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04800000059

第59章 代跋:跨过她的草原

林 楠

那是2009年,我看见瑞琳在中国陕西西安主持第三届海外新移民国际笔会,之后,又看见她在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家住墨西哥湾》首发式上发表演讲并签名售书。紧接着她又赶赴广东中山,走在“首届华侨文学奖”颁奖大厅灯光灿然的红地毯上……这一年她忙碌的身影让我想到了一个人生命的能量。

在我们的经典力学中,“力”的存在,是清晰而明确的。用物理的方法,可以绘出宇宙间存在物的位置和速度,从而可以计算出物体未来某个时间点的运动位置。如果我们从理论的星空中走出,到地面上来,关注一下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可能会发现某些奇妙的巧合,经典力学阐释的那种现象,存在物—运动—先前时间点;之后运动的位置、速度以及过去和末来之间的某种联系。陈瑞琳是当今海外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她的人生经历,似乎非常有趣地验证了这一牛顿物理学原理。

带着这种“新奇”感,我踏着陈瑞琳留在岁月版图上的足跡—她的5岁,她的15岁,她的25岁,她的35岁,她的45岁……,一个节奏一个节奏地跟随着她的身影,在时光的隧道里穿越,以寻找在这10年一顿的时间点上,她的存在形式以及随之而展伸出去的、流光般的运动轨迹。或许能找到这之中发生过的某些微妙的东西,让我们也套用“物理的方法”,绘出她存在的位置、状态和她的抱负,她的未来。

原点:1967年,春天的风在村子里随意游荡着,带起一片又一片黄尘。干枯的树枝剪贴在浑浊的天幕上。小瑞琳依靠在猪圈墙上,望着阳婆一寸一寸落在山的背后。她期待着、盼望着,星星出来的时候,最晚明天早晨,妈妈就能来接她回家……

1967年,5岁的陈瑞琳被参加“文化大革命”大串联的爸爸妈妈丢在了乡下姥姥家。尽管多病的姥姥百般呵护着,但在孩子的心灵里,肃杀的乡村阶级斗争环境还是让她充满恐惧。小瑞琳穿着那种城里孩子才有的“布拉吉”裙子,不时遭受到村子里一帮该子们的嘲弄和追打,自己只好躲在猪圈里与猪说话,给猪捉蚤子,挨过一天,又一天……。傍晚,小瑞琳将身子靠在猪圈墙上,看西下的阳婆一寸一寸落在山后,心里想着、盼着,明天早晨,妈妈定会来接她回家。霞光中映着一串挂在脸蛋儿上的泪珠……

是的,小瑞琳甚至想过,让大水把自己冲走,让火车从身上碾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只是想离开这个地方,想尽快地摆脱这种难耐的孤独和寂寞。

哲学家冉雍一说,“这类孩子内心世界丰富,变换意识强,‘死’只是改变现境的一种矇朦胧胧的想法,并不具有实在意义。通常地讲,这种孩子如果有条件接受正规教育,一旦走上轨道,前途无可估量。”

之后的岁月中,她会怎样迈开自己人生奋斗的步伐?她将以怎样的方式“存在”、“运动”?

启程点:1978年,早春二月,母亲拎着自己早年上学的棕榈箱,把女儿送到古长安城下,西北大学的门口:“妈妈的任务完成了,后面的路该自己走了。”小瑞琳目送母亲登上公共汽车,透过窄窄的车门,看见她笑着、但显然是眶着泪水在向她摆手……。这一刻,她不到16岁。

1977年底,15岁的陈瑞琳破格被西北大学录取,成为一名当年为数极少的少年大学生。

小瑞琳大人似地办完入学注册的手续,走进宿舍,“阿姨,我的床铺是哪一个?”声音发出后,她才意识到,错了,叫错了,多不好意思。七七届的同班同学,不是叔叔阿姨,也是她的大哥大姐。

年幼的瑞琳对古典文学缺乏足够的兴趣,以致教授《诗经》的老师将她与同班同学区别对待。别人分析“氓”,让她分析“硕鼠”。老师叹气说:“你小小年纪怎么能理解得了弃妇的哀怨?”

