光短浅,没把李密放在眼里,还讥笑说杨玄感事败,全因用了一帮无用无能之才,言外之意李密也是一个。李密一气之下扭头离开了王薄,逃到时任雍丘县令的妹夫丘君明家躲避。丘君明身为朝廷命官,不敢收留李密,就将他转到一个王姓老秀才家里藏匿。王秀才侠肝义胆,愤世疾俗,又见李密很有文才,就把女儿雪梅许配给他,李密才有了这位陪他在淮阳村教书的贤妻。

在雍丘县好景不长。丘君明有个堂侄叫丘怀义,探知了堂叔与李密交往,为了得到赏银,就向官府告发了。很快就奏到杨广殿下,杨广命丘怀义亲自携带诏书,领兵搜捕李密。丘怀义指挥官兵包围了王秀才的家,恰巧李密与雪梅外出未归,幸免一难,而丘君明、王秀才却被抓去,几天后便被斩首。

就这样,李密改名换姓,偕雪梅再度逃亡,流落到了淮阳村。

王仲伯听完李密讲述了逃亡的经历,满脸歉疚地说:“李密兄,刚才是我太莽撞了,不该在门外大呼小叫直喊你的名字。”

李密说:“是啊,一旦被别人听见传出去,恐怕又有麻烦。”他叹了口气又说,“不过,整天这样提心吊胆地苟活,也不是长久之计。这地方呆一年两年可以,时间久了,难保不露风声。”

王仲伯说:“李密兄的疑虑不无道理。像你我这样的钦犯,逃到哪里也不可久留。我觉得,既然反了,就索性一反到底!兄嫂二人倒不如跟我一块儿去瓦岗寨,投奔翟让算了。”

李密一愣,问:“这么说,仲伯兄已经是瓦岗寨的人了?”

王仲伯点点头:“自从那一夜咱们逃脱分手以后,我就去了瓦岗寨,直到今天。今晚我是奉了寨主翟让之命,去二贤庄请单雄信的,他也是个义士首领。”

李密又问:“翟让待人如何?”

王仲伯说:“我与你不同。你靠谋略,我靠勇武,能闯能杀就行了。在寨主手下混得还算可以。”

“唉,仲伯兄,”李密叹道,“当今的义士,多是草莽英雄,不识用人之策。我怕那瓦岗寨的翟让,又是一个长白山上的王薄。”

“不会的,我可以为你引荐。”王仲伯手拍胸脯说,“眼下寨主正需要谋士,依你的才干一定会得以重用!”

李密说:“仲伯兄,说句心里话,我实在有些进退两难。被朝廷缉捕,四处躲藏,整天提心吊胆这滋味的确不好受。可是,做了这么久刘志远,有时连我自己都觉得李密似乎是他人了。再说,淮阳村老老少少待我不薄,将十几个孩子交给我启蒙,我也不能说不管就不管了。最要紧的还不是这些,”李密停顿一下,深情而又用内疚的眼光看着坐在一旁的雪梅,良久,继续说,“雪梅嫁给我这几年,除了担惊受怕,便是东躲西藏,没过一天安生日子,如今好歹也算有了间栖身的草棚。因此,只要相安无事,动不如静。去瓦岗寨的事,仲伯兄让我想想再说。”

王仲伯听李密说的也是实情,看看从自己进门起就陪坐在一边,并不时悄悄抹泪的雪梅,十分同情地说:“这样也好,应该从长计议。如果眼下的日子能维持下去,做个教书的刘先生当然不错。可是,李密兄,一旦有风吹草动定来瓦岗寨找我,绝不能再落到官府手里了。”

“这你放心,我一直都是非常警惕的。”李密点着头说。

王仲伯又转对雪梅说:“嫂子,这几年李密兄幸亏有你关照,才能熬到今天,你也跟着吃尽了苦头。女流之辈能有如此大义之举,令王仲伯自愧不如!我与李密兄分别太久,刚才见了面又惊又喜,只顾诉说别后的遭遇,却冷落了嫂子,还请嫂子宽恕不恭之罪!”