到了外国文学课,小瑞琳也常常紧锁眉头,她想不通为什么安娜·卡列尼娜要卧轨?还有,那个包法利夫人“干嘛要痛不欲生?”……

大学就要毕业了。谁也未曾料到,这位系里年纪最小的大学生撰写的《论庐隐》,竟荣获了文科毕业论文的优秀奖。

面对大学阶段取得的优异成绩,瑞琳坐在校园里的花墙上,望着西北大地上邃远的蓝天白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她没敢过分地陶醉,妈妈嘱咐的“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在她心目里,大学毕业,只是一个起点,还有更崎岖的路,需要自己付出更艰辛的努力去趟过。不管这条路有多么的崎岖,纵然穿越崇山峻岭,纵然遭遇千难万险,在她心目里,这个愿望都无法改变,也无法阻档。

人生会有各种机遇和挑战。努力做好自己眼前的事,就有可能奇迹般地迎来命运之神的眷顾。有时候,机遇是藏匿在“厚厚的包裹”里的。年轻的陈瑞琳,沉着、乐观,磨砺着自己的生命之剑。

不满二十岁的陈瑞琳走上了大学的讲堂。听课的学生有的都比老师的年龄大。这无形中构成对老师心理上的威胁,校长还特意提醒她:“你要认真备课。”

一学期下来,校长告诉她:“决定派你去大连参加全国现代文学研讨会的暑期培训班。”

陈瑞琳生动地记叙了当时的心情—

“……东去大连的列车上我把头伸出窗外,风景如梭,变幻得几乎来不及回眸,人生就是突然,就是惊喜,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大连,将带给我一个崭新的世界。”

在大连,陈瑞琳生平头一次看见大海,呵,那是何等的壮阔,何等的浩瀚呀!一颗年轻的、奔腾的心,随着海浪起伏荡漾,飞问远方……心里想着,在大海的尽头,定会有更多的奇妙存在。

心,遨翔了,眼界,开阔了。更为让她振奋的是,讲习班的这些日子,她几乎见到了当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所有权威、泰斗,集中领略了他们的学术思想丰采。那是一串多么响亮的名字哟:唐弢、王瑶、钱谷融、林非、马良春、樊骏、严家炎……在这个众星灿烂的“舞台”上,散文研究专家林非先生的出场,则格外地让她专注。一个彩霓般的愿景在瑞琳的眼前由漫漶而逐渐明确起来—研究鲁迅,研究散文!

两条路在黄色的树林间叉开/可惜我不能走两条路/我这个过客久久徘徊/极目望去,一条路在远处/蜿诞地进入树林荒芜/我向另一条路望去,同样平坦/也许它更值得行走/因为它长满茸茸绿草,等待着人们踏去([美]罗伯特·弗洛斯特)

乘着大连的暖风,带着无限的憧憬,陈瑞琳又一次投师在西北大学张华教授的名下,攻读鲁迅研究的硕士学位。

此时此刻的她,更像一名新项目的工程师,在桌面上从容地摊开一张蓝图。这张图纸上有一个移动的箭头,起点是古城西安,终点是古都北京。眼前所做的,正是为自己心目中谱就的这首“理想之歌”在定音起调。

世间的事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像经典力学阐释的那样,它原本以各自的逻辑、各自的方式、各自的内张力向某个特定的方向展开着,只是有某种特殊的因素介入后,才会产生关联,一经关联,便有可能撞击出某种特定的、耀眼的火花。

硕士研究生的岁月,因受这“火花”的辉耀和点燃,日子过得非常饱满。在导师的带领下,陈瑞琳参予了《中国现代杂文》的写作。此书特别获得了林非先生的指点,成书之后,颇得学界好评,曾荣获当年的学术大奖。

硕士毕业后,她移师到陕西师范大学任教。1991年,被学校推荐出席了北京召开的鲁迅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这次北京之行,却是更坚定了她考博士的信心。

1992年的夏天,对陈瑞琳来说,面临的并不是博考,而是人生道路上前所未有的煎熬和选择。就在她考博士的同时,先生获得了赴美国留学的签证。事业、家庭忽然间站在一个交叉点上让她万般纠结。最终的她则是服膺了理性与生活的逻辑,选择了远处的那条迷迷矇矇的路。尽管望过去,前程一片茫然……

《走天涯—我在美国的日子》出版,林非作序,写了众多旅美华人的故事,也写了自己最初的奋斗和挣扎。作者以情真意切的文笔,书写了华人新移民跨境域、跨文化生命移植的艰难旅程。为此,休斯顿市长李布朗先生特别为她颁发了“荣誉市民”和“文化亲善大使”证书。这一年,她35岁。

1992年的冬天,陈瑞琳毅然告别了西安,告别了北京,告别了亲人、同学、同事,告别了恩师和朋友,当然,也告别了生养她的这块土地,飘洋过海,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洪水般涌动的车流,光怪陆离的灯火,飞扬的爵士乐的片片断断,电吉它零零散散的叮咚声,硕大的星条旗捲拂着沉碧的蓝天……,这一切,在陈瑞琳心目里形成一种目不遐接的新奇感,仿佛自已是突然从村野中掉进了电子时代的铿锵节奏里,有些喘不过气来。真是个神秘而充满活力的国家!陈瑞琳在内心深处喜欢着这种别样的生活方式,但也深知,一切要从“零”开始。

她先是毅然地告别了刚刚团聚的丈夫,告别了北方的冰雪,搭乘“大灰狗”,只身来到休斯敦,拿丈夫从奖学金中节省出的1千美元打底,开始了勇敢的闯荡。陈瑞琳很理性地分析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先住在亲戚家,打点简单的生活,然后是想办法挣钱买一部旧车。最开始她包了些水饺拿到一所大学门口去叫卖,但是失败了。她的水饺未经卖出早已化作一团。接着她又去应聘当婴儿保姆,不到一个月,笨手笨脚的她就露了马脚,被解雇了。不管怎样,1千美元的基本金有所扩大。终于,机遇来临:一位台湾留学生返乡,愿意把车贱卖。条件是她必须随车送他到机场,然后自己把车开回来。陈瑞琳拿着自己马马虎虎考来的驾照,把这得手的车万般惊险地开上了高速公路。

美国的好多城市基本上没有公共交通设施,没有车等于没有腿。有了车的陈瑞琳终于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到中餐馆洗碗。

夜晚,透过天窗,望着满天星斗,陈瑞琳胸中涌动着一股激情,她要把自己身处的这座城市里的华人奋斗故事写出来,写成一本书,写给母亲,写给家乡父老。

《走天涯—我在美国的日子》1998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书中写道:“痛苦也是生活,体验就是财富!我要写,写下异域的冲击,写出新一代移民的甘苦!”

美国前总统赫伯特·胡佛年轻时在中国陶金期间,有一阶段曾在天津利顺德饭店打工。当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现在的经历和感受,可能会对我的整个人生产生影响。”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17岁徒步走到东京。打工回来常常在夜里1点钟开始洗衣服。他仰头望着星空说:“我一定要混出个样子来。”

《“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经纬线上》、《家住墨西哥湾》等相继问世,陈瑞琳走进了鲜花盛开的文学草原。

2000年,陈瑞琳的散文《他乡望月》,在《世界日报》全球征文中获得头奖。这是她定居美国后第一次在海外获得文学大奖。林非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称这是陈瑞琳“出国八年奋斗的结晶”。

《他乡望月》无愧是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散文创作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作者把情绪凝铸在异邦的“他乡”,以静夜的“望月”寄托自己的情思。在清淡如水的月光下,痴痴地将一腔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由内心深处汩汩流出,自然而亲切,纯朴而缠绵,看不出丝毫的文化挫败感。堪为当代海外游子的一首牵肠挂肚、清雅幽邃的文学“思乡曲”。里面所描绘出的一幅幅深情浮漾的原乡风俗画,相信定会牵动着每一个游子漂泊生涯中的故土情愫,引出对家园往事的无尽怀想。

2003年,是陈瑞琳散文创作的又一丰收年!

先是“英伦秋游”选入《世界华文文学》。第二本散文集《“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经纬线上》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不仅受到北美同行以及读者的好评,也得到了中国大陆读者的特别喜爱。

通过《“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经纬线上》可看出,作家的足迹在遍游美国的山山水水之后,又向大半个地球拓展,“从加拿大到墨西哥,从西欧到北欧……”视野的扩大,直接带来思想、感情、认知、判断以及文字修炼方面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全都溶入了她此间及之后的散文创作之中。获得首届华侨文学奖的散文集《家住墨西哥湾》,在艺术上更趋成熟,文学质地更显厚重。与《走天涯》相比,少了情感上的无奈和寂廖,多了练达,多了幽默,多了人文关怀,多了生存天地里的爽朗和明媚。

她决心一直写下去。不仅自己写,还要为所有的新移民作家呐喊。她太理解他们的甘苦了。她的抱负是把每一位华文作家,把华文作家的方阵,整体地推到世界文学舞台的灯光下。从《横看成岭侧成峰—北美新移民作家散论》到《一代飞鸿—北美新移民小说精选与点评》,是陈瑞琳为当代华文文学史留下的重彩之笔。