雪梅开颜一笑,说:“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客气。见你们兄弟久别重逢,我心里也十分高兴呢!不过,唉,一边高兴,一边还是担心!”

李密说:“好了,高兴担心的事不管它,咱不能饿肚子说话。你去灶间做几样小菜来,我先跟仲伯兄喝上两杯!”

王仲伯也不客气,说:“正好我也饿了。不过,嫂子不要太张罗,简单弄点饭菜,吃过之后我就上路,今夜一定得赶到二贤庄去。”

雪梅爽快地答应:“知道了,请仲伯兄弟稍等。”就开门出屋。

然而雪梅旋即又转了回来,说:“刚才有个人影在房前一闪跑掉了,我跟了几步,也没看清是谁。”

王仲伯一惊:“莫不是有人一直在门外偷听?”

“不会吧!”李密自语着走到院里。夜幕四合,周围黑沉沉一片,看不出有什么异样。他在心里说,淮阳村人老实厚道,不至于干这些低三下四的事,蓦地,他眼前浮现出刘二那个嬉皮笑脸的模样!又想到,还是谨慎些好。

雪梅看到的那个人影就是刘二。

别看刘二是个泼皮无赖,头脑却很有些小聪明,他对李密身世的猜疑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知怎么的,他越看这位“刘志远”,越觉得不像教书先生,刘先生整天一副温良谦卑的样子,显然是装出来的。而这样伪装的原因,好像不是由于他寄人檐下、为报答淮阳村人不弃之恩所致,他在遮掩着什么。

刘二的这种猜疑,在他调戏雪梅被李密撞见之后,就越发加重了。当李密怒目圆睁,紧握铁拳朝他走来的时候,他一下看清了那个温良谦卑的外表下包含的刚毅凶悍,这架势绝非一个教书先生所有,更不是村人百姓打架殴斗时的样子,到底是什么,刘二从未见过。可是,这位刘先生走了两步就停住了,只说了一句“你怎么可以这样”,尽管语气非常愤怒严厉,但不过就是一句话嘛,说完了竟然就放刘二走了。

刘二逃脱了一顿想像中的暴打,疑心反倒更重起来。他暗自揣测,看刘先生那副凶悍样子,若真打起来,自己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可他为什么没打?真的是因他是一个落魂流浪到此的外乡人,遇事得忍且忍吗?

过了几天,刘二越觉得自己的猜疑更有道理。因为他轻亵了“刘先生”的老婆以后,这些天来一直相安无事,即使他不亲自动手,依他在村里的为人和威望,只要稍微有透露,村里的长者及父兄辈的人绝不会饶过刘二。捆绑跪地挨木板子,三天之内任何人都不给他饭吃,然后再向刘先生赔礼道歉是一定少不了的。所有这些都没发生,就说明刘先生的嘴极为严实,没有告诉别人。他为什么这样忍气吞声?

刘二越想越觉得蹊跷,越觉得其中有些意思。这位刘先生一定不是常人,一定有什么隐密。说不定他是掠了人家钱财,拐了人家闺女私奔出来,到淮阳村暂避风头的。若真是那样,就可以不轻不重地敲他一笔,也好过几天吃喝玩乐的自在日子。

从那以后,刘二对教书先生更加留意起来,李密当然浑然不觉。没想到就在这天夜晚,刘二的猜疑果然被他证实了。

这天黄昏,刘二与李密在村口相遇,刘二说的要他去城里去玩的话也是试探。一年多来,刘二从未见教书先生夫妇二人迈出村子一步,这是一般常人所没有的耐性。他说了以后,见刘先生支吾应敷,当时并没在意,便转身回家。