早在1994年,陈瑞琳就担任了美国休斯顿《自由人报》的总编辑,并且在这份报纸的副刊上开辟自己的文学专栏。“他乡的故事”紧紧贴着新移民的日常生活和离开故土家园后的漂泊之情,让乡愿乡愁有了依附和寄托。

1998年,陈瑞琳担任北美最早的大陆新移民文化杂志《北美行》副主编,努力拓宽新移民在北美社会的文化视野,鼓励新移民为自己营造漂泊异域的新文化家园。

1999年,陈瑞琳全面展开了她关于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和评论工作。这一年,美国的《侨报》特别为她开办了“海外新移民作家扫描”的独家专栏。透过这个专栏,陈瑞琳得以让一个个奋斗中的新移民作家正式登台亮相,并展示他们的文学创作成果。新移民的作家队伍,逐渐向这里靠拢;新移民文学作品,逐渐在这里集结。伴随着陈瑞琳学术研究和文学评论的逐步积累,一个崭新的海外新移民华文文学的“学科”形象,也在日渐形成,并充满活力。

2002年,陈瑞琳应邀出席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她在大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地打转的陀螺》,正面批评了中国囯内学术界的自封格局,引起了学界强烈的反响和呼应。

2003年,她应邀参加旧金山伯克利大学举办的“开花结果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

2004年,她参与发起并成立“海外新移民国际笔会”,在中国南昌主持了成立大会和学术讨论。

2005年,应邀赴哈佛大学,参加海峡两岸作家对话。同年,获《文艺报》“理论创新奖”。

2006年,在中国成都出席第二届新移民笔会。出版《横看成岭侧成峰—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

2007年,应邀赴温哥华出席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并在该协会举办的第八届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发表演讲。会后,接受加拿大多元文化电视台专访。

2008年,在中国上海举办《一代飞鸿》(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大型研讨会。

2009年,如本文开篇所述。

……

从原点、启程点算起,很多年之后的今天,瑞琳在回顾这段人生经历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也许是我将到‘知命’之年,忽然发现,自己一生要走的路,要遇的人,好像都是命运中早早地排定。很多年过去,我蓦然回头,岁月斑驳的脚印上,正有一束温暖的光,无论黑夜还是白昼,无论就近还是走远,一直在我的前方导航照跃着。”

让这束“温暖的光”继续导航,我们一起再回到经典力学,想象从现在开始,十年后,陈瑞琳的运动位置和状态:那必将是一位满头银发的甲子老人,满心喜悦地坐在阳光下的高坡上,脸上带着满足感,向四野张望,欣赏着她的大草原—啊,已是蓊蔚浩瀚,碧浪连天的景象……

我那时骑着的是一匹老马,已不能飞扬四蹄,但我要一步一步趟过她的草原,走到她的面前。下马。然后郑重上前,行我的满族礼。向她—这位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事业的功臣——奉上我最诚挚的祝福。

同类推荐
  • 北京路纪事

    北京路纪事

    30年来,一些无所事事的人,一直为一个叫梁晓斌的人找一把钥匙。这是一群纯粹的人一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们的头上都系着一块红布。
  • 17·少女症

    17·少女症

    《17·少女症》是由饶雪漫主编,11位畅销书作者共同创作的主题书。收录了饶雪漫最新短篇小说《吃猫粮的少女》。豆瓣最会八前任作者张躲躲带来的《最好的时光》纯美动人。畅销书《你好,有故事的人》作者丛平平讲述《青春期兵荒马乱》。暖心作家冷莹的《爱你是段独行路》教人直面失恋。冰心文学奖得主王璐琪写给闺蜜的《一封信》戳人泪点。凤凰雪漫签约作家王宇坤《粉红至上》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还依次收录有薇拉、为安、张秋寒、春十三少、辜妤洁、刘小念的最新短篇小说。
  • 余笑忠诗选

    余笑忠诗选

    在新世纪中国诗坛,有这样一群诗人:他们出生在1960年代,童年经历过饥饿、贫困,而生活又给了他们幻想的天地和无穷的快乐;他们初入诗坛之日,正是中国新诗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而奋力搏击之时,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诗歌大厦,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诗歌;语言与形式之变,草根与庙堂之争,传统与现代之论……他们无疑是21世纪中国诗坛最活跃的一群,他们的人与诗已不知不觉成为一种标志。
  • 我们忧伤的身体