走出一段路,来到一户人家的门前,是刘二一个出了五服的叔辈家,与李密的茅屋斜对着不远。正巧,年轻的婶子出门小解,因是暮色昏沉,那女人没发觉街上走着刘二,还边走边解裤带。刘二见此情景,又生了邪念。就绕过篱笆院墙来到茅厕后面。乡下农夫家所谓的茅厕,不过是三面大半个人高的土墙围起的角落,经年累月,土墙上已千疮百孔。刘二来到墙后蹲下,找了一个稍大些的墙洞往里面窥探,暮色朦胧当中,只看见了一片雪白的屁股,还听到哗哗的水响,得意得他差点笑出声来。

正在意犹未尽,水响戛然而止,他那位婶子提上裤子走了。刘二见无光景可看,就站起身子打算回家,恰在这时,他昕到了那声叫喊:

“李密兄,你怎么会在这里!”

刘二越过茅厕土墙寻声看去,见对面路上有一个骑马的人在跟刘先生说话。刘先生显得十分慌乱,随即便拉着那个人进屋去了,还把门关了个严严实实。

刘二打了个哆嗦,一种本能催使他急步绕到路上,轻手轻脚地猫到教书先生的窗下,但是门窗封闭得极严,只听到屋里有人声,说的什么,他却一句也没听明白。不过有一点刘二已经坚信不移:刘先生不姓刘,那个骑马人叫他李密兄。更何况那个人骑着马!在乡下,除了偶尔见到穿公服的人骑马之外,普通百姓绝少有骑马的。不管怎样,首先可以证实的便是刘先生已经不是刘先生了,至于他到底是谁,钱财藏在哪里,怎样才能敲他一笔,刘二自知绝非自己出面所能办到的,但是他心里有了主意。

第二天天还没亮,刘二就起身去了县城。

刘二有一个远房表舅家的表哥,姓孙,在县衙里混了个班头,外号人称孙大杠子,意思是凡事无论大小,只要经孙班头之手,他非得敲一杠子才行。孙大杠子跟刘二很投得来,刘二身上有几个零碎钱时,还常来县城约孙大杠子喝两盅。

这天孙大杠子见刘二又来县衙找他,就问:“怎么,又弄了两只鸡换成钱了?”

刘二嘿嘿一笑,说:“孙哥,这回你猜错了。今天,你得请我喝酒。”

“哟嗬!几天不见长了本事,倒要来敲我一……”想起自己的外号,后面的话就咽了回去,又问:“到底有什么事?”

刘二越发卖起关子:“摆下四样菜,烫上一斤酒再说。反正我是给孙哥送钱来的。”

孙大杠子看到刘二这副得意的模样,猜想他可能寻到了一条生财之路,想来找个合伙,就拉他进了酒馆。

三杯酒刚刚下肚,刘二就把自己对刘先生的猜疑,以及昨晚已经证实他不姓刘等等的事情全说完了。孙大杠子听说有人叫刘先生“李密兄”,手中的酒杯一抖,问:

“刘二,你说那个骑马的人叫刘先生李密兄?”

“是啊,是啊。”刘二鸡啄米似地点头。

“这不是玩笑,你可听清楚了?”

“当然听清楚了。”

“刘二,你知道李密是谁吗?”

“咱管他是谁哩!反正他是个有钱的主儿,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住在淮阳村,这就行了。孙哥,明天你穿着公服去我们村,找那个李密晓以利害,只要他肯拿出钱来,咱就保证不把这事声张出去。哼,这回得狠狠地敲他一大杠子,让他知道知道……”

“闭上你那张嘴吧,就知道钱。”

刘二以为自己顺嘴说出了孙哥的外号,惹得他恼火,就嘿嘿笑笑,不再说话。其实,孙大杠子心里想的却是,如果刘二说的那个人真是朝廷通缉抓捕的那个李密,就不是敲他一杠子的事了。领人抓了李密,当然会得重赏,而且自己也绝不会只干个小小的班头,至少也得是个县令、县尉之类的。得了赏银之后,当然得拿出个三两二两的给刘二,但眼下要紧的是得让他稳住,不要再四处张扬。

他对刘二说:“你刚才说的这些,绝不能再让第三个人知道,免得别人先下手,把咱们的钱财抢了去。来,喝个一醉方休,明天我就去找那个教书先生叙谈叙谈!”

合当李密有九死一生之运。

刘二回到村里时已是傍晚。因是孙大杠子掏钱请客,刘二就一顿猛吃猛喝,到此刻还在云里雾里,醉醺醺地一步三晃。

在村口柳林边,刘二看见邻居的翠花姑娘在割羊草,就腆着脸走过去,说:“翠花,给我做媳妇吧。”

翠花闻到刘二满身酒气,板着脸说:“去!再敢满嘴喷粪我就砍你!”说着举了举手里的镰刀。

刘二毫不在乎:“嘿,还挺厉害哩。我知道,你瞧不起我刘二。你等着,我刘二马上就是有钱人了。明天衙门里就来找那位刘先生。他不姓刘,他叫李密,到时候他会乖乖地给我拿出钱来。等我有了钱,盖起三间大瓦房,就去跟你爹提亲。怎么样啊,翠花?”

翠花吓了一跳,顾不得跟刘二斗嘴,提起草筐匆匆走了。

天黑时候,李密跟雪梅正吃着饭,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慌慌张张地跑进屋来。他叫柱子,是翠花的弟弟,也在跟李密读书。柱子进门喘着粗气说:

“刘先生,我爹叫我来告诉你,衙门的人说你叫李密,明天就来跟你要钱,爹说,叫刘先生想个办法对付对付。”

李密忙问:“柱子,你爹怎么知道的?”

“是刘二,刘二喝醉了酒跟我姐姐说的!”柱子说完,转身跑了。

雪梅大惊失色,说:“淮阳村住不得了!”

李密点点头:“赶快收拾一下,现在就走。”

“上哪儿?”雪梅急切地问。

李密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说:“如今这样子还能上哪儿呢?只有一条路,上瓦岗寨!”

突然,他挥拳猛地砸在桌子上,咬牙说道:

“苍天啊,你睁开眼看着,我李密定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同类推荐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盛世痴情大帝:李隆基

    盛世痴情大帝:李隆基

    本书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分为武皇的宠儿小三郎、志存高远初露锋芒、巩固皇权立基业、开元盛世业繁荣、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爱情、痴迷色情长生与艺术等9章。
  • 娱乐大王迪斯尼

    娱乐大王迪斯尼

    全书鲜明地展示了一个全世界老幼皆知的娱乐大王的形象——迪士尼。以“少年时代”开始,描述了家世、农场的快乐少年、送报、本顿学校、显露绘画天才、从军、踏出事业的第一步、初次接触卡通电影等生活经历,以及卡通影片制作人、迈向新艺术、扩展新境界、迈向永恒等奋斗成功的历史事实,最后以壮志未酬、无尽哀思告结束。其中他创造米老鼠唐老鸭卡通形象,建立迪士尼乐园和开创迪士尼世界的过程更令人感慨、催人泪下。
  • 毛泽东与陈云

    毛泽东与陈云

    《毛泽东与陈云》主要讲述了:遵义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投了赞成票。会后,陈云受到毛泽东的委派赴上海恢复党组织,并赴苏联取得同共产国际的联系;在苏联,陈云假托被俘的国民党军医撰写《随军西行见闻录》,最早客观、公正宣传毛泽东,宣传红军长征。陈云敢断家务事,明确表示不同意毛泽东和江青草率结婚;经过慎重考虑,陈云和于若木结为夫妻,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高饶阴谋篡权时,陈云主动揭发;事件处理时,毛泽东提议搬陈云作救兵;事件处理后,陈云强调:高级领导人要提高革命觉悟。毛泽东逝世后,陈云提出要客观公允地评价毛泽东一生中的是非功过,尤其是对其晚年的失误,要作出公允而又科学的评价。
  • 开国大帝