    我们忧伤的身体

    身体是脆弱的、有限的,承认身体的有限性,其实也就是在承认个体存在的有限性。身体的边界,就是存在的边界。作者直接以身体的器官或部位为每一篇章的主题,脸、耳朵、眼睛、唇、手、脚、骨头等,他甚至大方地跟人们谈论起,与身体必然联系着的疾病和死亡。
  • 名人佳作——哲理小语篇

    名人佳作——哲理小语篇

    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这一日抬一回神舆。不知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热门推荐
  • 我的杀手王妃不太冷

    我的杀手王妃不太冷

    前生,她是出生豪门的富女千金,傲视苍穹。转生,她是受尽凌辱的庶出,无奈投身杀手门,复仇中却发现曲折离奇的身世,与其中的一个他,并肩造就一段非凡的寻宝之旅。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却只为她一人折腰,宁可放弃整座江山。他,是命运曲折的灾难王子,不得不用伪装保全自己,却为她,宁负天下人,也不负她。他,是从小一起训练,时刻为她承担危险的他,只要看到她幸福,开心,就是他最快乐的事情。
  • 都市之天星娱乐

    都市之天星娱乐

    重生之后,手握一个世界的文化底蕴,这是何等的厚重。张天宇带着一个虚实世界重生了。在这个文化还处于荒漠阶段的世界,张天宇随便翻翻地球上的名著歌曲电影游戏,轻轻松松成为世界娱乐之王。小说最简单了,修真、无限、末世、玄幻、穿越各种流派的创始人,震撼无数网虫书友。众生对小说的幻想,在虚实世界之中重现,轻轻松松转化成游戏和电影。拍电影很复杂?游戏制作高科技?不,我直接上传就可以了?只要你想不到的文字,没有我无法呈现的世界,或许有一天,虚实世界的游戏都会出现,你准备好了么
  • 甜心很拽:恶魔殿下,唱征服

    甜心很拽:恶魔殿下,唱征服

    “离我远点。”“保持距离。”“我讨厌你。”初遇,她对他‘霸王硬上弓’,再遇,他直接成了她未婚夫!她是众女神一枚,从小生活在异国他乡,高冷,拥有倾国倾城的面貌,是光一般的存在。他是冬家二少爷,权势滔天,是个恶魔般的存在。遇见他之后,安雨晰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着恶魔手撕白莲花,虐渣渣,撩……男神。“离你远点,也不是不可以。”恶魔邪笑,指尖划过她脸庞,“做本少爷女朋友。”喵喵喵?这情况不对!不是她撩男神吗?怎么反被撩了?……一个爆笑+宠文的故事。【开学期间每周六、日更新,暑假期间每天准时更新。】
  • tfboys我们陪你走十年

    tfboys我们陪你走十年

    当清新脱俗的三个女生遇到tfboys,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一起在本书中寻找答案吧!
  • 月薪三千的捉妖师

    月薪三千的捉妖师

    月薪三千,朝九晚五双休,交六险一金。白天,她们是一群摸鱼工作的袖珍白领。晚上,她们是寻“气”而来的捉妖师。“烦死了,我们领导又要我整一遍表格!上个星期才交的!”“别气啦,等会晚上去捉个妖怪玩玩。”“就是,做人最重要就是要开心。”
  • 万古祸源

    万古祸源

    混沌时期,盘古开天辟地,人应之而生,但有一种特殊的人,所到之处,灾祸横生,后来这种人被称为:祸源……
  • 冥魂天师

    冥魂天师

    一个在三十年前失去生命的孩子,既然复活了,他复活以后变成一个冥魂天师,看看我们如何来一步一步揭秘世界所有鬼魂未知的秘密、QQ人物塑造书友群385190788喜欢揭秘鬼怪的进来,报名上人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云里锦

    云里锦

    绝唱一段芊芊爱无非看谁成茧与你对弈输赢都回不去一曲轻描淡写勾勒尽是我的呼吸山穷水绝处回眸一遍你再美不过你,愿这江山锦绣美如画,云里繁华胜过初。(太正剧的简介表示不会,不过欢迎入坑。)~撒花撒花~
  • 落叶归澈海

    落叶归澈海

    初遇他,是在一次偶然的不能再偶然的地方,她自小在名门世家长大,难免傲娇,但是她却把所有的温柔都只留给他一人。直到有一天,他突然从她的生命中消失,他出国了,之后她用她所有的倔强,顽强的面对后妈的欺负,自己一人扛下了所有。直至他的再次出现!她嫁给了他,本以为会受尽欺辱,他却在新婚之夜告诉她,他心里只有她一人!余生他所有的宠爱,便只属于她一人!