    开国大帝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凡是有作为的开国帝王,其成就无不与吸取历史的经验、学习治国之道有关。中华开帝国王不同程度地对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他们的建国、治国策略是否得当,关系着政权能否建立和巩固,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和盛衰。大凡开国帝王都较有作为,对历史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他们能够顺应历史的发展,顺乎人民的要求,推翻腐败的前王朝,建立新王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一系列的改革,缓和阶级矛盾,使社会经济能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发展,人民生活得以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然而个人只能推动或延缓历史的进程,却不能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即使是“至尊”的帝王,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热门推荐
  • 只是宋涵

    只是宋涵

    再来一次的话,青春里,我更多的想把遗憾留给自己,美好留给你……青春期里喜欢的人能喜欢多久?宋涵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看到手机讯息时的她一下子就模糊了眼……“宋涵,我昨晚梦见你了”……“宋涵,我可以”……“宋涵……”“宋涵,他是我喜欢的人”……“宋涵,你别再等我了…”我叫宋涵,我以为我再也不会遇见他了,我以为我终于能放下了……或许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吗?,换我给你自由……或许,可以吗?
  • 今天也在整理因果线

    今天也在整理因果线

    殷果的日常:今天也在各个世界整理因果线呢殷果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捋顺的因果线乱套了。造成这一切的还是因果线的线灵,许易欢。殷果能怎么办?自己家里诞生的熊孩子,只能自己来教育了。可是没想到,果核空间以外的世界还蛮好玩的?每个世界的故事也相当精彩
  • 宅难

    宅难

    一个宅男,一个老男人,一个驴友,一个正常而又透着离奇的世界。当看见这个屋子的时候,就像看见一个诱人的苹果,等你去咬上一口,可谁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苹果呢?
  • 我的舰娘世界

    我的舰娘世界

    建造舰娘?开什么玩笑啊!陈安看着眼前那么多无家可归的流浪舰娘,心中暗自下定了一个决心。他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她们尽可能的接到自己的镇守府。(本书不建造!前面写的不是很好,请大家耐心的看完,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谢谢大家。)这是一个亚洲提督在舰娘世界的故事,这是只属于我的舰娘世界。(萌新作者,求收藏,求评论)
  • 《拙仙》

    《拙仙》

    世界有多大?世界到底有没有神?圣人为什么会在这个世界里面消失?天道真正的面目是什么?永生之路到底是不是存在?当修真的真面纱被人给揭开,修士们为之震惊!!!
  • 炼道修妖

    炼道修妖

    很久很久以前,小潭谷里住着父子两人,老子曾经是宗门三大天骄之一,却修为尽废,没了一根胳膊,被人称为老废物。儿子日夜苦修,却连续四年时间停滞在淬体六阶,乃是名副其实的小废物。后来,小废物遭雷劈,却被劈成了远古凶兽一般的绝世妖孽……于是,老废物逆袭,小废物嘛……无人可以逆袭!
  • 贵女荣谋

    贵女荣谋

    大明贵族女子的复仇记。本该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但一夜间化为乌有,初晴带着弟弟若曦生死逃亡。一次追杀被公子哥所救,初入将军府,没想到杀父仇人竟是这府上的主人!步步惊心,拨开重重迷雾!女主:我要杀了你!男主:不如我们先吃个饭喝个酒然后睡一觉……女主:明天也要杀了你!!男主:今日事今日毕,春宵日短呐……(正剧萌萌哒!!!!)(多多推荐和收藏,在下多多感谢你们了)(谢谢编辑大大们帮我做的封面,感谢萌萌哒)
  • 追影索凶

    追影索凶

    新婚妻子蜜月之后频繁噩梦,夜半时分无意间在床下发现致命凶器,是陌生人潜入还是丈夫想要杀妻?是外遇、是谋财?巨额保险出自何人之手?妻子何去何从?国内唯一深度剖析犯罪心理惊悚悬疑系列丛书。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墙上草

    墙上草

    讲述了一个初踏入社会的女孩暗恋其上司的,经过一些事情才发现社会并不是老师描述的那样: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好运一直是给正直善良的人。爱情也不电视上演绎的那样美好:王子都会爱上灰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